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范例6篇

贷款中介

贷款中介范文1

商业银行贷款中介活动是指商业银行出于对专业分工协作、成本收益比较、信息不对称、业务经营需要等方面考虑,通过签订合同、协议等形式在贷款过程的不同环节引入不同类型中介机构为其贷款业务提供有关服务的商业活动。

目前,商业银行一般在以下贷款环节引入中介机构:企业申请贷款提供的财务报表需审计时引入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对具备贷款条件而无抵押物的企业发放贷款时引入担保公司;抵押物价值认定时引入评估机构;房地产等贷款办理时引入登记机构(主要包括房地产交易所、国土局、工商局、车管所等机构);抵押物登记有瑕疵或有权审批人要求办理公证时引入公证机构(主要是各地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房屋、汽车等抵押财产需要保险时引入保险中介机构;发生贷款纠纷、诉讼时引入律师事务所。

二、商业银行贷款中介活动的社会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社会中介市场发展迅速,但在行业、地区、资质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目前,参与商业银行贷款中介机构已非常之多,仅与某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有业务合作的中介机构就达200多家。由于各家商业银行所处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市场环境不同,很多地方性法规也不一样,中介机构市场发育程度不同,造成商业银行贷款中介活动的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十分复杂。

整体而言,除公证机构外,其他类型的中介机构行业准入门槛都比较低,因此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公司资质也参差不齐。同时,目前全国和各地对中介机构基本都没有统

一、成熟、完备的法律规范和行业监管制度,因而,其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以自律为主,缺乏有效监管。

另外,现实中各种中介机构被简单条块分割,归属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各行业自行规定各种执业资格,如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国土部门管理土地评估机构资质;房管部门管理房地产估价师资质等,甚至有的中介机构(如各种担保机构)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因此,各种管理部门的监管尺度不一,亦存在监管真空。而银行又不得不面对不同行业的中介机构,资质鉴别、机构选择、报告使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

三、商业银行与中介机构的关系

从根本上讲,商业银行与中介机构由于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在贷款活动中,商业银行处于主导地位,中介机构则是被选择和被使用的角色。但是,中介机构对商业银行来讲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防范贷款业务风险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商业银行对中介机构选择不当、疏于管理或过分依赖,也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因而,商业银行与中介机构的基本关系可归结为:商业银行应该如何选择和变更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如何使用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中介机构服务的收费状况(即具体的利益关系);中介机构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及管理的影响;商业银行对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管理。

1商业银行对中介机构的选择和变更

目前,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并没有统一的选择中介机构的制度和模式,但在与中介机构合作中普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商业银行在筛选中介机构时,具有较为严格的程序和标准。主要考察中介机构的执业资格、资质水平、诚信情况、服务质量、收费合理性等,一般采取公开选聘的方式,通过内部评审小组评定,从综合评级较高、地区排名靠前、实力强、诚信度高、无违规违纪记录的中介机构中选择数家签订合作协议。

同时,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入选的中介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考核和评价,及时淘汰、调整、补充。个别银行还要求中介机构交纳一定额度的保证金,对其执业活动起到约束作用。如发现中介机构提供的报告内容不完整、数据明显不实甚至弄虚作假等现象,将终止合作关系。

不过,也有些银行并不直接对中介机构进行选择和变更,除登记机构由商业银行按法定程序指定外,其他中介机构一般都由借款人自由选择。一般是在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对银行审查分析等工作产生较为严重的误导性作用时,商业银行才会建议借款人重新选择中介机构,并重新提供相关报告。

2商业银行对中介机构出具报告的使用及评估

据调查,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一般都会尊重中介机构的服务成果,对符合银行要求的报告,会在信贷评审报告中给予认可,并作为贷款决策的依据之一。

针对有疑问的审计报告,经过银行调查了解,如果确属企业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则一方面将企业的信用等级降级,另一方面将没有尽职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列入银行内部的黑名单,并通报各级审查部门。视情形严重程度,对出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会计师审计的其他企业报告从严审查,或不予采信,并要求贷款方委托其他事务所另行审计。

针对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银行一般会成立内部审核小组对抵质押物进行二次评估。内部审核小组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抵质押物自行进行评估,再将两次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差别较大,经核实是评估机构未尽责或故意弄虚作假,则会对该评估机构提供的其他评估报告从严审查或不予采信,并要求贷款方另选评估机构重新评估抵质押物。

3商业银行贷款中介机构的收费状况

现行商业银行贷款中介活动收费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允许客户自由选择中介机构的银行,中介费用一般都由客户承担,银行并不介入收费标准的制定和磋商;二是由银行指定引入的中介机构,其费用标准一般由银行制定或者参照国家有关部委规定。

按市场经济原则,不同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也会不同,但由于激烈竞争,同一地区同一性质的中介机构收费差异一般也不会很大。据调查了解,目前中介市场的确并存“收费较高”和“超低价竞争”两种现象。一方面,在有政府强制性规定、行业垄断较高、市场风气不正的地区和中介机构类型中,收费偏高。另一方面,“超低价竞争”在机构数量多、收费缺乏标准的中介市场上相当突出。违背市场原则和成本约束的超低收费,会导致中介机构偷工减料、违反程序、迎合客户、敷衍了事等不良现象丛生,危害中介市场的健康发展。

4中介机构对银行信贷决策及管理的影响

在具体的信贷业务过程中,银行一般会在贷前调查、授信评审、签约核保、抵押登记等环节上进行独立操作,但在决策时会适度参考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或数据。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特别是贷前的法律审查意见总体上为参考性意见,对银行贷款审批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5商业银行对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管理

商业银行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内容一般包括:中介机构的甄选、资格年审以及退出管理等,并在服务收费、时效性方面提出要求。商业银行在与中介机构的业务合作过程中,会对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员工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评估公平性进行考核。

有些银行会根据总行以及监管部门的有关法规及要求,按照职能分工对中介机构进行监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担保公司的选择。近年,各类型的担保机构发展迅速,但由于其经营风险较大,行业定位不明确,存在资质、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且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等问题。商业银行在办理涉及专业担保公司的信贷业务时,一般都会对专业担保公司进行严格调查,由总行统一授信,并实现限额管理。

四、商业银行贷款中介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银行贷款中介机构诚信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一定风险隐患

目前,由于银行贷款中介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招揽客户,部分贷款中介机构在利益驱动下,不坚持“诚信为本”的职业宗旨和“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或违规操作,或“偷工减料”,导致中介报告质量不高,甚至采用非法手段欺骗银行,造成银行信贷资金出现风险。

贷款中介范文2

银行中介与市场中介作为金融中介的两种基本形式,均具有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银行中介存在的理由在于,当借款人与投资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缺陷时,银行利用其规模经营与专业化优势便可弥补这些缺陷,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但是,随着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一定改善,银行中介所固有的优势不断弱化,因而逐渐地被市场中介所取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贷款债权的流动化,正是实现银行中介向市场中介转化的工具。然而,是什么原因促使银行中介愿意放弃其固有的地位,将其活动的领域让出一部分?银行中介出售贷款、增加证券持有的内在动机又是什么?本文将通过对金融中介交易成本的变动分析探讨债权流动化产生的内在动机。

一、贷款债权流动化与金融中介结构

贷款债权的流动化是以证券形式出售银行、储蓄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等非流动性资产的一般集合,从而实现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化。在贷款债权流动化条件下,资金转移过程中的金融中介结构发生了变化,已不只是由银行独立承担金融中介的职能,而是由银行中介向市场中介转化。如将贷款债权流动化中的中介过程与传统银行中介业务相比,参与中介服务的金融中介结构以及服务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债权流动化中,有一系列的金融中介机构为资金由投资者向借款人的转移提供中介服务。首先,银行或者金融公司将其向借款人贷款形成的债权(一般指货币债权),进行剥离并组成债权集合,由保险公司或其他相关机构对此债权进行担保后,以信托 (或出售)方式委托特别目的公司发行资产支持债券;其次,特别目的公司或直接委托原债权人,或委托银行对原债权进行管理、负责本利回收及相关的会计处理,以原债权作抵押发行债券,资信评级机构为此债券评级,投资银行进行承销,证券公司通过二级市场为债券提供流动性。

由此可见,传统的中介服务与贷款债权流动化的不同在于,传统中介服务是在单一的组织内部完成的,而贷款债权流动化别是将传统的中介服务分解,由多家中介机构通过市场彼此结合共同提供。由于金融中介业务被分解,在每一限定的范围内,都有专门的金融中介业者提供专门的服务,因此,传统的单一银行金融中介过程被分化。

二、金融中介成本的变动与贷款债权流动化

贷款债权流动化将过去由银行承担的中介服务分解为由多个中介机构来承担,根据交易成本学说,这一变化完全由金融中介成本变动来决定。

(一)银行资本成本的增大与贷款债权流动化

银行资本成本的增大,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贷款债权流动化产生的重要原因,如L.Bryan(1986)、 C.Cumming(1987)、C.Kizzia(1987)、吉野昌甫(1987)、T.Hanley与J.Weihtraub(1988)、G.Pennacchi(1988)、堀内昭雄(1987、1988)、馆龙一郎(1989)、张超英(1998)等人在其著作或论文中,就把对银行资本成本变动的分析,作为研究贷款债权流动化的首要动因。根据他们的分析,银行资本成本的扩大主要取决于自有资本比率等规制性成本的提高,以及来自金融资本整体成本上升的压力两方面的原因。

1.自有资本比例规制等金融管制的强化。20世纪 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欧美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跨国银行向发展中国家发放了大量的辛迪加贷款。但是,由于中南美和东欧各国大量的不良债权导致债务危机,以致过多债务累积不能偿还。一方面,对跨国银行的信用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信用能力的下降迫使跨国银行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融资时,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另一方面,使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陷入经营困境,并波及到国内银行市场业务。为了确保金融的稳定和安全,各国金融当局推出了银行自有资本比价规制、表外交易业务规制和专用准备金规制等管理规定。

自有资本比率是在账面上设定的资产负债表中自有资本与总资产的最低比例。由于自有资本的扩充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总资产的风险,特别是在国际债务危机严重时,许多国家都要求国际统一的自有资本比率管制。1983年5月,国际清算银行在其作出的巴塞尔协定中,就含有确立国际间统一的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提案。1987年1月,英美两国的金融管理当局发表了关于“以风险为基础的自有资本比率管制”的联合报告,该报告是在巴塞尔协议提案的基础上,提议其他国家银行也采纳美国和英国自有资本比率管制。随后,国际清算银行推出了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管制的国际统一标准(为8%)。随着自有资本比例的提高,各银行虽增强了自身抗风险的能力,但同时明显地增加了银行的资本成本,从而影响贷款成本的增加。由于银行中介成本大于市场中介成本,市场融资变得比银行贷款更加有利,因此,借款人就会偏好以证券发行来筹资。而银行为改善收益情况,就会增加对具有较低成本的资本的需求,利用资产的提前出售,能够将折现价格与其贷款相应的资本相比较,便于投资者对所要求的资产收益与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

2.金融资本整体成本上升的压力。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与利率制度的演变,加大了金融过程中的交易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不断扩大的风险,不仅是金融监管当局强调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和其他一些管制性措施,而且各金融机构本身也加强了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无疑这些都会加重金融机构的资本负担,如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费以及各种风险准备金的计提就直接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本成本。来自于金融领域里这种整体资本成本上升的压力对于所有金融中介机构都是共同的,其中尤以存款金融机构为甚。

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中介机构,其资金的“短期来源长期占用”特征正是它作为金融中介所具有的期限转换功能的表现。在利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资金在时间上的错配使许多银行在资本成本与收益间存在负向的滞值,因此陷入经营困境。

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与自有资本比例增大一样,导致银行的资本成本上升。当银行中介成本因资本成本的提高而增大时,就使银行中介在借款人与投资者的选择中丧失优势。因此,随着银行资本成本的上升,银行减少贷款成本的内在需求也在增长。

实现贷款资产的贷款债权流动化正是银行中介成功地谋求降低资本成本、增加中介收入的主要形式。首先,由于资产的贷款债权流动化所要求的自有资本比例,低于持有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所需要的自有资本比例,因此,贷款债权流动化能够回避由金融管制和自有资本比例提高所带来的资本成本。其次,由于贷款出售使得银行的资产价值得以提前实现,利用贷款出售提前实现的现金收入,又可继续发放贷款。因此,贷款出售可以使在不增加资本总额的情况下,增加银行资金的使用量,从而增加收入。由此可见,在自有资本充足率逐渐提高、金融资本成本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具有较低资本成本要求的贷款债权流动化交易是替代银行贷款的工具。

(二)银行流动易成本的上升与贷款债权流动化

影响银行利差变动的因素除了正常的资本成本外,还有流动易成本。各种流动易成本的上升,与银行资本成本上升对投资者与借款人的影响是同样的。

1.市场利率波动扩大,导致银行潜在的流动性需求增大。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利率上限等对金融业竞争的限制性管制逐步放松,加剧了市场利率的波动,对银行中介的流动性成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市场利率的波动一方面引起市场对流动性商品的需求增大,导致对银行信用的依赖性下、降,市场证券发行量增大。另一方面造成银行贷款持有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大,持有贷款余额的成本增大,从而改变银行对其资产收益的评价。其次,法定准备率和存款保险费的提高,直接降低银行的信用创造力,减少银行可用信贷资金量,从而影响银行的收益能力。因此,在银行中介成本上升、盈利能力反而下降的情况下,以短期存款形式吸收资金的银行中介,是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形式持有,还是维持以其他的资产形态,这取决于银行对应支付的资产价格和应获得的资产收益率的评价。

根据现代资产定价理论,金融资产在现时点上的真实价格是将该资产的未来价值放在现时点进行评价而得出的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将该金融资产的未来价值打一折扣所得出的折现价值。

由于银行信用中介要维持其正常运行,其资产收益至少要能够弥补其中介成本,由于贷款利率受市场利率和银行信贷资金可用量的影响,当市场利率与银行信贷资金可用量发生变动,贷款利率水平就会产生波动,从而影响银行对资产收益的评价。所以,银行对一定时期内资产收益的评价就是来自于对资产的价格——贷款利率的折扣。

在市场利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银行通常能够比较准确地预计到未来贷款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因此对资产的现在价格一般都能作出较合理的评价,银行持有贷款并没有什么不利因素存在。但是,当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影响到银行对未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的预期,从而影响对资产价格的评价时,银行自身对贷款流动性的潜在需求就增大了。

2.银行作为资金供应者的人,委托费用的增加,导致其对流动性的需求增大。在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由于资金需求者与供应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资金的供应者在贷出资金时,总是要就有关资金是否确实可以偿还、借款入的项目是否可以成功、借款人是否会准确地履行其合同等信息,进行收集、审查,然后进行监督。

资金供应者对信息进行收集、审查和管理总是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并且其成本高低随经营规模而变动。首先,如果借款企业的项目收益,外人无法知道,就很难对其进行信息控制。现在假定借款人的项目只有一个,资金供应者为一人,资金供应者对借款企业进行控制的话,其费用为K,不进行控制的话,所蒙受的损失将为S时,由于K与S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S>K,就必须进行控制。其次,如果项目的规模很大,m个人的供应者均等地出资。在供应者分别进行监督的情况下,其成本为mK.如果由一个或者第三者进行监督,监督所需要的费用除K外,还有委托费用D.所以,资金的供应者是否委托给第三者(银行金融中介)进行监督,就依赖于是K+D与S和InK相比谁最小,即如果有:

K+D<Min[S,mK]资金的供应者就会委托给第三者进行监督。因此,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信息非对称等障碍,银行作为资金供应者的人,通过规模经营和流动性转换,就可以减少资金融通中对借款人的信息进行收集、审查、分析和控制等方面的成本。

贷款债权流动化正是银行利用证券可转让性特点,借助资信机构给与的信用评级,用以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程度的工具。银行将其贷款集合出售给特别目的公司后,特别目的公司以此作担保通过市场向投资者发行债券,这一过程实际上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贷款债权流动化以公开竞价形式,将贷款折价出售给投资者,其中贷款债权流动化结构中的各个参加者的利益也由市场来定价。其意义在于银行中介通过市场定价出售贷款,提前实现了其资产的价值。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利率时期发行的GNMA转手债券,其30年期抵押贷款债权的集合利率为11%,转手债券本身的利率为10.5%,在这个0.5%的利差内,GNMA的担保费为0.06%,另外0.44%则为抵押贷款债权组合的管理费。

另外,利用证券的评级机构为各种资产组合的信用级别进行赋值,不仅降低了银行的委托费用,而且,还由于资信机构的加入,提高了融资过程中资产组合体的信用质量。贷款债权流动化过程中,由于每一种贷款债权流动化的资产都要求有信用增级,其质量与数量都依赖于评级机构、保险人和投资者所决定的贷款债权流动化风险,其目的是减少投资者的风险、提高证券的信用等级、降低原始权益人的成本。因此,贷款债权流动化通过信用增级方式促进了资产组合中不同个体的信用同质化。

三、银行中介与市场中介的替代

综上所述,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金融的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中介制度运行的环境。中介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逐步地丧失,在降低交易费用的竞争中也处于劣势。贷款债权流动化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与中介银行摆脱困境寻求发展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是银行中介大力寻求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致。

(一)存款与证券替代

在中介银行的贷款关系中,最终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最后联系是银行与借款人间的联系。典型的储蓄者以存款形式持有对银行的要求权,而借款人从银行的要求权系列中进行选择,包括从属债务、优先股、普通股和存款。

存款作为与证券相反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回避价格风险和低廉的交易成本,且具有多样化的流动性。同时,在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保险与银行的监控体系间,银行存款还具有信用风险低的特点。而证券的特征在于能够提供较高的收益率和流通转让的可能性,但却比银行存款更具风险性,投资者运用市场便可以对其价格、流动性和信用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

但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利率变动性的增加、高利率、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等等因素弱化了存款的地位。与证券相反,投资者知道存款的一些表面的优势,虽然存款没有通常的价格风险,但是,在70年代和 80年代上半期,却遭受了较大的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损失。在这个意义上,存款与其他任何具有固定价格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区别。对存款是特别安全的这一认识也越来越淡化。因此,银行信用力的下降一方面导致银行的存款减少,另一方面则引起市场对证券的需求增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市场上,巨大的证券需求后面,有三种主要因素:第一是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储蓄机构化,储蓄者持有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储蓄计划和共同基金的要求权在增加,所有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大量的投资组合资产,并且通常支付与投资组合业绩相关的负债的收益。这些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相比,能够以低交易成本提供多样化的交易。因此,机构化以对组织内的金融要求权进行组合管理和分散化经营,取代了存款者对以存款为基础的中介的依赖。第二是期权、期货和其他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降低了机构投资者为获得流动、安全的资产组合对银行的依赖。机构投资者能够对其资产组合进行调整,并利用套期保值来防范风险。如果银行能够通过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而获得经济报酬,而不关心其资本或其他资源的运用,那么,交易的过程就会移至银行以外的近似于银行的金融公司,而且还有投资者的资产组合。第三是投资者对流动性和可转让性的要求增大。证券与同期限的存款相比,与之不同的是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能够重新出售的二级市场,除了大额可转让的存单外,一般存款都没有这一功能。随着市场利率变动性的增大,证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地增强。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保持连续市场需要那么多的资本,以及为什么要增强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

(二)银行贷款与贷款债权流动化的替代

中介银行出售贷款资产,并不是全部都可以用证券来代替。有些贷款或因为太小,或因为缺乏有关债务人的信息,或因为贷款难以对其风险进行估计。所以,一定种类的资产支持证券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贷款集合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减少交易成本和提高风险评价。一些证券如抵押担保证券和汽车贷款抵押债券,依靠大数法则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响证券收益率的统计概率,包括违约和偿付。贷款集合表示一定的管理行为在大规模的人群中是可观察的,例如,当银行的借款客户的个别违约概率不可知时,违约的分布将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揭示出来,尽管还无法预期未来的变化。贷款集合的另一个意义则是贷款集合的过程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大多数贷款的集合安排引导出多样化的启示:投资者依靠的是原始权益人、特别目的公司(信托公司)等的过去和未来的业绩,以及承销商和最终借款人的勤奋。既使是所有的参加者都是高品质的,承担较小的风险,但是这些风险也在积聚着。所以,风险的多样化表现仍然要比单一的表现大。

综上所述,贷款债权流动化之所以替代银行贷款,其优势在于:(1)贷款债权流动化作为金融中介所需要的自有资本,要少于持有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贷款资产所需要的自有资本。(2)由于资产打包、证券承销和风险成本比贷款发放成本和存款成本低,既使银行贷款有很高的盈利线,但通过贷款出售,银行能够获得贷款的部分利润,并降低中介成本。(3)高利率与高通胀中对传统金融中介利差的过大预期促进了储蓄转化为贷款债权流动化。从短期看,sb的上升将借款引入证券市场,增强了对投资银行服务的需要,并提高了投资银行资本收益率,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转向投资银行业务,其结果增强了投资银行与银行贷款相关业务的竞争性。从长期看,投资银行业务占有的市场份额将增大,而商业银行占有的份额会变小。因此,贷款债权流动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市场的主要结构特征。

主要参考资料:

1.L.Bryan,Selling Of America‘s Loan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0/1986,pp.20. 2.Carol Kizzia,What’s behind the growth in asset salls?ABA Banking Journal,March1987,pp.32—36.

3.Greenbaum,Stuart I.And Anian V.Thakor,Bank Funding Modes,Securitization Versus Deposit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87,pp.379—-401.

4.[日]吉野昌甫:《贷款债权流动化与银行,》经济法令研究会,1987.

5.C.Cumming,The Economics Of Securitization.Federal Rese Bank Of New York,Quarterly Review,Autumn1987,pp.11—23.

贷款中介范文3

2、与信贷经理多沟通。在办理二手房贷款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信贷经理负责你的贷款流程。但如果一段是时间内办理贷款的人数较多,你的贷款申请单子可能会比较靠后,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问问你的信贷经理了,多和他沟通可以让你更快速的知道贷款信息是否完善,是否能快速办理贷款。

3、不要对中介过于敌对。很多人会不信任中介,但如果是通过中介买房的话,贷款的时候也需要和中介打交道。很多时候中介和银行是合作的关系,如果你和中介的关系保持的比较好,中介方面也会积极帮你催款,让你的贷款快点发放。同时银行也会考虑到和中介有合作关系,这样会优先给他们的客户放贷。

4、多付首付成数。其实在很多时候,如果你愿意多付首付成数或接受银行提高贷款利率的要求,也会让你快速获得贷款的。因为在贷款金额有限的情况下,银行会优先把贷款额度发放给能接受利率上浮以及愿意多交首付的人。

贷款中介范文4

1997年亚洲危机以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货币现象,对经济持续健康不利,治理通缩的主渠道是货币政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定义,以通货膨胀率低于1%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那么按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来看,1997年我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按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我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到2002年底,这两个价格指数上涨率分别为-1.3%和-0.8%.这说明,在连续几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我国仍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货币政策作用不明显,有人说是“稳健”二字造成的,要对其“松绑”。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据央行官员解释,坚持稳健的原则并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灵活地实行放松银根的政策措施。实际上,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是扩张性的。1998年以来,先后5次降息,两次下降存款准备金率7个百分点,取消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 14%左右。特别是2002年货币供应量增长更快,到 2002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8.5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7.1万亿元,均比上年末增长16.8%.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在7—8%之间,物价基本是负增长或零增长。上述货币增长率大大超过货币学派认为的,货币增长率应等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的要求,由此可见,通货紧缩不是货币增长量不足造成的。

实际上,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出现了巨额存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2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18.3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14万亿元,存差(即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差)为4.3万亿元,占2002年GDP102398亿元的42%.巨额存差的出现,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一是造成资金浪费。现在银行存差较大、头寸宽余,约有1/4的信贷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量资金积聚在金融市场,无论是滞留在银行还是债券市场,都没有进入实际经济部门,只是在虚拟经济中来回流动,很难创造实际财富。二是割裂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之一是适度扩大货币发行量,而大量的备付金相当于横在商业银行与之间的蓄水池,使央行通过调整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途径调控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严重受阻。三是造成企业融资困难。金融机构的“慎贷”、“惜贷”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四是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功能造成损害。银行一味地追求安全性,对放贷条件严格控制,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商业银行的巨额存差反映了现行金融体制诸多方面的。

1.我国的利率结构不合理。一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差距过大。一年存款利率为1.98%,同期贷款利率为5.31%,对个人贷款还可以上浮10%,银行只需拿出不到一半存款放贷便足可支付存款利息。在20世纪90年代揽存的高息存款全部到期以及目前物价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现行贷款利率尤显得偏高。二是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截至2002年10月底,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接近2万亿元,其中超额准备金为 7000亿元左右。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近年来虽然由2.07%下调至1.89%,但依然与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持平。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使金融机构放贷的惰性较强,往往将居民、企事业单位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吃利息。

2.允许商业银行大量购买国债。在国债利率高于或等于存款利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宁可选择债券投资,也不贷款给收益较高但存在还贷风险的企业。目前商业银行共持有债券2.3万亿元(包括1万亿元的国债、0.6万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债以及0.7万亿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定向发行的债券),债券投资额占存差的比例为53.5%.大量购买国债挤占了本来贷款的货币资金,还与民争利造成居民购买国债困难。

3.贷款条件比较严格。前一段有的商业银行甚至实行了“零坏账”贷款规定,使信贷人员缩手缩脚,不敢按条件发放贷款。信用贷款基本上只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对个体私营经济大多采取抵押、质押等较为保险的贷款方式。对个人存折的质押贷款,要限定本银行系统存折且只能贷存款面额的80%以下,有的甚至还规定存折质押贷款不能拿到现金,要指定用途,由银行把资金转给商业销售单位。对个人的股票质押贷款议而不决,迟迟没有实行,阻碍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

4.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客观上压抑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截止到2001年底,四大国有银行贷款余额7万亿元,不良贷款1.7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5.37%,远远高于国际正常比例。央行提出要求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争取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15%左右。为此,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等信贷制度做出严格规定,对放款进行严格约束,但在促进贷款、调动贷款积极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其实,对不良资产过多问题应地看,不应全部记在商业银行经营不善的账上,这里有许多国家政策的因素。用发展的办法逐步降低不良资产比例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如今后每年增加数额较大的贷款,以及新不良贷款率能够控制在较低水平,那么贷款扩张本身就能稀释不良资产比率。

二、中介目标的选择失误导致巨额存差

巨额存差的出现,虽与上面提到的利率结构不合理以及大量购买国债等技术性因素有关,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失误才是根本性原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货币政策的中间变数,它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的连接点和传送点。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中介或桥梁,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3年全面实施综合信贷计划管理这一段时间,主要以现金为中介目标;(2)从1953年到1993年主要以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即由中央规定信贷规模,以计划形式下达到各个专业银行,再分解到各基层行执行。由于信贷规模的确定是建立在将银行存款基本都贷出的基础之上,因此这一时期存贷差很小,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90%以上,没有出现通货紧缩。相反,有时因货款规模过大,出现通货膨胀。从这里可以看出,以信贷规模或存贷差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有明显效果的,缺点是,应该用市场手段,而不是计划手段来调控信贷规模或存贷差。(3)从1993年到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取消信贷规模限制这一段时间,主要以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4)从1997年到现在,主要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将信贷规模排除在外。其结果是,存贷差越来越大,出现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70%以下,存贷差高达4万多亿元。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标志着货币政策由计划的直接调控转向市场经济的间接调控,在我国史上有重大的意义。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主要是容易出现巨额存贷差,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力。近年来,为了对付持续存在的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政策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已是相当放松,货币供应量增长明显加快,其增速显著大于CDP增长与物价变化之和,M2/GDP之比已经是全球最高。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大量感觉到资金紧张、贷款难,人们普遍认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显不够。货币政策之所以给人一种好看不好吃的感觉,关键在于中介目标选择了货币供应量,它只能体现央行的主观意图,解决不了商业银行“惜贷”、“慎贷”。正因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有诸多弊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改为利率(如七国集团中除德国外均如此),美联储于1993年7月放弃了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后,也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主要操作工具。

三、理性选择——复合型中介目标

我国应放弃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改为以通货膨胀率、利率和信贷规模(或存贷差)三者组成的复合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根据实践经验,从建国到1998年的40余年间,我国一直以信贷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一,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仅存贷差很小,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没有出现通货紧缩。这说明以信贷规模或存贷差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可以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较好地实现政府的政策意图。从上来看,存贷差过大会引起通货紧缩;存贷差过小或贷大于存,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信贷规模确实是调节总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衡量标准。

但是,调节信贷规模,使存贷差保持在合理水平,不能采取计划经济的办法,人为规定信贷规模,而应采取市场经济的,利用利率等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即在信贷规模过小、存贷差过大时,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信贷和消费信贷;在信贷规模过大,存贷差过小,或贷款大于存款时,提高利率,缩小信贷规模。但是,以什么为标准来判断信贷规模过大或过小呢?标准就是通货膨胀率: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则说明信贷规模过大;如果出现通货紧缩,说明信贷规模过小。这样,利率、信贷规模(或存贷差)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关系是:政府和货币当局利用利率等手段,将存贷差控制在既没有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的范围之内。

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之一还有一定困难。如我国的利率长期以来由央行严格管制,利率的决定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利率的决定不仅仅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等因素,导致利率结构僵硬。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没有完全商业化,金融市场也不完善,利率的传导机制不畅通。再如我国尚未建成企业制度,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约束软化,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等。所有这些都要由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来解决。

四、对策

1.发展消费信贷,鼓励有效消费。所谓有效消费,是指在物价稳定时进行的实际消费,而不是在通货膨胀时进行的名义的或被迫消费。有效消费对化解储蓄过多有直接作用,它可把一年生产的商品足额地、真实地消费出去,并给生产者以真实可靠的需求信号,引导第二年的再生产顺利进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长期偏低15-20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60%以内的消费率,不仅相对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以住宅、小汽车为主,以家居装饰、高档消费品、通讯产品及为辅的新一轮消费浪潮初见端倪。但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对上述高档消费品,有钱的人已经具备,缺钱的人又无力购买,这种怪圈阻碍了消费的进一步扩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消费信贷在促进居民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的银行资产中60%是贷款,40%是债券。在贷款中第一位的是住房抵押贷款,接着是汽车贷款,至于公司的贷款只占百分之十几,这非常突出地显示出金融支持的侧重点是什么。目前我国金融部门除了通过公积金和消费信贷等手段用更优惠的条件来鼓励信贷消费外,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形成规范的信贷消费市场,以良好的金融服务来拉动消费信贷的发展。

2.拓宽投资渠道,把储蓄转化为直接投资。把储蓄转化为直接投资有几个好处:一是通过发行、购买股票,明晰了企业产权,实现股权多元化,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二是可以提高企业资本金的比例,使它们摆脱负债累累、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三是银行从事开放式基金发行、国债经销、帮助企业改制等中间业务,既大大减轻银行存款的压力,又取得了没有风险的中间业务收益;四是对投资者来讲,则可以拥有不动产权,分享企业快速增长带来的较高收益。

贷款中介范文5

【关键词】社会融资中介 理财 风险

社会融资中介能深入正规金融难以触及的角落,填补因正规金融不愿涉足或供给不足而形成的资金缺口。当前海南省正规融资主体未能完全满足各层次融资需求,陆续出现了一些以“理财”为口号的社会融资中介,其中,有国内较为专业的理财产品中介,也有打政策球的民间融资中介,还有一些违规经营的理财服务。海南省社会融资中介有待规范发展。

一、表现方式

(一)全国性第三方理财产品中介

这类公司主要提供股权收益权投资类、信托贷款类、房地产类等信托产品、证券投资信托(阳光私募)、私募股权基金(PE)、产业基金等产品的中介服务,并按产品类别向产品供应方收取不同费用。目前,这类公司总部设在省外,在海南为分支机构,主要是做国内信托产品在海南的销售,未来可以将海南的项目融资需求推荐给信托公司。

(二)担保公司超范围提供民间融资中介服务

1.融资性担保公司超范围提供民间融资中介服务。如A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一年),但一直未能有效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而是热衷于通过“担保理财”的名义搭建民间借贷平台,通过户外广告、宣传折页和产品推介会等方式广泛宣传其“理财”业务,为民间融资提供担保,进行贷前调查,并公开承诺放款人可获得年息为15%的固定理财收益。

2.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民间融资担保。如B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经核准的经营范围为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但其对外宣传页中虚假宣称“该公司是经省金融办、银监会、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成立,表示“积极探索民间借贷模式,以休闲理财和资金借贷为主营业务,让客户在休闲时轻松理财,并为资金需求者解决融资难问题”。其中“休闲理财”的实质是吸收民间资金的业务,该公司承诺可获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可观收益;“资金借贷”的实质是发放贷款业务,贷款利率介于银行贷款利率和典当行之间。

(三)普通工商企业提供民间融资中介服务

如C投资有限公司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成立的普通工商企业,但其宣称是海南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实力较强、信用等级较高的专业融资、信用担保公司。该公司提供“你炒股我出钱”、开发商项目贷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汽车质押贷款、代办银行贷款等业务。D投资管理有限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海南民间借贷的服务平台公司,投放了较多的媒体、户外广告,影响较大。该公司宣称为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贷款服务,额度为1万元至上亿元资金均可;出借人可获得年回报18%以上收益。

(四)自行开展贷款业务的无牌人士

部分未取得工商牌照、没有经营许可证的个人,通过户外广告等方式宣传从事贷款业务,如XX路某广告牌赫然醒目地写着“大额贷款,咨询电话:XXX”,声称提供1亿元以上贷款,但不愿表明身份;XX广场广告牌极为醒目地写着“小额贷款,咨询电话:XXX”,贷款年利率36%。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监管,市场无序发展

目前,上述四种方式中除了融资性担保公司有监管部门外,其它方式的社会融资中介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这些民间融资中介很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在传统业务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型业务,涉及到贷款、基金、信托、私募等多种类型,其业务内容游走于法律与政策的边缘,而与之对应的监管措施滞后,信息反馈和响应机制缺位,加之很多机构行事隐秘,一般情况下融资双方均不愿公开融资行为,使相关部门难以获取全面、真实的统计信息,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二)存在非法集资的苗头

一是在社会融资利率较高的情况下,很多融资中介存在不断扩大资金来源的冲动,通过向社会不特定人群进行高回报投资宣传的方式,主动聚集社会资金,这种情况下,一旦放款发生问题,很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事件。二是在充当中介的过程中,由于放款方与借款方的资金数量、期限需求错配,会出现临时性的资金沉淀,这种情况不断发生,就会积少成多,也会变相成为非法集资,一旦这些资金被中介卷走或者挪用,就会酿成。

(三)涉嫌引导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

个别融资中介公司在宣传活动中,鼓励有条件的客户到银行融资后再交给该公司理财,从中赚取高额利差,并称有成功案例。

(四)削弱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社会融资中介为大量急需资金而贷款无门的社会公众提供了资金融通,填补了社会资金缺口,但社会融资中介的逐利性使其会将资金投向短期内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政策调控效应。同时随着社会融资中介规模逐步扩大,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影响,分流储蓄资源,形成“体外循环”,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建议

(一)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为的监测工作,建立完善信息反馈和响应机制,引导民间融资市场健康发展

对于当前尚未明确监管部门的民间融资行为,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专门队伍对其实施动态监测和引导,对于传统融资服务,要加强管理,坚决遏制非法集资的发生,对于新型融资产品要加强研究,引导健康发展。加强媒体和户外广告管理,严格审查广告内容,未经批准擅自广告的,工商、城管等部门应及时依法取缔。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逐步建立地方性理财产品服务中心,逐步建立民间借贷登记、撮合平台,由政府有关部门对民间借贷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收益率结构更为完善的金融产品

尽快建立海南省自己的大型信托公司、专业理财公司等,丰富产品,弥补银证保机构服务的不足和漏洞,实现本省民间资金有序投资,服务当地的目标。

(三)进一步转变思想,引导民间借贷资金融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

一方面,可引导民营自有资本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从事放贷业务,满足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可引导社会融资中介机构和个体大额民间资本入股中小金融机构,使民间借贷资金和民间借贷行为一同融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常民,姜永辉,宋亚.融资中介监管与规范民间融资[J].中国金融,2012,(22).

贷款中介范文6

借点小钱,你可以找它们

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是目前市场上能够借出“小钱”的常规场所。由于小额贷款种类繁多,且大多需要借贷人提供抵押或质押物(如房产、汽车等),我们这里仅集中阐述无需抵押的个人信贷。银行通常要求借贷人在本银行内达到一定的信用级别,一般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个人记录不良者,将无法获得贷款。此外,不同银行还有附加要求,如个人收入等。小额贷款公司在审查条件上通常比银行宽松,但对申请人的收入要求较高,利率也高。目前市面上小额贷款公司鱼龙混杂,借款人需注意鉴别其真伪。建议先在工商局查询所要借贷的公司是否已经正规注册。

小额贷款申办流程

银行审批方面通常会比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严格,审批的时间也更长。在具体规定上,各家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都会有一些差异。银行主要考查的是申请者的“纳税收入”和“所在单位性质和规模”,以及是否有房贷、车贷。个人收入低于3000元,单位规模为20人以下私企的一般不予考虑。

贷款发放方式:如华夏银行通常为客户办理的是贷款额度在50万以下的消费型贷款,申请范围在30万-50万的将会直接将贷款金额打入第三方(商户)账户中,30万以下的可打入申请人的账户中,最长申请期限为3年,月利率为0.75%。

借款后,利息怎么算?

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机构自身规定的不同,可借到的贷款金额和需缴纳的利息会有所不同。比如一家国家注册的小贷公司规定,贷款20万以下的月利率为0.8%,20万-100万的为0.6%。还款方式上,期限一年(含)之内的采取按月付息;按月、按季或一次还本两种方式。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采取按月还本付息方式。

无法如期还款怎么办?

如果贷款者逾期还款,还需按要求缴纳一定比例“滞纳金”和“逾期还款利息”。比如有的银行规定延期还款的“滞纳金”为拖欠金额的10%,按月缴纳;“逾期还款利息”为未还部分的0.5%。提前结清,则需向借款行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到指定会计柜台进行还款。如果贷款者逾期还款有正当理由,可以,一般都会给予一定时间的缓冲,银行可延期2-3天,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最长可延期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