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心得体会范例6篇

信仰心得体会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1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方志敏

金色十月,秋风送爽,我站在窗边回想起四年前自己入警的那个秋天,听到的老刑警徐善智烈士的故事:

那一年,xx奉命与其他干警一起执行任务,公安干警按预定方案到达潜伏点后,迅速包围了小院。xxx奋勇当先,紧追不放,不幸胸部中弹,倒在了血泊中……最终经全力抢救无效,壮烈牺牲,而案犯也成功抓获归案,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

我已经忘了当时这件事对于我的触动到底有多大,但是我尤记得心中留下的那个疑问:到底是什么让徐善智烈士义无反顾的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带着这个疑问我在刑警工作了四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起来。

我记得那是国庆节假期后不久,我和我的同事在实验室里工作时接到了领导的电话,当侦查民警将这些电脑送来时,我们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我一边对电脑进行处理,一边同身边的老刑警王哥聊着赴柬埔寨侦破时的经历,他说,其实不眠不休的蹲点抓捕作为一名刑警早已习惯,吃饭没有点、作息混乱这也都是家常便饭,而这一次,对国外环境的不了解、言语不通无形当中极大的增加了侦查破案的难度。他还笑着说,当地天气湿热,蚊虫特别多,有一名队员脚上被咬了好多包,整个脚肿的跟个“猪蹄子”一样。我随口说了一句:“那不就能在宾馆休息了。”他摇了摇头,说:“穿着大拖鞋照样跟我们到处跑。”我抬起头看了看这个皮肤黝黑的老大哥,问道:“下次还有这种任务你还去不?”他依旧笑着,可是眼神却变得无比的坚定:“去!”我再一次被打动了,心里的疑问也再一次涌现出来。

就在今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大年初一,工作群里接到紧急通知:“全体人员全部到岗!”群里的收到回复接踵而至,第二天刑侦大队全体民警辅警全部到岗。“分局党委把这两块硬骨头交给刑警,是考验也是对我们的信任,能不能替全区人民站好岗,就看我们的了。”“”

“战时用我,用我必胜;尖刀刑警,抗疫先锋!”3日中午,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非典期间我们在求学,汶川地震时我们太远没机会。如今,疫情当前,我们终于有机会以身报国了!坚守岗位就是最大的贡献!”这是民警请战书里的一段话,关于坚守,没有人比这群刑警更有底气和资格,在刑侦一线坚守二十年以上,就有11人。当坚守成为一种习惯,家与国的取舍之间,便是操守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2

首先我讲一下参观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员们肃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党员们心头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延安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接下来讲一下参观杨家岭、枣园的感受。在导游的讲说下重温历史,深刻地体会到了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伟大意义。真切了解到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我又一次的被震撼了,在这个一个一个十分简陋的房子里,我们的毛主席,周恩来等伟人曾商议出一桩桩的战争胜果。这里最多的是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最令我动容的就是延安党校教授给我们上的那堂“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特殊’父子情”的党史课,教授深情饱满的讲述中,认真聆听的我们早已泪流满面,被那特殊的父子情深深触动。巍巍宝塔山下,绵绵延河水旁,又让我重温了中国革命那段激昂的历史。凤凰山上,毛主席窑洞里的那盏昏暗的油灯,在我眼里就是指引中华族伟大抗战的灯塔。

张思德那一件件尘封的往事,让我们找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源头。革命先烈们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他们的人格魅力,一次次让我眼眶发热。延安的课堂教学和现场体验,一次次让我心灵震撼,一次次让我灵魂净化,一次次让我精神升华。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3

带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憧憬,xx日在xx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单位党员、党务工作者共计xx人一起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热土。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先后来到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观看了革命剧《红秀.延安》;聆听了两堂党课。每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都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学习之后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惊叹、惭愧,在这里我彻彻底底的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正如开班仪式上延安干部学院xx教授所讲,来到延安的目的是取经、铸魂、朝圣。

取经—取起死回生的革命成功经验。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江西中央苏区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希望破灭之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就选择了延安。在军事上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通过他们英明的领导,我们的党在各个方面迅速发展,革命的形式发生逆转,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他是党中央、毛主席等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和正确工作方法指挥下的必然结果。党中央领导人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杨家岭、枣园的中央领导人旧居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领导人都居住在窑洞中,通风不好,光线昏暗。生活用品也都非常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柜,仅此而已。在这样的生活办公条件下,能运筹帷幄,指挥全国革命斗争,实在令人惊叹。试想一下我们,目前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如此优越,但未必能干好本职工作,这值得我们反思。二是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当中少不了的就是“书”,各种类型的书。有哲学、有文学、有经济学、有历史学、有军事学;有散文、有小说、有诗歌,可以说涉猎广泛。一本本字迹模糊、翻得泛黄的书籍,他们珍藏的像宝贝一样。这可能就是延安革命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的来源吧!看到这些,我深表惭愧。三是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党中央、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能坚持13年,确实令人敬佩。靠的是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正是靠着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人的优良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思想品质,坚韧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才创造了历史的奇迹,反败为胜,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铸魂—铸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之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所在。延安精神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和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认定的主义多少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来到这里,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剧《红秀.延安》中,一批爱国青年为了摆脱日本侵略者的压迫,集体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去创造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园。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涌现出了大批革命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谢子长病逝时才37岁、刘志丹牺牲时才32岁。在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中央领导人居住在低矮、潮湿的窑洞里,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和退缩,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半点要求,仍然为了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日夜操劳。在梁家河,等15名北京知青勇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发展沼气、成立磨坊、裁缝铺、代销店、铁业社等。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幕幕历史画面,呈现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延安历史时期的坚定政治方向和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是我们锤炼党性修养的关键。来陕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学习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只有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我们才不会走弯路,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4

【摘 要 题】研究报告

【关 键 词】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

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1-70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五个群体,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一般行政干部、工程师等)、个体户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随机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被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职业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

2.2 问卷设计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体系,具有自身复杂的结构。国内有人(赵志毅等,2000)曾基于信仰的不同层次和两个辩证关系从思辩的角度提出信仰的三层次、四维度结构[3]。我们为了避免与哲学界对信仰类型划分的冲突,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和深度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针对信仰的内容建构其相应的维度。我们将信仰按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物质信仰;(2)精神信仰;(3)伦理信仰;(4)国家社会信仰;(5)宗教信仰。其中,物质信仰包括财富、权力、享乐、生命等四方面的内容;精神信仰包括求知、审美、自由、真理、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伦理信仰包括待人、做事、个人生活、家庭、职业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信仰包括国家利益、尽忠报国、民族昌盛、社会责任、社会福祉等五方面的内容;宗教信仰包括神灵、灵魂、宗教、命运等四方面的内容。

整个调查问卷除收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本人及父母文化程度等)信息外,信仰状况部分共有52个项目组成,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1,分半信度为0.74,各种信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至0.84之间。另有4个项目测查被试对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与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采用5点制评分,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说不清,"2"表示比较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问卷在施测过程中采用匿名操作技术。

2.3 数据处理

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 8.0)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以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在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宗教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而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的平均值。从而说明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的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从表1也可看出,虽然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各个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得分的顺序基本是相同的:国家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信仰和伦理信仰(农民和个体户有所颠倒),再次是物质信仰,宗教信仰得分最低。说明当前我国民众对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是达成共识的,对健康的精神信仰的追求强于财富、享乐等物质信仰的追求,对封建迷信基本持抵制的态度(平均得分小于3分)。因此,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现状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

对表1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物质信仰方面,农民、工人、个体户得分显著高于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和个体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在伦理信仰方面,农民、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个体户,且个体户和知识分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个体户和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得分明显低于农民和个体户,工人得分明显低于农民,而大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它任何群体。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在总体上表现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职业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人群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作为最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既表现出与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信仰方面的趋同性,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差异性。他们思想活跃,崇尚真知与自由,对宗教束缚不屑一顾,对自我实现充满渴望,但阅历不深,对包含家庭责任、传宗接代等观念在内的伦理信仰考虑较少。而个体户群体则可能由于常年在外忙于生意,因而家庭伦理观念淡薄,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表现也较差。工人群体却由于长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原因,其信仰追求比农民和个体户显得积极向上,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国家社会信仰方面)明显强于大学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后对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3.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从表2可以看出信仰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在物质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对物质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强,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物质信仰发展的关键期。在精神信仰方面,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趋势,F检验显示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表明精神信仰基本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伦理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伦理信仰的强度越来越大(只在51-60岁年龄段有不显著的回落),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伦理信仰发展的关键期。至于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方面,两者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均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多重比较显示: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仅有21-30年龄段与41-50、51-60、61-7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在宗教信仰方面,仅31-40年龄段与21-30、41-50、51-6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而其它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信仰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社会安定因素 物质

精神

伦理

国家社会  宗教

安定重要性

0.044

0.316**  0.616**  0.513**  0.118**

对安定度评价 -0.219** 0.154** -0.031

0.196** -0.165**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被试偏重于何种信仰,都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持肯定的态度,且在全社会基本达成共识。但偏重不同信仰者,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社会安定意识)却是截然不同的。偏重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正性的(正相关),表现为对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高。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我国民众大力开展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偏重物质信仰或宗教信仰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负性的(负相关),表现为对物质信仰或宗教信仰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低。这可能与他们越是追求物质生活方面的享乐,则越难满足其日益膨胀的物质需要,就越发觉得当前社会安定度下降有关。偏重伦理信仰的被试与其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相关不显著。

4 教育对策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加强信仰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4.1 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信仰既表现了个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也是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地位的价值观念,因而它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主宰人们心灵的精神支柱。人的信仰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核心就是要倡导以国家社会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并不抹煞个人的价值,它恰恰是使个人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保证。个人价值的形成和实现离不开集体,个人所从事的或参与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一定条件。脱离国家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一己利益满足的个人价值是错误的,它不仅会使个人追求落空,还容易滑向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泥坑。因此,只有在国家社会集体中才谈得上个人价值。当前,要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到国家社会集体的洪流之中,也只有在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中,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4.2 克服信仰教育的“空转”现象

五、六十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比较质朴而单纯,学校教育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彼此一致、互相呼应。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德育、信仰教育以比较单一、简单的方法,便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悄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上包括家庭中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混杂、兼容、冲突的状态,必然影响到青少年大学生,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的形成不再单纯和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以曾经奏效的、简单化的信仰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和谐的、矛盾的,尤其是信仰教育,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即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育对于求知欲强、思想较少受拘束的大学生是不切实际的。

4.3 加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

要使对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富有实效,必须有针对性。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必须对他们加强前途、理想、信仰的教育。对于多数大学生主要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那些脱离实际去单纯追求自我实现的学生,应引导他们从追求个人自我实现向国家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使他们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念、信仰的追求。这种有针对性的信仰教育是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提高的。

综上所述,任何个体的信仰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信仰的确立,即作为判断事物对个体重要性的稳定的、深层次的、具有最高支配地位的精神信仰,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4,5]。任何一个社会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其社会成员进行信仰教育,以致于使每个人都接受社会价值观念,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提供给他的价值观念时,才算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信仰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我国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使每个人接受理想信仰教育。因此,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坚持正确导向,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彭福清,艾医卫.转型期公众心理的调适与社会安定的维护.中国行政管理,2001;(5):21-23

2 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343-348

3 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5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5

 

然而,教师信仰教育正在遭遇教师的信仰之惑、教育内容之惑、教育方法之惑、自由的尺度之惑等“本领恐慌”。建议从教师信仰唤醒、教师信仰教育教学学习超越、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尺度等方面进行来消解。

 

一、由信仰和“现代性”信仰缺失缘起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1]从信仰的内涵反观,其至少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信仰的理想性。信仰虽然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确定信念,但更多指向未来可能事物或某种超现实的确信。

 

二是信仰的坚定性。即指某一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某一超现实或未来可能事物的确信是坚定的、持久不变的,唯有此,才能成为信仰。三是信仰的排他性。信仰必须是唯一排他的,才能保证这一信仰群体和个体终其一生朝着一个价值方向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可见,信仰是社会群体和个体基于内心渴求而生发出的一种超越性力量,它能够给予信仰者现实生活的勇气,也能够激发社会群体和个体面向未来、创造生活的信念。

 

总之,信仰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生活价值导向问题。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又会反映出不同的信仰。受社会“现代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达无限放大了知识力量的重要,人类在“知识理性”过渡膨胀的同时,现代信仰也在逐渐受到挤压而呈现萎缩状态,信仰危机也就普遍存在。

 

信仰危机导致我们难以形成健全的价值观、生命观、历史观,缺乏对他者、社会、自然,甚至自我心灵世界的正视和关照,更难以建立起超越现实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生格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急需加强现代信仰教育,唤起人们追求生活价值的信念。这就需要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唯有此,才能肩负起信仰教育的职责。这就不得不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教师信仰教育的胜任力问题。从当下的教育管窥不难发现,多数教师在信仰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二、教师信仰教育中“本领恐慌”的表现

 

(一)教师的信仰之惑

 

“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生活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以及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性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育活动所努力去追求、去实现的东西。”[2]教育信仰有习俗的教育信仰和科学的教育信仰之分。而教师应该坚守的是科学的教育信仰,科学的教育信仰是教师认同教师身份的前提,是教师笃行教师行为的关键。有了一定的教育信仰,教师才能认同教师角色,秉承教育职责,怀揣教育梦想,坚定教育信念,激发教育动力,教师才有面对教育生活世界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能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世界里坚守教育理想不迷失。

 

然而,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师本该坚定的教育信仰变成了教师的信仰之惑。对多数教师而言,不知道自己的教育信仰是什么,更谈不上笃行教育信仰了。缺乏教育信仰的教育世界正在变得支离破粹,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学变成了空洞地说教,师生关系简单化为知识传递关系。

 

总之,教育的育人功能越发弱化。教育信仰缺失,教师出现短视现象,将教育事业仅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面对教育中的困难和创新,缺乏面对的信念和勇气,总希望另辟捷径绕开困难而行,教育成为了“说起来重要、听起来必要、做起来次要”的事情。可见,教师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必须是教育拥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唯有此,方能认识到信仰教育的重要。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首先解开教育信仰之惑,树立正确而坚定的教育信仰。

 

(二)教育的内容之惑

 

关照信仰教育问题,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食粮,这是能否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信仰的关键。但是不难发现,多数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内容“过粗”的现象。在信仰教育中,“尽管我们提供的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却往往‘米是米’、‘饭是饭’,难以下咽,食之无味甚至倒胃口……青少年正处在塑造人生观、世界观的‘人之初’阶段,为这个阶段提供的精神粮食,要求抽象的理性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相一致,基本规范的灌输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一致,理想角色的言与行相一致。”[3]

 

以宗教信仰观教育为例,我们在进行宗教信仰教育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着“过粗”的现象。我们的宗教观教育,往往简单化为“维护宗教信仰自由,校园公共场所禁止宗教信仰活动”等。而对学生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生命观等正确的价值理念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不是只关注有形的、存在的“硬”的东西,同样需要关注无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软的东西。对于信仰问题,如果教师“避而不答、答而不透”都会被学生默认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或者其他诸如宗教类的信仰挤上来抢占上风,而不论这种信仰正确与否。可见,只有教师传递正确而有效的价值信仰,信仰教育才有精气神,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精神气质。

 

(三)教育的方法之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沿袭课程教育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严密的推导、详细的讲解以及不惜‘越位’的提示和诱导,使教学活动依循铺筑好的线性流程按部就班地运行,而学生则被要求顺着教师搭设好的台阶拾级而上。”[4]随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凸显,生成性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推崇,在具体的信仰教育过程中,也随处可见教师披着生成性教育的外衣,进行一些“伪生成”的教育活动。这样的“生成性”具体表现为教师通过预设好的问答形式,沿着自己预期的过程展开,将真正的师生对话锁定在预期可控的知识灌输中。

 

信仰教育中真正的生成法应该是教师将正确的信仰教育内容呈献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反应,教师再随着学生的思维变换、心理波动以及情绪表现,敏锐地捕捉信仰教育的各种有利契机,并随机展开教育互动,在学生的疑问、困惑以及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价值重组,信仰重置,推进学生自行进行信仰的建构。

 

信仰教育不是教师在学生毫无任何信息的白板上描绘蓝图,也不是简单地将信仰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信仰教育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有着自己的生活信仰和主导价值,如何让学生在已有信仰的基础上接受教师的信仰教育,对教师而言不是颠覆、不是重置、不是简单复加,而是一种渗透和融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解决教师的方法之惑,不是改变教师已有的教学方法,重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信仰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学会统整已有的教学方法,根据信仰教育的情景、主体、内容等不同,学会运用教育智慧生成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知、习得、接受并内化信仰。

 

(四)自由的尺度之惑

 

“教学自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免受外部因素强制和内部自我蒙蔽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教授状态和职业全力。”[5]对教学自由的叩问,有利于我们循着影响教师教学自由发挥的内外因素探寻真正的教学自由“之魅”。适度的教学自由,有利于教师在信仰教育中启迪教育智慧,建构起信仰教育的意义世界,凭借教育智慧的作用力量,指向个体的信仰、价值和精神世界。

 

受外在规范制度的约定,教师信仰教育的自由逐渐蒙蔽不见。反观当下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宏观上给定的人才培养标准、信仰教育计划,中观上的信仰教育课程组织与安排,还是微观上的信仰教育实践活动,基本上是通过至上而下给定的方式执行的。教师作为信仰教育活动的导演却不得不游离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决策之外,执行至上而下的信仰教育意图。这种外在他为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教师的信仰教育自由走向蒙蔽。蒙蔽的信仰教育自由必然是一种萎缩的自由,因为蛰伏于教师的内心世界,而表现出外在的被动屈从。

 

当然,教师信仰教育自由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教师本身无意识状态下自我蒙蔽的影响。教师信仰教育教学中同样受到自身教学经验、惯性思维、无意识重复等影响而导致对教育自由的漠然和自我蒙蔽,表现出来对教学自由无知、无欲、无求。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么迷信于教育行政权威而被动教学;要么无视自由的制度,任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天马行空,信仰教育往往打上教师的个人烙印,成为学生心智成长过程中“脱缰的野马”。

 

可见,信仰教育中的自由之惑,要么表现为教师的被动受从,要么表现为教师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毫无敬畏之心,任由自己天马行空。这都需要教师在信仰教育中把握自由的尺度,通过教育智慧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张力。

 

三、教师信仰教育中“本领恐慌”的消解

 

(一)教育信仰的唤醒与自觉

 

教师的教育信仰如果不是通过科学严谨的学习所得,那么教师本身的信仰一定带有一定的朴实性和经验性。唤醒教师的信仰自觉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教育信仰,而是要唤醒教师科学的教育信仰意识。唤醒教师的教育信仰并帮助教师形成教育信仰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求教师借助于理性作用,通过学习、反思、实践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意识到教育信仰的重要,并启迪教师反省自身教育信仰的不足,并以理性自主的方式习得科学的教育信仰,实践中形成教育信仰自觉行为。

 

教师科学教育信仰的唤醒与自觉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其一,加强教师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之所以缺失科学的教育信仰意识,关键是教师的学习意识淡漠,少有研习教育经典。而对教育事业来说,只有研习教育经典,方能对教育事业知之愈深、信之愈笃。学习教育经典,可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找到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帮助教师唤醒教育责任,坚定教育信仰。

 

其二,教师要学会反思批判。唤醒教师科学的教育信仰,首先需要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有反思批判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朴素的教育进行反观,思考自己已有的教育信仰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重树科学的教育信仰。其三,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躬身反省。信仰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学习为基础,以反思重建为起点,以躬身实践为关键的复杂系统工程。

 

教育通过学习和批判反思,对科学的教育信仰有了初步的认识,唤醒了自身的教育信仰意识,但是要形成自觉的教育信仰行为还需要教师以理性审视自身已有的教育信仰为起点,以消除自身有积弊的朴实信仰为关键,以重树科学教育信仰为核心,以不断躬身践行为手段,如此反复方能变成自己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也有研究者认为信仰和仪式是密不可分的,仪式感对教师教育信仰唤醒具有一定的作用。的确,在宗教信仰中,仪式是信仰培植的最好方式。对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进行仪式感教育,其实就是对其进行教育信仰的传播,能够帮助教师唤醒教育信仰,有助于教师形成教育信仰自觉。

 

(二)信仰教育的学习与超越

 

教师科学教育信仰的“出席”为教师的信仰教育行为指明了方向,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能够进行科学的信仰教育实践。教师想要挣脱信仰教育中“内容之惑”和“方法之惑”的“枷锁”,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为科学的信仰教育明确归宿。治本之策在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改变过去“将信仰教育讲解为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讲的令人将信将疑,难以信服”的现象。为此,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唤醒自身的教育角色和使命。积极投入到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学习研究中,通过学习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积淀,同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信仰教育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信仰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信仰教育实践的研讨,实现信仰教育的突破和超越。在信仰教育中,要克服沿袭课程教育的积弊,必须学会“跨界”的思维意识,创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等结合的方式方法,打破信仰教育中的壁垒,尝试探索系统化的信仰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统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育人相统一,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信仰教育“知识习得、行为养成、信仰培植”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自由的把握与坚守

 

教育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是在一定规范内的自由,这就涉及到信仰教育自由中的尺度问题。教育自由主要分为教育的主体自由和教育的客体自由两个方面。把握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尺度也需要从信仰教育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关照。一方面,要把握和坚守好教育的主体自由。唤醒教师信仰教育自由意识,需要教师把握教育主体自由意识。信仰教育中,教育的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学校,三主体间在信仰教育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指向,因此教育主体的自由尺度即“‘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应成为教育自由的主体尺度。笔者认为,教育自由的主体尺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不妨碍个体发展与不损害他人自由。”

 

[6]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中,首先要坚守好主体性自由的发挥,“不妨碍个体发展与不损害他人自由”,看似简单的教师信仰自由的要求,其实内隐着对教师信仰教育的高要求。不妨碍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教师有着科学的教育信仰,并能够精准地将信仰教育传递给学生,才能助推学生正确信仰的培植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教育主体而言,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的政府部门就成为了教育客体。教师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把握和坚守好教育自由的尺度,还需要尊重教育客体规律,遵守好政府部门的规范性自由,这种当下的规范性自由体现为“传递国家民主意识和维护公共利益”,唯有对这种规范性自由心存敬畏意识,才能在信仰教育中走出小我格局,避免口无遮拦;才能站在教师身份的立场,胸怀育人大局,把握和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尺度,学会正确“传递国家民主意识和维护公共利益”。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政治信仰

一、信仰及政治

信仰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需求,最终反映的是人的价值观念,并且处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信仰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不仅是一种精神纽带,而且是一个组织或阶层和一个国家与社会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因此,首先应当明确信仰的内涵。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信仰是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坚定与执著,是人能动的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有的学者认为,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的体现,同时是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是影响人格结构的深层动因;有的学者认为:信仰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它是人们在对认知对象的认知、相信到确信的过程基础上所表现的精神渴望和向往,以至于会从行为上加以模仿和追求。

二、政治信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政治信仰作为人类意识领域中最高价值的信念,对人类个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文化素质较高、政治基础较好的群体,其政治素质、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未来走向,影响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探析政治信仰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政治信仰的定义,其作用主要有:

(一)导向作用。政治信仰的形成是个体与社会共同作用产生的双向过程,是社会产生的某种思想被个体内化的结果。政治信仰的形成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上达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从而渗透到其意识与行为中。因而,政治信仰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引导其树立一个正确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信仰,其中共产主义学说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产主义理想能指引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其提供精神动力,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因此,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力量是不容置疑的,其不但能促使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前进方向。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展现大学生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二)激励作用。政治信仰的激励作用是指个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同,在认知上内化为强烈的意志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体为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容易受到其主体需要、客观要求、以及个人理想信念的影响,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受教育程度是其政治信仰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唯物辩证历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因而人们的政治要求不同,其政治信仰也不相同。而基于共同利益或共同政治理想基础上形成的群体通过表达其政治主张,逐渐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进而形成新的文化成果。这种新的文化成果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通过传播而影响更多人的思想,从而对政治信仰的演变产生推动作用。

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是指对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目的是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