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例6篇

有关大自然的作文

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文1

一、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生态文学

1.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文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讲的就是天与人、人与物,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思想形成的基础。《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追求精神自由,认为人与天地自然的合一,是最高的生存理想和生存境界。此外,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无不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欧阳修在他的《画眉鸟》一诗中,以物咏志,自然呈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回归自然过无拘无束的生活。韩愈在《山石》中则反映了一种把自然当作家园和归宿的情结:“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天人合一”的恩想表现出了一种生态伦理,体现了中国古人善待自然、保护生物资源的朴素的生态智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栖身的家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珍惜自然就是珍惜人类自己的明天。

2.西方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音。在西方,产生了支配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思想基础之上,人类以征服自然为荣,以统治自然为乐,这种征服与统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人类将为此承受长期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然而,西方也有着绵延数千年的生态思想。西方最早的文学主要是神话、诗歌等口头文学,是由群体创作群体传承的,其原始性大都具有原生形态的天然特色,这类原始文学,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生态文学。作为西方文学一个主要源头的《圣经》,既包含了征服、统治自然的观念,同时也有很多物种平等、生态平衡的生态思想。《创世纪》第13章记载,亚伯拉罕和罗德各自拥有大量的山羊和绵羊,而土地不能同时承受它们,因为他俩拥有的羊只太多,所以他们不能在一个地方一起生存。亚伯拉罕对罗德说:“让我们分开吧,你如果往北我就往南,你要往南走我就到北边。”《圣经》告诉我们,亚伯拉罕已经有了生态平衡的意识。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质疑,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生态思想蕴含在西方生态文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揭示和艺术表现中。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不以人类的利益和行为准则为价值判断的尺度,含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梭罗是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作家,被评论界认为是“绿色圣徒”。梭罗在《缅因森林》里,批评了只知道占有和利用自然的态度,呼吁人们诗意地对待自然。他说:“几乎没有过什么人来到森林里看松树是怎么生活、生长、发芽的,怎样将其常青的手臂伸向光明—看看它完美的成功。大部分人都只满足于看到松树变成宽大的板,运到市场上,并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地占有,而是精神生活得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

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反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家和作品、所有作品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必须对己有的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这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重新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思想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记载了普罗塔戈拉的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腊文学鼓励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最深远的思想根源。拉伯雷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巨人传》以赞赏的口吻描写了巨人卡冈都亚不可抑制的强烈欲望。卡冈都亚是格朗古杰国王的儿子,他生下来就会说话,要喝17000多头母牛的奶,要用12000多尺布做一件衣服……小说大肆夸张巨人们的生理需要,肆无忌惮地大谈特谈饮食男女之大欲,所有这些都象征着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渴求,以及对探索自然、开创未来的渴求。历史地看,这部小说具有反抗禁欲主义和张扬人性的进步性;但如果从生态角度审视,则不难发现这部小说的巨大危害性。假如所有人都像巨人这般疯狂地、毫无限制地满足无尽的欲望,那么,生态系统总崩溃早就到来了。在中国,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文学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由和谐、疏远到对立这样一个过程。从庄子的“与造物者游”到陶渊明的田园之游或李太白的酒酣“梦游”,文学反映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亲近的。元明清以降,城市的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与之相应的叙事文学形式如话本、小说、戏曲、鼓词开始兴盛起来,文学艺术的主体遂由田园逐渐转向了市民生活。《金瓶梅》、《牡丹亭》、《红楼梦》等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肯定是更加丰富了,但在无意间却渐渐丢落了在古代文人和诗词中占据绝对意义的“自然”。20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刚刚摆脱战争的灾难,整个中国大地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然而,这时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偏差:他们把人类的进化程度与社会的发展程度等同于人与社会摆脱自然约束的程度。于是,整个社会在有意识地进行着改天换地的操作。这一时期的文学如《红旗歌谣》突出地反映了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关系。

三、融入生态思考的文学批评与创作

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人类文明;人与自然关系;冲突协调;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32-03

一、人类文明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的基本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文明作为展示社会的进步、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内涵上讲,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改造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满足人类需要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从这一角度来看,文明概念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内涵的必然要义,是文明的内在要素,也是贯穿于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从不同层次制约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生活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作为人类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基础,为人类的维持生存和繁衍生息提供了水、阳光、空气等基本的生态资源。离开这些自然资源,人类就难以生存下去,更谈不上繁衍和发展。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那样:“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此外,自然是一个由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所组成的整体。每一个物种的存在和发展,都和人类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会由于人类活动的开展而发生改变,从这一角度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不仅会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会直接影响自然界的演化历程。这种影响还会由于自然对人的影响而再次作用人类本身。正是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多层次、多方向地作用于人类自身,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通过人的能动作用得到改变

人依赖于自然,离开自然界,人就不能活。这一点,人和其他物种一样。所不同的是,人类具有理性思维器官——大脑和意识,通过它,人类可以透过对自然的感性认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实现比其他物种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全面得多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仅如此,在全面、深刻认识自然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人类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对自然进行主动、深入的改造。这是通过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和实践活动来完成的。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生产的特殊性时,曾指出:“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却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方面的独特能力,使得人类为了满足特有的社会需要,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人为地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改变,成为变革人与自然关系中唯一的能动者、主导者和引导者。

二、不同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

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文3

儿童文学是希望的文学,未来的文学。儿童文学一直是安徽文学的一个亮点。安徽省儿童文艺家协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文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已组织起了一支具有较强创作实力、结构合理的作家队伍。这是一支集聚了四五十位作家的阵容强大又具有鲜明特点的团队,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他们对孩子们怀有深厚的爱心,非常团结,勇于探索和奋进。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已创作出版了200多部作品,获国家奖11项(次)、获省部级奖二三十项(次)。其中,独树一帜的大自然文学创作,更是受到了整个文坛的关注。

我国儿童文学作家的队伍,与现有三四亿少年儿童的人群相比很不成比例。安徽省在不断吸聚、推出新人,壮大儿童文学作家队伍,增强团队实力方面有许多很好的做法。首先是关心和发现新人,再就是为他们召开作品研讨会,帮助安排深入生活,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困难。在2000年的安徽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伍美珍、谭旭东、李志伟、李秀英等崭露头角,现在他们各自都取得了可喜的创作成绩。在今年1月16日至17日由《文艺报》和安徽省儿童文艺家协会联合举行的安徽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谢鑫、义等数位新人又引起了创作和评论界的关注。

努力培育百花争艳的儿童文学创作园地,是增强创作实力、满足少年儿童不同需求的重要保证。儿童文学有着比更为丰富、独特的体裁,如童话、低幼文学(又分低、中、高年级)。在实际工作中,安徽省较为注意从事各种体裁样式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建设,以满足成长中的孩子们的不同需求。针对低幼文学是薄弱环节的现状,安徽省儿童文艺家协会不仅依托合肥幼儿师范学校成立了低幼文学委员会,更是特别关注从事创作的李秀英、王玲、义、潘仲龄等人,现在他们的作品已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影响。再如多次为伍美珍的校园青春小说举行研讨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予帮助、推介。

高举独树一帜的大自然文学,是对建设和谐文化的突出贡献,是安徽儿童文学创新的鲜明特色。2000年的安徽儿童文学讲习班邀请了束沛德、金波、樊发稼、王泉根、张美妮等国内儿童文学界优秀的作家、理论家前来讲学,同时为安徽的儿童文学发展出谋划策。他们认为刘先平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四部长篇小说和多部记叙大自然探险中的奇闻、奇遇,即是现代意义的大自然文学。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云海探奇》写于1978年,以弘扬自然的壮美、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大自然文学是时代的呼唤,它歌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是国际主题,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一条途径。专家认为,我国的大自然文学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大自然文学的兴起基本上是同步的,虽然它不仅仅只是儿童文学的范畴,但最先是在儿童文学、在安徽发端的。在安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作家投入了大自然文学创作,其中有杨永超、陈曙光、王玲等。对于大自然文学在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未成年人确立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安徽作家们形成了共识,并且在这次安徽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响亮地提出打造“绿色皖军”的口号,表示将继续高举大自然文学的旗帜,繁荣儿童文学的创作,扩大安徽文学的优势,同时要对这些文学创作不断进行总结,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当代文学的继承和创新作出贡献。作家们也希望在创作、理论研究和深入生活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

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文4

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对自然本身和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要围绕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内涵,突出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可持续性、环境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四个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重点。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共同价值诉求,这也正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最基本要求。“和合”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不论是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思想的“与天合一”,都是一种内在引领公众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自然先于人而存在,人本身是自然的人,人类与自然是休戚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处的有机整体,并倡导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持续发展。西方现当代的生态思想则从体验出发,以后现代的视角阐明,自然能够给人类提供多层面的价值追求,但同时自然物也有其自己存在的内在价值。在人类发展的思想长河中,我们都能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本源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这也是生态文明价值观不可缺少的方面,更是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大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基本价值取向的窗户。

2.环境可持续性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合理定位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不是要求人类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交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交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许单单把片面的‘斗争’写在旗帜上。”自然的存在物之间互相斗争同时也互相依存,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必然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斗争。在这个斗争过程中,人类往往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而陷入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的生态危机中。在反省自身的同时,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交叉的许多层面,其含义就是要求人类在自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去开发利用自然。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以可持续思想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实现突破。一方面,在生产领域要求生产组织者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自然多层面的价值而不是仅仅看到其短期的经济价值,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消除生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在消费领域要求人们改变追求物质享受的奢侈消费,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改变无意义的铺张浪费,提倡绿色的适度消费。这些要求并不是外界强加于民众的,而是民众在接受了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后的自觉行动。

3.环境正义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准则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环境不平等”问题引发的“环境正义运动”,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环境非正义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根源,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生态思想的认知程度、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及与生态文明实践相适应的伦理和价值观的缺乏等等。从社会层面来讲,一部分人获得环境利益却往往使另一部分人的环境利益被剥夺,这就造成新的社会不平等;从自然层面来讲,一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或保护却往往使另一处的生态环境被破坏,那么这样的环境保护是毫无意义的。环境权益非正义造成的后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极为不利。因此,只有树立起环境正义的价值观才能为生态保护实践提供内在的方向指引。

4.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追求

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相反,人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全部的才能和能力”。任何一种自由都是相对的有限的,是在不损坏他人及环境利益为前提的自由。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目标追求应该促进人们在实践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存条件和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物质环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又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就其本身而言是处在自然环境之中的,任何脱离了自然界和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论调都应被人类所抛弃,也是和生态文明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实现人类全面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文明发展阶段,人类都以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生态价值观表现出来,并在实践中打上不同的印记,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正是人类在对文明价值观的践行和深思中,不断将自身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正是依靠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才创造出了更加优秀的文明成果。因此,要既让大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也要认识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目标追求。

二、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路径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应该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要全面深入的落实生态文明价值观所体现的深刻内涵,使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坚定拥护者和有力践行者。

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处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论武器。在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著作中都有阐述,其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以及《自然辩证法》中集中阐述了其生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作为主体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自然作为客体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在认识和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又实现了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于生态系统的统一体中。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从制度的高度分析认为,生态问题不仅是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个政治问题,从而准确地找到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豁然开朗,这就是要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从根本上统一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中,有目的、有步骤地讲授、宣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大学生精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经典著作,促使大学生从哲学角度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和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理论认识和思维方式。

2.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修养

增强生态文明道德修养是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道德观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对某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生态文明道德观就是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规范,这就要求人类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就要求我们要看到长远,要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沉浸在向自然界的完全攫取中。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德行为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发展观和适度的消费观,使受教育者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与生态合作、爱惜生态、保护生态的意识和行为规范,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道德修养对大学生整个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使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3.建立健全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制度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制度是确保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要使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成为一项长期有效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制度,必须依靠制度的“他律”手段,约束政府和学校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和精力,同时也要通过制度的完善使大学生教育内容更加完善,即增加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更要通过制度建设使高校教师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首先,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必然需要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投入,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制度明确政府的责任,也要使学校通过明确的规范确定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安排,以保证生态文明教育政策和资金能够按时到位。其次,要通过制度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确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课时、方式等。一方面,制度规定有一定的强制力约束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大学生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制度规定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我国在不断进行环境立法,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011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以及各省市区环境教育方案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制度化。高校应该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环境教育法律的同时,也应该加大自身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制度建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4.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文5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本文将首先简述美国 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然后在阐述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探讨美国生态文学批 评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 克(joseph 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 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 w.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

new york:scribner's,1972,p.9.)。1978年,威廉·鲁 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 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 rueckert,“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iowareview 9.1(winter 1978),p.71-86.)。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 “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 literary 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 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 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 格(frederick 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该书收集了十九 位讲授生态环境文学课程的教师写的“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目的是 要在文学领域促进人们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注:frederick o.waage,ed.,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

resources,new york:1 985,p.viii.)1989年《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the 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sletter)得以创办使有关学者得以发表生态文学研究的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等 。随后,不少人文学科的学术刊物相继开辟了生态文学批评的增刊或专刊,其中有《印 地安那州评论》、《俄亥俄州评论》等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注:根据彻丽尔·格罗 费尔蒂的统计,自1986年至今,美国人文学科出版过20多期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专刊。 具体内容请参见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 第32页。)同时,一些大学开始把生态文学列入课程,作为现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受到 学生普遍欢迎。在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上, 哈罗德·费罗姆(harold fromm)发起并主持了名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活力”(ecocriticism:the greening of literary studies)的学术讨论。1992年,“美国文学 协会”专题报告会上,格伦·a·洛夫(glen 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 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 contexts,new approaches)的专题 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 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 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 态批评研究会在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fort-collis)举行。与此同时,第一份正式 的生态文学研究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问世。该刊物的目的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文学艺术的 批评研究提供论坛,包括生态理论、环境保护主义、自然及对自然描述的思想、人/自 然两分法及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

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 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1996)。该书收集了26篇论文 ,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 。1999年洛兰·安德森(lorraine ander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 :自然与文化读本》(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a reader on nature and culture ,1999)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文章一百多篇,以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不同体裁论述了 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居住环境、政治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等众多主题。2000年,劳伦斯 ·库帕(laurence coupe)主编《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 green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2000),从“绿色传统”、“绿 色理论”和“绿色读物”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学批评的渊源与发展。1999年至2001年间 出版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 d.scigaj)的《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sustainable poetry:four american ecopoets,1999)、乔纳森·巴特(jonathan bate) 的《大地之歌》(the song of the earth,2000)、帕特里克·穆菲的《自然取向的文学 研究之广阔领域》(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2 000)、戴维·梅泽尔(david mazel)的《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 literaryenvironmentalism,2000)和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的《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 作》(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 environment

inthe u.s.and beyond,2001)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版生态批评的专著以外,近年来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会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关注。例如,在“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协助下,2000年6月在爱尔兰举行了议题为 “环境的价值”的多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在英国 召开研讨会,讨论“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2002年9月,该学会的英国分会在利兹大 学召开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创造,文化和环境”,重点研讨生态批评、生态诗学 和生态女权主义。“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03年6月在波士顿大学召 开。会议的主题是“海洋-城市-水池-园林”(“sea-city-pond-garden”)。

二、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 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 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 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 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 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作品是以描写自然为取向的非小 说创作。它有着成果累累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今天。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 出版的描写自然的作品选集有二十多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源于英国吉柏特·怀特 (gilbert white,1720—1793)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selbourne,1760)。这一写作传统通过亨利·索罗(henry thoreau,1817—1862)、约翰 ·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玛丽·奥斯汀(mary austin,1868—1934)、 艾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6—1948)和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 —1964)等延伸到了美国,其中利奥波德和卡森后来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先 人物。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思想后来成为环境主义者的金科玉律 。卡森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1963)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 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

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 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 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 ethics)或“环 境哲学”(environmental philosophy)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非人 类中心说主张非人类存在物,如物种、生态系统等同样具有道德地位,指出人类对它们 负有直接的义务;施韦策(albert 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论和泰勒(paul w.taylor)的“生命中心论”(biocentrism)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构筑了 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克利考特(j baird callicott)的主观 价值论和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ш)的客观价值论,特别是奈斯(arne naess)等人 提出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都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伦纳德·西格杰、乔纳森·巴

特、帕特里克·穆菲、劳伦斯·布伊尔等从 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吸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 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来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 新的阶段。在《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一书中,西格杰批判了后结构主义语言理 论对当代诗歌和文学批评的影响,认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仅仅把批评的目标放在 语言、文本和话语上,似乎文本以外就没有自然环境等其他“存在”(being)的存在。 西格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应以海德 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为基础。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 在,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基,“在”就是“我”,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在”的结果,必须在人对外部世界事物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们,否则就毫无意义,失去了 确定性。西格杰认为,在今天全球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不平衡的 形势下,生态诗学的任务首先是要面对全球环境恶化这一基本事实,要以人的生存为本 。西格杰还试图从梅洛·庞蒂有关现象学的论证中探索生态诗学的理论基础。梅洛·庞 蒂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他指出,现象学就 是对本质的研究。所谓“本质”,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把本质当作对象,只是意味着我们 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念性的场所”。在梅洛·庞蒂看来,本质就是我们的体验 ;世界不是客观的对象,只是“我的一切思想和我的一切外观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所” (注: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2 页。)。西格杰发现,梅洛·庞蒂的论点为生态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批评模式,即 把体验的深度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融会于一体,不能机械地或用理想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身 体与世界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生态诗学的研究要超出传统西方哲学中主观/客观二元论 的思想。

乔纳森·巴特在《大地之歌》中也应用了现象学的批评原理,并多次提及海德格尔的 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91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和环境传统》(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1991)中陈述的浪 漫主义生态诗学。同时,巴特还根据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有关论 证“自然状态”的思想来探讨生态诗学的问题。巴特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论和“ 返于自然”的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巴特全面论述了从十八 世纪到当今的小说和诗歌。他在《大地之歌》的前二章中把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 、玛丽·雪莱和威廉·h·哈德孙以及伊莉莎白·毕晓普相并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 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自然作家”的生态意义。(注:jonathan bate,the song of the earth,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p.31.)

劳伦斯·布伊尔和帕特里克·穆菲等也试图从不同方面构建生态诗学理论。布伊尔试 图淡化自然与文化的界限,认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应从研究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穆菲 试图重新调整当今生态批评界的一些不平衡的做法,其中突出了美国生态批评界对美国 少数裔生态作家的忽视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态作家及生态文学经典的忽略。穆菲指出 ,生态批评家研讨的作品大多是像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之类的非小说作品,而 涉及生态环境主题的小说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地位。穆菲认为,叙事小说在环 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非小说作品,叙事作品应成为未来十年生态文学研究的 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不仅体现在纯自然作品中,而且在不少现当代小 说家的叙事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例如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和唐 ·德里罗(don delillo)分别在《白色噪音》(white noise,1985)和《兔子休息了》(rabbit at rest,1990)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德里罗的 《白色噪音》除了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外,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特别是 通过对某一旅游景点(一旧牲口棚)、超市食品、化学毒气泄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在后 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美国乃至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真正意义上的 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假象(simulacraand simulations),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从 侧面描写美国作为一个“后自然”(postnatural)国家,其大地所拥有的资源差不多已 被消耗一空了。在小说的结尾,已五十五岁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安斯特罗姆眺望佛 罗里达州一处疗养地的风景时,他透过那天堂般的外表,看到其中的衰败和污染。在这 些“危险的风景”(riskscape,美国当代地理学家苏珊·卡特杜撰了这一词,来形容空 气中漂浮的毒气对自然风景的侵害)中,哈利看到成排的棕榈树由于遭受干旱而枯死, 看到蓝色的天空被“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所污染”,看到“紫外线正把

人体的扁平细胞 烤成癌细胞”,看到“空气中弥漫的烟雾使人难以呼吸”。(注:john updike,rabbit at rest,new york:alfred knopf,1990,p.501.)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反映的是一 个把自然当作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社会,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描写了一个把自然看成是 经济源泉的社会,那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所揭示的正是比尔·麦肯比(bill mckibben)所说的“后自然世界”(postnatural world)。在这个“后自然世界” 里,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仅仅是表面上的,尽管自然有时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思想,有时会 使人产生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它已经与实在的东西(the real)无关。

尽管生态批评家为了创建生态诗学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生态批评理论尚处在发展 阶段,它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学术界认为 生态批评缺乏理论基础的也大有人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编委玛萨·班塔斯(martha bantas)认为“环境研究是软性的(soft)”,它不过是“拥抱树木的玩意”(“hug the tree stuff”)。(注:laurence coupe,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new york:routledge,2000,p.169.)尽管此话显得过激 ,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三、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生态文学批评一直就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 生态文学批评家经常提出的问题,除了诸如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作品的主题是否反 映生态环境意识、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位置等之外,还包括这 样一些根本问题:怎样确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 什么?生态批评是不是一门“终极的科学”?怎样把生态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 便达到一个互补互利的结果?等等。

生态批评家们明确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 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 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正如乔纳森·莱文所说,“我们的社会文 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 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 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 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注:转引自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8页 。)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注:jonathan levin, “on ecocriticism(a letter)”,pmla 114.5(oct.1999),p.1098.)。著名生态思想研 究者唐纳德·奥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 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 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 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 注:donald worst,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logicali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2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对生态文学批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讨论就开始成为热点。在 对现代性的反思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后现代乃是生态学的时代,只有生态智慧才能使人 类走出困境。生态批评家用生态眼光看世界的同时自觉地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乔纳森 ·莱文最近指出,根据近年来美国出版的生态专著,美国的生态批评家可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现实主义”生态批评家,二是“社会建构主义”生态批评家。(注:jonathan levin,“beyond nature?recent work in ecocriticism”,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43,no.1,(spring 2002),p.175.)这两大阵营所体现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传统的西方 哲学思想和现当代西方哲学理论中寻求批评的源泉和养料。他们在生态哲学思想的启示 下,把生态文学批评置于自然——社会——文化这个人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全面考察,力 求建构一种既展示文学批评本色又体现综合生态精神和生态价值观念。同时,他们把对 自然生态的关注扩大到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的精神领域,明确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的生 态性质,把文学批评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必然要重 新审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充分重视自然对于文学的本源性意义。“尽管作为人类生命 基础、生存环境和实践对象的自然已被社会中介化了,但它并不因此消失其自然本性。 自然之所以能生成为人,是因为自然本来就存在并生成着属人的本质。”(注:曾永成 :《生态学——

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文6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本文将首先简述美国  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然后在阐述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探讨美国生态文学批  评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  克(Joseph  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  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  W.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

New  York:Scribner's,1972,p.9.)。1978年,威廉·鲁  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  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 Rueckert,“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IowaReview  9.1(Winter  1978),p.71-86.)。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  “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  literary  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  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  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  格(Frederick  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该书收集了十九  位讲授生态环境文学课程的教师写的“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目的是  要在文学领域促进人们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注:Frederick  O.Waage,ed.,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

Resources,New  York:1  985,p.viii.)1989年《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The  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sletter)得以创办使有关学者得以发表生态文学研究的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等  。随后,不少人文学科的学术刊物相继开辟了生态文学批评的增刊或专刊,其中有《印  地安那州评论》、《俄亥俄州评论》等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注:根据彻丽尔·格罗  费尔蒂的统计,自1986年至今,美国人文学科出版过20多期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专刊。  具体内容请参见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  第32页。)同时,一些大学开始把生态文学列入课程,作为现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受到  学生普遍欢迎。在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上,  哈罗德·费罗姆(Harold  Fromm)发起并主持了名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活力”(Ecocriticism:The  Greening  of  Literary  Studies)的学术讨论。1992年,“美国文学  协会”专题报告会上,格伦·A·洛夫(Glen  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  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  Contexts,New  Approaches)的专题  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  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  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  态批评研究会在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Fort-Collis)举行。与此同时,第一份正式  的生态文学研究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问世。该刊物的目的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文学艺术的  批评研究提供论坛,包括生态理论、环境保护主义、自然及对自然描述的思想、人/自  然两分法及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  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1996)。该书收集了26篇论文  ,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  。1999年洛兰·安德森(Lorraine  Ander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  :自然与文化读本》(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A  Reader  on  Nature  and  Culture  ,1999)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文章一百多篇,以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不同体裁论述了  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居住环境、政治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等众多主题。2000年,劳伦斯  ·库帕(Laurence  Coupe)主编《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  Green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2000),从“绿色传统”、“绿  色理论”和“绿色读物”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学批评的渊源与发展。1999年至2001年间  出版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  D.Scigaj)的《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Sustainable  Poetry:Four  American  Ecopoets,1999)、乔纳森·巴特(Jonathan  Bate)  的《大地之歌》(The  Song  of  the  Earth,2000)、帕特里克·穆菲的《自然取向的文学  研究之广阔领域》(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2  000)、戴维·梅泽尔(David  Mazel)的《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  LiteraryEnvironmentalism,2000)和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的《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  作》(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  Environment

 inthe  U.S.and  Beyond,2001)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版生态批评的专著以外,近年来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会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关注。例如,在“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协助下,2000年6月在爱尔兰举行了议题为  “环境的价值”的多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在英国  召开研讨会,讨论“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2002年9月,该学会的英国分会在利兹大  学召开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创造,文化和环境”,重点研讨生态批评、生态诗学  和生态女权主义。“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03年6月在波士顿大学召  开。会议的主题是“海洋-城市-水池-园林”(“Sea-City-Pond-Garden”)。

二、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  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  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  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  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  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作品是以描写自然为取向的非小  说创作。它有着成果累累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今天。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  出版的描写自然的作品选集有二十多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源于英国吉柏特·怀特  (Gilbert  White,1720—1793)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Selbourne,1760)。这一写作传统通过亨利·索罗(Henry  Thoreau,1817—1862)、约翰  ·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玛丽·奥斯汀(Mary  Austin,1868—1934)、  艾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6—1948)和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  —1964)等延伸到了美国,其中利奥波德和卡森后来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先  人物。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思想后来成为环境主义者的金科玉律  。卡森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1963)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  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

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  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  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  ethics)或“环  境哲学”(environmental  philosophy)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非人  类中心说主张非人类存在物,如物种、生态系统等同样具有道德地位,指出人类对它们  负有直接的义务;施韦策(Albert  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论和泰勒(Paul  W.Taylor)的“生命中心论”(biocentrism)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构筑了  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克利考特(J  Baird  Callicott)的主观  价值论和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Ш)的客观价值论,特别是奈斯(Arne  Naess)等人  提出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都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伦纳德·西格杰、乔纳森·巴特、帕特里克·穆菲、劳伦斯·布伊尔等从  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吸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  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来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  新的阶段。在《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一书中,西格杰批判了后结构主义语言理  论对当代诗歌和文学批评的影响,认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仅仅把批评的目标放在  语言、文本和话语上,似乎文本以外就没有自然环境等其他“存在”(Being)的存在。  西格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应以海德  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为基础。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  在,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基,“在”就是“我”,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在”的结果,必须在人对外部世界事物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们,否则就毫无意义,失去了  确定性。西格杰认为,在今天全球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不平衡的  形势下,生态诗学的任务首先是要面对全球环境恶化这一基本事实,要以人的生存为本  。西格杰还试图从梅洛·庞蒂有关现象学的论证中探索生态诗学的理论基础。梅洛·庞  蒂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他指出,现象学就  是对本质的研究。所谓“本质”,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把本质当作对象,只是意味着我们  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念性的场所”。在梅洛·庞蒂看来,本质就是我们的体验  ;世界不是客观的对象,只是“我的一切思想和我的一切外观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所”  (注: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2  页。)。西格杰发现,梅洛·庞蒂的论点为生态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批评模式,即  把体验的深度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融会于一体,不能机械地或用理想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身  体与世界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生态诗学的研究要超出传统西方哲学中主观/客观二元论  的思想。

乔纳森·巴特在《大地之歌》中也应用了现象学的批评原理,并多次提及海德格尔的  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91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和环境传统》(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1991)中陈述的浪  漫主义生态诗学。同时,巴特还根据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有关论  证“自然状态”的思想来探讨生态诗学的问题。巴特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论和“  返于自然”的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巴特全面论述了从十八  世纪到当今的小说和诗歌。他在《大地之歌》的前二章中把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  、玛丽·雪莱和威廉·H·哈德孙以及伊莉莎白·毕晓普相并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  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自然作家”的生态意义。(注:Jonathan  Bate,The  Song  of  the Earth,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p.31.)

劳伦斯·布伊尔和帕特里克·穆菲等也试图从不同方面构建生态诗学理论。布伊尔试  图淡化自然与文化的界限,认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应从研究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穆菲  试图重新调整当今生态批评界的一些不平衡的做法,其中突出了美国生态批评界对美国  少数裔生态作家的忽视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态作家及生态文学经典的忽略。穆菲指出  ,生态批评家研讨的作品大多是像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之类的非小说作品,而  涉及生态环境主题的小说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地位。穆菲认为,叙事小说在环  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非小说作品,叙事作品应成为未来十年生态文学研究的  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不仅体现在纯自然作品中,而且在不少现当代小  说家的叙事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例如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和唐  ·德里罗(Don  Delillo)分别在《白色噪音》(White  Noise,1985)和《兔子休息了》(Rabbit  at  Rest,1990)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德里罗的  《白色噪音》除了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外,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特别是  通过对某一旅游景点(一旧牲口棚)、超市食品、化学毒气泄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在后  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美国乃至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真正意义上的  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假象(simulacraand  simulations),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从  侧面描写美国作为一个“后自然”(postnatural)国家,其大地所拥有的资源差不多已  被消耗一空了。在小说的结尾,已五十五岁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安斯特罗姆眺望佛  罗里达州一处疗养地的风景时,他透过那天堂般的外表,看到其中的衰败和污染。在这  些“危险的风景”(riskscape,美国当代地理学家苏珊·卡特杜撰了这一词,来形容空  气中漂浮的毒气对自然风景的侵害)中,哈利看到成排的棕榈树由于遭受干旱而枯死,  看到蓝色的天空被“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所污染”,看到“紫外线正把人体的扁平细胞  烤成癌细胞”,看到“空气中弥漫的烟雾使人难以呼吸”。(注:John  Updike,Rabbit at  Rest,New  York:Alfred  Knopf,1990,p.501.)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反映的是一  个把自然当作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社会,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描写了一个把自然看成是  经济源泉的社会,那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所揭示的正是比尔·麦肯比(Bill  Mckibben)所说的“后自然世界”(postnatural  world)。在这个“后自然世界”  里,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仅仅是表面上的,尽管自然有时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思想,有时会  使人产生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它已经与实在的东西(the  Real)无关。

尽管生态批评家为了创建生态诗学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生态批评理论尚处在发展  阶段,它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学术界认为  生态批评缺乏理论基础的也大有人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编委玛萨·班塔斯(Martha  Bantas)认为“环境研究是软性的(soft)”,它不过是“拥抱树木的玩意”(“hug  the  tree  stuff”)。(注:Laurence  Coupe,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New  York:Routledge,2000,p.169.)尽管此话显得过激  ,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三、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生态文学批评一直就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  生态文学批评家经常提出的问题,除了诸如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作品的主题是否反  映生态环境意识、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位置等之外,还包括这  样一些根本问题:怎样确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  什么?生态批评是不是一门“终极的科学”?怎样把生态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  便达到一个互补互利的结果?等等。

生态批评家们明确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  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  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正如乔纳森·莱文所说,“我们的社会文  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  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  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  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注:转引自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8页  。)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注:Jonathan  Levin,  “On  Ecocriticism(A  Letter)”,PMLA  114.5(Oct.1999),p.1098.)。著名生态思想研  究者唐纳德·奥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  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  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  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  注:Donald  Worst,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logicalI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