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差异论文范例6篇

英美文化差异论文

英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1

一、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英美文学的形式和作品中,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特点或者英美文学中存在的特殊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鉴定英美文学,从而得出英美文学差异的具体表现。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可以将文学评论的形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在英美文学评论体系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一个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与鉴赏是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评论英国着名文学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美国着名文学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部文学作品时,评论家们就需要对这两部文学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学表现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对文学进行理解与鉴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评论方案,从而为提升其鉴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评论的层次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们对英美文学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英美文学综合评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评论家们要想完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就需要对作品从背景、时间、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做出深刻的文学评论。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文学评论之间的最大差距是英美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艺术表现特点。因此,文学评论家们要将评论的着重点放在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上,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

二、评论视角选取策略

1、时效性策略

时效性是文学评价家评论视角选取策略考虑的首要策略,其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评论家要想达到英美文学评论可以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就需要把握时效性策略和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时效性策略研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以文学作品自身艺术属性和作品特色作为时效性策略的研究重点,以推动英美文学的发展作为研究目的。因此,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时效性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英美文学评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脚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2、差异化策略

文学表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体裁的多样性赋予了文学作品文学样式的多元化特征,因此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差异的主要方式。针对文学评论体系中的文学作品差异认识,评论家需要正确把握差异性策略在文学评论体系中的应用原理,把提升英美文学评论质量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提高英美文学评论水平、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整体效果、帮助文学阅读者正确理解文学内涵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家要以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作为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差异性策略,从而为英美文学评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的语言,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英语是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工具,也是传达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主要方式。英美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现形式、抽象概念表达方面极具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厚想象力。英美文学评论家就需要利用英语传达出文学作品的精髓,为文学阅读者们提供简洁、华丽、通俗或者高雅的评论与见解,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内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和文体风格。

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表达文学思想内涵方面会受到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造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元素有很多,主要包含谚语、典故、俗语等。谚语、典故、宗教的不同,一方面造成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另一方面使英语表达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他国家理解别国的文学作品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国家在传承与发扬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英语文化的“正宗”结构和表达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虽然正宗的英语表达形式会给文学评论家和文学阅读者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造成英国文学作品没有美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洒脱。其原因是作家在表达语言时严格遵循英式英语的正规表达结构,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庄严”色彩。

相较于英式英语而言,美式英语在表达结构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没有完全遵循英式英语的传统文化,在美式英语结构改革方面加入了创新元素,使美式英语充满“叛逆性”和“革新性”。另外,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没有英式英语那么浓厚,人们在传承语言文化时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作家在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更加开放、随意,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美国文学评论的特色是自由、创新,与英国文学评论相比,美国文学评论不仅可以激发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促进美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继承英语传统文化与坚持自由开放、创新的评论体系之间挣扎。英国文学评论创作手法在17世纪与18世纪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遵循浓厚的宗教色彩向创新的创作表现方向发展,从思考历史文化向思考人性力量方向发展。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评论体系中的不断变化表明文学家和评论家在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依托,将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后现代文学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向独立、个性、自由的文学方向发展。作为英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构主义,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体系中具有引导作用。文学是文学评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英美文学评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英美文学研究结构体系息息相关。在文学价值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具有相同的文学价值:构建一个独立自由、共性与个性并存、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

英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2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着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英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3

当我们涉及到一些西方文学的时候可能会被其中浓郁的文学氛围所折服,对于他们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风格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特别是对于英美文学评论这一块儿来说。文学评论是直接与文学著作挂钩的,我们在阅读一些文学著作的时候就是在阅读他们的文学评论。一般来说,文学评论深藏在文学著作当中,文学著作的内容就是一种文学的见解,换句话说,文学著作就是文学评论的内容。

1.英美文学所具有的特点

1.1 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的历史悠久,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大繁荣了,自文艺复兴后,英国文学经过发展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英美文学得以快速的发展,并在不同时代掀起了一股股文学思潮。在每一股文学思潮的背后,都有一大批的文学追捧者和拥护者,当然每个时期也有批判主义思潮的出现。对于英国文学来说,这些思潮都不影响英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反而进一 步推进了其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些读者来说,英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也是许多学者争先学习模仿和研究的对象。英国文化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写实了,也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加注重实践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英国文学目前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化更加发展完全。

1.2 美国文学的特点

对于一个民族历史并不悠久的国家来说,美国文学的成长是短期的、多元集合的。美国是在二战后许多移民的迁入才逐渐的壮大发展的,对于美国来说,它的文化具有模仿他国的现象。不可否认,美国的移民政策为其争取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口,美国这个新生代国家因此汇集了不同种类、不同肤色和不同国度的人民。当然,随着这些不同地方的人来到这里,带来了他们各自地区的思想文化、民风习俗以及科学技术,其中许多不同的文化思想在这里得到大融合、大碰撞,并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

也正是由于美国文化的特色,使得美国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很快的壮大并对一些其它的国家造成“唯马首是瞻”的影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逆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全球化逐渐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现如今美国文学又逐渐的多元化起来,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所在。

2.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文化因素

2.1 语言文化的差异

文化认识决定了文学发展,文学发展又决定了文学评论的发展。对于文化差异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语言文化的差异。语言文化的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没有统一的约定俗称的语言,那么群体就不会形成,相对应的国家也就不会形成。虽然有些国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他们还是对这些语言都能理解和够运用的。拿印度来说,印度的语言就有许多种,常见的就有印地语和英语两种。通常情况下英语是作为官方语言进行运用的,而印地语则是人们平时使用的语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这两种语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们通常会根据场合来选择语言的运用,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在社交场合会习惯性的使用英语,而在与自己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候则会选用印地语比较多。

对于英美两国来说,他们一般都采用的是英语(美国北部有少数印第安人除外),但是即使是同样的英语也有不同之处。随着各自民族的发展变化,一些合成词和新生词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行成的特殊词汇的衍伸,导致了英语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特点,我们一般情况下会把这两种语言区分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对于这两种英语来说,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发音和词义时有发生,尽管他们本来是“本家”的,都是由原始的英语衍伸而来的。语言差异是造成英美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的发展。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文化也在不断地加速发展,从而出现繁荣。对于英国来说,因为其继承了许多古典文化的传承,加上其民族文化的庄重,反而减慢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随着英美文化出现的差异不断加深,英美文学评论的方式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英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4

关键词:历史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价;影响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属于文化一种载体。英美历史长河当中,文学作品比较多,通常是通过使用戏曲、诗歌、小说等形式展现出来, 文学作品也是作者抒发情感和理想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民族以及国家文化象征。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文化差异性,英美文学在评 价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

1 英美文化差异

第一,对美国以及英国来讲,其都采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但是,英国人发音清晰、字正腔圆,美国人英语发音比较快速,句子通常 含糊,难以听懂。英国人发音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同时听起来相对舒服。第二,人文环境也存在着差异性,英国历史悠久,同时英国人 做事风格严谨,相对较为保守,对于文化理解具有逻辑性。但是,美国历史相对较为短暂,美国人在思想上比较注重创新,行为处事比较 大胆,不如英国人谨慎。与此同时,美国人注重个性。两国人口构成也存在着差异性,美国人大多数是移民人口,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元 性,但是,英国人口则相对单一,文化上保守,英国人性格大多比较内敛[1]。

2 英美文学发展

英美在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同,势必会对英美文学发展造成影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很 多文学家,典型代表就是莎士比亚。在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推崇新古典主义。二十世纪英国文学进入繁荣时期,也就是爱尔兰文艺复兴时 期。美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大民族相互融合,美国文学具有多样性。美国文学主要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时期、一战、二战,另外,殖 民时期又可以分为印第安人以及早期移民两大部分。二战之后,美国文学形式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色。风格上,英国文学由浪漫主义、现 实主义、现代主义三部分构成,美国文学则呈现出多样化,风格不固定[2]。

3 英美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影响

3.1 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影响

语言属于文化重要载体,语言理解或者语言表述差异对评论造成重大影响。文学作品语言都是经过作者处理加工之后产生,其中,英 美作品内涵和情感存在着很大不同。英国发展历史相对较为悠久,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性语言,同时,英语是英国人母语,具有一定特色 。文学作品评论过程当中,英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英语语言文化特点,英语文学评论也有着英国色彩,英国文学评论相对较为保守, 中规中矩。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英国人不管是在思维上还是在个性品质上相对低调,不喜欢张扬,注重母语,所以,对语言进行应用过程 当中相对谨慎。美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英国影响,但是,也与英国存在着明显不同。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阶段 ,文化层面相对不够厚重,文学评论也比较直接大胆,缺乏保守意识,注重改革和创新[3]。

3.2 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影响

英美国家在文化内涵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性,这势必会对于英美文学评论造成影响,在文艺复兴阶段出现了著名文学家代表莎士比 亚,在《哈姆雷特》这一部伟大作品当中曾经写道生存或者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大部分英国评论者对这句话评论大多中规中矩。英国发 展历史相对较为漫长,英国人性格较为保守,英国文学评论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是在评论手法上还是评论格局上都具备厚重感。 虽然英国想在文学理论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但是成效并不显著,还是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即便如此,英国文学理论所呈现出来的厚重性 和严谨性还是其他国家所难以超越的。美国文学评论的过程当中,厚重意识相对薄弱,缺乏历史积淀文学评论较多,这主要是和美国政治 体制和美国经济密切联系。美国开放,文学语言评论方面比较直接和大胆。美国文学吸收了北美印第安人以及欧洲大陆文学特点,不仅在 语言表现上大胆,文学评论视角也相对开阔和灵活。美国评论家通过比较灵活和现论方法,突出文学作品优势,并且还吸收和借鉴其 他评论方式。美国人注重创新,这是英国文学评论所不及之处。比如,以人道主义作为典型例子,英国评论者则是认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 主张用爱来取代恨,防止暴力革命。但是,美国人却认为这种看法比较保守,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人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对于人道主义理 解不够深入造成[4]。

3.3 英美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影响

从英国和美国两大国家历史层面对于英美文学评价进行分析,其中英国历史较为久远,还对于美国早期文学造成了重大影响,但是在 后续发展过程当中,英国文学逐渐开始走向了保守主义,美国文学也逐步脱离了英国文学而独立成长,并且逐渐变成了自身独特文学形式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英国文学作品在主题、题材等诸多方面在各个时期展现了较大差异性,由于英国具备相对特殊文化和历史背景, 文学评价的过程当中充分展现其宗教特性。莎士比亚对自己作品评论主要关注人类平等、自由、友爱、和平,而莎士比亚对自己作品人文 主义评论方式对于后续人员评论造成了重要影响,逐步形成了英国固有人本主义作品评论观。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当中,人文主义评论观 点受到了很多文学作品研究人员否定,认为在时展过程当中,革命是促使社会效益提高一种驱动力,但是,人本主义思想观念过于保 守,阻碍了社会发展与创新。美国针对于人本主义观念进行了改革,在美国作品评论的过程当中,例如,对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进 行评论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基于美国历史着手,针对于这一作品进行评论,马克吐温的这一部作品结尾让黑奴获得自由,展现出了美国奴 隶制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充分展现出来美国社会意识形态欺骗性和黑暗性特点。评论人员在对于马克吐温这一作品进行评论的过程当中, 从美国种族歧视这一角度反映出了这一部作品讽刺性意味。从这一部作品的评论观点可以分析得出,美国文学评论具有创造性、激进化、 个性化以及自由性特点,这也是美国和英国在文学评论当中差异所在,另外,文学评论理念方面也有着明显不同,英国核心理念是人文理 念,注重人物内心反思,关注作品艺术价值,但美国在对于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过程当中,则注重现实精神以及科学精神[6]。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民族以及国家历史积淀,同时是逐步演变而产生,文化代表着各大民族和各国人民情感和智慧,与此同时,文化也 对于政治和经济造成影响,各国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性,这些差异也通常都会在文学作品评论展现出来。各评论家生活环境、文化素 养、知识结构都会反映在文学评论当中。世界文坛当中,英国文学地位比较高,但是,如今文学评论上也没有取得比较大的突破。美国文 学文化积淀相对较为不足,但是,美国人注重大胆创新,文学评论的过程当中不容易受到传统思维模式影响。总体来讲,英美文学还是需 要不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还有很漫长一段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何冬梅.美国文学发展历程探究――评《英美文学教程(美国卷)》[J].语文建设,2020(04):86.

[2]杨民.重现文学的认知特征――评《解读英美文学中的智慧》[J].语文建设,2020(03):87.

[3]宁妍.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批评理论的作用――评《英美文学选读》[J].高教探索,2019(11):136.

[4]李翠红.探究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的影响[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7):92[2020-03-18].

[5]王平.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2):144-146.

英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5

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讲,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但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工作,必须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视角,正如我国当代语言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与语言两个方面。”基于此,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在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英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6

纵观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英国文学几乎都是用很标准的英语呈现的,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语法结构,英国文学中的语言都显得中规中矩,符合英语标准。虽然,在美国文学作品中也同样使用英语加以呈现,但是其并非通英国文学那样纯正,确切地讲,美国文学使用的是美语,因此其作品中对英语的使用上就非常能有效地给以突破,语言新、奇、自由,是对纯真英语的一种超越。这主要是英国和美国语言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在一个民族内部,有通用的语言文化,这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这种语言文化代表着这个民族文化的最优性,它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是否独立存在的重要体现。透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我们发现作家使用的语言都是经过了艺术性的加工,具有很高的鲜明民族性。通过对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能找出不同民族风格区别,因此,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发展影响作用很大。英国英语是英语语言的“正宗”,英国英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世人所推崇。在文学家进行艺术创作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使用这种纯正的英语,以体现文化上的传承,更体现作家对英国英语的尊崇。因此,无论是英语文学还是英语评论,在语言使用上,都严格地按照标准、典雅的方式进行。然而,由于美国的英语是基于英国英语基础上衍生而来,因此,尽管美国人也使用英语,但其语言要素并没有改变。这样一来,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就产生了差异,其结果是美国英语就显得不够标准,世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也不会以美国英语为标志,而是选择英国英语,这就说明,美国英语已发生了变化。这种语言文化的变化是源自于政治的变革,自从美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后,它的一切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民族文化、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民众在战斗中学会了突破与创新,他们凭着自己的奋斗改写美国历史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发生深度变化。美国人更相信创新,更相信突破,即使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中,依然彰显着毫无顾忌、勇于突破的精神。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评论较英国文学在语言使用上,更有活力,这是对传统英语的巨大突破。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及评论的影响

(1)从英国文学评论看保守与突破的英伦文化英国文学真正意义上开始应该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算起,虽然中世纪的英国也出现了一些文学方面的作品,但是,没能形成一定的影响。直到14世纪的后半叶,英国文学才在模仿法国、意大利作品中渐渐发展为英国的本色写作,表现出英国文学的自信。在代表的作品中,尤其是英国诗人乔叟用以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的朝圣人的神态言谈,当时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生命之血。自从新航线开辟以后,英国国力大增,民族主义高涨起来,特别是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英国文化开始出现活动频繁、佳作频出的局面,莎士比亚是其中的最为重要的代表,这位文学巨匠的文学作品极具英国文学的代表性。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英国文学评论是在继承与反叛中不断挣扎,比如《哈姆雷特》这部经典之作,主人公哈姆雷特在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和力挽狂澜的过程中一直都在苦苦挣扎,他的经典名言“生存还是灭亡,是一个问题”充分地表现出他本人的优柔寡断性格。英国文学评论颇具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无论是17世纪文学评论还是18世纪文学评论,都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即便是后来的边缘体验创作理念、荒诞派创作手法以及非个人化理论等等一系列文学创作理念的提出,都在表明英国文学评论在传统理念问题上继承与突破的挣扎,可以看出英国文学的徘徊与犹豫不决。英国文学评论也是朝着一定的发展方向前进,我们也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英国文学评论发展方向是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当然也可以清楚地预见英国文学评论不会出现像《等待戈多》这样的荒诞力作挥舞大棒,因为,过了2012年,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种种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怎么看都是十分可笑与荒诞不经的,都是作者给读者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英国文学评论界也一定会对以往的所谓荒诞、绝望与迷离做出深刻的反思,而且还需要对从前的理论成就进行横向与纵向的重新理解、铸就与阐释。

(2)从美国文学评论探析自由、民主、多元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学是指在美利坚合众国产生的文学,由于美国的历史不长,美国文学的发展史也较为短暂,但是,正如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独立、迅速崛起和强大一样,美国文学一诞生,就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由于美国早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广阔的、未开发的土地为美国人的个人理想实现提供了辽阔的客观空间,没有经历封建主义的漫长时代,使得美国热门更加富有民主自由精神、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同时,多民族的不断涌入,使得美国文化和评论表现出更加的包容性和多元化,这也显示出美国文学和评论的多样性和庞杂性。从美国文学评论的形式和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的文化内涵———自由、包容、开放、理想、民主。

3历史文化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