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例6篇

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

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文1

【关键词】楼房建筑;冬季施工;掺加剂;

一、冬季施工的要求

1.统一配合比

设计要求底板及外墙混凝土为C35、P12抗渗混凝土。由于底板施工阶段正值冬季,考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不会受冻,决定厚度大于等于1m的底板可不掺抗冻剂,厚度小于1m的底板及墙体掺JD-10防冻剂。混凝土配合比统一制定。为减少碱-集料反应,对水泥、砂、石、UEA、粉煤灰及外加剂等均在试验基础上进行选择。

考虑到本工程地处闹市区,运输车辆易堵塞,为使施工中有充裕的混凝土浇筑接槎时间,将初凝和终凝时间调整到合适时间。将混凝土初凝定为12±2h,终凝时间为16±2h,坍落度定为出机坍落度200~240mm,入泵坍落度160~180mm,冬施混凝土出机温度控制在10~12℃,并选用能有效降低或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外加剂。

2.养护与测温

混凝土振捣压抹以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上部盖2层防火草帘,保温保湿养护。

测温点按8m×8m设1个,测混凝土中心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控制在25℃以内。掺防冻剂混凝土强度达到3.5N/mm2前每2h测一次,以后每6h测一次。大体积混凝土升温阶段每4h测一次,降温阶段每6h测一次。

3.沉降后浇带处理

沉降后浇带及后浇带(施工缝)将筏基分成15块。后浇带宽1.5m。按业主要求,沉降后浇带混凝土提前浇筑,约在混凝土整体收缩完成80%左右进行,其等级提高一级,UEA掺量由12%提高到13%,使新混凝土在限制下膨胀,提高密实性。

4.劳动组织

成立混凝土调度中心,负责商品混凝土调度管理,确保底板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期间,配备200台以上混凝土罐车,每个建制保证6台地泵(或泵车),并有备用泵及泵管。要求混凝土供应量满足15000m3/24h的要求,现场20台塔吊配合泵送混凝土施工,一旦泵送受阻即改用塔吊协助接槎,防止冷缝产生。

5.交通运输组织及调度

设立交通指挥中心,现场设置标志线,罐车优先,兼顾其他,使大密度、高强度底板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

写字楼共38层,建筑面积77317m2,总高151.09m,其结构冬期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高度高:本工程冬施期间要求完成主体结构的30层以上部分,施工作业面高度均在100m以上;结构薄:板厚仅100mm。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160~180mm),外加剂不仅应满足抗冻要求,同时要满足泵送要求。冬期施工期间结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梁、板为C35。

二、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依据测温和冬施混凝土同条件试件记录,本工程冬施期间混凝土同条件养护2d试件强度均达到抗冻临界强度,而此时混凝土温度还未降至0℃。冬施后标养28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全部超过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实际上梁、板28d同条件养护试件已超过100%。本工程混凝土通过掺入含减水、早强、防冻等组分的外加剂,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混凝土成型后立即覆盖保温养护,使混凝土在冷却到0℃之前达到受冻临界温度,以后在自然环境下凭借外加剂的防冻作用,确保强度继续增长,最终强度损失小于5%。

1.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气候影响,针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施工中的

(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水泥单方用量高,由此产生的水化热也多,有利于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使混凝土很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C40混凝土比C20混凝土需要的正温养护时间少得多,也有利于冬期混凝土施工。

2.掺加FZJ-2-4外加剂

抗冻早强剂品种繁多,然而适合冬施泵送混凝土且有较好的早强性能、坍落度损失也小的冬施外加剂品种并不多。经对多种外加剂的试验,比较负温强度、坍落度损失和减水率等指标,确定使用清华大学研制的FZJ-2-4早强高效减水防冻剂。FZJ-2-4是由NF-2高效减水剂和FZJ-2防冻剂复合而成的,其减水率达12%以上,掺量3%时规定温度为-10℃,环境最低温度可达-15℃。

3.良好的正温控制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有利于混凝土正温控制。根据抽测的出罐温度及入模温度分析:出罐温度基本在11~23℃范围内,且95%以上在13℃以上,90%的出罐温度在14℃以上(规范规定出机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总体呈正态分布,说明温度控制非常稳定。

4.严密的保温措施

本工程楼层高,混凝土浇筑的泵管长,故泵管保温必须认真,采用先裹一层防火草帘,再包一层塑料布的方法,保温效果较好,一般入模温度仅比出罐温度低1℃。

框架柱使用片模,中筒剪力墙使用大模板,模板外侧用聚苯板做好保温。施工中局部薄弱、破损处用防火草帘遮挡严密,拆模后刷“养生灵”,若气温太低或风特别大,再用防火草帘保温一段时间。

关于梁、板结构保温,本工程共设4道防线。第一道保温是双排脚手架外的彩条布围挡,经实测围挡内外温差一般为1.5℃左右;沿整个结构外挂一圈封闭严密的防火草帘作为第二道围护,草帘内外温差在1.5℃左右;在梁、板下的满堂脚手架上满铺草帘,作为第三道保温。板、梁下草帘内的温度均为正温,即混凝土下侧的实际养护温度为正温;前三道围挡均在验收模板工程后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最后一道保温是在浇筑混凝土后,在表面上盖1层塑料布,铺1~2层防火草帘,采用这种保温方法,内外温差一般在10~20℃。

5.合理的强度控制方法

本工程采用试件与测温共同控制保温设施拆除时间的方法。浇筑混凝土时,要求将试件放在楼层内(施工面上)进行同条件养护(时间准确到小时),在1~2d内送到试验室试压,并立即将试压结果通知技术人员。经技术人员校对混凝土强度达到临界强度后,再通知拆除保温。在控制混凝土强度时发现用强度系数法计算而得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与实测强度比较接近。如第36层顶板混凝土到压试件时养护了44h,由强度系数法推算其强度为5.8MPa>4.0MPa,已达到临界强度。此时实际试件抗压强度为5.3MPa,说明用强度系数法控制混凝土强度是比较精确的。

本工程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前,混凝土养护环境实际上一直处于正温,所以外加剂的负温功能并没有发挥作用,即方案选择中的第二条仅起到了早强作用,拆除保温材料后,在负温条件下继续养护,强度可以正常增长,不会对混凝土最终的强度造成大的损失。

三、结语

总之,由于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工作也需要做好,因此在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完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最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文2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混凝土施工之中,在浇筑完成之后,为了确保混凝土凝结过程中能够合理准确,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养护,使得混凝土在凝结中水泥充分水化。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养护技术显得更为重要,是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方式。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养护的不及时和不合理,容易受到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的影响而形成严重的脱水现象,使得水泥颗粒不能够充分水化,更不能够转化成为稳定的结晶,却反了粘接力,造成混凝土整体性和刚性不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一、混凝土养护原理

混凝土养护一般以自然养护为主。在常温状态下,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能够水泥内部存在的水分能够满足凝结需求,确保在湿润的状态下得到完整的凝结,保证了混凝土的完整性和确定性,在当前的混凝土中通常都是采用自然养护为主,自然养护包括浇水养护、喷洒薄膜养生液养护和薄膜布养护,但是在诸多诸多的特殊情况下,自然养护无法满足施工设计要求这就需要在混凝土养护的额过程中采用特殊的养护手段和方法。

水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在完全硬化的过程中需要的水量仅为水泥总量的22%~27%,其中其他多于的水量是为了满足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所要求的和易性而存在的,因此在水泥混凝土的凝结中需要严格控制水量,保证水量充足的同时却又不能够太多的放水,以免出现在水量过多的影响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增加。因此,如果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中能够保持混凝土中水分的不乱发散失,在凝土中就无需进行专门的保养,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混凝土的硬化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水分蒸发散失状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合理的创造人工湿润环境,则难以保证混凝土中水分的合理存在,因此就需要合理的针对其中存在的水分进行特殊处理,确保水分的合理存在。特别是在混凝土硬化的初期,在混凝土施工和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环境温度和适度对混凝土其他性能提高的必要性,并且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表面涂刷来确保混凝土养护的需求。随着溶液的挥发迅速在混凝土体的表面结成一层不透水膜,使得混凝土在养护的过程中不容易被挥发,并且能够在积水的情况之下进行自我养护,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影响处理较快,能够及时有效的形成水工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和类型。

二、养护施工工艺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干硬性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养护。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吸水能力强的材料。如麻袋、草席等。

2、洒水养护的期限与水泥品种有关。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14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

3、养护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波处于湿润状态。水化初期,水泥化学反应充分,水分应充足,可增加浇水次数。气温在15°C左右时每天浇水次数2~次,气温升高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用水应与混凝土搅拌用水一致,在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宜浇水养护。

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是将混凝土外露部分全部用塑料布覆盖严密,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达到湿润养护的目的。

在缺水地区及不易进行浇水养护的高大建筑物可采用喷洒塑料薄膜养生液进行养护。即将养生液用喷枪洒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塑料薄膜,是混凝土与空气隔绝,阻止其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一般在混凝土浇完后2~4h,而泌水刚好失散,不见浮水,用手指轻按无指印时,即可喷洒薄膜养生液。

三、施工要求

在混凝土养护的施工和应用中是非常简单的措施和方法,一般在混凝土养护中都是采用养护剂作为主要的养护材料,在养护剂的选择和应用中方法较为简单,一次涂刷即能管住整个混凝土养护期.作业方法可根据建筑外形状况及施工情况选用喷涂或涂刷方法,将养护剂均匀地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工程施工多采用人工涂刷作业来完成.

1.喷涂作业法采用农用喷雾器或油漆喷枪作为喷涂工具.使用前先用清水试喷,雾化正常后喷涂养护剂,喷枪距混凝土面20~50cm,并略有倾斜,调解压力以0.4~0.6 MPa为宜,以免冲坏混凝土面.为保证喷出均匀的雾状,喷涂运动速度也要均匀,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相互结合,防止漏喷,如出现不均匀现象,可在第一遍成膜后5~10 min内喷涂第二遍,以保证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封闭的养护膜.喷涂作业完成后,即用清水洗净喷雾器,防喷孔堵塞,影响下次使用.

2.刷涂作业法采用油漆刷或涂料专用滚直接涂刷成膜.一般先水平涂刷第一遍,涂刷一定范围5~10 min后再以垂直方向回涂第二遍,务必使涂层均匀成膜,自上而下逐渐扩大范围,边角或毛糙的部位要细致刷到,一定使混凝土构筑物表面全封闭.

3.喷刷作业时应注意在混凝土表面没有浮水或泌水已蒸发,用手指按压混凝土无痕迹时即可喷刷养护剂.使用模板的部位拆模后立即实施喷刷养护作业,喷刷过早会腐蚀混凝土表面,拖延过迟则混凝土水分蒸发,影响养护效果.

4.喷刷混凝土养护剂用量指标:1 kg养护剂喷涂面积应控制在4~6 m2;涂刷面积可控制在5 m2;天气炎热或大风天,养护剂用量可酌情增加.作业过程中应及时把握材料用量与质量.

5.喷刷混凝土养护剂时要防止雨水及沙尘入浸,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机械性碰撞或在其上行车及拖拉重物,若有损伤应及时补刷.

四、检测方法

1、混凝土搅拌之前:原材料的检测,包括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掺合料、拌合用水的检测,这些检测可以到试验室进行检测。原材料合格后可以到试验室申请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之后:进行坍落度(如果有坍落度筒可以自已检)、含气量、凝结时间、表观密度等的检测。

3、混凝土凝固之后:可以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抗渗等项目的检测(如果有抗折、抗冻、抗渗要求的话,一般的只做一项抗压强度就可以了),这些检测需要在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

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文3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外加剂;水化热;养护

前言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中的一个重要技术课题是控制裂缝扩展。大体积混凝土在固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而产生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从而影响基础的整体性、防水性和耐水性,成为结构的隐患。为此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必须考虑裂缝控制。

1 关于外加剂的选用

可以说,在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外加剂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较广泛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缓凝剂、微膨胀剂等几种。添加外加剂的根本出发点都是非常好的,比如:为了减少水泥用量而添加减水剂,为了推迟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添加缓凝剂,为了补偿混凝土的收缩而添加膨胀剂。

由于目前市场上外加剂产品品种繁多,难免鱼龙混杂。人们关心的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方面,外加剂应用的实际效果如何呢?事实表明,外加剂产品如选用得当,的确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反之,外加剂产品如选用不当,则会加剧混凝土的开裂。比如,优质的减水剂对水泥颗粒有着明显的分散效应,并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而引起加气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拌和水量的10~15%,相应减少水泥用量的10~15%,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大大减少,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极为有利。又比如,有的微膨胀剂,膨胀率仅为0.01%,其收缩率竞达0.06%~0.1%,而收缩量大恰恰是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最直接原因。

可见,对外加剂的应用效果绝不能盲目乐观。在选用时务必慎重,不仅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更要充分考虑到其不利的一面,趋利避害,合理使用。

2 关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监测

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温度裂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中也明确提出应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实施混凝土温度的监测,控制结构的内外温差、控制降温。因此,在当前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温度监测技术的应用己变得相当普遍。

近十几年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从原始的通过温度计量测发展到后来的通过热电偶、热电阻量测,从人工逐点测量手工记录发展到计算机自动巡回监测并定时打印报表,目前又逐步实现了温度曲线的实时显示。客观地说,温度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混凝土浇捣及养护期间,先进的温度监测技术能迅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各处混凝土的实时温度及发展变化趋势,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制定并实施合理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结构产生温度裂缝。温度监测的实施,很好地体现了信息化施工的优势。

但是,也有人对温度监测的作用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凡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只要实施了温度监测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温度监测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要想让结构不裂,关键还要靠实施正确的温度控制措施。事实上,温度控制措施应当贯穿于混凝土浇捣前、浇捣中及浇捣后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在浇捣前应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选用低热水泥、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等手段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总的水化热;在混凝土浇捣中主要通过骨料预冷、运输防晒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土浇捣后则重点在于通过有效的保温养护来提高结构表层混凝土温度、减小内表温差并控制混凝土降温速率。可见,如果单单实施温度监测,而不在温度控制措施方面下功夫,是达不到防裂目的的。

当前,温度监测可以迅速反馈结构的温度实况,人们也是通过控制温度来防止结构开裂。但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机理来看,混凝土之所以开裂,是由于混凝土的应力超过了其抗拉强度所致。因此,如果能直接监测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状况,让人们通过控制结构应力来防止结构开裂,这将显得更为直观。

3 关于混凝土的养护

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来说,养护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保温和保湿。保温是为了提高表层混凝土温度,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尽量使整个结构的温度场趋于均匀,同时减小混凝土的降温速率。

保湿则是尽可能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让水泥充分水化,这可以增强混凝土

的抗裂能力。

保温的措施很多,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或麻袋、岩棉、塑料薄膜等保温材料),在混凝土上方搭盖保温棚,以及表面蓄水等等。保湿措施则有喷刷养护液形成保湿膜和直接洒水养护等。笔者认为,应当首选能同时兼顾保温和保湿两方面的养护措施。比如湿草袋(或湿麻袋)与塑料薄膜联合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其效果就相当好,因此这种养护方法一直被广泛采用。

养护时机宜早,即在混凝土表面泌水排除且经过两至三次抹平搓实后就应及早覆盖湿草袋及薄膜。切不可让混凝土浇捣后任其暴露直到其表面己发白时(往往此时己出现微细干缩裂缝)才迟迟覆盖。

养护工作宜细。覆盖时应注意让草袋及薄膜相互搭接;覆盖后应(借助混凝土温度监测)随时注意各区域的混凝土温差情况,及时增减保温层厚度,还应检查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一有干燥迹象就应迅速补充水分;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如墙和柱的范围由于有插筋而不便覆盖,井坑内壁则因陡立不易覆盖,这些部位更应重点养护。

养护工作应保持连续性,应实行24小时工作制,不允许出现“8小时上班期间有人养护而8小时以外则无人料理”这种情况。事实上,混凝土在中午和夜晚的时间恰恰更需要加强养护。

4 关于混凝土的温差

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中,人们提得最多的概念是“内外温差”。但笔者认为,“内外温差,,这一提法不够准确,因为它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值”,而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指“内部混凝土温度与表层混凝土温度的差值”。因此,笔者建议采用“内表温差”这一术语,这样会更准确。如“内表温差”为20℃,这是经过覆盖保温后取得的控制成果;而“内外温差,,为40℃,它是一种客观的状态。内表温差指示的是同一时间在空间上存在的温差,规范建议该温差一般应控制在25℃以内。

同一空间在时间上存在的温差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视。刚浇筑的混凝土,随着水化热的产生,其内部温度很快上升到最大值,最后该温度又缓慢降至后期稳定位,则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后期稳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可称为总降温差。根据裂缝的形成机理,混凝土总降温差越大,混凝土就越容易开裂。因此,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最终减小总降温差,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重要内容。

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文4

【关键词】混凝土;膨胀剂;应用

1 混凝土膨胀剂的作用

在混凝土的各种强度中,抗拉强度最低,一般情况下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 7%~11%,抗拉强度与抗弯强度之比约为 0.5~0.6。因此混凝土的开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而引起的。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及减免由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在混凝土中经常加入膨胀剂。混凝土膨胀剂的功能是使硬化后的混凝土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抵销混凝土硬化早期产生的体积收缩。水泥与水反应后其绝对体积总是减小的,掺入膨胀剂后反应生成的钙矾石(C3A・3CaSO4・32H2O)、Ca (OH)2和 Mg(OH)2可以使水泥体积产生微膨胀。膨胀剂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用膨胀混凝土、自应力混凝土和灌浆用膨胀砂浆。

2 膨胀剂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2.1 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明,膨胀剂采用何种方法不明确。当使用粉煤灰掺合料时,配比又应当如何设计?在配制防渗混凝土时,按规范规定:水泥用量不得小于 300kg/m3,如掺入粉煤灰,则水泥用量不得小于 280kg/m3,以此为基准设计膨胀剂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各厂的水泥和粉煤灰活性不同,各地砂石质量差异较大,施工选用混凝土的坍落度也不同,因此,试验室应参考以往的经验,结合试验中得到的技术参数,确定基准混凝土的水泥和粉煤灰单方用量,再计算膨胀剂的掺量。

2.2 大多数施工单位委托试验和与混凝土搅拌站签定合同时,只要求提供满足掺膨胀剂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和抗渗等级的配合比数据,不提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指标。存在膨胀剂“一掺就灵”的盲目思想,这是使用膨胀剂的最大误区。根据 GBJ11988 规范,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特性指标是:水中养护 14d 的限制膨胀率≥0.015%。膨胀剂主要用途是补偿收缩,根据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防水工程的底板、侧墙、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在一定范围内为宜。不同的结构部位的抗裂要求不同,因此,膨胀剂掺量是不同的。由于膨胀剂与水泥及减水剂(泵送剂)之间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在同一配合比下,使用不同的水泥及减水剂(泵送剂),混凝土产生的膨胀率也不同。必要根据工地原材料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试配。

2.3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则受到钢筋和邻位的约束。试验表明,带模养护的膨胀混凝土试件的限制强度比自由强度高 10%-15%,所以,不必担心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强度下降。不能以 7d 自由强度作判断,应以 28d 强度是否达到试配强度为准。

2.4 膨胀剂掺量有意和无意少掺是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又一个误区。现实中发现,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工地和搅拌站没有专门的膨胀剂计量装置,靠人工以斗代秤加料,由于监督不力和人工加料的随意性,大多是少掺。更有甚者,某些搅拌站从经济利益出发,故意少掺或不掺膨胀剂。

3 关于复合膨胀剂

3.1 质检部门对检测提出要求。复合膨胀剂由于掺入减水剂、防冻剂等化学外加剂,膨胀剂使用砂浆检验,化学外加剂使用混凝土检验。检测十分繁杂,而结果往往相佐。如膨胀剂规定碱含量≤0.75%,由于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和防冻剂中含有硫酸钠,故碱含量往往超标,由于复合膨胀剂中掺入减水剂,容易蔽盖了膨胀剂本身的质量问题。

3.2、混凝土搅拌站提出,由于水泥品种不同,按厂家推荐的复合膨胀剂掺量,难以达到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有时坍落度损失大,难以泵送,这时,搅拌站要增添泵送剂才能达到,使用麻烦。基于上述两条理由,新修改的 JC4762001 标准中,已取消《复合膨胀剂》这种产品,请使用单位明鉴。但是,复合膨胀剂具有多功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如用户愿意使用复合膨胀剂,生产厂家可按用户要求提品,但要做好现场售后服务工作。

4 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4.1 工地或搅拌站不按混凝土配合比掺入足够量的膨胀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造成浇筑的混凝土膨胀效应极低,何以补偿收缩?因此,确保膨胀剂掺量的准确性极为重要。

4.2 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s,以保证膨胀剂和水泥、减水剂(泵送剂)拌合均匀,提高其匀质性。

4.3 混凝土布料,震捣应按施工规范进行。

4.4 膨胀混凝土要有充分湿养护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膨胀效应,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提出更严格的养护要求,养护期不小于 14d。

4.5 边墙出现裂缝是个难题,施工中应要求混凝土震捣密实、匀质。有的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浇筑混凝土 12d 内就拆模板,其实这时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最高,早拆模板造成散热快,增加了墙内外温差,易于出现温差裂缝。施工实践证明,墙体宜用保湿较好的胶合板制模,混凝土浇完后,在顶部设水管慢淋养护,墙体宜在第 5d 拆模,然后尽快用麻包片贴墙并喷水养护,保湿养护 10-14d。

4.6 底板宜用蓄水养护,冬季施工要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楼板宜用湿麻袋覆盖养护。

4.7 即使采取各种措施,尤其C40以上混凝土,墙体也难免不出现裂缝,有的 12d 拆模板后就发现有裂缝,这是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要设法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早期水化热。

4.8 混凝土浇筑完后,建筑物进入使用阶段,有些单位不注意维护保养,在竣工之前就出现裂缝,这是气温和湿度变化引起的,因此,地下室完成后,要及时复土,楼层尽快做墙体维护结构,屋面要尽快作做防水保温层。

混凝土因其结构型式及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抗裂要求也会不同,相应的膨胀率要求也不同,因此膨胀剂的掺量也随之而变化。要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坍落度的条件下,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必须要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膨胀率。否则一定要调整膨胀剂的掺量,使其混凝土膨胀率满足不同结构及不同部位的补偿收缩的要求。膨胀剂在各种抗裂防渗透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文5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缺陷;分析与防治

前言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缺陷有很多,如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层及裂缝等,这些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结构的质量。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不得不总结和想方设法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于如何确保工程的质量、结构的安全及使用寿命,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蜂窝: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出现形状如蜂窝的空隙。

形成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以及振捣不密实;3、浇筑时模板缝隙处严重漏浆。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振捣时规范操作;浇筑前检查模板搭接及支撑是否严密牢固;2、修补前先将松动石子剔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湿透,但不得有集水,然后用高一级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及时养护。

二、麻面:混凝土表面呈很多绿豆般大小的小凹点,凹点的直径一般不大于5mm,无露筋现象。

形成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2、浇筑前模板未上脱模剂,并湿润不足;3、模板接缝不严密,浇筑时局部漏浆;4、混凝土振捣不够,气泡未完全排出。

防治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模板要涂脱模剂,并浇水湿润;模板接缝要严密;浇筑时,振捣要按规范操作,让气泡完全排出;2、修补前用清水冲洗湿润,用素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三、孔洞:混凝土构件内部,有尺寸比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钢筋局部或全部。

形成原因:1、在钢筋密集部位或孔洞预留及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2、混凝土施工时组织不到位,未按规定下料,另振捣不到位或漏振,形成特大蜂窝及孔洞;3、混凝土中掺有纸袋、木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4、施工缝处理不当的位置也会产生孔洞。

防治措施:1、在钢筋特别密实处用小粒径的混凝土先行浇筑,振捣密实,使混凝土充满模板;控制下料数量和方法,振捣要密实,不能漏振;提供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2、孔洞的修补方法同蜂窝的修补方法。

四:露筋: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或混凝土孔洞露出钢筋的现象。

形成原因:1、保护层厚度不够,钢筋紧贴模板;2、保护层处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漏振;3、模板未上脱模剂,并湿润不够,吸水过多,造成掉角。

防治措施:1、做好保护层垫块;振捣密实;模板要上脱模剂和浇水湿润;2、修补前用钢丝刷和压力水洗刷干净,处理表面露筋时,在表面抹1:2的水泥砂浆,处理深部露筋时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做好养护。

五、缝隙压层: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有杂物。

形成原因:1、在浇筑前没有按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振捣不实;2、在施工停歇期间有木块、泥土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时未清理,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夹层;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用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防治措施:1、按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接缝处的杂物要清理冲洗干净;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设串筒或溜槽;2、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填水泥浆;对压层的处理应慎重,梁、柱混凝土夹层在处理前要搭临时支撑进行加固,将夹层中的杂物剔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集水,灌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六、缺棱掉角: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形成原因:1、浇筑前模板未上脱模剂,并湿润不够,以及侧模拆除过早。2、拆模时保护不够,棱角被碰损。

防治措施:1、浇筑前模板要上脱模剂,并浇水湿润;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能拆除侧模;加强成品保护;2、缺棱掉角较小时,可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湿润,用1:2的水泥砂浆抹补,对于较大的棱角缺损要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并加强养护。

七、表面裂缝:混凝土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的裂缝,对于板类构件有的甚至上下裂缝;出现无规律的龟裂,而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纵深裂缝。

混凝土养护剂施工总结范文6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裂缝;控制

1 泵送混凝土的特点

1.1 原材料和配合比

1.1.1 水泥用量较多。强度等级C20~C60 范围为350~550kg/m3。

1.1.2 超细掺合料时有添加。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和降低造价,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矿渣、沸石粉等掺合料。

砂率偏高、砂用量多。

1.1.3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混凝土增大砂率6%以上,约为38%~45%。

1.1.4 石子最大粒径。为满足泵送和抗压强度要求,与管道直径比1:2.5(卵石)、1:3(碎石)~1:4、1:5。

水灰比宜为0.4~0.6。

水灰比小于0.4 时,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急剧增大;大于0.6 时,混凝土则易泌水、分层、离析,也影响泵送。

1.1.5 泵送剂。多为高效减水剂复合以缓凝剂、引气剂等,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影响,因而对裂缝也有影响。

1.2 工艺

混凝土拌制在搅拌站(楼)进行,原材料计量准确,搅拌均匀,但也

偶有失控情况。

多数搅拌站未设细掺合料、粉状泵送剂、粉状膨胀剂称量和料仑,采用人工或容积法,使计量与分散存在问题,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

当混凝土拌合物过乾、过稀,运输时间过长、停留时间过长且未进行搅拌均匀前入泵时,混凝土拌合物乾稀不匀。

每个运输车中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差过大,加入泵车内输送时,会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性变坏。

混凝土浇筑后振捣不足、振捣过度,特别是面积系数很大的板材,采用振捣棒密实不均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技术措施不当或不完善时,易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大面积板材,在浇筑后防风、防晒、养护不足时,易产生干缩裂缝。

混凝土拌合物过乾、人工、无称量的加入高效减水剂或水时,混凝土质量不易保证。

2 干缩裂缝的防治

浇混凝土表面,若无恰当措施,极易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必须进行恰当的养护,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

2.1 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接缝处搭接盖严,避免混凝土水份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处在湿润状态下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继续浇水养护7 天。

2.2 经过二次抹压混凝土初凝后

轻微洒水润湿,混凝土终凝后,每天分几次浇水,保持一周时间使混凝土湿润。

此外,为防止墙、柱、梁等的侧模板过早拆卸,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应在混凝土表面刷养护液。

2.3 水化热引起裂缝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率快,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为防治水化热引起的裂缝,施工前应计算升温峰值、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和控制温度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2.3.1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1)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如夏季在水箱内加冰块,降低水温;粗骨料遮阳防晒,并洒冷水降温;细骨料遮阳防晒;散装水泥提前储备,避免新出厂水泥温度过高。采取以上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2)夏季,混凝土运输车加保温套或对罐体喷淋冷水降温。混凝土泵送管道遮阳防晒。

(3)混凝土浇筑作业面遮阳,减少混凝土冷量损失。

2.3.2 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1)选择中低热品种水泥,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2)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用,R60 或R90 替代R28 作为设计强度。

(3)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

(4)掺入高效减水剂。

(5)掺加缓凝剂。

2.3.3 掺UEA 膨胀剂

掺人UEA 膨胀剂,在最初14 天潮湿养护中,使混凝土体积微膨胀,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

2.3.4 采用二次抹压技术

混凝土大模振捣,表层刮平抹压1~2 小时后,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消除混凝土干缩、沉缩和塑性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增加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但是,二次抹压时间必须掌握恰当,过早抹压没有效果;过晚抹压混凝土已进入初凝状态,失去塑性,消除不了混凝土表面已出现的裂缝。

2.3.5 混凝土自然养护

(1)保湿养护混凝土表面经过二次抹压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防止表面水份蒸发,保持混凝上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特别是对于掺入UEA 膨胀剂的混凝土,在最初14 天内,必须潮湿养护,方能促使膨胀剂充分发挥膨胀作用。

(2)保湿养护根据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确定中心最高温度,按温控技术措施,确定养护材料及覆盖厚度和养护时间。保温养护的目的:

1)减少混凝土表面热扩散,减少内外温度。

2)延缓散热时间,控制降温速率,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和应力松驰,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养护一般不少于15 天。

3)在常温季节,混凝土终凝后也可采取蓄水养护的办法,替代前两种保湿保温养护办法。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数据,及时调整蓄水高度,也能收到预期效果。

3 采用膨胀剂防治裂缝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大流态预拌泵送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干缩和温差收缩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一定量的UEA 膨胀剂,拌合后生成膨胀性结晶水化物,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防渗能力,通常称为微膨胀混凝土。诸如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后浇带、超长超宽结构不留伸缩缝后浇带一次整体浇筑的结构,在施工中,我们采用掺UEA膨胀剂的办法来消除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14 天,使膨胀剂充分发挥膨胀作用。这种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已广泛采用,效果十分显著。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