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档案范例

婚姻档案

婚姻档案范文1

婚姻档案管理是婚姻登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婚姻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在婚姻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婚姻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

完善;婚姻档案;管理

一、档案在婚姻登记管理中的作用

1.婚姻登记档案的定义

婚姻登记档案是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婚姻撤销、离婚手续、补发婚姻登记证等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凭证作用的各种记录,它是反映婚姻当事人双方有关婚姻状况的原始记录,是经过整理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和利用的专门材料。从婚姻登记档案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确:(1)婚姻登记档案制作的主体是婚姻登记机关;(2)婚姻登记档案是在办理相关婚姻手续过程中形成的;(3)婚姻登记档案是经过整理形成的;(4)婚姻登记档案的作用是备查。

2.婚姻登记档案的作用

(1)婚姻档案是国家制定机关有关方针政策的可靠依据;(2)婚姻档案是发展民政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婚姻档案是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现阶段婚姻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阶段婚姻档案管理也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而进行改进,但是有些问题还相对突出,不能满足婚姻登记服务的需求,还有待解决,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档案资料不完善,信息不对称

在婚姻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对最突出的问题是档案资料不完善,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材料的收集上没有齐全,有的年度上出现空白的现象,还有和身份证件没有契合,对婚姻档案的具体立卷归档方面没有规范化,同时,由于在地区及部门经济状况不同的条件下,在进行婚姻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管理的统一化标准还没形成,导致在档案利用效率上相对比较低。

2.婚姻档案信息化建设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婚姻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跟上信息化的步伐,一方面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档案保存的人力物力。目前,婚姻登记系统已经搭建了全国联网平台,但是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进行全国联网,只是实现了省内联网,而且再加上户籍方面的限制,这就给登记过程中户籍不在当地的当事人带来了不便。

3.档案信息没有共享,使用效率不高

在婚姻档案管理过程中,婚姻档案管理系统往往作为独立的系统而游离于民政、户籍、人事档案之外,导致婚姻档案使用面很单一,而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使用价值不高的前提下,很多婚姻登记部门往往忽视档案方面的工作,导致档案资料不完善。

三、完善婚姻档案管理的思考

婚姻登记档案工作是婚姻登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为此,要完善婚姻档案的管理工作,拓宽婚姻档案的使用渠道,提高婚姻档案的利用价值。

1.加强婚姻档案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

婚姻档案管理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落实专人进行管理,同时由于婚姻档案的数量大,内容复杂,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在档案管理中加强学习,在管理技术和专业理论方面都要有所提高;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横向交流,吸取同行的先进经验,提高档案管理能力,此外,管理机构要落实专项经费,进行档案管理建设,构建婚姻档案专用网络,实现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婚姻档案的制作与管理。

2.加强婚姻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完善,也对婚姻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婚姻档案信息反馈速度要迅捷,另一方面,要确保婚姻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新的要求也要求婚姻档案管理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配备相应设施,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实现婚姻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需要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综合利用防火墙技术、电子身份证人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综合技术手段,及时升级完善专用系统,综合利用安全技术检验过滤无关信息。

3.加强婚姻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在婚姻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婚姻档案的管理应该在当地民政、户籍、人事管理部门配合下,制定系统、科学的婚姻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对于婚姻档案的管理体制、人员配备、绩效考核、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档案利用的流程制度等都需要制订专门的程序和标准。在档案管理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相关的程序和标准的制定要具有可行性,要确切将责任落实到位,让和档案相关人员都能够按照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档案制作、管理和应用。

4.加强婚姻档案信息处理的能力

婚姻档案中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是档案真实性实用性的有效保证,为此,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在档案信息收集的过程中,要对档案的内容进行筛选和甄别,对档案的文件进行辨别,对档案涉及的资料进行考证,对档案实体进行分类管理,在源头上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婚姻档案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要从理论层面加强婚姻档案的管理研究,政策层面上保障婚姻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基础层面上加强婚姻档案信息的收集和鉴别,制度层面上完善档案管理使用的程序和标准,才能有利于婚姻档案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1]陈智为.婚姻档案及其用途[J].档案与建设,2012(1)

[2]刘冰.民政档案管理中加强婚姻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23)

[3]苏涛.浅论婚姻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4(8)

[4]黎倩汛.科学管理婚姻档案提升婚姻档案价值[J].办公室业务,2012(23)

婚姻档案范文2

【关键词】婚姻档案;档案管理;问题应对

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整合工作,在行为记录和信息保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婚姻档案对于贷款办理和财产分配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但有助于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而且能够为民政部门开展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我国的婚姻档案管理水平仍有待提升,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当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婚姻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当前婚姻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不受重视。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婚姻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婚姻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理念作支持。很多部门领导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不用专门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或者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只需要一些兼职人员就可以完成相关工作。婚姻档案不受重视,加之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婚姻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展。

(二)档案管理资金紧缺。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婚姻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尽管当前很多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建立了档案室,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因此无力采购先进的信息化档案管理设备,导致档案管理和查阅效率较低。一些档案管理部门虽然采购了信息化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缺少培训和指导,档案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利用相关信息化软件来开展工作,甚至仍在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婚姻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很多地区存在档案管理设施不足的问题,档案管理部门仅根据原有的管理办法进行档案管理,不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工作规划,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虽然建立了婚姻档案管理制度,并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同实际情况相脱节,最终造成婚姻档案泄露或流失等问题。

(四)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当前我国很多政府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较为短缺,导致婚姻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很多工作人员认为婚姻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从事相关工作晋升无望,个人价值不能得到体现,故而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不利于婚姻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婚姻档案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对婚姻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领导应当提高对婚姻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并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支持。有关领导应当通过谈话、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提高婚姻档案收集、使用、存储的效率和水平。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也应当树立服务意识,为档案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婚姻档案资料的价值。

(二)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婚姻档案管理部门的人财物力投入力度,将档案管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中,确保档案管理的资金需求得到良好保障。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使用专项资金建立档案室和信息化系统,实行婚姻档案分类存放,有效提升婚姻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基层婚姻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转变传统的婚姻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婚姻档案的集中、分类管理。同时,应当健全档案收集、使用和存储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程序和工作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确保婚姻档案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婚姻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婚姻档案管理队伍。为此,一方面要提高婚姻档案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并解决晋升等相关问题,确保档案管理队伍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信息化工作水平,通过改善其知识结构和思想认识,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婚姻档案管理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婚姻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有关管理部门应从提高重视程度和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努力,不断提高婚姻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婚姻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书.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婚姻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天地,2016(1).

婚姻档案范文3

1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也取得了较大成效。在数字化管理背景下,工作人员对婚姻档案进行了数据录入,在录入过程中清理了无效的数据,保证了数字档案的质量。有关部门加强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业务建设,制定数据录入标准,明确录入项目及内容,保证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同时采取了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保证婚姻登记档案信息的安全。尽管如此,在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1档案内容录入存在纰漏

原来的婚姻登记档案在进行信息录入的时候,基本都是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这种录入方式容易出现错误。婚姻登记档案对于录入信息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如果录入过程中出现纰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信息系统、影响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质量。

1.2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衔接不畅

2004年,我国开始进行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但是许多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开发数字化系统的时候,独立性比较强,各个省份之间档案的兼容性比较差。此外,我国公安户籍部门和婚姻登记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系统也不同,也会影响数据之间的兼容和衔接。

1.3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由于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新的工作,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相关经验,导致数字化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存在数据保密制度不够完善、岗位责任落实不够严格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

2加强数字化管理在婚姻登记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2.1提高对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认识

要推进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来纠正工作人员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认识,正确认识到婚姻登记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意义和影响,进而自觉主动地开展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婚姻登记的内容非常多,工作压力也非常大,长久下来,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消极的影响,使得工作人员消极怠工。所以,在开展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时,必须要从思想上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2完善婚姻登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要加快婚姻登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完善婚姻登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在开展婚姻登记工作时,需要将婚姻登记的档案资料录入到相应的数据库当中,然后通过设计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婚姻登记资料的有效检索,实现对档案的自动检索,从而更好地代替人工查询,既保证了婚姻登记档案保存的工作效率,又提升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2.3完善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共享体系

在实现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时,相关部门应完善信息共享体系。之所以要实现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婚姻登记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构建一个可以覆盖全国的档案信息系统,并且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信息之间的传送,实现各地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所以加强信息共享体系建设十分重要,是促进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实现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并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推进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巧露.关于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23):43.

[2]樊微微.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5(06):89.

婚姻档案范文4

(一)城乡低保工作稳步提升

1、根据管委会、区政府2013年第13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针对近年来物价上涨和消费指数增多等因素,结合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城乡低保提标工作,自2013年7月起,我区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单人户从280元/月提高到330元/月,多人户从260元/月提高到300元/月,计生户从270元/月提高到310元/月。据统计,目前我区(不含琅岐镇)共有城乡低保人员871户2260人,城市居民月发放低保补助25.6万元,人均月补差180.3元,农村居民月发放低保补助15万元,人均月补差181元,全年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90万元,提升了城乡低保的保障水平,使全区困难群众共享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加强了城乡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城乡低保工作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制度规范运行,不断完善救助制度、规范救助行为、提高救助水平。健全和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足额匹配城乡低保资金,提高了城乡低保优质服务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即退”。全区共有72户187人退出城乡低保,同时将58户128名困难人员纳入城乡低保,切实做到了人员有进有出、标准有升有降,达到了保障基本生活、有效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此外完善了的全区城乡低保档案,对全区的城乡低保对象全部建档,日常管理随时归档,档案保管安全有序。

3、继续抓好弱势群体的临时性困难救助和日常生活补助。为解决因自然灾害、因疾病、因突发性事件和其他特殊情况致使群众生活困难的问题,我局设立了专项救助资金,加大了救助力度,全年发放临时性困难救助金 3万元,救助人员300人次。同时,为减轻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我区继续推行医疗救助、减免困难群众子女学杂费、减免家庭生活水电费和电视收视费等方面一系列的低保对象优惠政策。切实做到“为民解忧,凝聚民心”。

(二)救灾救济能力不断加强

1、根据《区城镇特困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和《区农村特困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今年共为城乡低保户33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9.6万元,其中农村居民21人次4.9万元,城市居民315人次4.7万元,缓解特困居民的医疗难问题。

2、今年我国先后发生南方洪涝灾害、地震、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期间,我区上下也紧急行动,号召大家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截止到10月20日我局共收到捐款183388元(实际到帐),支援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3、认真做好帮扶解困和春荒救济工作,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走访慰问了军烈属、伤残军人、五老人员、五保孤老、受灾户、低保对象等各类重点民政对象130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近80万元,发放御寒物资棉被160床,棉衣40件,缓解了特困居民的燃眉之急。

二、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巩固,努力构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

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的能力。把推进居务公开作为强化基层民主,促进和谐发展的纲要性工作来抓,通过办试点、抓典型、全覆盖的工作方式,全区居务公开实现了公开形式、公开对象的多样化,并做到了按时公开。为强化社区建设的指导,今年成立了区社区办公室,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务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在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和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为从根本上提高民主自治能力,我局还从加强村(居)干部素质队伍建设入手,认真研究制定居(村)班子业务与理论培训计划,完善和落实民主管理各项制度,努力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

在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中,我局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牵头组织开展无物业小区的整治工作,并围绕“沟通、路平、灯亮、整洁、绿化、美化、有序”以及“人防、技防、安防、消防”的整治目标,认真抓好落实,有效地推动了无物业小区的整治工作。

三、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我局始终把优抚安置工作作为民政重点工作来抓,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积极为广大优抚对象排忧解难,维护和保障广大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当前我区“五老”人员补助标准为无依无靠495元/月人,有依无靠或有依有靠的375元/月人;在乡老复员军人393元/月;参战退役人员270元/月人。全年共计发放“五老”人员定期人员生活补助费8.55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30多万元。3月份召开了2009年冬季退役士兵欢迎会暨表彰会,对2009年冬季退役的在部队期间立功受奖的同志进行了表彰。

此外,今年投入10多万元修缮了烈士陵园,使烈士陵园的整体环境更加肃穆、美观,也更加方便各界人士到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

四、以“六个老有”为目标,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我局以“六个老有”为目标,以加强基层老龄工作为重点,大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宣传老龄工作政策,树立敬老模范等活动,扎实开展老龄工作,为辖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当前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深化为老服务工作,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年实事项目建设,努力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晚年生活环境。一是继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在去年建立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基础上,今年将再新建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二是继续实施孤寡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区共有56位符合条件的孤寡老人享受到由政府购买服务,以购买服务券形式聘请养护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三是每月给予百岁老年人200元的营养补贴;四是今年共为辖区老年人办理108本老年优待证,其中绿证63本,红证45本;五是老年节期间,组织慰问、举办文艺晚会等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敬老节日气氛,进一步弘扬我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五、社会事务依法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

1.在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方面。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了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强化了对社团的年检工作,使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都能按照章程规定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全区有社团3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4家,其中4家为新成立。

2.在殡葬管理工作方面。殡仪服务单位不断改善服务环境,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提高了殡葬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了殡改工作的开展。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认真及时做好突发性事故和无名尸体善后处理工作,据统计,截止10月份共处理突发性事故13起14具,无名尸10具。清明节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以“阳光殡葬、平安清明”为主题的殡改宣传一条街活动,印发宣传材料2000多份,张贴标语700多幅,多次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殡改法规、政策等,并以区政府名义印发《福州市区2013年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应急预案》,为深化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继续开展专项治理乱建坟墓工作,以区亭江镇为重点治理地段,筹集10万元资金购置7500株桉树进行绿化,确保长效治理。截止10月,正常火化尸体380具,火化率保持100%,积极配合市局加强2个镇级和7个村级公益性骨灰存放楼的管理,有效促进骨灰有序流动。

3.在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方面。规范管理婚姻登记工作,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自身建设和登记员队伍建设。今年4月我区婚姻登记中心有3名婚姻登记员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婚姻登记培训,同时婚姻登记中心扩大办证场所,完善配套功能设施,努力实现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以此同时,我们利用宣传展示板等深入宣传新《婚姻法》、《婚姻登记办法》和《收养法》。今年以来,全区结婚登记780对,离婚登记近240对,补领结婚证明110份,补领离婚证明书9份,办理收养登记6份。无搭车收费无变相搭车收费情况及无超越管辖权办理婚姻登记情况发生,各项登记合格率和管理指标均达到100%。

4.在地名工作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服务经济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结合创建文明城区工作,我局多次对路牌及门(楼)牌设置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因台风、车祸等各类原因造成的路牌损坏,进行了整修、清洗或重设。快安科技园区部分新命名道路及建成区补缺补漏的路牌还需设置(更新)路牌42面,目前我局正筹集路牌经费,予以设置(更新)。我局组织人员于近期对辖区道路标志牌再次进行了认真检查,建成区、快安延伸区、亭江镇原设置的绝大多数道路标志牌都保持良好,标志牌设置合理,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对部分被损坏、撞歪的路牌进行整修。难以整修予以拆除,同时对路牌上乱张帖的予以清除保洁。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平安边界建设,召开了—长乐、—晋安第二轮联合检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平安边界的内外业联检工作,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六、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今年以来,我区民政局紧扣“民政为民”为主题,深入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将争优创先活动与民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开展,互相促进,取得显著成效。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紧抓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培训和调研,明确形势,迎接挑战,凝神聚气谋发展。进一步修订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学习、会议、财务、日常接待、干部职工请销假、机关年度绩效考评等制度。同时抓好“12345”网络信访和信访举报的办理,建立“分级负责、分工包案、定向调查、群众评价、结果反馈”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用真诚服务打造和谐氛围。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在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考验中完善自身建设,发挥了民政在构建和谐海西和服务大局中的作用。此外,我区民政队伍不断地充实壮大。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区社区办落实了人员、编制、经费,招聘了年轻的工作人员,给民政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婚姻档案范文5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提高我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依据张政办字[2019]13号文件精神,从今年一月起,我区的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7200元(600元/月/人)提高到7920元(660元/月/人);年补差水平由不低于3960元(330元/月/人)提高到不低于4320元(360元/月/人)。截至到12月,提标后的城乡低保对象共5655户,800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727.5万元。二是提高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每人每年9360元提高到10800元,提标后城乡特困人员共94人,截至12月,累计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贴75.7万元。三是为城乡低保特困群众发放物价上涨临时补贴资金。为全区城乡困难群众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的同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全区城乡低保特困群众发放物价上涨补贴资金共计203.1万元。四是全区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根据市民政局指示精神,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切实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2018年12月起我区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二)进一步完善“阳光操作机制”和监督机制

为了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使低保救助真正惠及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我们在做好严格准入、分类施保的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程序,目前已形成了事先告知、事中公开公示和经常性公开公示相结合的完善的“阳光”操作机制。对于享受低保的家庭将户主姓名、家庭人口、保障金额、家庭详细住址等项目通过低保公开栏公示、设立低保举报箱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于低保工作的监督。通过扩展公示面,把低保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监督之下,自觉接受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低保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提高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

(三)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双创双服”活动总体部署,为积极应对我区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在我区范围内打造一家750平米以上的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用足用好政策,大力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积极引导九鼎老年公寓以“医养结合,以养为主,以医助养”为理念,已申报筹建了一级综合医院,目前已投入运营。三是“互联网+”模式助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积极筹建我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人提供紧急救援、精神关爱和各类生活服务,助力老人在家安心养老,主要为老人提供生活便民和主动关爱两大功能与张家口市云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开发了“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设置居家养老服务项目6类27项。目前该信息平台已录入低保及低保失能老人747人,为500余位老人开展了上门服务,受到老人的一致好评。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慈善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的认定和发放工作,今年截止到10月份,共为3061人,发放残疾补贴金57.7万元。二是对全区经济困难的60-80岁老年人进行了失能和半失能能力评估。三是扎实做好散居孤儿管理工作。为12名社会散居孤儿发放生活补贴12.1万元。并对成年困境孤儿进行摸底,建立档案。四是按照市局统一要求,对辖区内500个非法旧物捐赠箱进行大摸底并进行清除。

(五)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一是依法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2019年在办理婚姻登记时严格按照新《婚姻登记条例》的两证齐全的规定,并建立了婚姻登记台帐,做好档案的归档备查工作。截止10月底,共接受婚姻登记咨询上千次,办理结婚登记981对,离婚登记672对,补发结婚登记358对,补发离婚登记79对,涉外婚姻29对。没有出现一例违法办证和无效婚姻。二是3月底联合市殡仪馆对东窑子镇20个村进行殡葬改革宣传,杜绝土葬,实现火化率100%。清明节联合司法局到公墓进行殡葬宣传。对全区5家非法公墓进行执法并张贴停售停建通知。三是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并对全区农村留守儿童签订了监护责任书,建立了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四是建立了未成年人流浪乞讨联席会议制度,主管民政区长牵头召开了联席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五是开展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提升暨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对10家养老机构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

(六)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全区30家民办非企业、8家社会团体进行大摸底,对社会组织中有3名党员的建立党支部,2名党员以下的建立联合党支部,并做好登记。二是做好社会组织助力脱贫工作。今年5月份召开了全区社会组织跟党走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就社会组织工作进了安排部署。三是做好社会组织年检工作。积极对社会组织开展年检,保证社会组织规范有序。

(七)基层政权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完成了全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后续工作,将全区41个社区居委会、20个行政村的村(居)委会基本信息全部录入《村(居)民委员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统一赋码工作,并将《赋码证书》全部下发至每个村、居。二是深入镇、村、街道、社区对两委换届“回头看”工作进行实地核查。重点核查各镇街是否按照两委换届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换届资料是否健全、规范;是否完成了村代会、村监会、居民代表、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推选,新旧村(居)委会是否完成了公章、账目、“三资”的交接,是否仍旧存在换届信访问题。严格树立问题导向,加强沟通、协调,妥善解决存在的换届选举遗留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居务监督委员会机构成员由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共同推荐提名成员候选人,经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产生。全区41个社区均在3月25日前建立健全了居务监督委员会,设成员3至5名,各社区成员分工明确,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四是深入镇、村实地检查,2018年省级福彩资金用于五墩台村儿童福利之家建设资金2万元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查看账目及支出清单,掌握资金是否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落实,资金支出是否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今年以来,各项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项目落地难。因是市主城区之一,儿童福利院、军休所、殡仪馆、烈士陵园等民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无法落地,我局仅能谋划养老服务项目,实际可操作项目单一。同时,受土地资源限制,政府主导建设的高标准、高品质、高规模的养老服务项目难以推进。

婚姻档案范文6

1.人物档案。根据文本性质的不同,宋代家庭人物档案大致可分为传记、谱牒、行状碑铭、官文书和日记五个基本类别。这些原始的人物资料是士大夫家庭收集保管的重要家庭档案。其中自传和日记为本人自己所作,传记、行状、墓志铭以及年谱和语录则是别人或自己家庭成员为亲人撰写的文本。官文书是与家庭成员仕履相关的告身、制书等,以及任谢表、乞辞免表、谥议文稿和敕封命妇的敕牒等档案。此外,家传和家谱(又称世谱和宗谱)是记述家庭或家族发展历程和家族世系及人物经历的,为了传示子孙,也要长期保存。有兴致的家庭还收藏了家庭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的档案。收养继子、养子或结拜时产生的字据也是重要的人物档案。这些档案的保存情况我们可以从宋人的别集中窥见。

2.生产生活档案。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百业兴盛,很多家庭为了独享利益而严守特色的生产生活秘方,传里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例如花果作物的培植管理技术、纺织技术、手工业特色工艺、染布的颜料配方、酿酒和制酒的工艺秘方、药剂的秘方、特色食品的加工方法、特色菜肴的烹饪方法等。以酿酒制酒和食品加工为例。宋代私家酿酒的情形非常普遍,如苏轼和杨万里就以自酿私家特色酒出名,但私酒的酿造涉及制曲、投料、发酵、过滤、加热处理、甚至泡制等技术,因此有一定的秘方传承才可以保持自己私酒的质量。在宋人的文集中记述了很多食品加工的方法,如地方特色菜、肉脯、鲊、酱瓜、糟姜、果品加工、饮料制作等。这些内容能够进入士大夫阶层的眼界,说明宋代人们对一些食品的加工方法知之甚少,进而可知当时很多以此为业的家庭是将这些加工方法当做秘方档案保管的。

3.凭证档案。宋代家庭凭证档案包括契约档案、赋役档案和民事诉讼档案。宋朝的契税制度规定田地、宅舍、牲畜、人口等私有权或使用权的买卖、典卖、抵当、租赁或雇佣等各种形式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都要订立契约文书,并要经官纳税盖印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如典卖“,人户出典田宅,依条有正契,有合同契,钱、业主各执其一,照证收赎”;抵当田地“,乡民以田地立契,权行典当于有力之家,约日剋期,还钱取契”,私下订立契约,不经官府,即为“立契抵当”;宋代豪富人家买卖妾室和奴婢也要写立契约。合本经营工商业也要以“钱本”入股立契。《敦煌资料》第一辑和《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中就收录了一些宋代有关田地、宅舍、牲畜、绢褐、奴婢等买卖、典租、雇佣、借贷等契约文书。宋代家庭的赋役档案主要包括户籍、税租薄、丁帐、保甲薄,以及钞、公凭等。其中,拈基薄又称鱼鳞图,一户一册,内容包括本户土地的地图、面积、四至、地形、产量等,有时还包括佃户家长姓名。官府征收税赋时,要先发给民户凭由,即公凭,上面开列着应缴纳税目、数额;民户纳税后,官府也要发给户钞、县钞、监钞、住钞等,作为纳税证明。这些公凭和钞也是重要的家庭档案。宋代民事诉讼结案后,官府要给当事人发放“断由”,作为结案的凭证和上诉的证据,这是家庭诉讼档案。

4.文教档案。家庭文教档案是指家庭成员在参与教育、科考、学术、文艺、收藏等社会文化生活中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为了家庭文化的传承,文教档案的收藏就成为宋代家庭普遍的社会志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稿档案和金石书画档案。书稿档案是指在书籍创作和编辑、刻印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参考资料、手稿和相关的文件,如诗文创作的草稿或誊稿,书籍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和著述的手稿等。李焘在编纂《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对于书稿档案的收集,“网络收拾,垂四十年,缀葺穿联,逾一千卷”。从事书籍刊刻出售的家庭还保存有书籍校雠、编辑的底本,书籍的序文和题跋手稿以及木制雕版。士大夫家庭对于金石书画档案的收藏有着莫大的热情,如欧阳修,长期搜集金石刻辞档案,“上自周穆王以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为了防止“聚多而终必散”,乃“摄其大要,各为之说”。赵明诚也是长期访求古器、石刻,得商周至五代金石拓片2000卷,撰成《金石录》30卷。吕大临、洪适、黄伯思等人也乐此不疲。此外,印章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亦是家庭金石档案的重要内容。

5.宗教信仰档案。宋代家庭中,宗教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人们各种神灵鬼怪有着莫大的信仰热忱。由于宗教信仰在家庭生活中的影响稳定而成就,保存各种宗教信仰档案亦属自然,如佛经、佛像、神像、旌旗、法器、咒语、符箓以及与占卜、求签、祷告、请期、看风水、祈雨等相关的原始文书材料。在诵经能够消灾解难的思想以为人所共识的宋代,为了方便敬诵的而保存佛经的家庭甚为普遍。家庭供奉的佛祖、弥勒佛、观世音、李祖、吕洞宾以及其他神像也是家庭必须尽心保管的实物档案。特别的家庭收藏有符箓咒术的书籍,崇尚道术的家庭则收藏各种丹药炼制的秘方,而巫筮家庭独守制蛊方法。婚丧嫁娶时与宗教礼仪相关的择吉书、请期书、择吉文书,以及求子、求婚所得的签文或符箓也要长期保存才会有效。人们出行佩戴的金银器、符咒、牛角、灵药等辟邪物,以及镇宅的桃符、符箓、丹药、神像的,也不会随手扔去。迎神赛会活动所用的旗帜、服舆、刑具、兵杖、仪仗、乐器等器物,为了反复利用也会一只保存下去,信众捐施钱物和活动开销的账簿更是不能随便销毁。

二、宋代家庭档案的特点

1.进步性。宋代家庭档案在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进步性。就文教档案而言,采用了较为成熟的分类、保管、查阅的系统方法,且档案文献编纂相当活跃,编纂者素质学养优秀,在各个方面都推出既符合社会要求,又具有较高质量的编纂成果,足以代表宋代档案文献编纂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就凭证档案而言,国家执行规范的契约制度,并有严密的法令来维护家庭凭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涂改和伪造凭证档案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凭证档案丢失可以到官府申请补办。宋代家庭档案保存意识非常强烈,一般的产权交易契约都会保存二三十年,分家文书也是保存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2.广泛性。就收藏的主体而言,宋代各个社会各阶层都有保存家庭档案的意识,无论是官宦家庭、士人家庭,还是一般平民家庭,可谓士农工商都加入了家庭档案收集和保管的行列。就家庭档案的内容而言,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的(物权契约)、政治的(告身、敕牒)、社会的(婚姻、宗教)、生活的(食谱、药方)、生产的(酿酒秘方)、文化的(金石、书画、书稿)等都纳入了宋代家庭档案保管的内容。

3.不平衡性。就家庭档案的内容而言,一般的平民家庭只收藏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凭证档案、婚姻档案、赋役档案等,而对于书稿档案、人物档案和金石档案等几乎未曾涉猎,因为这些文化活动基本上是富裕的官僚士大夫家庭独享的权利。就家庭内部而言,家庭档案的产生、收藏和保管主要以男性家庭成员为主,女性家庭成员的参与度很低。再者,是贵族档案在社会意义上与普通百姓间的历史价值不平等。

三、宋代家庭档案的意义

宋代家庭档案对于宋代家庭的现实生活以及我们对宋代历史的认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现实意义。家庭档案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生产生活类档案对家庭生产活动具有管理、帮助作用,可以保证家庭生产活动稳定有序的开展,保障家庭经济经营的效益。其次,在出现产权纠纷时,可以从家庭凭证档案中及时、准确地找到相关契约的原始凭证,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者,文教类家庭档案则可以保存家庭文化发展的遗产和积淀,持续有效地为家庭子弟的文化教育提供帮助。至于宗教档案,则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活动提供便捷的服务,减少经济成本。最后,可以从人物档案追溯一个家庭的发展历程,同时为家庭成员的慎终追远、敬祖收宗、整合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持。

婚姻档案范文7

一、编密织牢最底线的民生保障网

保障民生,关键就是要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牢底线,使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加强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完善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巩固拓展低保专项治理成果。继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提高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提升“救急难”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对兜底保障脱贫攻坚和城镇脱贫解困领域的监督,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2.统筹推进城镇脱贫解困。把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暖心工程,坚决打好城镇脱贫解困攻坚战。一是严格精准识别,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意见》,坚持精准识别对象,精准摸清基础底数,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加强建档立卡,经过前期的识别认定,已确定全市城镇贫困对象303户634人,要迅速建立城镇贫困对象档案资料,为脱贫解困帮扶提供信息支持。三是构建帮扶体系,协调构建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体系,确保城镇贫困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较好解决,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有所提高,扎实推进各项民生保障政策落地生效。四是完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城镇脱贫解困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优化管理服务,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全市城镇脱贫解困工作全方位高效推动。

3.统筹推进困难群体权益保障。统一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落实相关帮扶救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孤弃儿童大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健全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强化监护人的监护主体责任,提升基层报告干预能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救助管理工作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改进救助管理和寻亲服务。

二、持续提升最基本的社会服务

1.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一是坚持政策支持,结合我市实际,适时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二是推进项目建设,为加快提升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结合正在实施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将市社会福利院进行搬迁重建,项目已完成平面设计,预计明年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我市养老服务业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三是开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抓好居家社区养老扩面增效、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养老院转型升级等工作。拓展农村敬老院服务功能,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巡防制度。四是落实权益保障,执行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落实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严密防范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行为。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行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深化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坚持基础先行、疏堵结合,积极稳步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真正把这件破旧立新的难事办好办实。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要继续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确保殡葬改革政策家喻户晓。二是强化时间节点,严格把握时间节点要求,从3月1日零时起,全市财政供养(含离退休)对象取消了“二次棺葬”,此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形势比较平稳。从5月1日零时起,全市范围全面取消“二次棺葬”,城区规划范围内的丧事活动一律进入殡仪馆办理。三是强化设施建设,坚持公益优先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进殡仪馆、火化设施设备、城乡公益性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殡葬设施短板。截止目前,全市应建127个农村公益性公墓中,完成墓穴挖掘的有48个,正在组织墓穴挖掘的有44个,墓穴挖掘未动工的有35个,各地建设进度不均衡,个别乡镇进展缓慢,甚至有个别地方选址还在调整,迟迟不能确定最终方案。四是强化惠民殡葬,积极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实行遗体接运、冷藏、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等五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严格兑现节地生态安葬和散埋乱葬治理奖补政策。五是强化专项整治,坚决治理殡葬陋习,全面杜绝“二次棺葬”,持续推进“三沿四区”散埋乱葬专项整治;加大殡葬市场整治力度,开展丧葬用品市场整治,对违规制作及销售棺木、石材、墓碑、烟花爆竹、殡葬用品等行为依法进行整治;加强殡葬从业人员管理,强化道士、风水先生、棺木匠、棺木经销商、墓具加工经销商、歌舞乐队等殡葬从业人员管理,引导其成为文明绿色殡葬、节俭办丧的宣传员;建立公职人员落实殡葬改革“两报告一承诺”制度,要求全市范围内公职人员操办其配偶、直系亲属丧事时,必须做到“事先报告、作出承诺、事后再报”;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加强殡仪馆运行管理,加快推进丧葬习俗改革,倡导文明节俭的办丧新风。

3.统筹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完善慈善组织监管机制,推动落实慈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身慈善事业。加大慈善宣传力度,积极做好“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擦亮“爱满人间”慈善品牌。积极发动慈善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和城镇脱贫解困,推动慈善资源与慈善需求有效对接。

4.不断优化婚姻收养服务。进一步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完善预约登记、延时服务等措施,探索跨区域婚姻登记工作。加强婚姻信息共享,推进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婚事新办。推进婚姻登记历史档案补录工作。依法开展收养登记,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有效保护弃婴合法权益。

三、加强创新最基础的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继续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指导参与“绿色社区美丽家园”创建活动。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村(社区)减负增效。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

2.引导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建立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平安建设。加大社会组织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巩固提升社会组织党建“两个覆盖”工作成果,促进社会组织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3.加快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推进落实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措施,推进民政服务机构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建设。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分类评价,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支持社会工作机构开展专业服务。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鼓励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全面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规范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完善志愿服务政策制度。

4.稳妥实施专项行政管理。认真贯彻《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积极稳妥推进赛湖设镇。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更名论证程序,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宣传弘扬。加快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加快标准图录典志编纂工作,6月底前完成政区图和地名图编纂,12月底前完成地名志初稿,及时向社会准确的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加强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完成年度边界联检工作,深化平安边界创建。

四、提升民政综合服务能力

1.做为民爱民的“民政人”。民政干部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宗旨意识,发扬“孺子牛”精神,将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民政服务对象手中;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带着真心真情,做好各项民政工作,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2.做本领过硬的“民政人”。加强能力建设,打造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既要有担当的精神,也要有成事的本领,能力提升永远在路上。发展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矛盾与问题与之俱来,这就需要我们干部不断提高解决矛盾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民政专业知识,提升业务素质,增加知识储备,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婚姻档案范文8

(一)人事档案的基本信息

人事档案是企业了解员工信息的直接途径。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企业通过档案可以清楚地了解员工过去的工作轨迹,可全面、准确地了解员工,总结经验教训,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在人事档案中一般会显示员工的免冠照片,企业可以通过照片直观地看到员工的相貌气质,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给员工安排岗位提供依据。相貌气质清丽温婉的女员工可以安排在前台接待或秘书的岗位,既能体现出企业的良好形象,又能使员工的外貌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外表和蔼、有亲和力的员工,可以被安排在售后服务部门。一般需要售后服务的客户心情都相对急躁,有亲和力,性格温和的员工能促使客户心情舒缓,情绪冷静。合理、高效的员工职业安排可以促进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虽然企业用人不能以貌取人,但是在初级用人阶段,这也是企业的选择之一。在员工的基本信息中一般还会有年龄和婚姻状况的信息显示,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婚姻状况为员工安排具体工作。例如,已婚,并且孩子年龄较小的员工,企业可能会选择安排尽量少出差或者不出差的工作;对于富有活力,尚未结婚的年轻员工,企业可能给他们安排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员工的基本信息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为人员安排提供基础性的资料。

(二)人事档案的潜在信息

在人事档案信息中,员工的工作经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员工曾经的交际圈将可能会给现在的工作带来一些有利的因素。所谓的人脉关系就成为人事档案信息中的潜在信息,同时也是员工给企业提供的隐形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依据员工曾经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以及工作成绩为员工安排适合的岗位和提供发展空间。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员工潜在的信息应该比基本的、直观的信息更受重视。潜在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员工尚待挖掘的资源。企业应该利用员工所有的资源,无论智力资源、体力资源还是人脉资源。在资源共享的时代里,广阔的朋友圈往往能给企业带来意外的商机,使企业在竞争中也能处于不败之地。此外,人事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对员工的人事信息进行合理的保密存储,不要未经本人许可随意透露员工的个人信息,以免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二、人事档案信息为员工合理调配提供可靠信息

(一)人事档案信息为合理安排员工工作内容提供参考

人事档案信息将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合理安排员工岗位提供可靠的信息。在现代企业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更倾向于招聘具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员。而现今,城市间人口流动量大,工作更换频率,许多人一年之内就换了几个工作。人们的工作观念已经不像多年之前,寻找“铁饭碗”“终身制”的职业了。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寻找薪资福利待遇更丰厚的职业和企业。年轻人虽然工作经验相对欠缺,但是有朝气,有热情,更倾向于寻找发展潜力大的职业和能为自己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的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应该查阅员工档案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原始材料,结合工作意向,薪资要求等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把真正能为企业服务,能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发掘出来,并高效地利用起来。

(二)人事档案信息是员工晋升、裁撤的重要参考

人事档案信息常常会记录着员工的各项工作成绩。在用人过程中对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呈报、审批材料都会汇总归入本人档案,因此,用人单位在人员录用、晋级、考核时,都会经常使用档案,考察其德、能、勤、绩等情况,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个人的情况,为人力资源的正确选拔和配置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在经济出现危机时,很有可能遭受打击甚至是重创。此时,企业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以保存实力,必然会选择裁员,那么人事档案中的相关信息就会为人力资源部门的裁员活动提供参考。工作成绩不突出,工作能力相对薄弱,人际交往欠佳的员工都可能成为裁撤对象。这些对企业参与下一轮竞争工作帮助甚微的员工被裁撤,也是企业内部整顿的一部分,为企业今后立足,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在人事档案显示中,工作成绩突出,有上进心,有合作精神、富于创造力,敢于迎接挑战的员工,自然会被发掘、重用,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人事档案是记录员工成长历程的重要信息库,是人事管理部门为人员发展制定方向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员工今后选择职业的参考之一,也是企业定位员工和员工寻找自我认同的重要资料。

三、人事档案信息为社会保障情况提供参考资料

(一)人事档案信息为国家提供劳动保险情况

人事档案信息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选拔、任用人员的依据,同时也是国家各项事业统计、调查的依据。中国正处于社会全面改革时期,面对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性强等社会现状,相对准确的人事管理档案将为国家的人口统计、升学率、就业情况、生育情况以及子女教育等情况的了解、掌握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建立相对公平、完善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科学、合理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也要依据企业职工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统计、核算。人事档案信息对员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证明。在人事档案中包含了员工工资金额,个人收入缴税情况以及各种保险的缴费情况,是员工各种社会信息的集合体。国家相关部门将根据企业职工的各项社会信息制定并兼顾全社会劳动者利益的劳动保障机制和劳动保险体制,为劳动者日后的养老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

(二)人事档案信息为国家提供医疗保险情况

人事档案信息中除了劳动保险信息之外,另一项重要信息就是医疗保险信息。中国现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国家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在献计献策,希望尽快尽早解决这个关乎全国人民就医看病难的问题。人事档案信息可以为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员工的医疗保险缴纳信息作为医保制度建设的参考资料。促使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合理、更有利于企业职工的医保制度。人事档案中的各项信息都有助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更具普遍性、广泛性。在人事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尽量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不仅是对企业发展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更是对国家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负责。人事档案信息应该用在正确的地方,为企业员工和国家提供更多更具体的人事信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