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论文范例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1

一、生态移民的缘起

在当代,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在一些地区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反过来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以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代表,人类开始了对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工业生产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分开发与索取固然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因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变迁也使整个人类社会不仅付出了诸如失去碧空蓝天、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的良好生态环境,而且也带来洪涝灾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沙漠化的扩大、沙尘暴的不断增多等沉重代价。日益严重的生存现实迫使人类在反思自己历史的同时,也在重新评估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无疑已经成为人类在当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通过生态移民则是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二、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困境

1.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缺乏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在生态移民新区,有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认识到社会管理之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重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轻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发展经济,以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为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对社会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社会建设研究不足,对社会建设投入不够,积极主动推动社会建设力度不够。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生态移民新区和谐社区及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同时也影响当地扶贫工作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2.社会管理创新手段单一

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乃至个人的共同参与,全面推进。但目前社会管理的主体仍然是政府,由于政府的能力及精力有限,政府不能也不可能做到对所有社会事务的大包大揽,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的最佳效果。这就需要作为发挥社会的自治功能、中介优势与社会减压阀的作用的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但目前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组织数量偏少、而且规模小,尤其是承担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更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社会管理手段的单一无疑会对生态移民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社会管理创新效果可想而知。

3.社会管理创新投入不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减少经济性支出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普遍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生态移民新区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与财力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对社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当地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薄弱,进而严重影响了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与实现。具体而言:一是教育公平问题引人关注;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欠债严重,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别较大、部分农村儿童失学现象严重;二是卫生公平性引人关注;表现在农村医疗资源缺乏,社会医疗保障不健全,农民大病重病看不起;三是公共文化问题引人关注;表现在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公共文化活动缺乏,公共文化经费偏少。

4.社会心理建设比较滞后

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度要求来看,生态移民新区社会心理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一是一些因社会心理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往往容易与宗教、民族、甚至政治问题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形势较为敏感、复杂与棘手。二是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在整个社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很少有人关心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其家庭矛盾、社交障碍、个人挫折全靠自己消化。三是社会心理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则。由于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弱势群体对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心理预期不抱多大希望而导致社会心理失衡时,势必对国家政策与政府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疏导,任其蔓延,必然给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5.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从实际情况看,生态移民新区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普遍严重滞后,主要承担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等工作,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寥寥无几。即便有,也大多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老化、素质不高、甚至没有受过严格科学的专业培训。这样就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工作的需要。另外,社会工作这一新型职业至少在欠发达地区尚未得到广泛了解和认可,其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现象。

三、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也是移民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新家园的关键之所在。“十二五”时期是生态移民新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既要聚精会神抓生产、一心一意搞建设。同时也要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加大社会建设的力度。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是普惠制时期,每个人都受益不浅,但是某些阶层比其他阶层受益更多。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和游戏”的色彩愈加明显,在一部分人迅速暴富的同时,另一些人则成为相对意义上的贫困者。中国基尼系数接近0.5,贫富分配差距为建国以来之最,而且城乡、地区、行业间的差距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社会不公现象明显加剧,与此同时,人们也深受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的困扰。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在社会上悄然蔓延。因此,为了实现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生态移民地区各级政府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放置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上。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其目的是通过利益的调整与分配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民众的和谐安康。社会管理创新除了要谋划好顶层制度设计以外,更主要的是积极做到基层社会管理的全方位创新与实践。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新情况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克服政府职能中的越位、错位及缺位的现象,科学厘定政府职能。政府在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要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使政府的职能转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上来。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弥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足,继而实现生态移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逐步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城乡社会管理创新联动机制

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由国外引入国内城市管理领域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根据属地管理现状以及方便管理基本原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将城市社区进行详细分类、编码及定位,并标注在统一的数字地图上,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通过社区“块”的协调和部门“条”的管理相结合,对城市辖区实施分层、分级的全区域管理,以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并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种城市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现代社会为解决城市中复杂性问题而发明的一种有用的知识体系与应用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构建一种宏大的有机管理系统。该模式注重并强调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充分运用,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的采纳。与传统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相比,网格化管理通过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的充分结合,对城市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及时发现与快速处理。网格化管理这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特征的全新城市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深度与广度。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生态移民新区各种社会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而常规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做到在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综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要进一步拓展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内容与领域,充分发挥社会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效益,丰富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3.加大新老社区整合的力度,增强民众社区认同感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有序推进,大量新社区不断出现与重组,在这种复杂的社区运动过程中,由于新社区成员之间往往普遍存在着民族差异、文化差异、行为差异、职业差异以及素质差异,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具有“天然性”和可持续性,存在新的社区成员的“重新开始交往过程”。因此,在新的同一社区,社区成员之间不论是在在文化与行为上都需要各方的相互适应、相互学习和相互妥协,如果各群体之间不能形成这样的关系,社区冲突就极易产生。因此,要加大社区的整合力度,增强社区成员社区认同感。一是社区组织的整合。要通过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村委会及居委会)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社区自治委员会的成员结构必须反映出社区成员的结构,将来自不同地区、民族的代表或领袖人物按比例纳入到村委会或居委会中,加大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力度,充分反映与体现各方代表的利益诉求,在社区重大发展事务决策中能达成一个各方利益都能得到体现、各方意见都能被采纳的共识性方案,以体现社区管理上的公平与公正,从而从根本上做到抑制社区冲突。二是社区文化整合。文化的差异是产生社区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在生态移民地区的社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元文化特征,也呈现出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特征,由于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因而对环境适应性也明显不同。当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人们组成一个新的社区时,社区文化冲突就会产生,其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民族接触中形成的民族矛盾,有日常交往行为差异导致的人际冲突,有生活方式不同导致的相互间的否定性评价,也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导致的日常生活中的疏离等等。因此,要大力加强社区的社会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开放性、适应性和反思性的新型社区。以此促进不同群体成员的接触,促进相互之间的文化了解,将不同群体文化的合理因素融入到社区管理制度中去。

4.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建立多中心治理结构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因此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因此,我国现有的政府职能应该进行有序转移,让社会组织更加充分的发挥其社会治理的职能和作用,让社会组织承担一部分社会治理职能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管理者与社会的“共同治理”。这就要进一步培育非政府组织。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要通过建章立制来有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真正理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坚决防止像因郭美美事件使百年老店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及公信力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整个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的不良事件的重现。二是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唐斯曾经说过,与政府组织一样,社会组织也有其自利性特征。在我国社会组织也存在有偿服务的事实,因此,要规范社会组织收费标准并定期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同时要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由政府指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的诚信度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要通过完善招募动员机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志愿文化,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志愿组织。要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机制,形成“社区工作者引领志愿者拓宽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者加强社区管理、改善社区服务”的新的发展模式。

5.强化社会心理疏导,优化个体心理素质

要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实现社会稳定,就必须加强社会心理建设,创新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心理具有安适感。政府应该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志愿者积极投身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建设。在农村和街道,必须有专人从事家庭、社会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如村委负责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有威信、有能力、有热忱的优秀村民等。政府的公安、司法、民政、卫生等部门要全力配合“小巷总理”的工作,从法律政策上给他们提供支持。政府应建立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组织,及时向公众提供心理治疗和疏导。另一方面,要优化个体心理素质,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德国学者齐美尔在其社会形式理论中认为,人类具有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交谊的冲动”,通过这种游戏形式,人们通过与他人联谊,从而消解孤独,愉悦心情。这对我们社会管理改革很有启发:应积极鼓励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以及社团组织的各类聚会、娱乐、读书、体育及休闲等活动,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鼓励在文学、艺术、审美、伦理等领域的讨论与交流,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谊、结社等。如果民间交谊活动逐步增加了,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必然也会大大增强,身心愉悦、健康快乐,从而会有效降低对金钱和商品的依赖程度。

6.加强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中发现,一个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变革都是由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诱发和统治的。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也能有效地降低社会制度变迁的成本。因为,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一方面为制度设计者提供了一个人事社会制度现状与制度需求的认知的框架,减少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花费在信息搜集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还能够为新制度的实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与监督的框架,以指导制度的推行,减少其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因制度扭曲而带来的社会成本。如同革命、变革一样,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也会碰到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问题。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论支持,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文森特•奥斯特洛姆所言:“要了解一个体制如何运作,在体制中修正或者变革如何影响其绩效,一种适当的理论是必要的”。就社会管理的创新而言,无论是顶层制度设计,还是基层实践创新,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的分析,目前社会管理理论总体上还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研究领域及成果仅限于一般性经验提升和规律总结,缺乏前瞻性、高端性、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有鉴于此,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只有从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出发,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研究,才能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才能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深入推进。

作者:魏向前 单位:宁夏行政学院

第二篇

1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

1.1人口管理与计划生育问题

1.1.1户籍管理混乱。具体表现为迁出县提供户籍资料不全,超生人员未入户、一户多人无法安置、户籍信息与迁移人员实际信息不符、重户等问题,导致部分移民户籍迁转尚未办理,影响土地分配、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户籍信息迁转周期较长,导致移民农村合作医疗、扶贫帮困救助、就学援助等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劳务移民户籍核转周期过长(政策规定劳务移民搬迁安置5年后迁转户籍),导致搬迁后不能及时享受当地的社保、医保等优惠政策及办理证照、贷款等方面的困难。

1.1.2传统生育观念与生育政策变化的矛盾。宁夏生态移民主要来自山区八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海原县、同心县和盐池县),迁入区则主要在川区。由于宁夏川区和山区执行不同的计生政策,移民从山区迁入川区后,按照移民政策,要执行川区计生政策。由于生育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使得许多移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和纯女户移民很难适应,政策外生育时有发生。人户分离现象也加大了计生服务与管理的难度。

1.2自发移民管理问题

自发移民是没有纳入政府有组织移民计划之中的自愿移民。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宁夏自发移民人数接近移民总数的40%,在有些移民安置区,自发移民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政策性移民。在隶属关系上,自发移民既不属于迁出区行政管理范围,也不属于迁入区行政管辖范围,属于无人管、无法管的“无政府状态”。

1.2.1政治民主“边缘化”。以银川市西夏区的西马银移民安置区为例,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自发移民无法参加地方基层民主选举,政治民主生活处于边缘化地位。

1.2.2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如他们承包土地、宅基地等权属也没有等到当地认同,耕地和宅基地都没有保障。已形成的自发移民区因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方式属于粗放松散型,导致人户分离、有房无地、房屋私自买卖、乱搭乱建等情况十分严重,给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1.2.3无组织化现象。因自发移民无当地户籍,因此难以享受与当地群众同等的惠民政策(灌溉、供电、社保、子女上学、就医、宗教场所、农业直补、良种补贴等),同时也拒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拒不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逐渐呈现随心而为、无组织、无政府现象。

1.3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弱化,移民自我管理能力弱

宁夏生态移民实行的是“整村集体搬迁,多村集中安置”的方式,在移民安置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移民集中居住在一起,导致管理上干部责任不明确,干劲不足,再加上“公众参与”缺乏,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一是部分移民安置区管理迁出乡镇和迁入乡镇责任不明,遇到困难推诿扯皮,管理制度很不完善。二是基层干部有松劲畏难情绪,部分村干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发现很少,讲困难的多,说具体事情的多,说措施办法的少,讲长远发展的少。三是缺乏“公众参与”。目前由于移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不畅通,平等对话协调机制的不完善,无法调动移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导致村民难以对安置区公共事务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移民自我管理主要表现在移民参与村民自治及参加社会组织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宁夏移民与扶贫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宁夏生态移民的迁移人群中,有40%的人参加过村民代表大会,但其中有18.8%的人只是偶尔参加,上有流程的人根本没参加过村民代表大会。另外,参加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移民比例仅为5.3%。

1.4宗教与民族管理问题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传统社区出现了分化与重新整合,居住模式由聚居逐渐走向杂居,随着迁入区的民族构成比例的改变,原有的宗教教派格局被打乱,出现了不同教派的村民混杂居住的状况,这既为增进安置区各民族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历史舞台,也使得各民族在社会历史角色的扮演中出现了自我冲突及与其他民族的摩擦。由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移民安置区文化氛围的变迁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安置区内的宗教教派之间的关系必将出现由平静到冲突再到平静的一个动态过程。一是回族内部因教派(门宦)之间在宗教仪式等上的细微差别导致的回族内部的文化认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也因缺乏管理和协调出现很多内部矛盾纠纷。如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滨河家园移民村的移民都是来自彭阳的回民,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教派,其中200多户回民信奉哲合忍耶派,有108户回民信奉依和瓦。在移民村的规划中,这里只能建设一座清真寺,提倡不同教派的回民合坊礼拜。但这一政策在回民中激起了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另外清真寺的选址也较靠近汉民的居住地,这引起了回民的不满。清真寺迟迟没能动工修建。二是回族与汉族因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在调研访谈中发现由于回族在宗教习惯方面严格恪守伊斯兰教教规,饮食上有特殊的禁忌,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少数汉族对回族既有不甚了解、心存胆怯,亦有排斥和歧视。三是宗教场所管理混乱。有些移民安置区没有一个良好宽松的宗教、民族活动环境,清真寺的建设用地以及回汉民族墓地的安排等没有规划到位,存在很大隐患。另外,在一些移民区的清真寺内部管理中,由于尚未组建民主管理组织,未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教职人员聘任、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也容易产生矛盾。

1.5移民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问题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除少数是原建制村整体搬迁外,大多是移民新村。移民来自不同村庄甚至不同乡镇,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相互之间有一个融合的过程。一是移民搬迁至安置区后,生态条件、语言、服饰、饮食、居住、婚丧礼仪、生产(生活)观念、生育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都开始发生变迁,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二是移民区的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问题比较突出。由于移民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移民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偷盗、打架斗殴等事件常有发生。三是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的社会排斥、歧视、误解现象。四是劳务移民的自我排斥。据笔者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劳务移民认为自身在现居地的社会地位比在原居住地低,处在社会的中下层或下层。

1.6社会管理人员紧缺问题

建设大村庄是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突出特征,由此,社会管理人员紧缺就成为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宁夏移民与扶贫研究》课题组调查,在2011~2012年宁夏全区130个生态移民安置区中,1000户以上的村庄19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52.94%;300~1000户的中等村庄30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26.27%;100~300户的村庄57个,其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18.32%;100户以下的小村庄24个,人口仅占移民总人口的2.47%。适度集中居住,虽有利于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但因生态移民规划中对社区管理和公共事业的从业人员的来源等未做具体规定,原迁出地的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和警察等社会管理人员均未纳入随迁计划,人员编制也未做相应调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造成迁入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人员紧缺。

1.7新老移民政策不一问题

自1983年至今,宁夏移民实现了由单纯的扶贫移民即“吊庄”移民向扶贫与生态修复并重即生态移民的转变。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移民其政策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移民工程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给予移民的优惠条件越来越多,老移民和新移民享受的政策反差较大。老移民,尤其是“吊庄”移民阶段,移民政策主要支持农业生产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滞后,政府每户补贴400元自建住房,移民初期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简陋,能源设备更要自筹购买。新移民,主要是生态移民搬迁时,政府在移民住房补助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公共服务方面,政府为移民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为300户以上的移民安置区建设医疗、计生、文化、科技、劳务服务室等村级活动场所。移民新村于旧村在生产社会环境上的巨大差距,导致老移民产生“相对剥夺感”,引发老移民的不满,影响了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2加强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合理规划移民安置区,减少和避免因资源有限性引发的社会矛盾

“人口迁移引发的冲突主要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当移民的迁入威胁到了当地人的利益时,由经济冲突、文化冲突为形式的各种冲突将在所难免。”首先,移民安置区的定位、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综合体,是对一个地区带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在布局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应是多元化的,应当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要充分听取移民群众的意见,做好移民搬迁规划的可行性研究,避免因移民的大量迁入引发新的资源、生态及其他矛盾。其次,加强土地执法管理,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建议由迁入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对移民(包括自发移民)开发并种植的土地进行丈量,核实准确面积,明确土地性质和权属。在加强对乱占、乱开发、私自倒卖土地及违法违规乱建房屋等的整治清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再次,促进移民安置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逐步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新建水源延伸工程、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集雨补灌农业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最后,宁夏山川少数民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完全相同,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传统。特别是宗教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渗透到民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又具有维系社会稳定、民族内聚、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对社区重构、关系整合和发展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态移民安置区规划与搬迁、重建时,必须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予以充分考虑。必要的宗教设施建设应予满足,民族传统和习惯应予保留。

2.2加强人口基础管理,健全和完善移民安置区人口管理体制

一是加强以“人口服务”为宗旨的移民人口基础管理。所谓人口基础管理,包括人口登记、人口统计、人口规划、人口监测及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等。在移民安置区,应构建以人口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方式,推动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的人口基础档案,整合人口出生、婚姻、流动迁移、死亡和选举等登记管理职责,形成简约、有效、统一、动态的人口登记制度。着力于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信息跟踪,有效衔接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相关公共服务。通过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整理、校核、存储和共享,有利于解决移民(尤其是自发移民)户口管理混乱、人数不清、迁移手续繁杂等问题,有利于形成人口信息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构建基于人口基础档案的人口信息服务机制。二是强化人口专项管理职能,如治安管理、选民登记、兵役管理、民族管理、特殊人群管理等。三是完善人口公共服务职能,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卫生、计划生育等。

2.3培育多元管理主体,强化移民自治能力

一是明确移民安置区各级政府职能定位,逐步加强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责任。要高度重视对移民安置区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建立移民村基层干部定期培训机制。积极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依靠社会组织的自治方式,提升移民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及作用的发挥,促进安置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二是健全、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强化基层民主自治。推进村委会、社会组织、企业和移民参与安置区社会管理和服务,培养移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三是逐步提高移民自我管理能力。

2.4加强移民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一是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移民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自觉树立“文明和谐论”的意识,始终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动摇、不走样,以“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为宗旨,依法加强和创新安置区宗教事务管理。二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严格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对宗教活动场所建设严格把关,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新建、扩建和翻建的审批程序;建立健全移民安置区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宗教职业人员管理、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制度,并对场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是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宗教渗透活动。

2.5加强移民安置区公共事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移民安置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后续建设,强化对移民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帮助移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保障机制。“移民的社会保障不仅包括温饱问题,还包括医保、社保、低保、子女就学等待遇问题。”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移民安置区教育体系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配齐教职人员,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尽快解决移民子女上学的问题。四是加快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移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6加强文化建设,增进移民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2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与传统新闻类似,但是也有所区别,民生新闻较多的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为与广大群众建立联系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讲究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以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指导思想,站在平民的角度,运用一种人文叙事的手法来描绘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和日常生活,有关生命的困惑。立意于民本,自然在新闻取材上也是关乎民众的生计,将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大事、小事、麻烦事和民众最关心的、有关切身利益的事,网罗进民生新闻中,作为报道的主体部分,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出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在向观众传播民生新闻理念的同时,提升观众的素养,为观众答疑解惑,解决观众生活遇到的困难,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的责任。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是人们群众生活中不和或缺的一种生活休闲娱乐项目。电视作为一种强势的传播媒体,传播影响力和效果都不容小觑。而民生新闻正是借助电视媒介,充分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宏观社会效果,以大众传播受众的行为理论作支撑,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发展,从报刊等传统媒介,转向电视节目的制作,取得了传播者传播民生理念的卓著成效,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和时代的特征与社会现实的要求,找到了有别于传统新闻的,一种传播民本思想的新途径。民生新闻理论的提出,对于中国电视新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收视对象的的新闻样式,带着广泛的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它的崛起体现了中国新闻自身的发展规律。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回归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新闻的改革也更加深入,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已经不再停留于过去的宣传以及政治喉舌,逐渐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有了更加细化的分工。在上世纪90年代,电视新闻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系列的功能,集宣传、监督、讨论、告知、娱乐、沟通和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的新闻取向,促进电视新闻功能的多元化的发展,这样的变革背景也是促使民生新闻爆炸式发展的主要社会背景。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我国媒体的理念也悄然发生变化,从受众本位转化为以观众的收视需求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宗旨,民生新闻的回归正是基于这样的硬件条件。因为民生新闻关注群体和关注事件的特殊性,能够引起群众的广泛兴趣和强烈的共鸣,自然收视率高,电视民生新闻正是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大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看到,新闻也可以活泼、通俗易懂、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像传统的新闻形式,刻板肃穆。中国电视向大众传媒本质回归,除却平民化的倾向,新闻的形式和报道思路上也有了新的转变,逐渐向老百姓的世俗生活靠拢。

三、民生新闻立足中国特色与时代特性

民生新闻理论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代特性紧密结合,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而产生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中也包含了新闻的发展,新闻媒体跟上世界媒体发展步伐的同时也要与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相契合,所以,民生新闻除却要在纷繁的世界新闻传播理论中立足,并且脱颖而出,必须着眼于本国本土的新闻。关心社会是新闻的重要职责,而富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新闻也必然能为世界复杂构架中的新闻理论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国社会主义新闻本着“以人为本”的民本倾向,正是为民生新闻理论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基础,民本是中国新闻改革创新中的突破口,需要在创新中保持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而民生新闻理论的提出正是基于这种发展状态,从理论上与世界接轨,通向世界性问题的解决窗口。在反映民众呼声的同时,不与政府立场相违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直是民生新闻努力的方向,而在最近几年的实践中,可以看到,这种融合是可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电视民生新闻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背景中产生的,带有很浓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性,但其内涵却具有十分深远又深厚的历史意蕴。民生新闻的观念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早在先秦的“美政”思想中就有所体现,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状态,并不适合实施这种先进的思想。因此,虽然“民本”是先秦时代政治的核心观念,但不成熟的理论和不成熟的制度以及社会环境都制约了“民本”思想的发展,而没有被上层建筑中所接受,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中也难以实现。在近现代的新闻媒体的发展中,民本的思想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社会背景,使得民生新闻在民本的思想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语境。尤其是在中国深刻变革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时代的特性,催促传统新闻的变革,寻求新的突破口,民生新闻在原有的理念和新闻发展状态中转变观念,是与时代结合的结晶,真正做到了为民众发声,体现了当代中国传统民本观念与特殊时期的特定空间结合的新闻观念。这一观念在中国的现实中提出并付诸实践。能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也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与之相契合的缘故。

四、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最近几年,民生新闻节目愈演愈烈,但是民生新闻要想要有更广阔的发展,现今的态势是不容乐观的。发展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创新,内容上也愈加显得狭隘,因此今后的出路之一在于报道内容和新闻来源渠道的扩大拓宽,不再将眼光狭隘地着眼于家长里短,应从现实的小事中,看到事件的本质,避免低级趣味的节目和同一地区节目内容同质化。在民生新闻中还可以凸显地方特色,体现地域的特色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不仅能增加当地观众的亲切感,还能使其他地域的观众产生浓厚的观看兴趣。另外,创新不仅是在内容上的,更多新颖的,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也是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之一。灵活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增加与群众互动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群众的生活,避免地方台相互抄袭民生新闻的新形式而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新的风格也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的处理上,以及视角的创新和主持人的独特风格上,具有亲和力的主持人和主持风格,能更好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语言上也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增加收视率。民生新闻想要有更大影响力,公共新闻报道的加入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观众的各种公共意识的觉醒都使得当今的新闻内容、形式和渠道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的要求,老百姓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为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找到切实的解决办法。因此,民生新闻的身份发生了转变,除了观察者和报道者,也成为问题的追问者和解决者。

五、结语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3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民生档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人民自身对档案信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民生档案的管理方式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和改善,档案的保存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良和提高,部分机关部门通过加大档案的管理费用、丰富档案的内容和领域以及强化对档案管理和投入力度等方法提高民生档案的社会地位以及群众关注度。众所周知,民生档案是人民活动、工作和学习的最基本的信息,它管理情况和存储情况的优劣以及其所具备的合理性对社会的安稳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彻底了解民生档案实质的前提下改善和加强民生档案的保存条件和环境。

二、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新思路

(一)服务手段创新是民生档案工作创新的关键

要想使民生档案为人民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服务就必须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过去管理方式和操作手法,依靠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平台创建新型的信息数据库。针对群众对档案的需求,从最基本和最需要解决处理的地方入手,帮助群众解决诸多社会难点和热点,优先创建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如医疗档案、保险档案、产权档案、户籍档案、低保档案、养老金档案等等信息化数据库,为人民创建一个最方便、快捷的查询民生档案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数据服务信息平台,确保实现民生档案的信息数据共享,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权益。除此之外,还要创建电子民生档案备份体系,构建政府信息和开放档案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民生档案在信息查阅方面的范围并使其内容有所突破,坚持丰富,民生档案的信息内容和来源,建立特色性较强的民生档案。通过创建民生档案信息数据库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档案管理人员的不足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并且更好的达到服务群众的目标,为群众提供最优质、最精准最迅捷的服务,解决诸多与群众直接利益相关的问题,维护群众自身的社会权益,为稳定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

(二)培养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以适应民生档案快速发展的需要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确保民生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条件。因为民生档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所以包含的种类十分繁多,这就进一步要求民生档案的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精通档案管理理论和方式、熟悉档案整理和分配流程、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能和理论,还要求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理念,能够对档案的管理方式运用自如。由此看来,有关民生档案管理的机构应当加大档案管理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机会,有组织、有重点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应用技能,以便更好的满足民生档案信息管理的飞速发展需求。

(三)更改观念、关注民生档案的资源价值

民生档案具有体察民情、解决民忧、维护民权等特点,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应用性。我们应当根据民生档案所记录的信息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尤其是就目前的社会形势而言,法律条令是管理和限制人民行为的主要方式,而民生档案则是最为其权力行使的重要依据,不但是惠民的基础,更是一种合法的信息来源。

三、总结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4

明确当前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等,是不断实现改进的关键性环节,所以还应当对此方面的内容引起较高程度的重视。目前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对于学习和生活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在进入大学后由于与高中管理体制的不同,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断增加,缺少了对未来的规划,学习质量大幅下降,逐渐通过考试作弊来完成学业。在中国经济生活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许多。国家目前在大学生资助方面提供了不少可以选择的方式,以确保多数贫困学生能够圆满完成自己的学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无息贷款、借款等等形式。但部分大学生拿到这样的补助之后,并未能好好珍惜,开始利用各种途径拖欠还款,比如更改个人信息,这对学校和银行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2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应当重点分析的现状等进行集中性的研究,可以明确工作开展过程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下文将针对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因和导致问题的主要因素等进行系统性的探析,旨在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1民办高校学生诚信观念淡薄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观念方面的因素,当前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之中,缺乏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教育,并且不少学生自身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诚信的观念和意识相当淡薄,进而使得其缺乏必要的诚信。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大部分的大学生从小就处于一种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之中,所以往往会出现精神空虚以及不爱学习的情况,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当前社会的就业状况,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并且不少学生认为抄袭作业以及考试之中进行作弊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是诚信方面的问题。所以,还应当加强对相关学生思想观念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以更好地促进当前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进步。

2.2学生价值观念模糊

其次还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相当模糊,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不断转变的情况,并且出现多种价值取向,相对应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等等,不够完善,对于一些事物的立场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最后再加上从众心理的影响,所以经常会出现多变以及矛盾等心态。在当前的趋势之下,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常常会难以面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时常会采取一种相对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当前社会的基本状况,有时候甚至会采取一些较为极端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这样的现状对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相当不利,应当加以高度的重视。

2.3客观因素

最后,则是一些客观方面的因素,诸如家庭方面的因素以及学校方面的因素。家庭对于学生的引导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长时间以来家长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其诚信方面缺乏必要的教育,轻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思想方面的培养。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观念相差较大,进而使得学生理解一些问题时出现了偏差。学校方面的教育机制落后以及对学生引导不良,也会导致一些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问题。

3结语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5

(一)文化和信仰差异性

民族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和民族,一些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民族地区,受到本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因此日常的饮食起居和行为习惯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有很大差异。信仰伊斯兰的同学会念“清真言”、做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等五门功课,主张顺从和忍耐,在饮食上不食猪肉。信仰佛教的同学会定期到寺庙朝拜,讲究因果、戒杀生、劝行善,饮食上主张素食。朝鲜族学生特别注重礼仪,本民族意识较强,喜欢饮酒、情绪易冲动等等。

(二)学习基础和习惯差异性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处在边远地区,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汉语基础比较薄弱。此外,由于教育的硬件以及师资的相对匮乏,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特别表现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课成绩较差。由于从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没有被培养出来,所以进入大学后,一些课程的难度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导致一些科目成绩不理想。

(三)生活习惯的差异性

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文化信仰方面不同,一些民族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同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藏族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比较自由悠闲的环境中,整体上自由散漫。生活中喜欢佩戴一些民族的饰品。新疆的维族学生以及一些回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平时进餐都到清真食堂,日常饮食也有一些禁忌。朝鲜族学生群体意识比较强,生活中喜欢饮酒。

二、行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健康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充沛精力和培养稳定性情的依托和保证。养成教育主要帮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健康文明的习惯和行为,具体包括自立自理、作息规律、学习自觉等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起床、吃饭、上课、休息都应该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对于大一学生,军训是他们的入学第一课,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逐渐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在大一阶段,学校还设置了早操和晚自习,早操旨在培养学生早起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习惯;晚自习旨在通过集体学习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预习的习惯。

(二)高尚德行的养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通过学校的素质教育以及自我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德行优良的人。现实社会中,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等不良影响,一部分大学生也越来越注重物质的享受,忽视精神世界的完善和提升。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应该培养积极正确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兴盛紧密结合在一起,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要求和完善自己,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塑造高尚的德行,努力做品学兼优的人才。

(三)优良学习品格的养成

学习是一个大学生在学校的基本内容,是否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最重要。学习品格是学生在一定学习动机和目标追求下在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及意志品质方面的综合反映。当前,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惰性和一些歪曲价值观影响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听课状态不佳,学习成绩较差,这些不良学习品格对于大学生成长极为不利。

(四)健康心理品格的养成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他们有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专业的选择与学习问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人际交往的处理、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问题等等。因此,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增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提升他们的抗搓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正常的心态去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环境是高校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一新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抓住重要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从大一新生入学伊始,利用军训半个月左右时间,对学生从按时作息,到军姿军容的整理,再到对于困难劳累的坚忍克服进行严格要求和强化,使学生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锤炼精神意志品质。对新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以及校规校纪教育,增强学生对于学校发展历程的了解,对于民族院校56个大家庭团结友爱的认同,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校规校纪教育对于学生树立纪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大一新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还包括入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安全法纪教育等方面。每年开学初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班级风采大赛,通过班级风采大赛,班级内部同学可以尽快地熟悉起来,了解各民族不同的语言风俗,促进文化的交流认同。通过各班级节目之间的评比,以竞赛的形式可以增强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积极向上班风的形成。此外,每年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把雷锋同志所倡导的忠诚、奉献、进取、友爱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学习上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同学们相互交流,彼此促进,既提升了学习成绩,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认同;在生活中,要有一颗感恩心,要积极帮助别人,公交车上、轻轨上主动为需要的人让座,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力所能及的帮一把。五四青年节是属于青年的节日,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每年可以通过学习党中央的精神,牢记党和人民对于青年人的希望和嘱托,并积极投身到文化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作为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头脑要时刻清醒,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此外,还可以利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进行养成教育。

(二)丰富完善方式方法,注重实效性

大一新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行为养成教育需要借助外部的人和环境来培养和塑造。首先,教育者和管理者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把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始终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要借助课堂这一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阵地,把真善美传递给同学们,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要巧妙自然地把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所教授的内容结合起来,并结合身边的事例传递正能量。作为老师可以做的很多,课堂的一言一行,平日的行为举止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站在一个理解者和帮助者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管理。随着现代媒体的高度发达,信息化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在进行教育和管理时,我们除了要利用传统的教室授课,课外实践,还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要占领网络传播的主阵地,倡导和传播积极的价值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许。行为养成教育效果的取得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吸收和践行来发挥作用。作为一名大一学生要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的精神遗产,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把传统文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思想融入到自身的为人处世上,同时结合时代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齐抓共管,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6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分析、定性研究方法。具体研究程序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综述,找物流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访谈,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参与程度、满意度及其社会适应状况,从培训态度、内容、目的、期望及融入城市社会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预测,修改与完善调查问卷,然后定稿。其次,发放调查问卷,访谈个案。课题组于2014年8月17日至9月10日对东莞、广州、中山三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和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分布于东莞、广州、中山三个城市的机场货运站、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车站、仓库、物流公司、货代公司、快递公司、配送中心等150家用人单位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1500份,其中有效问卷1480份,有效率占98.7%。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找个别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深入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职业教育培训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想法、建议及要求。最后,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处理。本文主要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等级、收入等基本情况,重点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状况及社会适应性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2结果与分析

通过计算克隆巴赫系数,其值为0.85,说明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在所有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历分别占11.8%、41.5%、43%、3.7%。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渠道来看,45%的农民工接受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教育培训,20%农民工接受政府部门组织的免费职业教育培训,25%农民工选择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只有10%的农民工自己花钱去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在148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选择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有370人。目前,东莞、广州、中山三市的高职院校新生代农民工物流职业教育培训效果不令人满意,培训不规范,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难以适应岗位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东莞、广州、中山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物流岗位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滞后,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制与用人单位对接力度不够。

3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尝试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路向,提出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人才方面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对策与建议。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机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鉴于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现代学徒制视野下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

3.1制定与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的物流人才培养,就是要与产业转型升级和物流行业生产实际需要相适应,针对物流行业的工作属性及岗位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培养珠三角地区急需的合格物流人才。物流行业牵涉面广,涉及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领域。因此,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人才,高职院校要与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物流部门密切对接,共同协商,制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凸显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3.2建立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以能力为本的综合素质

现代学徒制这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摈弃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方式,创新物流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关键就是构建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协同设置物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物流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与物流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相适应,要建立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物流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要求的教学模式,实现物流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提高学生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3.3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物流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创新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革新目前高职院校物流教学、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融合机制,企业、学校、政府、行业需要寻求共同的利益诉求点,要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门引导、物流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物流企业和高职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形成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物流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企业方面,采取岗前培训与分工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岗前培训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模式、企业文化和各项规章制度,分工种培训主要是由1名企业指导老师即师傅携带1~3名学徒工在车间进行专业技能指导。学校方面,应加强对学徒工的过程管理,由专职老师带队对学生在学徒期间进行跟踪监管,及时了解学徒工的心理变化,调整学徒工的就业心态,使学徒工毕业后能够留在企业为企业服务,降低学徒工流失率,节省物流企业的用工成本。

4结束语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7

1.调查相关说明与结果分析   1.1问题分类分析   表1表明,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大多数学生对其内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表中各A、B选项可知,学生对体系的认可程度平均达到了60%以上。如“价值体系的内容”、“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认可度分别高达92%和86%。应当看到,不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知存在着严重不足:有14%的学生认为这一理论已经过时,还有较大比例(15%)的学生对这一理论本身缺乏基本的认知。   1.1.1体系的认知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维系,有14%的同学认为“政府公信力”起着重要作用,另有18%的同学认为“经济的提升”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的认可度。这表明了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维系方式的特殊理解和认知。   1.1.2体系的情感分析图1、图2: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从以上4个图表可知,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不同方面的情感存在较大差异。最为缺乏的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情感,最为认可的是“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改革开放,大多数同学在认可的情况下,认为改革有一定不足,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根据图4显示,对于我们目前所欠缺的民族精神,学生认为:“团结统一”精神最为缺乏,其次是“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精神,最后才是“爱好和平”和“勤劳勇敢”精神。   1.1.3体系的态度分析表2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的态度从表2可知,尽管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体系的践行上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入党动机”。表中显示,仅有56%的同学入党动机相对纯正,其余学生则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从表中还可发现,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本身就出生于西部,但选择就业时,仍放弃了在西部就业的可能,其比例之和达到了25%。另外,在个人诚信和生活信仰方面,也有不少学生存在价值取向上的错误。   1.2对象比较分析   为探寻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的详细现状,采用不同年级之间、不分民族成分之间的比较分析方法,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的真实现状,可以达到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1.2.1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对比图5:贵州民族大学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价值体系的认知、情感与态度图5显示,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年级性特征:大一新生对体系的整体认同度最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对体系的认同感最强;相反,与大二、大三的学生相比,大四学生对体系的认同度有一定的下降。但从总体上看,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的整体认同感是比较高的,这也刚好与表1的分析结果暗合。但也发现,与正面认知相比,学生对体系的正面情感和态度明显较低,这也反映了学生在认知与情感、态度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1.2.2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对比北京一课题组2009年对全国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收的635份有效问卷中,赞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学生占67.0%,选择“说不清”的占24.3%,6.8%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上,48.5%的学生认为“可耻”,46.6%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3]。东北林业大学的一份校内调研显示:针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75.8%的学生表示“坚决反对这种观点”。针对“您为什么选择入党”,“增加就业砝码”的观点占了21.6%,“为了以后仕途顺利”的观点占了8.2%,“随大溜”的观点占了9.4%,这说明少数学生存在思想误区。针对“您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中西部基层工作吗”,23.6%的学生表示“这还需要仔细考虑一下”,15.7%的学生表示“不会”。有超过90%的学生表示“当前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4]。将以上两组调查和前文图表中同类问题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和一般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无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上、爱国主义的情感上,还是在体系的具体践行上都显得偏弱。   1.3调查综合分析   1.3.1问卷综合分析通过问卷分类分析和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结论:其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总体上是认可的。在阶段性特征上,有随年级逐步增强的趋势。这说明大学教育在其认同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其二,学生的体系认同感程度和现实中对体系的践行力度存在较大矛盾,表现出学生在知与行上的严重脱节;其三,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族文化及心理对其本身的影响;其四,学生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认同度较高,但又认为“团结统一”是当今最为欠缺的民族精神,体现出他们对这一精神在国家向度和民族向度上的双重关切,彰显了民族问题在认同感上的特殊性。其五,和一般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系的认同度偏低,这对西部体系认同感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1.3.2访谈综合分析通过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座谈,得到学生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主要有:(1)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兴趣不浓,应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2)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覆盖面低,实践课教学要切实开展;(3)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和风气有待净化;(4)要提高学生的体系认同感,加快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势在必行;(5)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应加强国家的文化建设力度和水平;(6)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应发挥好表率作用,不断增进其先进性和执政力。   2.认同感体系构建原则与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感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为重点,以实现其体系认同与践行相统一为关键,以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体系认同度为目标。   2.1基本原则   2.1.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在体系教育过程中做到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本,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身心特点,关心其合理诉求和内在需要,注重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调动其情感,激发其动机,逐步引导他们在体系认同感上达到更高境界。   2.1.2科学定位科学定位是保证体系认同感教育实效的基本前提。充分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现状和特点,对认同感教育的目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进行全面谋划,做到合理、科学与高效。2.1.3循序渐进从心理学意义上而言,认同感是个体一种复杂的认知和认可过程,要突破心理发展阶段中的不同障碍,其本身就有发展缓慢的特点。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独特的民族生活环境、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体系认同感的规律具有特殊性,速度也较一般大学生要慢。因此,循序渐进更应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教育的重要原则。   2.1.4通力合作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其认同度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之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社会的大环境、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能力、民族地区发展现状及趋势等,也对其体系认同感影响巨大。因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培育上,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民族地区的通力合作,以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2.1.5务求实效从目前大学生体系认同感教育现状来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目标、内容不明确;教育方式、方法不丰富;教育原则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5]。以高校为例,存在领导不重视、教师不尽责、学生不关心的现状。校内教育主体职责的缺位,校外大气候的影响,致使许多大学生所接受的正面教育化为乌有,严重削弱了体系的认同度,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增强实效性是大学生体系认同感提升的关键,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教育中应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2.2具体路径   2.2.1充分发挥高校在体系认同感教育上的主阵地作用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研究基地”、“宣传阵地”和“建设基地”[6]。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的教育中,理应发挥大学的主阵地作用。前文的调查也表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大学教育的确对学生的体系认知、情感和态度培养起到了主要作用。充分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关键在于领导关注与教师尽责,处理好“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榜样示范与身体力行”、“全面提升与尊重差异”之间的矛盾,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媒体、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大学精神等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其中,高校教师是体系认同感教育主体中的核心,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是骨干力量。高校应本着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着力培养其敬业精神和大局意识,全面提升其教育质量与效果,大力改观教育效果。   2.2.2进一步关注民族政策在民族团结上的重要价值调研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较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团结统一”民族精神高度关注,甚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目前欠缺的“团结统一”民族精神的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自身民族发展现状的不满。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来自民族之间的高度团结和统一,这一凝聚力体现在整个民族层面上,就是所谓的国家软实力。因此,强化并大力推进国家的民族政策,解决好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坚决打击并严惩不法分子的民族分裂行为,是促进民族团结统一、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的重要一环。   2.2.3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建党理论,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党性有无的重要体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增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树立党的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指导地位的重要保障。以反腐倡廉为重要内容的党的先进性建设在目前尤为迫切,关系到党的自身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调查显示,增强大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党自身肩负着重要责任。   2.2.4加强和谐社会构建力度和前进步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在社会层面上对真、善、美的追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渴求。构建社会主义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抓住这些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推进建设力度,加快前进步伐,使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调研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目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效总体满意度不高,特别是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和家庭成员医疗问题。由此看来,在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效率的基础上,加快其推进力度,对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2.2.5全面净化民族地区的社会大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在给民族地区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民族心理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再者,由于民族地区小聚居、大杂居的居住现状,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和民族成分的日渐复杂化,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激化的可能。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系认同度,就必须全面净化民族地区的社会大环境。国家要在民族地区发展上加强政策倾斜;地方政府要在民族事务管理上加强思想引导和行为疏导;在民族矛盾处理上更为客观、公平和公正。除此之外,民族地区主流媒体要在宣传和弘扬社会正气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主导作用。   2.2.6切实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文化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有益于人民大众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体系认同感培育上,要充分重视健康文化在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体系认同感上的积极作用。禹晟哲认为,一国价值观念形成于一国文化。在当前社会转轨过程中,中国文化一度受到“‘没文化内涵’的文化”的冲击:文化含义被曲解、文化含量急剧衰减、文化个性完全丧失。究其原因则在于传媒的浮躁、精英的缺位和市场的诱惑[8]。孙正聿指出: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工具理性的思维取向使得人们丧失了本我,“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成了当下流行的社会思潮[9]。文化的大众化和多元化弱化了精英文化的“标准”化,造成了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没有标准的选择的存在主义的焦虑”[10]。对于健康文化的培育、主流价值的形成,禹晟哲则呼吁:要实现“政党的代表”、“精英的引领”和“传媒的担责”[11]。因此,健康文化的倡导和培育应成为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要高度重视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3.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12]。加强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系认同感,不仅有利于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且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民族的团结统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同感培育上,要集大群体智慧,合全社会之力,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转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使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变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崇高信念;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灵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作者:陈彩利 单位:贵 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8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必然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前,困扰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难”,即融资难和盈利难,“两难”的外因又是“两高”,即成本高和税费高,内因是“两低”,即产品附加值低和技术含量低。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中,民营中小企业长期依赖的传统低工资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得不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步入转轨时期,各项制度、体制均不完善,受利益驱动,中国市场出现了信用交易中大量的失信失范行为,如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为劣、坑蒙拐骗等现象,不少人甚至铤而走险,践踏法律,扰乱了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也使中国企业国际竞争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处处被动,处处受限,失信失范行为使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中国企业基于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重视信用建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一种在未来社会竞争中比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和宝贵竞争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逐步深化的市场经济改革中,中国企业,尤其是发展环境更为艰难的民营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改变观念,跟上时展的步伐,积极学习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在诚信社会中重视并践行信用管理,通过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增强管理创新能力,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控制经营风险,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转型升级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才能在这一轮竞争中胜出。

2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面临的困境

2.1信用管理的社会基础薄弱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由于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导致社会信用意识薄弱。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社会信任结构不利于开展信用管理。我国社会是一个低信任度社会,信任关系往往局限于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圈,与此相对应的是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这样的社会信任结构使信用管理缺乏社会基础,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用管理制度;二是信用社会机制缺失,对失信行为缺乏制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失信惩戒机制,企业违法失信成本较低,惩戒力度小,效率低,导致诚信意识较差,致使企业赊销的成本高、坏账多,因而企业缺乏信用管理的积极性;三是企业获取信用信息难,信用信息质量难以保障,信用信息成本较高。在我国,相关企业信用信息往往分散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而且处于各自封闭的状态。企业的信息征集渠道受到限制,征集到的信用信息质量有限。缺乏信用信息导致企业向客户授信时,只能凭主观判断和个人好恶,无法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2.2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意识弱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信用的认识比较粗浅,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多年以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三角债”“担保链”等问题的困扰,对赊销或赊购心有余悸,不愿贸然实施信用管理。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很多行业习惯于“现金、现场、现货”为特征的“三现交易”,已成为一种行业惯例,企业不易接受赊销或赊购,信用管理的社会基础差,社会信用意识薄弱。

2.3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能力低

由于缺失社会信用实施的环境,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和制度和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管理因得不到足够重视,缺失专业人员支撑,在客户信用评价方面,企业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赊销政策方面,企业多采取相对保守的销售策略,过分强调以资金安全而错失市场扩张的机会;财务管理中由于缺少专业、科学的方法管理应收账款,最终造成大量的呆账坏账。在职能分工方面,企监往往是重权力集中而不重职能分工,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又相互推卸责任。在管理战略方面,企业战略不够清晰、完善,缺乏长远规划,没有运用好信用管理为企业的整体战略服务。

3信用管理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以资金、物质资源及劳动力大规模投入为基础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很多产业已经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并且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成本逐年上扬,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这样的状况不但在我国经济先行发展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盛行,在中西部地区也快速出现。企业只有重新审视发展环境,改变观念,转型升级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信用管理,在产业链上逐步实现以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及信用品牌为支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有条件集中优势资源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般而言,信用管理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挖掘以下重要的作用。

3.1信用管理可以对企业客户优化起到甄别的作用

客户资源历来都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优质客户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凸显。赊销或赊购是企业与客户信任关系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以赊销或赊购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有利于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发现诚信客户、淘汰失信客户,通过信用甄别获得优质客户,并与重要客户建立基于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企业通过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基础的供应网络与销售网络,实现选择客户、优化客户的目的,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3.2信用管理对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赊销是信用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它不仅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变相降价,也是提高产品性价比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产品质量的一种保证(因为产品质量低劣就意味着坏账风险)。因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在激烈的买方市场,赊销等信用管理将越来越成为企业争取客户、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实施全面有效的信用管理,可以通过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专门信用管理部门的专业管理,使企业追求销售额最大化的同时,控制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使应付账款持有最优化,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信用管理对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

3.3信用管理对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防范作用

赊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经营风险,赊销客观上使企业应收账款额度及其管理成本提高,相应的坏账比例也会上升。如果企业不善于信用管理,就会面临着“赊销找死,不赊销等死”的尴尬局面。因此,企业应该意识到信用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了市场、财务、商法、统计、计算机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事信用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还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企业重视信用管理,需要加大投入,特别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客户进行科学的信用管理,可以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授信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政策,不但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的风险,还可以进一步的拓展优质客户的合作空间。

3.4实施信用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

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优秀企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通过实施信用管理对产业链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借助其对产业链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控制能力,把企业的非核心的业务,例如一些对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依赖性较强的生产环节逐步通过外包、贴牌、管理输出等形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本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持续专研核心业务持续保持领先发展,企业成功实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的转型。

3.5通过加强信用管理促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转型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品牌的信任和依赖越高,品牌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十分吸引企业的眼球,优秀的企业纷纷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企业品牌战略是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信用是企业品牌的内在基础,没有信用作支撑的品牌战略,是不可能持续的,信用管理是企业树立信用形象、支撑品牌战略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信用管理对于企业树立外部信用形象至关重要,也必然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步伐,通过品牌建设引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3.6借助信用管理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也随之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今天,为了确保市场的竞争地位,许多企业正在实施深刻的管理创新,快速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信用管理,则可以形成以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及信用品牌为支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托这些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产业可以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并有前瞻性地加强对产业链分工的掌控。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