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工作安排范例6篇

岗位工作安排

岗位工作安排范文1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安排是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在论述该专业顶岗实习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该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培育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技能培养是关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并且制定出台了《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不少高职院校也已开始探索与实践,学生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则是“工学结合”精神的实践表现之一。

2顶岗实习的内涵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与一般职业人一样,从事生产性劳动,其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也就是说,岗位实习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上按照“准员工”要求实际操作,进行岗位实训的实践教学活动(刘合群等,2005)。

3国贸专业顶岗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国际贸易类的工作岗位按工种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质检员、货代员、报关员等,这些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偏向技能型、应用型,这恰巧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说高职国贸专业培养出的技能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适应目前外贸类岗位需求的情况,这意味着国贸类专业在高职专业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顺应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外贸技能型人才,顶岗实习是必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感受企业的运作管理,它有助于学生认识、了解、熟悉专业工作环境及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校内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感悟职业活动必备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合理的顶岗实习安排能够将校内教学与企业学习相结合,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高职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现状

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基本都有“工学结合”的实践,大部分院校是在大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半年的“毕业实习”,有些学校则除了毕业实习外,还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不论是毕业实习还是顶岗实习,其实质都是“顶岗”学习,在此,我们统一叫做“顶岗实习”。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最常见的教学体系模式是“2+1”模式或“2.5十0.5”模式,也就是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安排学生半年或者一年的校外工作体验。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安排的“2+1”模式或“2.5十0.5”模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4.1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如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顶岗实习主要是“2+1”模式或“2.5+0.5”模式,也就是说学生的顶岗实习被安排在毕业前进行,顶岗实习结束,马上进人毕业就业状态。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能更早地进人社会学习,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但这却并没有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精神付诸于最佳的行动。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顶岗”的过程对已学知识有新的认识与消化,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梳理与明确;并在“顶岗”中学习感受,学校内无法体验到的真实工作氛围,缩短就业的适应期。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普遍存在的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的教学安排虽然能让学生在毕业前夕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但它仅仅是提早了学生就业的时间,让学生早半年或一年进人社会工作,却并没有从整体上起到培养高技能型的目的。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不利于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总结与进步;另一方面也无助于学生校内阶段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很多学生在人学后的前两年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大三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目标开始明确,但却没有了在校集中学习的机会。

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直接导致整体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欠佳。

4.2顶岗实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明确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属高职热门专业之一,每届学生数量较一般专业大,且由于外贸类的公司大多是小型公司,每个公司的人才需求的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很难像理科专业一样统一安排实习单位。为了使学生找到顶岗的单位,大部分学校都是学生自己找单位与学校单位推荐相结合安排顶岗实习单位,且学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的单位类型及岗位要求把握并不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在定教学目标与内容时,无法对学生作出严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只能模糊定义。

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明确直接导致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向不明确,学生的实习目标不明确。根据笔者简单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使用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安排的高职院校,其国贸专业的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就是可以提早工作,早点就业,早点进入社会。显然,想通过目前这样“顶岗实习”安排达到高职国贸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乐观。

4.3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指导不到位

顶岗实习作为教学内容安排之一,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指导,但如上所述,由于国贸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较分散,对学生的实习要求不高,且并不一定专业对口,因此大部分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上并不重视。一般会随机分配学生给相关老师指导,指导老师也只是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期了解下情况,偶尔也会下企业进行查看,但由于现场指导时间短,没有集中性指导,学生间缺乏交流,指导效果一般。

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是否到位,是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把关非常重要的影响方面。学生的实习效果只有通过教师的点播与指导,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在顶岗指导上的不重视,投人不足,使实习指导只停留在与学生保持联系的表象管理上。

4.4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欠佳

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以及教师指导质量的管理。但大部分院校在这两方面的管理上均存在着“形式为主、缺乏实质内容”的状况。

由于实习指导的分散性,校外指导的难度较大,资金投人要求高,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该方面的投入均有较大缺口,一般学校仅对集中组织的大批量学生的实习派出带队教师,大部分情况下不安排老师专门负责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而是由教师一边在校内任教,一般兼职担任校外顶岗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金上的欠缺,学校对指导教师无法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则基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变成了对顶岗实习资料上交的表面文章。

5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改进的建议

目前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卜存在的问题和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均处于顶岗实习实践的起步阶段,对顶岗实习的重视度还不够。但高职教育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各高职院校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前审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是关键。在资金能到位的情况下,顶岗实习的教学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如下改进:

5.1时间安排:大学末到大学中

要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顶岗中学习与成长,高职院校首先要改变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将以往定在大学末(毕业前)改为大学中。目前也有高职院校有这方面的实践,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采用“1+4x0.5秋去、春回”模式,将大二的第一学期和大三的第一学期作为学生顶岗的时间(匡希龙、王章华,2007),也有学校把该模式叫做"3111”模式(山颖,2008);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游专业则采用“1.0十X+Y模式(王婷,2008),将顶岗安排在校内学习一年之后。这些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顶岗与校内实习交叉进行,改变了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的教学安排。

国贸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也可以安排在校内学习一年之后,学生在一年学习后对基本的外贸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即可安排其在外顶岗实习。这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专业技能及其他素质上的不足,明确接下来校内学习的目标,校内学习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会立竿见影。

5.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分别制定

理科类专业的顶岗实习一般都集中安排,学生轮岗学习,其教学目标明确。但文科类的,由于集中安排不可实现,岗位适应期长,一般不适合轮岗,不同单位、不同岗位间的要求不一,很难统一制定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按岗位定目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之前,教师对外贸类工作岗位做详细介绍,并让学生做相关的性格测试及技能测试。测试结束后,以心理、技能测试结果提示的该学生适合的岗位走向为主导,以学生自选为辅助,将学生分组定岗,如可分为单证组(细心、安静的同学)、业务组(活泼、英语口语较好的同学)、跟单组(灵活、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等。学生分组后,可根据不同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该组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最终进行目标考核。为避免学生因对岗位或自我性格的错误认识而选错组,可以允许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申请换组,但每人只能申请一次,换组之后其学习目标与要求也随之改变。

这样的分组定岗、按岗定目标的安排可以改变以往国贸专业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不明确的现状,有助于后续的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明确化及顶岗实习考核的明确化,并且这样的分组顶岗还可以达到因人制宜的国贸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5.3学生指导:分组定人指导、集中定时指导

“分组定人指导”指的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根据岗位分组情况定专业老师指导,各分组老师需对学生进行岗前的专业培训,跟踪学生的整个顶岗过程,并给予实习建议,负责知识总结、组织学生交流等工作。“分组定人指导”有助于实习培训、实习建议、知识总结、实习交流等环节的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集中定时指导”指的是按一定的频率,如每两周回校一次进行集中交流与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调整学生回校的次数与时间。这种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国贸专业顶岗,或者说文科类专业分散顶岗实习,教师指导不方便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集中回校指导是学生间交流提高的有效途径,交流后的教师总结也会更加地有针对性,有望提高指导效果。

5.4顶岗教学管理:学生实习质量、教师指导质量两手抓

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普遍存在的顶岗实习“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及“教师指导质量的管理”上均存在着“形式为主、缺乏实质内容”的状况,解决资金投人问题是根本,只有资金上充裕,才能合理安排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老师才有精力、有动力将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在资金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上,学校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学生实习的质量及教师指导的质量进行监管与考核。在学生实习质量上,应该通过校内及企业指导老师联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企业指导老师主要负责现场指导,校内指导老师负责定时集中对学生指导。企业的指导老师安排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提高,提高实习的效果;校内指导老师定期组织的校内交流指导,则可以一方面帮助学生做实习的总结,对专业知识做更广的延伸,另一方面校内集中指导还可以让同一组的同学增加交流,促进学生对其工作岗位的理解与学习。另外,校内指导方面,学校甚至可以安排不同组同学之间的交流环节,以让学生对外贸岗位有更全面的理解。在教师指导质量上,通过校内、校外教师互相督促,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将起到使顶岗实习事半功倍的功效。

岗位工作安排范文2

勤工助学部隶属院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校内一切勤工助学工作,旨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情况下,给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一个勤工助学的平台,也是学生培养实践以及独立能力的有效形式。勤工助学在胡老师的领导下,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部门成员也掌握了勤工岗位的整个流程,现在面对新老员工换届状况,勤工助学现招收大一学生若干,看到大一新生带着高昂的热情投入到为学生服务的这个大家庭中,相信他们在老员工的带领下,一定能做的更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现为提高我院勤工助学综合质量,进一步强化在职学生工作责任素质,经我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研究决定,拟定于本周针对XX级录用新生进行为期3天的岗位培训,具体培训计划如下:

二、培训目的

通过本次培训,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同学们团结凝聚力,提高自我责任意识,熟悉新生在职岗位内容,更好开展勤工助学工作,为同学们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

三、培训主办方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勤工助学部

四、培训相关内容

行政助理、教室管理、公寓执勤等各类勤工助学岗位工作制度和规定。

五、时间

10月24日——10月26日(每天晚上18:30—20:00)

六、地点

行政助理岗位 5#教学楼106

教室管理岗位 5#教学楼115

公寓执勤岗位 5#教学楼107

七、培训对象

XX—XX学年上学期勤工助学录用人员

八、各部门岗位培训要领

1、让每位学生理解、明白所负责岗位职责,清楚自己本能工作(负责人做岗位介绍和讲述例会制度)。

2、结合最新规章制度,宣读各自工作内容,让被选人员进一步了解岗位职责,提高培训人员工作积极性。

3、指定xx级各在岗优秀工作人员代表做工作报告,针对大一新生讲述工作经验及个人体会心得。(报告期间,可允许大一新生提出有关勤工助学有关岗位问题,并由大二代表回答)

4、各用工部门进一步强调xx—xx学年一学年所发生事项,强调提醒各录用人员工作中应注意事项,明确提出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5、各区域负责人讲述xx—xx学年各负责区域常见问题时,针对牵涉岗位补助事项(奖惩)进一步强调,全面完善勤工助学工作。

6、各个会场结合实际情况,宣读所在部门有关干部岗位,激发学生组织领导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信心和责任意识,为挑选大一干部做准备。

7、培训期间各个参加培训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讲述岗位内容时做到“严要求,高标准”。并将XX―XX学年勤工助学现的一些情况讲述到位,避免本届勤工助学人员出现类似问题。

8、培训期间各区域负责人重点强调每周例会出现情况,针对无故旷会、迟到现象解决办法进一步强调,使每位培训同学真正提高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

9、培训接近尾声之际,结合实际情况,让大一新生自由发言,讲述对勤工助学最新认识,与此同时,干部从中留意表现积极突出人员,作为XX—XX学年勤工助学大一干部候选参考对象。

注:各部门可根据具体工作安排执行上述培训内容顺序调整。

九、岗位培训流程

a. 各培训会场安排主持人员,做好会场秩序工作,制定每晚培训流程计划,有次序开展培训工作。

b. 按照各部门每晚计划,由各个负责人对其负责区域一一讲述,安排新学年新人员计划和有关勤工助学注意事项。

c. 各个负责人针对新员工结合“岗位培训要领”做好本职工作安排。

d. 培训结束时各区域负责人结合大一勤工助学人员的会场表现和同学门对勤工助学的最新认识,进一步安排工作期间注意事项,并强调工作制度。

十、各部门岗位培训结束安排

培训结束后要求大一录用人员书写培训心得,重清工作内容和个人职责,安排学生进入岗位考核时期,考核期限一个月(11月1日至11月30日)。在此期间针对违反勤工助学规章制度和不服从干部安排者,直接宣布此类人员下岗,不在提供任何勤工助学岗位,各部门负责人对各部门在岗新人员进行监督,并做好日常考核。

十一、考核期间安排

a)各个负责干部组织对每个区域每周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期间做到“严要求,高标准”。

岗位工作安排范文3

实习岗位不足。不言而喻,顶岗实习首先要有岗可顶,但是一所职业学校每年就有成百上千人,众多的职业学校学生都实行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而企业能否满足顶岗实习所需要的岗位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除了岗位的数量外,专业的不同也给顶岗实习带来了困难。比如,工科类、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的专业所需要的岗位相对宽裕,而财经类、文秘类的岗位就比较困难了。由于岗位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就成了简单的打工过程。

顶岗名不副实。就一部分专业而言,顶岗实习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比如会计专业,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质,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到企业的会计岗位顶岗实习。于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只好同商贸类专业的学生一样,到一些商业企业、大型超市去做营业员。

管理力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也有顶岗实习,那时候学生不多,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都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去落实。但现在学生众多,学校根本没有精力像过去那样安排实习岗位。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种种难处,不少学校、不少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放羊”现象。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应该既有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跟踪,又有企业的师傅指导,事实上,学校精力不足反映在实习过程就是管理力度不够,顶岗实习学生太多,企业也没有可能安排专人指导,结果大多数学生的顶岗实习基本上处于“放羊”状态。

政策保障欠缺。顶岗实习的学生尽管还属于“在校生”,但他们事实上已经踏入社会。顶岗实习过程毕竟不同于在校园里学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和社会上的其他“打工族”一样,没有得到特殊的保护和关爱,在安全生产、执行操作规范、上下班交通、业余生活等方面缺乏保障措施。用人单位居于主动地位,认为能接收学生实习就已经尽到义务了,不愿意在上述方面承担任何责任。

操作层面不妥。顶岗实习在操作层面上存在许多实际困难。比如,不少职业学校都是在同一时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造成了拥堵状况。从企业来讲,企业用人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用人单位有不同的用人高峰和规律,这就导致了“我用人时你不给,你送人时我不要”的尴尬局面。从学校来讲,如果单纯为了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那就意味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缩水现象;如果按照常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又很难在同一时间把学生安排到位。

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成因也是错综复杂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一套“拳路”不行,必须用“组合拳”才能奏效,也就是说,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

师生比要下来,顶岗实习质量才能上去。职业学校的许多问题都是“师生比”过高惹的祸,顶岗实习的管理不力、精力投入不够、指导教师不到位等也与此有关。师生比下不来,办学质量就上不去,学校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错位实习,避免拥堵现象。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是最后一年安排顶岗实习,这就必然造成落实顶岗实习单位的拥堵现象,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安排实习岗位。因此,职业学校应根据专业的不同、校企合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同,错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此外,教育部关于“实习不少于一年”的规定,职业学校可以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地加以落实。比如,分单元、分阶段实习,短期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实行1+0.5+1+0.5模式等。

岗位工作安排范文4

该公司在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以来,结合焦化企业属于高危行业的实际,清醒地认识到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的有力抓手,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安全长效机制的治本之策。为此,公司明确了创建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决定举全厂之力,不折不扣地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并把这项工作当作 “一把手”工程贯穿到每一天,层层推进,层层落实,层层考核。通过努力抓创建,2010年四个季度均达到集团公司非煤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水平。

实行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

该公司从抓规范入手,有效地推进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一是规范学习培训。公司成立了分工明确、教考分离的培训教育组织机构,安全科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重点,规定学时;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职工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培训;机电科负责对职工进行设备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培训;劳保科负责组织督查培训、考试发证。建立健全了教育培训档案,学有记录,考有试卷,效果有评价,使职工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工艺指标操作要点,切实做到应知应会,持证上岗。对于新职工上岗前,要经过“三级”培训教育,由指定的技术人员带领实习,经公司、车间、班组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才能独立上岗作业。为保证培训效果,各车间全面推行了每日一题、五日一考“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针对不同的岗位操作要求,确定每天的学习内容,每周安排书面测试,考试成绩与奖金挂勾,增强了职工岗位比、学、赶、超的自觉性。坚持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共组织培训31次,培训人次达到500余人次,完成了一季度全员培训计划,达标率为100%,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为搞好标准化工作,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到峰煤焦化,井径焦化等单位对标学习,邀请了河北矿院的教授和武安市安监局专家到公司指导与授课,促进了标准化工作。二是规范作业行为。制定和完善了21项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1项安全管理制度和42项操作规程,规范了职工的作业行为,岗位操作实行设备点检巡检制度。为保证标准不走样,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六交六不接”交接班制度,即交设备完好情况、交环境卫生、交备品备件、交生产工具、交任务完成情况、交上级指令,接班人员接班时现场无交班人员不接、设备存在隐患未处理不接、工具不全不接、备品备件不清不接、卫生不干净不接、生产任务交待不清不接。三是规范设备管理。为提高生产设施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公司分车间、工段,对402台(件)设备设施,推行了机电设备包机责任制。建立了生产设施台帐,明确了责任人和包机内容,细化量化了考核标准;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由车间领导挂牌监护;对检修项目实行作业票“五定”管理,即定方案、定人员、定措施、定标准、定时间。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由检修部门提出申请,技术部门制定技术方案,安全部门作业前对作业环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制定安全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培训。没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和动火作业证、临时用电作业证,不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准动火作业、不准临时用电,确保了检维修安全。为保证安全生产,注重落实安全投资,每年设立安全专项资金,在焦炉地下室、化产风机房、粗苯储罐、锅炉房等易燃易爆场所,增配了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便携式一氧化碳气体报警仪、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完善了设备、设施报警连锁、导除静电接地、避雷装置等,强化了技防措施。

实行目标管理,构建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该公司以隐患排查制度化为突破口,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由侧重事故责任追究转变为隐患责任追究。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明确了车间、班组、岗位负责人是本单位的隐患排查第一责任人,突出了车间、班组的主体责任;根据隐患的特性、后果等因素,将隐患分类划分为26项重大隐患、15项较大隐患和7项一般隐患,共三大类48项,并相应确定整改主体,分别落实整改责任。为增强隐患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明确了十项责任追究内容,由安全科将每月的排查情况分层分类统计,报企管部进行考核兑现。二是明确排查形式。在全厂建立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公司每日随机巡查两次,巡检人员和岗位人员对现场检查意见“双签字”确认,对重点装置、重点部位实行巡更棒记录,确保巡检到位。公司每月“逢十”进行大检查,主要为综合性、专业性、季节性和专项性检查。车间组织班组和车间有关人员对各岗位和设备每日排查一次。班组由班组长组织岗位职工对所属设备和岗位每班排查一次,由专人对设备运行情况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进行点检,岗位职工负责对本岗位的设备和生产情况进行检查,使隐患排查点、线、面结合,全厂、全员、全过程排查。三是明确整改措施。厂内“三级”检查中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逐项填写安全隐患整改记录,进行原因分析,分级分类及时进行整改。实行“四定”管理(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整改完成后由安全科进行验收,实现闭合管理。

实行强化管理,努力实现安全监管精细化

岗位工作安排范文5

按照集团公司疫情期间员工休假轮岗工作要求,为维护公司员工个人利益,保障员工在疫情期间享有合理休假安排,结合公司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在满足矿山生产建设工作需求的情况下,公司结合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分批次组织开展公司员工休假轮岗工作;本方案所指公司员工包含全体中方员工。

二、人员情况

截至8月17日,公司在境外工作员工55人,境内需要入蒙返岗工作员工40人;XXEM公司在境外工作员工4人,境内需要入蒙返岗工作员工5人。目前,所有公司员工身体状况良好。

三、中蒙口岸限制出入境期间工作安排

2020年,7月,中国驻蒙古大使馆网站公布了中蒙“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其适用对象为两国从事陆路跨境货运的司机,从事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以及参与重大合作项目的急需必要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外交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实施办法公布实施后,公司在第一时间对国内急需入蒙返岗工作的30名员工向中蒙两国政府提出了申请,目前正在办理蒙古国紧急状况委员会批复文件,文件批复后由中国驻蒙古大使馆递交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经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审批同意后,公司员工可通过“绿色通道”途径入蒙返岗工作。

1.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境外企业的“两稳”(稳在当地,稳住人心)和集团公司疫情防控总体工作要求,中蒙两国口岸限制出入境期间,公司仅安排员工入蒙返岗工作,对在境外的员工不做出蒙、回国等任何安排。

2.入蒙前72小时内须在本国指定且经对方国家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核酸检测,获取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证明。

3.按照中蒙两国批复文件中指定的口岸入蒙,根据口岸情况采取包机、包车等点对点的交通方式入蒙,入蒙后进行集中隔离21天,公司在乔巴山、乌兰巴托市采取整体包租的方式作为隔离点,确保入蒙人员身心健康。

4.通过“绿色通道”途径入蒙返岗工作员工,暂不安排休假,待境外留守员工休假轮岗完成后,按照《新鑫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休假管理办法》规定,公司结合个人剩余休假天数统筹安排。

四、中蒙口岸解除限制出入境后工作安排

中蒙口岸解除限制出入境后,公司按照“先入蒙,后出蒙”的工作方针,未通过中蒙“绿色通道”入蒙返岗的境内员工,根据工作需要入蒙返岗工作后,分批次安排境外员工休假轮岗。

1.公司在境内员工根据工作需要入蒙返岗后,安排境外员工59人(含电力公司),分3批次在5个月内完成休假轮岗,第一批20人、第二批20人、第三批19人;第一批人员回国休假境内集中隔离14天、休假20天、入蒙后隔离14天,合计48天完成休假后,第二批次、第三批次人员逐次开始休假轮岗。

2.领导班子回国休假,需报集团公司审批同意后方可回国;除领导班子外,公司人员回国休假轮岗需报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并向集团公司进行报备。

3.员工休假轮岗,要按照中蒙两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完成核算检测、隔离等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公司采取包机、包车等点对点的交通方式进行休假轮岗;根据出入境口岸地点,提前联系好满洲里市、呼和浩特市、二连浩特市、蒙古国乔巴山、乌兰巴托市的宾馆作为集中隔离包租地点。

4.每批次回国休假人员要包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职工,同时各部门至少要留有1人在工作岗位,保证各项业务顺利开展;因特殊情况急需回国人员,由本部门统筹安排,可考虑首批回国休假轮岗。

五、工作要求

1.员工按公司要求休假轮岗产生的检测、隔离等安全防护费用暂由个人垫付,返岗工作后进行报销;路途费用按照《新鑫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休假管理办法》规定执行,返岗工作后进行报销;对应返岗但未返岗或辞职人员产生的所有费用,由个人承担。

2.员工休假轮岗在国内集中隔离期间,考勤按照国内出勤计算;在境外集中隔离期间,考勤按照境外出勤计算;居家隔离和休假期间考勤按照休假计算;各部门要配合人力资源部统筹做好本部门人员组织,该返岗的必须按时返岗,对接到公司通知要求在时限内返岗但未按时返岗人员,考勤按照旷工计算。

3.境外员工回国休假期间,要完成疫苗接种,并做好保密工作,具体接种时间由综合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与集团公司联系确认。

4.员工在岗工作或休假轮岗期间,护照交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人力资源部要详细掌握每位员工护照、签证等证件有效日期,同时要及时了解每位员工家庭状况和心理情况。

5.公司全体员工如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前往境外和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重点疫区的低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需提前报告,经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岗位工作安排范文6

我作为(单位名称)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根据《河北省深化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工作方案》的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现郑重承诺如下: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在内部层层开展承诺活动,组织所有人员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教育动员全体干部职工,信守安全承诺,履行安全职责,落实安全措施,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生产必安全。

二、强化危险源点监控巡查,对易燃易爆物品存储装置(库室)、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锅炉房、配电室等危险源点,实行专人负责并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严格落实每日定时巡检巡查,及时处置各种异常情况,确保有效监控。

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防范安全事故例会,安排、部署、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安全副职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调度会议,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并督促各项工作和防范措施的落实。

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全方位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覆盖面达到100%,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可行。建立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动态安全管理机制,实现管理人员安全职责日程化,从业人员安全职责流程化,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安全副职、安全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督促其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经费和待遇。专职安全生管理人员应当享受企业管理岗位风险津贴,月津贴标准不低于本人月实际收入的10%。

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计划制度,组织有关机构和人员,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政府、有关部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将隐患排查治理、全员教育培训、设备维护保养、危险源点监控、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经费投入等,纳入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计划,逐项明确完成时限、责任人员、保障措施和标准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七、认真搞好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按照“厂级月排查、车间周排查、班组(岗位)每日每班排查、危险源点每日定时排查”的规定,组织对所有车间、班组、岗位、人员和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及生产经营环节进行隐患排查,岗位隐患排查率达到100%。严格落实《安全检查表》,并按照“四定”要求(定措施、定专人、定资金、定时限),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隐患按时整改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