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论文范例

民生问题论文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1

关键词:公民意识;法律;教育;大学生

不断培育合格公民,才能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对他们进行公民意识培育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培育息息相关,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关键在于解决大学生法律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办好各高校法律基础教学活动。

一、公民意识培育的含义

对于“公民意识”概念,学者们理解各不相同。梅萍认为“公民的主体意识又称为公民意识”,这里的主体意识,一是指对个人对国家的归属意识,二是指公民既是认识、改造、发展国家的主体,又是国家权力的主人。魏健馨主张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力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张友渔认为,“公民意识,说到底,就是主人翁意识”。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认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1]公民意识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公民意识培育,简单来说就是对公民开展满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意识培养,并使之成为合格公民的实践过程。基本内涵是公民对自己是国家主人的身份认同,对公民与国家及公民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遵守,对自身应承担的义务、享受的权利的了解。本文主要论述公民意识培育视域高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的法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二、什么是法律教育

法律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养人们维护、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2]也就是说,法律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多数人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具有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但是从近几年的法律教育结果来看,就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而言,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没有将专业的法律教育与大众化的法律教育区分开。目前的法律教育走向偏向于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从概念上说,这种为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教育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属于法律教育的范畴;但与法律教育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一种职业教育,主要是对高学历人才进行专业化教育,目的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后者是一种国民教育,是一种对基础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目的培养使社会成员掌握普遍的基础法律知识。国民素质教育包含了法律教育,法律教育包含了法律职业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是法律教育的一部分。

三、公民意识培育与学生法律教育关系

公民意识培育与学生法律教育存在密切关系。公民意识的内涵与法律教育的内容有关联性,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中的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都与公民意识的内涵息息相关。社会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民意识的内涵,而法律是一种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法的实体;因此法律决定了公民意识的部分内涵,公民行使、维护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一种公民意识养成的过程与体现。首先,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产物和法一并被马克思视为社会存在,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法律决定了公民意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法是这样定义的:“法就是这个浅显理性与各种存在物之间关系的总和,同时也体现着所有客观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3]简单来说,法就是世界上一切关系的总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马克思将法置于社会系统中观察,认为法是在一系列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是一种客观现象。就上述正确理论体现,法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而并非精神。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法与法律,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法律是表现法的一种实体法,是一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为了抵御风险,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组建家庭,繁育后代,逐渐形成了两种关系,一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自然关系,二是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两种关系共同孕育了一个人类默认的关于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早期的法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逐渐复杂,法律相应地发展为一个复杂的系统。[4]公民意识属于社会意识,是整个社会的直观反映。公民意识是对主体自身的社会地位的认知与认同,包括对与周围人的关系及作为国家公民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认知,可以说这是主体对自身社会关系也就是社会法的认知。另外,公民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受到实体的法律条文内容、道德文化影响,主观上反映了一种社会客观事实。正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样,法律决定了公民意识,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意识养成有决定性影响。

四、公民意识培育视域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过度强调公民政治义务到现在的重视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大学生法律教育一直在发展,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国内法律教育研究一直落后于国际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大学生法律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法律教育实践效果,阻碍了学生公民意识培育。

1.法律基础教学内容边缘化

2005年3月9日,教育部和共同颁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学分为3分,课程内容包括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各高校对必修课一般安排了40个学时,与《“05”方案》之前的1学分大约折算为15—18个学时相比,法律基础的实际课时有所减少。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上,“法律基础”的内容大约占书本的三分之二,并且被安排在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后面,这就导致一些任课教师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对“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原先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任课教师承担“两课”的教学任务,而原先有一定法律素养的法律基础任课教师转向培育专业的法律人才,这种分配方式偏向了专业教育,忽视了大众化基础教育,给了教师大众化法律教育不重要的心理暗示。教师的不重视会引起学生对法律内容学习的轻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效果。

2.传统的“约束教育”与“应试教育”

当下的法律教育仍然注重培养大学生对现行的实体法律内容进行掌握,侧重点在于法律不允许之事不可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相比之下,对于学生如何依法维权方面则缺少教育,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用法”意识的培养。学校也多次强调遵守校规校纪;但是解决学生问题、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效率却不如人意,这就使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规则只能是用来约束,而不能利用。不仅是学生,任何一个人意识里都对“法律禁止之事不可为”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却不甚明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性善论”“性恶论”都主张约束人的不好的一面,而将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这种传统的“约束教育”将学生看作会违法的坏人,强调违法之事不能做,忽视了教育学生“用法”,会导致学生惧怕法甚至是仇恨法,不能正确认识法律。另外,高校所用的教学方式,仍以具体的法律条文为中心,考核方式也是以笔试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有的任课教师甚至在考前标出所谓考试“重点”,供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并没有做到学以致用,抹杀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这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3.教育主体本身法律素养的欠缺

在《“05”方案》之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两门课,任课教师大多都具有专业背景;《“05”方案》后,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这就使原来只承担教授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的教师,现在还需要教育学生法律基础,但是大多数思想道德修养的任教教师没有法律教育背景,自身的法律素养不高,学校也没有给予相关的培训,存在一边自学一边授课的情况,甚至和学生一同课上“学习”。由于教师自身对法律知识不够了解,教学也容易走向照本宣科的模式,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自身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够了解,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法,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这也反映了学校对于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关注不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法律素质。

五、解决措施

高校法律教育中的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要求大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国家的基本法律;二是能力层面,要求大学生能够正确判别是非;三是情感目标,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形成自我约束。[5]达到这三个目标,需要具有法律背景且品质高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需要配合实践教学模式。

1.建设一支具有高法律素养的教师队伍

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教师作为直接知识授予人,是最关键的。教师自身的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学生对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对自己承担义务与享受权利的认知与自身的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息息相关;而学生本身的品质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个人素养会在一举一动中显现出来,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一支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并且品质道德较为高尚的教师队伍。教师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不外乎言传身教。言传要传得准确,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强化自身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教材作为一个普及度广的教育性书籍,更新速度还跟不上新法律政策出台的速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以便及时调整讲课知识内容;身教要教得端正,教师不仅要培养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还要塑造自己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除了教师本身努力之外,学校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给予教师教学资源和途径。当前国内各高校由于建设时间不同,得到的政府支持与社会支持不同,法律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缺乏法律学科建设经验的高校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院校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法律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给教师提供业务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以期不断提高法律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为教师的持续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2.创新实践教学,注重意识培养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诚信;创新;路径

高校思政课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与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律能力、反省能力、自新能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多种价值观的交流碰撞,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很多不诚信不文明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励志与成才,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是一大隐患。本文从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和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建议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析。

一、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凝练表达和有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要求。就新时代公民的养成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倡导明确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大方面。其中,“诚信”问题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内涵与意义。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古有商鞅立木,今有“诚信哥”,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诚信的故事以不同的版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犹如一道光亮,照亮人们的心灵。诚信文化的构建与诚信素质的养成,对于一个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而言意义深远。

(二)诚信问题引发了许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需求性与紧迫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的不诚信引发了很多城市管理及民生问题。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为了单纯的利益需求而使用劣质甚至非法的材料加工食品等新闻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食品生产领域不诚信的问题。厂家的不诚信,商家的不诚信,最终导致消费者承担巨大的经济与安全成本。消费者的主体是公民,消费者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也是关乎整个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领域的不诚信也逐步扩散到多个领域的不诚信。学术领域抄袭论文的不诚信问题严重影响了知识分子在人群中的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民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单纯向往,同时也引发了师德问题的探讨,对于整个社会、民族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创伤。金融领域非法借贷现象的肆意横行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目前人们把损失信用为代价看得不那么重要,“物质高于一切”渐渐占据了人们价值观的顶峰。各个领域的不诚信迅速蔓延扩散,其背后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不信任。这种社会的整体性相互不信任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文化成本、建设成本、发展成本是巨大的。电信诈骗持续存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屡禁不止、考试抄袭、论文抄袭层出不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毫不新鲜,这些不诚信的现象积聚之后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足以摧毁整座城市的信用体系。

(三)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是新时代的生力军

说,目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去实现这个梦想。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高校在加强对青年的技术技能以及专业能力培育的过程中,尤其也要加强对青年的诚信教育。建立诚信需要日积月累,失掉信任却在一瞬之间。失去了信任,就失去了一切。青年一代代表着最有朝气最有生命力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青年之间有他们特有的时代印记和成长经历。将诚信的种子埋在青年的心中,让诚信的文化根植于青年的脑海,践行于青年的言行举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就有望顺利实现和加快实现,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更快地向前推进。

二、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以高职思政课为主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为了切实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较弱的特点,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配套活泼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并且要注意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切实地将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意义,并且自觉投身于自我诚信的养成。力求杜绝校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比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学费、参与“校园贷”等。通过理论教育讲清楚诚信的意义和危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守信的满足和失信的失落,推行体验式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道理讲得再多,如果学生毫无感触,那也是枉费口舌。特别是理论教育偏重的学科,尤其要想办法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内心的一点点触动,更是行动上的一些些犹疑和一些些坚定。对于正确的事情要勇于坚持,对于错误的事情要勇于拒绝。为加强诚信教育,推动城市信用系统建设与完善,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联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各部门团体,开展诚信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社团展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切实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

(二)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综合考量学生表现

应该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学生诚信管理方面的工作,比如建立每个高职学生的诚信档案,推行守信奖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鼓励学生讲诚信,守纪律,并且将对守信学生的奖励落实到实处,切实收到激励的效果。对于失信的同学以教育和引导为主,必要时可以予以惩戒,将社会的规则和校园的规则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端正个人行为,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持续收获正面的结果。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应该建立一个诚信档案,记录学生的每一个诚信表现,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有不诚信记录的同学,取消一切评优资格。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践行诚信为人之本的道理。

(三)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人情社会,契约精神相对比较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很多领域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促进进一步的发展,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能够顺利向前推进,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只有用契约精神加以约束,让法治真正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成为一种全民公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在高职院校中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结合时政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遇事“先想规则,再想后果,三思而行,知行合一”的良好习惯。如此才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才能在法治社会中充分迸发个人潜能,最终实现个人价值。

三、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地方实际,凸显地方特色

以辽阳为例,结合辽阳作为雷锋第二故乡的地域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创建“学雷锋,讲文明”特色活动,真正地让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助力当地城市的发展建设,有效地实现城市与高校之间的联动,让高校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高校的发展,实现二者互为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新时代,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爱国、责任、高校、敬业、创新、诚信、友善、奉献。围绕雷锋主题,开设各种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使雷锋文化特色充盈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使雷锋精神融入到城市文明的各个环节当中。

(二)积极协调高校与社区,让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实际生活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较强、理论理解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稍弱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学情状况,应该适当调整高职院校学生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比重,加强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社区合作,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社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实践锻炼场所,一方面社区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社会民生问题,关注生活,关注当下,转移在网络世界里花费的大量的宝贵精力;另一方面,社区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机构,在相对规范的环境内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如在社区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防止电信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善于沟通交流等特点,盘活高校学生资源和社区实际需要,既能够锻炼高职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帮助社区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加强自我教育。

(三)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努力

信任的摧毁在一瞬之间,信任的建立却需要假以时日。诚信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诚信的光芒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些许衰弱,反而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大的能量与需求。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感这是时代提出的课题,也是大力发展诚信教育的历史机遇。建立全民诚信体系,可以从高校开始做起,通过制度规范和严格执行保障守信者得福利,失信者受惩处。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与积累,相信诚信文化一定会蔚然成风,对于推动青年一代的培育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根基般的力量持续滋养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参考文献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问题的设计与出路〔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76-78.

〔2〕宋慧宇,刘铭.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完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32-35.

〔3〕林钧跃,方向军.城市信用体系完善程度和运行效果的指数评测方法———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及其应用〔J〕.征信,2013,(04):5-12.

〔4〕陈荣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形势与政策建议———基于甘肃省的视角〔J〕.征信,2012,(02):49-52.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3

中国近年来发展工程技术和食品科学的成绩斐然,这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产中,经济价值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该领域地研究中,这也相应地提升了该学科的影响力及知名程度。在规模方面,两门学科不断扩大,梯队方面也优化显著。中国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两门学科地研究中,许多高等院校也增设了与之有关的专业课程,规模不断得到拓展。曾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自2008年开始,这两门学科在各高校的开设率显著增长,两年内,增设数量超过三十所,另一方面,我们分析梯队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专业梯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专业梯队的质量也显著的提升。相关人员具备了越来越高的资格与学历水平。总体而言,在质量与数量方面,中国在研究这两门学科的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教学方式得到改革,人才的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该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改革。正是在这种大方向的改革下,学科在高校内的发展可谓是如鱼得水,对该方面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学科精品课程的开设状况来说,仅仅2005年到2006年这两年内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精品课程开设数量已经达到了近20门,在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该学科的博士学位优秀获奖论文在数量上也有了重要的突破。因此从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上来看,明显呈上升趋势。

2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发展,过去的食品生产工艺过于落后,不能适应食品学科的各项发展。因此,未来中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将主要以科技引领生产技术为主要方向。由此,民生问题因食品学科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2.1为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推动下,科技领域越来越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并且随着设计与执行科技规划方案工作的不断推进,民生科技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其中与民生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合理规划健康、节能、公共安全以及环保等。由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民生科技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民生科技中,食品科学占据主要地位,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其逐渐被重视的关键。

2.2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供了资源

加大对社会中不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力度是当前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各种资源要加大其利用率。在装备得以提升、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在全部学科中,食品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帮助科学化的实现,使学科化的成果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从装备和资金的角度,学科化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食品产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此外,食品科学的发展应该依据科学技术的改革,对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解决,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技术,以便对食品产业进行改革;利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资源使用率和生产水平进行提升,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与应用,从而确保食品学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策

3.1增强科学技术创新意识

当前多家战略需求最大的就是可持续利用资源与食品安全,在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这些问题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未来食品学科发展的规划方面,有关工作者必须将其发展态势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可能遇到的发展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解决。另一方面,建设学科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从而使食品产业未来的发展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

3.2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平台

研究食品学科的有关人员必须通过创建高水平的专业平台来使其研究成果保持原创。集约的高度性是食品学科的主要特点,其有关研究工作必须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但因投入方面的制约,食品学科的有关研究工作在专业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并且大部分科研部门都缺乏先进的装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学科的发展,并且在研究自主创新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为了使食品学科的发展更加快速,许多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部门都需要与食品学科有关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基地作为支撑,在研究装备方面需要更新提升,从而在条件与环境方面为食品学科创造机会,使研究食品学科的相关成果更加准确。

4结语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4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建了独到的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被社会大众接受、认可与使用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大众化的措施来完成现实力量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中华民族所认可,是中华民族革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但应看到不管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用汉语来表述,并受到来自当地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制约,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亟需破解文化层面的束缚,实现文化上的融通与交流。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逻辑

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有利于全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成为摆在社会大众面前的现实课题,但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如何突破文化桎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接地气,在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1]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内在诉求

马克思主义属西方文化,是典型的西方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发展壮大,就需要在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并从中汲取养料,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全面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效应。从本质上来讲,不管是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都涵盖人类性成分,实际上,人类性蕴含在民族性内,永恒性存在时代性中,普遍性存在特殊性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讲,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就需要采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少数民族气派。[2]同时,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与人直接借助信息化产品,跨越时空交流,不同文化在融合中实现碰撞。少数民族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日益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冲击,大肆采取各种方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吸收借鉴西方文化有益元素的进程中,如果不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会受到西方负面文化消极影响,进而被西方价值观所诱惑,淡化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与政治理念,失去民族精神信仰,对本民族以及国家失去信心,尤其在当前矛盾日益明显的社会发展转型阶段,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问题时,就会激发消极情绪,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提出挑战,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需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发展历程。[3]

二、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

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进程中,彼此间相互学习、借鉴,在实行多边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拥有独到的文化,这些文化逐渐发展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财富,尤其是少数民族本身的传统文化形式,也发展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载体。少数民族原本的习俗、语言、活动等传统文化形式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这一民族性自身的表现呈现出多面性,整体来讲,少数民族地区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媒介、形式以及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带有显著的民族性特点。

(二)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孤立过程,既是实现知识普及的过程,也是顺应时展的现实诉求,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色[4]。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全面研究出现的新情况,紧密联系国家发展与人民生产生活,同时,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实现小康社会建成目标中,并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民生与文化等事业中。只有努力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和广大少数民族实际利益加以紧密衔接,才能赢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欢迎与认可,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三、少数民族文化中束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

(一)传统宗教文化的冲击与淡化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要高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地区处在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较为盛行,宗教属于精神层面,对个体的“三观”的形成将发挥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平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所有的内容都融入了宗教印记。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宗教能为广大信仰者提供精神动力,而其消极的一面表现则更为明显,宗教从本质上来讲,崇尚唯心主义世界观,消极性在所难免,尤其是宗教中倡导的神权、宗教以及鬼神等多个方面的理念,都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外来思想明显排斥,这势必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产生较大的阻碍。[5]

(二)低文化素养难产生认同感

一般来讲,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束缚,以及传统理念的限制,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受教育水平一直处在低端水平。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群众主要是依靠农业来获得微薄的收入,同时,受到传统理念的制约,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发展水平不高。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导致其认知水平不高,在对理论的理解与认知上处在浅层,这不利于其自身素养的提升,也就谈不上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再者,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教育的滞后、认识能力低等多个方面的束缚,大部分的少数民族群众只会说民族语言,这样与外界交流就存在诸多困难,也不能很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理论,自然难产生认同感。[6]

(三)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隔阂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接受新事物时,容易出现犹疑心理,进而阻碍了对新生事物认知。少数民族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也存在这一现象。少数民族群众在接触、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经常遇见多种文化,这样就会遇到不同文化间的转化问题,这一文化转化工作如果不到位,就会出现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就会形成认同鸿沟,并对当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倾向性产生一定影响,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不能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早日实现大众化。

四、破解少数民族文化束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举措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建设

保障与改善民生既是全面提升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声望与地位的重要保障,也是赢得群众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重点是受教育权、文化权、社会保障与生存发展权。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社保、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保障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并能一起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让其在民生的改善和提升的过程中去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7]并且,也要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与内地相比,仍旧处在相对滞后阶段,出现就业、医疗、分配、教育等广大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能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同,为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化发挥建设性作用,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度。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效表明,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功夫,满足群众的现实诉求,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理论的力量,并指导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与理论追求。[8]

(二)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其中

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中,呈现出独到的民族品格与发展历程,宗教信仰长期存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建构了浓郁的宗教氛围。宗教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现象,呈现出多个方面的特点与功能,比如凝聚整合功能、生活习俗功能等,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并使其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宗教多个方面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多种载体,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宣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基本工具,是文明成果传承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身语言,语言也发展成少数民族重要特征。在语言中往往融入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内容。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背后,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多种文化的对接、碰撞与融合,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还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逻辑性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般的群众很难理解其深厚的内蕴。少数民族群众由于受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等的束缚,很难准确、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这需要实现语言的通俗化与大众化,也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少数民族语言载体要贴近生活与实际,用朴实、质朴的语言来演绎深邃的理论,适合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思维习惯与接受能力,进而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文化诉求。在一定层面上来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突出通俗化、具体化与形象化,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总之,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与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存在较大差异,语言文化与结构存在差异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底蕴存在明显差异。[9]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如何转变为少数民族语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语言的文化转换并不是进行简单的对等翻译,要真正实现文化转化,将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内的文化意蕴能呈现在少数民族语言中。

(四)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

首先,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处于低层次阶段,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也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进度。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养,让越来越多的人能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科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为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发展水平,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0]同时,也要探索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推动公共教育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差异,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政治修养,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其次,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全面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能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适当增加民族特色方面的内容,组织富有民族风情的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文化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在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强调方式方法,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采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并适当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开展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等方面的教育,让其能主动接受并认可马克思主义,进而转化成自身的价值观或思想理念,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感召力与吸引力。[11]同时,在民族地区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也是全面尊重其风俗习惯,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优势,在加强开放性文化特质宣传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优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加快大众化历程。因此,必须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的融通效能。

总之,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发展进程。同时,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点,还要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中束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传统宗教文化的冲击与淡化、低文化素养难产生认同感以及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隔阂,因此,破解少数民族文化束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建设,奠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还要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其中,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最后,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特点,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水平,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效用。

作者:刘艳玲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江红,李年鑫.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4):72~74.

[2]徐贵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的承接与拓展[J].理论探讨,2011,(6):18~21.

[3]胡相峰,赵国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选择的方法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5):84~91.

[4]张书军,高乃云,向往.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思想研究,2014,(1):122~128.

[5]张燕.内蒙古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3~25.

[6]张强.浅析川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贵州民族研究,2011,(5):17~20.

[7]张秀文,郝俊宇.浅议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措施[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3):59~62.

[8]郝慧婷.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0~31.

[9]刘珍珍.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6~268.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5

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畜产品安全事件,一度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畜产品安全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畜禽安全生产,特别是特色畜牧业安全养殖、畜产品药残、疫病等检测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加强诚信教育,务必引导学生构筑道德底线,提高畜牧业行业自律意识,做到诚信生产,为畜产品安全提供最基础最有力的保障。动物科学学院应努力营造诚信育人的校园环境,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特别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将科学道德教育纳入学生阶段的必修课,帮助学生领悟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从而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科研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将科研诚信、学术诚信付诸于平时的学习及课题研究中,保证实验态度端正,实验数据真实,学术论文正当引用。更重要的是,动物科学类学生将来直接参与畜牧业养殖生产中,学生的德育素养,特别是科研、学术诚信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真实性,进而涉及到动物健康养殖、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

2加强动物科学类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2.1加强新生入学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重视新生入学诚信教育,并将诚信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生手册中增加学术诚信和科研诚信等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实行为做出详细的处罚规定。注重加强新生入学诚信思想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宣讲活动、畜牧业企业精英专题讲座、观看诚信教育纪录片等多种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宣扬诚信教育。南开大学在2013级研究生入学时,新生会领到一份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材料,新生阅读后,要签署一份学术诚信承诺书,针对不作假、不抄袭、遵守学术道德等多项道德规定做出承诺,这份承诺书将直接由学校永久保留。在新生入学时提出警示,学术诚信是严肃认真的事情,对学生将来参与企业发展、科学研究时起到鞭策作用。因此将诚信教育作为动物科学类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不仅强调了学术道德方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告诫学生要诚信生产,诚信做人。从入学开始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引起学生对诚信品质的高度重视。将学生不讲诚信的行为,或是诚信楷模行为记录在档案里,进行相应的教育惩罚或表彰,鞭策并激励学生坚守诚信。同时,学生诚信档案直接作为学生评奖评优最直接的评价依据。学生诚信档案也能激励他们将诚信的优良品质从学校延伸到工作及生活中,让学生因诚信而受益终身。

2.2思想政治、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多维度开展诚信教育

抓住现行大学生学习阶段的特殊性,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科研和生活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确科学道德的定义、范畴,向学生普及畜牧安全生产、知识产权教育,提醒学生在学习、科研中如何做到坚守科研道德,并告知学生哪些行为属于触犯科学诚信的行为。动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诚信思想教育,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且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企业安全生产,联系学生对诚信的现实想法和生活实际,结合诚信履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力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道理讲透,使学生理解。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课的渗透作用和启发效果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使学术诚信教育与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相互交融,同时将诚信法制意识教育作为学生的选修科目,帮助学生建立诚信法律法规意识。充分利用“两课”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内容。既要使教育内容不失我国传统诚信的优秀元素,还要代表时代特征,使诚信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在讲授过程中,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以召开讲座、座谈会的形式,通过明德楷模、案例警示等多种方式,结合诚信理论教学向学生系统灌输诚信道德知识。重视学生诚信的引导,加大诚信宣传,发挥舆论导向,通过校内媒体如校内电台广播、饭堂电视视频宣传、校园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多维度渲染诚信的教育气氛,促使学生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2.3将诚信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考核标准

评奖评优是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它与学生年度综合素质测评紧密结合,既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家长、社会提供评价学生在校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对学生的诚信考核缺乏规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评价指标,评价往往会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但也有部分高校尝试制定专门的学生诚信考核评价制度,不过具体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实施起来比较麻烦。评奖评优要对学生德育进行评分,进一步完善学院评奖评优的细则,取消把学术论文作为最重要的硬性指标,避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尤为重要。动物科学学院2014年制定了《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针对诚实守信提出了要求,其中评选基本条件的第三条:诚实守信,品学兼优;并规定若经查实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隐瞒事实或有虚假内容的不予以申请。但是文件没有针对诚实守信列出详细的考核指标。是否将助学贷款信用记录、学费缴纳、奖惩情况、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科研态度等方面直接纳入诚信考核指标,再设计具体的评分细则。评奖评优将科研论文的发表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优秀得奖等级最重要的是看论文点数。在评奖评优等优秀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有关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力度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详细的诚信奖惩机制,及时公开表扬、奖励遵守诚信规范等诚信表现良好的学生;同时通过取消申请助学贷款的资格、撤销干部职务、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方式,公开公正批评、处罚违反诚信的学生,绝不姑息恶劣行为,督促学生坚守诚信。

2.4充分发扬学生导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用

目前来看,动物科学学院学生群体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个人修养不成熟放松自身要求,一定程度上表现自我,个性化强,思想活跃。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机取巧,不尊重科学,肆意妄为。部分学生在实验实习过程中,随意改动实验或调查数据,有学者调查显示学生在遇到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有差别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重做实验或分析数据错误原因,并反复做实验。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懒惰不愿意费时费力进行重复实验或多次调查,会选择满足实验预期结果要求的数据,私自舍弃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更有个别学生不愿费时费力搞调查,做实验,为了能顺利毕业,又限于毕业时间、经费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只好选择篡改或编造数据。动物科学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用“导师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要发挥育人功能,在学生指导过程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道德教育。加强对导师学术道德的考核,建立学生问责制度,学生出现学术问题,导师负连带责任。在导师遴选环节中,加入严格的学术诚信考核标准,要求导师必须思想道德、科研学术诚信素质优良。对于口碑不好,存在诚信问题的人,经费再多也不能评聘为导师。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承担育人的主体,导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为学生践行诚信的榜样。因此,建立学生导师问责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为学生践行诚信的榜样。同时明确导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可以通过建立导师诚信育人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认真诚实的科学研究的同时,开展多项实践活动,将德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得到具体的塑造。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诚实的科学研究素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有效地促进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除此之外,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诚实的科学研究素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有利于帮助研究生端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分析个人现实和职业现实,正确对待就业和择业的区别,才能坦然的面对就业困难。

3结语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6

1.研究现状

纵观以往文献,目前毕业论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观念层面的问题,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教师定位不准,投入不够;学生没有正确的态度。二是制度层面的问题,教学目标设置不切合实际;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学环节烦琐,流于形式;缺乏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三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选题大而空,学生写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缺乏,论文写作不规范等。基于上述问题,学者们探索并探讨了多元化模式教学和当前网络语境下毕业论文指导方式的变革路径。可见,既有研究对毕业论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表象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对于我们认清毕业论文教学现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经过梳理发现相关文献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现有文献的研究路径呈现单一化趋势,要么仅从制度层面来谈其弊端,要么只就教学过程来谈其问题,少数文献能兼顾两方面来分析但因没有明确的厘清而陷入混为一谈的尴尬境地,均难以廊清毕业论文现状的全貌。

2.研究思路

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考虑到毕业论文教学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为线下面对面授课方式),具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特点,为解决目前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选题空泛、缺乏实践、内容空洞、缺乏创新等主要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拟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来探索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思路。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重新界定了学习的含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做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指导提出的设想,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在以下的研究中,拟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通过近五年457篇毕业论文文本的分析,揭示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制度设计和现实问题,找出其机制弊端和人为影响因素,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本科毕业论文发挥它应有的检验和考评作用。

二、现行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

(1)时间安排极不合理。

按学校教学规划的规定,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而毕业论文执行阶段的重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论文撰写)实际上是在第八学期(大四的春季)进行的。这一时间安排与大学生找工作和考研等重大抉择时间发生严重冲突,直接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疲于应付,流于形式。许多学生选题阶段尚能认真对待,选题新颖、提纲思路清晰,很有希望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可是到了大四春季学期由于紧张繁忙的实习和就业就会大打折扣、敷衍了事。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据统计,从2009届至今,平均每届都有接近5%的本科毕业生由于精力投入不足导致好的选题最终以成绩不佳而遗憾收官。

(2)导师指定、专属及考核制度存在弊端。

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现行的毕业论文设计实行的是导师指定和专属制度,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哪些学生一般实行平均分配制,即按照某专业毕业人数和系教师人数来平均分配。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没有选择指导教师的自主权,即使选题的研究领域超出了导师的专业范围也要服从导师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被动应付;另一方面,教师不敢“越权”指导其他学生,以免影响人际关系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学校对于指导教师的考核目前还仅停留在数量阶段,导师工作量的核定只考虑所指导的学生数量,至于指导过程和质量如何却没有明确的指标和细则。而毕业论文教学由于周期较长、与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一致等原因,主要以线上指导为主,这间接导致一部分指导教师不重视毕业教学,马虎从事,个别教师甚至平时对学生根本不闻不问,等到学生毕业实习返校后再集中对论文进行一次指导就定稿参加答辩了,结果不言而喻。

(3)评审制度和答辩制度存在严重的“走过场”现象。

评审制度和答辩制度是为毕业论文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本应在毕业论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现状来看,评审过程和答辩过程都有形同虚设之嫌,历年来毕业生毕业论文水平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却几乎没有学生不通过论文答辩,也没有学生因论文质量不合格而推迟毕业。

2.教学实施现状及问题

(1)选题比较契合时代的热点和焦点,但缺乏创新性。

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思维敏捷,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时展的脉搏。以广东海洋大学公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我们统计了2009-2014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毕业论文的选题领域和主题基本上契合了大学生的身份特点以及所学专业与时代热点相结合的特点。根据统计,2009-2014届毕业论文选题的热点领域涵盖了公共文化、三农问题、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城市社区管理、高校管理、公共交通、政府管理和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选题视野开阔,范围广,这正好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视角优势。从近五年毕业论文选题关注点的变化来看,与时展的特点也是遥相呼应的。2009-2011期间,选题热点主要集中在政府管理、高校管理和三农问题上,危机管理仍然有相当的关注度,而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后续阶段;2012年以后,虽然高校管理和政府管理还有一定的热度,但大学生对社区管理(包括城市和农村)、公共交通与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问题以及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升,而这也正是现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可见,在毕业论文的选题阶段,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选题只是人云亦云,或者是照搬别人的观点和看法,或者是依样画葫芦,换汤不换药,缺乏自己的思考,缺乏创新性。历届选题领域宽广,热点频出,几乎可以做到“一人一题”,可最终具有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的论文数量却寥寥无几,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存在大量的模仿甚至抄袭而缺乏创新性。

(2)研究环节上,普遍忽视开题报告和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环节一般分为定题-开题报告-初稿-中期报告-终稿-答辩这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任务和必要性,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开始阶段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起点将为后面的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对研究的开始阶段不太重视,一些学生和指导教师甚至对选题阶段马虎了事,在没有查阅足够文献的基础上草率确定选题,如个别小组就是在一周内确定选题的;此外,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忽视开题报告和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从历届的毕业论文指导来看,几乎都是跳过开题报告环节直接进入论文写作过程的,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全凭学生自由掌握,导致相当多学生完成的初稿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后期即使努力修补完善,最终也是事倍功半。

(3)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偏少且统计分析技术欠佳。

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言,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等科学方法,培养能在政府机关等公共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从历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来看,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能力特别是对实证分析技术的驾驭还很不足,为此,我们统计了2009-2014届毕业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情况。历届毕业论文中理论研究居多而实证研究偏少,2009-2011届毕业学生中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的仅为10%-20%,此后在2012届、2013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即使是在最高的2013届其比例也没有过半,而2014届又大幅下降至28.3%,实证研究缺乏也是毕业论文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性的原因之一。2012届以来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了“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技术”课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有相当程度的提升,其实际应用情况如何呢?我们以2012-2014届中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的毕业论文为样本,从方法介绍、问卷设计、问卷分析三大方面来进行说明。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技术有一定的掌握,问卷设计比较规范,占比90%以上;但方法介绍方面有至少三成的论文存在无介绍或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只简单介绍了调查概况,并未说明问卷的发放、内容、样本特征等重要信息;有的甚至只提到了问卷调查这几个字,关于调查的相关信息只字未提。还有一些对方法的称呼不科学,如将问卷法称为数据统计法,将文献法称为文献调查法、资料收集法,以为使用了二次数据的就是定量分析方法等等;而问卷分析方面则有40%以上的论文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问卷资料利用不充分导致分析不够深入。可见,学生对统计分析技术的驾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研究质量上,整体有所提升但精品匮乏。

历年来毕业论文饱受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论文质量低下,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统计数据表明:2009-2014届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整体还算不错,良好和中等的比率之和约占九成稍强,特别是2014届本科生的研究质量有所提升,良好率接近75%,优秀率达到6%,是历届中最高的。但即便如此,历届中优秀毕业论文匮乏也是不争的事实,2009-2013年间优秀率均不足5%,精品匮乏直接导致毕业论文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多数学生只局限于为毕业而完成论文,缺乏开拓和创新思维,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毕业论文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措施

1.建立新的毕业论文时间进度安排制度

我们以“提前毕业论文初始时间,延长毕业论文设计周期”作为立足点,提出“建构式”教学模式,即致力于为学生创设毕业论文设计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自主达成意义建构,以便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教学活动。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为毕业论文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学生在大三秋季学期就进入毕业论文教学的引导阶段。拟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开学初应由本专业教师对所有学生介绍毕业设计的意义、执行流程、选题、如何开展等大致情况,并特别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标准及淘汰制度,使学生初步了解毕业论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将一些功能相似的论文教学和实习实训与毕业论文实践环节整合起来,前后衔接,相互贯通。如学校文科专业在大四的毕业论文综合性实践教学之前,安排了大三秋季的专业论文和春季的专业调研等“预演预练”环节,但它们基本上孤立开展,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既徒增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没有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真可谓是事倍功半。因此可将专业论文与专业调研整合,时间整合延长为四周(原来各为二周),内容整合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论文的撰写(改变专业论文为纯写作,专业调研为纯调研的现状,结果整合专业论文与调研报告合二为一)。通过前期的实践环节练习,实际上已为学生创设了毕业论文实践的情境。其次,在前期了解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毕业论文实践的意义建构,学生在大三春季学期进入选题和文献查阅阶段。这一阶段分两部分进行:前半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或方面,写一份总结报告或心得体会,这部分教师可不参与,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半学期由学生进行选题明确化,自行提出具体的题目和思路,这部分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评价其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期间,教师应努力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如提供信息检索方法、组织讨论、发起会话,协作完成选题阶段的意义建构。第三,学生在大三暑假和大四的秋季学期进入资料收集和初稿撰写阶段。经过了缜密的选题阶段及各种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一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鼓励学生展开调研活动,增进对选题的了解和认识,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调研活动在校内一般难以展开(有关大学生问题的选题除外),因此安排在暑假进行;另一方面督促学生及时整理资料、总结提炼,得到满意的研究结果,学期末完成初稿。最后,学生在大四春季学期完成论文定稿和答辩环节。在紧张繁忙的就业、考研之际,学生只需完成论文的修改定稿,做好答辩的相关事宜。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顾问”的新导师制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必须变革导师专属和决定制度,变教师“教练”角色为“顾问”角色,在整个论文实践教学周期要重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到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应始终由学生自主达成意义建构。首先在选题前半部分基本由学生独立完成,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接下来根据学生大致的研究领域可指定1-2名导师作为顾问提供咨询和帮助,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协助、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实践活动,如共享信息检索方法,组织选题讨论会,提供调研方法指导等。

3.建立严格的评审和答辩淘汰机制

一方面要制定精确的评价标准,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现行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多为定性指标,执行弹性大,应增加精细化的定量指标。另一方面要佐以严格的答辩淘汰机制,如广东海洋大学设置了二次答辩机制,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淘汰机制,关键是不能形式化,对于二次答辩不能达标者,一定要予以淘汰或相应的惩罚。

4.开展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模块建设

一方面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结构,使之更为优化合理,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现有体系中社会调查方法技术课程的学时仅为48个,理论和实验各为24个,但事实上这门课程应用性很强,可加大学时量至54个,同时增加实验课的比重,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应用社会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中要大力开展实践型课程模块,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外调查小分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定期调查活动,通过选题-收集资料-上机录入资料-分析资料的多次情景演练,在意义建构的同时应用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最终的毕业论文综合考核中也会大显身手。

5.加大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考核

一方面要加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监控,对于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中期报告以及答辩过程都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和标准,如可规定线下指导的次数和具体操作方式、重要环节的指导标准等;另一方面将指导数量与质量结合进行全面考核,并作为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依据。要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定量考核指标,结合学生评价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质量考核,改变以往教师为权威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6.积极构建师生良好互动的毕业论文教学网络平台载体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7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镇化;高质量

一、以人为本与城镇化进程相互关系

城镇化是人类追求美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果,可以让更多农村地区人口迁移至城镇地区,享受现代化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发展城镇化,虽然有发展经济的目的,但离开“人”这一核心的城镇化必然是存在问题的。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以人为核心,政府要从群众的角度去决策,按照实际情况去推动城镇化进程,使进程规划合理、方案设计严谨、城市新建科学合理,在提高新入城群体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做到帕累托改进甚至是帕累托最优,使原城镇居民生活不受负面影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负面效应

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主要与国家经济实力、政府政策和公民意愿有关。在经济势头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个人收入增加,更愿意迁往城镇居住,而城镇居民或是更愿意前往经济更加繁荣的城市居住,或是有着更加强烈的意愿要求政府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由于城镇化事关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各级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城镇化发展速度,导致操之过急而出现某些问题,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初衷。

(一)城乡发展二元化导致“农村病”出现。城镇地区是现代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地区,相比农村地区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就业、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优势。我国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差距既是历史政策遗留问题,也是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在巨大的经济差距下,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会产生公平性问题,在农村地区,农田荒废、房屋闲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农村病”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引发社会矛盾甚至社会治安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进城人群的城市生计存在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关乎城镇化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随着农村务工群体融入到新环境当中,如顺利安居成为政府应当关心的问题。总体而言,农村群体所受的教育程度低于城市原有群体,在当代社会,如何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来维持生计,是许多进城务工群体所面临的大问题。同时,由于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意识等自身原因,加上城市地区人口流动大、社会情况复杂,进城务工人员在陌生的新环境下维护自身基本权利存在较大挑战,拖欠农民工工资、受工伤无法得到合理赔付、无偿加班、随迁子女的入学受歧视等事情屡禁不止,使“农转非”人群在城市被无形成为社会边缘群体。

(三)“城市病”的出现。“城市病”的出现,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是指当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人口过多,使城市变得拥挤,出现交通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住房问题甚至演变出治安问题等负面现象。中国大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人口密集使得“城市病”治理愈加棘手。中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和国家政策原因,出现沿海城市人口比内陆城市人口多、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多的现象,由此导致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人口大量聚集,不断挑战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的极限。

(四)城市文化底蕴的缺失。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城市文化同样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灿烂的、带有各地色彩的文化特色。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展城镇化就是把更多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当中,在城市建造高楼大厦,各地互相攀比最高建筑,政府在这种理念下兴建的城镇化,没有合理利用和整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兴镇,出现“千城一面”现象,让城镇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独特魅力。“一个地区城镇化的实现,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其重要的依据在于文化的内在力量,即文化城镇化”。

三、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普及以人为本理念的对策

在长久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过于重视城镇化的推进速度而忽视质量和内涵,过于侧重经济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使中国的城镇化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当务之急,正是要找出合理有效对策,打造出高质量的、令人满意的城镇化。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城镇化质量。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任何决策都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我国按城镇常住人口来统计,2016年城镇化率为57.35%,但是按照户籍制度来统计,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1.2%。这其中的人口差距主要是在城镇地区长期居住却不是城镇户口的群体,这些人群在城镇基本属于弱势群体,难以享受与当地城镇户口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被“市民化”程度严重。政府要推进城乡群体的收入增加机制与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达到合理有效的协调,做到城镇化在逐步推进、群众的收入在不断增加。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农村户籍转移人口市民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户积分政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二)科学规划城市建设,降低“城市病”危害。“城市病”的产生,是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当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但是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建设城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弱“城市病”带来的危害。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在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城时,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来定位城市的规模,避免盲目攀比、不顾实际情况大规模建新城。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决策、群众的支持为前提,认真设计好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布局规划、城市主要产业以及城市建筑风格。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城郊地带,避免城市中心区域人口的过度集中,使城市各区域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我国城市人口分布。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国家把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将大量社会资源向城市地区倾斜,会使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而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则利用有利优势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使自身经济发展势头更加良好。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重视农村地区、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使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是着实可行的,也是符合帕累托最优原理的。1、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农业仍然关乎亿万国人的基本生计问题,作为基础性行业,一直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要提高农业扶持力度,鼓励生产,促进农业产量增收;第二,进一步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下基础锻炼,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三,改变现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市场化,让农民获得更多收入。2、逐步取消户籍制度限制。大量的农民涌入城镇充当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却因为户籍原因无法享受当地城镇居民相应的同等待遇。国家应该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打破限制城乡发展二元化的最大壁垒,使农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经济实力自由选择是否在城镇落户。当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后,政府的财政支出不再有城乡区分、基础设施投入更加公平、城乡发展的差距得到有效控制。3、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目的就是使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使这些新人群享受与原居民同等的城市生活和福利待遇,以及得到充分就业,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融入城市,而不是“被市民化”。

(四)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视和保障民生。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于使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农转非”群体与原城镇居民之间、困难群体与非困难群体之间,不因户籍、祖籍、职业、性别等身份的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在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公共设施使用、就业、法律维权、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等待遇。政府应当解决各项民生问题,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使社会利益格局朝着公平与普惠方向改变。

(五)发展城市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城镇。地方政府在规划时,过于片面地追求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没有把城市文化与之相结合,造成“千城一面”的单调景象。政府在城镇化推进时,要注意保护与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古迹的保护,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旅游业,以文化建城、以文化兴城。“社会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的进一步融合,是文化氛围的进一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特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优秀人才、游客和社会公众对城市的关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地位。

四、结束语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朝着现代化进程的伟大跨越,关系到亿万群众的未来生计和国民经济发展。政府要破解发展难题,需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去发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各地政府应当转变发展理念、更新政府治理方式、改善治理手段,摈弃传统的粗放式城镇化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人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以城市文化底蕴为内涵,以高质量作为考核依据,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打造中国特有的城镇化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12.

[2]赵芳媛.特色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8

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型人才;教学实践;素质教育

一、概述

《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倡导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如何用好这个前沿阵地,实施科教兴国,也将是各大高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正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向金融、经济、生物、医学、环境、交通等领域渗透,数学建模正逐步成为众多领域的关键工具[1]。许多高校正将数学建模教学、培训及竞赛与贯彻落实创新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数学建模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数学建模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热点,国内外诸多的学者从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做了深入研究[2-8],本文将结合我校数学建模竞赛与培训活动实践,就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二、数学建模的历史与现状

数学建模主要是应用理论知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并利用求解结果客观地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注意到数学建模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和对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学校开始开设数学建模课程,重点讲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1983年,清华大学的萧树铁教授在我国首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1985年,美国开始出现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87年,姜启源教授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数学建模教材;1989年,我国首次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选出3个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经过三年的参赛,大家认为举办此类竞赛意义显著,遂于1992年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模型专业委员会组织举办了我国10城市的大学生数学模型联赛。到1994年,这种大学生数学模型联赛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每年一届。2007年CUMCM被列入教育部质量工程首批资助的学科竞赛之一,由于该项赛事的重要意义,使其影响力不断提升,参赛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及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1418所院校/校区、36375个队(本科33062队、专科3313队)、近11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是目前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三、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许多国计民生问题及工程问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9]。因而培养大学生的建模思想、意识与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其拥有的知识量有重要关系。在保证知识“质”的基础上,知识量与创造力成正比。这里的“质”就是指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数学是最基础、最抽象的科学,知识结构拥有最大的合理性,或者说拥有最好的“质”。数学建模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理论和方法之间“搭建桥梁”,数学建模竞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建模过程和环境。为扩大学生知识量,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舞台。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环节是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数学建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建模方法,还需要他们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应用数学理论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推理和计算,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要求建模者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往往会涉及到大学所学到的多种学科领域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Matlab及材料力学等等[10-11],学生通过参赛对所学知识实行了再创新。

(二)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与传统意义上的数学竞赛完全不同。数学建模没有标准的答案和模式,即使是对同一问题,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也是多种多样的。竞赛题目都是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经过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充分发挥参赛者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针对不同科学领域不同问题所采用的数学方法也千差万别。例如,处理人口问题、传染病问题等可应用微分方程(组)进行建模;处理最小费用、最短路径、最优方案、最佳策略等问题可应用运筹学、非线性规划、图论等方法进行建模;处理种群问题、生态问题等可持续发展问题需应用稳定性理论进行建模等等。即便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采用的建模方法和模型也不尽相同,如2016年国赛B题“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不同的参赛队往往都给出了不同的建模办法,有用到排队论的,有用到层次分析法的,有用到微分方程组的等等。由于解决赛题所需要的知识覆盖多类学科,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实际问题,对解决方法没有任何限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

(三)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数学建模的分析、建模、求解及运算过程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学生参与一次会使得自身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包括使用计算机仿真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阅读文献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同时,由于数学建模竞赛以3个人为一组,培训和参赛周期长、要求高,组员之间通过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熬夜、分工协作建立起了战友般的情谊,无论最终是否获奖,这都将是他们人生中值得永远珍藏的一段经历。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四)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会不反进行教学互动、问题研讨、答疑解惑及思想交流等活动,这不仅能逐步形成学生自律、慎独等优秀的学习品质,还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数学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综上可以发现,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数学建模培训与大学生创新教育

我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省属本科院校,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近年来,为了提升我校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做好数学建模的培训工作,实施创新教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成立建模教练组。自2013年以来,我校成立了由多名青年教师组成的建模教练团队,这些教师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涵盖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群论及数论等领域,教练组成员通过向校内外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请教,反复阅读历年赛题和优秀论文,经常进行经验和心得交流,不断加深对建模工作的理解能力,负责对全校学生进行建模培训。其次,学习建模经验。近年来,我们教练组成员先后走访了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建模水平较高的院校,虚心听取了他们在宣传建模文化、组织和管理建模社团、开展建模教学和培训、选拔和管理建模队员、组织和参加各类建模竞赛等方面的心得。通过不断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实践方法,提高建模认知水平。再次,开设数学建模公选课。应该说,搞好数学建模公选课教学是实施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数学建模公选课教学往往涉及到多个专题,多个模型,应用到多个数学方法及学科知识,比如在微分方程专题教学中我们会介绍Logistic模型、蛛网模型、传染病模型、导弹追踪模型[12]等等。通过分析问题的起源,抽取数学语言,实施建模过程,分析建模效果,拓展建模深度,提高建模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建模过程的讨论,积极思考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数学模型提炼过程,平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比如减肥计划、养老保险、游击战术、投资风险等等。尝试通过自己完成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撰写建模论文培养学生完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纳入到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每个环节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最后,开展暑期集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走访和调研多个院校表明,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之前的暑期集训工作十分重要。为期半个多月的暑期集训中我们会重点模拟参赛过程,让各个参赛队完成多个模拟题的建模论文,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改正。此外,我们还通过组建建模社团,开设专家讲座、组织数学建模专题培训班、组织和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等形式不断普及建模文化和提升师生的建模水平。总的来说,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的形式与内容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图1来体现:实践证明,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在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数学建模培训自实施以来,已让多届学生受益。他们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暑期实践、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捷报频传,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多个领域的领头羊。多人考上名校研究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通过数学建模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