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例6篇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1

关键词:终极关怀;支柱;动力;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319-01

一、信仰的含义

什么是信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有不同的解释,在学术界,观点也是百家争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本文从研究信仰的功能的角度思考,认为以下几种观点是值得采纳的。

第一,信仰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终极性的价值追求。信仰的问题是一个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价值观念的核心问题,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综合反映,是整个社会主流思想的智慧的结晶。这种观点着眼于信仰是对具有终级制约性的人生意义的追求,是用价值的思维方式对信仰的思考与理解。

第二,信仰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了某种信仰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它笼罩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使人获得一种信念,使人们可得到一种充实感,从使人们的生活有了崇高的精神目标。

第三,信仰是一种智慧。信仰是人们根据人的终极需要和满足现实条件的认知,在观念中建构一种理想客体,并自觉或虔诚地把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追求、奋斗的境界。这就是哲学上讲的“生存智慧”。信仰是人们在困惑中,寻求解脱的手段,是人们寻求生命意义的最终答案。

二、信仰的功能

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对人与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一)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信仰处于精神层次,从哲学层次上讲,信仰的作用就是精神的作用,信仰满足着人的精神需要,维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追求,指导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不断地调整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第一种含义所说,信仰是一种终极关怀,它说明了一种人生状态,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追求的最高价值,它可以是一个理想,可以是一种境界,然后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在追求这个最高目标的过程中,这样就找到了生存的价值。人要有了目标、希望,就减少了痛苦、孤独等。有了信仰,人才能够活得充实,追求的精神享受就越高,越需要有了一个能使自身得到安宁的精神家园。

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离不开信仰,个人追求高尚的生活需要信仰,一个国家的政党,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承担着神圣的使命,就需要凝聚人心,汲取力量,需要信仰;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越需要使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越需要信仰。而作为我国执政党的共产党,是最年轻、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执政党,从他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执政后带领着全国人民不懈努力的追求。只有有了这个信仰,我们才有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才能建设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国家。

(二)信仰是人们思维活动的支柱。信仰让人产生神圣感,因为信仰是知、情、意、行的高度融合,它能够给人带来生命意志的满足,所以人一旦有了信仰,便有了一种神圣感,思想上就会信心十足,行动上就会坚定充实。信仰给人以安全感,信仰是人类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它充满了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它可以转变为人的自信心,它是人的心灵的支撑,人只有有了永久的安全感,人的行为才能坚定充实,人生才能体现出意义和价值。

正如第二种含义所说,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以终极关怀为指向的人类活动,人有了信仰,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要求过一种崇高的生活,那么信仰就会支撑着他去追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信仰更是国家发展的支柱,我们共产党人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去搞社会主义建设。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的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搞市场经济,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流派众多、各种文化撞击的严峻形势下,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统一的意志,我们在一步一步地追求着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

(三)信仰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强大精神动力。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所深信不疑的真理,从他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号召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设一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共产党人就是在这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信仰的推动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砸碎万恶的旧世界,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建国后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人,依然把共产主义信仰做为追求、向往的对象,仍然在这个伟大信仰的推动鼓舞下,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旷世成就也印证了我们选择共产主义信仰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印证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动力。

(四)信仰是一种凝聚力。信仰是人们对最高价值的坚信。这种坚信使人们变得十分亲近,形成一种内在力量,产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结成凝聚力,迸发生机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通过在这种凝聚力去维系它本身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灿烂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先进一时的文明,但除了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先后消失于世人眼前,那么为什么只有中国仍然拥有者悠悠文明,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东方呢?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着共同的信仰,这个共同的信仰把我们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永久地传承着中华先进文化,使我们没有出现文明断层,这就是信仰的功能之所在。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

作者简介:岳欣(1985.12— ),女,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盖伯琳.信仰的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01.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2

关键词:潜伏 信仰 灵魂 主题体现

一、信仰与人物

分析剧中的各个人物,余则成是电视剧的主人公,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有意志力的人。不过,意志力的多寡无法精确的量化,但他的信仰的力量足以在冲突中支撑其欲望,并使其最后采取行动来创造出意义重大而且不可逆转的变化。电视剧完整地描述了他从一个军统人员到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机智勇敢地完成了重大使命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他说他信仰的只是良心,他相信打败日本人后,都是中国人的和共产党可以和平共处,他幻想和左蓝过只有柴米油盐而没有政治的普通的生活,那时他信仰的是生活和爱情。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内部的腐败和卖国行为。这使得他原来所接受的的那套意识形态逐渐土崩瓦解,他觉得自己一直在被欺骗,加上未婚妻左蓝的影响,他终于树立了新的正确的信仰,走到了中共的阵营中。

左蓝是一个进步的、坚强的共产主义女战士,也是余则成加入中共的领路人。她从宣传革命,为革命奋斗到最后为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处处都体现着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不竭的信念;翠萍是来自农村的社会底层的女共产党员,奉命和余则成在军统天津站假扮夫妻,我们可以看到她身上的种种缺陷,比如粗枝大叶,没有文化,头脑简单,在金钱的引诱、危险的压力和感情的吸引下,还有多次差点酿成大祸,但都在余则成的帮助和教导下,逢凶化吉,不断进步,最后成为余则成最得力的助手,成为一个也具有坚定信仰,并知道如何为之努力的人;晚秋本是一个出生于汉奸买办家庭的小知识分子,由于社会的黑暗,她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但她内心有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对爱情的追求,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令人信服。她原来靠诗歌抒发心中理想不能实现的压抑,绝望之后,在余则成的帮助下,她在解放区的天里得到了新生。

二、信仰与故事

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等。因为人物的信仰不同,所以人物的道德观也就不尽相同,所以其行为也就不尽相同,进而会产生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一部剧的故事冲突,表面来有不同人和集团之间的冲突,人物命运的冲突,人物观念的冲突,等等。但是这些冲突,都是以人物观念信仰的冲突为基础的。信仰的矛盾是一切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拿本剧来说,在军统天津站,由于各种原因,站长吴敬中对余则成极为器重和信任,认为余则成是他的人,所以无论是在工作、生活、权力和金钱的获得以及对后路的考虑上都给与余则成以偏爱。余则成显然可以感觉到站长对他的好,但是,他只能表面上接受,表面上不辜负站长的厚爱,因为他们毕竟属于不同的人,他们有不同的信仰,所以他们是敌人,是不能真正的走到一起的。再比如,小知识分子晚秋,她出生于买办的家庭,理应是革命的敌人,但是我们没有认为她是敌人,她从开始的彷徨到最后在解放区找到归宿、改变信仰。即使出生不同,信仰相同的人,志同道合的人才是同志。余则成以及三个女主角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走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坚持着些什么?那就是信仰。

三、信仰与主题体现

一个作品不能没有灵魂,这就要求电视剧的故事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始终体现主题。但是电视剧叙事不是小学生写演讲稿,不能强制性地将主题通过画外音,同期声,字幕,历史资料,甚至剧中的人物语言加以交代。而必须将解读主题的主动权交给观众,让观众从人物的刻画和剧情进展中,慢慢进行善恶美丑的判断,体会和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

这部电视剧塑造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人,象征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阶级以及其中的不同的人物和其思想。同样可以拿来借鉴现在的社会,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与领导,怎样发展事业和实现理想,怎样辨明善恶,怎样把握尺度,怎样拿捏虚实,怎样正确对待金钱、权利等诱惑。所以,懂历史和不懂历史,讲政治和不讲政治的人都喜欢看《潜伏》。

正因为信仰的力量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时空的约束,在各种思潮涌动的今天,信仰的力量依然是非常强大,它能使一个弱者顽强,如钢铁巨人,能使人进发出生命最璀璨的光辉。

四、信仰的哲理性

一部电视剧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本身是否是有令人信服的内在力量,体现一定的哲理性,是否宣扬真理。剧中不同人物间的种种矛盾以信仰不同为主,这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人物信仰和异同导致各种各样、错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人物在不断的成长和对社会的认识中不断的发现,完善甚至更改信仰(如晚秋和翠萍),这体现了事物始终处于发展中的观点。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很多人都说,当代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句话中的信仰指的是正确且崇高的信仰。剧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信仰,余则成和翠萍信仰共产主义,李涯信仰“三民”主义,吴站长信仰财富,路桥山信仰权势。余则成和李涯在剧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人的信仰都很坚定,在剧中都曾为了自己的信仰而落泪,也都始终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但结局迥然不同。这说明了光有信仰还不行,还要有正确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24-03

[作者简介]曾杰(1981―),女,湖南益阳人,博士,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呈现多元化、无序化、模糊化、脆弱化的发展格局,而一些西方普世价值的追随者、鼓吹者又极力弱化、矮化、钝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与批判力,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信仰。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与国际大环境与国内小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身存在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信仰教育目的偏离,信仰教育矮化为知识教育

信仰必须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但单纯依靠知识的传授并不等于信仰的传递与树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能止步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的阐释,必须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实现这一目的,应把握好三个递进的层次:首先,从“生命”这一教育的价值原点出发,启迪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追问生命的本质与价值。“生命”是教育的价值原点,离开了生命就无所谓教育。因此,信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从更高层面上激发人类对生命本质与价值的感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其他信仰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其用以激发人类思考生命本质与价值的理论、立场与价值旨趣不同。目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忽略了“生命”这一最基本的价值原点,反而以教材为中心,停留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缺乏对人自身的思考、对人自身的追问、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能力。按照布雷钦卡的观点,生活能力是指人在其所处社会中能够独立生活、承担责任、感受意义与幸福的能力,是知识、观念的总和。[1]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离不开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过程,只有把信仰教育与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能力结合起来,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知识与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责任担当能力、感知幸福能力,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介入和关照实际生活的价值。而在现实的信仰教育往往与大学生的个体现实生活世界无关,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分离,信仰教育成为空洞、枯燥、“与己无涉”的理论教育过程。最后,在前两层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让大学生在对人的本质思考和人的意义的追寻中,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中,对各种信仰进行比较和甄别的过程中,形成起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最终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以“灌输”替代“生成”,忽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性

信仰的生成具有区别于知识与技能生成的独特性,它是一种价值、精神与观念的传递,是受教育者在对信仰对象无条件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信仰教育具有知识、情感、意志有机统一的内在生成规律。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常常遵照知识教育的模式与规律,忽视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独特规律。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应该是具有鲜明个性、能够独立自主判断、有选择自由的人,而在信仰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常常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作为信仰教育的唯一内容,把各种既定的原则、观念和规范当作绝对真理强加到大学生身上,强调用一致的标准评价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传递。这种信仰教育是教育者个人的独白,教育者的工作不过是以灌输的方法把既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霸权性”的话语成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方式。其次,在知识论的信仰教育中,受教育者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产生情感共鸣。黑格尔指出:“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2]任何一种信仰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信仰要获得人们的认同和追求都必然会在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间产生共鸣,如果信仰对象不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则信仰难以树立,因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要注意培养信仰主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共鸣。而当前的信仰教育在知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把情感因素排除在外。最后,信仰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信仰主体的生活实践,信仰主体在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的过程中构建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实现人的有价值的生命活动。信仰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过程,信仰教育只能在生活之中履行自己的使命。在现有的大学生信仰教育中,信仰教育是脱离生活的,脱离生活世界的信仰教育呈现出来的就是简单的课堂知识传授,信仰教育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另一个内容,信仰主体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践行都在信仰教育的视野之外,信仰教育走向了知识、走向了抽象,局限于课堂,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这种抽象的理论说教和具体的社会生活脱节,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无关,成为空洞的学说和僵死的规范,导致大学生知而不信,知而不行,信仰教育失去了它本真的精神。

三、教育主体素质欠缺,难以担当信仰教育的使命

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者,他们的素质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3]而现实中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仰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教育责任认识不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教育者对信仰教育事业有强烈的工作使命感和强烈的认同感,能够认清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以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敬业奉献精神投入到信仰教育的事业中。而一些信仰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责任认识不清,缺乏责任感、缺乏职业荣誉感、缺乏敬业奉献精神,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缺少对信仰教育事业的激情,难以成为合格的信仰教育工作者。第二,信仰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不到位。根据“05方案”,本科院校开设了四门主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四门学科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授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复杂,部分教师在讲授中不能把握这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还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尽管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背景,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导致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信仰教育收不到实效。第三,部分信仰教育工作者自身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也必然难以使学生信服。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一些信仰教育工作者教师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甚至部分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不正确的信仰观念传递给学生,这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第四,部分信仰教育工作者不能掌握信仰教育的规律,按照知识教育的模式进行信仰教育,缺少和学生的思想沟通和交流,缺少对学生信仰的实践养成,不能及时更新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导致信仰教育不受欢迎,效果不佳。

四、教育内容片面而滞后,未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真魅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是政治信仰,但它必须以人生信仰为中介,因为信仰归根到底是个体的信奉和选择,信仰对象必须满足信仰主体的需要,而单纯的政治维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包括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对世界意义和人生意义的追寻、对安全和归属感的渴望等。因此,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应该是多维度的统一,不仅应包括政治观的内容,还应包括人生观、道德观、幸福观等内容,只有实现政治观和生命观、道德观、幸福观的融合,才能满足大学生的信仰需要,信仰教育才能取得实效。而在现实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信仰教育内容范围狭窄,缺乏针对性,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洞说教。其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滞后,难以回应时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大学生能否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科学、能否解释和指导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已经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时的社会情形大不相同。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那样“垂死挣扎”,而是在蓬勃发展。相反,社会主义的发展却遭受一系列的挫折。这些新情况都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和时代条件更新和完善,需要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现有的国际形势和中国情况做出新的分析和解答,不断增加和时展相适应的新内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命力,则在于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相同步而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用发展的理论不断回答解决发展变化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4]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与现实的发展、时代的要求脱节,许多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同步,未能对时展的新形势、社会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产生怀疑,无法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五、教育途径单一,未能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合力

大学生信仰教育应该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信仰教育途径体系。首先,信仰教育的家庭教育途径缺失。家庭环境是和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环境,家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仰状况将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国家信仰宗教的家庭,子女从小受父母信仰的引导,往往会传承父母的信仰。而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信仰教育缺失:大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功利化思想为中心,家庭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只关心子女的考试成绩,忽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大多数家长只关注和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对子女的精神需求视而不见;大多数家长重视子女智力教育,却忽视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在这种功利化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引下,大学生是否拥有完整人格,是否具有崇高理想,是否树立了正确信仰,都游离于家庭教育之外,家长不能成为大学生的引导者,信仰教育依托家庭进行教育的途径受阻。其次,信仰教育的学校教育途径单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还应该积极拓展信仰教育的其他渠道,在学校信仰教育中,要把信仰教育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把信仰教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信仰教育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的社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渠道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体验、感知、成长,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本质。最后,信仰教育的社会教育途径乏力。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存在于社会中,受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依托于社会教育,全社会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领好风尚,和学校的信仰教育形成合力。但目前信仰教育的社会教育途径乏力,表现为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媒体在市场化运作下为了争取读者,以色情、凶杀、暴力等低俗内容误导公众,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尚;部分影视作品对拜金主义的渲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等。

参考文献:

[1] 布雷钦卡.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M].彭正梅,张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2]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6:23.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4

最近收看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

通过电视片《信仰》的观看,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所需要一生坚守的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有了为之追求的目标,就会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为人民谋利益而感到自豪。那么,又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呢?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5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先进文化 精神动力

从政党角度来说,先进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一个属性,是共产党人对新时代精神的一个概括。这里的文化,是指人类特定群体求生存谋发展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政党,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先进文化具有引领社会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践行的一面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先进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支撑。而在一些地方,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应奉为先进文化的根本动力,“儒学理应取代马列主义,恢复其在历史上固有的崇高地位,成为当今中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与民族精神的正统思想”。[1]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有它的合理性,也只有它才能引领社会不断的前进。

一、文化“迷茫”与精神“困惑”

1.由两元对立的思维向多元混杂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思维总是处于绝对对立的状态之中,要么是好的,要么就是坏的。敌我对立分明,两元对立明显,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人们在行动上,大大地受“想象的共产主义”所支配的,“他们的情感多半是与他们对任何对象的观点成比例的,而不是与这个对象的真实的,内在的价值成比例的。凡以一种强烈和生动的观念刺激人们的对象,普通总是超越于对象,我们总是顺从我们的情感的指示,而情感却总是为接近的东西辩护的。”[2]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共产主义社会好象就在眼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口号曾充斥全国各地,殊不知,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个过程,越是高远的理想,其实现也越需要更长的时间。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不再沉迷于精神上的“穷过渡”,更加注重物质上的追求,但作为一种反弹,人们又局限于其物质条件,把人的一生目标都汇集到物质享受上来。表现在文化上,大众文化取代了原来的“崇高”文化,以前的英雄人物形象被平民形象所替代,文化更加贴进社会、贴近生活了,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不过,随着这种文化的进一步泛化,近年来,一度出现了歪曲英雄人物形象的文化现象,大量的庸俗文化出现在人们眼前,以前的神圣的英雄形象遭到了丑化,如舍身堵枪眼,被歪曲为不小心摔倒正好挡住了枪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词句被串改成“口水直流三千尺,可惜口袋没有钱”的打油诗等等,这些都大大污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当前文化出现的这种多元化趋势,缺少给人感召力的内容,缺乏批判功能和教育功能,使人得不到精神上的陶冶。

2.人们的精神家园出现迷茫。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出现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社会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还有人与自我的疏离。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就是现在的人们出现了“存在”的遗忘,人们离开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造成信仰的失落原因,乃是人的生存压力不断地加大。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人们普遍遵循一个标准,那就是上级的计划指标,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人们的积极性被抹杀了。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人的生存方式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以前习惯组织生活的人现在改为向市场为导向生活了,组织不再定标准了,人们的积极性、自主性空前提高。人们允许选择自由了,创造性也大大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在享受选择自由的基础上却出现了迷茫,这种迷茫一方面是没有选择标准的迷茫,人的生存方式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于是,个人主义、金钱主义、虚无主义大行其道,给青年人带来了失措。另一方面是原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由于没有结合实际,造成与实际相脱离的“假大空”现象,马克思主义没有很好地起到引领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之维

1.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根据。

中世纪是一个理性与信仰相统一的时代。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理性向中世纪的提出了挑战。但理性改变了的运行轨迹,并没有消灭。

休谟通过对理性概念的批判,摧毁了自然法的理论体系后,复兴自然法传统,重建自然权利概念,一方面,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确定其范围和限度,另一方面又不放弃道德和信仰。康德通过区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自然与自由的关系,并强调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自由高于自然,从根本上区分了“是”与“应当”,克服了自然状态学说中从“是”中推出“应当”的自然主义谬误,通过规定“合理的”构造并统属“理性的”,实践理论的统一性得到了说明。直到马克斯・韦伯那里,通过伦理学的专业化分工才使得理性和信仰落实到了可操作层面上。韦伯认为,指导行为的准则既可以是“责任伦理”,亦可以是“信念伦理”,这并非意味着“信念伦理”不负责任,或“责任伦理”毫无信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实践才是真正的落脚点。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才能发现客体事物及其属性对自己的实际意义,并自觉地建立起同客观事物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才能实际地发现和掌握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的理性使用方式,使客观事物更加有益于人,以人所需要的形式为人们所占有,亦即使它们的价值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一种意义的动物,又有着“内在冲动”,要把世界理解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或“有意义的宏大秩序”,人不能没有价值追求,但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并不能脱离生活,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践内含有意义与理性工具,实践是这二者的统一。从上述可见,惟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把信仰与理性结合在实践过程中,使人类的精神寄托落实到了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悬浮在半空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魅力也就体现在这里。

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表现。

(1)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科学的尊崇信服,是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符合客观发展方向的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种信仰情感是建立在科学信奉基础上,基于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给人们指出的是一条现实道路,遵循这条道路,通过努力和奋斗,就能逐步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

(2)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积极向上的情感动力。马克思主义情感动力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精神动力,它的根基便是实践。“离开社会和社会实践去谈信仰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如果信仰要求信徒为了精神的超脱而舍弃肉体的需要,乃至生命本身,或者剥夺他社会生活的一切权利和乐趣,这对个别的虔诚信徒或许不难做到,但却难以为广大信众所实行。”[3]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于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情感动力也自然不是“空穴来风”了,而是对科学的尊崇信服,是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符合客观发展的方向――共产主义社会,它往往显示出与的抑郁的、依赖的、悲天悯人的情感因素不同,它多是一种乐观的、奋斗的、自信的心理精神状态,一种勇猛入世的精神状态。

(3)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各种因素还具有相关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复合体,其中既包含有认识的、理性的成分,也包括情感的、意志的成分。但大致说来,它是知、情、意诸因素紧密地组织起来的。其中,“知”因素是指其中的认识、知识、观念等的因素,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其他因素的基础;“情”是信仰中的动力因素,发挥着驱动的作用,使信仰心态具有多种情感态势,诸如热爱、憎恨、崇高等;“意”因素是信仰中的保持性因素,它是信仰心态保持稳定,使人们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朝着信仰活动进行,具有很大的自制力和排他力。一般认为,“知”的科学性,“情”也必定积极、健康,“意”也必定持久。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这三个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之维

1.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5]他强调共产主义理想是“精神支柱”,实际上肯定了理想是人们战胜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邓小平提出了“凝聚力”概念,并认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增强团结和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2.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形式。

当前,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新的形式就是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新任务。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关于当前大陆新儒学问题的三封信》[J].《学术探索》,2006(2):4-10.

[2][英]休谟.《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关文运译郑之骧1980年版,第575页.

[3]转自冯天策.《信仰导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6

坚守信仰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电视纪录片《信仰》观看后,深受教育。纪录片以生动的故事、先进的典型、感人的细节,启示着、鼓舞着我。片中有一句解说词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失信仰的时代,这是一个迷茫与困惑并存的时代,有忠诚就有背叛,有信仰就有迷失。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社会物质化、经济市场化的今天,面临着“四大考验”,党员坚定信仰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重。如何坚守信仰?这是一个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触及到心灵深处的问题。

一个能坚守信仰的共产党人该做的,就是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忘我的工作,拼搏和奉献,做好本职的工作之外,再去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什么部门,我们每个人都要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像士兵一样忠实履行自己每天的责任。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