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观后感范例6篇

信仰观后感范文1

2、第一阶段:建国之前的28年是我们党在白色恐怖、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艰苦前行的一个阶段,许多选择共产主义信仰的人们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红军长征初期8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只剩8000多人。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红军为什么打不散,散了还会回来,主要是红军信仰共产主义。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铡刀前慷慨陈词:怕死不当共产党。还有在临近全国解放前夜,在白公馆,息烽集中营等地被国民党残酷杀害的烈士们。在为新中国建立而英勇牺牲的无数先烈们,他们为信仰牺牲了一切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当然也有经不起考验叛党投敌的败类,一大最初13名代表中有3人就背叛了党。

3、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近30年,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设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政权得以巩固,也经历了抗美援朝及中苏、中印的局部战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尤其是抗美援朝,我们用万国牌武器同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战争,迫使其坐下来谈判,牺牲了几十万人,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当然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影响了国家建设的步伐,造成了巨大损失。

4、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黄金时期。从物质的极度匮乏,到物资的极大丰富,甚至产能过剩,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住房、汽车、家电生活必需品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华西的吴仁宝说过:千主义、万主义、为人民能富裕是最好的主义,所以我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奔向共产主义最好的选择。当然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地区差距、贫富扩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反腐倡廉面临的严峻形势,都要求我们不能松懈。我们要走得路还很长,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需要无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信仰观后感范文2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来,在外国列强、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压迫之下,中国人一度生存在彷徨与探索之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共产主义信仰的火种传到了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燃烧起燎原之势。通过观看记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和自身的情况,我想谈点自己的感想。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主线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为信仰,我们的革命先辈彭湃不在困惑,让他身先士卒的从自家开始革命;因为信仰,方志敏同志能顶住敌人的种种利诱,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因为信仰,红一军四团在24小时里能从安顺奔袭卢定桥240华里,飞夺卢定桥;因为信仰,红三十四师长能用断肠方式来实践自己的诺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因为信仰,陈毅元帅能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和自觉;因为信仰,年仅17岁的于蓝能用"撒谎"方式和五元的盘缠踏上追求自己信仰的道路;因为信仰,张思德能在一再降级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去最辛苦的地方;因为信仰,刘胡兰同志在铡刀前的大义凛然,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她为我国的革命带来了无穷力量,在革命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传奇,为革命者带来了永生。

新中国建立初期涌现出一大批知识分子、普通工作者和人民干部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像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鞍山工人孟泰、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人,他们是真正把自身全心全意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用生命保家卫国、践行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王进喜和大庆油田工人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以及一大批奋斗在我国国防事业战线上的国防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等他们的两弹一星精神,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不张显出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度过重重难关,也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

在祖国建设的新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主线主要表现为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像小岗村的书记沈浩、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肝病专家吴孟超、鞍钢工作郭明义、维修工人徐虎等等时代先锋,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做的大部分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能把本职工作做到这样极致的人,如果没有信仰,能坚持做多久呢?一个人要选择信仰很难,但是坚守信仰应付更难。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就拿飞夺卢定桥的争抢时间来说吧,在240华里的抢占途中,不仅山路崎岖,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与敌战斗,而这么远的路程用的时间24小时,我们不禁要问,红一军红四团是怎么做到的?两个英国人李爱德和马普安在重走这段路时,这时的路已经没了以前的崎岖和与敌的战斗,然而晚到的13个小时又意味着其中的差距是多少呢?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创造的奇迹。

信仰观后感范文3

用信仰和汗水浇灌梦想之花—观看《榜样4》观后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更是一种强大力量。今晚,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观看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节目,报道了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李萌、隋耀达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和嫦娥四号优秀党组织的典型事迹。每位嘉宾都登上“初心台”重读入党志愿书并重温了入党誓词。这堂“党课”就像茫茫黑暗中的明灯,坚定了我的信仰,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并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振奋。一个个英雄的模样,仿佛就在我的身旁,给了我最好的示范和前行的力量。

不忘来路,永葆初心。不论是“坚守初心,淡泊名利”的张富清,“开拓创新,甘愿吃亏”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还是“奉献自我,诠释青春”的黄文秀,“甘愿平凡,真诚奉献”的湖区邮递员唐真亚,抑或是“宁为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所掏粪工李萌,“奋战在扶贫一线”的扶贫干部隋耀达,以及“逐梦航天事业,不懈拼搏奉献”的嫦娥四号科学家党员团队。他们或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或是不在乎自身得失、甘愿吃亏的坚持和奉献,甚至是为了群众安危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牺牲,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入党时那份初心的保持,这种对党忠诚的信念是指引他们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力量源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要始终把党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放在心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榜样们重读入党志愿书、讲述他们入党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心中有信仰,心中有人民,他们的脚下才有力量。

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教师,要学习榜样们坚定的信仰,敢于乐于吃亏干大事的心态,为群众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不懈奋斗、永攀高峰的航天精神。真正践行提出的“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奋斗目标”这一要求,坚定执着追理想,艰苦奋斗敢担当。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向榜样汲取力量,传承榜样身上的伟大“红色基因”。做到知行合一,方得始终。更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岗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潜心育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爱心和耐心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用信仰和汗水浇灌出万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梦想之花。

信仰观后感范文4

关键词:哲学;信仰;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46-02

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不尽相同。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的信仰应当服从于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有一样的信仰,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和谐。

一、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

(一)从认识论角度

信仰中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因素,认知因素即信仰主体通过对信仰客体的考察、了解形成了对客体的初步印象,经过综合各种知识加深对客体的理解,从中总结出某种观念或理论,而这种认识无论是正确的亦或错误的、实证的亦或猜测的、合理的亦或悖理的,都将造成一种信仰心态,决定性地影响着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所持的态度。情感是信仰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多样化心理反应,它一方面成为信仰的动力因素发挥着驱动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信仰的样式因素建构着信仰的框架、模型。意志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信仰:第一,作为保持因素能使信仰心态保持稳定,不仅规范人的认知活动,使之沿着一种有益于巩固和强化信仰的认知定向来进行,而且通过信仰主体的内在自制力和来自共同信仰群体及强大权威的他制力规范人的感情。第二,作为外化性因素,是促使信仰心态由主观领域或向行动和实践领域转化的因素,正是由于它的作用,信仰才不只是一种精神――心理的状态,而且是一种信仰的行动。无论感觉思维的生理器官,认识发生的外在环境,还是理论的逻辑推演规则都具有与人自身一样有限性。就现实直接的感觉而言,每个人的感觉内容千差万别,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才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调和它们而达成共识。感觉与实在的关系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实在的究竟是什么?著名的贝克莱主教只承认我们自身的心灵及其观念、情感、意志的实在性,外界事物的存在只在心灵的感知本身,而上帝的心灵最后又保证了事物在人心中存在的真实性。罗素批评说这是一种露骨的虚妄,毕竟贝克莱也没有圆满地解释人心之外的上帝存在的确实性;莱布尼茨认为是原始灵魂即精神性的单子的集合,物理学又“科学地”解释为是一堆数量极其庞大的高速运动的电子的聚合,而哲学谨慎的思索也认为现象与感觉背后并没有什么确实存在着。现象与实在,感觉与客体,这根本没有人说得圆满,也没有确定的答案。罗素尽管赞扬贝克莱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感觉主义的自我合理性,但也驳斥了他“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观念,罗素认为贝克莱混淆被感觉对象和感知作用,感觉观念,“便把存在于心灵之内这个命题转化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观念了,也就是转化成凭借我们的认知行为而知道的事物本身了”。由此可见,信仰是一种心灵的真实性和实在性。

(二)从实践的角度

信仰的实践基础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个体实践和人类交往实践。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信仰,事出有因、信成有故,对因、故的探求就是认清信仰的形成过程。人类的信仰往往要通过现实实践来证明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现实性。有时通过个体实践即以个人自身的经验和实践结果来对信仰提供证明。这种个体实践证明的方式在宗教中最广泛地存在和使用着,如信徒传教过程往往采用这种以自身为见证的证明方式。这种证明虽然有狭隘的个体经验性质,缺少理论和社会实践深度,处于信仰证明的浅层次上,但亲身经历有一种神秘的直观性,远比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直接,这种传播大多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在对传播者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会增加对信仰客体的可信度。与个体实践相比,群体实践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大的力量,也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个体实践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日常生活经验和感受的方面,还有参加一些重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体验。个人信仰会受到社会大环境交往人群的影响,产生变化。其次是信仰对人们今后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信仰深藏于人的心灵深处,它通过人的行为来显露,并且信仰可以调节人的行为,锁定人努力的方向,明确成就事业的目标,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信仰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把信仰运用于实践,也随之成为人的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从自身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之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起来,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能够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探索和揭示科学真理,创新和发展思想文化,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科学的价值观,能够为我们判断是非、分清曲直、明辨善恶提供基本价值尺度。

二、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一)理论联系实际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实际成效,需要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因为空洞的理论是无法说服群众和赢得群众的。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改革发展的成果检验理论,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自身生活的提高中感悟理论的正确性,增进大众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为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谋福利的。只有这样,理论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让群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是可以指导我们实践的一种标准的规则,让这门科学深入人心并被信服从而在心中升华为一种信仰。

(二)由个性到共性的认同

每个人的经验是私人独有的,这是认识中呈现的个人性,从此,在理论上我们无法推论信仰会统一,更无法强求信仰的一致。但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人们总会面临共同的问题,作为人类总会采取相似的措施,总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时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总需要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一种统一各民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一种集中的、能为大多数人共同认同的政治观点,一种为大多数人追求的政治理想,这就是信仰的社会性。信仰从表面上看是主体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一种信仰一旦建立起来,就成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内在标准,成为衡量自身或他人行为道德性的伦理尺度,成为未来社会走向的政治原则。故此,社会成员的信仰指向,无论对个人的一生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个性到共性的认同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信仰的必要途径。

(三)信仰也要与时俱进

事事有矛盾,信仰也不例外,毕竟我们的认识是有限度的,信仰中也存在矛盾,那么对信仰理论探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说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性和艰巨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要体现时代性,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只有在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中才能有效增强,为此必须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的必要条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和深入并与时代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人生信仰是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目的和结果,理论创新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而且也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三、总结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他们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由此可见,意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更加会推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信仰观后感范文5

    信仰一词,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如陈独秀先生把科学作为一种真实的信仰。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辞海》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为之行动的准则”。汉语大词典认为,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这是从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宗教或者理论体系等的一种坚定不移的确信来说。

    从价值观角度来看,信仰是一种终极价值追求。荆学民教授认为,“信仰问题是一个价值和价值观念的问题,但不是一般的价值观念的问题,而是统摄整个价值观念的核心问题,因而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另外,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认为,信仰是通过人的思维达到的人的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促使我们坚定地去行动,并使我们的行动更加具有效率。

    还有的学者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信仰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与人密不可分。

    综合不同角度上的描述,我们认为,信仰是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或者个人一定时期的文化,精神,意识等的相对稳定的东西,是人们基于理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和人生终极发展状况的总体性把握。

    2信仰的基本特征

    2.1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定的家庭背景中,一定个人的社会体验等的结果。信仰并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东西,人与人的信仰也不一样,信仰是与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历程,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的。

    2.2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具有精神升华性。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但具有认识功能,而且还满足了人的情感需要和归属感的需要。人不仅是有物质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一定精神上的需求,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信仰后,他的精神是有所寄托,是不会在物欲的世界里迷失自己的。

    2.3信仰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一种极高的确信

    信仰一经形成,其核心原则很难轻易变动,信仰渗透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喜怒哀乐,影响人的做事方式,情感的体验。对于人的实践,信仰起到了精神指导作用,相比一般的认识,知识具有更加强烈的精神力量。

    3什么是信仰危机以及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3.1什么是信仰危机

    梁启超先生在1922年曾经说:“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

    他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最大的病根是没有信仰,因而,改革“最要紧的是确立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元气,也是一个社会的元气,没有了信仰,失去了元气,那么这个人或是社会离死亡也就不远了。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拥有思考的能力,人不仅靠肉体生存,更靠精神生活。正如前文所说,信仰是一种精神,是促人坚持行动的动力。当人们对其之前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一种或多种信仰被显着地证明丧失或部分丧失了真理性,从而导致人们质疑,放弃,对抗,使这一种或多种信仰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时候,便出现了信仰危机。

    综合概括当今社会存在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对原有的信仰产生怀疑。如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正在逐步被很多人接受,重视自我的满足,追求物质,拜金主义充斥着人们的思想。

    (2)社会上存在的不信任事件逐步增多,诚信意识,道德观受到考验。如贪污腐败已成为了党要整治的主要问题,三鹿奶粉事件等等

    (3)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于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的不理解,即不能理解老一辈人崇高信仰,难以体会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信仰付出的价值。  3.2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3.2.1盲目的信仰。真正的信仰是会给人带来强大动力与精神力量的,让人们在困境中坚持,在逆境中奋进,在危难面前无所惧。这样的信仰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带领人们走向幸福。但对于有些别有目的的信仰观缺乏正确的认识,抛弃之前的信仰,选择了另一种信仰。如中国传统社会信仰中的节俭,节制等优秀品质却受到了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

    3.2.2中国传统信仰自身的原因导致。学术界中,信仰狭义论者认为中国之所以产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汉民族自古以来缺乏坚定,坚持的信仰,中国传统信仰不象西方一神论信仰,多是弥散化的,只是受利益所驱使,选择不同,多样的信仰对象。在市场经济,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使中国传统信仰地位受到动摇。

    3.2.3由于社会转型成生了信仰危机。科技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中国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这期间造成了具有农业时代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层信仰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另外,由于苏联剧变,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变革,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仰产生质疑,受到严重冲击。

    3.2.4放弃信仰,造成信仰真空的出现。封建时代,为了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仰被广泛的接受,最为救亡图存,建立新社会制度的有力武器,但是在建立新中国之后,由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仰仅作为工具的使用,并没有更好的深入人心,加之中国传统信仰的不坚实,造成现代人的信仰真空出现,精神世界空虚。

    可见,信仰危机是不容忽视的,信仰危机一旦扩大,将会导致人心的涣散,社会国家缺乏应有的凝聚力,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问题。社会中出现的贪污腐败,诚信缺失,以及见义勇为却被视为多管闲事的种种现象,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这些现象的背后正反映了信仰危机的事实。如不加强对信仰的树立强化,将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

    4如何解决信仰危机的问题

    信仰危机即关乎到个人,也关乎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解决信仰危机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

    方法1:鉴于中国传统信仰不坚定,多元化的特点,可以选择其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强化宣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儒家思想中尊老爱幼,天地人和中所体现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

    方法2:对西方文化中,崇尚理性科学的思想进行大力宣传,推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通过进行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

    方法3:通过学校,家庭,媒体多角度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信仰,加强环境建设。当代中国信仰危机问题学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宣传阵地,要改变刻板,传统说教的教育形式,采用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新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改革。

    方法4:要遵循民众信仰形成的内在规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规律,才可达到应有的效果。

信仰观后感范文6

第一,信仰的真空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规划往往是模糊的、茫然的:要么是机械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来进行,几乎没有自己的主观规划,课余时间白白荒废掉;要么是完全摆脱学校专业课程,去做大量的社会兼职;要么是两者都不做,既没有搞好专业学习,也没有做好社会实践。这些都归因于他们对未来人生、未来社会角色、社会发展方向等缺乏一定的思考和某些信念的支持。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并非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但是这些思考和认识都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如就“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展开调研,这是一个和信仰一样,自古以来,文人学者都关心的话题,也给出了不同的认识。学生们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分析和归纳一下,大部分答案都是围绕责任与爱而展开。责任与爱是人的一种朴素情感,这是感性认识。但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却把感性认识误当作了人生信仰,而感性认识往往是片段的、琐碎的,有时候甚至是错误的,必须经过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成为人生的支撑。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中,还有一种信仰状态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以就业为终极目标来指导和规划大学生活,往往以是否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就业本领来决定是否参与学校活动或社会活动,这个原则并不是完全错的,而是过于单一化和功利性,一旦就业的问题解决了,他们的信仰也就随之消失,或不得不寻找新的信仰。所以说,感性认识和谋生途径并不能成为人的信仰,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人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信仰方面出现了思想与认识上的真空化状态,这虽然有利于我们推进优秀传统信仰的重建,但也易受到外来文化信仰的冲击,影响信仰重建的有效性与长久性。

第二,信仰的冲突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频繁的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获得信息的地理范围越来越大;人与人交往的范围和领域也是空前的扩大化。各种文化价值观也随之而来,对这些价值观我们不得不开始分析、辨别、判断和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较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冲突表现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有以下三类:

一是信仰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冲突化。在日常生活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习惯把信仰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划等号,当现实状态与信仰理想相差过大时,会认为信仰和理想实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直接否定信仰内容的科学性,否认信仰坚持的必要性。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更推崇西方外来文化与信仰,因为西方的文化信仰更强调务实性与人利益。这造成了他们在思想上是偏西方的,而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依然是本土的,这样反而会加剧信仰的冲突。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信仰没有科学的分析,主要是因为缺乏看待问题和判断事物的基本方法,尤其欠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导致感性认识因没有吸收间接经验而难以上升为理性认识,更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信仰的坚定性必然受到冲击,甚至被推翻。

二是本土信仰与外来信仰的冲突化。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信仰与追求,时代的发展不仅促进信仰的发展也使得这些不同的信仰间相互影响,尤其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有学习东方传统艺术的,有学习西方现代艺术的,更多的是二者的结合,而隐藏在这些艺术载体背后的价值观念,并非是他们所能完全理解的,难免会产生冲突。同时由于学习历程特殊性,他们缺乏锻炼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的过程。这使得信仰冲突化的状态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产生冲突对象非错即对的二元化状态,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性格特征,也使得信仰重塑的过程显得尤为漫长,给艺术类高职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上一篇童话里的公主

下一篇初中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