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者心得体会范例6篇

信仰者心得体会

信仰者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信仰危机;坚定;敬畏;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13-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盲目崇拜、信仰混乱、精神空虚等现象肆意泛滥。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也是不争的事实。社会思潮多元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信仰沦丧、信仰无用论充斥社会。甚至有人怀疑,共产党员还要不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种种惑而不知、知而不信的思想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领导集体远见卓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重新确立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或者说重塑社会信仰已经纳入我们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均在人。长期执政的共产党正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因此,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进行信仰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十分必要[1]。

一、什么是信仰

(一)信仰的含义

信仰,是指对某种思想或精神的信服并由此产生的敬畏,从而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是信仰者的思想对另一种思想的悦纳,它是信仰者的精神与另一种精神的融合,因此,把握信仰的本质,需要我们从思想内部去揣摩、需要我们从心灵深处去体会。有些人认为信仰可以是神灵、可以是圣人等等。例如对神龙的信仰、对上帝的信仰,其实那不过是精神或思想的外化或物化而已。

(二)科学与信仰的关系

科学是对现实事物本身“真”的认知,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认识理性,以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认识世界,能指导人们行动上改造现实世界。信仰是对精神世界“善与美”的追求,往往超脱于客观现实,是价值理性,更多表现为非理性的情感和意志的品质,它要求人们从内心深处仰慕未知世界。建立在对世界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信仰,是科学信仰,比如说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在对世界非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信仰,是非科学的信仰,比如说。科学的信仰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非科学的信仰必然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

信仰好像并不关乎我们学习工作、生老病死,为什么非有不可呢?维特根斯坦说:“信仰是我的心灵所需要的,而不是我的远见卓识所需要的”[2]。

二、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人之所以需要信仰,这是因为:

(一)信仰是人的本能需要,需要信仰是人天生的、与生俱来的特性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身体需要盐,但每个人都出于一种本能而摄取着盐分……同样的道理,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对信仰的需要。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就有了行动的指南。所以梁启超说,人不可无信仰。黑格尔也认为,信仰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内在确定性。信仰的需要是与人的生存关联在一起的根本性需要。人们的信仰当然是后天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但人们对信仰的需要却具有先天的性质,只要是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种需要。这是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需要。

这种信仰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周围世界并对自己进行定位的需要。这其实就是对于世界观的需要,而世界观则是信仰的基础性内容,任何信仰体系都具有世界观内涵。二是自我确认并追求人生意义的需要。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自我确认,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三是希望靠某种伟大的力量以克服自己生命的有限性,并力图超越有限而体验无限的归宿性需要。简单地说,需要信仰并且能够有所信仰,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信仰是人的一种本能,无论你觉察与否,它都客观地存在。

(二)信仰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求,它能给人带来勇气和力量

真诚的信仰,能使人执著于自己的理想追求,并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力。真诚而坚定的信仰给人以极大的力量。拥有真诚而坚定的信仰的人,能够把自己遭遇到的艰难困苦当作对自己信仰的考验,并因此而获得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革命和战争时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夏明翰为了信仰,视死如归,他的千古绝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依然让我们热血沸腾;和平时期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杭州的最美司机吴斌、黑龙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安徽灵璧的最美孕妇彭伟平。他们的感人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毅然决然的壮举,就是信仰给予他们的勇气和力量。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信仰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信仰里一定有真诚的“善与美”。英国哲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能够激发灵魂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是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3]。概括地说,信仰是人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有了信仰我们才能攻难克艰,才能战无不胜。

(三)信仰是人的情感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人的需求无外乎物质和精神,物质需求的满足解决了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而更高层次的情感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则要通过不断地追求精神需求来获得满足,从而对人的心灵起到净化和升华的作用。

信仰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真正崇高和神圣的信仰,能够引导人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人对世界和人生,能够从一种更高的层次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从而对很多问题就会有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一个人的信仰越崇高,他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有句格言说得好:向着天空瞄准的人,总比向着树梢瞄准的人射得高些。所以,一个人有无信仰及有什么样的信仰,制约着他的成长和提高的过程[4]。

(四)信仰是人类的群体性、社会性需要

信仰对于组织坚强的群体,完成群体的事业,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信仰者拥有共同的信仰,因而具有相同的动力来源和目标追求,行动中就能自觉协调与配合,从而保持行为的一致性,最终形成强大的合力,有利于实现共同的目标。信仰对于我们的人生意义重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信仰。可是我们该如何选择和坚守自己的信仰呢?

三、如何选择和坚守信仰

怎样选择和坚守信仰,传统的说法是用知识武装自己;提倡积极思考,结合社会实践;反对盲目崇拜。这样的说法过于简单。我们可以把信仰的构成简单地分为三个部分:即信仰客体、信仰主体及连接两者的交流过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从信仰客体(即信仰对象)来看

信仰要有令人信服的力量。信仰是信仰主体对客体思想的悦纳,因此,信仰客体不可能借助任何强制手段来压迫信仰主体信服,它只能通过增强自身的力量来吸引信仰主体,这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越大,它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信仰对象要持续不断地增强它的吸引力,信仰主体才能自觉自愿地选择、自觉自愿地坚守。

(二)从信仰主体(信仰者)来看

对信仰要心存敬畏。这种敬畏不需要外力强制,它是一种自觉的信服和自发的敬畏。由于信服产生了敬畏心理,继而由敬畏强化了信服程度。信仰者只有做到敬畏有加,坚守信仰才由可能变为现实。坚守信仰需要敬的心理不难理解,可为什么还会有畏的因素呢?这是因为,信仰者认为自己与信仰对象已经融为一体或者成为了它的一分子,信仰对象任何损益都与自己息息相关,信仰者不愿意他人的言行损害到信仰对象,信仰者认为自己更不应该对信仰对象有任何的冒犯,这恰恰是对敬的补充和维护。

(三)从连接信仰者和信仰对象的交流过程来看

信仰产生和存续的特点,决定了其直接手段是用心灵去体会、去感悟。信仰客体要持续提高自身的力量来吸引主体的信服,信仰主体则需要始终心存敬畏来维护客体的权威。

信仰人人需要,共产党人更是如此。加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尤其必要,因此,我们在此给予强调和突出。

四、共产党人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并由此产生的敬畏,从而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是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信仰。

(二)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空穴来风,它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是对信仰传承和发展的最好体现,其成果无疑是令所有共产党人信服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的历史时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事实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马克思主义,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守马克思主义!

(三)共产党人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首先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共产党人和社会先进分子才会自觉自愿的信服;其次共产党人尤其是担任领导干部的共产党人要心存敬畏,做到以身示范,自觉维护党的形象,避免个人问题给下级党员或者普通群众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降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计个人得失,不怕流血牺牲,走在人民的前列,走在时代的前列,当好人民的排头兵,为普通群众做榜样、做表率,把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境界去追求,把服务人民作为一生的履历去书写,从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另外,共产党人还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还要坚持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判。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不管时事如何变迁,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共产党人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把我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黄永礼.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N].安徽日报,2012-07-

04.

[2]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47.

信仰者心得体会范文2

一、关于大学生信仰现状的分析

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必须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国内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大多也着力于揭示和说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问卷、样本分析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并借助了计算机的数据方法。通过归纳,国内学术界在肯定大学生群体的主流在信仰上是积极的同时,也程度不一地揭示出了大学生信仰教育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大学生信仰出现多元化的趋势。陈轶就指出,相比20世纪的大学生来说,21世纪的大学生思想变动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信仰的对象由原来普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变为多元,小部分人群信仰宗教或崇尚物质。二是认为大学生群体中信仰宗教现象开始显现,“宗教热”在一些高校甚至较为公开。有学者就指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激发了个人自由度的同时也给个体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再加之科普教育实效性不够,不少大学生转向崇拜宗教,甚至走向迷信。三是认为大学生信仰的功利化明显。四是认为大学生群体中信仰失落现象突出。当代大学生在自我选择增强的同时,也面临着无法确立自我信仰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无聊”“空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当代中国一部分大学生精神状态的写照,在价值观重塑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和生活现象,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立场和科学的认识方法,致使当前一些高校学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由上可知,在分析和认识当代大W生信仰现状的时候,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不能因为部分大学生存在某些信仰问题而对整个大学生群体进行否定;同时又要直面现实,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种信仰问题。

二、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分析

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问题,就需要对问题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国内学术界在揭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之时,也着力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究。国内学术界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导致了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出现。有学者指出我国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前现代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体制和机制都在重构和定型的状态之中,矛盾突出,风险叠加,这种状态下人最容易产生价值观上的偏差。再加之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个人成长来看,大学生的人生信仰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外部不确定因素极易引起其信仰的偏移。二是认为网络媒体的发达和便捷是大学生信仰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网络交互时代的到来,使一些错误的思想很容易散布出去,影响大学生群体。三是认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强是导致大学生信仰问题频现的主要原因。四是认为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精神状态在大学生信仰选择方面具有直接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其对封建迷信的“免疫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追求。

三、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的研究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承担者,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注,对大学生群体中信仰问题的分析,都是为了找到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与路径。

国内学术界从各方面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思路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践教学。有学者强调,脱离实际的信仰教育是空谈,没有遵循“懂、信、行”这一原理,要破解大学生信仰虚无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牢靠的主要方法就是开展实践教学,寓教于行,这样他们才会认同和接受,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思想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信仰生成的主渠道,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能够成功,可以廓清大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错误认识,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三是确立信仰教育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方法。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信仰问题有着内容上的逻辑结构,这就是人生信仰与社会理想信仰之分,以前之所以在信仰教育上效果不佳,就在于我们将二者混为一谈。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就需要区分大学生信仰的内容逻辑,针对不同的信仰,提出相对应的方法。四是要科学区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有学者指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推进要明确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集中力量对一类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攻坚。综上所述,学者们就如何解决大学生信仰问题从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对策也是继续研究的有益参考。

四、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研究的主题相当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信仰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是后者继续研究的有益借鉴。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研究内容相似度高,主要围绕着信仰现状、成因和教育对策,而且许多论文都在重复概论,他们的观点有不少相似之处,导致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要加强关于国外思潮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影响的研究。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畅达的影响下,西方的思潮很容易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再加之转型时期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贫富收益扩大问题、环境问题、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使得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生活方式和信仰取向也开始影响着一部分人,因此西方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逐渐在中国“热”起来。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国家甚至借助宗教对中国进行渗透,其中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成为他们重点渗透的对象。当前形势下大学生信仰问题中的重点问题是一些大学生误把宗教当成唯一信仰而无视哲学信仰,特别是无视科学信仰在人类信仰与心灵世界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与现实状况。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信仰问题成因的理论分析。现有研究在分析大学生信仰问题成因之时,注重现象和实例的罗列,而忽视对现有原因的逻辑分析,缺少理论框架。其实,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的剖析可以概括为两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信仰危机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的。从内部因素来看,造成大学生信仰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未能及时把握其心理需要及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及时发挥应有作用。当前的大学校园生活对大学生来说存在着各种剧烈的竞争,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主体,反而要面临各类竞争。比如,学业考试、评优评先、雅思考研、就业工作等方面无一不充满竞争。这就导致大学生面对着来自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情感上以及家庭方面等种种压力,就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困扰,时常会受到孤独、挫败、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宗教的出现正恰恰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这也是一些大学生误地把宗教当成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目前国内研究缺乏比^视野,需要扩展研究的国际视野。虽然我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在所坚持的价值观和信仰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仍存在值得彼此借鉴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应该加强对国外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通过类比分析得出经验启示,一方面可以了解信仰教育研究的前沿,扩充大学生信仰教育学术空间;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千年文明中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展的先进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是我们的兴国之魂,更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大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今后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基本主轴,一系列的具体举措和方案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来开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化研究。当前有关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要么过于务虚,成为完全的理论原则;要么过于务实,成为解决某个学校具体问题的对策咨询。继续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需要避免这两方面的问题,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认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涵及其外延,找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1]陈 轶.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J].丽水学院学报,2009(1).

[2]干承武.科学、信仰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0(6).

[3]刘 娜.关于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11).

[4]崔翠利,余玉花.信仰与大学生的精神发展――兼论大学生信仰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5]孟天财,朱丹丹.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危机[J].江苏社会科学,2008(S1).

[6]钟文渊.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促进青年大学生社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7]黄国琴.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几点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0(3).

[8]唐 倩,陈燕锋.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信仰者心得体会范文3

【摘 要 题】研究报告

【关 键 词】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

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1-70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五个群体,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一般行政干部、工程师等)、个体户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随机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被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职业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

2.2 问卷设计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体系,具有自身复杂的结构。国内有人(赵志毅等,2000)曾基于信仰的不同层次和两个辩证关系从思辩的角度提出信仰的三层次、四维度结构[3]。我们为了避免与哲学界对信仰类型划分的冲突,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和深度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针对信仰的内容建构其相应的维度。我们将信仰按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物质信仰;(2)精神信仰;(3)伦理信仰;(4)国家社会信仰;(5)。其中,物质信仰包括财富、权力、享乐、生命等四方面的内容;精神信仰包括求知、审美、自由、真理、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伦理信仰包括待人、做事、个人生活、家庭、职业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信仰包括国家利益、尽忠报国、民族昌盛、社会责任、社会福祉等五方面的内容;包括神灵、灵魂、宗教、命运等四方面的内容。

整个调查问卷除收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本人及父母文化程度等)信息外,信仰状况部分共有52个项目组成,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1,分半信度为0.74,各种信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70至0.84之间。另有4个项目测查被试对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与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采用5点制评分,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说不清,"2"表示比较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问卷在施测过程中采用匿名操作技术。

2.3 数据处理

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 8.0)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以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在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而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的平均值。从而说明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的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从表1也可看出,虽然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各个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得分的顺序基本是相同的:国家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信仰和伦理信仰(农民和个体户有所颠倒),再次是物质信仰,得分最低。说明当前我国民众对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是达成共识的,对健康的精神信仰的追求强于财富、享乐等物质信仰的追求,对封建迷信基本持抵制的态度(平均得分小于3分)。因此,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现状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

对表1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物质信仰方面,农民、工人、个体户得分显著高于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和个体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在伦理信仰方面,农民、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个体户,且个体户和知识分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个体户和大学生;在方面,知识分子得分明显低于农民和个体户,工人得分明显低于农民,而大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它任何群体。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在总体上表现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职业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人群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作为最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既表现出与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信仰方面的趋同性,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差异性。他们思想活跃,崇尚真知与自由,对宗教束缚不屑一顾,对自我实现充满渴望,但阅历不深,对包含家庭责任、传宗接代等观念在内的伦理信仰考虑较少。而个体户群体则可能由于常年在外忙于生意,因而家庭伦理观念淡薄,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表现也较差。工人群体却由于长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原因,其信仰追求比农民和个体户显得积极向上,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国家社会信仰方面)明显强于大学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后对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3.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龄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从表2可以看出信仰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在物质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对物质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强,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物质信仰发展的关键期。在精神信仰方面,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趋势,F检验显示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表明精神信仰基本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伦理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伦理信仰的强度越来越大(只在51-60岁年龄段有不显著的回落),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是伦理信仰发展的关键期。至于国家社会信仰和方面,两者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均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多重比较显示: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仅有21-30年龄段与41-50、51-60、61-7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在方面,仅31-40年龄段与21-30、41-50、51-60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而其它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信仰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社会安定因素 物质

精神

伦理

国家社会  宗教

安定重要性

0.044

0.316**  0.616**  0.513**  0.118**

对安定度评价 -0.219** 0.154** -0.031

0.196** -0.165**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被试偏重于何种信仰,都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持肯定的态度,且在全社会基本达成共识。但偏重不同信仰者,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社会安定意识)却是截然不同的。偏重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正性的(正相关),表现为对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高。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我国民众大力开展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偏重物质信仰或的被试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是负性的(负相关),表现为对物质信仰或追求越强的被试,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低。这可能与他们越是追求物质生活方面的享乐,则越难满足其日益膨胀的物质需要,就越发觉得当前社会安定度下降有关。偏重伦理信仰的被试与其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相关不显著。

4 教育对策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加强信仰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4.1 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信仰既表现了个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也是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地位的价值观念,因而它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主宰人们心灵的精神支柱。人的信仰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核心就是要倡导以国家社会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并不抹煞个人的价值,它恰恰是使个人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保证。个人价值的形成和实现离不开集体,个人所从事的或参与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一定条件。脱离国家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一己利益满足的个人价值是错误的,它不仅会使个人追求落空,还容易滑向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泥坑。因此,只有在国家社会集体中才谈得上个人价值。当前,要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到国家社会集体的洪流之中,也只有在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中,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4.2 克服信仰教育的“空转”现象

五、六十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比较质朴而单纯,学校教育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彼此一致、互相呼应。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德育、信仰教育以比较单一、简单的方法,便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悄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上包括家庭中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混杂、兼容、冲突的状态,必然影响到青少年大学生,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的形成不再单纯和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以曾经奏效的、简单化的信仰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和谐的、矛盾的,尤其是信仰教育,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即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育对于求知欲强、思想较少受拘束的大学生是不切实际的。

4.3 加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

要使对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富有实效,必须有针对性。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必须对他们加强前途、理想、信仰的教育。对于多数大学生主要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那些脱离实际去单纯追求自我实现的学生,应引导他们从追求个人自我实现向国家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使他们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念、信仰的追求。这种有针对性的信仰教育是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提高的。

综上所述,任何个体的信仰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信仰的确立,即作为判断事物对个体重要性的稳定的、深层次的、具有最高支配地位的精神信仰,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4,5]。任何一个社会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其社会成员进行信仰教育,以致于使每个人都接受社会价值观念,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提供给他的价值观念时,才算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信仰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我国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使每个人接受理想信仰教育。因此,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坚持正确导向,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彭福清,艾医卫.转型期公众心理的调适与社会安定的维护.中国行政管理,2001;(5):21-23

2 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343-348

3 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5

信仰者心得体会范文4

[关 键 词] 青年;信仰;信仰教育

[作者简介] 林晓,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梅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青年的信仰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也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革而变迁,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我国青年信仰变迁的主要特点

1. 建国初期――之前:青年的信仰理性化、单一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党风社会风气良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而且党对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广泛而深入。从1954年11月到1955 年9月,中共中央先后批转了三个有关加强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文件,在全国135个大中城市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批判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革命斗争经验武装教育青年。通过这次集中的道德教育,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道德意识成为了青年信仰的主流。当时有无数的青年高举“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旗帜,自愿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创造了至今仍然激动人心的光辉业绩。可以说建国初期头七年是我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道德最受推崇和鼓舞人心的时期。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初创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时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实际上带有一种理想化、单一化色彩,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青年的唯一的“圣经”,很少有青年知晓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的东西,部分青年在选择信仰的时候也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比较和选择,并不清楚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盲目跟随或顺从当时的主流,把信仰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时髦或者政治任务。这种信仰的理想化、单一化和盲从性在后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出现失误和挫折时,就暴露出其脆弱性。

2. 十年:青年的信仰“宗教化”、狂热化

“宗教化”的信仰是指“崇拜无所不能但却虚无飘渺的‘神’,或把现实存在的活灵活现的人当‘神’一样崇拜”。[2]“狂热化”的信仰是指对信仰的一种狂热和迷信。十年,个人崇拜完全充斥着青年的精神世界。一伙大搞“突出政治”,说什么“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顶峰”,“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对于“最高指示”要“坚决拥护,坚决照办,上刀山下火海也要保证完成。”当时的报刊、广播也大谈什么“无限信仰,无限崇拜”,说“这就是信仰真理,崇拜革命”。青年人的思想情绪在这种“左”的舆论和教育的引导下,日益变得狂热起来,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完全庸俗化成为对的偶像化的个人崇拜,把当作“神”一样来“顶礼膜拜”。在思想上信奉“三忠于”、“四无限”;在行动上手持《语录》,高呼“万寿无疆”、“永远健康”;向画像早请示、晚汇报,唱语录歌,跳忠字舞;红卫兵的诞生,更标志着青年人信仰的“宗教化”达到了一个巅峰。除了对领袖的偶像化的极度崇拜和爱戴之外,青年人信仰的“宗教化”、狂热化还使得他们对“异己”极度的仇恨和敌视。红卫兵小将们疯狂地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进行“夺权”斗争,引发了不少。可见,十年,青年的信仰已经完全抛弃了理性,走向了“宗教化”、狂热化。

3. 1978年――80年代末期:青年的信仰主体化、理性化

结束,国家实行拨乱反正,开创历史发展新时期。高考重新恢复,初步实行改革开放,青年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有一种“天亮了”的感觉,对国家和社会带有一种感恩的心情,急切地想报效祖国,并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开始充满期待。特别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青年在对历史的反思过程中,逐步开始了对自己人生、政治信仰的新的探索。在人生信仰方面,青年们发出了“人为什么而活的呐喊”,1980年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建国以来人生观的第一场大讨论;1982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为抢救落入粪池的老农而牺牲的事件又引发了一场“是否有价值”的争论。[3]在政治信仰方面,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不那么狂热了,出现了怀疑,部分青年开始由政治热情走向政治冷漠,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政治信仰。1981年《中国青年报》还专门对大学生该不该关心政治的问题开展了题为“读书与政治”的大讨论。有些青年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政治情绪化,对社会主义的极端不信任,崇尚资本主义,导致了80年代末期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角”的的爆发。同时,在这一时期金钱、权利、宗教等成了不少青年人信仰的“新宠”。有学者指出,我国后开放最早的沿海城市――广州“全市现有基督徒1万3千名,其中青年占了1/3”。[4]人生信仰的思索、政治信仰的动摇、新的信仰的涌现,都无一例外地标志着青年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主体而存在,以自我的眼光审视着和寻找着信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个时期我国青年的自我意识开始真正萌发,青年的信仰呈现出主体化、理性化的特点。

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青年的信仰多元化、世俗化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深化发展阶段。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逐步显现,使得青年人的信仰状况明显改善。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连续十多年的滚动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的青年有着明确的信仰,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部分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对党和国家充满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信奉社会主义道德,能以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处理人际关系及利益冲突;能以国家社会的主导目标引领个人的人生发展方向。同时现代社会中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发展使得青年人的信仰不再像建国初期那样的单一,除了主流的信仰之外,上帝、明星、金钱、权利等等虚幻的或者物性的东西在部分青年的信仰世界里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其它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主义”也成为部分青年“追捧”的对象。在这一时期里,青年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挑选信仰对象,很少受到外在的强迫和压力,更多的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意愿,从满足于自我需要的角度出发,自由选择,理性思考,批判吸纳。尤其是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的时候,更是打破了建国初期的盲从和时期的狂热。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的信仰的多元化凸显了青年在信仰选择时的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的批判性。然而,从信仰对象的性质来看,青年们选择的信仰对象要么是物性的东西,如金钱、权利等;要么是虚幻飘渺的东西,如上帝、观音等;要么就是非科学的主义,如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等。这就导致了青年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世俗化、庸俗化。从这一层面上看,青年的信仰多元化又反映出当前青年信仰的功利化、非理性化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信仰的迷失或信仰危机。

二、我国青年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

“信仰不仅关系着个体的精神气质和生命质量,更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价值取向。”[5]加强对青年的信仰教育,不仅仅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青年的信仰教育:

1. 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

信仰对象只有具有本身内在的魅力,才能够促使青年自主地将其作为终极的价值;并且,不管自己面临着何种境遇,都会对其不离不弃,产生一种持久的坚定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青年进行信仰教育的时候,首先必须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黄慧珍博士指出,信仰的建构有两根支柱,一是真理的建构,二是价值的建构。[6]首先要建构信仰“真”的魅力,即这种信仰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其次要建构信仰“价值”的魅力。一种具有“价值”魅力的信仰,其核心理论必须关注青年的内心需要。要让青年觉得,有了这种信仰,自己不再是茫茫世界中内心充满不安和焦躁的孤独的“我”,而是内心充满了平和与安定,人生的终极意义得以实现的幸福的“我”。此外,信仰不仅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种具有“价值”魅力的信仰还必须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信仰教育应该让青年觉得,这种信仰不仅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自己人生意义的终极追求来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而增添力量。可见,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需要从信仰的“真”和“价值”着手,在保证信仰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既要满足青年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又要满足青年对于实现国家和社会终极意义的贡献力量的需求。

2. 明确青年主体的合理定位

青年的定位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青年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身和周围的关系,从而决定他们信仰选择的出发点。一个真正的信仰应当是信仰者将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又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经过理性的批判和选择的结果。如果青年将自己定位于依附于某种外在事物的主体,那么他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就相当薄弱,在选择信仰的时候更多是顺从于这种外在的事物,忽略了“我”;而如果青年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完全独立的主体,没有看到自己与周围的关系,那么他的个人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就会恶性膨胀,在选择信仰的时候就会更多的从个人利益和需要出发,忽略了“我们”。前一种定位思想,将会造成青年在选择信仰时丧失主体地位,盲目顺从和崇拜某种信仰;后一种定位思想,则会造成青年的信仰选择以自我为中心,信仰走向功利化和实用性,忽视了社会共同体的需求。因此,教育者在帮助青年确立一个科学的信仰的时候,应该注重帮助青年明确自身的主体定位,让青年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主体,而且自己还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在选择信仰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理性地批判,审慎地选择。

3. 倡导当代国家的主导信仰

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面对多元化的社会信仰,青年经常地处于信仰判断与选择的冲突之中。这应该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人类的发展历史表明,尽管国家、社会和个体的信仰在类型、层次上有所不同,可是其中必然存在一些约定俗成和公认的一致性的信仰追求。这是由于社会和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都需要有一定一致性的信仰来调节多元化的信仰追求,使得人们能够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凝聚力,在实现自己的终极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终极价值。否则,任何社会和个体都无法在多元化的信仰世界里共存发展。尤其是对目前处于多元化信仰包围之下,信仰已经日益迷茫的青年来说,国家主导信仰的确立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必须在当前多元化的信仰中,抽离出一些共同的信仰价值要求,生产一种“能够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的信仰和主导性的社会理想。”[7] 这种信仰既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与崇高性,又应该是开放性的,具有包容性的,在青年具体信仰的根本目标与其保持一致性之外,不会对青年的具体信仰进行强制干涉,并能够引领青年走出信仰的迷途,胸怀信仰,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4. 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

方式方法是实现信仰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对信仰教育的效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新技术涌现的现代社会里,信仰教育只注重知识性灌输的片面做法已经不能产生真正的实效。信仰教育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是引进情感教育。有学者指出,情感为人类信仰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同时也为信仰的强化与扩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8]有了情感,青年对于信仰的追求就会热忱而执着;缺乏了情感,青年的信仰势必会是动摇和短暂的。情感教育从青年的精神世界出发,教会青年正确体会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激发出青年对于自身、他人、社会的最为深厚的感情,引导青年的情感走向崇高,感悟出人生的真谛,进而产生和强化对人生和社会的终极关怀的追求。此外,除了情感教育外,创新信仰教育还要注重实践教育。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联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唯一纽带和桥梁。在信仰教育中,实践教育可以帮助青年走出相对封闭的校园,走出内心的苦闷与狭小,在实践中检验自身信仰的科学性,感知崇高信仰的社会需求,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从而形成自己的科学信仰的内部环境。真正的信仰生成是通过实践,达成知行合一,从而实现从信仰到行为的转化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2]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13.

[3]郭维平.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73.

[4]吴惟新.青年信教问题初探[J].青年研究,1990(8):39.

[5][7]梅萍.论生命的信仰与德育的使命[J].教育评论,2006(2):10.

信仰者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教师信仰;信仰教育;本领恐慌;消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94-03

一、由信仰和“现代性”信仰缺失缘起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1]从信仰的内涵反观,其至少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信仰的理想性。信仰虽然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确定信念,但更多指向未来可能事物或某种超现实的确信。二是信仰的坚定性。即指某一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某一超现实或未来可能事物的确信是坚定的、持久不变的,唯有此,才能成为信仰。三是信仰的排他性。信仰必须是唯一排他的,才能保证这一信仰群体和个体终其一生朝着一个价值方向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可见,信仰是社会群体和个体基于内心渴求而生发出的一种超越性力量,它能够给予信仰者现实生活的勇气,也能够激发社会群体和个体面向未来、创造生活的信念。

总之,信仰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生活价值导向问题。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又会反映出不同的信仰。受社会“现代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达无限放大了知识力量的重要,人类在“知识理性”过渡膨胀的同时,现代信仰也在逐渐受到挤压而呈现萎缩状态,信仰危机也就普遍存在。信仰危机导致我们难以形成健全的价值观、生命观、历史观,缺乏对他者、社会、自然,甚至自我心灵世界的正视和关照,更难以建立起超越现实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生格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急需加强现代信仰教育,唤起人们追求生活价值的信念。这就需要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唯有此,才能肩负起信仰教育的职责。这就不得不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教师信仰教育的胜任力问题。从当下的教育管窥不难发现,多数教师在信仰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二、教师信仰教育中“本领恐慌”的表现

(一)教师的信仰之惑

“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生活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以及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性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育活动所努力去追求、去实现的东西。”[2]教育信仰有习俗的教育信仰和科学的教育信仰之分。而教师应该坚守的是科学的教育信仰,科学的教育信仰是教师认同教师身份的前提,是教师笃行教师行为的关键。有了一定的教育信仰,教师才能认同教师角色,秉承教育职责,怀揣教育梦想,坚定教育信念,激发教育动力,教师才有面对教育生活世界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能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世界里坚守教育理想不迷失。

然而,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师本该坚定的教育信仰变成了教师的信仰之惑。对多数教师而言,不知道自己的教育信仰是什么,更谈不上笃行教育信仰了。缺乏教育信仰的教育世界正在变得支离破粹,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学变成了空洞地说教,师生关系简单化为知识传递关系。总之,教育的育人功能越发弱化。教育信仰缺失,教师出现短视现象,将教育事业仅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面对教育中的困难和创新,缺乏面对的信念和勇气,总希望另辟捷径绕开困难而行,教育成为了“说起来重要、听起来必要、做起来次要”的事情。可见,教师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必须是教育拥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唯有此,方能认识到信仰教育的重要。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首先解开教育信仰之惑,树立正确而坚定的教育信仰。

(二)教育的内容之惑

关照信仰教育问题,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食粮,这是能否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信仰的关键。但是不难发现,多数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内容“过粗”的现象。在信仰教育中,“尽管我们提供的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却往往‘米是米’、‘饭是饭’,难以下咽,食之无味甚至倒胃口……青少年正处在塑造人生观、世界观的‘人之初’阶段,为这个阶段提供的精神粮食,要求抽象的理性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相一致,基本规范的灌输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一致,理想角色的言与行相一致。”[3]

以观教育为例,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着“过粗”的现象。我们的宗教观教育,往往简单化为“维护自由,校园公共场所禁止活动”等。而对学生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生命观等正确的价值理念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不是只关注有形的、存在的“硬”的东西,同样需要关注无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软的东西。对于信仰问题,如果教师“避而不答、答而不透”都会被学生默认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或者其他诸如宗教类的信仰挤上来抢占上风,而不论这种信仰正确与否。可见,只有教师传递正确而有效的价值信仰,信仰教育才有精气神,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精神气质。

(三)教育的方法之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沿袭课程教育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严密的推导、详细的讲解以及不惜‘越位’的提示和诱导,使教学活动依循铺筑好的线性流程按部就班地运行,而学生则被要求顺着教师搭设好的台阶拾级而上。”[4]随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凸显,生成性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推崇,在具体的信仰教育过程中,也随处可见教师披着生成性教育的外衣,进行一些“伪生成”的教育活动。这样的“生成性”具体表现为教师通过预设好的问答形式,沿着自己预期的过程展开,将真正的师生对话锁定在预期可控的知识灌输中。信仰教育中真正的生成法应该是教师将正确的信仰教育内容呈献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反应,教师再随着学生的思维变换、心理波动以及情绪表现,敏锐地捕捉信仰教育的各种有利契机,并随机展开教育互动,在学生的疑问、困惑以及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价值重组,信仰重置,推进学生自行进行信仰的建构。

信仰教育不是教师在学生毫无任何信息的白板上描绘蓝图,也不是简单地将信仰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信仰教育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有着自己的生活信仰和主导价值,如何让学生在已有信仰的基础上接受教师的信仰教育,对教师而言不是颠覆、不是重置、不是简单复加,而是一种渗透和融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解决教师的方法之惑,不是改变教师已有的教学方法,重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信仰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学会统整已有的教学方法,根据信仰教育的情景、主体、内容等不同,学会运用教育智慧生成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知、习得、接受并内化信仰。

(四)自由的尺度之惑

“教学自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免受外部因素强制和内部自我蒙蔽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教授状态和职业全力。”[5]对教学自由的叩问,有利于我们循着影响教师教学自由发挥的内外因素探寻真正的教学自由“之魅”。适度的教学自由,有利于教师在信仰教育中启迪教育智慧,建构起信仰教育的意义世界,凭借教育智慧的作用力量,指向个体的信仰、价值和精神世界。

受外在规范制度的约定,教师信仰教育的自由逐渐蒙蔽不见。反观当下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宏观上给定的人才培养标准、信仰教育计划,中观上的信仰教育课程组织与安排,还是微观上的信仰教育实践活动,基本上是通过至上而下给定的方式执行的。教师作为信仰教育活动的导演却不得不游离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决策之外,执行至上而下的信仰教育意图。这种外在他为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教师的信仰教育自由走向蒙蔽。蒙蔽的信仰教育自由必然是一种萎缩的自由,因为蛰伏于教师的内心世界,而表现出外在的被动屈从。

当然,教师信仰教育自由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教师本身无意识状态下自我蒙蔽的影响。教师信仰教育教学中同样受到自身教学经验、惯性思维、无意识重复等影响而导致对教育自由的漠然和自我蒙蔽,表现出来对教学自由无知、无欲、无求。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么迷信于教育行政权威而被动教学;要么无视自由的制度,任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天马行空,信仰教育往往打上教师的个人烙印,成为学生心智成长过程中“脱缰的野马”。

可见,信仰教育中的自由之惑,要么表现为教师的被动受从,要么表现为教师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毫无敬畏之心,任由自己天马行空。这都需要教师在信仰教育中把握自由的尺度,通过教育智慧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张力。

三、教师信仰教育中“本领恐慌”的消解

(一)教育信仰的唤醒与自觉

教师的教育信仰如果不是通过科学严谨的学习所得,那么教师本身的信仰一定带有一定的朴实性和经验性。唤醒教师的信仰自觉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教育信仰,而是要唤醒教师科学的教育信仰意识。唤醒教师的教育信仰并帮助教师形成教育信仰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求教师借助于理性作用,通过学习、反思、实践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意识到教育信仰的重要,并启迪教师反省自身教育信仰的不足,并以理性自主的方式习得科学的教育信仰,实践中形成教育信仰自觉行为。

教师科学教育信仰的唤醒与自觉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其一,加强教师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之所以缺失科学的教育信仰意识,关键是教师的学习意识淡漠,少有研习教育经典。而对教育事业来说,只有研习教育经典,方能对教育事业知之愈深、信之愈笃。学习教育经典,可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找到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帮助教师唤醒教育责任,坚定教育信仰。其二,教师要学会反思批判。唤醒教师科学的教育信仰,首先需要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有反思批判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朴素的教育进行反观,思考自己已有的教育信仰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重树科学的教育信仰。其三,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躬身反省。信仰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学习为基础,以反思重建为起点,以躬身实践为关键的复杂系统工程。教育通过学习和批判反思,对科学的教育信仰有了初步的认识,唤醒了自身的教育信仰意识,但是要形成自觉的教育信仰行为还需要教师以理性审视自身已有的教育信仰为起点,以消除自身有积弊的朴实信仰为关键,以重树科学教育信仰为核心,以不断躬身践行为手段,如此反复方能变成自己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也有研究者认为信仰和仪式是密不可分的,仪式感对教师教育信仰唤醒具有一定的作用。的确,在中,仪式是信仰培植的最好方式。对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进行仪式感教育,其实就是对其进行教育信仰的传播,能够帮助教师唤醒教育信仰,有助于教师形成教育信仰自觉。

(二)信仰教育的学习与超越

教师科学教育信仰的“出席”为教师的信仰教育行为指明了方向,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能够进行科学的信仰教育实践。教师想要挣脱信仰教育中“内容之惑”和“方法之惑”的“枷锁”,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为科学的信仰教育明确归宿。治本之策在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改变过去“将信仰教育讲解为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讲的令人将信将疑,难以信服”的现象。为此,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唤醒自身的教育角色和使命。积极投入到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学习研究中,通过学习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积淀,同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信仰教育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信仰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信仰教育实践的研讨,实现信仰教育的突破和超越。在信仰教育中,要克服沿袭课程教育的积弊,必须学会“跨界”的思维意识,创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等结合的方式方法,打破信仰教育中的壁垒,尝试探索系统化的信仰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统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育人相统一,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信仰教育“知识习得、行为养成、信仰培植”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自由的把握与坚守

教育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是在一定规范内的自由,这就涉及到信仰教育自由中的尺度问题。教育自由主要分为教育的主体自由和教育的客体自由两个方面。把握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尺度也需要从信仰教育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关照。一方面,要把握和坚守好教育的主体自由。唤醒教师信仰教育自由意识,需要教师把握教育主体自由意识。信仰教育中,教育的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学校,三主体间在信仰教育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指向,因此教育主体的自由尺度即“‘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应成为教育自由的主体尺度。笔者认为,教育自由的主体尺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不妨碍个体发展与不损害他人自由。”[6]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中,首先要坚守好主体性自由的发挥,“不妨碍个体发展与不损害他人自由”,看似简单的教师信仰自由的要求,其实内隐着对教师信仰教育的高要求。不妨碍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教师有着科学的教育信仰,并能够精准地将信仰教育传递给学生,才能助推学生正确信仰的培植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教育主体而言,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的政府部门就成为了教育客体。教师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把握和坚守好教育自由的尺度,还需要尊重教育客体规律,遵守好政府部门的规范性自由,这种当下的规范性自由体现为“传递国家民主意识和维护公共利益”,唯有对这种规范性自由心存敬畏意识,才能在信仰教育中走出小我格局,避免口无遮拦;才能站在教师身份的立场,胸怀育人大局,把握和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的尺度,学会正确“传递国家民主意识和维护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29.

[2]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28-35.

[3]叶小文.中国破解宗教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14.

[4]靳玉乐,朱文辉.生成性教学:从方法的惑到方法论的澄清[J].教育科学,2013,(1):19-23.

信仰者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 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随之而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信仰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党的十报告特别强调:要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还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求精神力量。

一、关于中国人信仰有无的争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物质财富的增加也随之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思想领域,一场关于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的争论由此展开。

1、多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

美国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撰文并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文章认为:中国人在心理上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排斥并将其视为迷信;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泛神论,拜鬼敬神的现象非常普遍。当在精神领域中无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信仰时,便丧失了敬畏之心,导致个人的自我意识被无限夸大,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各自行为。当人们心中没有罪恶感时,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便暴露出来。也正因为没有信仰,所以“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1]信仰的缺失使中国人将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视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行动上就表现为自私自利和缺乏同情心,而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的。

以上事实反应了国际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人信仰观的普遍看法。虽然这是基于对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但由于西方人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因而未免过于夸大和片面、有失公允。

2、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中国学者中对于中国是否有信仰这一问题有不同看法。从狭义的角度看,信仰是指对“此岸”的超越和对“彼岸”的纯精神对象的信服,信仰因不随现实生活的改变而改变最终成为永恒。只有将“精神与物质严格区分开来”[2]的信仰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信仰。当信仰被界定为彼岸的、超验的和纯精神的信仰时,信仰就成为。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为功利性和实用性,与超验的、纯精神的信仰相悖,所以不能算做信仰。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也不能成为信仰,因为它着眼于主体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是此岸的,同样与狭义的信仰内涵相悖。更有学者直接断言: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信仰。其原因在于中国没有真正独立的个人,因而无法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精神需要,信仰更是无从谈起。

对信仰狭义的理解不能涵盖信仰的全部内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信仰的理解应立足于广义的角度。即,信仰是处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对于某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观念的遵守和奉行,且人的思想的独立性是天然具有的而不是被赋予的,因而学者的观点仍是值得探讨的。

3、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信仰危机的状态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中国正不可避免的步入了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在思想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政治上,社会主义在经历剧变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主导信仰因受到质疑而不断被弱化;经济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每个人在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跌破了道德的底线,并侵入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领域。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特征逐渐模糊;思想上,未来人类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到底是中国古代贤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还是马克思所宣称的“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社会,亦或是西方学者所标榜的将自由与民主视为“人类历史的终结”?人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当代中国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究竟该信仰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信仰以及怎样实践自己的信仰成为摆在国人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说西方的论断不足为信,中国学者的某些观点也未必正确,但社会现实已表明,信仰的危机正充斥于中国社会的每个角落,使每个人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虽然中国人从不认为自己没有信仰,但在社会现实面前,中国人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生活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之中。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信仰观

心理学家荣格说:“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身体需要盐,但每个人都出于一种本能的要求摄取着盐分……大部分的人从记忆难及的蛮荒时代起就感受到了一种信仰的需要,需要信仰是一种生命的延续。”[3]如果信仰是人所必须的,那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支撑其发展的精神追求,而这必定有信仰的存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信仰力图将现实存在与内在超越紧密相连,人在现实中便能实践自己的信仰而完成精神的自我超越。这种信仰观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观总体应涵盖以下内容:

1、以“天命”为起源的信仰观

为信仰提供终极价值取向首先要从“天”、“天命”的提出开始。中国古代天命论思想由来已久。“天者,万物之祖也。”中国人很早就将“天”作为心中至高无上的神来崇拜。商朝统治者提出“帝立子生商”(《诗经・商颂》),以此来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周朝进一步修正了“天命论”的思想,提出“以德配天”。“天”被周人赋予了绝对的权利,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因而具有了宗教的意义。西周政治瓦解后,这种宗教的“天”日渐衰落,自然之“天”开始崛起,但天的超越性始终是被认可的。儒家秉承了这一思想,将道德的根源归于对“天”的顺从。于是“天”成为一切价值的内在依据和衡量一切价值是否真正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绝对标准。

对形而上的超越性的追求是一切信仰存在的前提。中国文化中没有上帝的概念并不等于中国文化中没有对形而上的超越性的追求。对“天”的遵从与向往最终在行动中表现出对“天”的敬畏,是中国人的信仰赖以产生并得以升华的根本来源。

2、以社会中的“人”作为信仰的主体

信仰首先是人的信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观同样强调对人的关注。与西方信仰观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将对“人”的关注放置于一定的社会或群体之中。人作为肉体的存在与自然界的众生是平等的,但人何以能驾驭自然界,高于其他的生物,而成为世界的主宰?《论语》中有云:“人,走不若马,力不若牛,而为之用,何也?盖能群也。”这充分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离开这一环境个人的力量是苍白的,其作用的发挥终究是有限的。而同时也强调,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最终应放置于一定的社会中,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前提。古代文人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理想,同样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是为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个人的生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时,那种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为成全“大我”而牺牲“小我”便成为一种悲壮的自觉。中国传统文化信仰观中的这一显著特点一直影响并激励着后来的中国人,我们常说: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这一观点的集中表现和最好诠释。

3、以道德信仰为核心内容的信仰观

传统文化中历来注重人的道德修养,道德内在的具有实现人的自我超越意蕴,进而表现出信仰的特征。只有道德能使人超越本能、欲望而真正成为主宰,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一方面,天道、天理具有超越性,但它却是可以经由现实的道德实践而达到的“彼岸”。传统文化在天道与性命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使主体在实现其道德行为时产生崇高使命感,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此岸世界为人们建造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道德要通过个人修养的不断完善与提高来实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可见道德修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前提。而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都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将道德视为信仰的基本诉求。

4、以“天人合一”为终极价值关怀

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的关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极价值关怀信仰模式。道家主张通过自然无为实现与道相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的实质是使人退回到混沌的无意识的人与自然的自在合一状态,并以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高境界。道家所倡导的无为境界以出世的方式得以实现。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恰好相反,他主张“有为”,以积极入世的心态来参与到自然的发展变化之中。注重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肯定并最终成就了其独具特色的积极的入世精神。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信仰之刚柔相济、进退互补的精神结构,以不同的方式实践着“天人合一”的终极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相比较西方文化,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观对中国人的影响则更为根深蒂固,长久而深刻。而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斩断自己固有的思想文化的根源,因为它深埋于内心深处,更流淌在血液里。

三、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信仰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应该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社会发展的前提之下形成包容并蓄的信仰体系。而这种信仰体系应首先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1、基于传统文化的信仰观,更能实现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同形成社会凝聚力

信仰是受一定社会文化影响的群体或生活于文化群体中的个体所拥有的信仰,人有归属感的需求,总希望将自己纳入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具有共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追求的人才能产生共同的信仰,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趋同性。共同的信仰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共同的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具有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为它是以纯粹的精神感召为纽带,对于群体中的个人产生的影响深刻而持久。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更易于接受本民族的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规范自身的言行,并形成社会合力。

2、基于传统文化的信仰观,更能与国情相契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光明之路,但这一伟大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绝对完善的理论作为指导。共产党人秉承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正在开创着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因而首先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其次,近年来共产党所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重要来源之一。而其所倡导的主要内容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中找到思想来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唯有如此,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当今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

3、基于传统文化的信仰观,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原创型文化,它产生于中华沃土,凝结着中华各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其独特的个性、独立的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曾支撑着整个民族领先世界达数千年之久,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的国家的根基,并使中华文明几千年一脉相承,虽历经劫难而不间断,源远流长而生生不息,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继承中华文明的精华,才能留住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命脉”。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才能展望未来,提升中国软实力,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彰显独特魅力。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人的信仰正经历正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每个人身上都肩负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品质的历史责任。这是因为背弃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人无以面对历史,无以把握现在,更无以开创未来,这更是因为我们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注 释】

[1] [美]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穷国家. 蓝德公司报告,2010.

[2] 邓晓芒.中西信仰之辨 [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 [瑞] 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恩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