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培训心得体会范例6篇

产品培训心得体会

产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摘要:培训市场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培训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易消失性和可变性。应从市场细分与定位、“4P”、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五个方面改善培训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

培训在我国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研究该市场的特点,并探讨其中的营销规律,对我国培训市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培训服务市场的机会与问题

(一)培训市场的发展机会

1.就业压力无论是高校毕业生为谋求好职位,还是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都希望通过社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个市场十分巨大。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3年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仅有70%,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另据报道,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比上年底增加013个百分点。

2.传统学历教育体系的不足传统学历教育一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再加上教材老化、知识滞后等弊端使毕业生无法马上上岗。同时,企业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为新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企业需要的是进入企业就能工作的专业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在这两个方面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在教学方面,传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时开展培训。在实践方面,培训机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制订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员掌握更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3.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1994年3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此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正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两种教育并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在职业资格制度引导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劳动者职业生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4.办学政策逐步放宽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和36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等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实际上拥有一种受管制的剩余索取权。

5.市场规模大培训市场规模巨大。IT、考研和英语培训市场的数字是很好的例证:2003年,IT培训市场受SARS影响,整个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总体市场规模仍达到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据粗略统计,全国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市场总的市场容量每年超过十亿元;仅上海一地的外语培训市场,每年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企业管理培训、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等,潜力更为可观。

(二)培训市场面临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培训市场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的进入者,使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生源,一些没有办学条件的培训班使出种种招数,以虚假承诺吸引学生、家长,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国外培训机构抢占中国市场,使本土培训组织面临更大的威胁。

2.缺乏合格的培训人才随着中国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合格的培训教师十分缺乏。就拿企业培训来说,目前中国极其缺乏本土的优秀企业培训,因此许多从事企业培训的机构不得不从境外聘请专职培训教师。但是,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企业培训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资历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

3.培训市场秩序混乱从目前培训市场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大街小巷的宣传招贴、电线杆上的广告、闹市街头分发的培训简章、马路边拉起的招生横幅等等,给人们留下一种杂乱无章之感。在市场明显缺乏规范化,行业缺少品牌企业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培训层次低、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够等问题。

4.缺乏营销理念培训市场虽然红火,但培训组织普遍缺乏营销理念的指导。表现在定位不准确,缺乏长远规划,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意识,竞争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缺乏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二、培训市场的特征培训是由培训组织(如学校或者企业的某个部门)向另一方提供基本上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培训过程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培训是一种服务,具有服务市场的特征。

(一)无形性作为服务产品,培训是无形的。首先,培训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其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在接受培训之前,几乎无法感知。其次,在享受培训之后,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购买者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他们会努力寻求培训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会根据看到的地点、人员、设备、宣传材料、象征和价格,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培训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培训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消费者(学员)和生产者(老师)必须直接发生联系,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员都将对培训的质量产生影响。顾客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对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迫使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既要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演他们的角色,确保服务过程的和谐进行,又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顾客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老师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也是个大问题;学员与教职员工在沟通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组织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所以,培训服务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三)可变性培训产品具有极大的可变性。由于培训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什么地方提供,培训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差异,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如知识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会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四)易消失性基于培训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培训产品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虽然,录音(像)技术的发展能够把培训服务记录储存下来,但此产品已非彼产品,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如果顾客因个人原因中间缺课,这种损失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培训组织也不应该退还培训费。由于培训产品的不能贮存,容易造成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从而可能使培训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三、培训组织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广义产品概念来看,培训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传统的营销战略和4p营销组合很大程度上仍然适用。但是,服务产品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布恩斯和比特纳建议对其还要加上三个“P”:人(people)、实体证明(physical)和过程(process)。

(一)市场细分与定位为了抓住机会,在无序但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取得成功,培训组织首先应在调研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如职业、学习动机、科目等)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核心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Target)(如新东方选择想出国人员);最后,给自己的培训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Positioning)(高端或者低端,综合还是单项等等)。

(二)4p组合的利用就产品(product)策略来说,要求要保证服务质量、合理组织培训项目、塑造培训品牌、准确预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开发新的培训产品。从价格(price)策略上,可以运用价格差别策略平衡供求时间矛盾,解决培训服务易消失缺陷。另外,可以根据培训档次合理运用声望定价、折扣定价等策略。在渠道(place)上,根据组织资源和市场特点,合理选择面授、函授或者网上培训等方式。促销(promotion)在培训市场的运用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散发小广告一直是促销主流。其实,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可能可信度更高、覆盖面更广,而且成本低。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关键是要做好产品、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

(三)人员(people)人是培训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提供,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同一个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表现不同,或者个人情绪等原因,效果也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一个培训组织选择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培训员工、以及对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格兰鲁斯曾主张服务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4p外部营销,还需要加上两个营销要素,即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就培训而言,内部营销指培训组织必须对直接面对学员的教师及辅助员工进行培养和激励,没有满意的员工,不会有满意的顾客;交互作用的营销是员工与学员打交道的技能,尤其是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沟通直接关系培训质量。

(四)有形展示(physical)培训服务的无形性要求培训组织要“管理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例如组织可以展示自己的办公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用图片介绍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资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社会评价。目前流行的免费课程试听是展示自我、吸引学员的很好方式。著名民办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了这种方式来展示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五)过程(process)人的行为在培训服务中很重要,而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服务传递的过程中,即教学过程中。过程结束,服务也就中止。要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满意,而不是事后进行补救。教学过程中教师表情的愉悦、专注和对学员的理解与关切,以及高超的课堂气氛调节艺术,都可以减轻学员不耐烦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息因其它问题造成的不满。

产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经销商 培训

经销商作为独立自主以赢利为根本的组织,具有培训和学习的需求。企业应该视经销商为伙伴为上帝,应该“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面培训经销商,让他们对公司产品有信心,让他们提高自身的组织运作效率,让他们深知自己的未来方向,经销商们才能学以致用,最终为企业产品销售带来好处。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销商培训研究,企业对经销商的培训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产品知识、销售政策、公司实力介绍等基础知识层面培训为第一层次;对经销商的业务人员管理,库存管理,报表管理等提高日常运营效率的技能型培训为第二层次;最高层次是站在经销商自身的角度,为他们自身的未来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福利式培训。

第一层次的培训是与经销商合作的基础,培训目的是加深经销商对公司和产品的了解,激发他们的销售积极性,希望他们在企业产品上面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资金销售更多的产品。第二层次是提升,培训目的是真正帮助经销商在人员管理,库存,配送等方面提升组织运行效能,相应提升企业产品的销量。第三层次则是企业提供给经销商的高级福利(或奖励),相当于企业出钱为经销商自身的自我发展提供动力,培训目的是让经销商清晰认知自己的未来方向,打造他们自己的竞争优势。

基础培训

这一层次的培训最为普及,其中尤为典型的是新产品上市培训和招商培训。欧美外资企业(宝洁、强生、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光明、康师傅、统一等等)里,企业市场部(企划部)经常性的、耗费时间最多的工作之一就是召开经销商“新品上市会议”。他们事先精心准备大量的产品特点、优点等资料,制定经销商进货奖励等销售政策,然后以一个省或相邻的几个省为单位召开当地的经销商开培训会。在会议上通过生动的有市场调查数据做支撑的幻灯片演示以及模拟训练等,加深经销商对产品的认知,增强他们销售产品的信心。一般而言,通过介绍产品独一无二的卖点,强大的广告促销等市场支持,描绘无比美好的市场前景,最后不失时机的推出进货奖励政策,进一步演绎利润神话,通过这么几部新品上市培训曲,绝大多数经销商都会被洗脑成功,销售积极性会大幅度增强。

大企业实力雄厚,理念先进,一般不需要进行企业介绍这方面的专门培训,但是,对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加深经销商对企业本身的信任度,却成为了首要事项。如果一个经销商对一个企业的整体实力,对企业的未来没有信心,即便产品的市场前景很好,经销商也不一定有兴趣。相比与大公司新品上市培训会议的效果,中小企业要在招商等会议上培训经销商,最终达到让经销商认同企业,相信产品,迅速激发产品销售的积极性,这绝非易事,这其中如何介绍企业,如何推荐产品的学问更大。

以目前销售规模已近5亿元的贝因美公司为例,三年前,销售额尚不到1亿元的贝因美营销管理层面临着一个非常艰巨的难题:如何让浙江省以外的经销商对贝因美的未来充满信心?如何让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销售更多的贝因美产品?当年,贝因美虽然在浙江省颇为知名,但因为多年来未系统有效的开拓省外市场,在许多省外经销商心目中贝因美是个长不大的品牌,发展前途不大。在当年的经销商培训大会上,面对经销商的种种疑虑,面对企业实际上拥有的非常有限的优势之客观事实,培训人员胸有成竹,慷慨陈词,主要从公司所拥有的高瞻远瞩的领导、各有专长的人才、厚积薄发的品牌等角度来分析贝因美拥有的美好未来.....从根本上打消省外经销商的疑虑。打消疑虑还远远不够,培训人员趁热打铁,让浙江某样板市场的经销商上台现身说法:为什么宁愿放弃娃哈哈(该客户曾经是娃哈哈全国最大的经销商),而要经销贝因美?......经过情真意切,事实凿凿的两小时培训,浙江省外的经销商完全相信现在的贝因美不是过去的贝因美,他们更相信跟随贝因美未来一定更美好!此后,在打保证金,产品订货铺市等具体销售方面,经销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在随后的几年中,贝因美省外市场的销量年年倍增!

第一层次的培训是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这一层次的培训核心是―用美好前景,利润神话,样板案例来打动经销商,全面增加经销商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效率提升培训

如果说第一层次的培训仅仅是激发客户的销售积极性,仅仅是改变经销商思想态度的过程,第二层次的培训则是直接提升经销商本身日常运作效率的过程。

一般而言,从事批发行业的人员,整体知识、学历层次要低于制造业,相应的日常管理水平也较低。经销商有迫切的愿望希望通过实力强大的管理先进的厂家来提升自己的运作效率。曾有一个宝洁公司的经销商坦言:卖宝洁的产品不赚钱,但赚的是管理经验和技术,因为有宝洁公司的“经销商即办事处”指导下的全力培训,该客户的业务人员日常访销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报表制度甚至是财务管理水平均远远超过了同行。

批发行业本是微利行业,企业必须通过出色的成本控制和高效的业务运行,才会获取正常的利润。从这一角度,理论上,经销商甚至比上游的品牌商们更在乎日常营运效率提升方面的培训。

由于经销商本身能力各异,除了年度的经销商大会,企业平时很少采用集中式培训,多数采用厂家代表为主的顾问式培训。在达能、喜之郎、嘉里粮油等公司,企业会要求专业的培训师对公司的业务人员进行“如何培训经销商业务员”“如何强化经销商与零售店的关系”等管理支持类的培训,这些企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培训出专业的业务代表,再通过业务代表对经销商的日常走访、交流等潜移默化的培训,会到达乘数放大效应,并且有利于培养厂方代表的业务管理权威,最终达到经销商、厂方代表和企业三赢的局面。

有些特别专业的技能,比如要求经销商上ERP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经销商进行软件使用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则需要企业直接派人或委托第三方上门直接培训。

运作效率提升等第二层次的培训是欧美等大公司的强项,国内中小型企业因为自身管理水平的不完善,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有自信有能力帮助经销商进行日常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培训。

福利式培训

如果说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培训终极目的是让经销商更加积极高效的卖企业的产品,尚属于急功近利的销售行为范畴之内,第三层次的培训则完全脱离了销售行为本身,其本质是企业给经销商的一种高级别的福利或奖励,企业希望通过这些培训福利,“动之以情”,以期经销商长期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希望经销商自身能够提升实力,永续经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经销商物质奖励固然重要,在如今竞争更激烈的社会,精神上的奖励或许更加重要。学无止境,特别是对终日忙于谈判、配送等琐事中的经销商而言,学习的机会更加难得。客观而言,经销商的层次并不高,企业有时候认为想当然的一些社会趋势,市场形势,发展战略,许多经销商都可能浑然不知,更加不知道如何应对。企业的经销商做有关市场形势的培训时,向培训师提出了自身的发展战略问题:在城市发展迅速,大厂家直营不可阻挡前后夹击的背景下,经销商该何去何从?培训师简单建议:经销商要主动成为只赚物流利润的配送商,或前向一体化(自建超市),或后向一体化(投资上游制造业),或相关多元化战略等,这一简单的建议得到经销商的强烈反响。在现代渠道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讨论经销商将如何应对这样的书籍文章非常多,但事务繁忙的经销商们却没有时间去阅读和钻研。最重要的是看书的感觉与现场培训的效果完全不同,培训给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

相比于前两层次的培训,许多有远见的经销商更加重视这种站在经销商自身充电角度考虑未来发展的培训。这种集中式的内容精炼的又非常实用的培训,他们的确非常需要。

对企业培训而言,这一层次的培训最难,安排培训的人员必须充分考虑经销商自身最紧迫的需求,甚至要为他们的个别人员量身定制培训内容,一些著名的家电公司甚至拨出专项培训基金送优秀的有潜力的经销商去读EMBA、MBA,这值得提倡。

对经销商自身发展的培训最忌空对空,言之无物,泛泛而谈,类似“什么是市场营销,营销的意义,管理的重要性”等基础性、学术性内容最好不要安排。经销商毕竟不是全职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去学习抽象的理论、概念、术语,他们需要的是方法、细节,是案例,是方案。一些企业每年都会在经销商会议中加入专题培训的内容,也常常邀请名牌大学的老教授们给经销商做培训,效果却不理想。其中一个老教授就管理两个字的字面含义,从中文到英文,从古代含义到现代含义,竟然足足讲了两个小时。能够为经销商想到第三层次的培训,该企业的出发点不错,但是由于培训讲师和培训内容安排上的不恰当,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导致许多经销商抱怨:“千里迢迢赶来,听这么无聊的培训,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第一层次的培训人员由企业内部的市场部企划部人员、销售经理、营销经理等来担当即可;第二层次的培训人员可以邀请外部大量的有经验的合格的培训讲师;第三层次的培训讲师却不容易寻找。企业内容既懂理论又懂实战,且要站在经销商角度换位思考的培训人员几乎不可能有。外部有经验的培训师们大多有一套自己的培训体系,要他们深入企业的经销商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做具体培训内容,也不现实。所以,总体上而言,第三层次的经销商培训,在我国开展的不多,这可以理解,但鉴于经销商自我发展自我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这一层次的培训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这值得国内众多的营销培训机构去努力开拓。

我国市场营销的历史并不长,对经销商进行系统培训的企业也不太多,但随着竞争的加剧,渠道价值必然更加受到重视。企业与经销商之间不仅仅是产品买卖关系,更是基于长期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重视经销商,为他们进行分层次的系统的培训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企业既要为经销商提品知识、销售政策、企业前景等基础知识类的培训,也要为他们提供如何管理业务队伍,如何管理库存、帐期等日常运营技术层面的培训,更要为他们提供未来何去何从,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等自身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培训。企业为他们提供的培训越系统,他们的向心力、忠诚度也越高,这些经销商所组成的渠道体系将会成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会前精心准备

会中灵活发挥

大型的会议式培训的会前准备是相当必要的。培训师的水平,培训内容的精彩程度等都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及厂家的形象,因此会前要精心地准备。准备的内容应涉及参会人员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性格特征、会议现场的布置、信息的收集、培训内容的选择、议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各种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等。只有准备得充分,才可能在培训过程中应对自如,得到较好的发挥。

注重讲师个人形象

一般会议式的集中培训多为医药连锁总部代为召集,然后各OTC厂家通过有偿的形式对其营业员进行产品知识培训,以期达到终端多推荐、多销售的目的。但是类似这样的培训会营业员平常会参加很多,因而对这样的培训无形之中便会有一种司空见惯的敷衍。那么讲师如何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受训者的面前,用独特的个人魅力去打动受训者,引导整个会场随自己的思路而动,进而控制整个会场节奏,达到昕预期的培训效果,就需要多花工夫了。讲师的衣着打扮要具有职业气质、表情随和、谈吐幽默,尤其是开场,因为面对的都是终端一线的营业员,有些讲师往往是简单地介绍自己后就要求大家认真听课,给大家一种说教的印象,这时通常会引起大家潜意识中的反感。如果讲师能够在开场时充分地肯定营业员在终端一线的重要性和价值,奉着一种交流、学习的态度来开展培训,就会让营业员有一种被尊重、认可的感觉,无形之中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这样的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当准备礼品

此类会议培训,厂家通常应陔准备一些印有产品标志或一些实用的小物件,当作奖品送给表现奸的营业员。如果厂家本身的产品适合大众,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这样的小礼品可以提高人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营业员对厂家的好感度,为整个培训制造比较融洽的现场氛围。准备的礼品既有针对每个参会者的,也有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发言或回答问题的。小礼品会使整个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对培训的效果会大有帮助。

培训内容贴近实战

对营业员进行培训的目的实际上是希望他们在对自己出售的产品特点充分地把握之后,能够熟练地向消费者推荐,也就是说培训的内容应该是与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有密印联系的,否则就成了自说自话,不得要领。有些培训讲师在培训中照搬产品说明书,或大讲产品复杂的疗效机理、产品的成分如何特殊等,结果是营业员听得如坠云雾,最后对产品特点无法把握。那么如何确定培训内容呢,我认为要遵照以下原则:

消费者最关心的

就是我们所要讲的

消费者买药是为了治疗的需要,所以他们最关心的一定是有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效果。所以,培训时讲师首先要讲明白这个药品在治疗上最大、最明显、最独特的特点,然后再告诉消费者这个特点能绐他的病症带来什么样的治疗效果。

重点难点要讲清

营业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消费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价格为什么这么贵啊,我吃了为什么没有效果啊等等。什么问题消费者问得比较多、最难于回答,这些内容就一定要在培训中重点体现出来。这就需要讲师在准备工作中作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及摸底,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告知营业员,止他们做好终端工作。

要充分突出产品特点

产品的特点首先应该是共性特点之外的独特之处,而在宣讲这些独特之处时一定要注意突出特点,这样可以让营业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应对消费者提出的各种对比式的疑问。

涉及产品内容的

培训应该力求简练

如何达到上述要求,培训中要把握两个原则:尽量用短句概括;用条款性的语言回答问题。

把握听众心理

控制培训效果

如果参会的人员比较多,达数百人的话,场面如何控制,效果如何保证,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

语气要抑扬顿挫

大量使用肢体语言

语气的变化可以起到提示、强调、引起听众注意的作用。一般听众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开始分散,那么这个时候采用升降的语调、疑问句(自问自答或反叫)、重复、重音等技巧可以达到再次集中听众汴意力的效果。丰富的肢体语言也可以引导听众将注意力集中到讲师身上。

不断全场巡视或走动

会场人多。肯定会有参会人员出现开小差、聊天等情况,如果此时讲师对此种状况不予处理,就会导致会场出现混乱,失去控制。此时讲师要在场内走动,特别是哪一带听众注意力分散、开小差,讲师可在那里做适当停留,通过提问等方式从侧面提醒他们注意,这样既照顾到参会者的面子,又能起到敲山镇虎的作用。

培训中要注意互动

提问可以是自问自答,也可以要求听众回答。一般与会者注意力分散后,如果听到提问,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集中注意力,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多用提问可不断引导听众的注意力,围绕讲师的思路进行思考。

注意培训内容的

主次,先后、详略

一般听众对于讲师每个环节内容的前面部分会比较关注,随着听讲时间的推移注意力逐渐分散。这也是为什幺要求讲师不断采用一些技巧来控制现场的原因。那么,在培训时,先重点详细讲重要的内容能够保证听众听讲的效果,这样后面次要的内容即使他们没有全部记清,也能够保证一定的效果。

借助仪器、实验、事例

加深记忆

产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训途径;专业建设;“3台3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14-03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改革背景

一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行业对人才规格要求脱节的现状。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仍然大多存在技能差、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企业招不到能胜任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交换能力”不足,校企间合作层次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二是高等职业教育重心的改变。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着力“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我院专业建设改革基础与优势。自2003年开设食品类专业至2006年,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师资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基础,尤其是以校内食品模拟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和教学相结合”的新型实训模式受到学生欢迎,实训效果好,得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注,并邀请专业主持人对专业进行了30分钟的解读。

基于以上背景和基础,我们成立了项目组,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思路,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二、校政企合作模式及机制探索与实践

1.探索多种产教融合、校政企合作途径。

(1)校内“产教结合”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模拟公司。如建立了纯净水、焙烤食品等模拟公司。模拟公司经营管理全部由学生承担,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自负盈亏。

(2)以解决实训经费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校内实训模式,企业提供原材料费用回收产品,如啤酒、饮料中试生产线采用该模式后,弥补了实训经费不足;

(3)以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企业提供奖学金、订单班等;

(4)“以研促产、以产带学”校企合作模式,如与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共建8000万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山楂干红生产线和科技创新平台(食品科技研究院);

(5)校政合作共建共享型研发平台,如与青州市政府共建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研发中心,政府每年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双方将建立高端人才引进合作机制,共同吸引国内外高端现代农业专业人才来青州发展。硕士层次科研人员由青州市政府负责提供事业编制,负责解决工资福利和聘任问题;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由学校负责提供事业编制和聘任问题。新进人才由中心统一管理,作为其发展平台。

(6)集团化合作育人模式,与潍坊市食品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了潍坊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等。

2.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我院校企合作合经历了四个层次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单纯以实习、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二是生产和教学相结合的校内模拟公司模式;三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生产车间),“产教互动”打造“教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四是组建潍坊市食品职教集团,实现“校政行企”多元交互、合作共赢的共同育人目标。

通过探索建立了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谋求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有贡献才有合作,才能赢得企业支持,激发企业参加办学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融入-支撑”三步走。以自身贡献赢得多方支持,凝聚了发展合力。

首先,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校企合作规章制度,使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得到保障与确立,使得校企合作的管理有章可循,使得校企成为真正的“紧密型”共同体,使得校企合作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地顺利开展,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次,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寻求校企深度合作的切入点,建立“互融”关系,即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与山东圣世鸿大集团合作,我们以山楂干红产品技术转让为切入点,在我院教师技术指导下,新建生产车间,共建实训基地和研发平台、“双栖型教师工作室”等,使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企业的资金优势相互融合,不仅实现了技术转化的零距离,也共同形成了具有深度融合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建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及优化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在每年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方评价、职业技能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创新产教融合、能力递进式“3台3化”人才培养模式。“3台”是指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在食品职教集团“校政行企合作育人”运行机制下,通过搭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平台”、“证书考取平台(双证互通)”、“科技创新平台”3个平台实施能力递进式提升的育人新模式;“3化”是指通过“课程教学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基本素质培养―核心技能训练―职业能力拓展―综合素质提升”的递进式培养过程,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专长、素质和能力”,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创新型、发展型人才。

(1)“3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个平台。一是通过搭建“实验-实训-校内外生产性实训”递进式实训平台,实现学生技能水平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递进式提高,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①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及专项技能训练。②依托校政企合作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实现“校内顶岗、工学交替”,将教学与生产活动有效结合,强化综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实现食品检验、食品加工及质量管理等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内“模拟食品公司”实践教学,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在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加工、生产管理及产品检验的过程中,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得到反复强化,同时,创新、创业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由于“校中厂”的校企共建共管性质,在培养学生方面比校外实训基地具有较大优势:在校企双方统一安排下,学生随时参与“校中厂”的建设与生产,实现“实时短期顶岗”,“全程工学交替”,能较全面的接触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参与企业核心岗位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成功进行“校外择岗顶岗”,继而“高质量就业”的有效过渡。③依托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顶岗、工学结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拓展和综合提升。在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下,通过企业文化渗透、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多个岗位顶岗来拓展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

二是通过搭建“双证互通”平台,实现“生生有专长,人人有绝活”的培养目标。整合与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融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生产标准,将资格证书课程、专业技能竞赛等融入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技能大赛成绩与相关课程成绩挂钩,引导学生加强技能训练,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夯实专业技能。

三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托校政企合作共建、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校内科技创新平台―食品科技研究院,学生参与应用性科研,在校企双方教师的带领下,在参与企业研发、技术难题解决的过程中使技术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2)“3化”―实施人才培养的三种方法。充分发挥食品职教集团作用,校政行企合作,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开发以“产品”或“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使“课程教学项目化”;依托“模拟公司”、“校中厂”,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依托食品研究院等校内外产学研基地,以应用型科研的开展、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服务为抓手增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交换能力”,使其成为校企合作的新纽带,促进校企间深度合作、长期合作,以研促产,以产带教,产教融合,达到“产学研一体化”,使专业服务产业发展,产业促进专业发展,促进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3.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实验实训实习科研创新平台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明确学生的知识培养目标、技能培养目标和素质培养目标,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相贯通,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按照“基本技能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职业能力提升训练”四个层次构建实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能力提升”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指导书、考核办法、各环节质量标准等建立有效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训方案、兼职教师评聘管理办法、实验(实训)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评价办法等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保障实践教学环节顺利开展。

4.项目化课程改革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根据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确定的主要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在专业课程中甄选出以下6门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发酵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感官与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在校企深度合作理念的指导下,将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发酵技术这三门课程作为校企共建的试点课程进行重点开发。围绕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库、师资和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重点开发,并编写校企合作教材。

将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发酵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检验技术五门课程开发建设成了省级精品课程,优化了课程内容、整合了教学资源。

5.双栖双管双向发展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及机制创新。一是实施校企兼职人员共管共用,使专任教师在业界真正能干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二是学校出编制企业出经费,引进高层次人才,共管共用,双向发展。

6.实训条件的改善途径与校政企共建实训基地机制创新。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科研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仪器设备总值由200万增加到1000多万,目前拥有纯净水、饮料、啤酒、焙烤、果蔬加工等中试生产线、山楂干红1500吨生产线、分析测试中心、微生物标准实验室及4000多平方米的理化检验等基础实验室,建成了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一个潍坊市重点实验室。一个步入省内同类专业前列的不仅能满足1000名在校生实训,承担2000人次社会培训,集教学、生产、科研、职业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一体的示范中心已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积极引进企业资金共建校内共享型实训基地。与山东圣世鸿大集团合作共建的投资8000万元、15000平方米的食品研究院和校内实训、生产车间成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为主体的融生产、实训教学、科技开发、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产学研基地,使专业对接产业,促进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了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专业建设成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也是潍坊市重点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6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

建成了校企共建的目前同类专业省内一流的校内实训、科研平台。目前已投入使用,实现年产值1亿以上,安置50名学生就业,接纳1000多人次学生实习。

教、科研成果丰硕。目前,承担省级教改课题7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潍坊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获山东省教研成果三等奖1项。主编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高职教材11部,校企合作教材3部。

牵头组建了潍坊市食品职教集团,引起媒体及社会广泛关注。“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模式,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省内外众多职业学校来校学习借鉴。

总之,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是实现校企互动的有效途径;通过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与企业形成共生关系,建立校企双栖双管双向发展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凸显“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重的育人特色,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和办学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海东,郝超,周同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17):57-60.

[2]李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J].商贸人才,2014,(7):220-222.

[3]龚剑.基于技术推广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8-60.

[4]{继敏,娄开伦.校企共赢机制下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4,(17):21-24.

产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与企业合作,共推“互联网+”教学模式

东莞市的多数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会给企业的营销、信息管理及生产过程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东莞理工学校确立了“双核双线、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核”即“高新技术”和“职业素养”,以企业具体岗位为依托,培养适合现代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型、高素养人才。对用人单位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炼职业能力要素,根据要素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完成学生的基础实训;由公司提供正在开发或者运维的项目,经过校企双方的深度沟通,筛选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典型任务,作为学生的综合实训项目;组织顶岗实习,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市场调研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结合该专业特点及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广州逸信深度合作,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深化改造,推陈出新,新开移动互联网IT技术企业应用、手机App软件开发等课程,与企业共同合作编写教材,并制定了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共建专项技能培训基地以及校园信息化工程,大大提高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

为适应“互联网+”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职业教育必须设法占领学生的碎片时间。为此学校与广州逸信合作开发“教学云课堂”手机App,打造碎片学习平台;发动老师将课程知识点微课化,录制微课。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助力让学生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实现碎片化学习。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3A评价体系”。简单地说,“3A”就是评价主体为“自评、互评、教师评、企业评”,评价客体为“态度(Attitude)、能力(Ability)、行为(Action)”等三个维度。借助移动互联网,企业直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了解一线企业对聘任人才各方面的需求。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作建设成立了华南培训基地,是工信部授权可以进行MIT移动互联网认证培训等工作的华南地区唯一公司,在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企业应用,以及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学校依托广州逸信公司,进行深入校企合作,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紧密对接,增强学生竞争力。

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汲取四大汽车品牌优点,创新实训模式

1.资源整合,与四个汽车知名品牌岗位标准对接

汽修专业教师在企业调研中发现,大众汽车的产品线最为丰富,营销体系完善;丰田汽车的售后服务流程最为规范,可操作性强;保时捷的机修堪称业界的典范,最为严谨;博世汽车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及先进仪器世界闻名。

(1)资源整合思路。资源整合思路基于以下三点:一是与保时捷、大众、丰田、博世四个品牌企业已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二是要求整合四个品牌的优质资源,避免岗位教学内容重复;三是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品牌岗位要求及标准对接。

(2)资源整合的效果。依托汽车行业协会,寻求当地大众、丰田、保时捷、博世汽车行业品牌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整合优质企业资源,与汽车知名品牌岗位标准对接,在第五学期设置“大众售前服务”“丰田售后服务”“保时捷机电维修”“博世汽车故障诊断”4个岗前培训模块,进行轮换学习。

(3)资源整合的具体过程。

一是在大众订单班的基础上,与该市6家大众汽车4S店共建“大众汽车技术校企共同培养平台”,依托大众公司强大的产品线和一流的营销体系,利用校内岗位能力培训基地,开设“大众售前服务技术”岗位培训模块。

二是在与丰田顶岗实习基地合作的基础上,与7家丰田汽车4S店建立“丰田汽车技术校企共同培养平台”,依托丰田公司完善的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开设“丰田售后服务”岗位培训模块。

三是借助“保时捷品质实习生培养”项目,引进相应设备及培训内容,选拔6位教师参加保时捷师资培训。根据保时捷的铜级技师的规范标准,开设“保时捷机电铜级技师”岗位模块培养。

四是与博世(深圳)有限公司签订“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引进博世先进检测设备及技术,建立“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开设“博世汽车诊断”培训模块。

2.全面开展汽修专业各项改革

在当地6家大众汽车4S店、7家丰田汽车4S店、东莞保时捷中心、博世汽车检测设备(深圳)有限公司共4个品牌多家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校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驱动学校汽修专业各方面改革。

(1)推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汽修专业教师通过企业调研,获取最新的汽车市场、人才素质、职业技能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四个品牌企业委派技术骨干参与研讨论证制定校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岗位对接品牌标准、模块培养汽修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品牌对接,模块培养,能力递进,德技双馨”为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第五学期设置“大众售前服务”“丰田售后服务”“保时捷机电维修”“博世汽车故障诊断”4个岗前培训模块。学生在4个模块进行轮换学习。

(2)推动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专家工作室。工作室聘请四个品牌管理层及技术骨干任校企合作工作室的技术顾问,汽修专业根据课程需要聘请专家定期到校兼课和开展讲座。同时,工作室以校企合作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培养汽车专业教师的实际岗位操作技能。

(3)推动汽修专业“五位一体”实训基地建设。在与四个品牌岗位培训标准的对接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教学环境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对接,汽修专业与四个品牌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3个,在校内模拟品牌汽车实际工作岗位场景,建成校内包含保时捷、大众、丰田、博世故障诊断四个品牌的“汽车岗位能力培训基地”1个,另外为保证“岗位培训模块”的师资力量,设立东莞市技师工作站及校企合作专家工作室,建设成集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技能考核、师资及企业职工培训、技能竞赛、教产合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五位一体”)的实训中心。

三、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创新生产性实训模式

学校、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下称高训中心)与企业共同商讨制定长效运行机制,由高训中心提供实训平台,引入企业资源,校政共同制定企业准入门槛,把合适企业的生产任务引入高训中心,学生参与实际的生产性项目实训。校政企三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生得以参与生产性实训。

数控专业开展了“三平台、三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依托学校、高训中心和企业三者的平台,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融入到基础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环节当中。

构建“学校、高训中心与企业共育”三元管理机制,创新校政企“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机制,形成“责任共担”的运行约束机制,完善“多元参与”评价机制,实现“成果共享”;建立平等互利、责任相应、三方互动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规范校政企三方合作关系,确保生产性实训的健康运行。

1.构建“校政企共育”的三元培养机制

三方合作协议明确三方责任与义务,构建了“校政企共育”的三元培养机制:高训中心提供实训所需的设备、场地和企业环境,企业提供实训所需的耗材、刀具,实训产品归企业所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三方共同参加学生的实训过程管理和评价学生实训效果,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将开展生产性实训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

2.形成“过程共管”的运行机制

学校、高训中心共同制定《企业准入退出公共实训平台的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合作企业的甄选、生产实训项目的管理,确立生产性实训是为教学服务,不是以追求企业的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明确了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校政共同确定合作企业。选择合适的企业进入实训平台是奠定生产性实训取得实效的基础。校政共同制定管理办法,框定引入企业的类型、层次,通过筛选、商议,确定进入公共实训平台的企业,确保进入企业有充足的资源服务于职业教育。为了保证合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企业生产须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要处于成长或成熟期,有市场生命力,生产技术含量也适中。

(2)校政企共定生产性实训任务。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进入高训中心企业的生产订单可能多样化,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开展生产性实训。校政企共同确定合适的生产性实训任务,选择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的项目开展实训教学。学生通过2~3个典型性项目实训,掌握相应技能后,具备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在实训项目组织编排时注意递进性,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规律。学生完成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涵盖对应职业岗位关键技能。

产品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示范高职院校 服务社会培训 培训模式

[作者简介]李弟财(1975- ),男,江西宜黄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培训与职业发展。(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协同共生的模型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3508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45-03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在当前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促使组织中培训的地位从“替补”跃上了“主力”,从“业余”转入了“职业”。培训与人才发展成为组织快速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如何做好培训与人才发展服务工作,成为摆在组织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也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发挥作用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提升服务理念、梳理管理事务、找准切入途径,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势,千方百计创新模式,帮助组织提升转型发展的竞争力,为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培训模式的概况

1.新形势下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高校传统服务社会培训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为解决知识老化和更新,主要利用高校学科知识优势,给组织传授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知识,以应对组织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这种传统服务社会培训模式下,主要是教师自行根据社会需要通过课堂授课传授知识实现服务社会培训。

高校新型服务社会培训模式,则是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应有别于其他职业培训机构,要瞄准地方经济、行业和企业发展增长点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同地方的行业、企业结合起来,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样才能获得地方和行业的支持与重视,才会形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色。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具有计划支持和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双重性质,在服务社会培训创新中,就是要自觉到当前示范建设内涵提升背景下满足国家“转型升级”,顺应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发展和社会、行业、企业培训“2.0时代”的变化,围绕社会、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的中心,以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充分整合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服务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

2.新形势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模式创新的主要问题。一是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课程”面临创新。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培训主要依托基础的技能培训为主,数量不足,对象满意度低,师资缺乏实践经验,对绩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不了解,提供的培训课程与需求脱节和教材老化,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应用性、实战性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

二是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渠道”面临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在渠道建设和关键资源获取上,已经不具有垄断或计划指定的组织优势,高等职业院校很难构建由企业、行业、政府搭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服务平台支持,即使搭建也吸引力不足,刚性支撑没有,无法获取社会服务需要的社会资源和有效支持。

三是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商业模式”面临创新。示范高职院校培训项目多为技能型人才能力提升,对象多为普通员工,市场准入门槛低,培训费用较低;而收费是主要收入来源,项目盈利能力就低。因此,示范高职院校在提升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稳步提升盈利能力,就迫切需要创新商业模式,在培训价值链上进行整合,发掘和增加附加价值是关键。

四是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品牌”面临创新。拥有良好的品牌是做好社会培训的重要资源。据调查,目前在北京,仅清华和北大两个高等学府,每年培训收入就高达十亿元人民币,为周边产业带来九十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在全国高校占有巨大优势,取得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强大品牌的吸引下,浙江大学培训项目收益在浙江省独占鳌头,相反在杭其他高校培训则举步维艰。为此,作为还在内涵建设和提升阶段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提升品牌、逐步形成强势或特色品牌对培训发展和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是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机制”面临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仍是较为固化的用人机制和绩效机制,没有形成适合市场化竞争导向的运行体系。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产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新走向

1.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转型升级”的变化。随着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是企业全员培训和终身学习成为转型发展核心竞争力。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国民财富新标准中,世界上人才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三者在财富中构成约为642016。经过测算,投资于物质资本,其回报率为110%;投资于金融资本,其回报率120%;而投资于人才开发,回报率则为1500%。人才资本助推组织转型将持续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各级组织应对转型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对组织学习和员工职业生涯阶梯式培训趋势带来深刻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要顺应转型升级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内容,积极探索做好服务组织学习、培训和人才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

2.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云平台”的变化。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传统教育资源主要着眼于纸质教材,而随着时展,教育信息化呈现形式也越来越广泛,高校服务社会培训的教育资源需要更多地将重点转移到“建设云平台,使用网络学习”的定位上来。这是因为:一方面,云计算是在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虚拟存储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共享基础架构,其核心是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它不仅改变着传统的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而且通过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动态调度实现硬件资源的整合,共享云计算技术及其思想在教育和学习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云学习时代的到来。但是另一方面需要看到,高校教学资源在由“封闭式、碎片式”向一个“开放的、集成式”海量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无法自然地适应两种不同背景的转换,导致高校在云学习时代云平台建设中出现困难,并继而引发大量社会批评。从根本上说,高校服务社会培训所需名校、名师和热门课程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之间存在矛盾。一是授课课程内容和高校发展思路都落后于时展。二是高校教师没有适应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

3.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2.0时代”的变化。社会培训作为一个特殊行业逐步从“重知识轻能力,重形式轻内容,重普及轻个性,重名气轻实效,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1.0时代大众化的普及阶段”向“个性化量身定制、绩效化设计实施、多元化手段并行、综合性素质提升”的“2.0时代”转变。德勤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显示中国教育培训市场预计2012年将达到9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标志着中国的培训产业逐步由量的成长迈向质的成熟。培训将更多体现战略化、职能化和专业化,因此高校服务社会培训将从“以我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都将有相应转变,适应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等对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能的培训服务要求。

总体而言,基于以上“三个变化”的新形势,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自身角色面临转型、服务面向更加拓展,服务要求更需提升,尤其是对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更具有不可推卸的管理与服务任务。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模式创新的理论思考与更新路径

1.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模式创新的理论思考。在当前示范建设背景下,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要按照组织需要开展员工的职业培训,积极为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区服务、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此,示范高职院校强化课程、渠道、商业模式、品牌和机制创新,其本质上乃是增强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产业链的能力。所谓培训产业链,主要是指培训的产品与服务已覆盖到整个产业链,具体包括:专业培训咨询公司、高等教育机构、培训专业书籍出版商、行业或专业协会、研究中心、专业杂志、评估工具供应商、调研问卷公司、工作辅助工具公司、专业培训道具公司、专业培训办公用品公司、培训人才猎头公司、提供网络会议或培训平台的公司、专业培训翻译公司等。在产业链共同构建的道路上,示范高职院校要通过专业服务创新合作,与行业、产业和企业强强联手,合作共赢,在搭建培训课程平台和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产业价值链,推动整个培训行业从碎片化走向产业化。

对于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有效对接培训产业链而言,品牌师资和激励机制是对接培训产业链的主要障碍,特别是专业培训人才的奇缺而影响了服务社会培训效能。“2.0时代”的培训产业,更注重学习方案的整体设计与集成服务,需要教师了解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熟悉成人学习特点和系统教学设计,精通需求分析和课程设计,精细化组织实施培训,提升个人、岗位和组织适应社会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这些对学校教师将是巨大的考验。

2.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模式创新的更新路径。对于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质量而言,有效服务社会培训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形势,作为示范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新认识和定位职业教育,加强对服务社会培训的认识和研究,深化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协同,创新课程、渠道、商业模式、品牌和激励机制,向系统化培训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转型,使社会培训成为组织绩效提升的助推器和人才培养的加油站,积极推动社会培训对行业、产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组织支持、人才保障和品牌认同。主要创新举措有:

一是以开发针对培训者特点、系统化设计内容为根本,创新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特色课程。课程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最重要产品,设计是培训课程的基础。首先,培训课程都应当量身定制,专门为具体受众而设计开发,贴近工作、任务和人员的有效需求。其次,决定课程设计好坏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系统性的工作流程和步骤,员工胜任力模型、组织要素分析、绩效分析和ISD教学设计等模型为课程设计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工具,是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改变学习者的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绩效的根本保障。

二是以扩大行业、产业、企业的组织社会覆盖为基点,创新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渠道。一方面努力扩大行业、产业、企业的组织覆盖,延伸学校的社会触角。要从转型升级变化的形势出发,深刻认识行业、产业、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在组织战略、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人才发展等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培训产业链引入各类战略合作伙伴,扩大学校的组织社会覆盖,增强合作赢利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整合与共建新媒体社会组织资源体系。开放图书、视频课程和在线学科教师咨询等教育资源,调动各类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云平台,虚拟学习,再造一个永不落幕、随需随学的“网上大学”,面向行业、产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在岗人员技能更新。

三是以构建培训产业链合作共赢为生态圈,创新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商业模式。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由客户价值、赢利模式和关键资源等要素构成。首先,通过设计系统化培训解决方案,为行业、产业、企业带来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次,在组织实施社会培训服务中为行业、产业、企业带来行为改变和绩效提升,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利润。最后,引入战略合作伙伴,重塑培训产业链生态圈,整合关键资源为行业、产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获取附加价值。

四是以创建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为目标,创新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品牌。品牌对示范高职院校而言代表了潜在的竞争力和活力,并能为学校带来内在持久的效益。一方面通过卓越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客户服务体验累积满意度,形成口碑相传,获得知名度,提升美誉度,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学校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品牌战略伙伴关系,强强联合、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将品牌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

五是以拓展市场竞争核心能力建设为重点,创新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长效机制。机制的有效性是确保社会培训可持续运转动力、活力、竞争力的根基。首先,有效搭建校内协同机制,运营内部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文化无边界,探索合伙人体系和校内准事业部制,形成以教师为本、客户为先、以绩效为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适应市场竞争。其次,探索培训项目准入机制,把握合作机构及项目关键人做事底线、拓展能力和管理水平,评估培训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收益、关联性、可持续、门槛高等,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将现有项目通过提升、创造、剔除、降低等方式,达到做强、做大、做优、做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余恨.中科大校长“炮轰”北大清华“掐尖”引发的思考[DB/OL].http://

/district/sy/zhxw/200604/07/t20060407_6627411.shtml,2006-04-05.

[2]王建新,姬养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才开发[N].中国人事报,2010-

04-26.

[3]安红,.三维虚拟学习社区构建技术比较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