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范例6篇

混凝土浇筑范文1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柱

一、浇筑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若出现初凝与离析现象,应再次进行强力搅拌,使其恢复流动性后,方可浇筑入模。

2、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自由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对于竖向结构(如柱、墙),浇筑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不宜超过600m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和溜管等下料。

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爱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麻面、露石等质量缺陷。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

5、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应连续进行。因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尽可能缩短,并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其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气温确定。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情况,发现有异常的变形、移位时,应及时擦去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认真填写施工记录,它是施工验收的依据。

二、施工缝与后浇带

1、施工缝的留设。

混凝土结构多要求整体连续浇筑,若受技术、设备、人力的限制,不能连续浇筑时,且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按事先确定的位置留置施工缝。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约为其抗压强度的0.1倍,故施工缝是构件中的薄弱环节,宜留置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框架结构中,如果梁的负筋向下弯曲入柱内,施工缝也可设置在这些钢筋的下端,以便于绑扎。

与板连接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的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复杂结构,应按设计要留置施工缝。

在施工缝出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除掉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表面加以湿润并冲洗干净,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待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1.2M/m㎡方可继续浇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结合紧密。

2、后浇带设置。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设置后浇带是为了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及位置,应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条件下通过计算来确定。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位于室内和土中的混凝土为30mm;露天则为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800~1000mm,后浇带内的钢筋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完好。

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表面清理干净,整理好所留置的钢筋。后浇带宜选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浇筑时的温度宜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接近,并保持至少28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附近的结构构件应采取可靠支撑措施,以防止出现过大变形损坏结构构件。

三、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除对模板、钢筋和预埋管线进行检查和清理及隐蔽工程的验收外,还应做好搭设浇筑用脚手架、栈道(马道)、材料准备、落实水电供应情况,施工用具准备等工作。

1、多、高层框架结构的浇筑。

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基础、柱、梁、板等,其中框架梁、板柱等构件是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应按竖向结构分层施工。若平面尺寸较大,还应在横向上划施工段。对每一施工层中施工段的划分,则需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施工层与施工段确定后,即可求出每班或每小时应完成的工作量,据此选择施工机具和设备并计算其数量。

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应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

柱子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浇筑,。以利用梁板模板作为横向支撑和柱浇筑操作平台;一个施工段内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婴幼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以防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累积不易纠正。柱子浇筑应分段进行,断面在400mmX400mm以内,或有较差箍筋时,可在柱模板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不超过2m;断面在400mmX400mm以上,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

在浇筑与柱墙练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完毕后1~1.5h,再继续浇筑,使柱浑天充分沉实。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其顺序是现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当梁高大于1m时,可先单独浇筑梁的混凝土,施工缝可留在板底面以下2~30mm处。

2、剪力墙浇筑。

剪力墙浇筑应采用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地面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nn左右。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槎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槎严密。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常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建筑中多为设备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多为厚大的桩基承台或基础底板等,承受上部较大的荷载,因而整体性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留设施工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水化热剧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同时,混凝土内部逐渐降温产生收缩时,收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裂缝。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其中应优先采用水热化低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掺合料,改善配筋,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少浇筑层厚度,设置后浇缝消减温度应力等。

混凝土浇筑范文2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如今大型现代化工业厂房的重型设备基础、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一次性浇筑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一般在大体积浇筑过程中都要通过温度监测来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在设计上,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5.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而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受拉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单位时间混凝土释放的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而增长。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实际上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最初3~5天。

2.2外界气温变化

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度、浇筑温度和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温度应力是由于温差引起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并且有较长的延续时间。因此,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2.3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混凝土收缩。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再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恢复膨胀并几乎达到原有的体积。干湿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这对混凝土是很不利的。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易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3)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及其含泥量。

(4)选用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加入外加剂后,可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5)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20mm即可。

3.2浇筑与振捣措施

(1)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

(2)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3)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l/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混凝土的振捣也要适应斜面分层浇筑工艺,一般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一道振动器。

3.3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的同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

(2)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0℃。

(3)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人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也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

(4)保温法是在结构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延长养护时间,拆模后立即回填或再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骤冷气候影响,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浇筑时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时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下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公分,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与预拌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

施工控制的要素是“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施工质量控制时,应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尤其是对施工组织设计,要有专门的施工方案,审查施工的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考虑是不是周全。这样才能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最佳。

现场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按照上述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要点对现场进行质量控制,并认真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现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材料供应、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劳动力及机械配置、质量技术管理、并在混凝土原料中添加抗裂纤维,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在养护到位的情况下,无明显的裂缝,均处于规范允许范围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质量成果。

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只要加强了质量技术控制,完全是可以避免裂

参考文献:

[1] 乔朋义,王志军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研究[j].哈尔滨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2010(7)

混凝土浇筑范文3

关键词:预应力;T梁;混凝土

1 工程概况

隰县制梁场位于临汾市隰县城南乡李城村,设于新建中南部铁路通道线路DK250+800~DK251+180里程段线路右侧,平行于线路布置。承担中南部铁路建设Ⅰ标石楼隧道出口至隰县隧道进口段内23座桥梁的T梁预制架设施工任务。共计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592孔1184片。其中32m T梁568孔,24m T梁24孔。

2 混凝土工程

2.1 准备工作

2.1.1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钢筋、模板、预埋件和预留孔道位置检查记录,并将预应力孔道位置作为一个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筑前需经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2.1.2 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3%-4%,选择模板温度在5~35℃的时段浇筑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控制在10~30℃。混凝土的含气量、入模温度技术指标底板、腹板、顶板各做一次。灌注前应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清除干净,阴雨天气或施工场地泥泞时,上模型作业人员应将鞋子冲洗干净,防止泥土污染钢筋或混凝土。冬期模型内不得有积雪或冰块,并做好防雨雪遮盖防护措施。

2.1.3 为保证浇筑过程中振捣更均匀,应根据浇筑顺序将振动器分成若干组并分设开关,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具体施工时要求专人看管。

2.2 浇筑顺序

梁体混凝土浇筑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工艺,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现象,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并在距该端4m-5m处合拢。分段长度4m-6m,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缝,上、下层混凝土接缝相互错开,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筑的整体性。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马蹄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采取先浇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其横隔板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分段分层,平行作业。

2.3 浇筑过程

2.3.1 在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指定专人看护模板、钢筋和附着式振动器,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时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位移,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

2.3.2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要均匀移动下料,注意与振捣相配合,以免因混凝土分层厚度太大振捣困难,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

2.3.3 底腹板混凝土浇筑以附着式振动器侧振为主并辅以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为辅成型,在混凝土浇筑前4m和后4m必须上下前后同时开启振动器,振动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使梁体混凝土表面光洁,没有或极少气泡。

附着式振动器振动时间一般为30s。振动棒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三度”(速度、深度、密度)要坚持快插慢拔、边振边拔的原则,深度以不触及梁体抽拔管为原则,密度间距为20cm,振动棒应垂直点阵,不得平拉,并应防止过振、漏振。

2.3.4 桥面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筑的混凝土面层下20mm为宜。灌筑过程中注意加强倒角、交界面的振捣。桥面板混凝土灌筑到设计标高,初凝后及时赶压、抹平,保证排水坡度和平整度。

2.3.5 混凝土浇筑完后,用提浆整平机将砼表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不得洒水。底板及顶板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随即进行第一次抹面收平,第一次抹面收平后,重新进行第二次赶压抹面收平,做到顶面光洁平整,并防止裂纹产生。

2.3.6 顶板混凝土初凝后,用1台磨光机修整顶板表面,达到平整光洁的效果,但要注意与养护工艺的结合。

2.3.7 混凝土浇筑完成的12~20h(在砼终凝完成后,具体时间根据季节不同而变化,夏季时间偏短、冬季偏长)以后,试抽拔一小段橡胶管,若发现端头露出部分无粘结的砼,则可继续抽拔;反之则立即停止,每1小时试抽拔再确定抽拔时间。

2.4 特殊气候下控制要点

2.4.1 在炎热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应超过35℃。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按夏季施工办理,尽量安排在上午11:00以前浇筑完或16:00以后开盘灌筑。

夏季高温混凝土温度控制:①拌和用水温度控制在15℃左右,必要时采用冰块降低拌和用水温度;②搅拌机温度控制在25℃以内,可用冷却水洒水降温;③砂石料温度控制在25℃以内;④梁体钢筋骨架温度控制在25℃以内,必要时覆盖降温;⑤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内,若不满足应适当调整上述各个部位温度;⑥散装水泥的温度在35℃以内;⑦模板的温度控制在30℃以内,在模板及钢筋安装完毕后浇筑箱梁砼之前用养护罩覆盖避免阳光直射模板和钢筋,同时端部通风,或用冷却水喷洒模板,降低钢模板表面温度。

2.4.2 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需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

冬季施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措施:①拌合站料场、搅拌楼、配料机和传送带等均用轻钢结构的棚架结构,冬季安设保温篷布防止冷空气和冰雪进入棚架,在深冬季节温度低于5℃时棚架内安设炉火升温;②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管道均用保温材料包裹或覆盖,降低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的热能损失;③为保证模板和钢筋的温度,可在浇筑前,覆盖养护罩通蒸汽预热,提高其温度到15-25℃之间后再浇筑混凝土;④冬季施工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调整拌和温度,水温不高于80℃,防止水泥产生假凝现象。

2.5 过程控制

2.5.1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分别在地板、腹板、顶板混凝土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共10组,其中弹模试件2组。试件要随梁体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养护,28d标准试件按标准养护办理。

2.5.2 试生产前对所选用的水泥、砂、碎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耐腐蚀性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2.5.3 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生产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耐腐蚀性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3 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T梁以其跨度大、自重轻、施工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铁路桥梁建设中,同时由于各施工过程涉及到的技术强度高,安全风险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工程,要严格按预定施工交底进行浇筑,做到事前控制事后验收的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施工[J].民营科技,2011,5.

[2]黄远彬.浅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11.

混凝土浇筑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当代建筑中,混凝土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使用性能。因此,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建筑行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就建筑混凝土的概念和基本特性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混凝土浇筑的条件和前期准备;最后,重点探讨了不同建筑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及技术要点,以期为建筑施工混凝土建筑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混凝土概况

1.1 建筑混凝土浇筑概念。在建筑施工工程中,采用一定的水泥、外加剂和骨料等原材料,并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混合搅拌,浇筑到指定的部位上,起到固定建筑材料的作用。

1.2 建筑混凝土特性。建筑混凝土的原材料,例如水泥、沙、粗细骨料,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混凝土的浇筑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作业环境较宽松;混凝土浇筑工程较耐用,使用寿命长。

2 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浇筑条件和前期准备

2.1 浇筑条件。钢筋工程隐蔽、马凳隐蔽、模板工程预检、预埋件(包括钢板止水带、构造柱钢筋埋件等)工程预检、安装工程等相关验收项目完成,并符合开工特定要求;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已经清除浮浆、剔凿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清除明水、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已经清除、地下结构外墙钢板止水带均已安装、已浇筑混凝土强度≥1.2Mpa(通过同条件试块来确定)。

2.2 前期准备。制订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对象、结构特点,结合具体条件,制定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机具准备及检查: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同时,还需备用的搅拌机、振动器和备用泵等。所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浇筑前,必须核实一次浇筑完毕或浇筑至某施工缝前的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

3 混凝土浇筑技术及技术要点

3.1 桩基承台、地梁基础混凝土建筑。浇筑承台、地梁、浇筏形基础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如两次浇捣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振捣时,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动棒与水平倾角约60°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棒间距为500mm。同时,要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的气泡为宜。

3.2 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浇筑。转换层的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应分开浇筑,先竖向的柱墙结构,后水平结构(梁、板等)。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应先中间、后周边,向两个方向推进,转换梁、板混凝土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坡到顶,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不仅加大了混凝土部分工作面的面积,且有利于混凝土部分水化热排出和降低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侧压力。在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时,中梁、柱、墙节点部位钢筋过于密集,为确保此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密实,须采取以下措施:①采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筑上述部位;②对局部钢筋过于密集处要做适当调整,确保插人式振动器有足够的工作界面。

3.3 框架柱、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柱、墙的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柱底部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填入5~10c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且均匀撒开。同时,若框架柱、剪力墙高度超过3m,混凝土不得从柱、墙顶直接下灰浇筑,必须采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斜溜槽,分层浇筑。根部可在柱子中部开的“门子洞”处插入振动棒振捣,待浇筑至“门子洞”口下100mm处时,把“门子洞”封实,并用柱箍箍牢。浇捣中要注意柱、墙不要胀模,要保证柱子钢筋的位置正确,如发现钢筋移位要立即处理。

3.4 框架梁、板、梯混凝土浇筑。砼的混凝土浇筑时,框架梁、与柱、墙结节点位置钢筋较密时宜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向梁内下混凝土料时,应采用反铲下料,可确保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当梁内下料有30~40cm深时,应立即进行振捣。梁板浇筑一段后(一个开间或一柱网),应采用平板振动器按浇筑方向,拉动机器振实面层。平板振捣后,由操作人员随后按楼层结构标高,用木板和木抹搓抹混凝土面层,使之达到平整。同时,当楼层不能一次浇筑完成时,或遇到特殊情况时,中间停歇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的,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设置于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3.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基坑开挖完后通过测量放线确定超前止水后浇带的位置,并进行基底修整、夯填级配砂石后,浇筑垫层。使用双层2㎜密目网,按图示尺寸在后浇带的两侧立面绑扎隔挡层防止浇筑混凝土进入后浇带内,立面挡网使用钢筋在外侧做立挡间距500㎜焊牢,防止密目网受混凝土的冲压力而变形破坏。底板浇筑混凝土完毕后,在后浇带上铺盖竹胶板或其它覆盖材料,防止杂物进入后浇带内,增加后期清理工作。地下室沉降后浇带在沉降相对稳定,楼层主体结构完成,才可安排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工序。后浇带封闭浇筑前,将接缝处混凝土表面杂物清除,并将后浇带底部积水、杂物清理干净,再用抗渗等级相同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时浇捣密实。

3.6 注意事项。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初凝后,上表面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袋并浇水养护,不宜浇水过多,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即可。厚板侧面及底面采用保留模板的方法养护,部分钢模板的部位要采用外包塑料薄膜和干草袋的方法保温,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引导集中排除,混凝土硬化后的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可灌注水泥素浆刮平。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粒径为2~4cm的石子浆,均匀撤布在混凝土表面用抹子轻轻拍平。同时,在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时,应有遮阳挡风措施。冬用施工:冬施的大体积混凝土应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宜为42.5,混凝土浇筑后应尽早复盖塑料膜和保温层且应始终保持保温层的干燥,侧模及平面边角应加厚保温层。同时,冬季混凝土施工测温项目和次数如下表所示。

表1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项目和次数

测温项目 测温次数

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 每昼夜不少于4次,此外还需测最高、最低气温

搅拌机硼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水、水泥、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混凝土初罐、浇铸、入模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混凝土浇筑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

引言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理念的表现是在建筑工程的保障下才可以成为实体建筑,也可以说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设计的成为实物的重要因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服从于建筑设计的这一说法。

一、有关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相关技术概述分析

1.1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概念

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材料中属于混合型的一种, 主要的构成是水、砂石、水泥以及外加剂等。水泥在混凝土中主要用作胶凝材料,从而将混凝土内的各种材料凝合在一起,通过将混凝土搅拌从而得到基本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浇筑实际上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将制作搅拌好的混凝土材料浇筑在建筑结构的模板中,并使其固定塑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现在我国大多数的房屋建筑采用的都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其具有较多优势,例如,施工比较便利,成本比较低,结构强度高,材料获取比较方便等。并且混凝土结构常与钢筋结合应用,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1.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分类

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较漫长的发展历程,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了不同种类与不同水平的进步。现今我国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为建筑整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小直径的钢管混凝土浇筑方法等,这些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比较先进,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会极大的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我们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主要的准备工作如下:

2.1.1 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与检查工作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材料会影响到浇筑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时候, 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 其中混凝土材料包括砂石以及水泥等材料,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对材料的等级、性能、种类、生产日期以及合格情况等,材料检验要以抽样方式为主,从而保证材料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除了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基本规格上的检查外,还需要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材料数量、种类等的检验,使其满足设计的规范要求,从而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当对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基本材料的规格检查后,还要将砂石以及水泥等,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2.1.2 制作混凝土

当对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混凝材料检测完毕后, 就要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在配制混凝土时,要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与设计标准,严格控制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的配合比例,在配制时还要注意材料添加的顺序;②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配制与搅拌时,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完成混凝土的配制后,要对配制后的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 检验的内容包括混凝土的成分组成、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例、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粉煤灰与砂石的质量等,保证检验误差不高于5%,若是混凝土检验的误差大于5%,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2.1.3 混凝土的输送

当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制成后, 还要及时的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的现场, 一般混凝土的运输工具为移动泵或者拖泵,在输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各方面的内容:①在混凝土输送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输送的设备,从而制定输送设备出现意外事故的紧急应对措施, 加强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②在进行输送泵管的相关设备安装时, 要做好检查工作,避免输送泵的管内存在砂石、水泥等残渣影响到混凝土的输送质量。此外,混凝土的输送泵管在连接时,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在混凝土的输送时发生漏浆现象。要将输送泵保持在最准确的连接角度上,以防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输送泵还要进行清理工作,并对管内进行泥浆的操作,从而保证输送泵的流畅。

2.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主要探讨

建筑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 要求较高的浇筑施工技术,而主要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有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全面分层浇筑技术以及余面分层浇筑技术等。其中,对全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来说,比较适用于建筑整体结构较小的施工,在全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程中,要按照分层浇筑的基本原则进行,从下往上逐一浇筑,只有将下层结构浇筑完毕后才能够进行上层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方法与顺序上,可以沿着建筑结构的中心向四周浇筑,或者是由建筑的四周朝着中心方向浇筑,但是实际的建筑浇筑施工中,大多选用的都是顺着建筑结构的最长边开始浇筑。

混凝土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适用于长厚度适中以及平面面积较小的建筑结构中,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主要按照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度要求进行, 可以分阶段分层次的施工。建筑工程在浇筑施工的现场,经常会出现施工设备不够,或是施工进度规划与施工环节要求较高的现象,这时候采用分段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比较方便。分段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也要根据浇筑的基本原则进行,逐层浇筑,当下层的结构浇筑完毕后, 可以根据实际工程的进度与情况开展上层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余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比较适用于大规模、大面积的建筑结构施工, 这种大范围的混凝土浇筑容易给建筑结构留下裂缝等质量隐患,所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注意事项:①要合理的使用混凝土浇筑的材料。建筑结构在进行大面积的混泥土浇筑时, 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合比,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还要针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定期的性质检验, 避免混凝土材料储存失误导致受环境作用而产生质量变化, 混凝土材料的变质会极大的影响到工程的浇筑质量。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混合一些外加剂,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性;②余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要从建筑的结构的底层开始,在浇筑过程中,还要做好振捣工作。混凝土浇筑从底部浇筑直到顶层,浇筑方向要形成一个斜面,并且要注意每次的浇筑高度不得高于3m。以免混凝土浇筑高度较高而带来结构风险; ③用来振捣混凝土的振捣器,长度不得大于50cm。以免太长的振捣设备会影响到浇筑的均匀性,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3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注意要点分析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 要注意浇筑细节以及环境影响。当施工环境为雨天时,要保存好施工材料,做好防雨措施,避免水泥等材料受到雨水的破坏导致变质; 在混凝土搅拌与浇筑环节,都需要检测混凝土的含水量,并且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要及时的调整,使其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混凝土振捣时还要注意振捣的频率以及时间, 漏振或者过振都会给建筑结构埋下安全隐患,导致施工裂缝的出现。最后,在浇筑顶板时,要做好加固促使,避免由于施工失误导致顶板的移动,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三、结束语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施工应用技术中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作,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是为了保障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尚岭.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探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5(10)

混凝土浇筑范文6

关键词 混凝土;浇筑;捣实;保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1-0198-01

1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的一般要求

一般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四种,即水泥、水、砂、石。混凝土配合比例就是合理的将这四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配方,随后实施浇筑的具体要求大体有以下几种:

1.1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按图纸要求进行细致的检查,使混凝土不得带有冰雪、锯末、琐屑和其他附着物质,在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要仔细检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或蜂窝,而且对于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每批次要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不少于一次。

1.2 避免发生离析

在混凝土均匀性浇筑中,混凝土自吊斗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果超过两米甚至更高,极易产生离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采用导管或溜槽,在采用导管或溜槽时应保持其干净。当混凝土浇筑深度超过8米时,则应采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筒,在串筒上每隔2~3节管装一台振动器。

1.3 分层浇筑,分层捣实

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要按相关的规定要求,在不超出规定前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重塑的时间,因为如果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会出现冷缝,使混凝土层间的抗渗、抗剪能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4 对于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

施工缝是新浇筑混凝土与已经凝固混凝土的结合处,是整个浇筑施工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应是连续不断的,但施工中如果因为技术或者其他客观原因不能连续不断的施工浇筑,并且停留时间可能超出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时,则应在剪力较小处便于施工的位置留置施工缝。不同的施工对象留置施工缝的位置也不一样,例如,柱留水平施工缝,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盏柱帽的下面;当梁板连城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厘米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面;单面板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2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停止浇筑或者重新浇筑,并且浇筑完的混凝土要做妥善处理。

1)混凝土浇筑时超出规定浇筑的允许面积;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差值,并在短时间无法进行调整至允许施工温度内;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型雨雪天气时,混凝土浇筑应停止浇筑。

2)不能保证混凝土本身配备土料的质量;长时间凝固、超出浇筑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在浇筑部位中,高级混凝土里面掺杂有低等级混凝土料的,这些情况的发生,应立即停止浇筑,并进行重新浇筑。

3)在整个浇筑施工完成后,对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进行遮盖保温或者防雨防潮。

3 混凝土的捣实

在建筑浇筑、捣实整个过程中,在浇筑顺利完成时,捣实是必不可少而且是保证建筑质量的一个环节,混凝土的捣实首先要根据设计混泥土的厚度来选择振捣器,在一般平面面积厚度在20~30厘米的混凝土板应选择表面振捣器,而对于面积较小且有一定深度的构件应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操作时,应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施工,快插是为了防止表面混凝土拌合物震动过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合物振动不足结构不匀;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借振动力在振动器抽出时均匀填满振动器留下的空间。插入点应均匀交错排列,插入点间距不应超过震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只有细致按程序施工,才能使混凝土捣密实。

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混凝土养护的目的就是要使混凝土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从而逐渐变硬。现在混凝土的养护分为人工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自然养护就是在平均气温不低于5度的情况下,用浇水或保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有适宜的温湿条件下进行硬化。人工养护就是人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使混凝土强度增长,如蒸汽养护、热水养护、太阳能养护等,一般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现在混凝土工程中多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的覆盖物要采用吸水和保水能力较好的材料,比如麻袋等麻织品,草制品比如草帘。在保证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湿润状态,应每天进行浇水,只有强度达设计要求强度百分之七十以上,方可停止养护。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失水严重,在浇筑后2~3天内应加强养护。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间内必须确保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5 结论

在混凝土现场浇筑捣实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混凝土的配比质量,并且严格按照浇筑的施工要求进行浇筑与捣实,施工结束后对于浇筑捣实的混凝土的保养也要根据具体的条件,适时适当的合理安排,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延迟滞后保养的最佳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参考文献

[1]魏华.建筑工程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与捣实[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2]程宝莲.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1.

[3]刘炎强.浅谈混凝土的裂缝及其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

上一篇媒体数字化

下一篇深基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