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范例6篇

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

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1

    ————————

    ①  主要有沈云荪《中华实业银行始末》,《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6期;张郁兰《中国银

    行业发展史(1896—1937年)》,《中南财经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沈云荪《辛亥

    革命时期的上海中华银行》,《近代史资料》1958年第2期;金研《清末中国自办的

    第一家银行一一中国通商银行史料》,《学术月刊》1961年第9期;金研《关于金城

    银行的若干史料》,《学术月刊》1962年第10期;黄鉴晖《中国通商银行是在银号基

    础上改组的吗?》,1963年6月30日《光明日报》,第4版;金洪文《从一家银行看民

    族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解放前的历史调查》,1965年6

    月20日《解放日报》,第4版,等等。

    术价值,诚—如作者所言,它较好地回答了两个问题,即“第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特点,怎样在银行业里得到反映?第二,中国银行业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究竟起了什么作用?”由于当时的学术研究受政治的影响较大,所以该书的某些观点未免有点失之偏颇,如作者认为银行资本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生产的发展,而是助长政治投机。①

    从20世纪80年代始,银行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重视,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认真回顾与总结。本文较为详细地检索了198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缕述几个重要的专题和突出成果,最后讨论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所引用论着截止2003年,范围以大陆地区为主。

    (一)资料的整理与出版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搜集、整理、出版了一批珍贵的银行史资料专书。主要有:《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革命根据地北海银行史料》(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交通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四联总处史料》(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盛宣怀档案资料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四联总处会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另外,在

    ————————

    ①  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已出版的金融史和货币史资料专书中几乎都包括大量银行史资料,主要有:《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991年版),《最近上海金融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影印版),《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财政金融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7年版),《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二)着作的出版

    20多年来,出版了银行史着作约50部,其中,以银行机构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的有: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学术着作,该书对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脉络作了详细而又清晰的勾勒;卜明主编《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全面研究了民国时期中国银行的发展变迁;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1840—195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纵述横陈了1840—1952年中国货币银行的概况,透视了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嬗变与近代银行的发展,回顾了中国旧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归结;李一翔《近代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895—1945)》探讨了近代中国银行业与近代中国产业之间的关系;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1928—194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研究了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制度的演进;寿充一《中央银行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则介绍了近代中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李立侠《中央银行兴衰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探讨了近代中国中央银行的兴衰历程及其原因;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对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徐矛等主编《中国十银行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介绍了中国近代10位着名的银行家,该书还附有近代

    中国100位银行家的小传;钟思远、刘基荣《民国私营银行史(工911—1949年)》(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对民国私营银行业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作了全过程的描述;姜宏业主编《中国地方银行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对近代中国的地方官钱银号、地方银行和革命政权银行作了清晰的介绍;许家骏等编《周作民与金城银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探讨了金城银行创始人周作民与金城银行的关系;孙晓村等编《陈光甫与上海银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研究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理陈光甫与该行的关系;《聚兴诚银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研究了近代着名四川地方银行——聚兴诚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介绍了中国通商银行在清末的发展变迁,分析了其业务状况,融学术性与资料性于一体;《晋察冀边区银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革命政权银行的专着;《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对国民政府时期所设立的中国农民银行作了系统研究。绝大部分内容涉及银行史的金融史专着有: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探讨了江浙银行家阶层的崛起及其与政府的关系;杜恂诚等着《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从制度层面探讨了近现代中国银行业的演进;张虎婴《历史的轨迹——中国金融发展小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版)勾勒了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轨迹;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探讨了抗战前上海银行界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一般金融史着作或教材中也有相当部分内容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近代银行业。①

    (三)情况

    据笔者初步统计,1980年以来,有关银行史研究的论文至少有300多篇。现列表如下:

    从上表所统it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25年来,银行史的研究

    ————————

    ①  如洪葭管《在金融园地漫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金融史》(西南财

    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桑润生《简明中国近代金融史》(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近

    代金融史编写组《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版),崔国华《抗战时

    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洪葭管、张继凤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浙江近代金融业与金融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徐松龄《中国农村金融史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

    年版),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杜恂诚《中国金融通

    史》第3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石毓符《中国金融货币史略》(天津人民出

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2

能彼特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的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

当投资者的财富随资本市场的繁荣或崩溃而跌宕起伏,当金融工程师为设计出精妙的衍生产品而沾沾自喜,当人们在养老金和住房抵押贷款的庇护下安享天伦之乐,智慧与狡诈,贪婪与保守,勤勉与投机――以及糅合上述人类情感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昭示着这个时代的文明、幸福和狂妄。

置身纷繁芜杂的金融世界,一些人妄图以无所顾忌的金融创新加速地球的旋转,最终却让世界迷失了方向,于是,一个简单而又根本的问题被掷地有声地提出:人类为什么会有今天这般发达的金融活动。无以计量的价值从何而来?

为华尔街的咖啡桌而创作

《价值起源》一书彻底击碎了现代人的自以为是,将解决这一问题的视角投向历史的远方。这是一部兼具广阔历史胸怀与严谨学术态度的力作,它由耶鲁大学杰出的金融学家和历史学家合力编著,以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为背景,通过大量的实物图表、详实的史料考证,有取舍地描绘了今天各种重要金融制度、技术和产品的历史渊源,展示了4000年以来人类所走过的金融创新的道路,揭示出“这个看似令人眼花缭乱的不断创新过程的基础只是几个基本原理”,从而再次验证了“太阳底下没有全新事物”的真理。

该书使人们对金融和金融创新的认识扩展到全人类,延长至几千年。它对人们思想的深刻冲击使其一举荣获2005年“美国最佳图书”,成为美国金融人士的必读之书,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第一本专为华尔街的咖啡桌而创作的书”。然而它的流行和可读性丝毫没有损伤其学术价值,读者仍可从浩瀚延绵的史料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水滴,并以此作为新研究的起点。

它的一个核心论断是“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文明自身的起源”,金融创新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发生,又推动了文明的进程。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编著者选取了利息、股票、金属货币、纸币、政府债券、期货、期权、共同基金、通货膨胀指数债券等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金融产品,追寻它们的起源,探究它们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咀嚼史实,我们能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早在古罗马时期已经有了公司和股票的雏形;中国在宋朝时的金融创新是领先于世界的;政府债券的产生原为战争筹款;现代证券交易所的起源可追溯到荷兰东印度公司;17世纪发行的永久年金如今还在派发利息……

事实上,每一次重大的金融创新在历史上都近似独立的事件,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而“模仿者往往只是关注和采用这些技术形式,而完全忽视了那些进行金融创新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这必然会使模仿创新的国家也无法真正应用这些创新技术”。这是我们以史为鉴尤要注意的。

金融创新能否创造价值

倘若我们的思维空间没有为该书繁复的史料所完全挤占,我们还将从字里行间获得更有意义的启迪:

首先是金融创新和文明兴衰的关系。西方国家是当今金融创新的主导者,但在历史上,东方则是金融创新的先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利息,后来才传到希腊人那里;纸币最早在中国出现,之后才在欧洲发明。然而,中世纪之后,东方的金融创新戛然而止,西方则方兴未艾,而东西方文明从此分岔。是由于文明兴衰引起了不同的金融发展路径,还是不同的金融发展路径引起了文明的兴衰?这一问题可以看成是“李约瑟问题”在金融方面的重述。正如书中所揭示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权威成就了纸币在中国的流通,而恶性通货膨胀又迫使其消退;从威尼斯、荷兰到美国,政府债券的发行,从支持战争、殖民地开发,到支持国家建设,金融创新为国家崛起贡献了至关重要的力量。国家的经济和制度会决定金融发展的路径,而金融创新又能推动国家的勃兴,对希望崛起的中国而言,这不正是我们从本书中所获得的最大启示吗?

其次是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关系。在金融创新的历史中,我们时常看到科技进步的身影,例如数学工具和防伪技术的进步等,其中尤以数学的发展最值得思考。是数学工具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强化,还是金融创新的需求引致了数学工具的进步?或许二者互为因果。但金融的数学化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最前沿的知识几乎都以最先进的数学技术表述,即使一个新手也无须像人文学者那样逐一了解前人的智慧成果,而只需掌握必要的技术以现状为起点,它摆脱了所有陈旧知识的包袱,解放了人的大脑空间,大大提高了创新的速度;但走向极端就意味着钻进了一座象牙塔,使人忘却历史、目光短浅,金融创新变成脱离现实背景的数学符号的堆砌,却自诩创造了价值并妄图以此改造世界。因此,技术工具的使用固然有利,但若为其异化则得不偿失。

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3

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结构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2日

一、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

(一)金融结构的理论基础及内涵。戈德史密斯是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者,20世纪60年代首开现代金融理论的先河,于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而金融发展却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对金融体系的结构研究是了解一国金融发展深度的有效方式。

戈德史密斯认为由于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的,因此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研究一国的金融机构,并从数量关系上加以定量描述,它们是:(1)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在总量上的关系;(2)金融Y产与负债总额在各种金融工具中的分布;(3)以金融机构持有或发行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例来表示的金融资产与负债;(4)总额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部门中的分布;(5)金融资产与负债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地位。

(二)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分析。为了对金融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戈德史密斯列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的8个指标:

1、衡量金融结构最基本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R),即金融资产市价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例,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一国金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结构的关系,这个指标在量上将金融和经济联系起来了,衡量和反映了该国的金融发展状况,是衡量金融结构最基本的指标。

2、衡量金融上层建筑构成状况的指标。金融结构的构成比例,通过主要类型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工具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即主要金融工具的相对发行量和主要经济部门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份额,来衡量金融上层建筑的构成状况。

3、衡量不同金融工具在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渗透程度,以及各部门对不同金融工具偏好的指标。主要运用金融资产总额和各类金融工具余额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及其子部门之间的分布,来反映不同金融工具在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渗透程度,以及各部门对不同金融工具的偏好。

4、衡量一国金融结构中各种金融机构的发育程度及其相对重要性的指标。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还受到各种金融机构相对重要性的巨大影响,衡量指标是: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在所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例、在金融工具总额中的比例以及在几种主要金融工具余额中的比例等。

5、衡量一国金融结构机构化程度的指标。金融中介率,即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存量中拥有份额的大小,是金融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反映一国金融上层结构机构化程度的最简单、最全面的指标。

6、各种金融资产存量在金融工具种类和经济部门种类的分布。通过将金融资产存量按金融工具种类和金融部门分类组合成一个金融相关矩阵,从而能够清楚地说明各种金融资产的发行者和持有者的关系。

7、对金融结构的流量分析。为了反映金融存量的变化,可以用某一时间的金融流量指标来衡量,主要是运用金融资产的新发行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金融总流量在各种金融工具、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布,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额在金融工具总流量和每种金融工具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各种金融工具在每个部门和子部门金融交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8、测定各个经济部门和子部门之间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情况的指标。为了研究各个部门和子部门全部资金来源与资金运作情况,可以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来分析。通过该表可以掌握不同部门的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比重,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债权变化情况。

(三)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的评价

1、对我国金融结构改革的重要借鉴价值。金融结构理论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相关比率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金融相关比率已经成为目前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指标。在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特定金融发展程度下,通过对储蓄和投资关系的重新安排,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巨大影响,所以影响金融相关比率计算的因素间接地反映了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制约我国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在于金融结构的不均衡,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在我金融改革与发展、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不同经济背景的限制。自从1969年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相关比率以来,该指标就被我国学者频繁借鉴和分析。但是戈德史密斯的FIR指标体系是一个严密的分析系统,其中涉及了诸多次级指标,如各部门新发行、资本产出比、国民财富、估价调整项、乘数、资本形成比率、外部融资率、货币化比率等,且以上各指标均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及含义。这使得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的学者在应用其指标体系研究时,很难排除不同经济背景的影响,造成衡量结果产生偏差。

例如,2003年的中国金融相关比率FIR通过统计计算得1.9,在名次上位居第一,而同时期的美国也对此进行了统计计算,得出的结果是0.68,日本经过统计计算得出的结果为0.5,按照金融相对比率的观点表明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程度高于美国和日本,但是真实情况却不像指标所体现的这样。2008年出版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曾比较了五个国家的金融结构,日本是典型的商业银行主导型,38%的金融资产在商业银行里,而美国只有18%,所以美国金融体系比日本市场化程度高很多。但是,当时中国相关的数据为60%左右,说明我们的结构相比日本来说还更加过度倚重商业银行。当前,我们国家的这个比例达到了73%,过去几年中,我国金融结构的发展走向了更加严重的失衡。

3、衡量指标的可得性限制。作为金融结构的主要统计指标,为了有助于金融分析,必须具备基本的可测性、合理性、关联性和可比性。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统计数据的完整性,要将上述八种特征全部进行分析研究几乎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资料有限的条件下,可以挑选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分析其影响和决定因素。就大部分国家而言,可以观察研究的指标包括:金融工具新发行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之比、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作用对比,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相对地位等,其中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标的衡量效果。

二、国内金融结构指标体系及评价

(一)金融功能结构指标体系。孙伍琴(2003)在《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一书中,从金融功能视角出发,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包括宏观、微观和综观三个层次的指标,又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考察。宏观层次上的金融结构主要指涉及一国金融体系的各种结构,包括融资模式结构(金融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中介主导型)、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及其在金融市场上所占的比重)等。微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经济主体的内部金融结构,包括具体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金融业务结构等。而综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联结宏观和微观层面金融结构的纽带,主要是指金融功能结构,包括金融功能的丰富程度、质量高低和各种金融功能的相对重要性,金融功能、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之间形成互动。具体来看,数量指标包括金融相关率和金融结构综合指数(而质量指标则包括融资效率、配置效率和投资回报率,进一步,融资效率从储蓄率和储蓄转化为投资比率两个方面来衡量,配置效率即为投资效果系数,资本回报率则从投资回报额和投资回报率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该指标体系首次从定量角度突出了金融效率在金融结构分析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数量和质量两类指标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中介与融市场的关系、金融结构效率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实际分析价值。但对综合评价金融结构合理、优劣与否尚不明确。

(二)金融结构健全性指标(FSI)。刘仁伍(2002)在《金融结构健全性和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实证评估方法》一文中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金融结构作了四种类型的区分:一是从金融产权角度看,有国有、混合和私营三种;二是从经营效率角度看,有规模金融结构和效率金融结构两种;三是从业务交叉程度角度分,有混业和分业两种金融结构;四是从业务驱动方式分,有关系金融结构和价格金融结构。提出面对特征各异的金融结构,需要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规范办法来衡量金融结构的健全性。他指出,金融Y构的健全性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金融均衡的现实存在,由一个综合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指数来代表金融结构的健全性,即金融结构健全指数(FSI)。

刘仁伍给出的“金融结构健全性指数”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四个方面来评价金融结构,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评价一国金融结构的综合健全程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实证评估需要用到的上述四种变量及各种变量之间的经验分布关系,涉及庞大而繁琐的计算,其中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各种变量之间数学分布的获得性、各种变量间的分布关系、经验指标的确定是实证评估中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此外,权重的确定也具有主观随意性。

(三)多层次、立体化金融结构指标体系。李健和贾玉革(2005)在《金融结构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认为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状态,而一国的金融总体主要由金融各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市场、各种信用方式下的融资活动、各种金融活动所形成的金融资产、一国与他国或国际组织的金融往来等部分。她以金融功能的完善程度和金融效率的高低程度作为判定金融结构合理性的定性评价标准,对金融结构进行多层面的整体性研究,设计出了一套涵盖金融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部门融资结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立体化、多视角的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

李健和贾玉革首次将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程度纳入结构分析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金融结构的全貌,也能展现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探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优化的路径。但是该指标体系考察的因素众多,真正计算起来较繁琐,对金融结构的综合界定并未给出一个清晰的定量判定标准。

(四)高度化、合理化金融结构指标体系。蔡则祥(2006)在《金融结构优化论》一书中试图从金融结构高度化和金融结构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金融结构优化问题。其所设计的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在五项原则即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等四个层次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有金融结构高度化和金融结构合理化;二级指标有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经济金融化比率(技术加权金融资产总额/GDP)、金融机构结构优化指标(例如非银行金融机构比率、市场集中度、金融机构对非公有经济企业的信贷占信贷总额之比)、金融市场结构优化指标、金融工具/资产(大致分为货币性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保险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工具,且各自的技术权重分别为1.0、1.3、1.3和1.5)结构优化指标和金融效率(微观金融运作效率和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结构优化指标。三、四级指标视分析要求可多可少。

蔡则祥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将金融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结合起来考察,有一定的新颖性,各分级指标能从不同侧面反映金融体系的要素构成状态。技术加权金融资产总额/GDP不仅反映出金融发展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反映出金融结构的层次和金融创新、金融技术发展水平,但对不同金融资产的权重取值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总结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及衡量指标体系为金融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我们考察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可量化的手段抑或是方法,也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随着金融结构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我们将更加致力于将理论研究不断与国内经济背景相结合,得出更为准确的论断,研究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衡量经济结构的指标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伍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刘仁伍.金融结构健全性和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实证评估方法[J].金融研究,2002.1.

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会计计量;计量属性;经济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07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10- 03

1 引 言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学界就逐渐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会计就是一个计量过程。由此可见会计的计量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会计的特有属性并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在会计计量观念中,从传统的实物计量发展到现今的以货币为统一量度,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产物,会计计量的变革一直与经济环境的改变相伴随,会计计量属性也不例外,其产生于货币计量观的应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创新。

2 文献述评

我国会计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林志军(1985)认为,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模式有着较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在特殊条件下,即商品价格发生较大变动之时,严格坚持历史成本模式提供会计信息又会带来较明显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会计计量不应当,也不可能仅有一种模式。吴艳鹏(1990)提出应该根据资产计量的客观环境,采取灵活方便的资产计量反映和信息提供的方式,肯定原始成本在企业资产计量中的主流方向,但在某些场合下对于某些资产事项,恰当地运用其他非原始成本计量属性计量反映,形成一种以原始成本为主流、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的格局。这都是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并得以发展,通货膨胀初见端倪的环境下提出的。

随着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使用,黄世忠(1997)提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下一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葛家澍(2010)认为,今后,在财务会计中运用双重计量进行确认与报告的模式将是大势所趋。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然需要按历史成本计量,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由此可见,会计计量属性的不断革新与发展都是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出的新要求。

3 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变迁

3.1 历史成本计量占绝对统治地位: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时期

人类会计的萌芽可以认为起始于早期的“刻木记事”“结绳记事”等活动,这正是人们力图正确记录各项活动的原始计量行为,这个时期,实物承担了计量的全部任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仅靠实物量度的记录活动已不能满足会计的需要,于是产生了货币量度计量的行为。运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是会计计量区别于原始计量行为的标志。在由原始计量向会计计量转变的过程中,会计计量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结果更加符合人们期望中的“真实”。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也随之产生。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当时的会计计量要求不偏不倚、如实加以反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历史成本以其以实际交易为主、具有可靠性、计量程序简单、资料易获得、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自然成为记录公司财务活动的绝对选择。

3.2 多种计量属性登上历史舞台:经济危机引发的思考

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政府的不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到了极端。企业“自主管理”使会计变得无序,对外财务报表充满了欺诈,导致了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大危机。在反思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人们认为在大危机之前虚夸利润和粉饰经营前景的会计报告的泛滥,导致各方对经济发展的盲目乐观,是引发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在系统整理会计理论的初步尝试中,强调收益计量的可靠性,强调会计数据的客观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配比性以及历史成本原则。

然而,由于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导致了物价下跌、公司寿命不确定、股份常常易手等现象,会计目标逐渐从反映受托责任转向投资决策有用性,使用者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还关注信息的相关性。虽然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并不严重,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信息因不及时和不能完整反映企业价值而日益遭受各界批评,已经有一些会计学家开始关注稳定币值会计,如约翰・B・坎宁在1929年出版的《会计中的经济学》中率先主张会计应向经济学靠拢,并在会计学中第一次提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概念,同时指出最好采用未来现金流量对所有的资产进行直接计价。

经济大危机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促进了公认会计原则的研究以及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从而开始了制定会计准则的新时期。其中《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ARS No.3)中莫立茨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假设――“市场价格”假设,认为市场价格可分为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易形成的过去价格(即历史成本)、现在价格(即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和未来价格(如利用未来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形成的公允价值)。斯普罗斯和莫立茨认为既然资产的价值在于它代表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计量问题就应当计量其未来的服务,就应该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计价,从而不同的资产项目根据各自特点分别用历史成本、现行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其等值进行计量。尽管这些观点不能为当时的会计界所接受,却与目前会计界对计量属性的倾向观点十分接近。

探究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历史成本以其客观公正得到了会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面对经济危机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其缺陷也逐步显露,受到了现行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的冲击。但历史成本依旧是财务会计与报表最主要的计量属性,这是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被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所取代后,真实的财务会计取代过去弄虚作假会计的必然选择。

3.3 多重计量属性确立:经济复苏对会计的新要求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资本集中加速并向国际化扩张、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带来新的会计问题,而且新的会计问题仍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致的理论框架,有些重要会计文献实际上往往观点不一,甚至互相冲突,结果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因此会计实务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环境的完整的和规范的会计理论框架,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约束会计实务。这样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界就纷纷开展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格局。

FASB在1984年12月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5)“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列举了现行实务中采用的 5 种主要的计量属性,即原始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现值,并分别给出了定义。它还指出,现行会计实务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多重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

3.4 公允价值在批判中发展:金融市场繁荣的背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特点的日益突出,大规模的企业联合与兼并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企业逐渐产生了一些难以用传统的可观察到的市价来计量的资产,比如无形资产、金融工具等。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关于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摆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面前。1990 年 9 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的严重不足,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由此宣告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诞生。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和广大金融工具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充分反映了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而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问世,既增加了市场竞争的风险,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市场经济随着金融创新而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于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从最早应用于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逐渐演进到表内确认和计量。在金融创新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财务会计所采纳,也是历史或时代的选择。会计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也是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3.5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行:新时期经济环境的新要求

金融创新的日渐发展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逐步得到认可,然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金融投机随之产生,因此公允价值属性可靠性低的特性很容易被加以利用,会导致会计造假现象的泛滥。由于会计这门学科是以真实可靠为基础的,因而历史成本依然是也必然一直是会计计量的基础,而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金融工具的流行使用,公允价值也是顺应环境需求的必不可少的计量属性。企业今后在财务会计中运用双重计量进行确认与报告的模式仍然是大势所趋。就是说,在一个企业中,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然需要按历史成本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历史的即实际的信息,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仍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按当前脱手价格反映的预期信息,更能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

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完美无缺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等特征的矛盾性使得不同的计量属于不同的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需求,因而不同的经济环境会使不同计量属性或备受青睐或广招诟病,同时也会使其不断发展创新。

4 小 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会计计量属性的变革一直与经济条件的改变相伴随。会计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社会赋予了计量的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计量的手段和技术也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经济环境的改变,会暴露出更多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缺陷,也会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导致不同计量属性的产生与变革。同时,不同计量属性的选择,也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大环境,促进经济繁荣或是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甚至被认为是经济危机的原因。

迄今为止,对于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学术界和实务界依旧未达成共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一种计量方法是完美无缺的,资产的多样性以及经济环境的动态性决定了计量属性不可能是唯一的或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革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0(2):7-12.

[2]吴艳鹏.资产计量论[J].会计研究,1990(5).

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5

潜心钩沉第一手史料

洪老编著的金融史书,格局博大,考索谨严,又写得一清如水,读者徜徉其间,如同听他沉静地娓娓道来。各篇妙文佳作都在非常扎实的史料基础上写成,下笔精练,用极省简的文字把那些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阐述得清楚明白。

洪老的扛鼎史著是他作为创议者、策划者和主编者的《中国金融史》、《中国金融通史》(六卷)等。洪老著书立说均按“先搞资料史,条件成熟再写史”的步骤推进,在主编他的扛鼎史著之前,洪老先后主编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金城银行史料》、《中央银行史料》等著作,更是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埋首于民国银行业的“故纸堆”中。正是有了这些根基,才成就了巨著。他治学最忌“炒冷饭”,主张掌握“一手史料”,认为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通常对于外资银行研究,更需慎重查阅档案,过去只知汇丰银行做外汇有本领,不知其经营详情,洪老1964年的论文《从汇丰银行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金融统治》,填补了这一空白。1977年他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资料七个月之久,坚持每日工作共搜集到五百余万字史料。他说,一部具有合理体系结构和丰富厚实内容的资料书,从付出的劳动量来说,并不亚于专著;从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和相关事务这一角度来看,其艰巨性则更超过专著。正因为洪老研究金融史的基础资料相当完备,其论文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往往引起广泛关注。他于1992年在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讨论会演讲《民国时期上海金融机构在社会变化中的作用》和199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研讨会上的演讲《1941年前的上海银行业》,都得到各国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赞赏。

洪老被誉为我国金融史学的开拓者之一,可他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以金融学和经济史学为基础而形成的边缘学科。”他坚持认为金融史学应按科学方法界说,不能人为地抬高或降低。

徜徉于金融理论与现实之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气氛浓厚,研讨会很多,洪老既是金融货币理论学者,又是现实金融问题的资深研究员,每每首席与会。他具有前辈学者的谈话文风,又总有新的观点和思路;当形势热闹时,他则有“应清醒地看到”“要采取慎重态度”等警句,令人信服获益。洪老关注经济学各种学派,潜心研究货币、资本理论(包括虚拟资本理论)和信用制度。他指出,虽然我国很早就有货币、钱庄等金融雏形,但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建立不过百年,现实仍不同于教科书的理想模式。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现实特点,他提出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的论点。

洪老深切了解并参与解决现实问题,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参与者与见证人,由他牵头执笔整理的《中央银行制度座谈会资料汇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研究中央银行制度的专著;他最早写出争取设立浦东发展银行的建议。1997年“小陆家嘴”大楼严重空置,他冒着酷暑深入浦东,对当地情况作了详细调研。他觉得伦敦城、华尔街与“小陆家嘴”特点相似,可借鉴成功范例,先形成金融中心,消化大楼租售,再带动浦东全面发展。他牵头并执笔写出的《关于制定小陆家嘴“先繁荣”方针的建议》,确有远见卓识。

洪老的研究以史为鉴,他从“十年”通货膨胀实例来进行对策分析;1997年东南亚危机爆发,他以旧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多次金融风潮为例证,剖析信用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有对比、有例证,深刻有力。

2004年《20世纪的上海金融》问世,如此重量级研究课题,他老人家“冲锋在前”并谦虚地说:“20世纪刚过三年就踉踉跄跄第一个登台亮相,确实是不揣浅陋;但由此却也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久定将会有高质量的同类著作问世。”书中留下了洪老以史学理论来观照实际问题的足迹,堪称是出谋划策的专家。难怪上海市经济史学学会副会长周育民教授感慨说:“我可以预言,将来研究上海金融历史的学者不可能不研究这位曾经担任过人民银行上海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市金融学会副会长和市政府参事对现实金融问题所发表的意见。”鉴于洪老对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的成就,国务院授予他“突出贡献专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洪老是从“小四行”里走出来的大学者。1941年,洪老从家乡宁波来到上海,在“小四行”之一的四明商业储蓄银行稽核处做办事员。1945年,洪老已是这家银行重庆分行的副行长,但洪老一心向往能回上海。

1949年初,洪老终于回到了上海,并且在上海迎接了解放。在了解了洪老的政治态度、社会科学素养以及工作能力之后,组织上很快委派他担任公私合营中国实业银行总行人事室副主任。1951年,适逢银行业变动和重组,他担任了新华、中国实业等12家银行联合总管理处检查处副处长。1952年,在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正式成立以后,他又成为了该行清产核资委员会的主任秘书。

其后,洪老开始专注于研究中国货币金融史料。1960年,由他主编的《上海钱庄史料》问世。这部70万字的大部头著作,在中国史学界乃至国外有关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洪老目睹了“孤岛”那种畸形的“战时繁荣”,亲身经历了金融的风云变幻,这与他后来的学术兴趣极有关系,并因此显示出相当个性的研究特征和学术魅力。

从80年代至今,洪老撰写编纂专著达20部,但在1994至2001年期间却无专著付印,细细探究,这一期间洪老工作十分繁忙,常常要出席学术会议和研究生答辩,还在主编及编纂年鉴、辞书,担任市府参事参与决策咨询,撰写调研报告,这期间洪老的“扩大内需发展商业”、“统筹社保工作”等建议,均影响深远。但对这些执笔文稿,洪老都视做集体性成果,从不收录在专著。此外,还有一项工作也让洪老牵肠挂肚,1993年他创议策划《中国金融通史》(六卷)并出任四主编之一。他很快写出“总序”为推进纲要,既要考虑各卷编辑事务,又要撰写第四卷。一位耄耋老人如此负荷超重,可他应付自如,但不得不将学术项目往后推延。

生活中的洪老,长年一袭西装,儒雅和蔼,虽然每天伏案,但有咖啡做伴;喜欢逛书店,每周起码去一次,除了购买经济金融方面的新书,洪老还爱好选购其他人文社科类书籍,鲁迅、季羡林乃至王蒙的作品,都在他的阅读范围之内,阅读量相当大。每次去拜访他老人家,既聊宏观事件,也谈琐事趣闻,更多是读书心得和学术动态,聊天闲谈之中也颇受教育。他寓所的工作室兼书房、会客室,虽无装修却很符合主人素朴节俭的性格,书刊占据相当位置,斑驳墙上挂满儿孙照片。学生赞他为“智者、长者、仁者”,动情地说:“想到我们在研究生部撰写毕业论文时,他对我们悉心指导和帮助,真不知要怎样感谢他才好。”而洪老在自己的专著“自序”里,总是感谢学生友人的帮助,又喜欢在扉页印上与学生友人的合影,让人为他老人家的亲和力而感动。

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6

首先,我先简单谈一下金融数学的概念。金融数学,也可以称之为数理金融学和数学金融学。金融数学既包括宏观也包括微观,可以说,它是一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非常好的学科。从字面来看,这门学科是数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学科。首先,金融数学与数学关联很大,它的起源也可以说是从数学发展起来的。数学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说从小学阶段起,我们就一直学习数学。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总是与数字打交道。其次,金融数学与金融的关系也密不可分。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而且大部分问题与“钱”相关。金融数学也是一个与“钱”有着密切关联的专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谈论这些话题:利息利率、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等。有时间,我们到银行证券行业去看一看,就可以发现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不一样的银行利率,大厅屏幕上滚动着的不断变化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呢?其实这些数字就是金融。学习金融数学,对金融和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都十分高。这门学科的研究目标是利用数学界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理论,围绕金融市场的均衡与有价证券定价的数学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建立适合国情的数学模型,编写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仿真计算,对实际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为实际金融部门提供较深入的技术分析咨询和服务。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金融数学的发展历程。金融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数学家巴谢利耶的博士论文《投机的理论》,这篇论文的,宣告了金融数学的诞生。在文中他首次用布朗运动来描述股票价格的变化,他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有买有卖,买者看涨、卖者看跌,其价格的波动是就布朗运动,其统计分布是正态分布。巴谢利耶这一想法对金融数学来说具有伟大意义的。然而,巴谢利耶的工作没有引起金融学界的重视,直到50多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另一位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出现,他通过统计学家萨维奇重新研究了巴谢利耶的工作,通过他的研究,现代金融学诞生。现代金融学随后经历了两次主要的改变,第一次是在1952年。那一年,25岁的马尔柯维茨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也就是资产组合选择的均值方差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它将原来人们期望寻找“最好”股票的想法引导到对风险和收益的量化和平衡的理解上来。稍后,夏普和林特纳进一步研究和拓展了马尔柯维茨的工作,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紧接着米勒提出了公司财务理论,而这个理论也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华尔街革命”,这几次革命可以说是金融数学的开端。标志着金融数学的开始。而第二次革命发生在1973年,这一年,莱克和斯克尔斯用数学方法给出了期权定价公式,后来,莫顿发展和深化了该公式。这种公式给某些银行家和金融交易者都带来了十分大的便利,这种便利体现在金融资产的交易中,也推动了期权交易的发展。这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华尔街革命”。而其中对金融数学做出伟大贡献的马尔柯维茨和夏普也因此贡献而获得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金融数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这几位开创者都有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十分了解市场金融走向,能对市场金融现状做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这也提醒了我,如果选择金融数学专业,就要努力学好数学知识,另外,日常生活中也要积累金融学知识,多读书看报,了解市场上的金融走向。

在了解清楚金融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后,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金融数学的理论框架是如何形成的。可以说,两次历史上的金融革命对金融数学的理论形成起到了推动与辅助作用。两次“革命”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即金融数学。这门蓬勃发展的新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由马尔科维茨所创造的夏普理论和布莱克一发明的修斯公式一起构成的。这形成了金融数学的主要内容框架,同时这也成为了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而马尔科维茨和布莱克一对金融数学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使他们分别在1990年和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此,金融数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就成为了国际金融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从以上几个方面,相信大家对金融数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把金融数学作为理想专业的原因。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高中起,我就对数学和金融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日常生活中也喜欢阅读此类的书籍。了解一下金融数学的基本知识。其次,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学习金融数学来取得科学的认识和得以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如货币、银行、信用、利率、金融等范畴,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疑问和问题。这些疑问和问题也往往会影响这人们的决策和判断。而系统的学习金融数学,可以掌握其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把握金融数学的内在规律,这对研究现实中的诸多经济和金融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说,金融数学理论知识是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入门钥匙。再次,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几乎每一天都要接触数字和货币,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一定的金融数学知识,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其次也可以为我们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那么,从现在开始我怎么做才能为学好金融数学打下良好基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