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论文范例6篇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意识形态/电视民生新闻

Abstract:Asanewscategorydistinctfromtraditionalones,newsofpeople‘plexhistoricalcontextsinwhichithasbeenprospering,itssocialdrivingforcesanditsintertwinedconnectionswithtimemakeitacademicallyvaluabletoexamine.Bystudyingthecoexistingandoverlappingnewideologiesofstate/nationality,amarketdominatedbytherulingparty’sideology/consumerism,elite/elitism,themass/populism,anhistoricalsketchofthisparticulartypeofnewsbecomesclear—transformingitselfintomainstreamnewsisitssolechoice.

KeyWords:NewideologiesTelevisionNewsofpeople''''slivelihoods

引言

如果说媒体的功能在于发时代声音,传时代风气,电视之责任似乎就可归结为留存历史记忆,记录可供观照的“影像时空”。在这个意义上说,以媒体为学术的审视平台,从纷繁复杂的电视屏幕上寻找时代和社会变迁的踪迹是当下学界时髦的也不啻是聪明的学术研究的路径选择。

一方面,兼具执政党舆论宣传工具功能和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商业传媒特性的中国电视(也有学者称之为从党的宣传工具向党营商业性的信息娱乐业转变,或从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向国营的准信息产业过渡的中国电视[1])正受到“全球化”“现代化”为代表的新浪潮的冲击,电视屏幕上展现的内容因此越来越具有与之匹配的文化品质——但凡社会中所有的思潮、观念都很容易在屏幕上找到“影子”;另一方面,电视媒介以其巨大的跨时空的影响力也在时刻涵化、引导甚至颠覆着当下社会和人们身边的观念、文化、思想,在反作用于社会的同时也剧烈改变着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文化生态环境。

对中国电视发展的考量,我们不应该规避对当下复杂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体察,更不能够割裂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电视与其身后弥漫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这一目的出发,与政治结缘深厚、到现在仍然担负着执政党和国家主要政治宣传任务的电视新闻被我们纳入了学术视野,而一定程度代表了电视新闻发展新趋势的民生新闻因为身上纠结了太多典型的新意识形态的特征而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中,笔者期望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勃兴的社会动因的解析和对民生新闻发展轨迹的梳理,在展示有别于“权力控制、单一话语、政治宣传”的传统意识形态的“新意识形态”的一角的同时,揭开民生新闻多重复合意识形态迷雾,探求民生新闻/电视新闻的突破方式,把握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动向。

电视民生新闻的勃兴及其社会动因分析

当电视成为我们时代各种声音的代言,普通观众只需要端坐于电视机前享受影像带来的“视听”(某种程度上观众的眼睛也成为了鱼龙混杂的各种思想观念的跑马地),学人需要警觉的却是“谁是话语的主体”[2],电视是在替谁发出这种声音,声音的内容构成、指向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下中国的政治传播谱系中,电视新闻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处于轴心位置,而这种轴心位置一定程度上是由以《新闻联播》为主的传统类型的电视新闻[3]来确立的。自1982年起,《新闻联播》就被授权比其它媒体早一天独家重大新闻,从而一举改写电视在传统媒介阵营中的从属地位[4].转变毋庸讳言正是缘自于背后政府当局强有力的支持,而这种权力支持只能进一步证明中国电视尤其是中国电视新闻已然成为当下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核心。但是电视新闻这种核心地位因为时代的变迁,一方面因为电视的威力日渐增大而被无限的放大、强化,另一方面却面临被侵蚀、瓦解之虞。

中国尽管在“”之后,就尝试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但事实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才真正开始步入被人们普遍公认为“转型期”的“大时代”(鲁迅语)[5]: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思想转型、文化转型,四重转型同时展开;就业矛盾,城乡矛盾,东西矛盾等诸多矛盾纠缠错综。“在利益分化和政治放权这两种互为因果的力量作用下,多元化成为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变化的普遍特征和价值观图腾,中国社会随之带上了碎片化特征。”[6]由此,多元文化的浸淫、统一声音的缺失和生存压力的存在下的人们开始“碎片化”的游离于原本笃信不二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外,现实情境逼仄下的人们开始怀疑曾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开始从想象的世界与生活的真实落差中积蓄不满和郁闷,开始为曾经清晰而美妙今天模糊而遥远的将来心生迷茫与忧虑。在阵痛和动荡中的人们,不会去理解什么个体与大局、眼下与未来之类的抽象观念,即使潜在的感觉世界正在日新月异,“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依然成为时代的共有图景。依旧日日赞歌的《新闻联播》们人们自然难以认同,虚无缥缈的电视剧也被人们疏远(《渴望》等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恰成最好的反证),人们需要的倒不是对现实的深入了解,需要的正是基于生活的有效的安抚、交流和宣泄,一种有现实可能的想象空间,或者说是“一种表象,在这个表象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7].但特殊时期这种本应由传媒特别是直观的可视的传媒——电视执行的“按摩”作用因为传统联播式新闻“高高在上,俯瞰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而付之阙如了,公众与官方沟通的良好渠道(或者说是公众单向度接受的政意下达通道)被阻断,原本严密有效的官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输出系统因为陡然失效而在电视上处境尴尬。所以说,经济力量引起的社会生态的变化是民生新闻出现的根本原因。而事实上这种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危机”,或者说观众作为民间立场和媒体完全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截然对立与不可调和恰成为之后中国电视所谓“三次革命”[8]的肇始,和今日民生新闻的走红有着内在逻辑的延续。

另外,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也在潜在的影响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新中央亲民之风日盛,体察民情,近民为民,“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理念体现和加强了这一一以贯之的改革思路,也给与受传统意识形态严密管制的电视新闻以更多自由的运作空间,而成熟平衡透明的现代政治环境也有赖于电视媒体监督的有效介入,民生新闻正是在当下社会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

民生新闻与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

我们界定的电视民生新闻区别于传统联播式新闻,是指那些面向都市,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希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现在看来,电视民生新闻的集大成者当属《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同城竞技的南京。但回溯历史,民生新闻并不发端于此。都市报、晚报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小有影响。而电视屏幕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99年至今叫《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尔后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呈现出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但当时的民生新闻形态或者说新闻中的民生化倾向,只是一部分敏锐于时代变化的电视工作者自发而非自觉的行为,从宏观看这样的节目也只是凤毛麟角。而《南京零距离》2002年的一炮走红,并且带动了南京各台推出《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一批以民生新闻为载体的新闻性栏目,却使得民生新闻及其运作理念名声在外并且开始得到业界的追捧。和国内许多成功的电视节目一样,《南京零距离》成功以后,许多电视台纷纷跟上根据各自地方特点“克隆”各地方版的“零距离”。比如临近江苏的安徽省台推出了《第一时间》,节目开播后在极短时间内冲刺到省级台晚间时段收视第一(非电视剧类),最高收视曾经惊人的到达29.8%,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20%.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民生新闻概念由学界提出并且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民生新闻的概念有别于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又兼具两者的一些特征。中国的时政新闻一般被自觉等同于报道领导活动、会议内容、官方消息的政治性新闻,这种新闻形态由官方意识形态主导。所谓“向民而不唯官”的民生新闻并没有摒弃这种官方意识形态的引导,而是转用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宣扬官方意识形态。社会性题材作为民生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实质上以一种变体的形式参加了民生新闻的建构,担负起体现民生新闻部分娱乐价值与情感价值的任务。

曾有学者认为十年中国电视的“三次革命”第一次以1993年《东方时空》创办为始作俑者,第二次以湖南的《幸运3721》以及《快乐大本营》为标志,第三次发轫于江苏南京的《南京零距离》。第一次革命的根本意义在于“让百姓说话,让百姓上电视”,后两次的意义在于“探求地方电视的生存之路”和“新闻价值观的改变和大众性、平民性的浮出水面”[9].笔者认为这种分段式总结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其不足显见于割裂了十年中国电视变革的连续性和内在逻辑关系,三次事件并不能成为前后变革阻断的充分理由。而实际上被忽视的新意识形态恰是使中国近十年电视变革浑然一体的内在逻辑。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化了意识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10]正是由于前文提到的民间和官方意识形态的不可调和,官方开始假借那些容易被内化的同时也更不容易被察觉的新意识形态实施政治宣传。原先时代铁板一块的国家/民族/执政党三位一体一统天下的意识形态体系宣告瓦解,转而代之由“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下,“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并存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11]民生新闻的勃兴在受到“百姓/平民意识形态”主要辐射的同时,也受到其他其他意识形态的间接影响,而从根本上说“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仍然是决定新闻走向的核心力量。其他意识形态并不具备于之同台竞力的实力,在日常新闻的制作播出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与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形成“合谋”关系。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从国家统治的角度对意识形态的讨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分析到现代国家的统治形式时,把国家看成暴力统治的机器是过于简单的表现,他指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分别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域”的形式中。“一个被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政治社会”的执行机构是军队、法庭、监狱等等,它作为的工具,代表的是暴力:“市民社会”是由政党、工会、教会、学校文化团体和各种新闻媒介构成,它作为宣传和劝说性的机构,代表的是舆论。“[12]现代国家强烈而有效的统治,应该是国家强制性机器与意识形态统治的完美统一,即所谓国家硬力量与文化软力量的充分结合。除了用强制性机器维持政府与社会秩序外,还须利用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来对被统治阶级进行领导,使之在心理上取得认同与服从。

而当下电视屏幕上红红火火的民生新闻就应该算是国家统治中文化软力量新的集中体现。民生新闻通过逗引消费的,达到虚拟的满足(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13]的提供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百姓/平民意识形态)。有趣的是,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和应该强大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似乎宣告空缺,但事实上两者只是得到了巧妙的掩藏。白领/精英大致永远也不会遭遇屋漏进水的痛苦,也大概不会以因为贪图小便宜受路边摊贩的欺骗,民生新闻以白领/精英缺席却坚定了人们对于他们的“信仰”,白领生活与成功故事成为人们对于生活的想象与憧憬、渴望与抚慰。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则因为民生新闻营造的温情、世俗、人性的氛围而和蔼可亲,人们因为专注于家庭琐事、身边小事、百姓难事而恰恰忽略了自己在整个社会博弈中所处的位置和被忽视的利益。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竟然颇为吊诡的以“缺席的在场”的姿态完成了对民生新闻的根本掌控。

[page_break]《南京零距离》的新意识形态解析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制作的一档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从2002年元旦开播,每晚18:50至19:50播出。节目从开播以来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民生新闻热潮,成就了独有的“零距离”现象:开播两周进入当地收视前50,36周后长期占有第一位置,[14]甚至曾拍得年度广告1亿零88万[15],成为一时风行的民生新闻的样板,甚至登上了《新周刊》2003年年度电视节目的候选榜单。

《南京零距离》由“时政要闻”、“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现场访谈”、“小璐说天气”、“今日头条”、“现场电话联线”、“现场电话投诉”、“数字南京”、“曝光台”、“滚屏新闻”等10余种节目形式有机组成[16],几乎涵盖了所有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样式。

《零距离》从策划伊始,就着眼于提供“实用资讯、生活投诉、社会新闻”[17],这种眼向百姓、注重服务的定位使得《零距离》呈现出相较于传统联播式新闻三大明显的转变:

(一)传播内容由新闻到信息的转变。传统意识形态下新闻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内容,观念是新闻的核心价值。《零距离》由新闻到信息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官方对于传播内容监管的主动权正日渐松懈,更体现出在新意识形态作用下尤其是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的崛起,媒介的姿态已经由原本“魔弹论”单向度施射的发出者变成了今天“互动论”的地位平等的服务者。典型性不再成为内容筛选的首要标准,有用性成为民生新闻的第一关注。

(二)报道领域由官方向民间的转变。传统意识形态下的电视新闻以官方消息为主,多报道官方欲与人知的消息、信息,今天则演变成了“你想知道什么我尽量满足你”[18]的亲民立场。

(三)媒体姿态由传播到互动的转变。与上两种转变存在着逻辑上的相关性,开放的传播空间变单向传播为观众的上相参与,使受者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19].传播到互动同时意味着由我关心或者你关心(以前“我关心”的更多)转变成你我共同关心,即必须寻找和构造利于形成交互效果的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

基于这三种新闻要件的根本性转变,《南京零距离》的新闻实践展示了新意识形态下民生新闻的运作空间。而实质上,从内容到方式、从口号(《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到操作都标榜面向平民的《零距离》并没有能够摆脱前文已经分析的民生新闻的窠臼,“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下,“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并存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仍然成为其不可逾越的高山。

笔者在有限样本中抽样了非节假日和特别节目的《南京零距离》的常态节目进行分析[20].节目开始以“全国检察系统举报宣传周活动今日启动”作为头条新闻,第一段之后的新闻依次是“省政法委副书记到戒毒所视察工作”、“第2轮行政审批制度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药品将进行新一轮降价”和庆回归特别报道“美丽的东方明珠”。从相关性和贴近性而言,药品降价较强,行政审批和举报宣传周次弱,其他则并没有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条领导视察更是略显唐突。相比较言之后的几条社会题材新闻诸如“该管一管这个黄金黑市、这家医院卫生状况让人忧”和“持续暴雨,南京防汛经受考验”更为精彩和贴近。尽管《零距离》推崇所谓“乱排”式组合,但这种有意无意的组接还是让人感受到传统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无处不在。“这家医院卫生状况让人忧”曝光了一医院将陪护家属借用的被子与躺椅藏于女厕所,甚至病人用床褥也污浊不堪的情况“事实清楚,取证扎实,却疏于对院方的采访,批评口吻欲言又止。至于竭力标榜的百姓/平民意识形态几乎在每条新闻中都可感受。

“小璐说天气”用一个青春女孩随兴道来的方式把原本科学严肃的气象预报“消费”一把。而孟非在节目中尽管表现出彩,但是在各种意识形态频繁游走于转化,有时略显的定位不清,姿态犹疑。节目的结尾同样很值得玩味,接听观众所谓的直播热线(其实为事先约定人选,同时使用了延时装置),但热线反映的一般都是下水道堵塞、热水器损坏之类的“鸡毛蒜皮”,《零距离》在不经意间将种种社会问题置换为单纯的家长里短,使得封闭稳定的时空建构能够实现,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掌控依然自如[21].

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与新意识形态策略

正如前文分析,民生新闻出现的契机在于特定历史时机下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意识形态之间的缝隙,民生新闻起到了一定程度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新闻样式,充其量不过是在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等多重复合的意识形态掩护之下,推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电视策略。本质上只是被官方意识形态驾驭、担负舆论引导控制任务的媒体“奇兵”,其作用更类似于党的公关公司的功能,传媒由党喉舌的角色转变,旨在提升党的形象及合法性,而不是依托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舆论工具对民众进行洗脑运动。[22]

但是同样应该看到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自主新闻报道空间还将延展,社会公共领域的空前扩大公民言论自由程度仍将放大,公众对于信息渴望与诉求也将日益强烈,民主自由精神的觉醒,以及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分级制度在内的广电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的勃兴,民生新闻面临着极其难得的外部发展机遇。

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独立声音”应该是民生新闻所应不懈追求的目标。据“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主流媒体/议程设定媒体[23]应该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同时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另外还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纪录者。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24]根据这一标准当下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主流媒体。

尽管脱离开现行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真空存在并不可能,但是在新闻操作中民生新闻可以通过积极灵活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权威性/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成为“政情下达,民意上传”的主流新闻,民生新闻应该着重处理好民众关心与政府满意天平之间的位置。为民尽力要关注公共利益避免“自说自话”,避免百姓/平民意识形态过量渗入;给政府帮忙同时要监督政府职能履行,抵御强大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控制。在协调两者关系时同时要避免遭遇“伪主流化”、“空壳化”的危险境遇,唯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有中国特色、有时代气魄的当代中国的主流媒体。

结语

行文至此,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尝试的回答文首的那个问题:“谁是话语的主体”,中国电视是在替谁发出这种声音,声音的内容构成、指向又是什么?厘清当下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并存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对于拨开缠绕中国电视和新生的民生新闻的重重迷雾有着显见的好处,但这种好处的获得却使我们所有致力于中国电视研究的学人并不轻松。让关注民生新闻、渴望电视发展的我们在建设主流媒体的起点共勉!

注释:

[1]转引自凌燕,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矛盾与话语冲突,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2月号,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概指中央台以《新闻联播》为代表,地方以XX省市新闻为代表的联播式新闻节目,这类节目通常以舆论宣传、引导和官方信息为主要目的,内容以领导活动和会议以及典型经验、人物报道为主。显著特点是播报体、政论腔,报道上注重新闻“典型性、重要性、政治性和史料价值”,较轻视新闻“时效性、反常性、趣味性”等特点,表现上较少出现同期声,以解说词和片段的采访为主。有学者称之为“记录常态不反映变革,面向未来不面向今天”的官方电视文献资料。(近几年也出现了记者出镜等多种形式,但并不影响对其价值的根本判断)

[4]收看《新闻联播》早已内化为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至今仍保持着27.6%的年平均收视率(2002年数据),以每晚近3亿的收视人数,创造着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托拉斯的大牌节目也难以企及的神话。

[5]转引自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927年冬天,鲁迅概括中国的状况时说:“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借用他后来的话说,这“大时代”“也如医学上的所谓‘极期’一般,是生死的分歧,能一直得到死亡,也能由此至于恢复”。

[6]同2

[7]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8]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9]同上

[10]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参见隋岩,多重复合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意识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第5期

[12]参见李金铨,论社会理论对中国新闻业的解放潜力,香港:《二十一世纪》,

[13]参见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第11期

[14]参见数字——《南京零距离》,北京:现代传播,2003,第2期

[15]同9

[16]同9

[17]同14

[18]章剑华,“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北京:现代传播,2003,第2期

[19]叶子,反思传统回归本质——《南京零距离》成功的启示,北京:现代传播,2003,第2期

[20]抽取的为2002年6月24日晚的节目播出带

[21]笔者认为中国电视节目可以分为两类:以小人物视角看小人物的、以小人物视角看大人物的,前者以《南京零距离》等民生新闻和《东方时空》的《百姓故事》为代表,后类以《对话》为典型

[22]同13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 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从消费视角来看,这与受众消费权力的掌握和媒介追逐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 " 在商业逻辑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新的态势 :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逐主体化 ; 叙事方式主观化 ! 故事化 ; 文本的模式化 ! 复制化 ; 语言的能指化等

这两年 , 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 , 本文的写作 , 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 , 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 , “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 , 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 , 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 ,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 , 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 , 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 ( 消费者 ) 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 , 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 , 从现象上来看 , 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 ( 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 ) 、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快感、梦想、欲望 , 然而从本质看 , 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 , 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 , 引起了消费行为 " 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 , 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 , 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 ; 此后 , 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 , 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生产出受众 , 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 , 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 , 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 , 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 , 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 , 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 ( 如品味、阶层偏好等 ), 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 , 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 , 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快感。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 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 , 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 , 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 , 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 , 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 , 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 , 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 ? 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 , 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 , 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 , 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 , 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 , 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 , 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 ( 知识、偏见、抵制等 ) 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 , “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 , 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 , 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 , 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 ! 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 [1] 。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 , 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 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 , 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 , 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 , 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 , 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 , 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 , 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 , 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 , 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 , 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 , 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 , 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 “完全褪去说教色彩 , 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 , 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快感 , 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 , 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 , 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 , 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 , 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 , 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 , 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 , 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 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 , 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 , 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 , 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 , 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 , 市民成为主角 , 其出镜率超过了 50%, 有的甚至高达 80% 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 , 生动的画面 ! 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 , 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 , 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 , 组建一支市民大军 , 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 ; 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 , 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 , 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 , 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 , 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 , 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 , 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 , 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 , 人人都可以参加 , 人人都在被观看 , 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 , 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 , 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 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快感 , 并逐步主体化。

2 、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 : “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 , 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 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 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 , 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 , 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 , 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 ! 了解和体验现场 , 去捕捉更细腻 ! 更真实 ! 更深刻的信息 ; 而受众在其带领下 , 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 , 凭借对现场声音 ! 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 , 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 , 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 , 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 , 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 , 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 , 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 , 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 1860 新闻眼》 2004 年 10 月 23 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 , 开头叙述到 : 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 , 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 , 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 …… 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 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 , 还是 ……? 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 , 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 : 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 , 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 [2] 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 , 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 , 有情节、有铺垫、有高潮 , 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 ! 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 转贴于

3 、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 ,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 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 , 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 , 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 , 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 , 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 , 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 ( 国际总编辑语 ), 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 , 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 , 每一个节目的开头 ! 中间 ! 结局 , 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 , 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 , 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 , 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 , 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 , 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 , 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 : 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 ; 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 , 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 , 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 , 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 , 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 60 分》 , 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 , 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 , 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 ; 但从消极方面来看 , 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 " 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 , 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 ! 多样性造成损害 , 同时也是一种内耗 , 造成人 ! 财 ! 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 , 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 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 、新闻语言的能指化 [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 , 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 , 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 , 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 克隆现象的增多 , 原创新闻逐步减少 , 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 , 内容 ( 义 ) 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快感的胁迫下 , 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 , 即大量制作以奇观、快感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 , 注重制造视听快感 , 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 : 强调节目包装 , 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 , 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 , 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 , 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 ; 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 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 , 《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 ; “另类”语言 ; 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 ; 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 ,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 , 达到一种制幻效果 , 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 , 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 ; 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 , 使节目内容琐碎 , 节目形式流俗 ; 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 , 更亵渎了民本思想 , 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 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 "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 , 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 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 ; 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 , 不断创新 , 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 , 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 , 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 , 更新自我 , 独领风骚。

注释 :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 , 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 , 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 , 但它们都具有共性 , 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 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

[1][ 美国 ] 约翰 费斯克 . 解读大众文化 [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01-202.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生新闻; 媒体; 人文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创作更多的,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民生新闻的出现让“三贴近”原则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产物、新现象,他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事入手,从大众的角度对百姓的大事小情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解读,可以说民生新闻的公信力、亲和力、通俗化还大众化等特点更加符合受众的心里需求。正是基于这种特点,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既要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和客观要求,又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采用平民的视角,从百姓的立场,“追踪新闻,评说话题,透视社会现象,关注百姓的生活”。从而诠释出“三贴近”原则,更好的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于群众的人文关怀。

1 内容上的亲和力

民生新闻可是说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所以民生新闻节目内容上应该具有亲和力,才能易于被受众认可,成功的民生节目往往是把自己定位为“百信的朋友”,无论的电视新闻还是广播新闻他的表现形式都该像百姓身边的邻居和知心的朋友,不是俯视,而是做到没有架子、减少距离。比如像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等节目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由于新闻在内容上通过平民化的语言,风趣幽默的风格展示出了良好的亲和力。“要贴近民众,就要关注民众。服务民众,就是关心民众。”这一理念在民生新闻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体现。基于对这一理念的强烈认同,不少民生新闻提出了“关注社会民生,服务百姓生活”的宣传语。这一理念,也获得了百姓的充分的认可。

从这一点来我们就不难看出,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认可与推崇,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说民生新闻最大的一种优势,正是缘于他的这种以人为本、以受众为出发点的理念上的优势。

2 风格的地域性突出地域优势

民生新闻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需要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样特点需要将本地区的地域特色融入节目内容之中。因此民生新闻播报在语言上可以改变传统新闻“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将民俗化的方言口语巧妙的融入播报中,让听众和观众更容易接受,消除新闻节目由于严肃性带给群众的距离感,让新闻节目与听众和观众的距离更近。这一点上,在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中得以践行,新闻让老百姓听起来不像在听“天书”。举例来说,像齐鲁台的《啦呱》,主持人以地道的济南话来说新闻,乡音的亲切感得到了当地市民尤其是当地一些老市民的喜爱。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聊天式的“说”新闻的语言风格其实正是民生新闻的一种优势。从《南京零距离》到《生活在线》再到上面我们说的《啦呱》等节目。凡是民生新闻的主持人都是“说”的比“播”的好。这种说新闻,不再是生硬难懂的书面语言,而是生活中原汁原味的百姓俗语,这种语言听起来让老百姓既省事又亲切。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有一条后院篱笆原则(Back-fence principle),其表达的意思是说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两个主妇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的时候,所谈到的内容往往才是她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广播电视也必须把的新闻价值建立在人民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上,这些最能让受众感关注的事儿,莫过于他们的身边之事,也就是本地、本土的新闻。

3 评论内容 朴实通俗

民生新闻要想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对于节目内容来收,不仅要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百姓生活,还要从百姓的视角来分析听众和观众的接受习惯,以寻求符合大众的表达方式。在节目内容要对传达的信息进行朴实的解读,避免群众在接受信息时遇到障碍。评论语言必须紧贴群众与时代,缩短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以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节目为例,做为一档成功的民生类节目,在节目内容上,他们将触角伸向普通群众生活,从来百姓的视角来开展新闻的报道工作,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深入到的老百姓的生活、工作之中进行现场采访,让百姓自己说出看法,提出意见,让百姓把自己对社会中的那些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各种现象做出批判,发表观点、引发思考。评论语言朴实通俗,真实的表达自己对普通群众的关心与关注,把评论出的“理”说到大家的心坎上,使观众在看新闻的时候能够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

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曾有著名在“公共领域”和媒介关系的论述中指出:为了使公共事务深入到个人的家庭当中去,同时让社会个体、市民阶级投入到公共事务之中。媒介在传播方法上要讲究“家常化”、“口语化”,要搭建起媒介和广大受众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这一理论,更好的诠释了民生新闻风格的优势之所在。

从上面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民生新闻要想坐到平易近人、贴近百姓,评论语言朴实通俗、突出地域风格与内容上的亲和力等方面,密不可分。做到上述内容,我们的民生新闻才能通过从百姓的立场,“追踪新闻,评说话题,透视社会现象,关注百姓的生活”。从而诠释出“三贴近”原则,更好的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于群众的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传媒 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 定位 人文视角 舆论监督

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拉开了民生新闻风生水起的大幕,各地民生新闻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营口广播电视台的《滨城报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一个以消息类新闻为主,以专题类新闻和现场新闻为辅的杂志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它以“说你我身边事儿,唠百姓心头嗑,做观众贴近人”为节目宗旨,致力于成为滨城百姓生活观念、行为理念、思想意识的引领者。

时至今日,民生新闻自命名以来已发展了十余年,但发展总会遇到瓶颈,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笔者认为:“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它也是基于“民生新闻”的概念而提出的,而且赋予了媒介在社会责任上更多、更新的要求。本文就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发展的必要性,浅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民生”到“公共”,为什么要变

1.历史背景。2006年,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就被引入我国,在百度百科中,公共新闻学又称为公民新闻学,指从公众关注的议题入手,针对这些议题的各种看法、方案进行报道,其目的是将某种客观信息提供给公众,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进行社会舆论引导,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之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过渡是大势所趋,是落实“四个全面”、强化法治意识、顺应民众需求的具体体现。

2.时代需要。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环境来看,当前媒体所处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共新闻理念符合“中国梦”与和谐社会的主题,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营口广播电视台《滨城报道》的实践也表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型过程中,已经培育出公共新闻的种子,已经开始探索自身在社会公共事务里的作用和角色,并以此为契机加速我国的公共领域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3.发展需求。当前,很多城市电视台收视率较高、吸引广告投资最多的一个拳头产品就是电视民生新闻。但民生新闻有时会陷入下水道堵塞、邻里冲突等百姓琐事,流俗于“三鸡”新闻(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飞狗跳),如果不跳出视野狭隘的窠臼,是无法跟上时展脚步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开始崭露头角,它的出现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不仅如此,一些电视民生节目还滥用话语权,对轰动效应过分追求。在民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当中,对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缺乏关照和挖掘。

二、“民生”如何向“公共”转变

对于电视媒介来说,社会资讯传递这一社会功能是民生新闻的侧重点,而挖掘舆论监督、进行社会组织是公共新闻的侧重点,这一公共平台正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发出声音的通道。而民生新闻强调的仅仅局限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位的改变。面对种种矛盾,若想站稳脚跟,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将民生理念、新闻本体以及舆论监督和公众的参与紧紧地抓牢。不论在内容定位方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要对其采取重新审度和设计,从而使其从民本事件转为民本内涵。营口广播电视台《滨城报道》的定位就充分体现了公共新闻的特质,它致力于为公众搭建充分表达和交流的平台,选题以公众关心、政府关注、有条件解决或有利于达成共识为原则,体现对公众的尊重和对不同意见的宽容。再以《南方周末》为例,其民生板块坚持的原则:要勇于揭露和调查有损民众利益的问题,要积极解释和答复民众困惑的内容;要善于讨论和化解关乎民众利益的一些制度执行的难题。只要新闻媒体坚持上述“向上”、“博大”的原则,就能够培养民众的社会参与意识,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推进社会和谐和民主化进程的道路上取得突破。

2.人文视角。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之上,民生新闻依旧应当坚持其人文化的视角,以普通人的目光去报道。2015年,《滨城报道》发起了“黄手环爱心活动”,以免费发放黄手环的方式帮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市民。前期在新闻中广泛宣传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危害,并走访患者家庭,得到了市民的共鸣和反响。随后,携手营口爱心志愿者联盟连续举办了三期黄手环发放活动,共发放黄手环1500余个,群众称道。

3.让观众说话。大众是民生新闻的受众,而公共新闻认为受众是公众。这是因为同大众相比,公众更具社会内涵。所谓的让公众说话,指的是使媒体作为公众的代言人,而公众是意见、观点以及信息表达的主体。营口广播电视台《滨城报道》的评论性子栏目《我有话说》,就是立足这样的指导思想,搭建平台,让受众对社会生活中热点、重点、兴奋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反映自己的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市民的观点走在理性的轨道上。

在这档评论性子栏目《我有话说》里,还经常性地就城市建设管理问题和现象进行讨论,鼓励市民参与话题,说想法提建议,最近一年来,通过这个平台,吸引观众就马路市场、海防大堤烧烤、贴城市牛皮癣小广告、商家霸占公共停车位、春天烧荒等话题展开讨论,编辑人员在后期汇总编辑时,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对话题进行适当的引导,把握尺度,让建设营口、爱营口,理解和支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成为主流意识和观点。

4.完善舆论监督。在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主观偏向的一部分就是新闻评论。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更为注重自身的理性建设,对社会舆论中的主、支流进行区分。在做好理性传递社情民意以及舆论监督的基础之上,电视民生新闻要对新闻评论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新闻监督的“理性”以及“建设性”进行强化。比如:营口广播电视台《滨城报道》在报道西市区华阳小区物业私设装修材料售卖点、强买强卖问题后,没有仅仅局限于问题的披露,而是提出建设性意见,促使营口市物业处出台规范整改措施和管理办法,并在全市推广施行。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向电视公共新闻发展,是时代需要、大势所趋。如何让这一转变在科学理性的轨道上实现凤凰涅,是电视媒体人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找准定位、让观众说话、完善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一转变较为基础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公共领域”的构建,更有助于增进公民对公共事物的思考和判断,进而促进社会正能量的集聚,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作者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5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优势特性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指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意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历来被传媒高度重视,报纸、电视、广播都曾不遗余力地开设新闻评论栏目。而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是意见表达较为自由的媒介评论。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网络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网民新闻评论这几类。网站评论,即代表网站立场的评论,它通常由网站或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则是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主要包括论坛中的帖子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留言。①网络新闻评论除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还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不具备许多优势,主要有:

首先,网络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的特点。所谓连续动态性,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静态而言,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消除了网络新闻评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网民制作、传播、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时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在宏观上呈现连续、动态的特性。对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时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当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时效性发展成为即时性,逐渐形成连续动态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而新闻后面往往会有“我要发言”等为受众提供新闻评论的空间,只要受众有表达的意愿,即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尽情发表意见和观点。同时,网民写作的新闻评论越来越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模式,观点愈发自由和多样化。论点、论据、论证等都不再是必须的要素,一句话、一组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写作、发表并形成网民的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评论完成后,只要点击相应按钮,便即刻上传和,过程简单、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微观的快捷操作最终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的效果。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元化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多元化、文本形式多元化、选题多元化、发表渠道多元化、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写作主体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以本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主,结合少量的特约评论员评论和专家评论,而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特约评论员以及专家评论,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评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来源,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各异的学历、年龄、社会地位等利于形成独立的新闻人格、新闻认识、新闻情感和新闻角色,形成多元的新闻评论写作主体;文本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媒体特色和局限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要文本形式,网络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这些载体进行整合传播。同时,网络新闻评论还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文本标准和规范,网友甚至可以利用单纯的表情、符号、声音等发表评论,文本形式高度自由;选题多元化,新闻评论就是新闻评论所要描述的事物、现象或是要评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也是写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②。由于版面和时段的限制,传统新闻评论选题多数集中于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大多选题严肃、评论严谨。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为评论选题的多元化提供保证,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而对不同的事件、问题发表评论,使评论选题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渠道多元化,网络新闻评论的发表渠道主要有网络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即时评论三种。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媒体自身以及网民的评论性文章,独立成篇、新闻评论要素较齐全,基本延续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论坛评论主要是指网民根据各自兴趣自发形成的就某个或某类话题表达意见并相互交流反馈。网民即时评论通常是指网民在阅读相关新闻之后迅速跟帖作出的评论;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评论编辑组织方式,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方式出现了创新,如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③

第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交互性,是指“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的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④。网络是双向交流的媒介,受众能在阅读评论的同时参与评论,任何人都是网络空间信息的一个结点,既接受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同时新的信息,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些操作对于能够使用网络的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当下几乎所有网站的新闻页面都附有“评论”选项,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集散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相互交流和互动。技术的便利为网民的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为网民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网民在网络空间均呈匿名状态,现实生活相对应的身份和责任在网络世界均隐退,网民发表意见和言论可以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对于当下具有倾诉欲的人而言具有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的讨论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吸引和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的参与又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网络新闻评论看成是“互动式评论”。传统新闻评论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例如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和电视有听众电话甚至邀请受众进演播厅,但事实是,任何传统媒体在交互性上都无法和网络媒体媲美,网络媒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和电话参与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四,网络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众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话语权向大众的回归。传统媒体格局之下,发表言论的权利属于社会稀缺资源。虽然广播、报纸、电视都致力于发展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但是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流畅地抒发。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触网络终端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平等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话语权的回归使网络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真正成为有着广大受众参与的交互式评论。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的话语权。经济的发展使网络终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再遥不可及,网民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实,发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言论。这种互动式的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技术的突破和竞争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广泛参与的受众从自身环境出发,选择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或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意见,使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鲜明的个人化印记,具体表现为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大众化和个人化不仅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当下关注个体、关注民生的时代精神。

第五,网络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网络新闻评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内,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者行文进行合逻辑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是对该思想、观点或者行为的否定。⑤话语权由过去的被媒体精英或知识精英垄断的格局转变为人人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去中心局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个人意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伴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批判精神更是被网民发挥到极致。庞大数量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立场,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或事态予以关注并进行思考和发表评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历去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形成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这个“自由的意见市场”上,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之间平等民主,这些都使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化和个性化、批判性等优势特性,这使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对受众更有吸引力,虽然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盖网络新闻媒体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自身优势,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郑艳,《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 《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③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浅析》,《新闻传播》,2006年第9期

④周灿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影响》,《现代视听》,2008年第3期

⑤杨树,《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功能》,《云梦学刊》,第29卷第6期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民国高校;新闻评论;实践特色;历史借鉴

作为党和政府的路线风向标,新闻评论担当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重要作用。笔者发现,如今大学设置的新闻评论课程,在课程地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民国时期相比都有较大变化。不论是在革命动荡的民国还是改革开放激荡的当下,尽管时代不同,但新闻评论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是深刻的、不容小觑的,新闻学专业的新闻评论教育更是马虎不得。据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民国新闻评论教育之特色进行考证和探索,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教育主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大学新闻系三个层次上进行。据李秀云所著《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统计,近代中国有82所教育机构开展了不同性质的新闻教育,其中高等新闻教育机构39所,占比例最大,是中国近代新闻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本研究亦以民国“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下文均以“民国高校”简称之)中设立新闻系的高校“新闻评论教育”作为研究的主体,加以考证与探索。

民国年间,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新闻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将培养专门性人才作为办学宗旨,这在新闻学的课程设置中有着显著体现。笔者从已收集到的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表中发现,实操性强的课程占绝大多数,“新闻评论”(“评论写作”、“社论写作”)更是作为专业必修课为众多高校所重视。“高学分、多学时、多实践”是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闻评论教学在民国高校中的专业基础地位

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提倡“新闻本位”,即强调讲授新闻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在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学会中,徐宝璜的授课注重“编辑新闻之练习”,邵飘萍的授课则注重“评论新闻之练习”。专题讲授“评论写作”,虽为讲座性质,但却是相对独立地讲授新闻评论写作的开始。此后,在民国高校的新闻学课程设计中,“新闻评论”一般定位为“专业必修课”,授课时数多,课程学分高。

从课程定位来看,新闻评论课程一般被列为专业必修课。1923年,由徐宝璜先生创办的平民大学新闻系,在15门专业类课程中,即开设“新闻评论法”、“评论实习”两门。燕京大学新闻系极为注重对学生采、写、编、评的新闻业务训练,在第一学年即开设“社论”,新闻编辑课程总量(含采访、写作、编辑、社论)更在专业课程中占比高达73%。

从课程学时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时较长,且以安排两学期授课及实习为多。如复旦大学于本科第四学年开设“评论练习”,课程分为上下两学期。平民大学开设的“新闻评论法”于本科第三学年开设,“评论实习”则于第三、四两学年开设,足见其学时之长。学时长,表明了教学机构对该课程的重视,也说明教与学的内容和分量都较多较重。

从课程学分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分高。如复旦大学开设的“评论练习”分上下两个学期,共计6学分。综观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其他课程,基本上每门课程的学分均为2至3分,而“评论练习”一门课就安排了6学分。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燕京大学、中央政治大学及其他新闻专科学校中,在此不一一赘述。

专设评论实习课,开创实践型教学的新局面

民国时期,新闻教育被定位于新闻专门人才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视新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开设专门的评论实习课程,教学中采取讲授与评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当时新闻评论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是它与目前同类的新闻评论课程的不同之处。

复旦大学于第四学年开设的“评论实习”实行每周一次讲习和两次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燕京大学的课内实习,在讲授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采、写、编、评的训练;其报纸编辑管理的校内实习,系以师生自办的校内刊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报纸的社论、编辑、采访等均由学生分任。[1]此类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为应用型学科培养人才提供了更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打开了我国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大学新闻系师资力量主要来自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当然也包括“新闻评论”的任课教师。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新闻机构从业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谈经验、讲技术、论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新闻评论在增加理性认识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英文教材引进思想,教员讲稿言传身教

民国时期,新闻学专业普遍缺乏中文教材。梁士纯(1934年至1937年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在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时曾指出:“现在学校所用的新闻学课本,差不多皆为英文,或少数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籍。最近几年来,关于新闻学或新闻事业的著作,也可算不少,不过这些书籍大致都是属于普通介绍的性质,不能作班上的课本之用……”[2]

直到20世纪40年代,教材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储玉坤在他的《现代新闻学概论》中指出:“在中国出版界,新闻学著作少得可怜,真有些凤毛麟角,因此在教授方面,感到教材的缺乏。”

据已掌握的史料显示,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大多以教员讲稿及新闻学英文原著为课程教材,其中教员讲稿多无文本流传于世,其概况只零星见于高校校史。如平民大学报学系,该系的教材有的由本系教师编写,有的则由教师口授学生做笔记。英文教材方面,有美国教会背景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开办期间,几乎没有用过一本中文教科书。其图书馆所藏的全部500余部报学书籍中,99%由美国人所著[3]。

作为新闻评论教材的教员讲稿是教学与前沿实践的结合,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既有教益又饶有兴趣的教学内容。而将英文原著作为教材,把最先进的办报理念和专业研究引入课堂,更为学生提供了传播国际化的专业视野。

新闻评论专著日益独立化、学科化

早在民国初期的各类新闻学专著中,已经有谈及“新闻评论”的内容。如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徐宝璜,1919年)中对新闻的定义、新闻采访编辑、新闻评论写作等问题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其后,随着新闻评论专著朝着独立化、学科化的方向发展,坊间又出现了专门论述新闻评论的专著。尽管数量有限,但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发展及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1929年,郭步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讲授“评论实习”,并出版了《编辑与评论》一书。全书分为“编辑”与“评论”两编。第二编“评论”下设五个章节,分别是概说、评论的种类、评论的变迁、评论记者应有的条件、评论的作法,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阐释了新闻评论。1937年,他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独立的评论研究专著——《时事评论作法》,由潘公弼、李浩然、谢六逸等人作序。1947年,程仲文编著的《新闻评论学》分新闻评论与评论记者、新闻评论三要件、新闻评论写作入手等5编。这是我国第一本把评论提高到学科高度上来的独立专著,表明新闻评论已从实用新闻学中独立出来,开始朝专业学科的方向发展。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特色及借鉴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基本实践特色为“基础专业课、多学分、多学时、多实践”,而当下高校的新闻评论教育虽然基本保持基础专业课的地位,但课程往往只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多为2分,而且还未曾见到专门设立的评论实习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教育实现了由以技能训练为主转为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以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传播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这是顺应时展的转变。但面对实操性强的课程时,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新闻学专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我们时刻都不应忘记培养的对象是为业界输送大批实用型人才。他们既要有正确的新闻观,同时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新闻评论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新中国成立后却未能保持其实践性强的特色呢?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上忽视加强评论写作实践的训练和培养。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新闻观固然重要,但新闻观必须落到实处,要通过新闻实践予以体现,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式的空洞理论而已。二是缺乏足够的能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尽管有许多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加入新闻教育队伍,但他们未必有严格而实际的新闻采写编评工作的历练。所以,对他们来说,有一个“补课”或重新回炉的问题。三是部分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老师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存在畏难情绪。他们往往觉得评论写作的要求较高,不同于消息或新闻特写写作,只有通过新闻工作实践才能予以掌握,在学校课堂上是难以学到的。这种把学习与日后工作割裂开来的看法自然是不对的。我们不应否定评论写作的要求虽然较高,也正因如此,才更应在学习阶段努力予以加强。如通过写作一事一议的小言论,或就当前主要热点问题撰写小评论等具体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不能见难而退,就此却步。

综上所述,笔者切望通过对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梳理,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经验借鉴,其要点是:

首先,从课内、课外两方面着手,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训练,在原有课内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课外实践训练。如在第三学年开设“新闻评论实习课”,锻炼新闻业务能力。倘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欠缺之处,还可在第四学年予以加强,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进一步体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其次,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价值与意义。聘请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目前,许多国家的应用型大学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各专业领域邀请具有专业特长,又有余力的人员来校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派出年轻教师去新闻机构进修,加强采写编评等课程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做,将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密切学界与业界的联系,有利于建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最后,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学术价值,将最新鲜的研究“端进”课堂。民国时期,学者们注重在新闻教学中贯穿他们的新闻思想,教员们将最新的学术成果或实践经验呈现于课堂,在有利于学生接触到学术前沿的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教员还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其研究成果的反馈与检验,这种有机互动有利于新闻学教育在理论层面的上升,更能促进新闻评论研究的发展。

[本文为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广告学教育史研究——以广告学和新闻学的关系形成和发展为中心”(编号:10JYB20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1).

[2]梁士纯.中国新闻教育之现状与未来.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1936.

[3]刘豁轩.报学论丛[M].天津:天津益世报社,194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