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工环保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化学专业社会实践探究
摘要:在地方高校从师范性向技术应用性转化的背景下探究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着重从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化专业的课程设计、化学实验、化工见习、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化,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化专业2009-2014应化等五届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社会实践开展,有利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技能和就业率。
关键词:转型;应用化学;社会实践;就业
2014年4月底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关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上述讲话,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35所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者之一,围绕磷化工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区域物流产业、大数据产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等贵州省、黔南州产业和资源优势办专业,着力办好六大学科专业群,积极推进转型发展[1-4]。基于学院转型的定位,化学化工学院系紧紧围绕黔南是亚洲最大磷矿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突出应用技能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凸显地域性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
从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强调学术性转变为注重应用性,逐步建构了“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贵州川恒、瓮福磷矿、贵州金正大、贵州芭蕉田等含磷公司及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化工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率[5]。
2教学模式的转化
化学化工学院在转型下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人才,在2015年修订应用化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拓展的模式,切实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实训学时,把学生从学究性转向应用技术性[6]。
垃圾填埋场压缩天然气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从环保、经济性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垃圾填埋场的发展现状和垃圾填埋场沼气生产车用压缩天然气的意义。其次,论文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生产沼气的分布规律、生产效率、供求关系、沼气组分特点等进行动态探索分析,发现垃圾填埋场生产车用压缩天然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最后,论文根据沼气处理方法设置多组对比燃气参照组。然后从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主要使用性能中的辛烷值、热值、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垃圾填埋场沼气通过净化后添加部分丙烷作为车用压缩天然气可获得最佳的经济、使用性能。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沼气;车用压缩天然气
当前世界每年生产超过35亿吨的生活垃圾,而这些垃圾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球上。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城市垃圾产量可达3.23亿吨。如何实现生活垃圾的高效益、环保的处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1,2,3]沼气是垃圾填埋场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垃圾填埋场实现废物再利用的主要办法。为了更高效的处理生活垃圾,将垃圾填埋场沼气产品的高价值化,是当前垃圾填埋场资源利用的研究重点。[3,4]而从环境、能源和经济三个角度出发,沼气资源化生产车用压缩天然气是当前较为经济、高效和环保的处理办法之一。[1]
1垃圾填埋场沼气及其产业特点
1.1垃圾填埋场沼气组成特点垃圾填埋场生产的沼气组成成分非常复杂,通常产气稳定的垃圾填埋场生产的沼气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由表可以看出,沼气中占主要成分有CH4、CO2、N2、H2O和H2等,热值一般在7.4~22MJ/m3,净化后热值可接近天然气的热值,净化利用的提升效果较好。[2-5]
1.2垃圾填埋场沼气生产产业特点。一般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入约30天后会生产沼气,半年右到达的较高沼气生产水平,且垃圾填埋场随着时间变化,沼气组分也会发生变化,图1对前四年的垃圾填埋场沼气主要组分的体积分数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6-8]一般垃圾填埋场会经历好氧发酵、过渡、酸化、产气和稳定5个阶段,持续生产沼气的时间可达到近20年左右,其中约15年的时间为产气高峰期。段丽、赵胜男等人[7-10]预测了垃圾填埋场沼气的产量变化,如图2所示,垃圾填埋场沼气生产。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不断地深入,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当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的产量约为1.16kg/d。每吨垃圾在填埋场寿命期内大约可产生100~200m3的沼气。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每年可产生约60-120亿m3/年的垃圾填埋场沼气,以46%的CH4含量,可获得30-60亿m3CH4。而以我国天然气为例,2018年我国的天然气产量为1600亿m3,其中进口量为9亿m3。因此,垃圾填埋场沼气的生产,对于我国的能源、环境贡献潜力巨大。
1.3垃圾填埋场沼气的经济效益分析。当前垃圾填埋场生产的沼气主要作用有:①直接燃烧发电;②净化提纯后通入城市燃气管道使用;③净化后利用燃气轮机发电;④净化提纯后作为车用压缩燃气使用;⑤净化提纯后作为化工原料使用;等等。当前沼气净化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成本低廉,但是从沼气中获得高纯度的CH4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当前最佳的沼气利用方法是,轻度净化提纯后作为燃气使用。而作为城市燃气的价格较低,通常市场价在2—3元/m3左右,而车用压缩天然气通常在5元/m3左右。且相对于汽油,汽车使用天然气作为动力源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通常在汽车使用天然气和汽油的比价在0.6比1左右。且垃圾填埋场通常具有在城市边缘,且具有离城市周边主干道较近,离城市供气管道较远等特点。从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垃圾级填埋场生产的沼气,净化提纯后生产车用燃气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最高。[11]
炼铁冶金环保与节能技术反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深化。钢铁行业是产生环境污染的重要工业,加强钢铁企业炼铁冶金环保以及节能技术的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针对炼铁企业冶金环保与节能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炼铁冶金环保;节能技术;环境保护
1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产铁大国,由于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钢铁企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污染大户,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污染问题的治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炼铁冶金环保以及节能技术的研究,提高炼铁行业的环保和节能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炼铁冶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能耗较高
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能源资源消耗量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受到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技术的限制,与先进国家钢铁行业的能耗相比,我国的能耗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高了每吨100kg左右。
环境工程实习经验问题建议
本文作者:严素定 王代芝 唐大平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黄石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认识实习———有效衔接,内容完整多样
在实习内容方面,应做到内容多样化,涵盖环境工程专业所涉及的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和环境监测等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应选择并建立多元化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从而提高认识实习教学的质量。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批稳固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从单位性质看,有环保系统,市政管理系统等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单位。从行业看,有环保、发电、金属冶炼和化工等。虽然已经建立了不少实习基地,但现有基地中涉及大气污染控制的较少,因此,为了保证实习内容的多样化和完整性,在后续工作中应重点拓展这部分实习基地。
生产实习———充分保证实习时间,努力实现共赢
生产实习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单位或环保部门结合生产实际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习,一般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完成以后进行,如第6或第7学期。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很多学校的生产实习时间一般都很短,有的甚至不足一个月。对学生而言,实习不能深入进行,学生只能对流程、污染控制原理和环保设备的工作原理等等有个简单的了解,还停留在看的阶段,不能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学生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对实习单位而言,他们花大力气教会了实习学生胜任某个岗位的工作,正可以独挡一面的时候却因为实习结束而要离开,从而会让实习单位感到“只有责任,没有收益”。长此以往,实习单位将不再愿意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因此,应充分保证实习时间,如3个月或半年,从而实现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共赢。大家一般都会认为延长实习时间会加大经费投入(如交通费等),其实也未必。我校起初安排的生产实习仅为4周,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来,我们的实习时间延长到3个月,在长时间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承担一部分工作,减轻实习单位的工作负荷,加快工作进度,实习单位因此主动为实习学生提供住宿或承担实习的交通费用,从而大大缓解了实习经费紧张的现象。
毕业实习———有效跟踪,加强全过程指导
毕业实习是所有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实践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独立工作能力,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是分别进行的,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前,学生先进行4周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单位安排灵活,采取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自主联系相结合的方法。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更乐于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学生到实习单位后积极性很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无法进行有效地跟踪,难以进行全过程指导,导致有部分学生实习时自由散漫,随意性太大。针对此种问题,传统的实习指导方法已经难以很好的解决,因为毕业实习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加上实习经费紧张和指导教师精力有限,教师不可能经常性地与实习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或到实习单位进行现场走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发达的现代通信技术来解决。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1)采用在线视频和语音通话等即时通信技术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指导学生实习;2)以e-mail形式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如要求学生一周写一封e-mail汇报实习工作,以利于教师加强针对性地指导;3)与实习单位老师进行电话或视频沟通,共同商讨并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工程教育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卢彦越 刘绍刚 胡玉平 夏璐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环境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科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高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目前我校的环境专业实验课还不够完善,实验课时量相对理论课来说比较少,而且环境专业实验室只对课堂实验教学和教师的科研开放,学生平时的实验锻炼机会少,导致部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足。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另外一个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一般与理论课相结合,在相关工程技术理论课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向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任务,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对工程实例的认识,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大量的工程参数和数据不知如何选择,只能根据基本理论查找相关设计手册完成计算和设计,整个过程过于理论化。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实践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正确运用在生产实际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实用型环保人才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3-5]。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德国环境工程教育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培养,除了学前基础实践训练外,德国的环境工程教学中,有一个学期安排了为期22周的必修专业实践性环节。学生可以与校外,诸如环保公司、咨询公司或管理机构等开展一些小型项目的研究工作。实习过程非常正规,工作要求严格。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6]。国内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开出情况[7],从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入手[8],或总结本校教学经验[9],或结合自身特色[10],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或构建了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11],在内容上强调前沿性、工程性、研究性的原则,提升了本专业的特色,增强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设想
通过学习和借鉴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模式的不足,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如下一些设想。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由6个主要的部分组成:专业课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都设有相应的实验课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消化课堂理论知识。现场实习。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保工程公司等专业的环保治理单位,让学生对所学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有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案例教学。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部分工程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可引入案例教学或现场教学环节,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度安排几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或现场教学。引入案例教学环节,可以消除以往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脱离的弊端。课程设计。包括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等。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工程设计方案。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学生能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专业实习。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自身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加深对本专业业务范围的了解。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尽量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课题的实验方案或设计方案,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工程设计手册等资料独立完成论文。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重视设计理念的传授,让学生学会专业的分析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几个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已基本完善,但有些还没有完全建立[12]。即便已经设置了这几个实践教学环节,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却不太容易,仍需针对这几个环节进行改进,对教师、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完善本专业学科建设,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关键要点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的同时,城市化建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是人们主要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采购生活设备和累积财富的重要场地。然而,当人类物质和财富不断增多后,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国家增强了对环境生态领域的重视程度,倡导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严格要求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不可破坏四周环境,这让城市建设规划者也愈发关注建设环保问题。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很多,有社会问题、工业发展问题、交通建设问题等,任何一个领域在操作上存在不当之处都会让环境再次受到污染。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关键要点
1引言
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尤其是当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后,城市建设也开始注重生态文明发展,在建设城市前不但要了解城市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掌握设计思路,还要站在宏观角度来规划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2我国城市建设存在的污染问题
2.1污水排放。随着水资源日益污染严重,城市污水处理问题随之产生。城区雨水径流污染已不是新鲜话题,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源包括地表沉积物、大气沉降物、水土流失物、下水道沉积物以及合流制排水系统漫溢出的污水。在雨季的短时段内会成倍升高,超过点源污染,对城市水体甚至河流湖泊造成冲击性影响。污水处理厂存在的价值便是为城市解决污水排放和净化问题,将污染过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分别经过层层过滤、杀毒等流程再排放到河水中。然而,处理污水的环节是复杂的,加之处理时间太久,会沉淀很多污泥,这会让处理过的污水出现二次污染,增加污水处理成本【1】。
2.2空气污染。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是以下3方面因素造成的:1)城市产业结构设置不科学,城市很多产业都存在浪费材料和任意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例如,建筑行业、化工行业等,虽说这几年国家加快了这些传统工业的转型和升级速度,可和我国规划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差距仍旧很大,工业废弃始终都是污染大气的主要因素。另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因缺少长远布局,加上城市会被地理位置所影响,导致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持续增多,这些都加大了治理大气环境的难度。2)基础设备不够先进、能源结构不科学。洁净能源使用效率差,煤炭污染仍旧很大。虽说城市内选择集中供气和供暖,可污染物的排放量始终未降低,无法提高治理大气的效果。3)人们购买的汽车量不断增多,自然增大了污染物的排放量,甚至还引发交通拥堵的问题。
环境工程校内实习平台建设思绪探讨
作者:陈天明 丁成 陆海龙 单位: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1],是我校(盐城工学院)近几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我校于2011年被遴选为“卓越计划”第二批培养高校,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为我校申报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
1“卓越计划”介绍及其对实践方面的要求
1.1我校对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定位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获得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和管理、环境监测工程师等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基础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可在环保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1.2“卓越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是“卓越计划”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了解工程实际,培养工程意识的主要途径[2]。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而实践环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作用。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其中,生产实习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教学是大学办学的基础,而科研对大学的提升发展十分重要。科教融合,相互促进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无机化学实验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文章结合现阶段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说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元化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素质更高、实践动手能力更强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科教融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相关理论和规律是对大量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处理、概括和总结形成的〔1〕。其中无机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十分重要,是高等学校多个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应用化学、化工、生物制药、环保等专业。它的实验内容广泛,包括基本操作、元素性质、化合物制备、综合设计性实验等传统无机化学实验。实验课程本身就涉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而科研工作也需要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也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授课中结合科研,能够更好的实现科教融合〔2-3〕。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在进入本学院本专业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实验课程,很多同学可能是在中学时期就对化学产生较大兴趣,同学们在选择专业上大部分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表明他们在进入大学后是不讨厌本专业的,因此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肩负着让学生掌握坚实的实验技能以及对化学实验保持浓厚的兴趣的重任,这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3-4年始终对这个专业保持热爱,甚至将这个专业当做人生的一个选择,运用本专业成就一生的事业。身为一名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热爱这门课程,热爱化学实验,向学生积极普及科研知识,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4-6〕。高校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展教学广度、增强教学深度;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持续掌握学科相关科技动态,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实践课堂教学效果,带动学生参与到科研实验中。高校教师将教学和科研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
1科研成果体现在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中
正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关系,将科研的成果与实验的教学内容合理关联起来。本人在化学相关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学院教师也在纳米材料领域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把科研成果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将最新的学科领域的科技前沿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将教师的科研项目相关成果带入教学中,如在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材料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将承担的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磁性纳米材料作为SERS基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的内容引入教学,如在教授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实验时,将此科研项目中的实验设计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向同学们输送在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在研项目、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加深对实验的原理认知和实验操作等方面。将与教学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学术论文与教学相联合,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当讲述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时,本人引入学院教师已发表在相关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催化性质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实验技能的意义。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中,将本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互联网+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无机化学实验如卤族元素、p族非金属元素等实验课程会使用较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类实验课程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记录实验过程,借助化学实验类APP软件(如烧杯软件)及虚拟仿真软件等模拟实验操作,推动无机化学绿色化教学模式,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实验课程的乐趣。
2科研促进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形式
高校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要着重围绕教学开展科研,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科技动态,并能较好的将信息应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带入课堂教学,将最新科技前沿传递给学生,使科研很好地推动教学。近年来,高校教师可以申报各种科研项目,得到科研项目的资助,可以将科研项目相关的课题结合教授的课程运用在实际教学中。(1)更新教学内容。教师重视科研工作会对学科前沿动态保持敏感,及时洞悉学科的最新动态。基于此,在教学工作中融入教师科研成果,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在利用专业教材开展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课堂讲授和附加讲义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如在讲授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及时向学生讲授书本上没有的最新纳米材料,比如石墨烯掺杂材料,MOF材料等,增加具有学术性和前沿性的相关内容,提升教学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2)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指导学生课上分组进行创新实验设计,围绕某一实验充分准备,分小组演示实验过程,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分组汇报,由教师点评;积极采用互联网+实验教学的形式,在课后向学生分享最新学科相关文献、前沿科技,供学生课下学习,并在互联网平台上与学生沟通探讨一些学术热点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观点。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很好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