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例6篇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1

一、基本情况

XX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任务,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扶贫和移民办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章和扶贫和移民办系统业务知识教育培训。突出系统干部队伍、农产品经纪人、党员教育、财务会计等培训,全年共完成各类培训15期,550人(次);其中:完成农产品经纪人培训1期80人(次),党员教育培训12期360人(次),会计业务培训4期60人(次),普法培训1期50人(次),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初培训计划。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思想领路,树立创新型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上下功夫,紧密结合扶贫和移民办深化改革、服务“三农”、实现“二次创业”实际,在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在重点问题上创特色、在热点问题上出成果的目标要求,从转变老思维、培树新理念做起,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原则和方向。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把每名干部职工、“两新”组织负责人都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依托省市扶贫和移民办职教中心资源举办农产品经纪人、职业技能培训班等;采取以会代训方式按月举办党员学习培训班,县扶贫和移民办领导讲党课、中层干部讲授相关业务知识等形式进行培训;选调干部参与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有针对性的组织安排机关、企业中层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把干部培训的实效直接转化成了推动发展的能力。

(二)注重培训实效,创新多手段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各类班次参训干部的职业特点、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合理恰当设置课程和培训内容,不断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夯实工作基础,建立长效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全县扶贫和移民办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一是把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县扶贫和移民办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培训工作。二是把落实经费、加大投入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保证。在经费十分紧困的情况下,挤出教育培训工作经费,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把健全制度、

强化考核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全县扶贫和移民办科学发展年度责任书一并考核。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我县扶贫和移民办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较,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部分干部理论学习不深入,思想不够解放。部分干部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学习,学以致用不够。

XX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县委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扶贫和移民办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振兴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武装干部的头脑,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启迪干部的思维,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美化干部的心灵,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以能力培训为重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提高各级干部准确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本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本领,运用掌握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和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本领。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扶贫攻坚 职业培训 精准扶贫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武陵山区农村人才扶贫与职教研究》(项目批准号:14YBX064)阶段性成果。

一、背景

201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的71个县(区、市)范围中,湖南省被纳入规划就有37个县(区、市),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同年11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启动,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在新的起点上,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湘西州内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并于2004年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十大示范基地之一。笔者学校利用其拥有的“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湘西州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培训基地”教育平台,结合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意见》(湘组发[2007]12号)文件、州劳动局的"阳光工程"精神、州移民局“移民培训计划”和州民政局“退伍军人培训计划”等渠道,为我州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够适应武陵山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助推湘西精准扶贫。

二、职业培训

学院培训工作在国务院、省、州扶贫办及各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湘西州扶贫攻坚战略,把各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服务地方经济,改善贫困落后面貌,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狠抓全日制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系列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了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先后开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库区移民转行培训、城镇下岗工人转岗培训、农村大学生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基层骨干素质提高培训、农村孤儿与残疾人员关怀培训、退役士兵转业培训、“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学历教育培训等,共培训各类学员30000多人次。特别是在为“三农”服务的各项培训中,“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培训更具特色,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充分肯定。农村“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计划自2009年实施以来,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州委组织部和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经过五年的努力工作,逐步形成了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确保了该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学院目前共有“一村一大”学员1280名,其中在籍942名,已毕业338名,学员中有党员618名,各大村主要干部540名,先后有12名学员考上国家公务员,相当一部分学员成为了农村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和农村基层管理骨干,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公共事务的管理及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各类培训的开展,使受训学员增强了就业与再就业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一人受训,全家脱贫”,“受训回岗,专技专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走向了脱贫致富之路。学院作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之一,真正发挥了其职能示范作用,为湘西州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学院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开展科技扶贫,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

三、工作总结

回顾过来的培训工作,学院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创新模式走新路

在多年的培训中,不断摸索培训方法,使学院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格局的培训模式:

(1)开展中长期的技能培训,采取2~3年制的学历教育扶贫长训,如“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农村库区移民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农村青年妇女技能培训、农村孤儿关怀培训、校企联合定向委培(如与深圳特蕾新幼教集团合作的幼师培训)等。这类培训对象主要为“9+2”模式的学员和一部分五年制大专的学员。他们大多数年龄偏小,为了保证他们多学专业知识,掌握技能,保证就业,学院采取经费筹措“四个一点”:即国家补助一点,家长负担一点,学生勤工俭学解决一点,学院减免一点(其中农村孤儿办,由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实行全免学费、生活费),毕业生颁发中专或大专文凭。这样,学员既有了学习的压力,也有了学习技能的时间保证,既可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能稳定实现就业,真正达到“一人受训,全家脱贫”的目的。这类培训模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推介。

(2)开展短期的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一对一”的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农村基层骨干素质提升培训,退役士兵转业培训等等,譬如:我们联合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保靖项目部,为扶贫示范点200多名青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返乡后,他们在为当地农业经济服务中,社会反响非常好。

2.示范带动促发展

学院一直以“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为轴心,在全心全意致力于扶贫培训工作的同时,按照全州“一盘棋”的整体规划,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开展各类培训,形成了培训工作大格局。学院相继被确定为:湖南省库区移民就业技能培训的定点院校、省总工会重点扶持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湘西州农村系统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湘西州退役士兵转业培训示范基地。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培训基地挂牌八个,培训工种涵盖一、二、三产业,实现了培训工作全方位、全覆盖,切切实实为湘西州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3.把握政策抓落实

培训工作是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之一,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关于国家发展的人才工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尤为关注。只有很好地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培训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受训者的命运。湘西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了扶贫培训的投入,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学院党委更是高度重视,把扶贫培训工作作为学院的一项大事来抓,紧贴国家政策,狠抓各项培训的落实。抓培训,出效果,通过各类培训的开展,使受训学员获得一技之长,不断增强就业与再就业能力及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下岗职工顺利转岗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有效转移、在职农民素质得到提高、退役士兵得以很好安置,真正做到了“一人受训,全家脱贫”,“受训回岗,专技专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3

一、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实施情况

1.培训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XX市扶贫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扶贫和移民干部与移民和贫困群众共同努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自愿的培训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制订规划、工作到村、培训到户,基本完成了全县“十二五”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任务。截止目前我县“雨露计划”培训共完成1943人,发放补助资金174.8万元,其中职业教育培训526人发放补助资金106.45万元,转移就业培训999人,发放补助资金59.99万元,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18人,发放补助资金8.36万元;水库移民农业技能培训共完成252人,发放补助资金12.8万元。

2.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1)培训资源先整合。2014年我市将深山区移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培训整合在一起,让深山区移民的职业教育培训、转移就业培训的申请方式、补助资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培训统一标准执行,同时组织贫困群众的其他培训(如实用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前就业培训)惠及我市的档立卡贫困户、省大中型水库移民。

(2)政策宣传广覆盖。通过印发培训相关的文件将培训政策宣传到各乡镇、村组;发放培训政策宣传手册将政策宣传到移民户和贫困户;利用工作人员下乡培训机会将培训政策宣讲到每个学员;同时还通过户外大型媒体广告、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方式宣传移民和贫困人口培训政策。

(3)工作开展定任务。根据上级下达我县“雨露计划”培训、大中型水库移民培训任务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将培训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对任务完成好的乡镇予以奖励,任务完成差的乡镇予以考评扣分的办法,激励培训工作高效开展。

(4)培训方式多样化。本着方便群众、提高培训实效的宗旨,切实做好移民和贫困人口培训工作,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主要以送培训下乡、产业基地现场学习的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推介和引导贫困户、移民户参加职业教育培训、转移就业培训的方式开展“雨露计划”培训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培训。

(5)学用结合重实效。及时收集工业园用工信息,并将最新的相关用工信息通过办班培训的方式印发给参训学员,同时还印发授课专家联系卡给参训学员,学员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的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向授课专家提问,并可以邀请专家上门入户指导和帮助。

(6)后期帮扶有内容。一是信息帮扶,市扶贫和移民办专门建立了三大信息库:专家储备信息库、就业创业信息库、用工需求信息库。为培训学员与专家教师建立渠道,为后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帮扶;培训学员与用工企业建立桥梁,帮助培训学员解除创业就业过程中的难题,还将参加培训的学员信息与工业园区用工信息对接,通知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应聘。二是资金帮扶,参加各类培训的贫困和移民人口,发展农业产业可以获得贴息贷款政策,对发展比较好、带动贫困和移民人口比较多影响比较大的种养殖个体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评比奖励。

3.培训效果

“十二五”期间我市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也取得显著成效,我市贫困和移民自我发展素质明显提高。这几年来扶贫和移民培训一方面为1600多名参与培训的群众实现再就业,就业率高达99%以上。另一方面,通扶贫和移民培训,培育了一大批农村种植、养殖能手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带动周边贫困和移民人口参与井冈蜜柚、红心猕猴桃、铁皮石斛、畜禽养殖、花卉苗木等本地特色产业的开发,帮助他们不断学习实用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收入,村民创业致富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仅2014年就带动我市贫困和移民人口发展种养殖合作社14个,兴办私营企业5个。

(二)“十三五”扶贫和移民培训面临的形势

1.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从中央到省、市、县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是要求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县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时期,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有利条件

一是随着国家层面对精准扶贫的力度逐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日益加大,项目资金将向农村倾斜,为做好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动力。

二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愿望逐渐增强,经过“十二五”扶贫政策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各种扶贫政策已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建设的积极高涨,盼发展、求致富的愿望强烈,为更好的开展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井冈蜜柚、红心猕猴桃、铁皮石斛花卉苗木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科技发展种养殖业战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助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移民和贫困人口提升个人素质、科学发展的意识,为加快移民和贫困人口持续增收提供良好条件。

3.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培训意愿不够强烈。一方面由于受知识水平、经济条件和长期的生活习惯的制约,贫困和移民家庭由于受农村生产发展资源不足和自身经济条件有限的限制,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不愿耽误时间进行培训,而是直接选择工价较高的沿海一带打工;另一方面在家务农的群众普遍对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意识的欠缺,同时满足于自身多年的田间耕作经验及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深;还有一部分群众片面认为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只注重形式、走过场,对培训的效果存在质疑,严重影响了其对扶贫和移民培训的愿望与需求。

(2)干部参与不够主动。移民和贫困人口培训工作从培训摸底、报名、开班、过程管理、补贴发放及后期帮扶都需要镇、村干部与群众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互相衔接,才能及时高效完成培训任务,特别是当前要求“雨露计划”培训信息化操作,农村干部和群众素质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导致干部群众不愿主动摸底,组织培训过程中怕麻烦,更不愿参与培训过程的宣传、申请、审核、公示等管理工作,对待培训工作持消极态度。

(3)后期帮扶不够到位。通过培训引导我市移民户和贫困户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业能力、实用技术等,最终目的还是促进群众进一步就业创业,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尽快脱贫致富,而地方产业的发展与扩大,需要技术人才、信息渠道、经济基础作支撑,导致群众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技术帮扶、信息帮扶、资金帮扶,虽然可以联系到专家,也可以获取就业信息,但是群众更渴望县里对后续的发展进一步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对资金上的帮扶需求更为强烈。

二、工作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提出的“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要求,围绕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的战略部署,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导向,瞄准扶贫、移民对象,精准发力,提高贫困和移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加快贫困和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提升贫困和移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确保实现我县在“十三五”末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适应扶贫开发综合、攻坚、持久的总体特点,在进一步强化扶贫和移民培训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促进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各方联动、合力推进的新格局。

2.坚持重点突出和讲究实效相结合

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发展条件和贫困、移民人口状况,以增加移民和贫困人口收入、增强移民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实施分类指导,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和移民的项目布局、投资计划,提高扶贫和移民培训的整体效益。

3.坚持强化引导和自主选择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移民户和贫困户对培训与创业就业关系的重要关系,加快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创业就业能力,成为广大移民和贫困人口的普遍共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就业观念,切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振奋精神、克服困难,积极参与扶贫和移民培训的各项内容。

4.坚持移民和贫困人口为培训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移民和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移民户、贫困户的内在活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增强自我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让我市绝大多数的移民和贫困家庭都参与到扶贫和移民培训当中,享受扶贫和移民培训补助和后期发展扶持,使职业学历教育、转移就业技能、农村实用技能等扶贫和移民培训方式成为移民和贫困人口发展的重要基石,明显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逐步缩小移民和贫困人口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推进贫困村、移民点生态环境趋于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带动发展100个农村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个体户,帮助99%以上移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扶贫和移民培训规模

“十三五”期间我市扶贫和移民培训总体规模达到2725人次,其中“雨露计划”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子女500人次,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次,其他培训1000人次;水库移民培训移民家庭“两后生”子女25人次,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50人次,其他培训150人次。从2016年至2020年每年完成545人次的扶贫和移民培训规模。

四、组织实施措施

(一)注重培训针对性和实效

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有序转移,加强与财政、教育、人保等部门合作,整合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全面建立健全贫困和移民家庭劳动力资源台帐、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台帐及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帐制度。督促工业园区企业与贫困和移民家庭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职业培训机构与产业园区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合同。推行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提高培训效率。转变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强化培训实名制管理和培训机构动态管理,积极实施“品牌”项目培训,打造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新亮点。

(二)加大培训引导力度

充分利用下乡实地调研、送培训下乡、参训人员座谈会等多种活动,邀请农村中的创业人才、致富能手、成功企业家到现场,有针对性地对移民和贫困人口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就业意识宣传教育,认识培训对创业就业的重要性。同时对贫困村、移民点已经出现的创业带头人,具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做大做强农民创业群体。大力培育农村致富能人,发挥经济能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贫困和移民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和移民培训。

(三)积极做好培训摸底和监测

认真做好扶贫和移民培训的前期摸底工作,掌握我市移民和贫困人口培训的规模、工种和实际需求,积极做好培训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工作,全面、系统、准确、动态的反映培训实施情况和参与群众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重视基层组织配合

加强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的基层组织配合,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我县移民户和贫困户技能提升、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让镇村干部认真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做好培训摸底、申请工作,主动配合做好培训组织管理工作,并纳入乡镇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内容,同时进一步健全培训奖惩制度,对任务完成好、工作配合好、培训成效好的村组予以适当奖励,并加大其产业扶持力度。

(五)扎实推进培训帮扶

以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站为载体,为我市移民户和贫困户搭建三大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我县农业专家、工业园区各企业的衔接工作,做好三大信息库对接工作。建立培训回访制度,组织农业专家、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组等工作人员对已参加培训的村组、农户不定期回访,对于培训后产业发展又好又快的农户予以奖励;对于发展有困难的农户,采取结对帮扶措施,帮助解决发展中的技术和资金等难题。进一步推进扶贫和移民培训后期帮扶,带动资源、产业、项目、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4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回良玉副总理最近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批示和4月22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以来全区的扶贫工作进展,交流经验,进一步落实年初部署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安排*年度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全面检查工作。

一、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的基本精神

4月22日~23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召开了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各省市区的扶贫办主任和参加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东部省市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刘坚主任传达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并作了重要讲话,经过分组讨论,高鸿宾副主任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认真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传达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年4月10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扶贫办上报的《关于*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回顾和*年的重点工作》上做了重要批示:“关心贫困地区,关爱贫困人口,搞好扶贫开发,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年扶贫开发取得了良好进展,要认真总结和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搞好扶贫开发的新思路、新机制、新途径。今后扶贫开发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减少贫困人口作为主要任务,既要尽快解决29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又要

抓好50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脱贫致富。望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各项安排措施落实到位,并加强重大课题调研,为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做好准备。”

(二)总结了*年全国的扶贫工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会议分五个方面总结了*年全国的扶贫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加大了投入力度;二是整村推进,实施贫困村扶贫规划,改善了当地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加收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三是组织了大规模的扶贫培训;四是继续开展定点扶贫和协作扶贫,为贫困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五是探索了新形势下各地创造和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会议指出,经过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去年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82元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28万,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充分肯定。会议认为,目前的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速度明显趋缓;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造成这种情况,从扶贫开发自身来讲,一是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差;二是贫困人口文化技术素

质更低;三是贫困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构成更复杂;四是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扶贫开发更须进一步探索。鉴于上述情况,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必须统一以下四点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

减少贫困人口作为主要任务;三是要正确处理粮食安全、增加收入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四是要注重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加强扶贫资源的整合。

(三)全面部署了*年的重点工作。根据党中央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及最近温总理在西部开发会上提出的“力争在2007年以前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要求,今年全国的扶贫开发重点是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1.集中力量,实施整村推进计划。一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要支持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二是要突出重点,找准目标,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配好班子;四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和验收,确保

整村推进计划的顺利实施。

2.加强技能培训,推进劳动力转移。要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二是以技能培训为主,兼顾其他;三是培训与转移相结合;四是多部门协作。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进一步总结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2)制订全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规划;(3)

认定和培育一批培训基地;(4)组织有培训经验的同志编写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教材和培训大纲;(5)探索建立培训转移东西协作的机制;(6)下发一个搞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意见。

3.抓好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是个成功的探索,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必须通过产业化来进一步提高层次、扩大规模、形成优势产业。要支持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搞基地建设,推动结构调整,带领农民增收。为了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今年

扶贫办将与有关部门就如何支持龙头企业扶贫的问题做深入调查研究,对支持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加以规范。

4.强化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第一,扶贫资金必须做到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扶贫规划的实施,用于与贫困农户有直接关联的项目上,保证重点,专款专用,不能撒胡椒面。各方面的资金要向贫困地区倾斜,不能将扶贫资金多方切块。第二,扶贫资金的管理使

用必须实行“阳光工程”。要大力推行扶贫资金的公告、公示和报账制度。第三,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检查审计。第四,要搞好扶贫贷款到户的试点。

5.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提高扶贫项目的科技含量。科技扶贫要从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进一步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国家科技扶贫专项资金的安排,要围绕实用技术重点示范和推广,要支持不同类型的生态区域探索扶贫开发的组合技术模式。

6.加强跟踪指导,确保贫困地区粮食安全。今年各地要把农田基本建设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项目作为重点,优先扶持。国务院扶贫办将对内蒙古、河南、贵州、陕西、甘肃5省区进行调查研究。

7.完善责任制,狠抓扶贫工作的落实。一是要健全以省为主的扶贫工作责任制;二是建立重点县对所属重点村的检查制度;三是贫困村要健全贫困户档案制度。

8.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强东西扶贫协作。一是要把重点放在帮助贫困地区实施扶贫规划上;二是要积极开展经贸合作;三是要继续开展东西部党政干部挂职交流;四是要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劳务培训,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

9.加强配合,共同为贫困地区农民办实事、减负担。一是继续开展中央机关的定点扶贫,二是协助抓好贫困地区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

(四)会议强调,要改进作风,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扶贫开发新举措。一要加强政策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二要深入基层,摸清实情;三要开动脑筋,研究新问题、新举措;四要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

二、今年以来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的各项工作开局良好,为全年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一,加强了组织领导。在年初召开了全区扶贫办主任会议,对全年的工作做了安排;春节刚过,自治区扶贫办就与呼市扶贫办举办了*年度读书研讨会,认真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牧区的三个重要文件精神,对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深

入探讨;最近,在雷主席的主持下,召开了自治区新一届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对我区今后一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做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扶贫办领导切实转变作风,经常深入扶贫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第二,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主线,紧紧围绕“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开展了各项扶贫工作。今年继续扶持已启动的2310个重点嘎查村,争取使每个重点嘎查村的财政扶贫投入累计不少于20万元,在项目安排上以发展养羊业和改善基本生产条件为主。目前,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嘎查村的扶贫项目正在实施中。

第三,产业化扶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项工作经过扶贫办、农业银行等部门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在有关部门和贫困地区形成了共识,引起了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广泛征求盟市扶贫办、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基础上,研究制

定了《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意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认真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5号)的部署,自治区扶贫办和财政厅、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协调一致,及时行动,联合下

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认真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的通知>的意见》(内扶办发〔*〕5号),为进一步管好用好扶贫贴息贷款,切实发挥扶贫作用提供了政策保障。到目前为止,自治区扶贫办已会同财政厅和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组织有关专家举办了四次论证评审会,认定了14个项目、3.5亿元的扶贫信贷资金,纳入了信贷扶贫资金项目库,并推荐到了农业银行。各盟市扶贫办根据本地区实际,提出了抓好当地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思路和方案,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的审核认定。由于政策

的导向作用,各地的农牧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很高,在基地建设上已注重向贫困地区扩张,对贫困户的带动力度不断加大。我区的产业化扶贫已经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施阶段。

第四,加大了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三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经过多次进京争取和协调,今年国家给我区的首批财政扶贫资金达到32780万元,比去年首批财政扶贫资金增加了2780万元。今年国家下达给我区以工代赈资金2020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60000万元。在财

政扶贫资金管理上,扶贫办与财政厅经过认真会商,已拟定了*年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方案并上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以工代赈资金使用上,扶贫办与发改委召开了联席会议,对以工代赈资金用于“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形成了具体意见,印发了会议纪要;在信贷扶贫资金使用上,扶贫办、财政厅和农业银行已联合下发了文件(内扶办发〔*〕5号),现已开始操作。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等六单位的部署,自治区已经对全面检查*年三项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作出了安排(内扶组发〔*〕3号)。

第五,把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内容来抓。自治区扶贫办把镇郊移民开发与推进“三化”结合起来进行,各项目区的移民工作正在顺利开展。为了发展壮大贫困地区的劳务经济,各级扶贫办已相继举办了多期以种养业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最近,国务院扶贫办已初步把我区确定为全国10个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前培训基地之一。目前,财政厅和扶贫办正在起草财政扶贫培训资金管理办法。

第六,社会扶贫进展顺利。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区直机关单位定点包扶锡盟工作将顺延到*年底。自治区扶贫办配合区直机关工委召开了区直机关单位帮扶锡盟实施“围封转移”战略会议和座谈交流会议。主动与北京市有关部门衔接,积极推进京蒙对口扶贫和协作,参加了两市区党委、政府举办的京蒙对口扶贫和协作会议。

第七,外资扶贫项目顺利实施,特困地区扶贫和救灾扶贫等各项工作正顺利进行。

三、贯彻落实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及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在*年12月召开的全区扶贫办主任会议上,我们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任务,部署了八项工作。全区上下要统一认识,认真抓好落实。按照回良玉副总理最近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这次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的部署,结合我区的实际,对今年后一阶段的工作,我再强调以下六项工作重点:

(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大力推进“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国务院已把整村推进作为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和各项工作的切入点,我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在会上受到了表扬。我区要在落实好年初布置的工作基础上,再突出抓好五点:一是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年启动的首批2310个重点嘎查村要在今年底、明年初验收。各地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加大协调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决按期达到《内蒙古自治区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重点嘎查村建设标准。对验收合格的重点嘎查村,各盟市、旗县、苏木乡镇要把各重点嘎查村的扶贫开发规划、实施项目、建设成效和解决温饱问题情况以电子文件、照片等形式逐级上报,最终由自治区扶贫办统一在“内蒙古扶贫开发网”上公开。同时,各地要作好*年启动第二批重点嘎查村的准备工作,根据新的扶贫开发实际调整重点嘎查村规划,对做得不够详细或不切实际的规划要进一步完善,使规划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群众、更贴近“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要求。二是要整合并落实资金。各盟市、旗县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给“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村、到项目,对于至今还没有落实到位的,必须限期纠正。以工代赈项目在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旗县范围内实施,强调集中连片,不完全按照行政区划立项,不能与“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重点嘎查村做到完全吻合。因此,对以工代赈资金的协调工作,从旗县一级就要抓起。从项目申请一直到批准立项,旗县、盟市和自治区的扶贫办都要层层开展艰苦细致的协调工作,争取主动,使以工代赈资金最大限度地覆盖重点嘎查村。信贷扶贫资金要认真执行内扶办发〔*〕5号文件,做好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的确认工作。三是“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要公正、公开、透明。要把项目的选择权交给群众,公开招标,公正确定项目建设单位,在重点嘎查村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四是要实施滚动扶贫。对到户的养殖业项目,全面推行“放母还仔”。由项目旗县扶贫办与扶持户签订“放母还仔”合同,明晰产权,规定还仔的数量、标准和期限,收回的牲畜再用于扶持重点嘎查村的其他贫困户,保证被扶持户的合法权益和滚动扶贫的正常运行。对小尾寒羊等易于集中采购的大宗扶贫物资要由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村民代表进行集中采购。五是对重点嘎查村的定点扶贫工作要落实好三项任务,即:把投向重点嘎查村的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项目、帮助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并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帮助协调有关涉农部门加大对重点嘎查村的投入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二)以龙头企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我区的产业化扶贫工作在这次会议上也受到了表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要把自治区提出的“乳、肉、绒、粮油、薯菜果、饲草饲料”六大产业作为今后贫困地区实施农牧业产业化扶贫的战略重点。各地要以重点嘎查村为主战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确立当地的扶贫产业。要充分利用现有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扶持其做强做大,促使其加强基地建设,进而带动大批贫困户发展。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一批真正能够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中小型龙头企业。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要抓好集约化和专业化,优化区域布局,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用现代标准来规范生产和经营,发展优质安全的农畜产品;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靠产业的拉动逐步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的关键是用好、用活扶贫贴息贷款,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确认工作的运行机制。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评审的重点要看项目对农牧民的带动程度和对重点嘎查村的覆盖程度,看有无扶贫龙头企业作依托,龙头企业是否在重点嘎查村建立了基地,项目是否有利于解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是否有利于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各级扶贫办在项目确认过程中,一定要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坚持公开、公正、透明、高效的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并按时办结。二是按照内扶办发〔*〕5号文件规定的对扶贫龙头企业的五项确认条件,今年要在全区范围内筛选认定一批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在“内蒙古扶贫开发网”上公布,实行动态管理,并作为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大力推进全区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自治区、各盟市和旗县都要选择部分重点嘎查村作为扶贫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示范基地,采取资金倾斜、检查指导、政策激励和宣传推广等办法给予扶持。三是目前扶贫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贷款难,需要各级政府对前景看好并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龙头企业给以专项扶持和贷款贴息。四是探索建立产业化扶贫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制度。自治区和各盟市的有关部门,都要支持成立具有金融性质的股份制担保公司试点,作为把政府的信用、企业的信用和银行的积极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有效模式,滚动发展。

(三)提高认识,狠抓劳务技能培训和输出。按照这次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的要求,我区要把劳务技能培训和输出作为贫困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指导思想上从单一的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扩展到劳务技能培训,让祖祖辈辈从事农牧业劳动的农牧民走出去,帮助他们在城镇成功就业。为此,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工作:一是要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要多方筹措,增加投入,千方百计满足培训经费需要;三是要整合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健全和完善培训基地,因地制宜提供培训载体;四是要调整培训工作思路,坚持短期应急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生产环节技术培训与营销技术培训相结合,第一产业技术培训与非农产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单一专业培训与多专业实用培训相结合,拓宽培训领域,逐步提高劳务输出就业率;五是要全力维权,提供服务,解决外出劳务后顾之忧。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我区要全力以赴抓好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使我区的培训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

(四)创新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管理。按照年初的部署,在增加投入、加强督促检查、整合资源、完善制度的同时,再强调三点:一是要认真开展*年度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全面检查。4月8日,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检查*年度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通知》,要求各地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年度三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在5月底前完成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国家六单位将在6月份联合组织抽查。我区已于4月23日发文进行了布置。这次检查时间紧、任务重。各盟市和国家重点旗县的扶贫办要及时向当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汇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组织专人进行检查。各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也要组织专人,组成督查组,分赴各国家重点旗县进行专项督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时纠正,对近期难以纠正的问题,要逐级上报。对漏报或隐瞒不报的旗县,自治区将予以通报,并通报有关部门追究相应的责任。自治区将于5月下旬组织抽查。二是要全面推行公告制。在进一步完善重点嘎查村挂牌立碑制度的基础上,从今年起,要分级对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和项目安排结果在“内蒙古扶贫开发网”上公告,各盟市、旗县也要通过新闻媒体或公开张榜的形式公布,以利于群众监督实施;三是要完善报帐制度,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要全部采取专户直拨、专帐管理,减少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贫困地区粮食安全。我区自然灾害频繁,基本农田匮乏,粮食生产投入不足,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贫困地区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为此,各地要加大农业基础建设力度,确保粮食主产地种植面积,确保人均1亩水浇地或4亩高标准旱作基本田;做好粮食作物的转化增值;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严格耕地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证贫困地区群众的粮食安全。

(六)加强组织领导,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要把扶贫工作纳入自治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轨道。继续坚持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整合资金、协调各方、统筹扶贫力量、调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除了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全体会议之外,要形成每年一次的例会制度,扶贫办、发改委、农业银行及有关部门要向全体会议汇报工作,会议结果要向同级党委、政府报告。要完善社会帮扶机制,各级扶贫办和当地党委组织部门要密切配合,把社会扶贫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结合起来,坚持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一起抓,每个重点嘎查村要有一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或具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包联。建立向重点贫困嘎查村引进资金的激励评比机制,引导、鼓励各机关单位和包扶干部帮助重点嘎查村协调各项涉农资金及社会扶贫资金。稳步推进我区扶贫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逐步完善和提升“内蒙古扶贫开发网”的功能和作用,争取早日实现自治区与各盟市、旗县扶贫系统的联网。要把扶贫移民开发工作与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推进城镇化、转移农牧业人口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长期的扶贫战略抓紧抓好,继续实施镇郊移民扶贫工程和特困地区扶贫。继续开展世行贷款扶贫项目工作,及时回补资金,完成项目年度计划任务,保证项目效益。要结合实施贫困地区“义教”二期工程,对“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重点嘎查村的贫困户学龄子女,由财政、扶贫、发改委、教育、民政等部门共同努力,逐步减少直至免除学杂费,确保贫困户子女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要以各级扶贫基金会为载体,配合卫生、计生、妇联部门及医院,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行动,”帮助因病致贫家庭走出困境。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5

 

为提高阿城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及扶贫开发组织协调和推进执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扶贫、会帮扶、做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依托区扶贫办和区委党校培训资源,注重培训质量,全面落实加大培训力度,全区精准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取得良好成效,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完备的人力保证和智力支持。全区通过线上与线下培训方式相结合,利用网格化模式,以点带面,分层次的线下培训120余人,线上培训820余人。

一、培训方式

一是通过平台培训,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一锅煮”、“大杂烩”是传统干部教育培训的弊端,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培训组织部门采用指标调训方式,培训机构承接并实施培训任务,参训单位安排干部学习,学员干部参加学习,四者实际只形成了单向静态的关系,培训组织部门在调训干部与选用干部之间、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与培训组织部门调整规划之间、参训单位在安排干部学习与干部本身意愿之间、学员在参加学习与工作实际之间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据互通,从而导致培训实效性差、针对性不足。为此,阿城区创新培训管理手段,利用互联网优势,于今年8月初上线精准扶贫监督管理平台。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使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尽可能减少,以便使顶层快速的将决策权延至基层的最前线,从而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使数据传达更直接、更准确,掘弃了传统金字塔管理模式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平台,顶层人员不但可以直接监督到扶贫干部个人反馈的信息,同时也能将培训的内容直接传递到个人,信息的双向互通,使培训对象的范围延伸到每个人,进行一对一线上培训,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

二是通过党校学习,保证培训效果最优化。利用互联网在管理平台培训的基础上,阿城区也不忘采取线下教学模式,邀请上级领导及各行业优秀讲师进行培训和政策的讲解,针对传统线下培训模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证培训内容的质量和培训效果。今年9月,阿城区委组织部牵头举办的阿城区村党组织书记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在阿城区委党校五楼会议室举行,哈尔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考评处处长高洪波做主题发言。培训前区委党校与区扶贫办领导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挑选授课讲师,培训内容丰富和实用。辅导内容主要是各行业部门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解读、当前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从残疾人行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住房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导帮扶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培训内容图文并茂,授课讲师都提前精心制作了PPT课件,保证让扶贫干部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藉此提升教学效果。这次培训结束后,扶贫干部们表示培训时间安排紧凑合理,学习内容丰富实用,受益匪浅。

二、取得成效

一是协同推进拧成合力。通过市领导和各行业优秀讲师的授课辅导,真正让阿城区精准扶贫干部高度重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实过程督导,采取现场督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对全区各单位精准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在进行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时,将精准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取得成效。

二是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市扶贫办督查考评处处长高洪波在党校培训时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持之以恒综合施策,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求各扶贫干部要提高认识,以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作为遵循和指南,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认真研究,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切实以实际成效推进全区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要牢固树立“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意识,加强分析,找准症结,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切实把中央和省、市的优惠政策吃透、用好、用足,真正做到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力争尽早实现脱贫。

三是贯彻落实扶贫政策。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培训, 基层扶贫干部充分认识到了培训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落点在基层,关键靠基层,强化自身政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专业能力。认真学习精准扶贫有关政策知识,就阿城区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涵盖教育、医疗、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金融扶持各个等方面,深入学习领悟,认真贯彻思考,做好落实。

四是纠正风气强化监督。脱贫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随着精准扶贫、扶贫动态管理工作等政策的实施,让贫困户的帮扶、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扶贫工作中存在扶贫政策百姓没有受益、问题反映慢、监督体系不健全的情况。针对扶贫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情况,阿城区建立建成精准扶贫监督管理平台,不但能优化管理结构,更能强化责任监督,通过扶贫干部实时上传的数据,详细掌握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疑点数据进行筛查比对,从而确定扶贫过程中出现腐败的问题。精准监督管理平台的出现,实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互相监督,继续以高科技手段“精准监督”护航“精准脱贫”。

四、下步工作方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阿城区将继续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狠抓工作落实。区扶贫办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工作成效。

二是突出培训实效。阿城区继续坚持以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紧扣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和贫困地区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专题和课程,防止培训流于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培训规模、学制、方式、师资等,不搞“一刀切”,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频繁培训。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6

一、主要工作

(一)全面完成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县全面完成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并于**月份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荣获优秀等次。

(二)抓好2**年贫困村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去年**2月底自治区下达我县**年度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个,其中村屯道路**条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处,总投资25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自筹资金9**.**万元。项目于元月动工建设,至**月底已全部竣工并通过县级验收。

(三)认真组织实施2**9年上半年项目

1、村屯道路及人饮工程项目。5月底,自治区下达我县基础设施**个,其中村屯道路**条**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处,总投资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现已完成项目测量设计,公示公告工作已完成,待招投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

2、沼气池建设项目。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县贫困村沼气池建设**5座,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已将任务分解到各镇(乡)。据统计,已动工**座,完成投资**万元,力争**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3、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自治区共下达我县培训资金**万元,培训任务**人次。我办分别与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县劳动局、县林业局联合举办各类农村技术培训班**期,培训**人次,共投资经费**万元;计划**月份再举办**期培训班,培训**人次,投资**万元。

4、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5**人,培训经费**2万元。培训工作由培训基地 ----县职业校技术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县职业技术学校正在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5、扶贫到户贷款项目。今年我县共争取扶贫贷款**万元,共贴息**5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目前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办引进福建客商投资25**万元在**镇**村创办**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投产后年实现产值**万元,年创税利**万元,同时可安排2**名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

(五)抓好外资扶贫项目建设。积极与世界宣明会援建的**乡**村委卫生室建设和**村委洞村屯人畜饮水项目建设,两个项目共投资**万元。

(六)抓好联系点工作。深入联系点——**镇保应村开展工作,协助抓好植树造林和“五个一”工程建设。

二、存在问题

1、扶贫项目资金矛盾突出。一是扶贫资金难以满足我县贫困村实施项目所需的资金。二是项目配套资金不足,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规模质量和速度效益。

2、项目后续管理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村屯道路及人畜饮水工程建成后管护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项目效益的长期发挥。

三、下步工作计划

1、抓好项目的实施工作,搞好项目库的建设。认真抓好2**9年第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组织实施,对项目实施加强管理、质量监督及检查,确保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积极做好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的申报工作。

2、抓好以优良品种桑和良种木薯种植为主的重点产业开发项目实施及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3、认真实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努力探索一条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和用工企业共同搞好转移就业培训的路子。

4、抓好扶贫到户贷款项目的组织实施,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贴息贷款扶持我县扶贫龙头企业。

5、严格按照财政报账制的规定,管好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