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生新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1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就是指电视和报刊,如今不同了。网络像一匹黑马横空出世,覆盖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很多的新闻都是网络先报到后,电视媒体才紧接着跟上的。电视新闻落后于网络媒体成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另外民生新闻是受众最喜欢的内容,这一点也应该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重视的一点。民生新闻应该反应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不是站在更高层面看待民生问题,而是以百姓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站在百姓的角度谈论民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新闻已经由政府的喉舌转变为百姓的喉舌,如果新闻工作者不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报道新闻,去评说新闻,那么百姓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媒体和代言呢?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应该成为电视新闻关注的重点,也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二、将时政新闻民生化

在全民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的今天,时政新闻依然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人们通过收听和收看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动态,了解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在这个全民提倡创新的时代,时政新闻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创新时政新闻的写作,都是目前新闻工作要改革的内容。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要和创新密切结合,内容报道的创新和写作形式的创新都是新闻具有生命力的体现。新闻的传播也是大众传播的形式之一,人们通过纸质、网络、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新闻。所以没有创新的新闻,没有创意的报道,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等都影响着他对工作的付出以及结果的形成。紧密联系群众,报道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是一切创新的根本。任何脱离群众、脱离百姓的新闻都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改革 受者本位

一、民生新闻产生的兴起

民生新闻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台湾。1978年在台湾创刊的《民生报》最先提出了“民生新闻”之说,但是在当时民生新闻还主要局限在消费新闻的层面上。随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市的《消费报》开始大量刊载民生新闻,而由深圳报业集团于2001年3月1日创刊的一份都市报《晶报》,首次使用了民生新闻一词。除此之外,上海的《新闻晨报》、《武汉晚报》、《辽宁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也都开辟了民生新闻版。

然而,民生新闻真正被我国广大受众所熟悉与接收是因为电视媒体的影响。1995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点点工作室》,后于1998年更名为《元元说话》,最终又于1999年更名为《第七日》、1997年同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北京特快》以及1999年成都电视台播出的《今晚800》等栏目都已经初具了民生新闻的特性与性质。2002年1月1日,由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南京零距离》,则正式把民生新闻推上了我国电视新闻的历史舞台,节目中民生新闻的理念一经推出,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响应,形成一股“民生潮”并一直持续至今。因此《南京零距离》被视为打开了我国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先河。

二.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原因

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民生新闻虽然在学界与业界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对其的界定至今为止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总体来讲,民生新闻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用平民角度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关注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生存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民生新闻更突出地体现了新闻的贴近性和时效性,从本质上来看,民生新闻是新闻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回归的体现。

究其民生新闻在我国可以异军突起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的导向作用。在我国,政治意识形态一直都是影响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因此党和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民生新闻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新闻传播设定了总路线,同时“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提出则为我国新闻传播提供了指导思想,突出了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三贴近”原则的提出,对我国新闻传播做出了正确的具体导向,是中央进行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在社会经济层面上,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报纸与电台也随之转变了原有的经营体制和营销策略,新闻传播业开始自负盈亏,新闻市场化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经济体制的压力下,传播主体就不得不把受众的需求摆放到第一位,主动去迎合受众的口味,用大众喜爱的方式去争取受众,而民生新闻不仅受到广大受众的喜欢,还是可以创造经济利益的新报道方式,因此,民生新闻也快速的成为了电视台和受众的新宠。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元化文化。这种多元化文化不但体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中,更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所致,那就是城乡文化的结合。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发展,使得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进,并且逐步脱离传统的体制束缚,开始追求公平、独立与自我,形成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他们需要大量有关日常生活的信息,渴望从拥有知情权变为“知情人”,这部分群体就成为了民生新闻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得民生新闻的生存空间大幅度提升。

三、民生新闻的意义与作用

民生新闻的繁荣已经成为了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一道靓丽别致的风景线。其发展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与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生新闻凸显了受者本位新闻理念的回归。民生新闻是把镜头锁定在了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身上,关注的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用市民的角度去报道新闻事件、去评说新闻事件,同时通过热线电话、现场连线、话题讨论等方式,使得普通受众也可以参与到新闻评论中,这就是将话语权重新交还给受众的体现。在民生新闻的兴起中,受众可以看到我国新闻传播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变,这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政治环境与社会生活与心理的共同产物。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价值取向,更加显现了新闻的本质内涵。

在民生新闻中,新闻内容重要性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同样是评价新闻标准的贴近性与趣味性得到了重视。新闻的贴近性不但是与受众空间距离上的缩进,更是心理距离上的缩短。只有零距离地为老百姓说话办事,才能做到反映民情、赢得民心的最终目的。要注重报道观众身边的新闻事件,才会引起受众的关注、认同与共鸣。趣味性则是要打破媒体即是“工具”与“喉舌”的理论,尊重百姓的意愿,强化新闻内容的故事性,情节性,符合老百姓的欣赏口味,让老百姓做新闻的真正主角。

此外,在注重受众本位、新闻内容的贴近性与趣味性的同时,民生新闻还让传播者意识到了开放性、参与性与互动性的作用。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使电视节目获得广泛的受众基础,还可以加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信息的传达与理解起到了有利的影响,同时,还为电视节目开辟了一个全新信息来源。

四、民生新闻的缺陷

民生新闻是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化环境中产生的,随着它的快速发展,一些弊端也逐渐开始浮现出来。对于经济利益上的追逐是民生新闻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电视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就是各电台都以节目的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好坏的最终标准。在利益的驱使下,电台就会去寻找一些可以成功推销给受众的“卖点”以吸引受众,在这种形势下,新、奇、特、星、腥、性就成为了他们的杀手锏,为了达到经济效应,传播者就会特意去追求这六个字,从而使新闻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意义取向,违背新闻的基础准则,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会受到践踏与挑战。

只把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作为评价节目好坏唯一标准的最终结果就会导致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娱乐化以及庸俗化。一个民生栏目的高收视率会引起其他多个电台的盲目模仿和跟风,从而使得很多同类电视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大相近庭,甚至几乎雷同,这种现象在我国也是屡见不鲜,这会导致电视节目风格缺乏创新,失去了节目自身应有的个性与特色。为了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满足受众追求新鲜、刺激的欲望,很多电台在播报新闻时,会夸大其词,突出新闻中的矛盾,用煽情的方式和戏剧性的场面来达到寻求感官刺激的目的,这样就会使我国的民生新闻逐渐被套上了新闻娱乐化的外包装,如果传播者对这种新闻娱乐化的泛滥现象不予重视与整治,只一味的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那么,也必会导致民生新闻走向低俗化。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生新闻;贴近性;真实;人文情怀;互动交流

民生,顾名词义,指的就是人民的生计。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都属于民生范畴。而民生新闻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和真实理性的态度来关注普通百姓生产生活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对一个广播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想做好民生新闻,就要始终保持人文主义的情怀,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衣食冷暖,并始终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具体说来,广播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深入基层,增强贴近性。民生新闻,其内容大多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民生新闻脱离群众生活,即使新闻作品写的再好,也会让人觉得“曲高和寡”。因此,抓民生新闻,首先要考虑贴近性。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关注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群众生活中,站在群众的角度,从日常生活入手寻找民生新闻的切入点,使民生新闻报道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民生工作的民意在基层,民生工作的方法和智慧在基层,民生工作的成效标准在基层。和传统新闻传播上情下达的方式不同,民生新闻传播主要是下情上传,让老百姓的声音尽可能的得到扩散,让老百姓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写出有贴近性的民生新闻作品。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基层,并不一定指的就是农村。我认为,民生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基层,应该存在于每一个社会角色的工作生活中,比如医生的手术室,农民的田间地头,教育工作者的讲台上等。真正的融入角色,才是站在基层,深切的感知角色,才是立于基层。对广播民生新闻而言,只有努力实践“三贴近”原则,接好地气,养成深入民众、体恤民情的作风,才能让民生新闻的亮点闪光。

二,坚守真实,塑造媒体的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形成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作为一个民生新闻记者,更应该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我们知道,民生新闻大多着眼于社区、街道话题,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并多以故事化,情节化为其节目形式,其特点主要是本土性、贴近性、平民性和低视角。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使它更加便于受众接受,也由此表现出了高度的真实性。对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想尽可能了解原生态的新闻事实,以便从中获得信息帮助,而民生新闻的特点恰恰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如果民生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受众会失望,会逐渐对媒体失去信任感,媒体也将因此失去公信力。所以,如果为了片面追求受众关注而夸大其词、任由“新闻失实”的情况发展,就会彻底失去广大受众,新闻媒体也将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功能。因此,作为广播电台的新闻记者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三,保持人文情怀,塑造有温度的新闻作品。随着社会节奏日益加快,来自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所以,希望生活变得更温暖、更安全已经成为更多人心理方面的一种需求。而关照受众心理,和受众相知,给予受众朋友般的关爱与温暖也成为民生新闻必须具备的潜质。一名优秀的广播民生新闻记者,在具备了新闻敏感、好文笔等业务技能之外,内心深处必须始终荡漾着一种 “情怀”。

民生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也是引领受众进入新闻事件的情感体验者。比如,在报道一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时,有情怀、有温度的记者在塑造新闻作品时总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从而让受众产生共鸣,并使受众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从一个普通的旁观者自然而然的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介人到新闻事件中去,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此还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后续效应与跟踪报道。由于记者自身的这种“情怀”,使普通的民生新闻有了情感和温度,从而引发了受众的共鸣,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这种由记者的个人情怀引发的群体行为,由媒体关注引发的大众关怀,让民生新闻脱离了浅层次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继而深入到广大群众的内心世界,使人们结成了一个情感共同体,促进了社会和谐。所以,一个有情怀的记者总能关注到那些被普通记者忽略的最为民生的切入点,并通过自己的感悟,对新闻作出最至情至性的报道。记者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怀”,才能写出真正贴近民心、民意、民情的民生新闻作品。

四,互动交流,搭建倾诉的平台。近两年,民生新闻通过大胆探索,加大了与受众交流的力度。在这种互动交流中,每一位市民都有可能作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节目,从而提高了群众直接走进民生新闻的几率。另外,现在,也有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开通了新闻热线。在这类节目中,群众可以就某一事件发表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在节目中寻求解答。如赤峰市广播电视台的《行风热线》栏目,每期节目都设有热线互动环节,并且每一个来电都有记录、每一个问题都有答复。通过搭建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受众的倾诉愿望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使他们更为信赖和喜爱民生新闻节目。可以说,作为一个话语平台,民生新闻节目在人文关怀的背后,也引导着整个社会去尊重群众的话语权。通过这种方式,媒体把话语权从党政官员手中转移到普通市民手中,从而推动民众的意见上升为政府的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意的公共价值。

总之,广播新闻工作者只有始终坚守真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产生活,才能写出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赵彤.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记者摇篮,2010(3).

[2]原红玉.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民生新闻.科技传播,2011(6).

[3]杨晓云.亲民——民生新闻价值之所在.记者摇篮,2010(3).

[4]马宏.让民生新闻越来越生活.新闻知识,2012(5)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民生新闻;和谐社会;辩证关系;注意并解决问题

1 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与报道民生新闻,二者联系有机而紧密,是一种辩证关系。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律的总纲,表现在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上,也就是二者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其对方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太大的矛盾,力倡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力保环境不受污染、生态不被破坏。一句话:人与自然共在,人与自然和谐。而报道民生新闻,则要力避以人为经济增长中心,却忽视或甚至忘记了人赖以为生的自然资源环境之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习惯,它将更加监测着人与自然共生、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取用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或者严重危机的时候,报道民生新闻只顾及一端“民众生活‘富’”,却没有顾及另一端“不远的将来资源环境‘穷’”,采取“头痛医头(头痛就报道说“头痛”)、脚痛医脚(脚痛就报道说“脚痛”)”而不是联系起来看问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辩证施治诊疗方法虽然可能会一时奏效,甚至会很有轰动效应,但对于长远来说,那种“杀鸡取蛋”的方法、弄得本枯末萎,只见眼前的生命,而未来人们却无法生存。就是说,以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资源与环境,不可耗损太大,报道中要以这样的经济增长来保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平衡。而报道民生新闻,则正如目光宏阔而辽远的“瞭望哨”那样,对其中的统筹与协调、发展中的不那么平衡,与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不同,多关注于未能统筹兼顾的另一方,没有协调一致的另一区域,或城或乡,或东南沿海或西北山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的失衡方面,作出其见微知著、扶斜补正的特殊贡献,此可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报道民生新闻,这方面要“目光远大”,绝不可以专于一点而不及其余,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平衡,这地区与那地区,城市与乡村,党委和政府在怎样抓、怎样做。有个统揽全局、保持基本平衡的问题,不能揪住一点民生问题,本来是再协调发展下去就能解决的,但是新闻报道者却没看远,举起关注民生新闻的旗帜,结果是帮了倒忙,新的更难克服的“不平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主要在于组成社会的全体成员之素质提高和作风纯正。因而,促进社会和谐,其关键点还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普惠社会美德。要培植勤政为民的意识,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而报道民生新闻,从一开始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移风易俗作用,真可谓报道民声新闻,其“生”也逢时,“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不可忘记了:思想道德、精神意识的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的好坏,间接地影响着民众生活,却直接地影响伦理道德、精神生产。把人民群众希不希望、满不满意、期不期待、相不相信,作为纯净社会风气、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唯一标尺,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和提振人民群众信心,应对危机,共克时间,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报道,将从更深内容的层次上通过正确导向和舆论监督以进一步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以上从内容上将“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二者进行了既综合而又略加归类的分析,便可以从中看出其两者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是报道对象、报道内容,而“报道民生新闻”方面则是舆论向导、舆论助力。这两者将会在并肩行进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这也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极力地推动科学发展。

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

说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轻松一点说就是需要提醒的问题,严格一点说就是必须注意的问题。这里仅仅是就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因为报道民生新闻的活动显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历程之中,或者还只能说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这个部分还不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硬性部分,却恰好只是相对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精神生产方面之软性部分,属于“软实力”,也属于“巧实力”,但它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须部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万万不可或缺!这里所主要列举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指既属报道民生新闻方面的问题,又紧密联系着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至于民生新闻还所能报道的其它方面却并不涉及,虽对报道民生新闻来说并非全面,但在此特别说明,尚希读者明察。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值得报道民生新闻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所要报道的民生新闻之时新性的提升。民生新闻既然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事实的报道,终归是属于“新闻”一族,必须具有时新性,更不可仅只涉及民众生存日常生活琐事,并打着“平民”的旗号,来装饰报刊版面、或点缀广电节目、甚或摆设网址页面等。这就是把此类报道的时新性改为平淡化了,也便远离了新闻报道的正鹄。尤其在今天金融危机而严峻地冲击实体产业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新闻媒介组织的经济收入支柱之一——产品广告宣传时,适当地报道民生新闻也还是要有新闻竞争的观念意识:应该尽可能地于“第一时间”做“即时报道”。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教育新闻;民生路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62—01

一、报道语言要通俗化

语言的通俗化可从两个方面来实施:

1、尽量采用群众口语中新鲜活拨的语言,但不乱用方言;对于专业必须,技术性很强的语言,要尽量做些通俗的解释、说明,不要硬塞进新闻中;尽量用百姓熟悉的词语表达,不用或少用百姓生疏的词语。

2、通过借用修辞格、多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有益营养、注意使用对比、背景分析材料等都将有助于报道语言通俗化。

二、报道内容为百姓所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每家都有孩子,因此每家事关教育,教育问题也就成了百姓离不开的问题。具体到不同的家庭,无外乎婴幼儿入托、入园;中小学教育;中考和高考;子女的就业问题。那么每个教育阶段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报道,让内容为百姓关注;

(一)及时报道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求贴近性

在2012年高考报道中,《高考标准考试文具配发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肇源县教育局严肃处理高考违纪考生》、《2012年高中招生考试科目 形式 分值确定》,以及有关中高考进行时的报道,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关心的最为敏感的话题就是,义务教育收费、师德师风等问题,而随着孩子受教育阶段的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关注点已经改变,如何让孩子上一个好的高中,进而考一个好的大学成为了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谋求的事情。因而有关高中招生的相关话题都会成为家长关心的事,高考的每一个信息都牵动家长的心。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报道浮于表面,常规报道思维和报道内容主宰记者和编辑的思维,没能发现中高考中新的报道亮点,

(二)搜索全国的教育大事小情,求借鉴性

今年的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学生受伤。其实,她可以选择不动,后退。那样,客车会从她身边滑过,可她选择了向前。那样的毫不迟疑,那样的义无反顾。她用自己的双腿挽救了两名她深爱的学生,这一刻,所有人被她感动,她感动了整座城市,感动了龙江,感动了中国。此时此刻,作为大庆市的市民更关注的是,这样一位优秀教师,和我们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关系,当我们报道出张丽莉原来就是大庆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时,这样的新闻百姓更关注,这样的事情令百姓更感动,师者也可以如此美丽。作为教育新闻栏目我们陆续报道了我市社会各界学习、关心张丽莉的消息,如《市慈善会到哈医大一院看望"最美教师"张丽莉》、《大庆师范学院举行向张丽莉学习师德座谈会》、《最美教师舍身救人感动母校学生》、《市教育局决定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等系列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收视效果。

(三)解决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求实用性

每人都会为人父母,每家都有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所以,事关孩子升学、考学、就业与发展的中高考及相关政策的报道,就是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如何在这方面做深做实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教育新闻,中考录取结果的报道,虽然是每年的常规报道,但从报道结果上看,都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没有花哨的包装,没有精彩的画面,只是将考生的基本录取情况以字幕等方式播送出去,就反响不同。作为百姓的普遍心理,对中高考极度重视,相信媒体的权威性,即使有时知道自己的孩子被录取了,但是还是希望从媒体上看到具体的报道,这就是媒体的力量。

三、报道角度从百姓视角出发

报道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竞争中,通过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不同媒体、不同栏目的报道中受众更多关注的是谁的新闻更好看,谁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也就是新闻的独家性。作为教育新闻,如何能站在身边百姓的角度报道新闻事件,也就成了吸引观众的地方。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6

一、电视观众的审美感受

观众观看新闻时的审美感受是电视新闻的审美基础。电视新闻的美,既是具体可感的,又是抽象升华的,它依据人们的经验、学识、情操不同而产生理解的差异,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电视新闻的美,是记者充分发挥审美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激?l观众的审美感受,从而实现双向互动的结果。

如果说新闻记者的审美感受主要是针对新闻事实的话,那么,新闻观众的审美感受就是既面对新闻事实又面对新闻作品。观众观看新闻的反应和审美感受统一于收看新闻作品的全过程。因此,观众的审美感受在整个新闻审美的领域内具有独特地位。

运动使观众的情感在瞬间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如果没有运动,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新闻审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在接受过程中,观众审美感受的反馈作用有一种创造力,而这种反馈作用的产生,依赖于审美信息的作用,离不开电视新闻挖掘、还原、展示现实生活之美,调动声、形、色等多种手段,用构图、光效、音响、节奏等元素来感染观众,从而为观众深度涉入新闻提供审美基础。

二、如何展现电视新闻之美

要想让电视民生新闻具有美学价值,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扎根群众 观察生活。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民生新闻的基础是要倾听百姓的声音,使其更有人情味儿,真正做到为百姓服务。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培养高度的洞察力和概括力,才能保持对生活的兴奋感,于寻常中发现神奇。有经验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电视新闻三分靠写作,七分靠采访。采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采访之前,记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采访对象,并对其生活经历和所涉事件背景进行基本的了解,以便为双方顺畅地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河南电视台的《扶贫会上小车多发人深思》(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就是作者通过反复观察生活,在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或认为敏感的地方挖掘出的好新闻。记者放眼整个河南省,把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注意到一些老、边、山、灾地区的怪现象:办脱贫工厂没钱,搞救灾没钱,办教育没钱,但却有钱建办公大楼,盖高级招待所,买高级小轿车。有的贫困地区的领导还坐着高级小轿车上省城、跑北京要扶贫款、救济钱。这条新闻角度新颖,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刻印象,反映出作者深入生活、提炼生活、概括生活的能力。

不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很有可能被表层的虚伪现象所迷惑,不利于报道事物的真谛,就会使新闻的美学意义丧失。只有建立在反复观察、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新闻素材反复筛选,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够创作出具有艺术美感的新闻作品。

2.明确主题 恰当取景。如果在电视新闻画面里,观众看不到想看的画面,得不到应有的视觉信息,也就无从谈起审美感受。这就要求画面取景要准确,适时地给出视觉主体,有明确的主题含义。

电视新闻短小精悍,必须精选紧扣主题的画面,删去可有可无的枝节。主体是新闻反映的主要对象,也是新闻主题的主要体现者。拍农展会,农业上种植的种子和买种子的农民就是主体;拍北方供暖,供暖公司工人的检修现场和居民家里的温暖程度就是主体。记者要从景别、构图、背景、光线等多种选择上突出主体,使之丰满。拍摄电视新闻,为了能使典型细节产生震撼人心的美感效应,应较多采用中近景和特写景别,以使那些典型的、转瞬即逝的生活细节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观众理解、领悟新闻主题。

民生新闻,反映的是百姓身边的事,注定了它的视角投放更多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交通、供水、供热、供电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对于某些突发事、要紧事,我们就不能苛求平、稳、准、匀,而重在纪录现场气氛,焦点可以虚,镜头可以晃,甚至主体可以跟出画框之外,但这些情况只能是暂时性的 ,记者应在瞬间予以弥补,于是这种残缺的美更加重了事件的生动性,记者的临场反应会更令人钦佩。一般在这种场合,景别应稍拉大一些,使画面包容更多的信息,主体也不容易丢。

3.恪守真实 精心剪辑。只有真实的传播才能给人以真诚的启示。新闻事实能给观众造成心理冲击并掀起人们的情感波澜,从而引发观众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刻思考。其中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真实。正如鲍列夫所说:“审美教育的最佳成果应当是造就一个完整而和谐,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人。他具有高度的、富有个性的审美修养,这使他能够按照人道精神进行生活,使他的活动能够坚定,富有目的性、选择性、有效性、求实性,有益于整个人类。”

因而,无论新闻工作者有多高的策划能力,有多么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形式,都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镜头剪辑,这样才能呈现给观众接地气儿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