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范例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范文1

对于参与式教学的本质理解,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陈向明(2003)认为参与式教学已经是国际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强化批判意识。高广胜(2009)认为参与式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理念。例如,许建领(2006)指出,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投入,从而实现其内在素质的强化。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李峻(2008)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透视与反省,认为参与式教学首先应当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教学方法是理念的载体,参与式教学并不是以特定模式机械的运作,而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的即席创造。陈时见(2014)认为从理念上讲,参与式教学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从方法上讲,参与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原则。

本科学生提高《教育经济学》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为前提。首先,根据加涅对学习类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学是基础,原理的教学是中心,问题解决则是前两种教学的综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为基础的,并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对判断的掌握,对推理的运用呈现出层次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感知为起点,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结构。

2.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现实性原则。

探究性强调的是教学要围绕参与式教学的多元目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探究性问题,创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现实性强调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参与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否则,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因此,本科《教育经济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开放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宽容、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探讨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把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具体改革路径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1.课前预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课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问题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任何一个好的问题都包含目标、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碍这三个部分,当问题的设置初衷和目标之间距离越远,那么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越大,越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性问题与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加工后有意义的问题指引下,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运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并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参与式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究,但就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预设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让学生独立钻研、自主探究教育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教学课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让学生针对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展示教育经济现象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大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确思考,防止出现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视结论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结论都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维形成碰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要加强追踪与评价。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有错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3.课后安排实践活动,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教育经济学范文2

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从科学知识的本质性层次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最终有效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成人职业教育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有效打造、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关系到不同职业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文章立足于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在深度剖析《西方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能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 赵鸿鹞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3]董彦龙.基于“微博”动态案例库的“微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01).

教育经济学范文3

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从科学知识的本质性层次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最终有效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成人职业教育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有效打造、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关系到不同职业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文章立足于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在深度剖析《西方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能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

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 赵鸿鹞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3]董彦龙.基于“微博”动态案例库的“微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01).

教育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发展困境;发展对策;学科发展

1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

1.1研究范式缺失。科学的研究范式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学科教育当中,存在一些的缺陷,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需要具备系统性的范式。范式是每一个学科成熟的内在标志,具体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具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科学共同体,即有着共同目标的研究队伍,形成一系列规范的行为和价值标准,在这个学科内进行不断的探索。二是建立完善的制度,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里面有着系统性的组织以及会议制度,还有专业期刊针对学科领域研究进行发表。三是在科研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研究成果,成为学科的经典作品,被科学共同体认可。四是该学科出现了权威性的人物,发表过一定价值的学术研究作品,奠定了学科基础。然而目前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相关学术经典并未展现,其范式的缺失阻碍了学科的良性发展。其根本在于学科的归属混乱,由于这是一种交叉式的新型学科,部分院校有的将其归类为管理学,而有的则把它归类为教育学,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将其归置在经济学科,这种现象造成了这门学科的理论侧重点不一致,各大院校各行其是,最终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混乱无序,无法形成一种成熟的范式为后来学习者提供理论基础。

1.2课程体系错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存在课程体系错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与结构上。对于该学科内容上的错位主要是由于学科归属问题引起的,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属于多种学科综合交叉而形成的,如果将其归类在管理学体系之下,其内容主要以各类管理课程为主,辅之以教育学与经济学,如果将其归类在教育体系之下,其内容主要以教育课程为主,缺乏有效的系统性归属,课程内容安排比较混乱,忽视了该学科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为学位课程加上专业课再加上选修课,但是目前,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课程体系相比较其他的学科较为臃肿,出现了主次不分的现象,给培养综合性教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带来极大的困难[2]。

1.3研究人员匮乏。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需要优秀的人才去推动和实现,在现阶段,制约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是教育研究专业人员的匮乏,在该领域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学术进行演绎和表达,目前我国设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院的高校数量较少,一方面由于该专业出现较晚,发展不太成熟,因此,具备教育、经济以及管理三方面综合性素质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制约了学科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毕业的学生中,大多数都从事其他行业,只有极少数投入到这种交叉学科中进行科研活动,严重缺乏研究科班队伍,许多教师也是从其他经济、管理等专业中进行调配,这种研究队伍非常不利于该学科的知识技能传播。

1.4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活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桥梁,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以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与发展。如果对教学方式加以正确的组织,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导自主发展,使其成为学科技能传授的发展根源。在现阶段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方式单一的缺陷,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开设的教育课程管理依旧采用统一大纲进行教学规范,许多试点高校在该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采用教育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的教材,部分课程教材仍旧在统编中,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监督管理。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学科老师仅仅照搬教材内容进行相关理论讲解,讲到哪里算哪里,没有对学科交叉性合作进行有效阐述,这种灌输式教学缺乏师生互动,没有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引导功能,教学方式死板,学生无法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人才的目的。

2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对策

2.1重建系统性研究范式。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构自身的系统性研究范式已经成为该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这种学科研究范式的构建,既需要确立交叉学科意识而不是多学科意识,又要探索教育、管理、经济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最优方法,因此,建构学科研究范式将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首先需要该学科专业人才本着专业负责的态度重新审视教育与经济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厘清三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才能找到最优契合点,为建构系统性知识体系打下夯实的基础。另外,还要摈弃传统教育学科理念,尝试采用多种学科交叉学习的方法,深入到其他学科中,进行学术交流,比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乃至文化学等,都可以以宏观的视角进行广泛探索,去诠释教育专业下经济与管理的内在价值,以多种探索途径去发掘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式方法。此外,国家也需要进一步用官方的姿态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进行系统性归纳,明确其学科隶属,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2.2完善课程体系。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需要扩大课程范围、丰富课程内容。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归属于教育学,课程内容局限在教育类方面,但是这是不对的。该学科应当囊括经济以及管理类的课程,并且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各大专业必备的使用工具,包括教育管理,因此,在该学科的课程上也可以开设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培养先进化的教育管理人才,只有扩大课程范围,才能拓宽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宽阔研究视角,进而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包含实践环节,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遇到教育管理的重大问题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决。尤其是与该课程前沿相关的动态变化,可以设计到课程中的案例研究与专题探讨中,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决绝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以针对重大教育问题开设专门课程,组织跨学科性质的讲座,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根据中国教育的现状来看,基础课程还是需要的,但是在这种基础上还应该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课程可以设置为教育行政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学等,以此开阔学生的教育科研思路,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3]。

2.3培养研究人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为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并不是部分单一学科研究进行组合,二是多学科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方式在方法论上也是一种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需要培养掌握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人才,对于研究队伍的优化首先可以选择优秀的教师,他们是负责承担学科日常教学以及研究的主要力量,只有掌握教育、经济、管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才能更好地传道受业解惑。由于现代高效的师资力量不足,因此存在兼职教师,在选择兼职教师上,也需要对其业务进行严格把控,选择了解多学科交叉系统性课程的教师,充分了解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给学生解答,虽然这类教师的行政关系与专职教师有所差别,但是同样可以提高培养人才的作用。另外,各大高校对于开展的各类讲座可以聘请该学科上著名的专家或者教授,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学生该学科的知识面。

2.4丰富教学形式。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培养的是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要求学生把握教育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未来教育做出相关研究,因此,在这一阶段,除了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功底,还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基于这种需求,丰富教学形式势在必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倡导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需要转变师生僵硬的关系,建立友好交流互动的模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开放性教学还可以扩展到教学活动上面,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室内,还可以延伸到校外,打破单一的课堂讲学,实现动态式讲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于教育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另外,教学方式还要转移到创新上面,有效的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开发新的视角、提出新的看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发展提供契机[4]。

3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要进行充分了解,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充分展现学科优势,重建研究范式,完善课程体系,全方位提高学生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给我国教育事业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田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评《教育经济学》[J].商业经济研究,2020(22):2.

[2]唐晓姣.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新校园(阅读),2018(09):22.

[3]赖宇欣.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6(26):274+283.

教育经济学范文5

本文在研究分析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不足的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产权、合约、寻租等理论从微观角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分析,并得出在制度改进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借此给予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发展完善一定助益。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高等教育;制度改进

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开始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其实就是制度变革的理论,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与制度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它既关心制度在经济影响下的发展,也关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说,制度经济学的目标其实就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如何做出相关决定以及做出的这些决定又是如何对世界予以改变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在现实问题解决上做出的贡献,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新制度经济学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基于这一新的视角为我国现行的各种制度提供了研究思路,本文试图也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探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制度。

一、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概述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著名经济学家科斯于1937年在其《企业的性质》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思想,这一思想后来由威廉姆森、张五常、诺斯等人予以完善。威廉姆森提出交易费用取决于三项因素:受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及资产专用性。由于私人信息的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人为的封锁、歪曲、误导、掩盖等原因使人的理性受到局限,从而产生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的自觉性毕竟有限,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极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从而导致违约、违规、违纪、违法等情况出现。

(二)产权理论

产权制度是所有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解释人类历史上交易费用的降低和各种经济组织形式的替换,并且与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成为制度变迁的三块基石。”产权的实质是界定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产权主体享有产权,非产权主体有尊重、不予侵犯产权的义务。产权的基本特征是排他性、可交易性。产权的功能主要有保护资产者主体利益,促使资产所有者高效率地使用资产,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现代产权理论强调所有权、激励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足

教育行业区别于其它产业的特殊性,导致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存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既体现出购买服务的消费者的特征,也体现出要素供给者的特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单纯从供求的角度,学生不会出现所谓理性的选择,教育的质量和用途在未来都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教育经济学更愿意把学生接受教育看作是一种投资活动———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并用明瑟(mincer)函数去衡量这种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但又无法象金融投资那样给出实现风险最低的最优解。第二,教育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很强的收入效应,富裕的家庭购买了更多的教育。有观点认为能力高的学生接受教育是最有效率的,教育经费没有配置给用途最大的人,就会导致教育的无效率。然而,这种效率是一种生产效率,单纯把学生看作一种产品,并非经济学角度的帕累托最优。所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效率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不能贯穿始终,教育的产业化与市场化改革也在争议之中。新制度经济学被称为现实中的经济学,基于不完全理性假设,从交易费用、产权、合约、利益集团等角度去审视现实中的交易行为,并对制度的作用进行评估。在教育的经济分析中,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是必要的。

三、对高等教育的交易费用与合约分析

如果把学生接受教育看作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购买活动,那就必须在交易活动中考察交易费用。学生在购买教育服务这种特殊商品时,除了学费,伴随着昂贵的交易费用。学生必须证明自己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与学校之间达成合约并非是依靠价格竞争实现的,价格机制也就无法去调整供求。所以,只要有入学考试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就是不可能达成的。如果把接受教育看成是人力资本投资,那这种投资就不是自由的,是有准入门槛的。同时,交易的本质是权利的转移,无论是物权、股权还是债权。事实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任何权利包括学籍都是无法转让的。所以,把教育看作一种孤立的投资活动是荒谬的,世界上不存在无法贴现的预期收益。对于公立学校而言,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约,本质上并非买卖合约,而是委托合约,受托方是学生。学生获得的酬劳是社会承认的供企业筛选的文凭,学校获得的是政府拨款和企业赞助。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支付的学费并非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而是一种风险抵押金,因为受托方存在事后的道德风险。努力程度高的学生,抵押金以奖学金的形式返还。进一步审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约,是一种不完全性合约,存在一个合约之外的剩余控制权的归属问题。如果学生在某学校付出的努力,不能被其他学校或导师认可,那么学生的努力就成为专用性资产投资,无法用机会成本去衡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面对被学校或者教师“敲竹杠”的风险。这是因为无论教师还是学校,仍然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具体的例子是,学校会强制安排学生去花费精力学习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或者导师强制安排学生为导师无偿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存在一种“治理结构”,去保护学生不被敲竹杠。例如,可以从制度的角度赋予学生会更大的职权,包括选择培养方案及变更导师。

四、对高等教育的垄断和寻租分析

在学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后,学校的教育过程,尤其是文科教育过程,具备排他性而不具备竞争性,既不是公共物品,也不是公共资源,归类于自然垄断。当由政府主导,制度化地把所有公立学校筛选出重点大学的时候,这种垄断的特征则更加显露。公立重点学校可以按区域对报考的学生实行歧视,尽管这种歧视不体现为价格歧视,但重点高校区域内的学生低成本入学是显而易见的。考试的分数不仅体现为一种能力的度量,更是学生消耗成本的度量。而学校执行这种歧视性政策的原因并不是直接的利润最大化动机,而是政府拨款和补贴最大化的动机。任何歧视都不能被称为公平。此外,双轨制曾是一种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特殊的制度安排,经历过的有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汇率双轨制、股权转让双轨制等,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同样实行了计划招生和自主招生的双轨制,这会导致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公立高校承担着科研任务,而职务专利权除了国家科研计划项目外,在没有委托方和受托方明确约定的前提下,经常是归属教师个人的,尤其是行业或者部门拨款的科研项目。当专利作为要素投入生产领域时,会产生垄断经营和租金,由于目前公立高校作为事业法人还无法用专利权入股,租金也就只能归专利所有者个人。这会导致一种现象,教师不仅被激励从事科研,同时也被激励从事寻租活动。

五、结语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的结论是:1、教育行业只要存在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就不会存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2、学生与公立高校之间的合约可以看作是委托合约,并且是一种关系性合约,存在剩余控制权的归属问题。3公立高校的招生双轨制和知识产权的归属不清晰会激励个人的寻租行为。

作者:韩巍 王云松 张守芳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教育经济学范文6

(一)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

第一,我国高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供需失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表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总供给量与人才市场总需求量之间基本平衡,但高职院校的各专业人才供给量与人才市场的专业岗位需求量之间存在供给不足和过剩并存的问题。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们普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客观上需要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但相对本科高等院校,国家及地方财政对高职院校拨款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获取就业市场的即时信息,从而使得其专业设置方向和课程开发内容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第二,高职学生的择业选择方向与区域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相脱节。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的转型,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授课内容都同步发生变动。但在高职教育目标市场上,学生及其家长对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型缺乏必要的认知,他们期许通过大众化的高职教育来达成其心中所追求的精英化就业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及其家长所期许的就业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导致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通常选择等待高端就业岗位而拒绝接受低端岗位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基于错误就业理念的择业选择既约束其自身的就业空间,亦使得部分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最终造成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第三,消费者的理性决策能力缺失亦是导致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的关键。当前高职教育战略体系难以满足高职教育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行为。传统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清晰地知晓其购买商品的价值及技术属性,消费者可以根据其对商品的透彻认知做出相对理性的交易决策。但是高职教育事业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其所购置的高职教育服务性产品的具体品质参数缺乏理性认知,从而使得他们在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决策时难以做出相应的理性决策;二是高职教育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较为漫长,教育事业消费者在享受高职教育服务时难以有效甄别提供该项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但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接受教育与否的决定。教育消费者为克服自身消费决策的盲目性,通常采取将高职院校历史沿革下来的声誉作为其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教育消费者依据声誉做出的高职教育消费决策却难以有效揭示不同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的优劣性,更难以评判该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该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

(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问题

第一,高职办学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领域,高职教育已成为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层次结构单一、培养出的人才其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且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要求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模式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升级人才培养的技术层级方面动作滞缓,缺乏大力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替代为传统产业所培养的通用技术人才的能动性,从而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局面。第二,高职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呈现显著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东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样,东部地区有充裕的财力和教师人才来支持其举办较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中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从数量到质量上整体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存在城乡差别及一二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别。该差别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优化能力,进而影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高职教育的区域结构不均衡性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进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规模经济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制约有限的高职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是指在保障高职教育技术性人才供给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扩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而引起单位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所带来的高职教育办学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揭示了高职教育各办学要素的集中程度和优化配置水平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理论表明,在一定人才培养规模范围内的高职院校规模有利于增进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利用效率和高职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下滑,其高职教育边际效益趋向于零,乃至跌落为负数,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导致高职院校的生均办学经费支出成本过高,从而削弱其践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能力。第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多种形态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与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大规模扩招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的绝对速度较快,但仍然缺乏足够魅力吸引考生报考。其根源在于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从思想层面对高职教育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知,导致其在做高等教育决策中偏向于扶持本科院校建设;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耗费较多教育资源,导致多数高职院校所收学费水平高于普通高校;各地高职院校以较小的办学规模艰难地生存,这种规模不经济状态弱化其提升办学质量的能力;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存在脱离其办学实力而盲目扩张,总体办学规模过大亦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

(四)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市场化问题

第一,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当肩负的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提出了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是通过高职教育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推动高职教育市场发育,将原本由各级财政负担的高职教育办学经费分解为财政拨付、学费和社会化教育投资等多元化经费来源,从而形成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模式,以减轻各级政府在举办高职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压力。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同样肩负着通过践行教育公平的形式来维护社会正义。过度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肩负的社会道义责任提出了挑战。该问题的诱因在于高职教育事业兼具社会公益性与教育市场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将高职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问题从其所应负担的社会公益责任中剥离后再对其做相应的价值判断并无意义。在推进高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应如何兼顾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职教育公益责任的问题,亟待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者深思。第二,利益分析是探析高职教育市场化问题根源的逻辑基础。作为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典范的美国硅谷有力地证实了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正确性的一面,但我国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中所表征出的各种乱象也需要引起高职教育主管部门的深思。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乱象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市场化改革中所引发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既有高职教育管理秩序与教学秩序的破坏。我国传统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基础是官本位理念指导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行政人员群体所秉持的行政意志与学术人员群体之间形成了行政意志和学术意志的冲突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直接还原为围绕价值观定位、权力争夺及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直接导致高职教育体系内的办学力量内耗,进而削弱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能力。

二、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路径选择

(一)基于教育供需均衡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全国高职教育力量均衡布局的角度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以实现区域间高职教育教学实力的相对均衡性,为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高职教育产业的区域化均衡与区域经济均衡之间相辅相成且互为补充。中西部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拉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进而全面提升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第二,经济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须以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方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率为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关键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事业的各利益相关方都有从既有高职教育系统谋求自身利益的诉求。高职教育战略规制方式的变革既包含技术层面的表象问题,亦包含制度经济学层面的深层次的利益博弈问题。高职教育战略制定者首先面临的是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问题。实现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最优化目标,要求各方均衡考虑各自私利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切实利益,并在二者之间取得战略层面的均衡态势,从而达成对高职发展新战略的共识,最终实现整体收益最优化的目标。

(二)基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教育战略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事宜。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各区域经济体都确立了以信息化技术来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地都确立符合其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的战略型产业,积极扶持本地具有战略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并以新技术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这要求高职教育事业必须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大发展的洪流,以变革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向的方式来与区域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保持同步关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第二,各级政府应当立足全局视野来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区域发展布局,制定扶持性财政政策及金融政策来帮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以有效解决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办学设施与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展开产学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和创新办学合作模式的方法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提升。

(三)基于高职教育规模经济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适度控制学校的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以实现高职教育事业有限办学经费的高效利用。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与办学规模是评估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而言,办学规模越大,高职院校的庞大规模所衍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越显著。但高职教育事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之间并非存在单调正相关关系,缺乏自制力和脱离自身实力的盲目扩张规模将导致高职教育规模不经济的局面。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园区规模经济效应的源泉,如果缺乏各校的办学能力,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将毫无意义,更遑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来制定适度的办学规模,将高职教育规模扩张水平和高职教育所生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挂钩,确定适合高职院校的、能有效提升单位办学经费投入产出水平的恰当的高职办学规模。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自身办学实力来确定适度经济的人才培养规模。一是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内部组织合理化安排来提升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在确保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学校的规模扩张,从而形成内部规模经济。二是高职院校通过与兄弟院校和校企合作关系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展开合理的分工合作,重组教学与生产资源,优化组织联盟间的区域布局结构,从而形成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高职院校的内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的自我投资式规模扩张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其规模扩张;而高职院校的外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以大学城或校企合作联盟为合作平台来实现合作各方的教育资源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在于单个高职院校可在回避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共享教育资源的方式来降低其教育事业的运营成本。

(四)基于利益机制建设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利益驱动机制。高职教育的制度变迁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应当邀请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制度供给者,各级政府应当洞悉驱动高职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高职教育利益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动力机制。通过深入探析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利益诉求,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整合社会各界意志,以有力的证据支持来形成高职教育发展战略。高职教育改革需要尊重学术团体的力量并充分反映其合理利益诉求,但支持学术力量并不等价于行政权力从高职教育事业领域中过激地全面撤退。采取告别式的激进态度对既有高职教育战略体系进行改革是不可取的,高职教育战略发展路径必须遵循基本的高职教育规律,沿着有序进化的路径来稳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事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结合点,并以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点来制定并实施高职教育战略。第二,高职院校应当以利益机制建设为驱动力,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从传统的发散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战略方向转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模式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教育经济学范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体育需求日渐旺盛,人才需求缺口加大。据石岩推测,21世纪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500万以上。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育部在1998、2012年分别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修订,其中“社会体育”专业在第三次修订中得以进入国家认定的专业目录,并于第四次专业目录修订中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面对这一有利时机,全国许多本科、专科高校适时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图扩大办学规模。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从1994年天津体育学院1所,发展到2000年的30所,再到2014年的249所(以上数据不含高职大专的119个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也由此规模不断扩大且区域分布愈加广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1186所)的20.99%。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依据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不同需求,从不同就业方向设置了该专业,涵盖了体育、医学、建筑、民族、理工、师范、农业、林业、综合等类型,其中12所高校属于211部级重点高校,其它均为省属一般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整体来看,全国本科高校数为1186所,各省市区平均高校数为38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省域分布平均数是8所(实际平均数是8.03,这里考虑实际取整数8),达到或高于8所高校的省份是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7个省市自治区,占比54.84%;没有达到平均数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海南、重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占比45.16%;其中,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校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和四川,达到17所;仅青海为0。为了进一步说明该专业分布的区域不均衡现象,研究参照国家统计局划分的三大经济带,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3个区域,分别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分布情况。东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为55.4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1.48%,本科高校数占全国本科高校数的比重为46.29%,83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占全国33.33%;中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24.55%,人口占全国的31.49%,本科高校数占全国本科高校数的比重为29.51%,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有95所,占38.16%;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27.03%,本科高校数占全国本科高校数的比重为24.2%,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有71所,占全国的28.51%。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等人口众、高校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测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严格遵循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经济学规律,而出现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实际上,针对教育资源区域布局的研究,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前期研究工作。如邱均平、温芳芳(2010)研究认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人口等多因素综合造成,其中历史、经济、人口是主要因素。赵宏斌(2007)等人通过对比美国高校的区域分布认为,高校的区域分布主要受到人口和GDP的影响。岳昌君(2003)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教育资源分布有显著影响。鲍威、刘艳辉(2009)利用1993—2005省级面板数据,认为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受财政投入、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具体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来看,石岩、舒宗礼(2008)指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设置要适应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庹权(2010)通过分析《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要与人才需求接轨。李如喜(2014)认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健身市场需求。此外,区域拥有的高校数也会影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区域分布。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历史地看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区域分布。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已有200多所大学,主要分布在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全国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新中国建立后,这些高校虽然校名、规模和性质几经更替,但大多数地理位置没有变。与此同时,政府也按“六大行政区”调整了我国高校的区域布局,形成了6大高教集中区———华北京津、东北沈阳、中南武汉、西北西安、西南成渝、华东沪宁。虽然后来几经调整,但基本格局没变。这种布局造成了今天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自然,高校在为了扩大办学规模,迎合社会体育需求的时候,就会在某些地区出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布集中的现象。上述教育学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采用高校数量、人口、经济等指标来反映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符合教育经济学规律。

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具体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设置不仅受到高校数量、人口、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自身行业发展的影响,即学者们所指的———与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相适应。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四类指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布的影响,我们将这四类指标与设置该专业高校的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两者的相关系数来验证这些指标是否可以作为该专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研究主要选取本科高校数量、人口、经济、社会需求四类指标来考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区域差异。为此,我们将人口以“常住人口”为衡量指标、经济以“GDP”作为衡量指标、社会需求以“居民消费支出、晨晚练站(点)每天相对稳定的活动人数”作为衡量指标。并将对区域的研究范围限定在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数据来源于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2013)。其后,将指标数据导入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经检验各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对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是与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是相符的。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与GDP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559,与常住人口数的相关系数为0.812,且P<0.01,这说明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与人口、GDP指标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验证了学者们———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受人口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的结论,说明在整体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区域分布是相对匹配的。有意思的是,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与所在省份的本科高校总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637,且P<0.01,这说明在本科高校集中的地区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但这很容易造成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所在省份由于历史原因高校数量众多,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多就会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在后发省份,有着巨大社会体育需求的省份却难以得到有效供给。从社会需求来看,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数与居民消费支出相关系数为-0.154,P=0.409>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与晨晚练站(点)每天相对稳定的活动人数相关系数为0.219,P=0.237>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这表明指标间并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究其原因,三个指标中某些指标存在许多异常值,即在某些省份经济仍欠发达,经常性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多,社会体育消费还未达到一定水平,设置该专业高校的数量过多。如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也是我国高校集中地,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高校却只有3所,而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河南等经济发展一般的省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数分别为17、15、16,西部地区的四川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达到17所。显然,这不是合理的布局,局部地区存在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失配的现象。所以,该专业的布局与数量多少另有其它原因。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情况

教育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教育资源的失配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社会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设置来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直接后果就是该专业的发展规模供大于求,造成学生就业难。这是为扩大办学规模的短视行为,是一种无序竞争,对体育事业及专业自身的发展一定程度产生了消极影响。前文已分析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布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布的区域差异性,但这仅仅是从整体上作了论证,尚未判别具体省份匹配情况。为此,我们还需做进一步讨论。参照陈希、樊治平(2013)多指标双边匹配决策方法和王贤文、刘则渊、姜熙华(2007)关于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指数方法,考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情况,采用地理联系率来进行评价。地理联系率反映了两个要素在地理分布上的联系情况,一般被用来衡量产业集群与地理集中情况。如果两个要素在地理分布上比较匹配,地理联系率就高,反之则相反。1)在“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四川、河南、云南、黑龙江、陕西、吉林、山西、辽宁、新疆、西藏、宁夏、海南”等17个省市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体育需求相对滞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显得领先。从高等教育资源集约利用和提高效率的角度,该专业在这些地区需要缩减专业规模,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在“上海、内蒙古、天津、安徽”等4个省市区,经济发展相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领先,但社会体育需求现阶段不够旺盛,该专业的发展能满足现有需求。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人们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和体育健身观念的增强,在未来社会体育需求出现增长,需要增加该专业的供给;3)在“河北、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福建、青海、甘肃、重庆”等10个省市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体育需求都领先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在这些地区亟需扩大该专业的规模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4结论与建议

教育经济学范文8

在经济法教育中,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比较陈旧的、落后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关注经济法的时事热点,跟随经济法的发展脚步,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充分的考虑到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把学生作为自己授课的对象,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其一,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多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和学生成为朋友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喜欢去学习经济法知识,更深刻的认识经济法这门学科;其二,教师应该制定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经济法的乐趣,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法的学习中去,提高课堂的听课氛围;其三,教师应当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经济法学习基础水平和对经济法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发挥自身优点的空间,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增加学习的正能量,从而促进经济法教育的教学水平。

二、优化经济法教育教学的设计

在经济法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经济法的基础水平;其次,教师应当优化经济法教育教学的设计,让经济法的教学方法更合理、更适合学生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当把我经济法教学的主线,深刻学生对经济法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适时利用一些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学习,保证课堂听课率;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关于经济法的小案例,对教学资料进行一些合理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的相关理论,让教材理论更具有事实说服力,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与学习,提高经济法学习的有效性。

三、有效进行经济法教育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应当合理的安排教学顺序,让教学结构更有层次性,让学生更容易学习。教师应当将经济法的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结合课堂结构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学习经济法知识,探究经济法的深度;第二,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适时的表扬学生,让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让学生更多的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为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学习经济法,感悟经济法,从而,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增加学习的动力,也就提升了经济法教育教学水平;第三、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学习经济法,致使教学活动顺利的在课堂上展开。

四、经济法教育教学应当适时的课堂提问

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十分的明确自己所要提问的内容,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设计到提问的问题中去,这些问题,一定要符合生活实际,还要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兴趣,这样学生才愿意去听讲,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问题情境中去,更好的解答问题;其次,教师应当控制好课堂时间,适时的提出问题,不仅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这个问题发挥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法;最后,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把握好分寸,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层次性,让学生可以根据一个小问题,循序渐进的学习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法难题,实现高效率的经济法教育教学课堂。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