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论文范例6篇

应收账款论文

应收账款论文范文1

为了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矫枉过正:严禁企业出现应收账款,对赊销业务一律封杀,绝对不允许产生。像这样一相情愿违背市场规律用行政手段来控制,是非常不科学的。虽然风险控制住了,但却也因此丧失了很多市场机会。对应收账款不能因噎废食,把应收账款看成洪水猛兽,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方法论,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怎样才能合理地解决控制风险和市场开发的矛盾呢?为此,我们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应采用“步步为营,防范于未然;个个击破,笼旧账陈款”的管理和控制策略。既可以有计划的控制风险,有步骤地回收应收账款又可以大力开发市场。

一、“步步为营,防患于未然”

“步步为营,防患于未然”就是要建立一套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过滤应收账款风险的体系,使应收账款的发展与形成处在一个有控制的状态下运行从而防止坏账、呆账的产生,防患于未然。

第一步:加强客户资信管理,制定信用政策

面对现实,我们认为要以客户资信管理为基础,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推行全程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来全面控制营销的风险。一般用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信用标准。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账费用这二者之间作出一个双赢选择,调适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应着重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知己知彼,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以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

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

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应从客户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等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

第二步:完善收账政策

自古以来,欠账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各位客户拖欠、拒付账款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即使信用表现一贯良好的客户也会因某些客观原因而无法如期付款。基于这种考虑,企业能够同客户商量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通过实施债务重组,也许就能够将大部分账款收回。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才可向法院。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

总之,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

第三步:加强职能部门对应收账款的责任控制

(1)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该公司在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营销往来的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2)改进内部核算办法。分别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如公司与购货经销商直接的销售业务,办事处及销售网点的销售业务,公司供应部门和贸易公司与欠公司货款往来单位发生的兑销业务、产品退货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与程序以示区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3)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账,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该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4)定期或不定期对营销网点进行巡视监察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对赊销出的产品需要经常性的管理与服务,货一旦赊出去,各个职能部门就必须密切关注客户的运作情况,对一些不良征兆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赊销期满才过问,否则,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各个击破,化解旧账陈款”

“个个击破,笼旧账陈款”就是从被动的清欠管理向主动的风险防范、回笼资金过渡,强调对每一笔应收账款的管理要都要一一控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办法,注重原始资料和证据的建档保存,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采取各种方式极力回笼。企业要对已发生的每笔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的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也就是对其进行事后的管理,方法如下:

三、对应收账款客户的统一管理

1.全面了解客户的主体情况建立档案资料

如果是单位客户的,要了解单位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如果不是法人,要弄清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是谁;注册资金数额和经营范围,要知道超出经营范围经营是不合法的;经营责任人和法定代表人的个人情况,因为业务往来毕竟是人与人在打交道,对关联人的思想、风格、人品和作风不了解,就难以配合工作;资信情况,包括客户的资产、负债和实收资本的结构以及偿债能力等。是自然人的,则要了解对方是否合法居民,有无具体住所、居住地、经营场所(包括地点、面积及所有权归属)、资信情况包括资金大小、负债情况、偿债思想和偿债能力等。

2.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各个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客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客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3.检查各个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每个客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4.掌握个别客户的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或提醒业务员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具体措施有:

第一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应收账款预警制,即按合同对到期未回款的要提出报告,及时反馈给总经理和有关业务部门;

第二是业务人员回款责任制,业务人员未按合同或规定自行赊欠的要承担相应责任,由于业务员的努力做得好的或提前回款的,应给予奖励。对应收账款必须及时清回。到期未回款的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策。对不正常超过两个月的要列为重点进行调研,由主办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出报告,要迅速及时。如果能取得客户真实的财务报告是最好不过的,否则就要从其他渠道了解。事物的形式与内容都是随之变化的,就要运用其他手段。如对方经营情况恶化,严重资不抵债甚至濒临破产或主观故意拖欠,先要求退货,其次及时采取追收措施。

5.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各个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分别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是哪些企业,考虑取消其信用政策。

7.依靠法律保护。对久追不回的个别欠款,在常规程序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应大胆采取法律措施,包括:(1)发律师函。(2)申请强制执行;(3)民事诉讼。正式债务人。法律是保护伞,运用法律手段是债权人的权利,当然,不到迫不得已,仍以友好协商为上策。

四、针对不同的客户确立不同的收账方法:

企业要定期召开应收账款会议,制作“业务往来余额表”、“账龄分析表”,分析发生应收账款的每一个客户、每笔货款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并上报财务、销售部门相关领导,制定有效方案,加大回款力度。具体做法是:

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

2.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针对故意拖欠的讨债,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讲理法;恻隐术法;疲劳战法;激将法;软硬术法。

3.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应收账款论文范文2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对策分析、商业信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当前,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而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中枢神经。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不仅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本文就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及其特点

简单来说,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概括起来,它具有以下特点:

1.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2.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与外单位之间,由于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而产生的。

3.企业产生应收账款,一般表明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过程已完成。

4.应收账款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记账。

5.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

二、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1、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应收账款是资金流通的缓冲形式,但是,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也会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实现,从而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如果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既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有效利用还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和为催收欠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企业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2.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亏损

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流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有关法规中明确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

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

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没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费用,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

企业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致使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被占用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也就是赢利机会,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为降低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不利风险,企业应积极建立合理完备的应对措施,但是在此之前,只有找出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

1、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

从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角度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重视不够和缺乏风险意识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没有明确要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意识,他们所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对如何理财还缺乏意识和经验。企业经营者认为清理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事,与经营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有的企业连财务部门也对应收账款心中无数,更谈不上管理和清收了。

(2)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章,放任自流,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有些企业虽然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内部激励机制也很不健全。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3)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

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没有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这就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

2、商业信用不发达因素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落后,缺乏法律观念。由于全民信用意识不普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不可靠,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

3、企业的商品质量因素

商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及品种规格是否齐全均会影响客户的付款愿望。一些企业销售的商品价格高、质量差,或规格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客户购买此类商品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最终导致了客户延期付款,甚至拒付。

4、市场竞争因素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作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它除了能够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外,还在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资金。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起码与他的竞争对手所提供的相等,甚至更优一些。货币信用政策使其获得了竞争上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对策

1、要引起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高度重视

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使企业真正懂得在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不断降低应收账款,预防经营风险,作为一项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长期工作。

2、要加强各部门协作,建立联合制度,明确分工

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属于综合管理的范畴,不仅与财务管理联系紧密,而且与销售管理、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经营部门、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改变过去认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账务不清也是财务部门责任的观念。要加强协作意识和整体观念,制定相关制度,促使职工协调一致地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推动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工作。同时要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哪个环节、部门出了问题,追究哪个环节、部门的责任,从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司其职,以此监督、检查、考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及清理情况。

3.建立有效的考核评定体系

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但虚增了企业的资产,而且影响了有关部门对企业经营者业绩的考核和评定。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效绩指标考核体系。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4.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应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的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的全过程负责任。这样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回收的进程,最大限度减少坏账损失。

5、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政策

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客户,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量;相反,则会使企业损失大量的客户,造成产品销量的下降,如若赊销成本的增加大于所得的收益,将会削减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等衡量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关比率,以此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正确估量应收收款价值,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和信用标准。

6、开展信用保险

企业在进行信用管理同时,还可以开展信用保险。在国外,企业为了避免在提供赊销时遭受意外的坏账损失,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信用险。而目前,我国大多保险公司尚未开展这项业务。但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这项业务一定也会开展起来。在投保时,应在坏账损失和保险费之间进行权衡,以使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8、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

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刚刚发生,有的已经超过信用期限很长时间。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细致的核算和严密的监督。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比较直观,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有多少账处在信用期间内,这部分欠款未到偿还期,是正常的;至于到期能否收回还要待时再定,但及时的监督仍是必要的。有多少账超过信用期,超出多长时间,超过信用期较短的这部分欠款收回的可能性较大;超过信用期较长的这部分收回的困难较大;超过信用期很大的,这部分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应引起高度警惕。

9、组织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应收账款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为视角,分析了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内涵及其对于出口商的风险,指出国际保理结算方式是解决我国出口企业巨额应收账款难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和应收账款回收方面的具体措施及运作流程。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贸易应收账款 国际保理 我国出口企业 巨额应收账款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额也大幅度上升,而与此同时,海外欠款,即海外应收账款或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据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总出口额两成,而且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即使是像长虹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是厄运难逃,早在2003年,长虹公司海外应收账款就达人民币49.85亿元。目前中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占企业总资产已达3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大额的海外应收账款使本来就缺乏后续资金支持的外向型企业“雪上加霜”。国际贸易应收账款回收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风险的重大难题。 一、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内涵 国际贸易应收账款(Collection of Receivables)是指当卖方向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根据双方交易合同,由买方在交易完成后的一定时期内向卖方支付的款项。买方清算支付之前,该交易在卖方的资产负债表上则表现为对买方的应收款,它代表了卖方对出售货物或已提供服务的求偿权。国际贸易应收账款源起于供应商(即卖方或出口商)以赊销等方式向客户(即买方或进口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凭借商业信用,买方不须立即付款或提供财产担保就可获得卖方所提供的货物,由此买方获得了这种有期限约束的资金融通,应收账款到期时才需支付相应货款。对于卖方(供应商)而言,他们借助赊销刺激了买家的购买欲望,从而能够迅速提高销售数量,进而提高了卖方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库存,有利于形成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循环。因此,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这种对交易双方互惠互利的商业信用使得国际贸易中的应收账款规模日益增大。 二、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风险 一般说来,国际贸易应收账款交易方式对于卖方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对于买方的风险。首先,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分别居于不同国家,因而对于海外买家的资信调查存在较大困难;其次,国际贸易应收账款是基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国际贸易交易方式,是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资金融通,一旦买方违约,则卖方将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如2003年长虹公司在美国的分销商APEX公司就欠下4.72亿美元的应收账款;再次,国际贸易应收账款回收由于涉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交易习惯和法律规则,而且诉讼程序复杂、诉讼期限漫长及律师费用高昂,所以此项工作难度很大。许多出口企业难以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日积月累,最后有可能变为呆账、死账,导致短期流动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生产经营受阻,甚至会造成企业破产的严重后果。目前中国出口企业普遍遭遇国际贸易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回收期限长甚至无法回收等困境。 三、利用国际保理业务解决我国出口企业巨额国际贸易应收账款回收难题 保理,又称保付,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的内容主要包括,卖方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进口商或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或劳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类账管理、账款代收、信用销售控制和坏账担保等服务中的至少两项。国际保理则是当订立买卖合同的双方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专门为以赊销(O/A)或承兑交单(Document Accept)方式提供商品或劳务的国际贸易活动双方设计的一种集贸易结算和资金、短期信用融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其中资金融通和风险转嫁是现代国际保理最核心的功能。 1.利用国际保理商分支机构遍布广泛的优势,出口商可以更加深入地调查和评估国外进口商的商业资信,从而降低违约风险,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 2.通过国际保理,可大大缩短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还可以将其风险转嫁给保理商。由于保理是应收账款的卖断性融资,其本质是一种债权融资。利用保理业务,企业可以迅速地筹集到短期资金,以弥补资金的临时性短缺,避免呆账和坏账的产生。虽然融资费用( 通常为贴现利息和佣金)相对较高,但完全可以通过加速资金周转而得以补偿。 3.出口商利用国际保理结算方式的运作模式及其流程:①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签订国际保理合同;②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签订保理商合同;③出口商调查进口商资信;④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货物销售合同;⑤出口商装运货物并将货运单据寄给进口商;⑥出口商将应收账款债权转移给出口保理商,出口保理商按合同约定将不超过发票金额一定比例(一般为80%)的货款向出口商预先支付;⑦出口保理商将应收账款债权再次转移给进口保理商;⑧进口保理商向进口商催收到期应收账款并转付给出口保理商;⑨出口保理商在扣除预付款、佣金及其他费用后,与出口商结算交易余款。 由此可见,国际保理无疑是我国出口企业摆脱巨额海外应收账款困境、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应收账款论文范文4

应收账款应不是简单的赊账与追账,其中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周期、数额、方式、方法以及种类等等,而当前许多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管理不善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缺乏精细化核算意识。大多数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方面意识过于简单粗糙,而直接参与赊账与应收账款催缴的销售人员及工作人员也将这部分的管理工作看得过于笼统,从而经常出现一把抓或者一盘散沙的局面,项目不清、周期不明、追账无计划、无方法,往往让资金回收陷入无目的、无成效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也就在于缺乏应收账款精细化核算的科学意识。

(二)缺乏专门人才队伍。应收账款对于企业资金管理及财务运作来说都是一门复杂而系统的学问,但是当前企业在应收账款的具体管理及操作方面仍然缺乏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专门人才,虽然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开展基本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但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并不是特别在行,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不仅有企业的管理意识不够正确的原因,同时还有在人员任用方面的随意性原因,在此种管理队伍的运作下,想要提升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质量必然会十分困难。

(三)具体管理工作不够细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就必须进一步实现会计核算的细化管理,但是在这方面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并不好,不够细化、粗糙、随意、无规范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应收账款想要实现核算及催收的有序与科学就必须加强应收账款在类别上的分析归纳,从而给出不同的催收程序及方法,但是目前情况来看,未能做到令人满意,甚至这方面无人在进行认真的操作。再如,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细化还必须掌握及时、精确的财务会计数据,这样才能够实现对每一笔应收账款的分门别类,一一对应,但这方面的工作同样不够令人满意。再次,由于在管理工作当中没有推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许多问题出现以后无人认领责任,造成许多问题无人扫尾与承担损失及后果,进而制约了整个应收账款管理的有序健康开展。

(四)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制度是确保管理工作与具体操作能够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据,当前许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不够细化、不够规范也往往是因为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的。例如未能针对客户信誉做出科学及时的评价、未能对应收账款具体项目做出更为细化的规定、未能就催收过程中的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与研究同时也未能就具体经办人的责任、义务及权责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定。这些问题的粗糙简单直接造成了无法实现应收账款会计核算的进一步细化,从而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以及资金管理工作方面的水平提升。

二、加强应收账款会计核算细化管理的措施

研究前文已经提到当前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含着诸多方面的原因及具体工作,仅仅依靠单一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强无法切实提升整个应收账款会计核算的细化管理水平,所以我们需要从这些问题入手,有的放矢的寻找解决方法。

(一)树立科学管理意识。科学的管理意识才能够指导正确的管理行为,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来说,想要切实提升其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在资金管理及财务运作方面的具体质量就必须真正加强会计核算的细化管理,真正实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所以不仅需要加大在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当中的科学意识树立,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企业领导者、经营者与决策者这方面的意识树立,同时还要就企业的具体情况加强应收账款及会计核算与本企业具体生产运作特点的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统筹全局、运筹帷幄,为加强应收账款会计核算细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具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首先在管理队伍素质提升方面应该根据国家对财会人员做出的基本要求将不合格人员从管理队伍当中清除出去,其次还要就企业的应收账款具体特点加强现役管理人员的技能提升与观念革新,同时还要加强对兼具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具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确保管理队伍的素质与水平能够胜任企业当前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其次,加强具体工作人员的技能与素质应该重视本职工作素质提升以及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学习掌握两个方面,这样才能够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更为切实的执行,能够更加牢固的与具体工作相结合。

(三)加强具体工作细化管理。为了确保应收账款会计核算细化管理工作的切实加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操作。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条件及财务水平就应收账款进行细化分类,例如根据信用额度或者信用期限进行划分,可分为优质客户、预警客户与严重超期客户。优质客户可按照正常管理程序进行管理,无需额外加强细化管理程度。对于预警客户,则是正处于超期边缘,将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与呆账坏账的客户,这部分应该作为核算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应加强催收力度,加大相应销售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督促力度,避免这部分客户演变为严重超期客户,而对于严重超期的客户,为了尽量降低企业的实际经济损失,应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与催收方式,而转为定时提醒客户偿还最低欠款金额,同时进一步细化这部分客户的欠款偿还核算内容,建立单独的核算项目,实现最大限度的精细化管理。其次,对于每一笔往来项目及资金流动都要进行专门的数据录入与登记,避免核算过程中的疏漏与错误。再次,要加强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加强销售人员及管理人员在确保基本销售任务得以完成的基础之上的责任意识树立。

应收账款论文范文5

应收账款主要是企业在销售商(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时应向客户收取的期限在一个营业周期内的货款及代垫款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逐年递增。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方式的不同和对货款回收管理力度的强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收账款。有的企业全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有的企业月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占月平均销售收入比例较大,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与其制度要求及其自身发展现实不相适应。据统计造成目前各企业应收账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因此形成了一部分具有周转性的客户应收账款。

2.系统内相互拖欠。

有些企业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或是由于注册资本偏小,或是由于经营不善,自身积累不够,造成企业经营流动资金短缺,因此,在系统内常常是先货后款,相互拖欠,也形成了部分应收账款。

3.管理无章,放任自流。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无人问津。

4.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有些企业中,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5.对账不及时。

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有的企业由于不及时与客户对账,有的即使是对了账,但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

6.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客户的资信程度如何?目前对方经营形势处于什么状态?被占用的资金风险有多大?形成逾期的原因是什么?是恶意的逃债还是临时的困难或是确无偿还能力?不得而知。

7.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

在各企业中,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都知道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或对不上或收不回,但具体该由谁来督办、谁来清查管理并不都十分清楚。、

三、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加强合同知识培训。

运用《合同法》及合同的基本理论抓好客户资信审查的前提下,合法而有效签订销售合同是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应收款的一项基础工作,在缔约销售合同中,要着重考虑以下条款:①付款条件和结算方式。提高首付比例,余款限期缩短,现款(汇票)支付等方式。②合同履行地和履行条款要严密,关注履行地或货款交付地,一般情况下尽可能放在本地。③合同定金或违约条款要明确,要给对方有约束力,保证合同履行。④合同纠纷的解决条款要有利于本公司。主要是通过协调不成时,诉讼管辖权应尽量在本地法院。⑤有一些特殊客户,要关注质量条款。资信不好的用户还可以要求提供担保。

2、加强售后管理。

公司商品销售后,货款回笼未实现前,就形成应收款,因此要及时跟踪、催收。①对应收账款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预警机制,对资信情况下降、付款不及时的客户及早作出对策。②要及时核对、书面催收,核对和催收既能及时掌握对方情况,也是不中断诉讼时效的有效方式。③加强经办人员的考核,落实催收责任。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与经办人员签订担保协议,依法把回收责任用契约形式固定下来,明确权力和义务。同时在公司内部也可签订考核协议,明确奖惩办法。通过合同契约和担保制度,真正做到“谁经办,谁负责”、“谁损失,谁承担”的约束机制。

3、加强对应收账款财务核算和监督管理。

财务、营销、法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及时沟通,财务审计部门应针对不同应收账款,按性质、账龄不同,及时监控,及时发出预示信号,传递给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及时对不同应收账款情况进行汇总,提出有关建议,供企业高层领导决策。各个部门要经常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对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要按《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及时计提坏账准备。

4、建立动态的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

要确保供货商应收账款有效收回,就必须建立动态的零售客户资信评审机制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保障供货商及时了解每个零售客户的资信走向,辨别出高价值、高资信的零售客户,还能确保供货商信用政策的实施更加合理有效,更可以确保供货商坏账损失率降至最低,使供货商的业务顺利快速地开展。对零售客户的信用管理要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即每隔一定时间根据前期合作情况,对零售客户的信用情况做重新评定。不仅仅在选择新零售客户时才执行,对以往发放信用政策的老零售客户也要时时关注,因为零售客户的信用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对零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销售政策,就可能由于没有对信用上升的零售客户采取宽松的政策而导致零售客户不满,也可能由于没有发现零售客户信用下降而导致货款回收困难。零售客户资信评审是个动态、长期的过程,账款追踪分析和账龄分析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应做到月评、季检和年审,做好账款风险管理的预警工作,挖掘出资信好,高价值的零售客户,给予优惠的信用政策,剔除资信差、低价值的零售客户,或给予更严格的账款管理。惟有这样动态的零售客户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才能保障供货商货款风险降至最低。

5、制定鼓励零售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

供货商要制定刺激零售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一般的做法是确定一个结算日。供货商要制订相应的销售奖励政策,鼓励零售客户采取购销、现款现货等方式合作,尽量减少赊销的方式。对货款回流及时、销售量良好的零售客户给予奖励或给予优惠的销售政策,可以在返利上做出一定让步,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特别优惠,刺激零售客户付款的积极性,加快货款的回笼。

应收账款论文范文6

企业有了应收帐款,就有了坏帐损失的可能。不仅如此,应收帐款的增加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企业要充分认识和估算应收帐款下列3项成本:

一、机会成本

应收帐款作为企业用于强化竞争、扩大市场占用率的一项短期投资占用,明显丧失了该部分资金投入于证券市场及其他方面的收入。企业用于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乘以市场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之积,便可得出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

二、管理成本

企业对应收帐款的全程管理所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帐款帐簿的记录费用,收帐过程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人工工资、诉讼费以及其他费用。

三、坏帐成本

因应收帐款存在着无法收回的可能性,所以就会给债权企业带来呆坏帐损失,即坏帐成本。企业应收帐款余额越大,坏帐成本就越大。

以上前2项构成应收帐款的直接成本,第三项为应收帐款的风险成本,这3项就是企业提供给客户商业信用的付出。

着力应收帐款投资的规划与控制,制定有利企业的信用政策

应收帐款投资成本与收益并存。企业采用赊销方式,虽要耗费一定代价,但也可以开拓并占领市场,降低产成品的仓储费用、管理费用。为双边衡量应收帐款的边际产出与边际投入,提高应收帐款的投资效益,企业从实际出发,制定以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帐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政策十分必要。

一、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一般用预期的坏帐损失率表示。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帐费用这二者之间作出一个双赢选择,调适应收帐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应着重考虑3个基本因素: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知己知彼,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以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信用标准高低的选择。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

西方企业传统经验认为,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简称“5C”系统。信用品质主要通过客户过去的付款记录测其将来履约或赖帐的可能性,由此首先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其资产的流动比率和变现能力的大小。资本是客户财务状况与经济实力的客观反映,是容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企业要通过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了解其资产规模、负债结构及产权比率,判断客户自有资金实力是否雄厚,以掌握好商业信用额度的使用。抵押品是客户提供的资信安全保证,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性,企业才可以向抵押人提供相应的商业信用。经济状况则要求客户的偿付能力在不利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企业通过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详尽地对客户的拒付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以利企业提高应收帐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二、实施具体的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是决定给予或拒绝容户信用的依据。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容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条件。企业在接收容户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

企业允许客户购货款赊欠一定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引起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和收帐费用的增加,也许还会造成坏帐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求因信用期限的延长带来边际收入的新增量大于边际成本的上升数。

企业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帐损失,对在规定期限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容户可以按销售收入的适当比率给予折扣。采取现金折扣的前提就是只要企业通过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多剩有余地补偿现金折扣的付出。至于给予客户现金折扣优惠的期限和程度应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后收益比较基础上,择定一个期量结合的最佳数据方案。

三、不断完善收账政策

客户违反与企业约定的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帐款时,企业应该怎么办?

自古以来,欠帐还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从理论上讲,履约付款是客户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正当、合法权益所在。但是如果企业对所有客户拖欠或拒付帐款的行为都对簿公堂、付诸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往往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企业解决与客户帐款纠纷的目的,主要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在于怎样最有成效地将帐款收回。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各位客户拖欠、拒付帐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信用表现一贯良好的客户也会因某些客观原因而无法如期付款。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客户受大气候影响,资金短缺、拖欠债权企业帐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如果企业直接向法院追债,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诉讼费,而且除非法院裁决被告破产,强制执行,否则,效果也不理想。所以,通过法院收回帐款一般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办法。基于这种考虑,企业能够同客户商量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通过实施债务重组,也许就能够将大部分帐款收回。

当企业应收帐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帐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帐款拖欠的问题。

企业在制定收帐政策时,要在增加收帐费用与减少坏帐损失、减少应收帐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帐计划。

强化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

企业要对应收帐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防止恶化。

一、实施应收帐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帐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帐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帐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二、认真对待应收帐款的帐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帐款时间越长,帐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帐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在应收帐款的帐龄结构分析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帐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帐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三、满足应收帐款收现保证率

企业为了当期必要的现金支出,必须要取得与之相匹配的现金流入总额。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额扣出同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额(包括可随时支取的银行贷款、短期证券变现净额等)后的差额,就非要通过应收帐款的有效收现才能得以保证最低现金需求。

可以这样说,应收帐款未来的坏帐损失对企业当前经营并非最为紧要,更关键的是现期实际现金到位的应收款要能够填补同期现金流量缺口,特别是要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工资支付及偿付不得展期调换的到期债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