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例6篇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校就业工作 学生党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历史的新高,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则为611万人,据劳动部门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其中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关键。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

1990年4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召开,掀开了全国高校党的建设新的篇章。持续20年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使得大学生党员数量逐年扩大。根据2009年7月2日《人民日报》公布的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现有党员7593.1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201.4万名,占党员总数2.65%;当年全国发展党员280.7万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106.7万人,占发展总数38.01%,与2006年相比,短短2年,发展大学生党员增加了31.2%。高校中学生党员比例逐年增大,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目前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174名,占学院在校学生总数的10.8%,其中2010届毕业生党员93名,占学院2010届毕业生总数的21.1%。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数量上高校学生党员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的事业继承人,担负着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做好这一群体的就业工作、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推动就业工作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三、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作用的几点建议

1.有针对性地抓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问题,发挥毕业生党员就业的示范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毕业生中的模范和榜样,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面旗帜,毕业生党员的就业水平如何既关乎学生自身,也关乎学校声誉。因此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示范工作意义重大。

党员毕业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正确地自我定位,积极争取锻炼的机会,往往能较快落实就业单位,发挥骨干作用,越来越深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党员毕业生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考研等方面的比例都比非党员毕业生大。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同学就业,促进同学的就业工作。毕业生党员源于学生,他们参与就业比起其他类型的就业帮助工作,更贴近学生,更细致有效。从目前情况看来,大部分毕业生党员能够发挥先进性作用,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学校和党组织的关怀传递到每一个同学的身上。

2.将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系统化、制度化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全面推动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结合和开展。以学生党建为组织基础,根据高校学生党员的特点,建立就业促进小组,通过一定有组织的活动对毕业生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建立党员就业档案,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学生党员促进就业的长效的可持续的机制,以先进党员就业研讨会、优秀党员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与此同时,注重将在校的非毕业生党员纳入各项工作中,以便工作的传承。

3.重视学生党员价值观的树立和正确职业道德的引导

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是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融入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学生党员的“群体效应”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有利于学生党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

4.发挥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积极发挥党员的群众连带作用,让学生党员成为就业指导教师和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使毕业生就业阶段的心理和工作层面的沟通更加顺畅高效。学生党员加强与其他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准确地了解同学的思想、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并且准确及时地向就业指导部门反映存在的问题,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在学生中建立正确健康的择业导向。

5.通过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地推进普通学生的就业工作

学生党员是众多学生中的先进团体,利用学生党员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同学参加到就业工作中去,群策群力,一起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出谋划策,既可减轻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负担,又为顺利开展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择业、就业氛围。

四、结语

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目的和最终愿望,而党建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工作特别是学生就业工作中,只有重视并真正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将党建与就业是当前高校工作有效结合,才能开拓眼界,放宽视野,才能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才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健康的发展环境,优秀的合作精神,良好的交际能力,出色的创新能力以及政治的人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以党建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的推动就业工作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成才等.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科技信息,2007,(29).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流动党员; 管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07-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做好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以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一、充分认识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性

(一)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当前,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他们的思想将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发生思想蜕变,理想信念模糊,党性观念淡化,甚至丧失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因此,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和宣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党的细胞,既有非流动党员所具有的共性,又有其个性,是我们党员队伍中的先进分子,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因此,抓好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我们的党是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因此,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同时,还必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抓好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大学毕业生党员作为特殊群体,在对其教育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去向难掌握。一方面,有的大学毕业生党员毕业后不主动与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处于“断线”状态;有的党员打工场所不固定,居无定所;有的党员来去自如,既不开具党员证明信,又不转移组织关系或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有的不接转组织关系,造成居住地和所属地无法实施有效管理的局面。另一方面,个别党组织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措施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到位。一些党组织重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轻党员队伍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对流动党员的流向过问甚少。

(二)管理难落实。有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远离所属党组织所在地,大学毕业后常年在外打拼,虽与党组织保持着联系,但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难以落实;有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将组织关系挂靠在父母所在单位或干脆揣在口袋里,以致常年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验证工作抓得不紧,致使一些大学毕业生党员外出前不办证,或有证不交给流入地党组织,导致管理难到位,成为挂名党员。另外,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处于“两不管”状态,即流出地党组织不能管,流入地党组织拒绝管。

(三)活动难开展。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的大学毕业生党员不闻不问,由此造成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

(四)教育难到位。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较快,党员对教育需求也各不一样。一些流出地党组织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流入地党组织也因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开展对流入党员的教育,致使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跟不上时展的要求。

(五)作用难发挥。有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长时间远离党组织,得不到党组织的帮助教育,组织制度的约束作用难奏效,易受不良环境影响。从调查的情况看,个别流动党员不遵守党的纪律,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起不到党员作用等问题比较突出。

(六)党费标准难把握。由于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工作变动比较频繁,收入也极不稳定,因此很难确定他们交纳党费的基数。目前,收缴党费的标准往往靠党员自报收入来定,或者是按党组织统一确定的标准来交,缺乏规范性和必要的监督。

(七)预备党员难转正。许多大学毕业生中的预备党员毕业后,党组织很难掌握其在外有关真实情况,难以完成培训、考察及政审等基础任务,给预备党员转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总结对流动党员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应该做到与党的政策相结合,与流动党员所在社区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一套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的长效机制,营造出“党在我心中,我在党怀抱”的良好环境,让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从源头实行双向管理。实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流出地党组织侧重于负责党籍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目标管理等;流入地党组织侧重于抓好思想教育,并将流动党员接受教育及表现情况,函寄流出地党组织,使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党员流到哪里,党组织就管到哪里,关心到哪里。

(二)简化接转手续,实行“两档合一”。以便捷高效为原则,构建流而不散的服务体系。一要规范并简化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的手续,施行人事档案和党员档案“两档合一”管理模式。二要实行“一人一卡一证”管理制度,为每一位流动大学毕业生党员制发《大学生流动党员联系卡》《大学生流动党员活动证》,架起党组织与大学生流动党员相互联系交流沟通的桥梁。三要建立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QQ群,搭建流动党员网上学习联络平台,为流动党员在网上开展学习、交流心得、互通信息提供保障。

(三)利用科技手段,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网络党校,开辟网上党建论坛,进行网上交流,使大学毕业生通过网络参加党组织生活、学习党的知识、交流心得体会。组织社区党员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毕业生党员创业就业。同时,大学毕业生党员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下,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服务人民,时刻为党旗增光添彩。

(四)通过多种活动,增强党员荣誉。一方面要根据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为党旗争光”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流动党员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扶助”工程、“爱心奉献”、“结对共建”等各种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党员尽快走出困境,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建立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激励机制,增强党员荣誉感。建立专人联系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责任制度和跟踪服务制度,由流动党员工作机构统一建立联系流动党员台帐。同时,切实保障好大学毕业生流入党员的党内基本权利,吸收他们参与流入地的党内事务,如党内监督、选举等,并在党内表彰时适当考虑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切实增强他们“我是党员”的荣誉感,激励他们主动亮出党员身份,自愿归属当地党组织管理。

(五)实施跟踪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信息库,记录每位流动党员家庭状况、教育经历、特长爱好等情况,并时常更新,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对没有落实工作的大学毕业待业党员,根据个人的特长,社区党组织推荐就业岗位。另外,开通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电话咨询热线,每位流动党员无论是思想问题,还是生活困难随时都可通过热线电话向所在地党组织反映。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树立典型示范作用。面对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在探索新处境、新方法过程中注重抓典型。首先要选择有影响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典型,同时要抓好事业有成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典型,通过舆论媒体宣传,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手段,及时总结推广流动党员管理典型经验,要善于发现、总结推广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强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促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这一工作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探索有效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对进一步加强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构建小康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各基层党组织,如何关心、帮助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把每一分子都紧紧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如何教育、引领他们在社会的各阶层、各行业、各地域都能真正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郭文倩.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创新模式的探索[J].学理论,2011(15).

[2] 唐振宇.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

[3] 戴长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之我见[J].党建研究,2008(3).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塑造和利用党员先进性,并以其为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就业工作服务。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既是新时期历史任务的迫切要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不断适应时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坚持了党员的先进性。只有坚持党员的先进性,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才有坚实的基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有保证。

中国共产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全党正在深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共贵州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这里仅谈一下在高校如何努力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

一、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切实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培养学生党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做好教育培养工作。要积极组织要求人党的学生认真学习并全面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实质及深刻内涵,以此武装头脑,用以指导他们的思想和学习。另外,还必须积极认真地选拔要求人党的学生优秀分子进人党校学习,让他们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纲领,了解党的性质、组织制度及党的组织纪律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用以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学习生活,使这些要求人党的优秀学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应要求他们在学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社会组织能力,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人中国共产党。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和慎重发展的原则,近两年来,我院党总支做了大量的组织培养工作,发展了学生党员129人,其中在校生党员79人,在校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19%,基本上达到了低年级班班有党员,二、三年级班班有党小组,四年级班班有党支部的目标。除此之外,学院还成立了学生综合党支部,由作风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年轻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强化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实践证明,所发展的学生党员都能按“三个倪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维护稳定,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加大力度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党员中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工作

学生人党后,要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按时过好党组织生活,不断组织他们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现实的各项方针政策,使他们了解政策、知道法规、遵守纪律、审时度势,在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使自己无愧于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要教育他们必须认真刻苦地学好各门专业知识。尤其是在我们旅游学院的专业知识课中,要求学生要加倍学好大学英语、旅游经济学、旅游写作、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法律基础,以及旅游民族学等等。为了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要求,我院还开设了形体课、礼仪礼貌课和饭店前厅运行与管理、饭店营销实务、客房运行与管理、客房和餐饮操作、旅行社经营原理等课程。要求学生毕业时要有英语过级证、计算机中级证、导游证、普通话证、毕业证、学位证书及有关荣誉证书,让广大学生及新培养的党员学生为旅游业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繁荣增强实在的本领和具体能力,否则就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那样,心想为人民服务,但没有实际才能和本事,不但不能服务,反而带来副作用。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作中,由于我们注重了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我院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为贵州旅游战线培养了2200余名学生,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从我院先后毕业出去的250多名学生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锐意开拓创新、发挥才干。他们工作在贵州全省各地、州、市、县的旅游局、规划局、建设局、省商专、黔东南师专、黔南师大、铜仁师专,以及旅游学校、贵州各大旅行社、酒店及旅游景区等。这些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单位部门的骨干及领导,普遍受到了社会和单位的好评。

三、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发展独特个性空间

为了使广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我院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组织和教育学生党员及广大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对学生党员和广大同学进行教育管理的同时,我们尤其重视组织和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大型社会活动,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深人群众。一是组织学生党员和广大同学参加学院的田径运动会,近年来曾获得团体总分一、二名的好成绩;历年组织参加学院的歌咏比赛和舞蹈比赛均获团体总分一、二名;在黑板报的评比中获第一、三名;在网络比赛中获第三名;我院根据专业上的要求,还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未来十佳导游的评选,并于最近成立了旅游协会和礼仪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二是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在大二开始考导游证,我院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已获导游证,并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时间由学院与旅行社联系后推荐到旅行社带团,对饭店专业的学生则推荐到酒店实习,让同学们熟悉、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行业中的各种技术技能。同学们在实习中主动把贵州的大好河山及民族风情介绍给游客,热情服务,既受到实习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为今后走出校门进人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真正知道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差什么和应该补什么,不少同学都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来的钱买书和买电脑带回学校,使党员学生和广大同学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本领,提高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的大千是中适应社会的变化及其发展的需要,使党员学生及广大同学具备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树立发展才是第一要务的观点和大局意识,深刻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从而树立起时刻依靠人民、处处不忘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点,为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超级秘书网

四、做好毕业生党员和广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生存和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DOI]10.13939/ki.zgsc.2017.09.137

201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管理工作,之后中办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发〔2014〕33号),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等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深入贯彻中央有关精神,我们通过网调、组织关系摸排、座谈、个别访谈、事迹报告会等渠道,用ASP技术自主设计《毕业生党员职业发展与组织生活现状调研问卷》(就业版)(自主创业版)(未就业版)局域网问卷,对2007年开始所发展的高职毕业生党员中1500人进行问卷调查,多视角多层次地了解当前高职毕业生党员就业和创业现状、发展和组织生活开展情况以及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无和能否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等作了系列系统的调研,发现主客观存在与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推动上级精神落地,为同类院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

1.1 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状况

调查显示,在就业竞争中大学毕业生党员占有优势,已就业的毕业生党员占95.2%(其中自主创业的6.7%),就业态势良性发展,说明高职毕业生党员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学生对于创业的渴求和J劲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尚有4.8%的对象仍处于待业状态或工作调整期。

1.1.1 毕业生党员大多数流向发达与较发达地区小微企业

60.91%的毕业生党员流向了小微企业,10.43%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10.01%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事业单位或国家行政机关,6.32%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中外合资或外资独资企业,还有12.33%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其他的单位。说明高职毕业生党员的主要就业市场还是在中小型企业,依据省情,毕业生党员大部分流向非公有制的新社会组织或者新经济组织,并逐步成为基层的管理骨干与中坚力量。其中无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杭州、宁波、绍兴这三个地区是毕业生党员首选的地区。这和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及城市发展进程、地理位置的影响密切相关。另外,专业对口、基本对口和专业不对口的比例平分秋色。

1.1.2 毕业生党员对自主创业充满期待

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初期的月收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月收入为1000~2000元的占81.42%,月收入3000~3500元的仅占3.81%;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创业初期的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40.28%,月收入3000~3500元的占43.05%。毕业生党员的年均收入差异也是比较大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提成、住房公积金及其他各类补贴折算现金)。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年收入为3万~5万元的占50.05%,年收入7万~8万元的仅占6.12%;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年收入在3万~5万元的占22.22%,年收入7万~8万元的占37.5%。这使毕业生党员对自主创业有着极大的主动性。

调研发现,目前仅有6.7%的毕业生党员在自主创业,参与创业的毕业生主流就是近四年的事情,低于3年的创业者占创业大军的90.28%。其中,有44.44%的创业动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12.5%的人认为应该为自己打工,自己说了算;有11.11%的人认为创业具有挑战性;有9.72%的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有8.33%的人创业是为了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和学科,进行自主创新与创造;有6.94%的人是为了使自己拥有更多个体空间;有4.17%的人仅因为机缘巧合而创业,而有2.78%的人则是因为其他。

选择自主创业的企业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利用C2C网站平台创业(如:淘宝网、易趣网)占16.67%;科研与技术行业(如: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占15.28%;物流商贸行业(如:零售)占12.50%;社会服务性行业(如:餐饮、书报、家政等生活类行业)占8.33%;现代制造行业(如:模具、数控加工)占5.56%;创意文化行业(如:广告)仅占1.39%,而选择其他企业或者行业类型的占40.28%。

1.1.3 毕业生党员不断地提升竞争力

有过两次以上职务晋升的占毕业生党员3.16%,有过两次职务晋升的占6.43%,有过一次职务晋升的占了22.66%,没有过职务晋升的占67.76%。参与学历提升的毕业生党员占就业总人数的56.16%,有过两次以上外出进修机会的毕业生党员占12.22%,有过两次外出进修机会的占8.75%,有过一次外出进修机会的占20.86%,而未就业或者缓就业的参与学历提升的占未就业党员总数的60.78%。无论是已就业的还是未就业的毕业生党员,都十分重视学历提升与技能转型。

1.1.4 毕业生党员职业的不稳定性

有69.75%的毕业生党员单位变换一次,有22.51%的毕业生党员单位变换过两次,有7.75%的毕业生党员单位变换三次甚至更多次,表明就业职业的不稳定性。对于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而言,因工资待遇而变动单位的占27.30%,因前景困惑而变动单位的占25.71%,因生活环境而变动单位的占13.44%,因人际关系而变动单位的占3.49%,其他因素占30.05%。

1.1.5 毕业生党员存在各种职业压力

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认为自己压力非常大的仅占6.46%;认为自己压力大(感觉明显)的占24.55%;认为自己压力一般,还能承受的占57.14%;认为承受的压力不大,没明显的感觉的占9.42%;认为完全没有压力的占2.43%。毕业生党员认为在所承受的主要压力中,“知识和能力不够用,难以胜任工作”这个压力是最大的,占总数的24.93%;“就业形势严峻,担心干不好就失业”的这类压力占23.58%;“工资太少,家庭负担重”的这类压力占19.46%;“人际关系复杂,难以处理”的这类压力占17.48%;“工作太忙,总有加不完的班”这类压力占14.55%。这其中知识结构不合理水平技能低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在工作实践中毕业生党员也认识到了自身职业素养的不足,其中最为不足的在于所学专业技术与技能,这个方面占总数的21.88%;认为自己英语能力不足的占18.73%;认为自己独立工作能力欠佳的占13.73%;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欠佳的占13.52%;认为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够好的占11.99%;认为自己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不够强的占4.59%,认为自己通识文化知识不够的占2.89,其他方面的占7.83%。

1.1.6 毕业生未就业党员择业观与定位影响因素多元化

在未就业毕业生党员中,认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施展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占52.94%;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占15.69%,为生计需要占9.80%,为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占7.84%,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占5.88%,其他占7.84%。

在未就业者的就业考虑中,首先是个人发展占47.06%,其次考虑工作单位所在地占21.57%,薪资待遇及工作单位性质和规模均占19.6%,与专业是否相关方面的考虑只占7.84%,还有其他因素占3.92%。他们对薪资要求普遍不低。月薪定位在1501~2000元的占11.76%,在2001~2500元的占21.57%,在2501~3000元的占35.29%,在3001元以上的占31.37%,没有人在1500元以下。

在未就业(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心里,认为导致自己就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的占33.33%,认为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占27.45%,认为是学历不够高或者所学专业不理想的占15.69%,认为是获取就业信息有限的占3.92%,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9.61%,没有人认为是自己应聘面试能力水平差而导致无法顺利就业。

1.2 毕业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基本状况

目前毕业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主要呈现以下状况:

(1)组织关系主要按在原户籍所在地(占64.33%),在工作单位(占14.94%),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占10.55%)三落户,其他方式落户(占10.36%)。

(2)组织关系落户的所在支部的活动开展情况不尽相同,能正常开展活动的占61.53%;而只收党费,很少组织活动的占16.15%;从未开展过活动的占6.16%,半年多没收党费的占1.87%,其他还有12.42%。

(3)落户所在支部的活动开展频率也是不同的,一季度开展一次活动的占49.31%,而半年组织一次活动的占26.24%,一年组织一次活动的占9.34%,从未组织过活动的占14.84%。

(4)对组织生活的观点看法中,觉得应该参加组织生活,增强党性与组织观念的占80.58%,想参加组织生活,但单位的党组织没有召集党员活动的占16.71%,觉得自己只是打工的,只要赚钱,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的占2.33%。

(5)愿意在群众中亮身份,觉得这让我感到光荣的占48.93%;认为这可以促进我的工作(业务)开展的占33.05%;表示不愿意在群众中亮身份,认为这会让群众对我的要求更高的占1.21%;表示不愿意在群众中亮身份,认为这会影响我的工作(生活)的占1.48%;其他的观点占15.22%。

(6)对自己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评价中,认为自己一直在较好发挥的占52.94%,认为自己只是有时发挥的占39.96%,认为自己与其他人没有差别的占6.91%。

(7)认为新时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形式中,应该是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占83.66%;认为应该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占58.08%;认为应该多参加公益活动的占72.64%,其他的占21.29%。

2 毕业生党员生存和发展问题分析

依据参与调研的毕业生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方向、收入情况、职业发展、职业稳定性、遭遇的职业压力、创业能力及未就业情况的数据分析,大部分毕业生党员就业情况较好,特别是在自主创业方面更是起到了“标杆”作用,部分问题分析如下:

(1)落实单位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初期的收入大部分处于较低状态,解决生活保障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月收入3000~3500元的仅占3.81%,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月收入3000~3500元的占43.05%。

(2)就业竞争力和先进性意识欠强。数据显示,这些毕业生党员中,没有职务晋升的占67.76%,岗位上追求无功无过的占32.33%,没有过外出进修机会的占58.17%,觉得自己压力大“知识和能力不够用,难以胜任工作”但又没有作出应有努力的占总数的24.93%,

(3)未就业人员自我定位不准,择业心理依然是困扰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高不成低不就且总是抱怨,特别是作为曾经在校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党员,总认为自己是很优秀的,怎能大才小用,都很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进大公司来锤炼自己,彰显自身的价值。其实,反映的正是眼高手低的择业心理和社会现象问题。

(4)新兴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机构不齐备(或没有党组织)以及老的基层组织不健全,或者组织体内部的争权夺利,是影响毕业生党员及基层党组织党员组织生活开展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有60.91%的毕业生党员流向了绍兴、宁波和杭州等地区的小微企业,他们在校期间千锤百炼才进了党组织的门,到了工作单位却发现组织关系不能顺利落户或者组织关系落户地与实际工作场地不一致,或者组织生活开展得少等而逐渐对党失去应有的追随和向往。这是在今年全党上下党员组织关系大排查中发现之前有6.22%的党员处于失联状态,其中女毕业生党员占4.63%;还有0.165%的毕业生党员处于口袋党员状态的重要原因。

(5)对组织生活的政治与精神需求和组织关系所在地的组织生活松垮间的思想反差很大且矛盾不断,预备党员转正被拖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党员队伍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6)少数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党组织在对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漠视青年人发展可塑性强的特性,在发展工作中,眼光往往过分地把专业学习成绩和评优评先情况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而对政治标准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未能给予高度重视,对政治理论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水平的考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活动内容缺乏创新,一味图形式,走过场,都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同时,也造成其所发展的党员缺乏主动参加组织生活的习惯、责任意识与政治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细则[Z].2014-6-11.

[2]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Z].2013-11-26.

[3]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Z].2015-1-19.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党员毕业生 社会适应 访谈 对策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社会转型的进程不断加剧,社会职业结构、职业素质要求、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职业与庞大的就业队伍之间正发生着复杂的互动。当前,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无业可就”、“跳蚤”(频繁跳槽)、“蚁居”、“啃老”等不适应社会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高等教育本身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社会安定及毕业生幸福感的综合性问题。国内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是指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与社会互动中,为达到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各方面所具备的有序列、有层次的知识结构,对环境健康的心理反应和调整行为方式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特征。[1]有的学者则从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角度提出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培养对策。[2-3]

高校作为青年精英汇聚之地,发挥着吸纳党员新生力量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它作为思想文化集散之地,又发挥着影响社会思潮走向的“辐射源”作用。可以说,高校党员的培养质量是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基础。因此,研究大学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提高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不但是毕业生党员自身人生大事,而且是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开展毕业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中的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高校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二、关于高校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访谈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式,于2012年12月对广州市内28名大学毕业一年半年左右的党员进行深度访谈。在受访对象的选择上,研究者重点考虑被试对象社会行业分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综合考虑男女比例、工作形式、居住方式后选定。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总人数2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公务员队伍3人,国企7人,外企12人,其他企业8人(其中商业银行3人,证券业2人,民营外贸业2人,教育培训机构1人);受访对象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涵盖办公室文员、行政助理、销售、前台、证券从业员、培训师等;受访对象有自己租住房屋,与朋友合租房屋,以及与父母共同居住等形式;受访对象均是2011年6月离校的本科党员毕业生。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初步的访谈提纲后,选取5名2011年的党员毕业生进行预访谈,并结合访谈开展情况修正访谈提纲,继而对28名被测对象进行正式访谈。每位对象的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后,笔者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二)访谈发现。

受访的28名党员毕业生总体上表示对新的工作生活已经适应,但刚刚入职时普遍经历不适应期;从很不适应到基本适应,普遍需要3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大部分受访者在半年时间里可以基本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受访者不适应社会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工作适应问题

工作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主要方面,但受访的毕业生党员对此感到问题较多。“第一个月,我们单位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几乎否定了我以前所有的教育。我从培训会里学会了写通知,写memo,才知道衣服要怎样穿,甚至是走路的方式都重新学习了。”一位外企的受访者说。“在学校的时候我的C语言学得最好了,但是公司用的不是这种语言,所以我入职的前半年都是白天挨骂,晚上自习。”“我最不擅长写材料,什么总结、评优材料、领导讲话稿,有时还需要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我至今仍感觉压力很大。”“单位经常开会,但是氛围不像学校了,不能随便说话,要多听,回来好好赶任务。说多错多,说多做多。”等等。总的来说,缺乏工作岗位的相关技能与知识是受访党员毕业生不适应新工作的主要表现。

2.社会生活适应问题

社会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也是受访者反映问题最多的部分。不清楚户籍、党组织关系的转接程序等问题,让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在报到之初就四处碰壁,反复跑腿;不懂得租房、做饭、购物、理财等生活技能也让高校毕业生们感到生活艰难。“我的党组织关系转接的介绍信一直放在家里,我不知道要交的。直到上个月单位党委催,我找出来又过期了,回去学校重开,学校说时间太长不能再开了,所以我应该就算退党了吧。”一位受访者难过地说道。“我不善于做饭,而且有点懒,所以只能一直吃快餐,很不健康的。”“我明明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但总是留不住,也不知道花到哪儿去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觉得很好。”

3.组织生活适应问题

受访的党员毕业生普遍反映工作单位的组织生活是非常少的,有的甚至反映说工作一年半还没有参加过单位的组织生活。对于有组织生活的单位,受访者反映单位的组织生活过于轻松,通常就是组织大家周末自驾游,聚聚餐。不少受访者反而觉得大学里的组织生活内容充实、形式丰富,不能适应工作单位完全要依靠自己进行理论学习、自觉要求自己的模式。“我们半年有一次组织生活,但都是视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什么的,我觉得挺没有人情味的,我很怀念大学的组织生活。”一位证券公司的毕业生党员说。受访的少数公务员岗位的毕业生党员感觉自己单位的组织生活形式多样,认真严肃,跟大学期间的组织生活差不多。

4.人际交往问题

受访的毕业生党员普遍反映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适应状况较好,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私人时间有限。“我感觉工作后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时间了,以前还可以逃课,现在周末不加两天班算是好的了。我有时间就宅起来睡懒觉,没什么时间去交际呀。”二是交际面不广。“我感觉上班后的生活就是朝九晚五,我的交际圈子除了上班时跟几个同事一起,就是周末重新回到大学的朋友圈子中,我的圈子太窄了。”三是存在交际自卑感。“我在公司是新人,我不敢主动跟别人交往免得人家说我搞关系;我在大学同学中算是工作比较差是吧,我不好意思跟他们联系了;我在小区是租住客,平时也不敢主动跟邻居们交朋友。所以这一年多我都挺寂寞的,我感觉这样很不好。”四是过度的自我保护。“长辈都说在单位要谨言慎行,不然很容易吃亏,因此我非常戒备,不敢跟同事深交。感觉现在交朋友很难很难了。”

5.心理依赖问题

受访毕业生党员大多表现出对母校、对家长的依赖。“工作后一年我都住在大学旁边的农民出租屋里,周末有空就回学校图书馆或者去打球,感觉自己没有离开学校很久。”“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留校读研,我就一直住在她的宿舍里,到现在也没有搬走。”“感觉很想学校,很想念在那里吃饭、购物什么的,比市区便宜多了。”“毕业后的半年里我们同学经常约着回学校打球、聚餐,现在渐渐少了。”“我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有时候一天打几个。基本上我遇到的所有事情都会跟妈妈说,她总能为我解忧。”另外,笔者在访谈过程中还发现有受访毕业生党员表现出对同事,特别是上级的依赖心理。“头儿分配什么做什么吧,我也不想搞太多事情。”“工作任务?我们都是开会分工怎么样呀。反正我是不会主动要任务的。”部分受访毕业生表现出依赖性的工作观念,他们在工作上基本靠领导安排,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范围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但他们不清楚别人已经不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他,二是以独立承担职业责任的标准来要求他。[4]

三、党员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原因分析

高校党员毕业生对社会适应的诸多问题,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及其相伴而来的就业方式、用人观念、职业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密不可分。当然,相对于客观环境层面的因素,高校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方面的主观问题也值得深思。

(一)生活实践能力不强。

生活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主要包括在生活上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比如说做饭,购物,搞卫生,等等。当代大学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受到很好的照顾,有的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生活中惯性地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实践锻炼,生活实践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一直偏向理论灌输,难以提供生活实践机会供他们进行实操训练。因此,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进入社会之初,都经历生活知识匮乏,生活实践能力不强的窘境,有的甚至因此一蹶不振,丧失服务社会的信心。

(二)业务素质不高。

调查显示,毕业生感到工作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44.2%,能力不足17.4%,合计为61.6%。[5]这说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不够理想,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部分大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知识面较窄、学习能力不强、动手实践能力差等弊端延伸到工作岗位,便造成了他们业务素质低的现状。业务素质方面的不足是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主要障碍,这在一方面加重了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关系更为紧张,“大学生不好用”成了一些雇主的抱怨之词。

(三)人际协调能力有限。

访谈结果表明,大学党员毕业生的人际协调能力有限是他们不适应社会的主要表现之一。影响党员毕业生人际协调能力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的人际交往态度。有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人际交往态度总体上并不积极。积极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仅占43%,而41.2%不太主动,比较被动的有8.4%,从不刻意去结识他人的占7.4%。[6]另外,用人单位人际氛围与学校的差异也让不少党员毕业生感觉无所适从。在学校里,他们能够张扬个性,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在用人单位,他们往往需要压抑个性,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有限的人际协调能力让不少党员毕业生感觉聪明才智无法得到发挥与认同,这也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一大阻碍。

(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家庭的过分宠爱、学校的安逸纯洁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不强。当今的大学生多半在家人过度的赞美和关爱中成大,无论感情、意志都表现得比较脆弱;而当前的教育大众化环境也未能在学校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一旦高校毕业生脱离父母、学校的监管而走向社会,强烈的依赖心理和竞争意识缺乏的弊端就会显露出来,他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悲观失望以致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利于当代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

四、提高大学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

质量认证理论中有句至理名言,“fittestforuse”,即适合的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只有大学党员毕业生适应社会,才能达到“公众满意”的效果,才能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党员毕业生是否适应社会或适应程度如何,无论对于学生党员的成长,还是对于高校、社会的良性发展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针对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问题,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苦练内功,提倡一专多能的“专才+通才”教育。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大学生不好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难以胜任所从事的工作。有人曾调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欠缺的因素,结果最为欠缺的是他们的“基础知识”,排列第三的是“专业知识”。[7]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顺利适应社会的最根本因素是知识技能内功的扎实。我们提倡学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专才+通才”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指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除了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文学、历史学,以及管理、营销理论等,使自己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高校的党员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通常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政治理论学习等,往往更容易忽略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党员学生务实求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让自己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从对高校党员毕业生的访谈中可以发现,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笔者倡导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学校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注重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与企业环境紧密结合,让学生多渠道了解企业需求,尽早接触社会。(2)搭建专业竞赛平台,让学生在创作竞赛作品中学习。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积极开展相关的竞赛型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培养科技创造力。(3)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引导学生积极申报专利,并为学生的实践作品提供市场转化渠道;鼓励学生借助科技创新自主创业。

(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较差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毕业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一方面,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能采用求助、努力争取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适应工作社会。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客观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克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

(四)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提高适应社会的主动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纷纷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招聘会、提供需求信息等形式开展工作,为学生顺利找到理想的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普遍而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本质的理解,仍然是以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为主,[9]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辅导的目的在于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选择与规划、通过促进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具体而言,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成长六个步骤。[10]只有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生涯辅导,唤醒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工作世界,并为此开展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系列活动,才能从根本上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务实的离校教育,提高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

离校教育是高校在毕业生离校前进行的系列教育的总称。通常,高校会在毕业生离校前通过辅导员召开毕业生大会、毕业聚餐、毕业生晚会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感恩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然而,目前很少有学校能系统、科学地安排离校教育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离校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初入社会必需知识的教育,例如离校手续的办理,户籍、档案、组织关系的转接手续,报到证的用途及时效,助学贷款的还贷细节等毕业生必须经历却经常出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将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6][7]赵发旗,李露,程俊俏.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02):3-8.

[2][5]胡杨.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31-34.

[3]邓红霞.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111-113.

[4]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06.

[8]江巧瑜,许能锋,曹建平.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1):25-27.

[9]程良越,王建农.职业生涯辅导[M].香港:职业导师杂志社,2007:28.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党员 组织关系管理 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

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是我党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毕业生党员数量逐年增多和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工作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切实做好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党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包括毕业大学生党员数量)迅速增多,造成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盲目就业、岗位不适应而频繁地跳槽,也大大增强了毕业生党员的流动性。毕业时由于未及时落实单位,或工作单位根本没有建立党组织等原因,而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学校或当地人才交流中心的流动党员数量逐年增加[1]。毕业生党员数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对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工作形成严峻挑战。

(二)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薄,党性不强。

学生党员党龄较短,在校期间接受党组织教育时间不长,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缺乏,组织观念不强,党性意识淡薄。离校后,大部分毕业生党员都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但在新的环境中,特别是面临较强工作压力下,有些毕业生党员往往忽视党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导致组织关系介绍信长期自行保管,超过转接有效期(也有少量组织关系介绍信丢失现象)。某些毕业生党员将组织关系转接到其亲戚朋友居住地的街道、乡镇所在党组织,造成其本人与组织关系分离,出现所谓的“空中党员”现象[2];有些“空中党员”无处交党费(大部分连续6个月以上没有缴纳党费),没有机会参加组织生活[3]。对于预备党员而言,没有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党组织无法评价其思想动态;预备期满后,若未能及时提交转正申请,党组织就无法对其进行党性教育和管理,不能按照程序如期转正。

(三)部分高校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力。

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不到位,认为学生毕业以后,学校就没有义务了,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应该由社会责任,不应该由学校负责。有些学校甚至强制毕业生党员毕业后立即将其组织关系迁出高校,对于留在学校的组织关系材料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加之高校相关部门的监督不力,造成部分毕业生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毕业生党员则无法定期过组织生活,无法按时缴纳党费,更不能有效地履行党员义务,甚至与党组织长期失去联系[4]。由于个别高校党组织的监督不力,这种违章的行为时有发生。

(四)组织关系转接程序繁琐,地方党组织重视不够。

党组织架构的级别设置及隶属关系繁冗也造成了组织关系转移流程过于复杂。由于党组织关系结构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必须层层办理,这种手续操作相对繁琐。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不仅要耽误大量的时间,还要消耗大量精力、财力,假如毕业生党员对接收地党组织隶属关系不了解,很可能出现开错组织关系介绍信等情况,人力、物力上都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现象,也造成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不及时转接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党务管理者应积极研究新对策,使毕业生党员自觉主动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重视毕业前引导,持续强化教育。

强化教育是树立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毕业生党员在以后的各个领域里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除了在校期间的入党教育外,还应该做好大学生毕业前和离校后两个阶段的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全程教育体系。

1.毕业前的针对性教育。毕业前的教育主要以增强党员意识、树立党员形象、明确组织关系接转程序、了解延误接转的责任及后果、如何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为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学习和教育,高校毕业生党员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熟练掌握组织关系接转流程。

例如,在毕业离校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及各二级院系党组织会对全体毕业生党员进行一次专题教育活动,使其明确组织关系的转接程序(见下图),多年来取得理想成效。

图 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流程图(省内互转)

2.离校后的动态跟踪教育。离校后的动态跟踪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沟通手段、方式,针对流动党员为主、兼顾其他稳定的毕业生党员的跟踪管理教育。通过动态跟踪教育,随时掌握毕业生党员个人情况,旨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政治觉悟、强化党性意识等。除此之外,也包括对毕业生中的预备党员继续进行组织考察,使毕业生党员在学校的组织教育与毕业后的发展相互衔接,切实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工作。

(二)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网上教育管理。

在学生毕业之前,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党员个人信息统计工作,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对所在支部、入党时间、组织关系流向、联系方式(包括通讯地址、手机号码、家庭电话、QQ号码、E-mail)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定期对毕业生党员的信息进行检查,做好党员身份核实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毕业生党员信息化管理与交流的平台,建立“网上党校”和毕业生党员QQ群,加强学校和毕业生党员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5]。对于一些多年没有办理转接手续的毕业生党员,党支部要及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QQ交流群等)通知本人及时办理组织关系手续,并给予批评教育;对于符合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或自动退党条件的,应根据《》规定,及时通知本人,并按照相关程序严格处理。

(三)制定毕业生流动党员相关管理制度,推进规范化管理。

加强毕业生党员之间的沟通,应制定相应制度把流动党员“转出、管理、转入”等具体过程进行规范,包括《毕业大学生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和学习制度》、《毕业大学生流动党员扶贫助困制度》等制度和办法。第一,发放“流动党员活动卡”。要求流动党员凭卡参加各种组织生活,参加的每次活动,活动卡上及党组织都要做好备案。同时,必须接受定期的党的理论学习,要求定期向党组织进行思想和工作汇报,尤其是对长时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不交党费的,必须以不合格党员严肃处分。第二,设立“扶助基金”[6]。对以前有过特别贡献的生活困难党员要及时提供相应照顾;对自主创业的流动党员提供资金帮助,以帮助克服创业中的实际困难。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组织关系管理服务水平。

在党组织关系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全天候”的服务,充分利用短信、邮件、QQ等新媒体,努力形成与毕业大学生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群体的双向互动。针对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落实难等问题,设立“流动党员关爱中心”、“流动党员联系中心”等机构,对于暂时无法确定工作单位的党员要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应积极指导和帮助毕业生流动党员尽快找到新的基层组织。通过加强党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提升服务水平,高校毕业生党员更好地进行组织关系接转和克服其他具体的实际困难。

例如,我院党务部门梳理编制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地去向指南》(见下表),解决了组织关系“转到哪?”的问题,方便毕业生党员进行组织关系接转,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表1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地去向指南

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日趋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高校各级党委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对于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毕业生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党员建设的伟大工程,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毕业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加强组织教育,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总结经验,促进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工作更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永先.对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行政管理,2008(5):245-246.

[2]祖勤.浅议如何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1):61-63.

[3]陈阿卿.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J].龙岩师专学报,2004,22(2):139-140.

[4]钟桂安.加强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J].科教文汇,2008(3):33.

[5]于慧芳.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06(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