艺术学科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

艺术学科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艺术学科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具有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在艺术课堂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也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艺术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安全教育素材,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操作,培养良好使用工具的习惯。艺术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养成其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艺术学科;安全意识;自我保护

在艺术学科中,如美术、书法、设计等学科,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在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若偏重理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若偏重操作,又极易发生安全问题,导致教师处于两难之间。笔者从艺术课堂安全问题的角度展开分析,从而了解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为安全教育提供借鉴,期望学生在艺术课堂上的安全能够得到切实有效保障。

一、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艺术学科的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教材条件,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事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挖掘潜藏在教材中关于安全教育的因素,寻求突破口,在思想上提高重视,在行动上付出努力。例如,在学校教学阶段,美术课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使其在亲身体验后了解如何处理安全问题,掌握安全技巧,学到实际可用的安全知识,使学生的安全教育从“静态教育”转变成“动态教育”,更具备实效性。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艺术学科安全教育中存在着些许问题。

(一)艺术教师安全意识不强

艺术教师了解安全知识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和日常生活经验,对安全知识了解得不到位,而且对于教师培训多为教学方法与技能等方面,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少之又少。在教学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艺术教师由于缺乏应对经验以及处理事故的能力,不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安全。

(二)安全教育的意识缺少渗透

艺术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忽视了在本学科中的渗透,忽视了安全教育的渠道。通过调查发现,多数艺术任课教师未能在自己学科中有效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不少艺术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班主任教师的事情,或是专职安全教师的职责,很多艺术教师更多地将重心放在课程内容的教学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事实证明,学生受到安全伤害事故往往就是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所以,艺术学科教学与安全教育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日常安全行为需要在艺术课堂中规范

在美术、书法课堂,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学生存在许多危险行为。如:三角尺等学习用具的使用,有一个男孩子用三角尺当作武器在玩,在同学身边摆弄时想象自己使用的是一支枪,结果不小心扎疼了同学,而他的同学也不甘示弱,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把小刀和他比划了起来,最后划伤了对方……孩子眼中的角色游戏变成了流血事故,无意中的行为存在着危险,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身边存在的危险,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正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艺术课堂中,往往缺乏相应的课堂行为规范。

二、艺术学科渗透安全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艺术学科设计融入安全教育内容

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优势,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设计中。艺术教师应该合理巧妙地利用艺术教材内容,在美术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安全教育问题。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将教学内容与学科知识结合,并为学生介绍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安全事故案例,以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例如,在美术老师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以作业形式上交,并且让学生指出哪些路口比较危险,哪些地方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上学放学时需注意。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讨论并在班级中分享,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各种交通标志的发展历程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在美术创作课上,老师可以结合安全的主题让学生创作,例如交通小警察、动物保护、爱国等等主题。在创作后还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创作理念和安全进一步相结合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最好的方法

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体验。无论是美术还是书法,体验学习的过程都能很好地掌握艺术的精髓。要想在艺术学科中进行安全教育,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小刀是美术、书法等艺术课堂上常见的工具,在上课之前,教师应根据相应课程内容,对工具使用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示范。若学生在课堂上划破了手,不知道如何处理,其他的同学只是询问老师,寻求帮助,缺乏基本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在旁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学着简单的处理方法,并且请求其他同学给予帮助,一旦共同经历了自救、协作的过程,便会留以深刻的印象,亲身体验后就会在无形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此时,教师再次进行安全教育,便会事半功倍。当灾害事故来临时,现实中的情况往往超乎人们之前的预想,会更加复杂。如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安全教育理论并不能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纸上得来终觉浅,若不能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和感受,自护自救的能力始终难以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如果主体不能进入状态,体验将会打折,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获得了主体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才能充分发挥。

(三)规范课堂秩序,逐步培养学生安全行为习惯

在艺术课堂中,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和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在美术和书法课堂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行为,对此教师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遵守,要强化课堂纪律,为学生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例如:使用刻刀、剪刀以及其他工具时应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的规定使用。不能手拿刀具指向同学,不能在桌面、窗帘、墙壁等处乱剪乱刻,离开座位刀具合上放下,切忌将一些微小物品放入口鼻或耳朵中。应注意涂色工具及铅笔的安全使用,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拿着铅笔指指点点,也不要拿着工具玩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使用的文具用品也有要求,避免学生危险操作和不当使用工具。如带有香味的橡皮、尺子,以及形式各样的笔,还有劣质的墨等,艺术教师要学会事先告诉学生安全文具的规格,明确可以带入学校的文具以及禁止携带的文具。同时,要告诉学生,事先应将所用工具带齐,不要轻易向他人借用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纠正他们不当的工具操作习惯,使其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和材料。艺术课堂上的行为规范应该尽可能地完善,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三、小结

艺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较强、兼具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艺术课堂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众多。一方面,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避免艺术课堂中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艺术教师应学会将安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艺术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安全教育素材,向学生们系统地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具使用习惯,并在课堂中及时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操作。这样的课堂才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养成其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李明 单位:北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