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发言稿范例6篇

贷款发言稿

贷款发言稿范文1

【银行金融部副主任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首先衷心的感谢领导提供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使我有幸站到这里参加竞聘。同时谢谢这三年来所有帮助、关心我的同事,也正是你们的鼓励与教导,使我从一个走出校园懵懵懂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今天稍渐成熟、掌握一定实践工作技能与本领的银行职员。

三年的成长,使我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培养了良好的实干精神。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为支行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决定竞聘xx支行个人金融部经理。站到这个竞聘的舞台上,有一种成功的期待,但更多的是感到一份责任,对xx支行,对xx银行的一份责任。

下面我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思路作一介绍:

一、个人基本情况:

我于XX年7月毕业于xx财经学院外贸外语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历,获经济学学士学位;XX年10月进入xx银行工作,先后在xx 支行从事营业厅柜面综合业务工作与信贷工作,现为市场营销科一名信贷员。在谦虚谨慎、脚踏实地、戒骄戒躁的干好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先后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经济师中级职称、银行业从业资格证,将自己不断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效的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尽最大努力为支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标:

为良好发展我行个人金融业务,增加个人类贷款及票据类业务在授信业务总额中所占比重,为支行创造更多利润,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制定具体经营目标:

第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作为银行业,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或深或浅的波及与撞击,这种不良影响会在XX年逐步漫延与显现出来。自XX年下半年几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后,每发放一笔贷款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小,同时整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的个人收入水平下降势必影响到个人贷款的偿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需有效的协调好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关系,既要稳保利润增长,又要谨防个贷风险。

第二、目前我行开展的个人类金融业务主要涉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非交易贷款、存单质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就几个贷款品种而言,要齐抓并管,一则是创造更多的利润点,各项个贷业务平衡发展;其次是个贷业务的多样化经营也有利于分散和降低整体风险。

第三、在每笔贷款、票据业务受理中,严格按照金融业法律法规及我行的金融制度、政策执行,把握、控制风险于各个细微环节;同时深刻理解总行事业部制改革的经营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切实有效的贯彻于支行具体业务开办中,促进个人金融业务良好发展。

第四、我行目前的按揭工作主要开展万豪国际大酒店与金茂豪庭两部分。今年,由于房地产市场萧条,按揭贷款发放笔数较之前有大辐度减少,为了促进这项工作的持续发展,需要与两个合作伙伴保持良好沟通,包括售楼人员,调动他们与我行共同营销个贷业务。个人非交易贷款,是风险小、但利润稳定可观的一项业务,要进一步对其做好宣传、推广,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客户群体。此外,总行零售业务部现在有规定允许以公务员工资60%的额度标准发放贷款,对我们而言这也是一个风险小很不错的市场,要积极拓展。

第五、今年要实现我行个人贷款业务的综合平稳发展,预计年末累计发放个人类贷款100笔,累放金额3000万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办理票据贴现业务260笔,贴现金额共计1亿元,实现贴息收入240万元。

以上为我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工作思路、目标,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尽自己绵薄之力,积极有效开展个贷业务,推进支行个人金融工作新发展;如果没有竞聘成功,我也决不气馁,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我的竞聘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的支持!

【附】竞聘演讲稿注意事项:

如果是正式的演讲,速率不能太快。一是听众难以听懂,二是容易使人产生怀疑,误认为演讲者怯常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

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

贷款发言稿范文2

文章标题:银行信贷职位竞聘演讲稿

竞聘人XX,我竞聘的岗位是信贷岗,竞聘理由如下:

我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思维、分析计算能力,具备与信贷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基本技能,且善于总结和学习他人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过内外部工作,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从中获取到一些技巧及处事原则,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平时注重把分片、分管的工作干细、干实,对分管片区的农户情况基本掌握,经办的贷款确保无风险。工作中坚持原则,严于律已,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多年来未发生违法违纪案件

如果竞聘成功,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自我加压,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不放松

首先对年初落实的目标任务明确,合理分解到各月。贷款是信用社产生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利润目标的实现,在组织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我将贷款发放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采取的方法:一是走"千家万户"搞调查,建档案,确保辖区内的农户档案资料建档率达100。二是讲"千言万语"营销贷款,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寻找优良客户群,在风险防范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全年力争多投多放。三是吃"千辛万苦",多法并举清收不良贷款,保证全年不良贷款的清收任务完成。

二、切实做好贷款"三查"工作。

首先严格按照联社制定的《信贷管理办法》,规范贷款的运作,降低信贷风险,严格把好贷款的第一关,在完善农户经济档案台账的基础上,对1万元以上的贷款坚持上门再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侧面了解,看贷款的用途、经营项目的规模是否真实,经营项目运转情况是否良好,访借款人和保证的资信状况、品质、家庭经济情况。办理借款手续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规范每一笔借款手续。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的贷款进行跟踪调查和检查,发现早期风险信号,及早采取措施,有效降低贷款的风险。

三、转变观念,切实加强服务。

贷款发言稿范文3

今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8月份,中国银监会拟订《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对在华的外资银行的管制措施进行了修改,8月14日征求意见稿被送往中外资银行征求意见。一时间,这一征求意见稿引来争议不断。

条例为谁而制订

这份中国银监会新拟订的征求意见稿,其核心和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征求意见稿规定2006年底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在中国境内设立独立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可以全面经营人民币个人业务;外资银行在华分行,则只能经营100万以上定期存款,并且不能经营银行卡业务。第二个方面是这份征求意见稿规定外资银行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能超过75%,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不能超过银行贷款余额的10%。第三个方面是这份征求意见稿并没有修改此前在华外资银行所享有的一些“超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在税收上仍享有15%的优惠税率;在一些业务上,外资银行拆借资金的最长时限可达2年,而中资银行只有4个月;外资银行不限制其总行的混业经营,但中资银行的限制却比较多。

这份征求意见稿是一方面给予了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是又对外资银行进行了适当的行政性限制。这样一来,一些外资银行和外资利益代表认为中国是在有意阻碍外国金融业在华的扩张,而另一方面,一些内资银行则抱怨中国监管者在为自己制造不对等的竞争环境。这份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吃亏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其实,一项监管措施出台,如果真的是“里外不是人”,不被业内的不同经营者所认同,倒可能是一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可能是反映了这一监管措施并非是为业内某一特定利益团体而度身定做的。事实上,在中国,保持银行业监管政策的独立性,履行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天职,是银监会长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之一。一方面中国银行监管政策长期受到货币政策实施的干预,另一方面监管政策也是常常受制于力量庞大而数量很小的金融业利益集团。

然而,仔细来分析这一征求意见稿,却发现意见稿中的某些条款却未必完全没有倾向性。在征求意见稿中,外资银行独立法人机构和分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权限不同。设立独立法人机构的,可以全面经营人民币个人业务,而外资分行,则只能经营100万以上定期存款,并且不能经营银行卡业务。众所周知,设立独立法人需要达到的资本金额度和设立分行所需营运资金额度相差很大,征求意见稿中让外资银行设立独立法人的倾向,其目标或许在于确保外资银行能够在国内长期、持续、稳健地经营。这一条款,暂且不论目标何在,在客观上它形成了对不同外资银行的歧视却是事实。

那些将零售业务作为在中国发展的主战略的大型外资银行,本来就普遍倾向于在华设立子公司,现在该条款将人民币业务全面对外资银行子公司开放,可谓是正合他们的需要。有媒体就报道,汇丰、东亚、恒生等银行的高管在不同场合已经反复明确表示,已对本地注册有所准备,并且此项措施不会影响到本行经营。事实上,岂止是“不会影响”,应当是“正合需要”;而一些小型的外资银行和以信贷批发业务为主的外资银行而言,来华设立独立法人的经营成本可能是这些银行所不能承受的,只能在华设立分行,而分行的业务却因这一条款而受取限制,尽管在向国内提供某些业务方面,这些银行有着大型银行所不具有的比较优势。

科学是抑制利益集团影响,保护公众利益,保持监管独立性的有力武器。然而,对于金融业的运行规律,了解依然是有限而粗浅的。巴塞尔协议说,要基本确保银行的运营安全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然而当人们问为什么是8%能确保安全,而不是9%或7%时,答案是“大拇指规则”。“大拇指规则”的意思,就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现在,这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有一个很关键的数字,就是“外资银行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能超过75%”。

对于这个数字,媒体报道的马来亚银行上海分行的反应最为典型。马来亚银行上海分行放贷资金的80%―90%都来自拆借资金,其主要客户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华企业,如果按照贷存比75%以内的要求来进行监管,它的业务基本上就要停止了。不敢说这个征求意见稿中75%是拍脑袋出来的,但要彰显条例的独立性,显示我们是在认真履行加入世贸易组织的承诺,给出其科学依据可能是有必要的。

条例能如所愿吗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一个突出倾向,就是鼓励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独立的法人。值得一问的是,这倾向和愿望能实现吗?这样一部条例是否足以促使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独立法人?

已有的研究表明,外资银行选择在东道国设立代表处、分支机构、控股银行子公司还是合资银行,其主要的考量因素还是规模经济效应,或者其权衡的主要还是以哪种组织形式可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而从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来看,外资银行往往是倾向于在资本流动比较自由并且人均收放较高的东道国设立独立的法人机构。一项针对美国银行进行国际扩张的组织形式的研究就发现,进入壁垒、是否允许混业经营、直接投资规模、银行体系的发展水平、差别税率、监管水平、工业化和发展水平以及银行的自身优势和规模都会影响到银行是否会通过在东道国执行子公司战略,进行国际扩张。

如果上述经验研究的结论成立,那么征求意见稿中让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独立法人倾向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我们还可能需要进一步追问,有没有必须要通过这样一部条例来促使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独立法人。

贷款发言稿范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评委:

我叫XXX,现年XX岁,大专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政工师,现任XXX农村信用社主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深化改革、增强竞争是农村信用社应对入世的现实选择。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开局年,市行、办就以超前眼光开展了这次联社副主任竞聘活动,势必为全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认为,自己符合联社副主任竞聘条件,并有决心、有能力胜任这一职务:一是曾先后在基层信用社从事信贷员、会计工作,自联社成立后,先后担任过联社稽核科科长、营业部主任,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信用社各岗位操作技能。二是任XXX信用社期间,存、贷款总量分别较我任职前增长了万元、万元,成为支持X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我本人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青年岗位能手、市级先进工作者。三是不断加强自我充电,先后参加了学历教育试、职称等考试,提高了我的政治文化修养及组织、协调能力。我拟竞聘分管业务工作的副主任。

按照任期目标要求,我的工作目标是:

任职当年使全社的存款较年初上升1.2亿元,贷款增长1.5万元,存贷款增量列全县金融机构之首;加大不良贷款盘活力度,使不良贷款较年初下降3000万元,其中”双呆”贷款下降300万元;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使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年内使各项股金增长300万元;在支持好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严把贷款投向关,新增贷款回收率达到99%以上。

为完成以上工作目标,我拟将主要落实好以下四个"工程":

一、实施"资金膨胀"工程。在存款组织工作中,我将牢固树立效益意识,鼓励全员发扬"三勤四上门"的优良传统,把考核重点放在低成本存款上,不断壮大自办存款业务,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同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鼓励信贷员抓住节令农时农副产品上市的有利时机,坚持大额小额一齐抓,零钞、残币一样存的吸储原则,做好登门上户的服务文章,现场搞好结算服务,最大限度地占领农村金融市场。

二、实施"富民工程"。在信贷支农工作中,我将紧密围绕联社主任的中心工作,在政府规划、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只要符合产业结构政策,资金问题将最大限度地予以保证,农民需要多少就投放多少,农民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就及时予以保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实践"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的服务格言。在支持项目上,从注重支持数量增长型转向支持规范效益型,从支持农产品单一环节转向支持种养加工一条龙,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拉动XXX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实施"资金盘活"工程。一是明确责任,正本清源。属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将逐笔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按照有关金融法律法规落实到个人。二是在取得党委、政府支持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清收方法,能落实企业经营权的,通过合法取得其经营权来盘活贷款;能以资抵债的及时办理抵债手续。三是通过动用一切社会关系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清收不良贷款。

四、实施"中间业务"工程。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我们贴近农村、直接与农民打交道这一优势,不断加强金融创新,逐步探索一些代售、代销、租赁、保管等中间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比优质服务、赛结算手段,不断把中间业务这块"蛋糕"做大。

思路是发展的基础,思路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如果我这次能够有幸竞聘上分管业务的联社副主任,我将紧密团结在联社主任的周围,当好”一把手”的助手,甘当绿叶、甘当配角,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新的姿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把XXX联社的业务发展推向新征程。

如果我这次落聘,我决不气馁,将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更加扎实的工作,促进XXX信用社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贷款发言稿范文5

正值全校上下开展“诚信还贷,诚信为人”主题教育活动掀起高潮之际,为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眼里的社会,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加强和培养大学生在交流、沟通、组织、表达方面的人文素养,推广、提高普通话应用水平,进一步为本科生开拓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的学习平台。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师范学院学工处助学贷款办公室

承办单位:助学贷款助理员协会、演讲辩论协会

三、参赛对象及报名

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

2、报名时间:10月13日-10月20日

3、报名方法:

(1)参赛选手到各院(系)学生会报名

(2)演讲辩论协会参赛选手到各部部长处报名

(3)各院(系)从中筛选出2-5人,并于10月20日把参赛名单交于助学贷款助理员协会。

联系人:(...)

彭文亮(...)

李金卫 (...)

翟力东(...)

注:在组委会演讲赛通知后,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自愿参加比赛。

四、演讲赛主题

以“诚信”为主题,结合个人实际,针对贫穷与富裕,欲望与贪婪,金钱与利益等人生热点问题撰写演讲稿。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脱稿演讲。

五、比赛时间和地点

1、时间:预赛: 甲组10月24日 18:30

乙组10月25日 18:30

决赛: 10月31日 18:30

2、地点:预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校团委进行。

六、比赛形式

选手以个人为单位参赛,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口语表达的任何样式,以普通话为演讲主体语言参加比赛;比赛采用预赛和决赛的两轮制,限度的保证比赛的公正性。

七、具体赛程

1、预赛:

(1)、根据各院(系)参赛选手名单,确定甲乙两组。

(2)、每组选出秀10人进入决赛。

(3)、评委:每个赛场安排五位评委。

(4)、赛前各位选手必须交演讲稿到评委席。

(5)、选手围绕演讲赛主题进行4至5分钟的脱稿演讲。

(6)、比赛流程:①开场白;②评委简介;③宣读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④

选手演讲;⑤报分;

2、决赛:

(1)、主持人讲话致辞。

(2)、评委介绍。

(3)、宣读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4)、参赛选手演讲。

(5)、评委点评。

(7)、颁奖。

(8)、结束词。

贷款发言稿范文6

[关键词]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公允价值

自2005年6月份开始,我国陆续了6批共计21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一个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对以前的16个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一个基本准则,至此,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可独立实施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中国政府制定和修改了如此多的会计准则,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实属不易,但也由于时间仓促,势必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最具典型的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准则①为目标,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于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改进

将涉及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三个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正式的准则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改进:语言更加规范;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增加了一些征求意见稿遗漏的重要条款。

1.语言更加规范。新准则将征求意见稿中使用不够规范的“会计处理”一词统一更正为更为规范的“计量”一词。因为“会计处理”可能包括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阶段的工作,而原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会计处理实际上只涉及到计量这一环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52条第2款“企业应当定期使用没有经过修正或重新组合的金融工具公开交易价格校正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并测试该估值技术的有效性”[1]中,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可靠性”改为“有效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2条“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2]中,也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收益”一词修正为“收入”,从而与句中的“费用”相对应。第24条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非现金质押物”改为“非现金担保物”。

2.改变了准则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新准则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中的做法,充分实现了同国际准则的趋同。具体而言:(1)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2)对于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不应转回;(3)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已经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不应通过损益转回,但归类为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增加,并且该增加客观上与减值损失计入损益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则应转回减值损失,转回的金额计入损益。在原来的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不允许减值损失的转回。

3.增加了一些征求意见稿遗漏的重要条款。新准则增加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1)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定义。征求意见稿采用的是2004年修订之前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定义。新定义将如下两项列入了金融资产的范畴:一是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二是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①。而且将与上述两项相对应的合同义务列入了金融负债的范畴。(2)增加了对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时产生的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规范[1].(3)增加了企业因卖出一项看跌期权或买入一项看涨弃权而对被转让资产继续涉入的规范[2].(4)更加严格规范了符合套期项目或被套期项目的条件[2].(5)增加了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一部分的利率风险公允价值套期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的规范[2].

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新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4)②的趋同。但仔细比较,还是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对IAS39进行了极大的简化,从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内容。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IAS39进行了很大程度的简化。IAS39包括准则正文和两个附录(实施指南和对其他文告的修改),伴随其一起的还有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等内容。附录构成准则的组成部分,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等内容虽然不构成准则的组成部分,但对于理解、应用准则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国的准则却基本上只涉及到IAS39的正文部分和部分实施指南,虽然剩余部分实施指南、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可以在随后以应用指南的形式进行,但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且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通过一个“中国式”的应用指南很难将它们较好地糅合在一起,即使能够做到或在稍后分别将这些内容予以,也不利于准则使用者的理解、学习和执行。本次的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其间只有短短的10个月时间,企业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适应新会计准则难度相当大。另外,从已简化的准则内容来看,新准则也忽略了很多必须的内容,例如缺乏评价套期有效性的方法。

2.公允价值选择权方面的差异。现行IAS39允许主体在初始确认时将任何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并在损益中确认公允价值变动[3].而我国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却明确规定,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1].可见,相对于IAS39而言,我国对于公允价值选择权做了较大的限制条件。这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待公允价值的谨慎态度。

三、新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的不足

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虽然已较为完善,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还存在着下列不足:

1.格式、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采取的是法律法规的条款形式,这是为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形式保持一致。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并无实质性差异,不同的是,我国一般没有将“定义”单列一章或一部分,而是将其置于某一定义所涉及的条款之后。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准则使用者对内容的理解,但也使得准则整体上显得比较凌乱,不能清晰地呈现出本准则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也不利于使用者查找。需要指出的是,某一准则内部各新准则之间也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为例,与其他准则不同,该准则将其中所涉及的三个重要概念(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单列一章(第8章)进行定义,但其他一些重要概念如金融工具、衍生工具、金融资产的四种类型③、活跃市场、实际利率、公允价值等概念却分散在各部分中。

在语言表述方面,虽然新准则相对于征求意见稿已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条将衍生工具定义为“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本准则涉及的”一词就是典型的赘词,难道本准则不涉及的具有准则所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就不是衍生工具了吗?该准则第5条提到“不可撤销授信承诺(即贷款承诺)”,但随后准则中都是用“贷款承诺”一词,因此应将“不可授信承诺”置于括号内与“贷款承诺”一词互换才更符合逻辑。再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第9条第1款和第2款有“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经营境外净投资”[4]一句,我们认为,虽然如此排列是与套期会计的几种类型相一致的,但经营境外净投资实际上还是属于资产,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列示。

2.概念不清晰。这主要表现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上。首先从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来看,新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1],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3].其差异主要是对交易主体的界定上,我国新准则将其界定为“交易双方”,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是“当事人”。前者实际上假定了交易只涉及到双方,而且排除了通过假定的第三方来估计资产公允价值的可能性,“当事人”则克服了上述缺陷,不但反映了通过假定的第三方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技术,还为负债的公允价值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因为,一般认为负债的公允价值应被定义为交换中的公允价值,即企业将不得不在资产负债表日支付给接收该负债的第三方的金额。如果还将公允价值定位为“交易双方”的话,负债公允价值就不可能被理解为“交换中的公允价值”[5].其次,从内容来看,新准则似乎没有认识到初始计量阶段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区别,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0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1].严格来说,应该是“按照所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或为取得金融资产而支付的对价(或因承担金融负债而收到的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计量”。前半句可以理解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计量,而后半句则是一个成本(历史成本)的概念。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将历史成本定义为“……按照为了购置资产而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可以看出,新准则并未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严格地予以区分开来①。

另外,虽然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也给出了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导,但并未深入分析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会计计量”部分也没有深入分析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及其与其他各计量属性的关系,而只是按照IASB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给出了各自的简短定义②。

3.金融工具的分类。为保持同IAS39的一致,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我国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解析

作者:沙尘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2更新时间:2007-11-110:33:46

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四大类③。对于IAS39而言,这隐含着两重含义:其一,将原来的“企业源生的贷款和应收账款”改为“贷款和应收账款”,使得任何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的具有固定或可确定付款额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贷款资产、应收账款、债务工具投资和银行存款)都可能符合贷款和应收账款的定义,即从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角度,扩大了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范畴。其二,这种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提供了基础,从而即使对某项原本可归类为贷款或应收账款的金融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主体也可以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基于可靠性和欧盟等一些国家的压力,IASB压缩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但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提出反映了其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的最终目标并没有改变。而我国虽然分类同IAS39完全相同,但由于对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行使给出了严格的条件,使得我国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要小于IAS39.这也反映出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对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担心。

4.理论依据不足。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概念的定义、分类、确认标准、计量属性选择等都没有给出一个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一些备受争议的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尚存在差异的问题。例如,对于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以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风险报酬分析法”到“控制转移分析”的转变,而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却是“现金流量收取权分析”、“风险报酬分析”与“控制转移分析”三者的结合。对于为何采用这种新的终止确认分析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却是只字不提。另外,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选择权做了严格的规定,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5.公允价值计量指导不够完善。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专门用了一章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但这些不够完善的原则性规定远不足以对实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有效的指导。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分为两个层次:(1)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2)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这一简单的分类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按照准则对“活跃市场”的定义①,如果被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可直接用其报价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不会存在没有报价的情形,因为根据定义,“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是构成活跃市场的要素之一。其次,从准则内容来看,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而采用估值技术时又分为三种情况:(1)考虑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2)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3)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从估计的第一层次即是否存在活跃市场来看,其划分标准是估计公允价值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但对不活跃市场进行再分类的标准却是估价信息与公允价值估计方法的结合。相对而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允价值估计层次的研究更为深入、更具指导意义。FASB在其《公允价值计量》最新准则工作稿中[6],根据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市场信息的可获得程度将公允价值估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信息是指反映报告个体在计量日能够进入活跃市场中的相同资产或负债报价的可观察的市场信息;第二层次的信息也是可观察的市场信息,但不是报告个体在计量日能够进入活跃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第三层次的信息是不可观察的市场信息,如通过推断外推法或内插法获得的但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数据支持的信息。以估价信息这一单一标准划分公允价值估计层次更有助于指导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和估价方法的选择。因此,这种划分标准更具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难点在于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计量以及其他估价技术的应用。我国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公允价值确定”部分却没有给出详细的指导,这对以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实施以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上一篇小组发言稿

下一篇前台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