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秋的诗词范例6篇

有关中秋的诗词

有关中秋的诗词范文1

关键词:古诗 欣赏 教学 语言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我们在教学当中可按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不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

有关中秋的诗词范文2

关键词:布莱克 济慈 写作手法 思想感情

1.引言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出众的诗人,他们创作了大量名篇,其中不乏有描写当时优美风光和批判当时社会现实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向往的诗歌。这些诗歌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启迪和训诫,其中一些优美的诗歌至今广为流传。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先驱,布莱克曾创作了名为《秋颂》的诗歌,而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济慈也创作了著名的《秋颂》,两诗虽然题目相同,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的不同,两首诗分别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同时写作手法相同之中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会对两位诗人的《秋颂》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便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两首诗歌。

2.创作背景的比较

2.1布莱克《秋颂》的创作背景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布莱克的《秋颂》是对秋天美丽景象的描绘,描写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他在创作《秋颂》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前的和谐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布莱克一改以往的诗歌形式转而描述自然,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大自然生态和谐的画面描绘的淋漓尽致。《秋颂》中对秋的描绘是布莱克所描绘的四个季节之一,留给读者一幅硕果累累,百花齐放的清新、和谐的美景。

2.2 济慈《秋颂》的创作背景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后一位诗人,济慈深受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而与其它浪漫主义诗人不同之处在于济慈对美的向往。其《秋颂》的灵感来源于他偶然的一次出门散步,秋高气爽,景色怡人,丰收在即,面对此情此景,济慈创作了这首朗朗上口的名诗。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大自然的美的追求与向往。

3.写作手法的运用

3.1用词的比较

布莱克的《秋颂》共三节,每节包含六行。全诗都在描绘秋天硕果累累,花草芳香的美丽景色。整首诗用词简单,诗行短小,简单易懂,使读者朗朗上口。济慈的《秋颂》也分为三节,每节十一行,运用五音步抑扬格,整齐统一。全诗虽然诗行短小,但是整首诗总共三十三行,比起布莱克的《秋颂》,显然较长,通过描述秋色到秋人再到秋声,层层深入。

布莱克的《秋颂》中运用了许多头韵,例如:fruit- flowers, sit singing以及fled from等。相比济慈的《秋颂》,济慈在词的运用方面似乎更加丰富。济慈运用了大量的头韵,例如:season-sun,mist -mellow-maturing等。与此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尾韵与拟声词,例如:still-until-will,shells-cells等,以及大量的拟声词,例如bleat(咩咩地叫)、whistles(啸啸声)、twitter(吱吱叫)等。

济慈的《秋颂》中的名词大部分都是复合名词,由各种定语、动名词以及过去分词修饰,这有助于济慈赋予他所描绘的秋天的美景及事物更加准确的意义和深厚的情感。例如一些复合名词:stubble-plains(满是小麦的田野)、hedge-crickets(篱边的蟋蟀);形容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half-reaped furrow(收割了一半的犁沟)、full-grown lambs(肥壮的羊群);动名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soft-dying day(渐渐逝去的一天)、maturing sun(催熟万物的太阳);过去分词加名词,例如:barred clouds(一团团的晚霞)、twined flowers(缠绕的花儿)等。布莱克的《秋颂》中,也运用了一些复合名词,例如形容词加名词的一些用法,modest eve(暗淡的夜晚)、narrow bud(含苞待放的花朵);过去分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feather’d clouds(柔软的云朵);动名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clustering summer(繁盛的夏季)等。虽然布莱克也有所运用,但是相比济慈诗中词的运用,济慈的《秋颂》里的词语的运用显然较为丰富,同时也体现了济慈对词的灵活运用的才能。

除此之外,布莱克和济慈都运用许多动词使自己描绘的秋天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在布莱克的诗中laden,stained,opens,rove等,济慈诗中的conspire,load,bless,bend等。诗人赋予每个单词以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感情,仿佛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充满着大自然美丽梦幻的世界。

3.2修辞的比较

有关中秋的诗词范文3

一、 辨析诗词的题材、情感

诗歌题材的种类不同,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同。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如陶渊明的《饮酒》等;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或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或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送别诗: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深挚的思念,劝勉安慰,坦陈心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边塞诗:表达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苦闷,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如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等;羁旅诗: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除此之外,还有咏物诗、怀古诗、闺怨诗等。掌握了诗歌题材及诗人分类,将给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 关注标题、序、注

1. 细品标题。有些古代诗词的题目为整体感知诗词的思想内容提供了线索。如,题目中带有“送”“别”字样的,一般都属于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等;咏(题、赞、赠)+物象一般都属于写景咏物抒情诗,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塞”“军”“征”“凉州”“关山月”等都暗示这首诗属于边塞诗,如《边塞》《从军行》等。2. 关注题序。许多古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首诗词奠定了感情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的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其中的“中秋”“怀”交代了写作缘由和思想内容是“中秋望月怀人 ”。3. 莫忘注释。部分诗词在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会在诗词的结尾处给出注释,或解释特定词语的含义,或交代特定的创作背景,或给予某种阅读提示,因此不能忘读注释。

三、抓住关键字词

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诗词中的关键字词或关键句往往透露出作者独特的感悟以及作者的情感走向。例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乡关”即是“故乡”,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就可推断出此诗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引发了愁绪。

四、知晓特殊意象

有关中秋的诗词范文4

一、隔江犹唱花

在古典诗词中,不少音乐意象是以古曲调的形式出现的,一如古曲调原来的主题,寄托的思想感情是固定的,往往带有特定的含义、情感和寓意。《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在古典诗词中,传达出来的往往是思乡之情。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人听到《梅花落》的笛曲,想象梅花漫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诗人将《梅花落》巧妙拆分,一语双关,寄寓戍边将士的无限思情。《花》,即《玉树花》,相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陈后主穷奢极欲,沉湎声色,国势岌岌可危仍不念时局维艰,终致亡国。因此,《花》几乎成了“亡国之音”、“靡靡之音”的代名词。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这一名曲来讽谏当朝统治者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寄托吊古伤今的感慨。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诗人借《花》表达对腐败世风和国事日非的关切和忧虑。《关山月》,木兰诗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诗句,汉代鼓吹曲中有《关山月》,相和歌中有《度关山》,多写征战离别之情。如“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李益《夜上西城》);“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诗人借呜呜咽咽的《关山月》笛曲,表现边疆战士怀乡思亲的真挚感情。《行路难》,属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一首声情哀怨的笛曲,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以此曲比喻世道的险恶,抒发诗人仕路坎坷的苦闷,同时也表现诗人不畏艰难,坚持理想的信心和抱负。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诗中借《行路难》曲调表现了将士们在“天山雪后海风寒”的恶劣环境中行军的艰苦。《阳关三叠》,唐代名曲,歌词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阳关”、“渭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三次。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常成为朋友依依惜别,互相酬答的歌曲,多用来表达离情别绪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如“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张祜《耿家歌》);“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谭用之《江馆秋夕》);“红绽缨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李商隐《无题》)。

二、胡琴琵琶与羌笛

在古典诗词中,许多音乐意象是借助器乐来表现的。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宴饮归客,借“胡琴琵琶与羌笛”渲染惆怅情绪,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弹琴》),诗人借凄清悠扬的琴声抒写自己曲高和寡、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感慨。“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诗人借瑶瑟表达潇湘明月夜的哀怨和自己被贬的凄凉心境。在古典诗词中,不同的器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琴瑟,亦作“瑟琴”,源出《诗经・小雅・鹿呜》:“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人借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夫妻感情和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睢》);“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小雅・常棣》)。“琴瑟”也有比喻兄弟朋友情谊的,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吹笙,在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渲染歌舞升平、繁华迷人的场景。如“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诗人借笙歌渲染西湖繁华迷人的景象,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冯延巳《抛球乐》);“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顾况《宫词》),表现笙歌漫舞,及时行乐的情景。鼓角,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壮军威,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借鼓角表现战争场面和气氛。“(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表现金鼓震天,战旗飘飘的行军场面。“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弧。无限塞鸿飞不度,秋夜卷入小单于”(李益《听晓角》);“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诗人借“鼓”、“角”渲染战斗的酷烈,表现将士的英勇无畏。

三、杜鹃啼血猿哀鸣

在古典诗词中,不仅古曲调、古器乐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且一些动物的鸣叫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声声关情,最常见的莫过于猿鸣和杜鹃啼叫。猿鸣声异常凄厉,尤其是深山峡谷中的声声悲鸣,空谷传响,常常令人愁绪满怀,泣下沾襟。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巫峡啼猿数泪行,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五少府贬长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等,都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杜鹃,又名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杜鹃。杜鹃的啼叫声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因此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乡归家之切。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寄寓离别之情。传说杜鹃暮春即啼,直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恻,闻者为之悲戚动容,因此,其在古典诗词中常常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料峭春寒,沉沉暮霭,更兼杜鹃凄婉的啼叫,写尽了羁旅行役之苦。又如“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在古典诗词中,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如“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诗人以此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寒蝉,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古人以蝉餐风饮露为高洁的象征,为诗人自比清高的喻体。如“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人以蝉自喻高洁的人品。“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人以寒蝉高唱,抒发自己蒙冤受屈的悲愤之情,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一番秋雨之后,秋蝉命折旦夕,只剩下几声若渐若续的哀鸣,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诗人借寒蝉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也表达了这种情感。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珍禽,形似母鸡,头如鹌鹑,其叫声常常被人模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因此,古典诗词中鹧鸪鸣叫多带有离愁别绪,归去之意。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在古典诗词中,诗人还常常借鹧鸪的叫声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赠歌者》),诗人借“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不愿游子远行的思念之情。

四、梧桐叶上三更雨

雨打梧桐、雨打芭蕉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音乐意象,尤其是夜阑人静、辗转反侧时,雨打芭蕉、雨打梧桐的潇潇声,传达出来的往往都有悲苦的人生况味和孤寂之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表现无尽愁思。梧桐叶落,秋风渐起,一夜潇潇雨声,敏感脆弱的诗人往往会倍增惆怅。“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敲打着梧桐的夜雨是离别的前奏,一声声,一下下,黯然消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勾起的是无尽的家国之痛和孀居之苦,怎一个愁字了得。和雨打梧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雨打芭蕉。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所以很自然地被赋予凄凉孤寂之情。如“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潇潇,碧纱窗外有芭蕉”(晁补之《浣溪沙》)。雨打梧桐、雨打芭蕉的声音本是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只因诗人愁绪的难以释怀而显得特别恼人。

五、断续寒砧断续风

有关中秋的诗词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词 鉴赏 大学语文

引言

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一直是教学重点,这些经典作品是以古汉语语言为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古典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应以诗词文本赏析为主,避免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目前,语文课堂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这种形式超过内容的模式喧宾夺主,淡化了语文诗词教学内容。教育部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课堂上,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才能成为自己的,这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的文学诗词教学要体现并达到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避免授课形式的过分花样化,在基于古典诗词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上,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选择,认真思考,探索创新。以下笔者就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教学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课前预习:知诗人,解诗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对文学诗词创作的一种概括。中国古典诗词创作通常是将自然风光、四季交替与明月阴晴圆缺或周边人事的悲欢离合巧妙糅合,构筑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因此,在高校语文文学诗词鉴赏课程中,学生在课前要对诗人所处的创作时代、人生经历、诗词精神内涵等“创作背景”有所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一是要在课前查询预习,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及一些趣闻轶事,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与创作经历。在语文课前,让大学生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图书、网络、媒体等)进行了解诗人,通过收集整理作品的背景,培养了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文学诗词意境的理解和对整体感情基调的领悟。二是了解文学诗词的创作背景,解诗题:从《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都是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相对独特的自然环境下、所处事情中等情况下因触动内心情感而创作的文学诗词。例如:唐代诗仙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的赏析中,授课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人相聚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歌咏友情的千古名篇佳作。如此,学生会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加深对此诗题的理解。

二、文学诗词鉴赏要求:抓字眼,明诗意

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其独特的特质,作者利用前后字词内容的“对仗” “平仄”“押韵”等文学手法,使作品内容丰富多变并突出了汉语的表现力。文学诗词的前后呼应与内容升华,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令人豁然开朗,为作品带来诗句的形式建筑美和深刻的内涵。而前后语句的押韵与平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带来诗词的音乐律感之美。

古代文人在进行创作时利用词序的倒置、语句的浓缩、前后成分的省略等手法,这成为今天大学生赏析文学诗词的障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具体的教学方法简称“换、留、扩、补”四个关键点来对赏析的佳作进行解字析句、排除难点疑点,从而达到明意和扫除赏析障碍的目的。1.在赏析文学诗词时,更换一些古今用法、意义存在差异的字词,把这些字词更换为另一个词称之为“换”。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古今意义差异较大。但更换的词语通常不及原文中的词语传神,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更换为“到、过、来、回”等字,与原文比照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蕴。2.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赏析文学诗词时理解文学作品要保留古今通用的人名、地名、词语等称之为“留”。例如:在诗仙李白名作《赠汪伦》中的地名“桃花潭”、 人名“汪伦”和古今通用的名词“岸上”“声”等词语,在解析全文时候中要有所保留。3.把古典诗词中浓缩的词语,按照今译展开称之为“扩”。例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扩展为今译: 有一位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老渔翁,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4.对古典诗词进行补充,来增添诗词中留白成分称之为“补”。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诗词中省略了人物是谁问和问的内容,在对诗词赏析时要给予补充使之意思完整。高校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学诗词通常是篇章构思新颖、主题立意高远、语言底蕴深厚的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诗词中生动传神的字词来引导学生在剖析其语言中品味赏析。

三、品读文学诗词:想意境,悟诗情

古典文学诗词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句,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自然场景、生活场景或表达个人所思所感的情景相融而成的文学境界。文学诗词语句精美的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境界,优秀的文学诗词在字里行间中满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字句珠玑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总是淋漓尽致。文学理论类学者把“意境”作为衡量文学诗词优劣的标准之一,意境之美也是基于通过优美的字词搭配来表达。因此,高效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难点是对诗词的深层感悟。宋代诗人陆游曾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句诗道出了文学诗词鉴赏的真谛――“诗贵悟”。由于优秀的古代诗词本身所包含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对于读者的感染力非常强,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对诗中意境的想象与感悟。为了达到这个教学要求,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使语文文学诗词鉴赏教学丰富起来,通过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赏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诗中并没有描绘很具体的场景与人物,但因在诗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空旷时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词中透露了诗人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令我们久久回味。

文学诗词鉴赏中意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以文学诗词中与“秋雨”相关的作品进行说明:伴随着斗转星移与四季交替,走过风花雪月的时空,那些风雨相伴的日子中,触动了诗人细腻多感的心田,吟咏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今天,让我们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流年,感受那时那地作者独特的思绪与感悟。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风格萧散疏朗,清丽婉约,传达出浓郁的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诗人白居易在《秋雨夜眠》中写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夜的雨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四季的年轮中,秋夜的雨就如同人生的中年后阶段,经历了沧桑,有着人生浮沉后的沧桑之感,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洗礼后的沉静。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中描绘了秋雨的场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春天的雨浪漫,夏日的雨倾盆,而秋日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地融入诗人的心田。秋雨对于历尽坎坷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惆怅和哀伤。有时候反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王维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多带有一丝感悟与禅意,在佳作《秋夜独坐》中描写了秋夜的雨,诗人在雨天的孤寂场景中忘怀得失,在灯下心静如镜,悠然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果落地、虫鸣山岩的声音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山林中一首优美动听的小夜曲。此外,宋代诗人文同的《北斋雨后》描写了秋雨之后的美妙场景,“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在他们的笔下,秋季的雨天是空旷的、静谧的,带有浓浓的安闲而疏淡的情感,就像生命的自由境界,随遇而安般的自然适意,在宁静淡远之中透出生机勃勃。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诗人李商隐以《锦瑟》为意境的代表作也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诗词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怀情思,可算是韵味之致的典型佳作。因此,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结语

对于高校语文中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和作品中所升华的精神意境之美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赏析佳作的同时提升个人文学修养。这是高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是文学诗词鉴赏教学的“文学属性”所决定的,使得它能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发挥自身优势,更能够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诗人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文学诗词的生命。古代诗人作诗时的心态与感受我们现代人无法确知,所以语文教师对文学诗词的情感意境与内涵应主张多元化的认知,不仅汲取了古诗营养,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对诗情的感悟,还促使学生在品读中提高了文学素养。语

参考文献

[1]陆永品.诗词鉴赏新解[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2]程亚恒.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J].语文建设,2011(10).

[3]潘树广.古代文学研究导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有关中秋的诗词范文6

论文关键词:古诗词,解读,意象,意境,扑捉意象,还原情境

我们阅读古诗词,不仅要获得审美的愉悦,更要体悟诗词中那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人生况味,获得人生的感悟,提高个人素养和生活品味。品读诗歌,体察作者情感,理解诗歌主旨,其过程即察“情”。“境”即意境。境由象成,而高于象。(袁行霈先生语“境生于象而超乎象”)客观之象一经诗人纳入诗行,就已经带有诗人个性情感的事物,不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诗人特定情感的物化——主观意象。境由象成,并不是说境是由象的简单叠加而成,诗歌之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自然景物与作者心中境界的高度统一,是内情与外物的自然融合,是包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由分析意象入手,窥“境”察“情”是解读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扑捉意象,还原情境。

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必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取舍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扑捉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含义去体悟其内在意蕴,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诗人所选用的物象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九种,这些物象均为客体,但在诗中,它们已浸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意,已不再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自然之物,而成为诗人独特感情的载体——意象。空旷、孤寂、落寞、无奈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便是这些意象的情感意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诗人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情境,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帮助我们体悟诗人的孤寂心境,达到心灵的沟通,同时也感受到读诗的愉悦。

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的意象有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月等。理解这些意象,进而再现意境,还原情境,方可达到真正解读本词的境界。在古代诗歌中,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伤心之地的代名词,船更令人有漂泊之怅,暮霭则凄迷暗淡,酒是人生别离场中不可或缺之物——用于饯行,以示各自珍重。杨柳依依伤别离,月亮则多情牵盼伤心。这些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表现愁绪的意象的集中使用,使得《雨霖铃》成为离别诗词的代表作品,解读本词,不能不先揣摩这些意象表达的涵义。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样意象颇丰:杯酒、晚风、归雁、黄花、幽窗、梧桐、细雨。杯酒以解愁,晚风以伤时,归雁感怀伤世、黄花憔悴易逝、幽窗表孤寂、梧桐细雨更添愁。诸多意象不外感时伤事。扑捉这些意象,并揣摩其蕴含的情感,是把握词作的关键,领悟此类意象,是走进词人营造氛围的初步,它直接关系到对词作意境的解读,对词作主旨的理解。

其实,在古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自然之物早已被赋予了一定的情感意义。如落花失意,秋菊隐逸,寒梅坚强,兰为高洁,子规悲惨,猿猴哀伤,江水伤逝,西风落寞,叶黄则美人迟暮,等等。

二、发掘底蕴,窥“境”察 “情”。

领悟诗歌主旨,从中获取不为自己所亲历的人生感悟,体悟另类情感,以提升自己生活品味,感受阅读的愉悦,是我们读诗的目标之一。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方能“曲径通幽”。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所选用的九种事物,一字一词,字字关景,共同营造了一个这样的意境:深秋时节,秋风沙沙,一个落寞风游子,牵一瘦马,在古驿道上踽踽独行。缠满枯藤的老树,行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夕阳向晚,自己却依然踟蹰,足无定所。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此,诗歌主旨已昭然若揭。我们读者已与诗人融而为一,我们从诗中的一系列物象上面已感受到了作者那颗抑郁忧伤,落魄天涯的游子之心。当然我们也体悟到了或许自己并未亲身体验过的一种情境和心境,于是,我们在感叹之余,也感受了读诗的愉悦。这当然应之于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的诗人所选用的那些独特的意象。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

柳永《雨霖铃》中的意象有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清秋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渲染秋季的悲凉,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极尽极顿挫吞咽之状,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烟波” “暮霭”分别冠以“千里”“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道尽离愁别绪。

下片“今宵”三句意境飘渺,今宵与君别离,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酒醒梦回,已是他乡,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词人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再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阙意象:雁、边声、号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此类物象均具塞外特征。雁南归,晚来秋,思家之情油然而生;战马长嘶,号角长鸣,雄壮但有所失;群山重重叠叠,欲出不得,欲罢不能。长烟飘起,残阳如血,家乡可好?如此画面展开,意境如目:大雁南飞,秋色向晚,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牧马的悲鸣和瑟瑟的秋风声,此时,营中又响起了高亢悲壮的号角声。极目四顾,四面山峦环绕,连绵不断,天似穹庐,一抹斜阳西坠,孤零零一座城城门紧闭。这些意象,要向我们传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下阕意象:浊酒、羌管、霜、白发、泪。这些意象要告诉我们的是:在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白发将军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由于思念家乡,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思念家乡的愁苦,一杯浊酒又如何能够消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