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论文范例6篇

需求分析论文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1

设置状况及主要问题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是指由高等院校公共外语教师承担的,以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为授课对象,集英语课程目标、英语课程内容、英语课程实施与英语课程评价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教育政策与方针、学校办学理念、社会需求、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实践与评价等多方利益相关人的实践和理念的复杂综合体。大学英语课程是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依托,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为重要内容,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可以说,大学英语教学每经历一次重要的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与调整。因此,想全面了解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状况,必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谈起。纵观近20年的大学英语改革,笔者大致把它分为1999-2003年的迷茫期,2003-2014年的探索期,2014年之后的发展期。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片迷茫首次提供了全国参考标准,特别是语言功能性参考,如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量、语法功能等,当时的大学英语多为每周12-16学时。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英语教学也紧跟步伐,拉开了改革的序幕。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试行稿和2007年颁布的正式稿成了后来全国180多所改革试点院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和行动指南,《课程要求》提出尽量保证大学英语课程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据统计,各院校的大学英语课时数基本为每周12学时。在《课程要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过去相比有许多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鼓励“学生主体化”,更加重视听说能力,以前没有口语课的学校纷纷开设了口语课;二是提倡“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重视了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少学校为大学英语课设置了网络听力课,加强了相应的资金投入和硬件建设;三是课程设置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更加关注文化因素的引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综上可见,在大学英语改革中,各院校积极思变,大学英语课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将从课程的各要素方面分别加以探讨。第一,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泛化,定位不清。许多学校依据《课程要求》来设置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①课程目标是出发点和参照系数,如果各学校不能细化这些能力目标,只是笼统地加以阐述,这势必会导致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等一系列环节出现定位不清,空化和泛化,不具有执行力。这正如有的学者抨击的那样“这些目标比较泛化和含糊:今后什么样的学习?什么样的工作?进行什么样的交流?用什么手段去达到?都没有清晰的界定”。②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学校缺乏细化课程目标,这虽然留给教师很大的操作空间,但他们作为课程实施者面对这些模糊的目标常常感觉无的放矢,既不能完全理解上面学校贯彻下来的这些“宏大”目标,也不完全了解下面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和判断去实施教学,结果造成与教学目标的偏航或远离。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觉得这些目标特别飘渺,没有结合他们的利益诉求,还远远不能应对目前专业学习和今后职场英语的需求,并不能在英语学习中受益,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对英语课程学习的满意程度和兴趣程度。第二,大学英语课程课型分类趋同,内容单一。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虽然很多院校都进行了分类分级教学,但课型分类趋同,没有体现校本特色。如分级教学指的是按英语水平,把学生分成ABC三类进行教学。课型虽然从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变成了“综合语言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或基础课和拓展课程,虽然从名称或形式上看上去很丰富,但实质上内容还是很单一。如语言技能类,无非是将综合英语变成了听力、口语、写作、读译等方面的专项训练,而语言文化类就是“英美概况”等。

我们在课程内容丰富性方面,远不及香港,仅以香港理工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为例,目前仅为全校非英语专业提供的与职业有关的语言训练课程(不包括通用英语课和提高课)就多达55门课型,如商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工程学生的大学英语、设计学生的大学英语等等。这些课程都是结合专业传授英语交流技能,如何写学术论文,如何参加学术研讨会,如何写商业计划,如何参加商务会议等。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单调?大致可归纳为三方面原因:其一,受资源所限,如教师资源紧张,无力开设那么多的课程;其二,受英语教师能力所限,语言教师转化为专业英语教师要进行专业培训和提升;其三,盲目跟随试点学校,不了解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很多学生修读某一门英语课就是为了拿学分,而不是出于真心喜欢。第三,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缺乏内涵式发展,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课程要求》强调“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①在全国一片轰轰烈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浪潮中,虽然很多院校都投身其中,他们加大了对信息化网络平台和网络实验室的投资与建设,为学生开设了网络英语课,以期改变原来以教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现实的效果是,由于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差距较大,不少教师还没有转换教学理念,如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变“技能输入为主”为“技能输出为主”,再加上教师缺少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使网络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的优势。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学生渴望尝试这种现代化技术带给他们学习上的便捷、高效与自主,但只有硬件的配备,没有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发展内涵式的设计,学生对网络学习热情降低,疲于应付考试与检查。第四,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形式单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占主流。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应试教学倾向,《课程要求》除了提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思想”,同时它并未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挂钩,它建议“在完成《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最高要求层次的教学后,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②。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课程评价过于单一,很多院校不强调过程性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究其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过程性评价要求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内容,不断给学生进展性反馈,在课程目标不清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师无疑是一种挑战;另一原因是,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是全国标准化水平考试,社会(特别是就业用人单位)认可度高,不少院校还会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英语免修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而学生一旦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就变得懈怠,学习兴趣减弱、课堂出勤率低,不再做“最高要求”,在实际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还是无法开口自由交流,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未见提高。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大学英语课程在目标定位、内容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大学英语在历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无论是重视读写还是注重听说,学生的整体英语素养并没有显著变化;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满足学生希望提高英语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经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后,英语水平与高中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英语水平有所下降”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脱节现象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各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在参与、规划、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往往站在自上而下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在贯彻、参考教育部政策性文件(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要求》)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诉求和现实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针对性的校本研究,盲目跟风,缺少科学依据,导致大学英语课程的古板单调、水土不服与效率低下。那么,校本研究该从哪里着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研究到底该怎样进行呢?学习者对大学英语课程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呢?鉴于此,如何科学合理、从学习者需求角度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学习者需求分析与外语课程设置研究

在国外,把学习者需求分析①应用到外语课程设计里的经典之一,是Hutchinson和Waters等西方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倡导,强调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研究,并以此作为课程开发技术手段,成为外语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Hutchinson和Waters界定了“需求”的概念②:必要(necessities),即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必须知道的以保证其语言功能的有效性;缺乏(lacks),只有学习者必须知道的知识还不够,还要知道学习者已有知识,存在于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与其已有知识之间的“差距”(gap)即为缺乏;主观需求(wants),即语言教学或课程中学习者的内在需要;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Hutchinson等认为要了解两种学习策略,一种是学习者运用的语言学习策略,其二是教师诠释的学习策略;限制条件(contains),在需求分析的决策环节要考虑的关于学习情境的限制条件;语言评审(the languageaudit),这是由机构、组织或者国家层面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为语言教学政策提供依据。随着需求分析不断深入,需求分析模型也不断发展和创新,西方研究者建构了相应的需求分析模型:1)Munby③的目标情景分析模型(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主要针对学生在将来目标职业或学业情景下语言要求的分析。2)Allwright④的目前情景分析模型(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是指对学习者目前已知的与在目标语言运用环境中所需知之间的欠缺的识别及如何进行针对性施教的分析过程,也称欠缺分析(Deficiency Analysis)。3)Hutchinson &Waters的模型,将需求分为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和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前者是指学习者为了获得目标情景下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所需做的;后者是指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需要做什么,即必须要学习的(necessities)、欠缺的(lacks)和想要学习的(wants)。4)DudleyEvans&St John⑤的模型,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需求分析模型,包括学生专业信息、学习者个人信息、语言信息、学生欠缺等七个方面。研究证明,学习者需求分析已成为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及主要方法论依据。不难看出,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能够使学习者与课程建立有意义的关联,使得语言课程与不同国家、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目标群体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成为可能⑥。更重要的是,需求分析可以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实证依据。国内学界有关学习者需求分析与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学者夏纪梅和孔宪辉⑦率先把需求分析的理念引入外语课程设计。随后有研究者余卫华⑧、管春林⑨批判性地考量了需求分析模型对英语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综合运用需求分析模型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

在需求分析的实际运用层面,有研究者王红瑏瑠调查一年级大学生对英语选修课的需求,发现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不受学生重视。另有研究对毕业生的英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60%受试者在工作中很少使用英语,阅读为他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技能,听说则最低。此外,研究者曾建彬等①指出,相当一部大学生亟需得到学术英语的系统训练,以便能够撰写和发表符合国际标准的学术英语论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需求研究模型虽然结合了外语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参考,但是却无法满足调查在不同语言学习环境下、不同社会背景下学习者的外语需求。国内研究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对需求分析与外语课程进行思辨或实证考量,从理论本身而言,忽视了需求分析理论的边界,也就是没有区分需求的具体类别或指向,导致所得的结论缺乏系统性;其次,简化了课程设置过程,认为课程设置就是开设课型、教学模式等线性叠加,如一些院校仅针对学生对课型或教学模式的需求,就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缺乏整体性;另外,实证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仅限于某一年级或专业的学生群体,不能体现需求分析理论客体的多样化,不具代表性。在政策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制订和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过程中,研究者、政府管理部门多从宏观角度,强调从学校、教师层面开展工作,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制订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等,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没有从课程的本源上去解决课程效果问题②,从而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不高。鉴于此,依据已有的需求分析理论,笔者以某985高校非英语专业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大一至大三非英语专业的2000余名学生进行课程需求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不同学习者对大学英语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复杂性、个性化与多样性,但是,从整体趋势来看,他们的需求却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等大学英语课程主要素方面有明显的趋同性,这为校本课程设置提供了可借鉴性的参考,调查的重点及结论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其一,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的预期,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和个体愿望。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呈多样化趋势,需求由多到少依次为:为了“掌握一门语言”、“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通过四六级等其他等级考试”、“找到好工作”等。其中,以通过考试为英语课程学习目的的学生不到56%,这一结论与杨小彬③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调查的院校及学生层次的差异,从侧面说明课程设置有校本特点,重点院校学生对出国等需求大于对通过四六级考试的需求。另外,学习目标趋同集中体现在77%的学生希望通过英语课程提高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其二,在信息化的21世纪,传统的纸质教材将融合于电子化的外语教学系统中,那么目前的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查发现,内容需求具有复杂性特点。学生对英语电子资源需求略高于传统纸质媒介教材需求,这说明英语课程内容需要迎合当前大众媒体的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提供多样化、多渠道的课程内容资源。分析发现,学生对听、说、读、写、译及英语文化等综合知识的学习资料需求较大,均占60%以上,喜欢开设“多样化的听力练习(情景对话、新闻报道等)”、“口语练习”、“汉译英、英译汉翻译”等。学生对于课外媒体资源的需求集中在英语广播、影视、歌曲及英文网站等方面。上述课外媒体资源相对课内教材而言,学习过程更轻松、内容可选择性更强,因此学生英语学习情趣及参与度更高,需求也更大,这无疑对当前的教材设计者提出更大挑战。其三,课程实施主要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是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否被学习者所接受,都必须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本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和课型有不同程度的个性化需求。63.5%的学生需要“多样化教学”,与常规课程讲授法相比,多样化教学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教学环境需求中,55%以上的学生需要参加英文报告和英文讲座等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学术性活动,说明在现有“基础课+高级选修课”课程体系中,还应着力建设“专业英语课程”。在课型需求层面,学生的需求集中于“英语选修课”,希望能够开设“技能类英语选修课程”(68.5%)、“文化类英语选修课”(65.4%)、“学术类英语选修课程”(56.3%)。其四,课程评价,即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评价课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要分为结果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调查显示学生对评价非常重视,他们的需求呈多元化。如65.8%学生认为课程评价应“侧重考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64.1%认为评价应“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52.2%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三、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回顾与需求分析的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课程设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循环系统,学习者需求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个性化在课程设置体系中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得以显现;学生对课程的具体需求表现在,学生需要大学英语课程目标能够更加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增加课外英语辅助练习资料以及网络媒体英语资源;课程实施需要多样化教学活动,增设英语选修课种类;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基于问卷分析反映的学生现实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各院校应立足于校本需求研究,规划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目标。首先,各院校要处理好课程目标与国家指导性文件的关系。《课程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不是指令性文件,因此,各院校应该在参考《课程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本学校定位(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学科类型、专业需求和学生水平等因素。其次,课程目标的规划除了要邀请管理人员、学科专家等参加,还要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再次,要展开校本研究调查,基于本校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及发展趋向,制定多层次多维度英语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校本特色。如重点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可能是为了“出国留学”或“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医学类院校学习英语可能是为了“看懂英文医学书籍”;理工类院校学习英语可能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等等,而同类院校中又可能因层次不同(本一、本二、本三)而定位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细化课程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结构和需求,制定多层次多维度目标,为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确定明确的方向。第二,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处理好课堂教学资源和网络媒体资源的关系,丰富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资源。课程内容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主体,体现内容的层次性与多元性。多层次和多渠道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用来传授语言知识,还能够传授文化,符合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和文化属性要求。因此,我们应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为原则,在基础课阶段使用材(如教育部推荐的重点教材),学习的快慢和学习难度应视不同层次的班级来定;同时,还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集体备课,针对学生主体特点,共同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如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情景对话、新闻报道等)、口语(口语话题更具时代感,如讨论‘啃老族’和‘月光族’等现象),及阅读材料(时文报道、科技知识、文学作品)等。在提高课阶段,教师可采用自选模式,即根据课程特点和目标,自主选择更适合学生需求的材料,如提供“汉译英、英译汉翻译相关的学习资料”,“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课外媒体资源等。第三,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全面发展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而言,最成功的教学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相关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安排灵活、自主的课堂活动,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在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授课形式。教师应根据课程及学生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写作技巧的讲解方面,传统教学就比较有优势。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跟上时代形势,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大学英语课程在鼓励和提倡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必要的隐性课程提供支持、辅导与反馈,克服英语网络学习课程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我们可以借鉴当前国际上成功的MOOCs范例,鼓励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第四,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形成性评价的促进作用,发挥终结性评价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英语课程学习效率。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2

1我国物流园区现状

1.1全国各地兴起物流园区热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发展也很快,各地兴建物流园区的热潮已成为近两年中国经济现象中的“绚丽”风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正在建设和正在规划的物流园区多达几百家;全国有十几个省已出台了全省的物流规划,各地方物流规划也纷纷出台,物流经济俨然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而物流园区也似乎成为各地发展物流经济的引擎。深圳已规划出六大物流园区;上海计划建设三大物流园区;天津推出物流五大形象工程;广州计划构筑三大国际性枢纽物流园区;北京百亿打造物流港,建设五大物流园区;江苏省仅省政府规划的物流园区就多达14家……物流经济掀起了物流园区建设的热潮,各地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屡见不鲜。

一时间,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前几年的工业园区建设热、开发区热。而过去开发的这些园区到今天真正发挥其预期功能的又有几家?今天,我们的物流园区热是否会重蹈覆辙呢?物流园区应该是何物?我们需要多少物流园区?需要怎样的物流园区……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1.2已建物流园区空置率居高不下

据中国仓储协会2004年对物流园区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空置率高达60%,已建园区无人入驻的现象非常普遍。据调查研究,从1999年开始,一些地区开始建立物流园区,2003年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达到了高潮,而同时物流园区盲目建设的危害也开始显现,由于大多数物流园区盲目建设,定位不清,功能单一,一大批物流园区将会陆续死去,估计至2006年已建或规划建设中2/3的物流园区将会胎死腹中或被淘汰。

2我国物流园区空置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的需求分析

在我国,虽然物流概念已引入多年,但由于经济基础和各种基础设施总体上的薄弱,物流经济并不成熟。而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过分热情,把物流园区项目作为政府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来抓,在规划和投资建设物流园区项目时,根本未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而是简单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圈地投资,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1)规模上,盲目“求多、求大”。在国外,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也至多建几家物流园区,而在我国的某些城市动不动就是几家,甚至十几家物流园区。而且国内各地的物流园区热还出现了一种盲目攀比的现象,各省或地区都似乎要从物流园区的数量和投资规模上压倒对手。目前全国已经在建和筹建的物流园区数百家,在这些园区里,投资较大的如北京物流港,投资总额将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武汉的“万商云集”商贸园,投资总额也达100亿元左右。在这些物流园区中,占地动辄数千亩,如北京物流港占地7000余亩;多则数万亩,如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占地63000亩。由于这些物流园区的建设本身脱离有效的需求分析,因而往往出现“僧多粥少”——物流园区供给远远超过市场对物流园区的需求,过多的物流园区追逐少量的物流企业的现象,从而物流园区高空置率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2)层次上,片面“求新、求全”。政府部门在规划物流园区时,往往过分追求高投入、一切都要求自动化,没有很好地利用原有的物流设施,“曲高和寡”使一些实力有限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无法参与到物流园区中来,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如北京市的某物流园区,其硬件条件堪称一流,连国外来参观的物流专家都赞不绝口,但该物流园区建成已经三年,至今也没有几家物流企业入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物流园区服务水平坚持整合现有资源和适度前瞻相结合的原则。

3如何进行有效的物流园区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意义

物流园区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物流能力供给不断满足物流需求的依据,以保证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使社会物流活动保持较高的效率与效益。在一定时期内,当物流能力供给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将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当物流能力供给超过这种需求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供给的浪费。因此,物流需求是物流能力供给的基础,物流园区需求分析的社会经济意义亦在于此。有效的需求分析,将有利于合理规划、能有效引导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浪费,使我们的物流园区建设能多一份收益,少一份失误。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社会需求

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学用结合”的原则,明确培养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方向和目标,遵循“使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从而满足21世纪社会对专业外语的要求。

一、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的重要意义。

1.学用结合能克服教学效果差的难题

《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充分地体现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题组成员认为,教学基本要求中的“应用”是指交际能力应用及岗位上的专业应用。时代呼吁高职院校应培养“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外语复合型人才是同时具备外语和一门以上专业知识的人才。针对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目的,高职英语教学也应强调实用为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必须在“学以致用”的前提下打基础,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只有学用结合才能克服教学脱离实际、教学效果差的难题。

2.学用结合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

如果英语教学能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突出专业特色,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联系,与社会接轨,我们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高职英语教学由于受教学时数与学生入学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第一线工作的需要,为此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市场环境、市场定位、消费特征等具体情况设置各类模拟练习。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市场规律,了解工作过程中的功能要求与适应性,懂得专业中的具体问题与现实利益的存在,这样一来,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上升。

实践证明,套用本科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打基础,没有鲜明的针对性,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不具备使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用结合打破封闭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多方位的课堂教育体系,从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应用性学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性的重要举措

1.重视口语教学

如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学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各个环节做出及时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重视口语教学是我们课题组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师应努力把英语教学课堂变成交际的场所,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让他们在交际中学会交际。给学生以自学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给课堂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绝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感到,同样是接受性技能,口语教学比一般教学要生动得多,易于接受。学生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苦练基本功,做到厚积薄发,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实践,才能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注意多用英语,与学生交谈,给他们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仿效教师,多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要注意指导、检查,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开设口语课、上好口语课十分重要。

2.重视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

高职教学的培养目标应以适用性人才和培养特色为主,兼顾知识的广泛性。立足各自专业,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捷径。以岗位为轴心,突出专业英语教学特色。掌握外语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技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于自己的专业上。精通外语又熟悉自己专业的人才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单纯的基础阶段教学不能体现专业特色。专业英语与学生的专业息息相关,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能为他们将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当人们用英语从事某一专业时,使用的是专业英语而不是日常生活英语。只有通过这种“专业语言”,人们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沟通交流。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基础阶段英语的教学,又要重视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

3.重视教材的作用。

选好教材是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的编写与选择要以处理好语言基础与学以致用的关系,突出实用性、交际性、知识性的原则为前提。

实用性是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求优化整合课程内容,重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突出口语训练的实战性。教材的实用性反映在教学的实用性方面,就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很方便地使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相应地,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正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依据。在高职院校,英语作为提高应用能力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以能力为本位,进行全面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方向应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专业英语特色。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有赖于上级教育部门、学校关心指导与监督以及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配合。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改革才会成功,高职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3.58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国内英语教学 需求分析 研究综述

需求(needs)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反映,属人体的一种缺失状态,表现为个体的主观状态和个性倾向性(冯惠敏、黄明东、杨旭生,1994)。需求分析是一种高度立足于本土情境、讲究实用的活动(Schutz & Derwing,198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需求分析进外语教育领域以来,它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一、国外需求分析简介

需求分析是决定特定学生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工具、技术和程序。Munby(1978;1978)提出情景交流需求,满足了语言用于交流的功能。Hutchinson和Water(1987)提供了需求分析的详细方法:主要涉及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包括必要条件、缺失条件和所需条件。学习需求包括学习者学习中的需求,包括分析语言的框架,即学习语言的原因和目的,成为了二语习得中记载的最多的模式。Dudley-Evans(1998)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除了包含学习者的需求外,还把教师和管理者对需求的理解也融入进去。他认为需求分析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客观需求指目标情景导向需求和导向需求,主观需求为过程导向需求和学习导向需求。这使得需求分析的内容扩大。Dudley的模型成为涉及角度最全的分析模型,使得课程需求分析不再随意化。Nunan(1999)把需求分析分为初始需求分析、动态需求、内容分析和过程分析。

其中动态分析是由课程开始后,由教师用非正式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生情况,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满足学生需要。Nunan使需求分析更加细化。

至此,国外对于需求分析的理解和建模达到日趋完善的地步(陈冰冰,2009)。从国外需求分析的建立到完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需求分析需要定义需求分析的主体、内容、客观目标、主观目标、实际情况,还有实际效果与目标间的差距,还要定义动态的需求差距和静态的需求差距。

二、国内需求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展开了对需求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需求分析展开了理论研究。余卫华(2002)指出需求分析的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倪传斌(2007)从理论核心性、层次性、可分性可测性、变化性和多维性对外语需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需求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理论和教学的核心,它能为教育提供教学大纲。英语需求分析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层次上:位于底层的是普通心理学需求,位于中层的是个人和情感需求,位于高层的是情感中介和认知中介需求,而目前国际上的需求分析多与中高需求有关。需求分析可根据不同视角进行分类。需求分析还可以用问卷、访谈、日记、观察来测量。它还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等特点。这样的定性分析,从理论上界定需求分析的研究范围、方法、内容和角度,为需求分析在我国的理论研究的应用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根据倪传斌对于需求分析的内容和角度的界定,我国学者近二十年来做了大量的需求分析上的研究。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包括外部的研究如研究态度、动机(秦晓晴、文秋芳,2002;高一虹,et al.,2003)、差异性(汪顺玉、张勇,2001)、性别(施珊珊、倪传斌,2009)等,还要有内部的研究有策略、衔接(倪传斌,et al.,1997)、教学大纲,中国学习者的需求、外国学习者的需求(倪传斌,2007)、少数民族的需求(曹幼南、向晓红,2006;黄静,2008)的分析等。

从研究方来看,需求研究的分析方法多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数据收集用问卷的方法为主要收集办法。分析数据的方法多为统计学中各种办法。有不少学者用了相当多的办法说明各数据间的联系。文秋芳(2001)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三次跟踪调查了南京大学1996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动机、观念和策略)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动机、观念和策略)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秦晓晴用日记法对学生学习环境、课堂教学、语言能力和个人努力等方面进行分高低组后、归因(秦晓晴,2002);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LISREL)分析方法,获得了动机因果关系的最终模型(秦晓晴、文秋芳,2002)。倪传斌以学习需求为“突破口”,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误学习开展了的探索性的需求分析实证研究。汪顺玉发现研究需求分析的方法统计方法多为频率、百分数、平均数等。这些数据分析方法仅只能用单变量数据描述,并且数据拘泥于就事论事的描述,不能挖掘数据间的联系。所以对应分析法(汪顺玉,2004)正在用在需求分析中,可以较好地说明问题,他们为我们了解学生需求,提高产学效应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难看出,学者们做了需求分析方面的定量研究。他们用日记、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英语基础和他们对英语教师、学习策略、学习环境、教材、学习方式和方法等进行调查,采取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法如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LISREL)等数据分析方式,得出与需求分析有关的结论。

研究的结论常涉及动机、策略、态度、课堂外学习时间等多层次相关因素。动机、观念、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动机影响观念和策略,观念也影响策略(文秋芳,2001)。外语学习动机的高低并非取决于孤立的动机变量,而是取决于整个动机变量系统(秦晓晴、文秋芳,2002)。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学习环境、课堂教学、语言天赋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归因上存在着定性差异;高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低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则存在差异;归因和归因理解上对外语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秦晓晴,2002)。

从研究对象来看,需求分析的对象多为本科生或研究生。如果用中国知网检索,会发现英语学习需求研究通常在本科院校中进行。也有把英语放在专业人员背景下进行的需求分析,但出现的频率很低。近五年来,有学者从动机的角度出发用归因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式,研究英语专业的高职生的学习状况(龙绍,2005;龙绍,2010a;龙绍,2010b),但是由于样本仅限于英语专业的高职生,而没有涉及非英语专业的高职生,样本的数量非常有限。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效果、语言天赋和个人努力研究分析等项目的研究还需要用大量的样本来进行统计分析后,实证研究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分析。不仅如此,如果本科院校研究中提到的低分组归因时显出多样性,那么非英语专业的高职生中英语学习需求会不会也显示相当复杂,也是未来需求分析的发展方向。所以,描述和研究非英语专业高职生中的英语学习需求也会成为我国二语习得理论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扩充。

三、需求分析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工学结合”的口号的倡导下,高职的英语教学开始了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模块、考核为模块的行业英语教学研究。行业英语是面向高职生教授各行业的英语。它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行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从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范畴。既然教学对象是高职生,就必须对高职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需求分析研究,以了解基础不同、兴趣各异的高职生;以此需求分析为基础,建设出满足学生兴趣的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1]冯惠敏,黄明东,杨旭生.大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统计与层次分析[J].电力高等教育,1994.2.

[2]Schutz,N.&Derwing,B.The problem of needs assess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J].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1981:29-44.

[3]John Munby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J].Cambridge,1978.

[5]Hutchinson,T.&Water,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J].1987.

[6]Dudley-Evans.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iplinary approach[J].1998.

[7]Nunan.Second Lan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The Learner Centred Curriculum.Cambridge University,Cambridge:1999:150.

[8]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02:125-130.

[9]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10]倪传斌.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1:68-76.

[11]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1:51-58.

[12]高一虹,程英,赵媛.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2003.01:60-64+80.

[13]汪顺玉,张勇.外语差生归因调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51-53+73.

[14]施珊珊,倪传斌.基于荟萃分析的语言认知性别差异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03:35-43.

[15]倪传斌,刘洪泉,刘治.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情况调查与分析[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01:48-51.

[16]曹幼南,向晓红.彝族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18-121+127.

[17]黄静.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287-289.

[18]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2:105-110+160.

[19]秦晓晴.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J].现代外语,2002.01:72-78+71.

[20]汪顺玉.SPSS对应分析在外语学习需求分析中的运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53-155.

[2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2:105-110+160.

[22]龙绍.英语专业高职生学习动机行为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6:49-53.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6

1Scopus引文分析

1.1引文年代分析本文对注明出版年代的4020篇引文文献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1995年以前引文文献共计820篇,占总量的20.4%,这表明核学科研究对早年文献还有很大需求,有必要购买期刊回溯库、出版年较早的图书、会议论文集。

1.2引文类型分析本文仅对标有ISSN号的437种期刊的2632篇引文文献进行了准确的文献类型区分,分类依据是将引文文献的ISSN号与Scopus来源出版物列表中的ISSN号对比匹配,共匹配上420种2603篇引文文献。具体情况见表3。笔者对未注明ISSN号的引文文献做了粗略整理,约有80%为中外文期刊;用“Proceeding”一词检索,可检索出38种47篇会议论文集;用“handbook”一词检索,可检索出17种图书,被引次数为31。可见,未注明ISSN号的引文文献统计数据并不影响整体分析结果。期刊是核学科所需主要文献资料,尤其是外文期刊。其次为会议论文集。外文图书尽管所占比例较小,但对其也有一定需求,尤其是工具类图书。

1.3高频被引文献保障情况在4054篇被引文献中,被引次数高于30次文献均为期刊,具体引用情况及馆藏保障情况见表4。高频被引文献统计结果表明,电子文献保障率为87.5%,纸质文献保障率为25%,SDOL、CNKI数据库为核学科主要使用数据库,其中一些期刊为OA资源,涉及核能、物理、化学三个学科,高频被引文献馆藏保障情况稍有欠缺。“CambridgeUniversityPressJournalsDigitalArchive”“Taylor&FrancisJournalsComplete”这两个数据库未被保障,馆藏虽拥有CambridgeUniversityPressJournalsDigitalArchive回溯库、JournalofNuclearScienceandTechnology期刊纸质版,但由于数据库收录年限与文献载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频被引文献的使用,笔者认为应考虑购买这两种期刊的电子版。

1.4小结综上所述,核学科文献需求以外文期刊为主,中文期刊为辅,会议论文集、图书为补充;高频被引用文献均为专业性较强的同行评议期刊,集中在SDOL、CNKI数据库中,其中两种期刊保障情况欠佳。被引文献年代跨越度较大,1995~2010年出版的文献是文献需求的主体。

2专家访谈记录分析

笔者对我校核学院3个研究方向的9位专家进行了访谈。3个研究方向分别为核化工、核仿真、核安全与防护,专家团队由2位教授、6位副教授、1位讲师组成,访谈内容围绕文献资源需求展开。专家们表示:图书馆现有资源可以满足部分需求,还有一些文献资源需要补充,具体文献需求内容及解决方式见表5。从表5可看出,我校核学院专家对各类型文献资源均有需求,对应解决方式多种。在专家提出的24项具体需求中,通过增加经费支出,采购电子期刊、数据库及会议论文集可以解决10项需求问题,占总数的41.7%;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研究机构建立长期有效联系,获取相应文献资源的有8项,占总数的33.3%;通过提升采访人员服务质量、增加采购文献种类等方式可以满足需求的有6项,占总数的25%。可见,经费保障是重点。

3完善特色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具体策略

通过读者需求分析可看出:专家对早年核学科期刊需求与引文分析中引文文献年代分析结果高度重合,回溯数据库采购应列入重点采购内容;在专家访谈中,专家提出的3种所需期刊里中有2种被taylor期刊数据库收录,引文分析中高频被引文献中有1种缺藏电子版期刊亦被taylor期刊数据库收录,应考虑购买taylor期刊数据库;在专家访谈中,可以看出与国内外同行业研究机构建立联系的必要性;从两种文献需求分析方式可看出,读者对会议论文集均有需求,提示采访人员应重视会议论文集的采购;从两种文献需求分析方式可看出,读者对图书有需求,但外文图书采购经费充足,只有书目推送需求。这与目前馆藏纸质外文图书需求大幅下降现象相吻合,这就要求采访人员转变外文图书采选模式。

3.1加大特色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比例

3.1.1加大数据库采购力度电子资源的普遍使用,使科研工作者对数据库的依赖更加明显,虽然数据库经费投入比例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比例仍不能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通过引文分析与专家访谈记录分析可看出,核学科对CambridgeUniversityPressJournalsDigitalArchive、taylor、OECD、ANS等数据库有需求,尤其是taylor期刊库及核学科期刊的回溯库。所以应进一步使经费向数据库方面倾斜,满足科研工作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

3.1.2加强会议论文集采购随着国内外行业交流的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会议被高频组织、召开,由此形成的会议论文集有着重要学术参考价值,已成为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由学术机构组织的会议形成的会议论文集被数据库收录,可供科研人员使用,但还有部分会议形成的会议论文集未被数据库收录,采购电子版或者纸质版会议论文集很有必要。

3.2重视与国内外同行业研究机构建立长期有效联系内部资料因其内容新颖、参考价值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深受科研工作者青睐,已成为特色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这些资料一般不公开发售,不能通过采购渠道获取。所以,笔者认为应重视与国内外同行业研究机构建立长期有效联系,形成合作关系。具体方式:与国内外同行业研究机构签订内部资料交流协议、制定资源共享机制或者成为研究机构会员(如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会员),争取通过内部渠道,尽量全面获取核学科相关文献资源。

3.3提升文献资源建设人员的服务质量国外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新型学术图书馆模式中,文献资源建设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调整服务模式,与学科馆员、专业领域专家一起完成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3.3.1扩充图书订购种类传统图书订购模式是按照《中图法》类目采购图书,这种划定模式可以保证大部分与我校专业相关图书的采购品种与数量,但专家对图书的品质有着更高要求,如:本学科核心出版社出版的与本专业有关的其他类别书籍;领域内专家出版的论述性专著;百篇优博论文出版的图书等。这些图书有可能不在通常的类目下面,容易导致漏订。所以针对核心出版社、领域内专家、毕业优秀论文出版的图书进行查缺的工作应给予足够重视,保证相关图书及时采购到馆。

3.3.2转变外文原版图书采选模式重点学科经费保障程度的提高,削弱了图书馆在购书经费上的优势,科研人员不再依赖图书馆购买纸质版外文原版图书。但由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获取渠道多样与采访人员有专业的文献整理能力,专家希望图书馆采访人员能够提供外文图书书目。这就要求图书馆转变工作模式,提高外文图书书目推送质量。另外,专家对外文电子图书也有需求,所以应重视外文电子图书采购工作,考虑按学科购买电子书数据库资源。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