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作文范例6篇

人与动物作文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1

中秋节当天,我们回乡下爷爷家过节。爷爷家的屋檐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燕子窝。这个窝的小主人是三只可爱的小燕子。这三只可爱的小燕子,每天都早起到山上捉虫子去。一天中午,我坐在小板凳上,用自己刚刚打死的战利品—一只苍蝇,喂我的绿袍大将军—螳螂先生。突然,我听见一阵清脆的鸟叫,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燕子们要回巢了,我心里突然生起一个念头:看看小燕子是怎么从那么小的洞口飞进飞出的。可是还没等我看清楚,“嗖——嗖——嗖”三声,三个黑影一闪而过进了巢里。正当我惊讶它们的神速时,一只小燕子探出它那个小巧的脑袋,歪着看看我,又对我叫了几声,便把小脑袋缩回去。不一会儿又飞了出来,它对着巢叫了两声,另两只也飞出来了。我想它们应该是太累了,回来休息休息在继续去消灭害虫吧?假期要结束了,我告别小燕子和调皮的萤火虫,又回到了城市里的家下午,我到山里跟爷爷拔花生,捉蚂蚱,我在山上玩了一下午,渐渐的太阳要下山了,我们回了家。天黑了,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一阵鸟叫,原来小燕子们要回家了,但是他的巢建在院子的电灯旁,我们开着灯,它们害怕。我赶紧关上灯,小燕子快活地叫了几声,招呼着家人回到了巢里。突然,我看到一个东西一闪一闪的,爷爷说那是萤火虫,“萤火虫!”我高兴地叫着,小家伙好像被我吓着了,灯一下子灭了,“啪”地一声掉了下来。我跑过去,捡起小萤火虫放在一个烟盒里。哦,可怜的小家伙。过了一会儿,小萤火虫屁股上的小灯又亮了,比刚才更亮。我想观察一下它的小灯,这个调皮的小家伙见我一看它,灯就灭了。我把它放进烟盒里,它就左爬右爬,灯也一闪一闪的。爸爸说萤火虫是一种很娇贵的小生物,不能随便抓,养它们,如果那样它们会死掉。我担心萤火虫会死掉,就把它放飞了,没想到它一会儿又飞回来找我了,还爬到我的手上,看来有点恋恋不舍啊,真调皮。既然它这么喜欢我,我也不拒绝,我把它放在窗台上,它想走就走,想回来就回来,很自由。 六年级:焦扬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2

记得我们家刚刚装修完时,房间里总是有一股刺鼻的气味,爸爸就买了几盆仙人球和几盆芦荟放在屋里的每个房间。我问爸爸其中的原因,爸爸说,植物不仅可以装扮房间,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消除装修后油漆、粘胶等物散发出甲醛等有害气体,还可以给我们提供氧气,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优美。我有点不相信,便自己做起了试验。

我捉来两只小老鼠,将一只放在有植物的玻璃罩里,一只放在没植物的玻璃罩里。在没有植物的玻璃罩里的小老鼠,跑来跑去,上窜下跳,想要逃出去,看它那样子很精神嘛,心想:爸爸会不会骗我呢?然而,没过多久,这只老鼠趴在那儿不动了,奄奄一息,最后停止了呼吸。而在有植物的玻璃罩里的老鼠到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呢。于是,我把玻璃罩左右摇晃,这只小老鼠有点恐慌,开始乱跑,可看它还是精神饱满的样子。但老鼠毕竟是老鼠,它和人是不一样的,那么人和植物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于是,我又来到一个冒着黑烟的工厂,工厂里的空气非常污浊,几个工人穿着灰尘满面的衣服,戴着厚厚的防尘口罩在那里工作,还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咳嗽声,弥漫着一股呛人的味道,令人窒息。看到工厂周边农田里的庄稼枝叶枯黄,几棵奄奄一息的树子上布满了灰尘,看不出树叶本来的颜色。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植 物、动物、还是人类,恐怕都无法健康地生存下去吧!

还有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去旅行。来到一个茂密的森林里。树林里有鸟儿欢快的歌声,山谷里还传来澹澹的流水声,蜜蜂蝴蝶在小树间飞来飞去,令人心旷神怡。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氧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动物和植物都会健康长寿的。听带领我们去的导游说,山那边还有一个著名的长寿村,里面有好多位百岁老人,村民们平时连病都很少得,连六、七十岁的老人还精神十足地劳动呢!

通过这几次体验,让我认识到:人与动物、植物谁也离不开谁,人与动物为植物排出了它所需要的二氧化碳,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人和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人和动物吸收。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3

蚌埠市凤阳路第一小学四年级(三)班于安陇

从前有一个大森林,里面住着一棵老榕树、小溪、小兔…..

“啪”一声枪响打破了夜的宁静,小狼张大了嘴“呜呜”,喜鹊叽叽喳喳地叫“人来了,快跑啊!”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兔一群群地奔跑着;百鸟之王凤凰率领着千万小鸟们向安全的南方飞去;百兽之王老虎和狮子率领着一群群猛兽也向南方跑去…….. 还好,有小溪妹妹和榕树爷爷指挥大家,就不会有动物走迷路了。一切变得那么恐慌,好像随时有颗炸弹飞来 一样。

“哈哈,我们发财了!”原来是可恶的捕猎人,他们用枪支弹药打进动物们的皮肉里,使他们生不如死。

“我……我受不了啦!”百鱼之王蛟龙说:“我要杀了这些可恶的人,为我的“族人”报仇!”“不,”小白兔温和地说,“我们同在一个家园,为何要拼个你死我活呢?”“小兔说的对,我们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榕树爷爷面带微笑地说。“哥,我们就别伤害他们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行了。”蛟龙的妹妹凤凰说道:我有办法了!”小兔子说:“快说,是什么办法?”小溪妹妹对喜鹊说:“哈哈,就是这样…… ”“哈哈,好办法,就叫它X计划吧!”榕树爷爷说。

第二天,大家开始了他们的“X计划”。小兔子在奔跑着,猎人见了赶紧去追她,猎人跑呀跑,不小心掉进了动物们挖的“暗道”,一下子摔晕了。大伙把他们救了出来,并给他们抱扎了伤口。“谢谢大家!”猎人们感激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4

“孩子,”走到家门口,父亲说道,“看看这门,在你还没上幼儿园时,你在这个门里边玩耍,现在,我们在门外回忆,这些年来,你在这个世界上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门里门外的一瞬间,”父亲边迈步进门,边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爬山,气喘吁吁地想放弃时,却看到旁边有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很顺利地一小步一小步往上走,很惊奇,‘你已经这么老了,在这里做什么?’老人笑了笑:‘我八十岁了,是个砍柴工,我都不知道我这辈子爬过几次山,十分厌倦,有一天,我看见了天使:

‘来,跟着我走’

‘你要带我去一个美丽的世界吗?’

‘不,我要带你离开一个美丽的世界。’

‘可是,除了砍柴,这个世界根本不美丽’

天使笑了笑,‘当你失去这一切时,才会明白,它是如此的美丽。’

因此,我祈求上帝再给我两天时间,现在我来到这里发现这个世界非常奇妙,非常美丽。’这些年,只是一瞬间,当你老去,度日如年时,再回忆起青春,你会发现,你年轻时很愚蠢,孩子,学会享受人生,品味人生,就算你最后失败,享受、品味的过程也是意义非凡的。”

我有些不明白父亲的用意。

“我问你一个问题,孩子,人与动物的差别是什么?”

“人很聪明。”

“不对。”

“人有感情。”

“不对。”

“呃……”我以为父亲看我答不出来会告诉我答案,可父亲却笑一笑离开了……

最后,我尽我的能力,给了父亲三个答案:人注重创造、人注重学业、人注重道理。

“……学业,人注重道理,”读到最后,父亲猛然回头问道“什么道理?”

“这个嘛……”真是,既然还要答这个,我答不出来,偷偷斜过眼来看看父亲的神色。

父亲微微一笑,告诉了我:“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

我恍然大悟,那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月亮白色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个答案,只有两个字,但它却是一个人一生的价值的证明。

下午,犹有仙女临门之味,王敬涛叔叔把一个小女孩送到我家,王雪诺,小名诺诺,二年级,我小姨的女儿。

在诺诺的一举一动里,可以看见,一个孩子最纯正的心灵,她的笑,她的泪,她的梦想,她的眼神,她的声音,仿佛开门见山地让人看得到她内心深处的呼唤,让人看得到,她面对人生,奔跑似的热度。以前跟她在一起玩,我都无法想象,她的体内,哪来的那么多的正能量,让她去哭,去笑,去追求,很感谢我的人生中能碰到这样的女孩,她触动了我的心,摸透了我的灵魂。

傍晚,天空遗漏下丝丝暗色,夕阳点点滴滴的美飘飘然地凌空展现。因为大人的某某事情,诺诺要跟我们一起去我的好朋友刘梦蕊家,刚好她们两个也认识。

当我们来到梦蕊家时,太阳先走了一步,只留下黑暗一场。我常常在想,夜晚临下,如果没有灯光,这双眼睛还叫做光明吗?

吃完晚饭,我看到诺诺趴在窗台上,两眼放光地望着外面街道上的灯光,便提议让我和梦蕊带着诺诺出去走走。

脚步轻轻落在雪纱上,沙沙声悦耳动听,一眼望去,灯光的街道,这默默无闻的‘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高尚品格,使路人都陶醉其中。

有个小孩抬头望着灯光,水汪汪的大眼睛闪烁着:“妈妈,你看,好美的灯光啊。”

“因为,每一盏路灯,都燃烧了自己。”

“点亮了他人。”我脚步也不停,头也不回地补充了一句。那个母亲回过头来看着我,微微的笑了。

我骤然想起了一段话:梦想是个路途遥远的天堂,只有黑夜,没有光明,而在这个黑夜中,只亮着一盏灯,它只会告诉你要去追求,走向成功的路,全权只靠自己,靠自己去点亮下一盏灯,实现梦想,就要一盏一盏灯地去点亮,一盏一盏地寻找,寻找那盏可以给你带来明天的灯,那么,你的梦想旅途就要起步了。走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点燃了一座灯塔,可你并不会对灯塔感到欣慰,反而,你寻找、点亮、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你一生最宝贵的时光。

诺诺脸色有点不对劲:“姐姐,同学们不相信我了,怎么办?”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了?为什么?”

“我们班发生了三件丢东西的事件,而三件和我都有关系,我本来就没偷,他们都不听我的,也不相信我了。”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多么重要啊。”我感叹道。

“如果没有人相信你,那就自己相信自己;如果没有人欣赏你,那就自己欣赏自己;如果没有人祝福你,那就自己祝福自己。”小梦跟我唱反串儿,鼓励了诺诺。

诺诺从手提袋里拿出小本子来,递给小梦,叫她把刚才的话写下来,小梦写完后再递给了我,叫我也写一句。

我顺手写道:只有自己读懂了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完美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我们和诺诺回到家里来。

过了一个中午,我才发现,诺诺的手上又多了一个精致的手链,是梦蕊的,便打电话给小梦:

“喂。”

“喂,迪丽妮格,咋啦?”

“我问你一件事,你有没有把上次我两一起逛街时,你买的那个手链送给诺诺?”

“没有啊。”

“哦,我知道了,拜拜。”

“拜拜。”

接下来,我开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揭穿诺诺。

“诺诺,你手上的这个漂亮的手链是谁的呀?”

“这是我在五一商场用八块钱买的。”

“八块钱?可是小梦不是说这个在哪买都是十块钱吗?”

“那时商场大减价。”

“你什么时候去的商场啊?”

她不说话了。

“你昨天来我家,一直在和我在一起啊?我记得你过来时没有戴吧?”

她已经听出来了我知道这个手链的来历的事。“后来我想放回梦蕊姐姐家,可是我不敢……”

“来,我帮你给小梦。”

她依依不舍地把手链取下来交给我。

我一路跑到小梦家楼下,把她叫了下来。

“给,诺诺拿了你的手链,我帮她来还给你。”

我把手链交给小梦,正准备要走,却被小梦叫住了。

“这个手链,我送给诺诺了,你帮她拿回去吧。”

我们两互相一笑,便告别了。

“诺诺,给你,小梦说她把这个手链送给你了。”我回家把手链给了诺诺

她笑了,是那样纯正的微笑……

我让诺诺坐在了我的旁边“诺诺,你知道吗?我爸爸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我抬起头,望着窗外的天空“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我想了好久都没有回答出来,给了爸爸几个答案,却都被爸爸亲自否定,最终父亲告诉了我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我沉默了一会儿“尊严。”

诺诺让我想起了那次去表哥家的事:我们一家去表哥家串门,我在表哥的房间里发现了一盒刚刚打开才吃一块的巧克力。忍不住全吃了。父亲知道后,带我去买了一盒巧克力还给了表哥,还回去后,表哥还给我吃了一块巧克力。回去的时候,父亲问了我一个问题:“人与动物……”

第二天,我从兴趣班回来,诺诺就跑到我身边,兴奋地告诉我:“姐姐,今天我去美术班,没带水彩笔,但是因为尊严我没有向别人借水彩笔,然后我美术考试考了个不及格……”

“用一个不及格换来自己的尊严值吗?”

“值!”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5

关键词:儿童文学 动物形象 类型 演变

翻开儿童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处没有动物活跃的身影。从古希腊寓言、古印度寓言,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童话),再到文人创作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其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形象。纵观这些动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其类型上的演变线索:最早出现的是将物性与人性联系起来的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到近现代,又出现了摆脱人性的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这两类动物形象的出现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它们产生后又共同存在和发展于儿童文学作品之中,在儿童的阅读审美活动中各有优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的拟人化

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就是把动物当作人来写,使动物具有人性。所谓“人性”,即善良、忠诚、纯洁、胆小、贪婪、凶猛、狡猾、阴险等人类所具有的品性,所谓“物性”,即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人类根据动物与人类的亲疏远近、利害关系,根据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和“性情”,十分自然地把物性与人性联系起来,就创造出了拟人化的动物形象。

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可以分为人性与物性一致的动物形象和人性与物性不一致的动物形象。

人性与物性一致的动物形象,是人类根据动物和人的利害关系,按照自己对动物的观察和喜好,把动物分为好的和坏的,凶残的和善良的,狡诈的和老实的,美丽的和丑陋的,等等,然后赋予动物与其物性相一致的性格,如把好的人性拟附于“好”的动物,把坏的人性拟附于“坏”的动物。虎、狼在过去都是猛兽,并且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常常被拟人化为凶狠、霸道的“坏”形象,而鹿、羊等被捕食的动物则被塑造为善良、被欺压的“好”形象。例如:伊索寓言《农夫和蛇》中的蛇,克雷洛夫寓言《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格林童话《小红帽》中的狼,《孩子和鳄鱼》中的鳄鱼([塞内加尔]戴奥普),等。经过长期的拟人化后,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动物形象类型,如蛇是阴险可怕的,狼是凶残贪婪的,狐狸是狡诈谄媚的,等等。虽然这种拟人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但是“坏”动物形象在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的心目中会形成对某些动物的偏见。

物性与人性不一致的动物形象,是指违反人们对动物的一般看法,赋予动物与其物性不一致的性格,如赋予坏动物以“好”品性,或赋予好动物以“坏”品性,塑造出机智大胆的母羊和愚蠢胆小的狮子([印度] 安纳德 《狮子和山羊》),充满爱心、真心待人的小狼(黄一辉《小儿郎,小儿狼》),帮鸟妈妈照顾鸟宝宝的大灰狼([美]戴维斯《大灰狼阿洛伊修斯与丢失的肉冻》)等形象。这些动物形象一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对强者的反抗,讽刺和揭露统治者和现实中的丑恶现象,二是打破了长期以来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好恶来看待动物的做法,把人和动物都仅仅看作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生命,宣扬人和动物是应该并且可以和谐相处的。

二、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拟人化的演变

拟人化动物形象,反映出较早时期人类与动物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驯养了多种动物作为家畜、家禽,而野外则生活着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它们有些是人的猎物,给人类带来食物、兽皮等,有些则十分凶猛危险,会危及人类生命;有的长得十分美丽可爱,有的则长得十分丑陋可怕(这种判别的根据主要是这种动物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总之,在古代,人与动物的关系远比近代和现代紧密,加上早期人类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所以特别容易将人性拟附于动物,塑造出许多拟人化动物形象。这在寓言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童话)中十分典型。这类动物形象以其“原始”的思维特点,特别适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受到儿童读者(听众)的欢迎,它们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在还没有文字的漫长年代里,儿童就通过听故事的方式接触文学作品,从那些鲜活的动物形象身上学到生活的经验教训,学到社会的道德准则,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和熏陶。各种民间故事和各民族的寓言也因此成为特别受到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

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就是把动物当作动物来写,塑造的不是人化的动物,描写的是动物本身的生活。

从18—19世纪至今,人与自然的矛盾越突出,人与自然也越隔膜,人与动物的接触更少了。当人们面对越来越恶化的生态,当人们以现代生态理论来重新审视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关系时,生态平衡、动物解放、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开始摆脱“人性”,动物直接成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这类作品客观地讲述动物的故事,目的是使读者通过故事了解动物,向他们展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激起儿童热爱自然,珍重生命,保护生态的意识。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西顿的作品,他的动物故事《狼王洛波》、《野马飞毛腿》、《阿诺》等早已脍炙人口。在其动物故事中,动物形象不再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形象的影子,作家力图给读者展示动物自己的生活。当然这些作品中也有人,但已退到一个见闻者和讲述者的地位。随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这种“求真”的趋势越来越强,特别是大量记录动物生活的影视作品,更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我们展现了动物的真实生活和大自然的奇妙。例如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熊的故事》。这是一部介于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的奇特的电影,讲述了两只熊在森林中的惊险经历,电影完全是写实主义风格,没有任何旁白,而是凭着绝佳的跟踪拍摄与剪辑,构成一个关于熊的完美故事。两只熊在其中像两位一言不发、毫不做作的演员。人类在其中出现,但完全是配角,他们只是熊的生活的一个闯入者。影片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界其它生命要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

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和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主要出现在寓言、童话、动物小说中;塑造拟人化动物形象的目的是表现人;他们是“人化的动物”,有和人一样的言行举止,能开口说话,在既有人的形象,又有动物形象的寓言和童话中,动物能和人交流;在塑造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时,一般不对动物进行外貌和生活习性的描写。非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主要出现在动物故事中;塑造非拟人化动物形象的目的是表现动物;它们不具有人的性格,不能开口说话,不能与人交流;在塑造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时,要对动物形象进行外面和生活习性的描写,尽量展现动物的真实生活。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6

一、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目前,档案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在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议程,协助档案局制发文件

目前各地档案局都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视野,积极制发文件,为实际工作指引方向、提供指南。江苏省是我国首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省份,在其草案审议后,江苏省档案局迅速下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档案主管部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进行全面归档,并提供利用。

2、积极配合申报部门主动开展服务,提供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鉴定工作需要大量的原始文献材料作为佐证,毫无疑问档案馆的丰富馆藏可以提供充分的凭证。在武汉市申报《木兰传说》的过程中,档案馆查阅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黄陂县志》及相关全宗的档案资料及图片,并辅助制作完成了30余万字的申报文本、25分钟电视专题片和300余幅照片,为申报提供了强有力的史料保障。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收集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文献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立档是必须的工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必须全面反映项目在保护、传承过程中的真实面貌,材料必须分类有序、字迹清晰、保存持久,对此档案部门应给予有力指导。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就安排专人,查看档案保管条件及文件的收集整理情况,并指导各类载体文件材料的管理。

4、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征集相关档案文献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全面掌握保护工作的现状,是档案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青岛市档案局(馆)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主动与市政协领导沟通,派人随同参与调研活动,实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情况,随时收集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材料,协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立档。

5、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提供展阅、编辑成册

北京市档案馆提出“北京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举办的“华彩海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集萃”展,不但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宣传了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民众的认识。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建成并开通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网”,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通第一网,已着手编辑《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图鉴、画册以及代表作品系列丛书。

以上说明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档案馆在参与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档案部门的业务经费不充足,在民间档案征集比较困难;档案人员对非物质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研究力量薄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不能准确鉴定;档案馆领导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没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很少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这些都牵制了保护工作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档案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权利与职责范围,各地档案馆的保护工作多数还处于自发状态。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与机制亟待开发,进而保证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独特地位

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没有物质形态,但有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载体包括了文字、声音、影像资料等,与档案馆馆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可借鉴档案工作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物质化保护是遗产学界公认的重要保护手段,物质化的过程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化,并为其建立档案。档案馆在收集资料、建立档案方面有非常成熟的方法、完备的工作体系,档案工作人员深知保护的本质与重要性,在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材料时,必然能够从科学全面的角度来搜寻与挖掘;另外档案工作人员长期与各种载体材料打交道,了解它们的优缺点,这样在建档过程中可以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后人留下可看可用的珍贵遗产。

2、口述档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补充

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是由传承人的口传身授得以代代相传的,传承人以其超人的才智与灵性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不齐全的状况,传承人的口述档案就成了重要的来源。档案馆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现代化的专业技术和设备,通过采访笔录,形成文字记录、绘图制图、录音录像等材料,可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3、档案馆固有的工作领域与社会联系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方便

档案馆的工作覆盖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波及各个地区与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十分完备的工作体系和广泛的社会联系,构成了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资源,是任何别的部门无法替代;而且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专业与独到的见解。

4、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离不开档案馆的直接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更是缺少不了档案部门的参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1、收集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在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大量介绍项目基本情况的申报材料与记录申报过程的材料,如新闻报道和各种宣传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资料。这些材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进一步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档案馆应积极主动介入,将第一手材料收集保管,并建立项目档案。为了保证档案的齐全与完整,档案馆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通过档案局制发文件,要求相关单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和申报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载体档案的积累与整理,并规范收集范围、进馆时间等具体要求;二是各级档案馆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接收进馆;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将民间散存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文献征集进馆。

2、全面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传承人档案

档案馆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队伍,如一些资深的老馆员,以丰富的阅历与独到的见解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进行地毯式搜索,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收集、记录、分类和编目。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不仅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主要遗产类别,还可以挖掘很多隐没在民间的文艺传承人,从而为他们建立起传承人档案。继2007年在黄山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后,我国各省市都相继确认了一批传承人名录。档案部门应抓住时机,录制传承人的口述资料。已有很多档案工作者开始了口述档案的记录之路,他们走街串巷,踏遍乡野,不漏地区、不漏种类地访谈老艺人,记录他们的作品与实物,既抢救了一批批濒危的技艺,也让老艺人们安了心。

3、研究馆藏档案、资料,为申遗工作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申报,需要大量的材料证明此项遗产的传统性,档案馆的丰富馆藏不可或缺。因为正是这些丰富的馆藏说明了此项遗产的历史渊源、流变与传承。因此,档案馆可以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对本地区民间文化的熟悉度,对本地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档案进行挖掘、分析、整理,将其提供给申报机构。例如安徽省安庆市档案馆的特色库藏有相当完备的黄梅戏档案,有老一辈艺术家的照片声像档案,也有黄梅戏的一些经典曲谱剧照,以及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料。正因为有这些充分的材料佐证,安庆市才得以战胜湖北省的黄梅县(黄梅戏的发源地)成功申遗。

4、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一个文化永远没有力量来激活,自己也没有力量不断创新的话,就会走向盛极而衰的地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如此,仅仅将这些物质化的档案保存下去,只会让它失去延续的命脉,成为一堆死物;只有传承与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这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与教育。档案馆可以组织专门的研究和开发队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层次加工和创作,整理出版文字记录、图片资料和视频信息,开放展厅提供展览,使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同时,开放的档案也有利于民俗学者的研究,这样引入学术同行的力量,对普及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理论知识,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也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