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影响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国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更是必不可少。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缩影,阅读文学能够让人们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文化交流。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往往能够影响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翻译

英语作为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对中国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与国际的交流逐渐深入,中国的英汉翻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英美文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与风俗习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英美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让人们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学体系与英美文化体系的融合。我国文学应该博采众长,吸收他国文学的优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英美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一项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英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完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而且还需要对文化差异进行恰当的解读,这就需要译者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英美文学翻译者对原文的语境文化背景了解地不够透彻,就无法很好地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从而影响翻译质量。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分析其对英美文学翻译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1.1地理环境的差异

文化具有地域性。我国处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海岸,从海洋吹到大陆的暖风为东风,东风也通常被认为是春风,常带给人带来温馨、欢愉的感觉,例如朱熹在《春日》中写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起,一幅百花齐放的春景图跃然纸上。与东风相对的西风在我国人民看来却代表着寂寞与萧索,常常出现在秋天。“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象地衬托出游子漂泊的孤独与愁苦。英美国家处在亚欧大陆的西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东海岸,东风是从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寒风,而西风却是从海洋吹向内陆的暖风,因此东风西风带给人们的感受与中国恰恰相反,西风往往饱含“春意”。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其中的西风就象征着创造新世界、打破旧世界的伟大精神。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对“西风”这个意象进行标注和解释,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有着深厚的情感,而英美国家地处开放性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人民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因而西方语言体系多是在海洋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的。英美文学也有许多关于海洋探险、海洋战争等内容,展现人们征服海洋、殖民扩张的心理。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许多中国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鲁滨逊不听他父亲的话继承家族财产,却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远洋冒险呢?其实,故事的背后体现的是西方人对海洋的执着探索及对金钱财富的不懈追求。英美海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普遍都具有独立、自强、开拓、进取等明显的海洋精神,这些精神赋予英国文学以独特的魅力。在翻译中,译者需要对西方作者的海洋情节进行深刻剖析,减少地理环境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1.2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重家庭和血缘关系,人们对集体有很强的归属感,集体主义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西方则受个人主义影响较大,集体观念较淡薄,强调个人的作用,个人应该努力追求自我价值与自我利益的实现。体现在在日常交流中,中国人常用“我们”作为主语,而西方人多用“I”作为主语;在取名上,中国人重“姓”,姓在前,名在后,姓是血缘关系、传宗接代的重要标志,而西方人重“名”,名在前,姓在后,名是体现个人价值的标志;在构词上,汉语有许多体现集体力量的词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等,而西方则更强调自我力量的实现,英语中有100多个以“self”开头的合成词,如“self-confidence”“self-reli-ance”等;在文学上,中国许多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家》《红楼梦》等都围绕家族故事展开,而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却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拜伦式英雄和海明威式英雄便是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们被称为个人主义英雄。一方面,他们是个人主义者,强调个人性;另一方面,他们是英雄,敢于以个体的力量来对抗环境与时代。在翻译中,译者需要对中西之间的价值观进行充分解读,才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个人主义的内涵。

1.3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萨克雷在《名利场》一书中写道“...whoisagoodChristian,agoodparent,agoodchild,agoodwifeoragoodhus-band…”。“good”在英文中是虚指的抽象词语,作者连用5个“good”,每一处“good”表达的含义都不相同。如果将这5个“good”皆译成“好的”,即“他们是好的基督教徒,好的父母,好的儿女,好的妻子,好的丈夫”,那么译文读起来就索然无味。反观杨必先生的译文:“……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贤良的妻子,尽职的丈夫……”。“good”在译文中被拆分成五个形象具体的修饰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利于中国读者接受。

1.4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中西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正式语与非正式语之分。俚语是一种典型的非正式语,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俚语“新官上任三把火”翻译为英文则为“newbroomssweepclean”,虽然二者表达的意思相同,但选取的喻体则完全不同,前者选择了“火”,而后者则选择了“扫帚”,体现了中西不同的俚语表达习惯。俚语也广泛运用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刻画、揭示小说主题等起着重要作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俚语,既生动形象,又引人深思。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开篇,汤姆的阿姨因找不到汤姆而大喊:“What’sgonewiththatboy,Iwon-der?YouTom.”“YouTom”就是一种俚语化表达,如果将“YouTom”直译为“你,汤姆”,读者就会感到费解,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为“这孩子是怎么搞的,咦?汤姆你这冤孽呀!”最为合适。这句译文不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也生动地描绘出波莉阿姨对汤姆的担心与疼爱。所以,译者需要在中西表达差异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英语俚语的使用环境,再结合本国的俚语表达法,从而给出地道的译文。

2结语

文学作品注重遣词造句,具有美感功能。为了求得艺术等值,要发挥译者的创造性,译者要像进行文艺创作一样,选择最能反映原作美感的语言手段,再现原作的艺术现实。翻译是文化的一种再创作,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熟练运用翻译技巧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保证译文的“音美、意美、形美”,提高翻译质量,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文俊.翻译理论研究基本取向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4.

[2]金鑫.英国海洋文学创作主题研究[J].语文建设,2017(30):59-60.

[3]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M].常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10.

[4]沈一鸣.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19至20世纪英美文学的个人主义英雄范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5]王颖.基督教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7(2):158-159.

[6]闫丽颖.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策略浅谈[J].海外英语,2018(8):142-143.

作者:赵爽 刘景霞 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