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例6篇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1

带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憧憬,xx日在xx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单位党员、党务工作者共计xx人一起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热土。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先后来到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观看了革命剧《红秀.延安》;聆听了两堂党课。每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都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学习之后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惊叹、惭愧,在这里我彻彻底底的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正如开班仪式上延安干部学院xx教授所讲,来到延安的目的是取经、铸魂、朝圣。

取经—取起死回生的革命成功经验。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江西中央苏区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希望破灭之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就选择了延安。在军事上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通过他们英明的领导,我们的党在各个方面迅速发展,革命的形式发生逆转,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他是党中央、毛主席等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和正确工作方法指挥下的必然结果。党中央领导人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杨家岭、枣园的中央领导人旧居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领导人都居住在窑洞中,通风不好,光线昏暗。生活用品也都非常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柜,仅此而已。在这样的生活办公条件下,能运筹帷幄,指挥全国革命斗争,实在令人惊叹。试想一下我们,目前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如此优越,但未必能干好本职工作,这值得我们反思。二是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当中少不了的就是“书”,各种类型的书。有哲学、有文学、有经济学、有历史学、有军事学;有散文、有小说、有诗歌,可以说涉猎广泛。一本本字迹模糊、翻得泛黄的书籍,他们珍藏的像宝贝一样。这可能就是延安革命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的来源吧!看到这些,我深表惭愧。三是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党中央、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能坚持13年,确实令人敬佩。靠的是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正是靠着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人的优良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思想品质,坚韧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才创造了历史的奇迹,反败为胜,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铸魂—铸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之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所在。延安精神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和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认定的主义多少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来到这里,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剧《红秀.延安》中,一批爱国青年为了摆脱日本侵略者的压迫,集体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去创造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园。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涌现出了大批革命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谢子长病逝时才37岁、刘志丹牺牲时才32岁。在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中央领导人居住在低矮、潮湿的窑洞里,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和退缩,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半点要求,仍然为了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日夜操劳。在梁家河,等15名北京知青勇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发展沼气、成立磨坊、裁缝铺、代销店、铁业社等。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幕幕历史画面,呈现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延安历史时期的坚定政治方向和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是我们锤炼党性修养的关键。来陕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学习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只有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我们才不会走弯路,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2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作为一种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内容,信仰的存在是价值理想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最高价值的信奉与确认,它涉及到生活价值导向的本质问题。从社会角度分析,人生信仰是通过民族、社群及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最终价值理想和人生追求,其社会意识形态特征极其显著。然而从个体角度来看,人生信仰则是作为一种成熟的个体意识表现在生活实践当中,且通过主导价值观的导向来合理分配个体的社会行为,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对人生理想及价值进行确认的同时,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基础经验还是后天感悟来看,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关键词 :人生信仰;价值观点;个人生活;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B8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83-02

人生信仰从根本上表现为价值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对弈,然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观念问题探讨,而是从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领域来折射出整个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内涵,是统摄性价值观念的呈现过程。从信仰的形态分析,通常我们将信仰划分为社会理想信仰与个人人生信仰两个范畴,本文着重探讨人生信仰对个人生活的重要影响。具体到个人人生信仰的内涵,侧重从生存意义及生存价值方面来隐射出人生信仰对生活及命运的指引,通过对人生状态的把控来更好地实现个体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信仰危机已然出现,我们必须正视信仰危机的处理,更好地彰显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导向作用。

一、人生信仰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人生信仰的涵义

个体的存在表现为鲜活的生命体征,因此无论是从精神文化环境还是社会生活条件分析,个体的精神追求都是必不可少的。基于社会条件及精神环境的特殊性,个体的人生价值理想及文化心理结构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一独特的思想价值及心理结构正是人生信仰的内涵所在。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需要对自身的生活意义进行规划,这是漫长人生历程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建立在思想和行为基础之上的个体价值观呈现。很大程度上,人生信仰表现为个人生活的一种直觉与意识,这是与人生观相区别的内容,更是人生信仰的显著行为特征。不可否认,人生观是对个体情感、价值及生存目的的必要导向,然而人生观中的价值理想也需要与人生信仰中的生活态度相对应,从个体的存在意义方面来阐述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促进意义。

(二)人生信仰的特点

1.实践性

个体实践活动从本质上分析表现为个体创造的过程,实践的同时也是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主观意识导向下个体获得自由与解放,这既是对物质生活世界的满足,更是从精神升华方面来突出人生信仰的实践性特征。

2.神圣性

与一般信念不同的是,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有着重要的统摄作用,这一神圣性特点是不可撼动的,正是在这样神圣关系下实现了个体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话。与此同时,这一神圣性特点还强调人生信仰的执行过程需要全神贯注,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指导人生信仰的走向。

3.社会性

作为社会的产物,意识的形成是极其抽象的,然而意识同时也是个体思想价值领域的集中体现,这一形式本身具备了显著的社会性特征。

二、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信仰是个人生活的本质需要

作为个人生活的本质需求,信仰的存在并非表现为细小的组织结构,而是与个人生活的根基一脉相连,是人生意义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这显然不同于宗教宣称的任何个体都需要崇尚对神灵的信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信仰的存在对于个体生活确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与促进作用。信仰的存在也并非如其余事物那般容易被个体感知,它更多的表现为个体深层次的体验与精神需求,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文化内容。从洪荒年代开始,人类关于信仰的追求就不曾停止过。人生信仰的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既涉及到世界观的形成内容,同时还是一种个体发展的趋势导向。随着现代生活的越发复杂化,个体关于同一现象的认知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正是诸多人生困惑形成的根源所在,人们迫切需要通过道德和行为指引来获得心理释放。除了一般体验之外,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还表现出某些特殊体验,这是个体内心状态神圣价值与理想的一种呈现。这一神圣感的形成并非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需求,它与个体的体验和感知密切相关,然而这也并非精神感官的刺激与心理愉悦感,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价值的感悟和洗礼,是灵魂的皈依与再生。真正的生活并非衣食无忧,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能够在喧嚣的都市中寻找到心灵上的慰藉,不贪图世俗物质满足,而是追求更加恒久的生存意义,这正是信仰呈现出的人生真谛。

(二)信仰赋予个人生活更多的定力

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定力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执著的人生态度,这一坚定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没有了定力的人生就像颠簸浩瀚海洋中的一叶扁舟,没有了方向,随遇而安,这样的生活态度很难真正找到心灵的港湾。人生信仰的存在正是对思想和目标作出重新规划,形成强而有力的目标指引。信仰的存在本就是执著的,否则定力的形成也会变得多余。作为人生实践的一种动力,理想与信念的存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进步的力量,是人生实践中的不竭动力,在足够的动力作用下力量的集聚才越发具有生命价值。个人生活中,定力是无处不在的,在各种困难和阻碍面前,定力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坚定地前进,与此同时,人性本身有着弱点和惰性,我们需要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因此定力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一定程度上,信仰就是一种定力的呈现,理想与信仰的形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坚定立场、明确方向,最终实现奋斗目标。

(三)明确奋斗方向,丰富精神生活

作为一种高级需要存在于个体生活中的信仰并非是人生的奢侈品,信仰的存在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非低层次需要的个体才需要建立人生信仰,人生信仰是物质生活不能取代的精神需求,同时它与别类精神需要也有着本质区别,既不同于知识学习的心理需要,也与感情交流及艺术享受等精神需求有着一定差别。无论何种知识层次的人,都依赖于信仰作为支撑,尽管在信仰需要方式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性,然而其本质内容却是相近的。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当基本物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人们就偏向于对信仰的依赖,进而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信仰需求。明确奋斗方向是信仰形成的关键所在,人生力量的呈现需要建立在明确的发展方向基础之上,否则精力的分散显然不利于人生成果的汇聚,甚至还会造成力量的相互抵消。可见,缺少了正确的人生引导,理想甚至还有可能步入歧途。

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于精神生活方面,而理想与信念的存在是对精神生活的丰富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体的精神境界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伴随社会发展,对于个体而言精神世界的涵义势必将更加深刻。个人生活中人生信仰的存在是对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有效保障,这也日渐成为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作为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人生信仰实现了对精神生活的有效统一,在有序的整体环境中避免了价值观紊乱等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个体精神世界的拓展与丰富。在更高的人生目标追求下,人生信仰的建立在精神内容理解方面也势必将更加透彻和全面。

三、关于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信仰危机”问题

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价值观念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系统中的信念与信仰面临重新选择的格局。人们不禁对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持怀疑态度,然而全新的理想信念模式还未建立,这也促使信仰危机问题的产生。然而理论界对此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信仰危机”的提出过于严重,用“信仰困惑”或是“道德失范”来代替“信仰危机”似乎更加妥当。实则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问题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正因为人生信仰的存在,信仰危机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从社会角度分析,信仰危机更加趋向于一种社会总体状态的呈现,它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必然联系,同时对于精神世界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从个体生活角度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却是个体精神状态与生存处境的发展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特定时期内,社会变革问题的产生自然会对社会的各方各面产生影响,随着社会层面信仰危机的扩大化,个体的精神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反过来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考察,也需要从个体维度及社会维度两个方面展开。当前社会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转折关头,我们需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人生信仰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突出精神支柱的权威性,将社会秩序从精神困境中解放出来,避免社会信仰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其原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其一,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而导致人生信仰出现偏差;其二,由于思想观念及科学知识的进步导致人生信仰在表现形式方面出现不同的情况;其三,当前社会制度导致信仰方式出现了全新的制度与规划。由此不难分析,作为一种特定社会状态存在的人生信仰,其信仰危机的产生也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有所呈现,这是人生信仰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必然趋势。一旦这样的信仰危机得到缓解,不仅会对个人生活带来更加显著的影响,同时在信仰状态呈现方面也将更加稳定。可见,信仰危机也可转变为正向的社会发展动力,我们需要正视信仰危机的产生,并通过改变进一步优化人生信仰对个人生活的促进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生的本质需求,信仰的存在源于个体的主观状态,并且通过行为限制来达到生活引导的目的。对于个人生活而言,人生信仰的存在不仅赋予了生活全新的发展意义,甚至还作为一种前景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来更好地指引个体的精神世界发展。信仰的理智、健全、现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仰的实用性,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信仰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国际发展趋势的变化,各种新问题的出现对于我们的信仰观无疑是一种考验,信仰危机的产生是信仰困惑放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若是不能正视人生信仰的重要意义,就势必将淡化信仰的控制力,进而导致社会发展观念失衡,这是人生信仰研究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荆学民.社会哲学视野:信仰的两大类型及其关系[J].求是学刊,2004(1).

(2)黄明理,丁妍.道德信仰危畸的成因及其克服[J].伦理学研究,2003(2).

(3)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6).

(4)郑敬高.政治信仰的变革与信仰危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2).

(5)夏鑫,祁松.试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政治信仰危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

(6)申来津.信仰:精神的意蕴与表征[J].学术论坛,2003(2).

(7)王宏伟.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价值引导

[作者简介]彭斌,中共衡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副教授,硕士,湖南衡阳421008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34-04

《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就是教化育心,引导受教育者的终极价值。教育是蕴涵着教育者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但是,在对受教育者价值引导方面,一些教育者的行为却令人失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以求是精神统领信仰教育全过程,以创新精神构建信仰教育的体系,以实践精神加强信仰教育的环境建设,重塑大学生的信仰。

一、以求是精神统领信仰教育全过程

(一)坚持科学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就是强调信仰教育中贯穿的真理性和规律性;方向性是指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信仰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精神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因此必须坚持鲜明的方向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在科学辩证地对待中外社会思潮的前提下,在不断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条件下,高校信仰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多样性的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正视客观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重点问题,坚持主导方向,鉴别比较各种信息、内容、思潮,合理选择正确内容体系开展教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同时,又要允许多样信仰的存在,对不同的思想观念采取包容的态度,同时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展开思想斗争与理性批判。宽容是对不同生活方式、态度、信仰的容忍、宽大,人们思想、精神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进步离不开对不同思想、信仰的宽容精神。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应是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的统一,对错误的价值体系,要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和理性批判,自觉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比较和批判中坚定大学生的主导信仰。

(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信仰教育要坚持“三个联系”:一是联系经济全球化的思潮进行信仰教育;二是联系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信仰教育;三是联系我国社会发展出现的诸多“多样化”进行信仰教育。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诸多“多样化”,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等,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影响极大,加大了信仰教育的难度,这也是信仰教育不力的重要原因。邓小平说过,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另一方面,要到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接受实践的检验。在信仰教育中,求是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只有将信仰教育的理论与社会生活的复杂实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收到信仰教育的效果。

二、以创新精神构建信仰教育体系

(一)信仰教育的内容创新。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植根于宏大的马列主义体系之中,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植根于现实和未来的经济生活之中,植根于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之中,植根于与时俱进的开放理念之中。信仰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系统,其最低层次是生活信仰,即对生活的信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第二层次是道德、法纪信仰,是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的人际关系的追求和向往;其最高层次才是政治信仰,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执著追求。高校信仰教育要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取得新的突破,达到新的水平,就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基础是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夯实大学生的法纪信仰和道德信仰,关键是弘扬主导信仰,根本是着眼最高信仰教育。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侧重于政治信仰教育,侧重于把党和国家所坚持、倡导的信仰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信仰教育内容。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二)信仰教育的方法创新。信仰教育应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关心学习、尊重学生,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问题。信仰教育是以人为对象,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因而,在教育方法上必须体现出关心人、尊重人的原则,以人为本,遵循人的思想特点,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践行。由于新世纪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具有很强的价值评判色彩。教育者要敢于面对问题,肯定大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想特征,并利用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心灵震撼、情感感化、理论说服的方式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信仰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而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内化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在信仰引导的方法上,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展高校网络信仰教育的空间,积极应对西方国家文化观念的渗透。网络所提供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主动依托网络提供的各种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使信仰教育与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网络传播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模式,丰富学生对科学信仰真实性的情感体验。爱因斯坦在《论和平》中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和信息,提高辨别

力和政治敏锐性。

(三)信仰教育的模式创新。因为信仰的确立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和精神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信仰教育实践已经证明,离开学生个体的自由选择谈信仰教育就是企图建立一幢空中楼阁。要充分认识到,信仰本质上是自由的。目前出现的信仰对象多元化状况,是人的意识、精神或信仰的自由性决定的,是我国目前多元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因此,我们对多元的信仰不必惊慌失措,要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前人们做得最多的就是拼命“优化教育环境”,努力筛选“最好”、“最纯”的精神食粮,“越殂代庖”地替成长中的大学生主体作出选择、作出决定,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在我们设计好的人生坦途上顺利成长。却很少有人探究那些发展中的主体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领情。有鉴于此,我们建立的信仰体系在稳定的框架内也应该是多指向、多元素的,这个体系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不同的信仰养成方案。我们应该建立开放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模式。所谓全方位渗透是指信仰教育渗透于教材、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手段和新型教育技术的出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加快,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与快速发展,社会信息量迅速增加,各种思想、思潮不可避免地渗入高校,这就使得高校信仰教育的严肃性、统一性的特点受到强烈冲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受到挑战,教学效果受到质疑。为了更好地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必须努力构建多渠道、多途径、立体化全方位渗透式的教育模式。由于在新时期影响大学生信仰的因素是多向的、立体的、纵横交错的,因而在教育模式上也要求高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链”,形成合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齐抓共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许多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高校要把信仰教育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落实到管理与服务之中,形成广泛的信仰教育载体。每个家庭都有责任把对子女的信仰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消除信仰教育只是学校单边活动的误区。社会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渗透性影响越来越明显。据有关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对他们信仰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和家庭的影响,因而,规范政府与政党的活动、社团的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的宣传与导向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三、以实践精神营造信仰教育环境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信仰 信仰教育

一 信仰之内涵

提及信仰我们都不陌生,头脑中会迅速跳出信仰这一词汇,问及含义以及对信仰的理解,能够深刻剖析者却寥寥数人,我们仅能对信仰一词作模糊理解,那么信仰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但丁在《神曲·天堂》中说:“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实质,也是未见之物的见证,我认为这就是信仰的要旨。”作为人精神活动的核心,信仰唯一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人生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一词做如下定义: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信仰,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表示对人生某种目标的选择,指人们对于某种思想、学说、主张、宗教或个人的信服与仰慕,并用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指导。在西方哲学当中,信仰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信仰,可译为“信念”,在普遍意义上指的是一种相信、信奉、不怀疑的心理状态;第二,信仰是一种在宗教意义上当人超越问题领域达到神秘领域时产生的态度和行动。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信仰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在信仰中,主体对某一对象的极度相信占核心地位。信仰属人所特有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复杂的结构,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终极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依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有限性的一种观念超越。

谈到信仰必言及宗教。宗教,无论人们怎样去规定它,它在现代文明中顽强的生存着的事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轻视它了。只要人类还可以自由地驾驭那些统治着他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还有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人类就需要某种形式的信仰,就难免会有宗教现象。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既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是一种社会仪式或者社会组织,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就宗教和信仰这二者而言,我们可以肯定信仰是比宗教更为根本的东西。现代人趋向宗教不如说趋向信仰更为妥贴,当人们在从事某种宗教或者迷信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精神意识状态处于一种信仰的状态。因此宗教活动本身只不过是人类精神意识信仰状态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不是它全部外在或必然形式。信仰并不以宗教为自己的特质和必然走向,然而,宗教却以信仰为特质,没有信仰,宗教将失去自己的规定。因此,我们研究信仰必须解剖宗教,解剖宗教又必须从信仰入手。

就个人而言,社会生活具有偶然性,事事的变化会让人产生一种生命变换无常的心态,要想心理安定,必须有稳定心理的一剂良药,信仰就是稳定心理的那剂良药,它能使人的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之服务。信仰为人生树立了价值目标,当人获得信仰时,人生就有了立命安心之所,信仰由于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例如,儒家文化之于中国,伊斯兰教之于阿拉伯地区,基督教之于中世纪的西欧。正如诗人歌德所言:“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人是需要信仰的,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但是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又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正如人格的形成一样,先进科学的信仰是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自然养成的。”

二 信仰教育之现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仰危机的问题开始凸现。一些人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一些人的信仰走向极端,导致脱离实际的狂热、信仰领域里的迷茫和困惑;一些共产党员甚至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于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何人都应有信仰。恩格斯认为:“中世纪的强烈信仰无疑地赋予这整个时代以巨大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人放弃信仰的理由。“洞察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现代社会就会看到,现代缺乏信仰已不再具有历史上缺乏信仰所曾有过的进步性了。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信仰,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表现了人根据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建立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能力。今日缺乏信仰则表现了人的极度混乱和绝望”。恩格斯针对中世纪以后的状况明确地指出:“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但是人还是不了解,他在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化,变成一种别的本质。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

对于现代人的缺乏信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如何人都应有信仰。问题在于,人需要理性信仰。正如弗洛姆所言:“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

摆在我们这一代和今后几代人面前的严肃问题是,还是基于对我们自身生产性活动之体验的理性信仰”。

就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信仰危机的实质并不是人们缺乏追求,而是人们没有明确稳定的追求,即理性信仰。重新审视信仰危机,不难找出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人们没有认识到理性信仰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对理性信仰的自觉主动的追求;其次,对主流信仰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将其作为终身追求的奋斗目标,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见异思迁。信仰危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迷失前进的方向。 转贴于

三 正确引导人们的信仰教育的做法

1.人的信仰的确立必须借助于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无论何种信仰,其内在支撑只能是道德内核。道德是信仰的根。“离开道德而言宗教,则宗教会变成邪魔歪道。”穆罕默德也说过:“道德之于宗教,就如精神之于身体。”“我是被派来完成道德的。”信仰凭借了道德的力量,因为信仰中的道德规劝不仅造就了不同的信仰人格,而且引导着信仰者走向精神的彼岸。

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自我以及与其他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关于生活的学科,道德生活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随时都在接受着道德的调整,但是道德并不仅仅体现为规范、束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人实现自我超越。人们正是在对道德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而展现出人之为人的卓越风范。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正是因为拥有了道德,人才能够成为万物之尊。相反,如果没有了道德的内在支撑,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有的人甚至还会危害社会,走上自我毁灭与毁灭他人的道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一系列有着深刻内涵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这种道德的力量,使得中华民族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它一度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冷落,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度出现了混乱。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是中国人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成为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信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对道德的敬仰和追求。没有对道德的信仰,纵然掌握再多的道德知识也是枉然。因此将道德信仰教育纳入信仰教育,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教育内容是化解信仰危机的关键所在

信仰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信仰教育的效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信仰应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只有激起学生对信仰内容的强烈渴望,信仰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实效;只有立足本国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信仰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

3.自我教育是通向信仰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人的每一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一个人只有缺什么才会想要什么,所以人有了需要,就有了旨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行为的内在动力。任何事情只有内心深处有了这种强烈的需要,才能取得最佳成效,否则一味地灌输只会适得其反。正如笔者在假期所做的民间习俗调查一样,村民对泰山老母的虔诚供奉、作揖、磕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表现出其内心深处的虔诚信仰。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说:“信仰在于肯定灵魂。”人生漫漫,世态苍苍,离开了精神的伊甸园,我们寄放灵魂的家园又该何处寻觅呢?

参考文献

[1]刘斌、潘利英.信仰:从虚幻走向现实[J].伦理学,2003(6)

[2]葛力.现代西方哲学辞典[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3]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信仰;信仰缺失;大学生

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虽然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有所缓解,但是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社会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矛头大多指向信仰缺失的问题。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通过更直观的问题,以更真实的数据作为论据,做出更清晰的论述,为解决信仰缺失问题提出更直观的措施。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往往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笔者看来,信仰是一个人的感情支柱和行动指南,是灵魂的体现。它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感觉真的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并从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自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当人们面对绝境的时候,信仰可以让人充满力量去探寻希望。除此之外,信仰可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在人们不得意的时候,信仰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引导人们追寻更高的目标。信仰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当一个国家的人的信仰都是正确且向上的,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必将提高。

二、信仰存在的必要性

信仰是对确定价值的追求,信仰不同,人生的价值追求也就不同。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精神支柱,可以增强人的主体性,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超越。崇高的信仰能凝聚正能量,人们会在崇高的信仰的感召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精神。当代人处于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磨难,所以很难意识到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

坚定的信仰可以加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的信仰就是自己心中的“人生真理”,就像人生的指航灯,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原则,划清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守信仰,不触底线,使人在各个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

信仰是三观的结合体,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怎样的信仰决定了自己将在怎样的位置、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崇高的信仰会有积极的思想,错误的信仰则会带来消极的思想。正确的信仰对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三、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分析

在研究进行初期我们从基本情况、家庭影响、社会环境、自身因素四方面设计问卷,共22条题目。考虑到信仰存在必要性的问题需要对不同人群进行分析,因此本问卷的调查对象并不局限于大学生。总计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8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调查对象中男性99名,女性119名,其中大学生为172名,所占比例78.90%。

就“信仰的存在对人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高达87.62%的人都肯定了信仰的存在有意义,这是对信仰存在必要性的肯定,更直观的反应了人们也能够意识到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当被问到“你是否认为当代社会存在信仰缺失”这一问题,10.09%的人认为不存在,而高达70.64%的人认为这一问题确实存在,另外19.27%的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着信仰缺失问题。

综上所述,即使大多数大学生明白信仰存在很必要,却知行不一,没有自己的信仰。在我们看来,信仰缺失现状为:

(一)缺少精神支柱,难以自我实现

当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必要性被忽视,现代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空虚迷茫,毫无动力,迷失方向。笔者在高校中进行随访,共70名受访者(其中男性39名,女性31名),42.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闲暇时间没有安排,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就“除了临近考试,其他时间会去图书馆吗”这一问题,仅有28.57%的人表示会去。这正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迷茫的体现。

信仰作为对理性信念的一种把握和持有,它以非具体的、概化的、统摄地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1]很多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不能规划大学生活――有的学生直到大三下期都不能确定意在考研或就业。信仰缺失导致大学生难以自我实现,继而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二)失去心中真理,难以约束自己

在问卷问题“你理解中的一个人的信仰应该是什么”中,59.1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个人的行为原则和道德底线”。这是对信仰作为心中真理的肯定。然而笔者在随访中发现,68.57%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做过违公德事情,如图书馆占座、损坏公物等行为。同时也在关爱别人方面表现出冷漠。

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对社会做出贡献对自己来说比较遥远,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及奉献精神欠缺,很多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往往是视而不见,觉得与己无关。信仰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自己的行为原则,考试作弊乃至替考等没有底线的现象才层出不穷。

(三)正确三观难以树立

当代大学生思想相对狭隘、经历相对空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都相对不稳固,无论是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或是非主流的价值观都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影响。这才需要拥有坚定的信仰来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然而信仰的缺失却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三观被扭曲,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失去本心。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因为过分优异的生活条件而出现了追求名牌效应、功利性思维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扭曲的现象,甚至把它们视为信仰。因此必须强调正能量的信仰才应被支持和鼓励,诸如“得过且过”、“拜金主义”等负能量的信仰应该被引导矫正。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成因分析

在问卷“你的信仰是如何产生的”的多选问题中,通^自身的喜好和追求所形成的、受家庭的影响、受到某种教育的熏陶为得票率最高的三个答案。

(一)家庭学校――小环境影响

家庭作为每个人所处的最亲密的环境,它对人的信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极大的,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有着或政治信仰,那么我们也会产生相应的信仰的可能性也非常高。而学校作为学生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对学生信仰的影响也难以忽略,学校最根本的方式是教育,然而中国现有的教育系统并没有将信仰纳入一个较为重要的层次上来,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成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这在大学教育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二)社会――大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领域,人们也逐渐把精力投入到了这一领域,导致政治意识形态逐步淡化,并且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多地追求着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因而对信仰的需要也就降到了最低。[2]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渠道多样化,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的“另一面”也更多,而这一面却往往是黑暗的,令人难以接受的,这对大学生的信仰的产生带来的是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虚拟环境影响

在问卷“你认为当今网络时代会影响信仰吗”的这一回答中,有65.6%的调查对象都认为“会”。由此看来,大部分的人都能意识到网络的影响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虚拟网络的发展对人类而言是一项巨大的进步。部分学生在网络中极受欢迎,在现实中却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是无时无刻的孤独和冷漠。而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无论是质的多元性,还是量的爆炸性,都会对处于网络生活方式的大学生在信仰确立过程中的价值选择环节构成冲击。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价值的判定,进而从根本上抑制他们美好道德信仰的确立。[3]与此同时,网络虚拟世界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信任危机”,对信仰的确立更是发挥着消极作用。

五、大学生信仰缺失改变措施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影响极大。因此可以进行产前教育,让父母意识到培养孩子正确的信仰的重要性,从而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为后期信仰的形成做好铺垫。而对于学校,信仰教育要从教师和辅导员开始,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将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同时学校还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一批校园精品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及优秀的校友通过讲座方式对信仰教育进行宣传,将学习或者儒学深入到学生课堂,营造一个信仰学习的大环境。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大部分的群众都追逐功利,很少有人关心心中是否有信仰那一份净土。想要解决当下信仰缺失的问题,首先得解决国人内心的浮躁。在政府的角度,要关注一下国民精神世界的建设,营造一个信仰氛围浓厚大环境;要唤醒国人对信仰的追求和意识,使之意识到信仰缺失所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可以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利用舆论在社会中进一步宣传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开展大型讲座或利用名人效应,从带动一部分人建立信仰开始,进而带动一大部分人。只有社会共同发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信仰有必要存在,才可能为信仰缺失做出改变。

面对虚拟网络,大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能够接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一般人群更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世界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建立传播信仰文化的趣味网站,在加强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和建立自己的崇高信仰,并建立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互相交流,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马素红,胡景娣.信仰的内涵及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10.5.

[2]吕琦.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6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只有当法律内化为人民的信仰时,法治建设才能有效推进。当前,我国民众存在对法治精神的认识不足、法治情感缺乏、法治信仰模糊等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将法治信仰深植于公民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中,用完备的法治体系引领公民自觉依法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一、法治信仰的内涵及其价值功能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也是如此。法治信仰既包括主体对法律价值的感受与认同,也包括主体的权利意识、理想意识和守法精神。只有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才能使法治成为社会公众的核心价值观,法治的价值才能得到根本性彰显和弘扬。

1.法治信仰是现代社会公民的精神寄托

法治信仰是公民基于对法律的理性认识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体验和情感,具有现实性、前沿性等特点。法治信仰是现代人的精神寄托,是人们从法律层面对实现安全、自由、秩序等价值目标的期待。法治信仰不是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一种强制力量,而是人们价值评价的表现和情感交流的载体。当人们心中存在法律是正义的代表并认为法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不能被其他事物所替代时,法治才能够打动人们,进而被人们追求、信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2.法治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高级发展

法是人们的行为依据,也是关于自由、民主、正义、安全的制度体系,是用来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重器。但是,如果人们感受不到现实的法治,人们在内心深处不能产生对法的情感,法治就很难实现保障民主、维护秩序、保障人权的功能和作用。法律以其权威性和普遍性并通过一定的仪式唤醒人们对法律终极目的的认识,使人们对法律产生超乎其他社会现象的高大感觉,进而使法治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从这个角度讲,法治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高级发展。公民自始至终追求法律所确立的价值目标,在相信并践行法治中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的价值理想,是法治信仰功效的本质体现。

3.法治信仰是现代社会治理的理性选择

法治信仰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尊重并信服法治是人们对社会交往和社会组织方面的经验理性进行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人们需要具有

安全感的社会生活和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进而建立某种社会结构。通过不断探索,人们发现法律体系和法治机制的预测功能能够满足此类需求。因为法律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法治能稳定社会秩序、给人安全感。法治信仰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安排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是实现行政法治的观念性动力。在现代社会,法治在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社会活动中为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提供保障。行政主体信仰法治,具有法治意识和意志,就会在执法活动中依照实体法律和法定程序作出合法、合理的决策。法治信仰能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避免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以权谋私等现象,促进公共利益实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只有法治能够解决政治权力运行和人权保障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民主政治的实现必须以法治为基础。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政治民主,而法治信仰与政治民主具有一定的正向关联性,因此,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是现代社会治理的理性选择。

综上,法治是一种规则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体现人们对法的情感、需求及态度,反映人们对法的认知水平。社会主体的法治情感、精神、观念、意识都能通过法治信仰体现出来,法治信仰因而成为推动民主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精神力量。从理性层面看,法治信仰的价值意义在于平衡身心、抚慰精神、消除怨气、补偿不公、鼓舞善行、惩罚罪恶;从实践层面看,法治信仰能够促成一系列支配人们行为的制度、机制,使社会公众在各个方面有所遵循和依从。我国要实现法治化,首先必须使个人乃至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

二、公民法治信仰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不可否认,目无法纪、贪赃枉法、执法犯法等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树立法治信仰,需要人们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认同和信赖、遵守和捍卫良法,维护良法的权威。但是,现实中办事找关系、遇事求人情仍然是许多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在这些人看来,“人情”“关系”有高于法律的地位。一些领导干部崇拜权力、无视法律、不屑于学法、没有法律观念,因为心中无法,必然在工作中缺乏法治思维、滥用权力,甚者把法律当儿戏、当工具,将自己“游离”于法律之外。这些现象表明,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人法治意识淡薄、法治信仰缺失。造成公民法治信仰不足的原因,除了公民自身在思想观念上对法治的认识存在偏差、缺失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1.实践层面的法治不彰问题

法治不彰表现在立法中,就是部门利益法制化。如部门内部制定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时不从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出发,而是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部门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推诿责任,努力使本部门利益体现在国家立法中。法治不彰表现在执法中,就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执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多头执法等现象。法治不彰表现在司法中,就是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权大于法、钱重于法、情大于法等不良现象。所有这些,既损害法律的平等性和权威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动摇、扭曲、消解人们的法治信仰。

2.社会环境层面的法治氛围淡薄问题

法治信仰代表着社会主体对法治的普遍认识,是公民对法治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归宿。法治信仰建立在人们社会交往和社会组织方面的经验理性基础上,在人类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活动中逐渐转化成一种文化传统。现实中,一些人受封建社会“人治”思想影响,信访不信法、信官不信法、信闹不信法;一些地方和领域违法代价低、守法成本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等不良现象客观存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法治的看法和情感,造成人们法治意识淡薄、法治精神缺失。

三、培育公民法治信仰的具体对策

信仰作为社会价值系统和观念、精神层面的事物,一般来说,其形成遵从社会心理发展路径:实例铺垫,即在实际感受中获得确信;超验或悬设,即在传说包围下产生崇拜;崇拜联结,形成信仰;信仰升华成一个精密系统,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体在法治体验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思想情感,是基于感觉、知觉的一种心理倾向。培育法治信仰就是在培养公民对公平、正义、秩序、权利等价值的强烈认同感的基础上,激发公民对法治的需求和追求,使其崇法、守法、护法。具体而言,培育公民法治信仰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以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为根基,培育现代法治文化

培育公民法治信仰,就是将法治上升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社会的价值共识,让公众有崇尚法治的心理和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让人们对法治寄予浓厚的信任,对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依据表现出相信、喜欢和期盼。树立法治信仰,应当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法治文化源远流长,能为树立法治信仰提供大量的本土资源。培育公民法治信仰,就要对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进行挖掘、借鉴、运用。法治信仰包括用法治思维来分析、了解事物的本质,用法律判断是非、解决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思想为树立法治信仰提供了道德取向,道家在尊重并利用自然规律方面为树立法治信仰提供了哲学思考方式,法家从制定制度规范、严格执法方面为树立法治信仰提供了实体法和程序法参考。优秀的文化是树立法治信仰的根基,是形成法治信仰的文化基础。我们要将弘扬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与建构当代法治文化相协调,借助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动法治信仰在当代中国形成、发展。

2.以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为依托,培养公民法治思维

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体尊重并信服法治的表现。对法治的态度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会有所不同。法律帝国并非由疆界、权力或程序界定,而是与公民的法治思维息息相关的。法律是人实施的,法治也是依赖于公众对法的信仰得以推行的。传统社会中人们敬畏、遵守法律主要是因为法律与国家强制力相联系。在现代社会,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体现社会价值共识的制度安排,因此,人们对法律的遵守并非源于法律背后的国家强制力,而是基于对法律的价值取向的认同。在当代中国,培育公民法治信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公民法治精神、法治思维的过程,它要求在普法宣传上摒弃功利主义思想和守法教育运动模式,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丰富普法宣传的手段和内容。为此,首先要优化我国法治建设的生态系统。司法机关要承担起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通过公正的司法活动,把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变成宣扬法律正义的过程,增强法治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实效性。其次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了使法治信仰融入社区、企业、校园等文化系统中,最大限度地增强法治信仰的社会性,就要将法治教育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普法教育的易受性和有效性。最后要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要善于借力新兴媒体如自媒体等,运用群众能够普遍接受的方式,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法治情感、法治思维,铸造法治信仰的精神之基。

3.以规范法律运行机制为保障,维护法治权威

人们对法治的信仰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法治的信赖感和依赖感。维护法治的权威是培育公民法治信仰的保障,但法治具有权威要求法律运行良好。良好的法律运行机制能使人们信赖法律、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由此,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才能逐渐形成为对法治的信仰。规范的法律运行机制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良法产生的基础是科学立法,因此,在立法上要恪守科学性、民主性、程序性原则。立法时,既要保持法律内容适度抽象,又要保持法律内容具有可操作性;既要使法律适于解决现实的矛盾冲突,又要使法律能够解决前瞻性的问题;既要注重法律制度的本土性,又要注重法律制度的国际性,还要注重法律制度的实效评估。良法不能自动实现法治,只有通过严格、有效的执法,才能使人们感受到法的正义性并对其敬仰。因此,要通过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转变行政执法方式与手段、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使人们对行政法治充满信心。司法公正最能体现公平正义。司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法治信仰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公众树立法治信仰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要通过完善司法运行与管理系统、健全司法监督机制,让公民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使公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治信仰。

4.以完善法律制度为基础,推进阳光法律实践

培育公民法治信仰,要以完善法律制度为基础。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价值。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是树立法治信仰的前提条件。法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调整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多元化。只有把法律的价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才能引导民众崇尚并信仰法治。其次,法律的内容要更加科学。良法是对人民权益的善意保护,这就要求法律的内容更加科学。为此,要立法为民,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新的法律规范。法律的内容要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让民众感受到法律就是自己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最后,要完善法律实施制度。法律体系不完备、程序不规范或法律规范过于原则化,都会为法律实施过程中人治因素介入留下弹性空间,严重损害法律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影响人们对法律的尊崇和信守。只有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法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公平正义才能在实践中得以彰显,培育公民法治信仰的良好环境才能形成。此外,民众认知法律并不等于相信和认同法治,执法过程阳光、个案审理公正是形成法治信仰的节点和基石。司法阳光、公正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让徇私枉法等司法腐败现象在阳光下无处躲藏,使群众在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能通过司法途径及时得到救济,公平正义才能为民众所亲身感觉到、看得见,公民守法的信心和对法治的信仰才能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