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设计论文范例6篇

ppt设计论文

ppt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 PPT 软件 认知工具 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微软1990年代开发了PPT软件,在此后的20多年里,这款软件极大地改变了外语教学模式,成为教师授课不可或缺的工具。从近年来教育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我国现阶段PPT软件的使用一般都定格在教师施教的层面上,是一种“单向度人”的教学工具。( 于忠海,2012 )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学院英语教学的观察和研究认为,PPT软件的使用既可以是教师施教工具,也可以是学生的认知工具。

1 软件与教学模式转变

PPT软件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文字和图片一起带进教室,这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PPT软件问世以前,国外教育先进国家就广泛地使用着图片图像进行教学。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有胶片幻灯机和薄膜投影仪。那时,我国课堂里除了一些挂图外,则较少地使用图片图像教学。长期教育技术上的差别导致了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教育水准的差距。回忆一下当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观看幻灯片的故事,能使我们认识到图片形象在认知过程中的震撼力量。鲁迅在《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中都提到了在日本课堂里观看幻灯片的事。那是一些中国人被杀头或枪毙的幻灯片故事图片,围观的人群中有日本人,也有麻木的中国人。鲁迅回忆说正是这些幻灯图片,使他弃医从文,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鲁迅所言说的正是图片图象的教学效果。

时过境迁,近年来PPT教学课件将图片图像带进了课堂,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PPT软件也成了最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一般而言,PPT课件主要是在教学信息量和学生记忆模式上带来了变化。首先是信息传播量的增加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外语老师授课主要依靠口头和板书传递信息。老师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板书上,而学生则把时间花在抄录上,教学效率低下。使用PPT课件的不同在于,语料资料事先就制作在PPT页面上,实现了信息的大量传递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在认知模式和记忆模式上也带来了变化。过去,教师基本上是以单纯语言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虽然偶尔也使用教学挂图,但次数有限。PPT课件使图片图象的使用成了一种教学常态。从理论上讲,学生的识记行为,分为有意识识记和无意识识记。其中无意识识记的内容在头脑中存在时间短, 有意识识记的内容在头脑中存储时间长。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识记,有时是对口语的听觉识记,有时是对书写文字的视觉识记。学生注意力稍不集中,听觉识记和视觉识记就转化成无效的无意识识记。因此,当语言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图象时,学生识记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由此得到延长,强化了有意识识记。此外,学生的识记还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容易遗忘,意义识记保存长久。PPT课件中的图片图象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支持意义识记,使记忆保持长久。(郭庆然,2008) 国外认知理论研究表明,人类对于语言文字的记忆与图片的记忆模式不同。语言文字具有一套表示因果关系、类比关系以及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联系的复杂的明确标志。语言文字的记忆依赖于这些关系。 而图片的主要特征则是其视觉上的形象性,图像被认为比文字更容易获得传播。因此,在语言文字教学中,使PPT课件中的图片内容与文字内容相结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观察,目前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高等院校的课堂里,PPT教学课件的使用已经普及,实现了从单纯语言文字讲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变革。然而,PPT软件的学生认知工具层面的意义以及方法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2 软件驱动的教学再创新

PPT软件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推进,源于它的从教师施教工具向学生认知工具的转变;一些看似偶然的在PPT使用方法上的创新,比如令学生利用PPT软件完成课后作业,存在着必然的普及与常态化趋势。

笔者最近对浙江台州学院的调研显示,该学院至少有两门外语类课程的教师,把PPT的使用作为学生完成课程作业的一项要求。一门课程是该学院的《商务英语I》。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门教育部近年来确认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这门课程除了对同学进行商务英语语言的教学外,还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商务能力的培养。就外语专业的教学而言,英语语言教学为其优势,而加强商务能力培养的要求往往难以落实。为此,该院《商务英语I》课程设计了一系列虚拟的商务活动,要求同学通过PPT软件平台来完成。这些虚拟活动包括,虚拟公司组建,商务信封信笺设计,商务名片设计,员工服装守则制订,文档转换展示,组织结构图设计,图表制作与转换,音频视频编辑展示,商务报告报表制作,市场份额表达,营销促销计划设计,品牌标识和商标设计,产品和广告设计,工作流程设计,虚拟盘存表达,各种商务软件使用展示,群发邮件地址库的建立等近百种虚拟商务活动。要求利用PPT完成作业的课程并非只限于商务英语,该学院的英美国家概况课程也借助PPT软件带动学生学习。英语国家概况在外语类课程中是一种扩大知识面的阅读课程,内容涉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和英国等英语国家的综合知识。该课程课堂讲授内容量大而繁杂,以往教材倾向于使用数字和地图来浓缩讲授信息,因而大大降低了教材的可读性。学生对这门重要课程的兴趣不高,不少学校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自修课。针对此种情况,该院《英美国家概况》课程老师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他们将每个单元分为两个基本部分,文本学习部分和利用互联网和PPT进行制作的学习部分。比如在主题为“民族”的单元里,除了一段基本英文学习外,学生被要求分组围绕“民族”这个话题,选择规定的子话题,利用互联网和PPT制作来完成学习作业,所涉及英语国家民族话题包括:少数族裔的体貌特征,书写语言的多样化,衣饰首饰的特征,族裔关系的演变,少数族裔对社会的贡献和政府政策等十几个英语子话题。又如在主题为“教育”的单元,除了英文文本学习外,学生利用互联网和PPT完成的十几个子话题包括介绍英语国家大学、国外校园暴力、、歧视等问题,还包括比较中外大学同异,接受留学生政策等。整个英美国家概况课程可供同学选择的PPT学习话题不下上百个。

台州学院的商务英语和英美国家概况教学实践有着较好的效果。学生利用互联网和PPT软件进行学习的热情十分高,他们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性和能力出乎教师的预料,学生对自己完成的PPT作业也感到自豪。在展示环节,学生表现出了对现代企业商务活动的理解,表现出了商务文案工作的能力,也表现出了对学习话题的研究能力。可以肯定,利用PPT软件作为学生认知平台是一个值得倡导的学习方法。

3 软件认知工具的新定位

学生利用PPT软件完成作业应该被认定为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在这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可以得到培养。以下仍以台州学院的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学生PPT作业的完成过程。这个分析表明,学生至少在9个方面可以获得商务知识和商务能力的培养。(1)团队能力:按规定每个PPT作业子话题均由学生小组完成,同学在团队作业中,可以学会互相依存,互相协作,从而培养了现代企业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2)审美能力:学生在PPT作业中,对素材的色彩,形状,布局,格调均有机会进行思考和讨论,审美和批评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3)设计能力:完成规定的商务英语子话题的PPT作业,无意间使学生进入了平面设计领域。商标设计、品牌logo设计、广告设计等均需要平面设计技巧。以前外语专业的学生一向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此,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了实践的机会。(4)自学能力:PPT作业的完成,要求对互联网进行搜索,鉴别材料,取舍资料,接触公司网站,因而可获取商务知识和语言知识。(5)软件能力: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客户管理等软件中包含着商务原则。商务英语课程安排同学试用互联网中共享软件,将数据导出贴在PPT页面上。这个作业能够使同学接触商务软件,也能使学生对软件中包含的商务原则有所体会。这种对商务知识的认知很难通过短暂的课堂语言教学实现。(6)动手能力:PPT页面的制作对学生动手活动有所要求。各种材料压缩解压,下载上传,图表制作,图文设计都有赖于“动手做”才能完成,这种活动部分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7)想象能力:学生所完成的PPT制作页面,均以虚拟公司为背景,各种商务活动的操作,大多出自想象。员工的想象能力是企业创新的源泉,PPT学习平台可以支撑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8)展示能力:PPT作业完成后,按要求须进行展示讲解。这涉及到英语口语,肢体语言,表情表达,团队配合。讲解中商务展示能力,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此外,(9)计算机网络能力:外语专业的学生以往不太强调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译。”PPT软件的使用,使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培养。以上分析仅仅部分地论及了PPT软件的使用和学生认知过程的有益关联,其他隐性益处尚待深入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教育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正在向学生中心,教师主导模式转变。这个转变是以一系列认知理论为依据的。国外一些培训机构的研究表明,人们大脑记忆的信息10%来自阅读,20% 来自听觉,30% 来自视觉,50% 来自视觉和听觉,70% 来自视觉和讨论,90 % 来自亲身参与。他们提出,“讲授易于遗忘;展示有助记忆;参与获得知识 (Tell me, I will forget soon; Show me, I will probabl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certainly learn.)”的认知理念最近几年,教育领域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参与的提倡与鼓励。PPT软件可以认定为外语类学生可资利用的认知平台。这个平台使用的特点是动手参与,进行资料搜寻,资料舍取,图片裁剪,页面设计,逻辑排序,信息识记等。这是个与外语类课程传统学习习惯不同的学生中心-教师主导的认知过程。

4 小结

PPT软件从外国语类教师的施教工具转向学生的认知工具既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变化,也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支持和认可。一个可持续的支持和促进这种转变发生的方法,就是教师加强对外语类课程的学生PPT活动设计。不仅将学生参与的PPT活动写进教学教案,而且,应该像台州学院的商务英语和英语国家概况课程那样,将成熟的学生PPT活动任务,编入教材里,使其如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一样成为外语类学生的常规认知手段。

参考文献

[1] 罗刚,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幻灯片事件:9.

[2] 郭庆然.广告理论与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40.

[3] [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王波,译.新华出版社,2003.

ppt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纯文字教学;PPT;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32-03

1 前言

PPT用于教学有20余年的时间了,直至今日有关研究一直不断,成果颇丰。截至2015年初,在某著名学术搜索中,以“多媒体教学优势”为搜索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到

102 000条相关文献;以“多媒体优势”为题目进行搜索,搜索到146 000条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中,以“多媒体教学优势”为搜索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到161条相关文献;以“多媒体优势”为题目进行搜索,搜索到128条相关文献[1]。所有的文献都是对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总结,内容涉及各个科目。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正在探索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探索的同时,多媒体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在Google学术搜索中,以“多媒体节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5290条;以“多媒体节约教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2790条;以“多媒体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1480条。由此,说明对于多媒体技术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受到很大范围的关注。

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文字性叙述的阶段[2-5],很少有学者用数字或者客观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几乎没有用量的形式来说明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效率关系的研究成果。

上述情况,不能不说是当前相关研究的一种缺失,因此非常有必要用客观的方式对“用PPT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结论进行验证[6]。

2 研究设计

“课堂效率”的界定 效率一词源于物理学,但被各行各业引申出多种含义。在教育研究领域,虽然在大量文章中都出现过“课堂效率”或与之相类似的词汇,但对其进行深入讨论的并不多。由于研究需要对“效率”“时间”等进行计算,得到具体的数据,因此仅从定性的角度泛泛地探讨其含义是不够的。为此,首先引入节约时间的概念,即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教育装备完成教学工作的时间差。节约意味着花费时间的减少。

如以黑板教学为基准,用PPT教学所节约的时间te为:

te=tB-tp

其中,tB为使用黑板完成教学的时间,tP为使用PPT完成教学的时间。

有了节约的时间,便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的效率”,即以黑板教学为基准,用PPT教学所提高的教学效率为:

研究的总体设计 本研究的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由课程分析及分类、演测课堂的设计与观察、真实课堂的观察和演测、数据分析和处理几部分组成。

1)课程分类。虽然都是在教学中使用文字,但是各种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本研究将其做了多种维度的划分。

①按文本长度划分为“很少的文字(简洁的提纲)”“适中文字”和“较多文字”;

②按文本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了解文本(浏览观看)”“学习讲解文本”“记忆文本”“抄写文本(如一些简短的定义或文字)”“试题文本和答题过程文本”和“小结文本”等;

③按文本内容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单纯文本”“表格类文本”和“多种类字符文本(含部分数字、字母、符号等)”。

2)实验课堂的演测。演测法是研究教育装备效能的一种有效方法[7]。研究中针对课程分类,设计一组典型课程,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分别用PPT和黑板对内容相同的课程进行演测,以得到结果。

3)真实课堂的观察和演测。分别选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语文和数学的视频课程(用PPT的)直接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况下用黑板进行演测,得到对比结果。选取的视频课程均为各省市优质的视频课程或者省级、部级的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等。

4)数据分析和处理。对各演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用统计处理的方法分析使用PPT教学和使用黑板教学的差异情况,最终给出问题“PPT是否能够提高纯文字类教学的课堂效率”的研究答案。

数据采集的基本规则 由于没有寻找到能够满足研究所需要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采取人工观测教学视频、人工采集数据的方法,即人工将课堂上符合观察要求的时间段的时刻记录下来,通常是边观看边记录。记录原则:教师利用PPT进行授课时,在播放文字类教学内容的开始,对视频进行暂停处理,记录开始时刻,然后继续播放,到播放文字类教学内容结束时,对视频再次进行暂停处理,记录结束时刻,此刻人工数出该时间段PPT展示或板书的总字数并记录。如果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观看不够清楚,可以回放视频,重新进行时间段的记录。

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对样本采集的规则做了规定。语文样本对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字、数字、标点符号,字数统计时,每一个文字作为一个单位,计入总数;每一个数字按照数字表示的含义,计入总数;标点符号不作为计数单位,不计入总数。数学样本对象构成比较复杂,表现形式有文字、数字、数学符号、数学单位、标点符号。在进行字数统计时,与语文学科相同的部分,按照语文学科的记录方式计入总数;其余的部分,完整的数学符号、数学单位分别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入总数。数学样本计数规则示例见表1。

数据的误差控制 由于采用了人工方法对视频数据进行提取,势必存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种误差。为了避免这些误差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有必要对提取的数据进行误差控制,保证其在一定的范围内。具体做法如下。

1)对数据提取人员做培训,达到可以熟练操作有关设备以及采集数据的水平。

2)针对同一视频资料,分别由两名数据提取人员独立开展提取数据;若两者的数据相差20%以上,便对该数据进行重点审核,查找误差原因,再次提取该数据,直到误差小于20%。

3)对各组数据进行平均,获得最终数据。

3 使用PPT教学与提高纯文字类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

每字用时的统计 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和数学学科实际教学时的每字用时进行统计。使用PPT和黑板教学,每字用时分别见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表3所示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无论是PPT教学还是板书授课,数学学科的每字用时均小于语文学科的每字用时;

2)学科相同的情况下,小学教学每字用时较初中和高中长,初中和高中的时间更为接近,且时间短;

3)单纯从文本展示的角度来看,用PPT进行授课,每字用时均小于板书每字用时。用PPT为媒介代替黑板进行文字展示,展示的字数越多,可以节约的课堂时间就越多,能够提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提高课堂效率的分析

1)使用PPT教学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实验数据表明,使用PPT教学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由于授课内容的不同,其提高的效率多少也不同,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精确值。将所有研究样本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得到平均的课堂效率提高值为3.84%。

这个数字仅是一个笼统的数值,与参与平均的样本有密切关系,不能作为一个精确的量化结论。但是,这个数字说明课堂效率确实提高了。

2)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上文结论表明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与展示文字的数量以及学科性质、学习内容、教学风格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对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①文字数量很少的课堂,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不明显。如在低年级段的教学和文科类的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每节课板书的字数非常少,因此使用PPT所能节省的时间也不多。如观察视频记录中的一节小学语文课,整堂课所展示的文字仅仅为11个字!教师板书时间不到20秒。20秒对40分钟的课堂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使用PPT教W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②出现“记忆文本”和“抄写文本”时,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不明显。如果课堂上出现了“记忆文本”和“抄写文本”等,那么完成教学所需的时间大多是由学生所决定的。在此情况下,无论用PPT还是用黑板,教师都要等“最慢”的学生完成任务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③大量“了解文本(浏览观看)”情况下,使用PPT教学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此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文科课程中,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浏览文本出现。在使用黑板教学时,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口头朗读一遍,不会往黑板上书写;如果一定要书写到黑板上,必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PPT教学,这些文字内容便投影在幕布上,教师再朗读一遍,学生边听边看,学习效果要好于只听不看。

④需要回顾和反复时,使用PPT教学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在用PPT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时调整翻页,对于重点内容,可以在课程讲解结束后返回前面的页面进行强调说明,也可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操作起来也是非常快速方便。用黑板教学时,相关内容有可能被擦掉,若需要回顾这些内容,则需要重新书写,浪费了时间。但是,如果教学设计考虑得十分周全,教学所必要的回顾内容一直保留在黑板上,那么此刻黑板教学的回顾作用就非常出色,比用PPT省时间。

4 总结

通过对实际课堂视频的观察记录以及接近真实情况的演测,用量的研究方法,得到数学和语文学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板书每字用时和PPT每字用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研究样本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得到使用PPT教学可以使课堂效率提高3.84%这一数据,从而证实“使用PPT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观点。

研究过程和观察记录方法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中尽可能多地用客观方法,排除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因此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研究结论和一线教师的主观感受基本一致,但研究结论更加客观和明确,研究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董莎莎.纯文字类PPT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孙海明.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语文天地,2010(12):81-82.

[3]李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J].长三角:教育,2012(3).

[4]蒋启亮.多媒体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研究与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5]韩浩.高校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153-154.

[6]郑泽.黑板、投影幕布、电子白板在文本类课程中教学适用性之比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5.

ppt设计论文范文3

包翔先生

“工作型PPT”这个名词在国内最早是我在自己的博客“让PPT设计NEW一NEW”中提出的概念,没想到如今这个名词成为了PPT业界公认的叫法。由于我核心工作是做管理咨询的,所以我接触到了不同性质的企业,我深刻体会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PPT作为日常交流的最常见工具,但我也体会到绝大多数企业的PPT使用都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至少在观念上存在问题,今天我会对部分常见问题做个回答,同时提供大家一些较为实际的操作思路。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经常和大家再细致地聊一些关于PPT设计,尤其是工作型PPT设计的操作思路和方法。

问题一:“PPT就是设计得漂亮一点,有必要那么在意它吗?”

我知道很多人看不起PPT的,认为PPT仅仅就是图个好看而已。其实,真正独立做了几个50页篇幅以上的PPT之后,应该会有一种“想发力而不知道怎么发力”的感觉。

其实,绝大多数人太小看PPT所需的能力要求了。工作型PPT核心考验的是一个职场人士的四种核心能力:逻辑能力、写作能力、设计能力和演讲能力。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PPT作为信息呈现的一种载体,其真正体现的作者对公司战略、发展思路、具体举措等方面的理解和阐述,这需要的是严密的逻辑能力,并通过较好的写作能力表达出来,然后借助合适的设计手段表现出来,最终要通过良好的演讲把平面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加深大家的理解。其中,PPT所呈现的思考高度和对自身行业的专业洞察是工作型PPT的“重中之重”。其实,大家通常所说的PPT美观程度只是工作型PPT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核心部分。正如我一直强调的一句话:“优秀PPT的价值不在于花架子,而在于内容本身的实架子。”

问题二:“如果我素材有你们那么多,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好PPT?”

通常大家讲的素材分两种:模板素材、图片素材。(1)模板素材。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收集模板。因为一般公司都规定有自己的模板,所以根本没什么机会使用其他模板的,我建议不用下载那么多模板素材,要收集也是收集自己公司里的模板,确保有淡色底色和深色底色各一套模板即可。(2)图片素材。图片是PPT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我建议大家不要使用卡通人物的图片,而应该选择全真彩色图片。一般而言,你通常可以去下面几个网站搜索图片:

微软:/zh-cn/images/

搜索引擎:、/images、

图片网站:昵图网、素材中国

问题三:“我们公司的PPT都需要放文字很多的,我怎么办?”

我在客户公司做PPT内训时,经常有学员问我这个问题:“老板喜欢在PPT上放很多字,我们怎么帮他做出比较美观的PPT呢?”

经过长年积累,我总结了一些小诀窍,供大家尝试:(1)小标题法。把一大堆文字梳理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设置一个小标题,这样方便大家只看标题,不细看具体的内容,这样大家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率;(2)缩字体法。目前流行的很多所谓的PPT设计原则本质上对工作型PPT而言根本就是错的。例如:10/20/30原则(只有10页幻灯片,持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字体不小于30号 ),如果用30号字,每页上几乎放不下50字。究其原因,不是原则的错误,而是使用场景出现了“错位”。10/20/30原则适合那种“演讲型PPT”,PPT只是演讲者的一个观点,核心论据都是靠演讲者以口述的方式去表达。然而,工作型PPT恰恰相反,它更适合让领导去“阅读”,所以一般采用14-16号字体即可,让页面“留白”多一些。任何成功都是需要积累的,任何美化都是需要空间的;(3)图表化法。由于文字信息一多,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合理运用图表化的方式,可以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取悦观众的眼睛。PowerPoint 2007与2010版中的SmartArt功能就自动化地提供了较多的可以直接套用的图表素材,初学者完全可以多多采用。

工作型PPT也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反复实践,反复思考。最后,我给大家“三不三要”的建议:

三不:整套PPT颜色不要超过3种,能用图不用表,能用表不用字;

ppt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信息技术 ppt的美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基本接触过PPT,在前面几节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进一步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但是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的实现信息表达,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理解美化PPT的基本原则,结合运用文字、图片、自定义动画、自选图形等美化PPT,更好地表达信息,将自身的情感通过作品呈现出来。

2.2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实例比较,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学。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 综合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教学重点

如何美化PPT,更好的表达信息。

4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工具,达到美化效果,表达出各自的创意。

5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小组分工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6教学过程

6.1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活动引入课堂讲述内容

展示学生PPT作业,让学生讨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

提问(1):让学生联系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所见到的PPT,总结让人印象深刻的ppt的特点,从而进入到PPT的美化学习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有一种意识,好的PPT从哪些方面来表达主题以及突出PPT美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提问(2):给定你的主题和素材后,你怎么做PPT?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全局意识,能意识到版面与色彩、整体规划的重要性。

6.2课堂实践活动

实例(1):展示样例PPT模板,让学生意识到版面及色彩对信息表达的作用。

体会合理的布局以及恰当的色彩运用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有全局意识,体会到版面及色彩对信息表达的重要性。

实例(2):在实例(1)基础上提出美化文字的重要性。

比对不同的字体,体会其对表达内容的不同诠释。

比对字体颜色的选择,体会文字色彩对信息表达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字体的大小、颜色、字形对信息表达的作用。

实例(3):图片的作用。通过实例对比,体现PPT中以图说事的表达优势,并结合PPT中图片的美化,穿插讲解图片工具的使用及作用(如设置透明色、设置亮度对比度、裁剪等工具),并综合运用自选图形更好的表达信息。(装饰线条、图形的综合运用 使用自选图形显示画面等。)

实例(4):音频与视频的引入与控制。对主题的烘托作用,根据时间情况,本部分学生可结合知识回顾自主学习。

实例(5):自定义动画的使用。可结合几个例子说明,如何让静止的画面动态化以及路径动画的使用等,加强画面的动态表达效果,做简单复习回顾,学生可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PPT制作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在熟练使用的基础上对PPT美化,更好的实现信息的表达。

分析过程中展示学生的修改、老师的修改,穿插展示比较典型的PPT,突出问题讲解。

将制作技巧融入在学生的思考与实践活动中,让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实例(4)和实例(5)也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穿插讲解。

6.3课堂活动任务

(1)可以重新整合同一主题的PPT,用图片、简要的文字和声音表达内容。

(2)也可以从老师给定的素材里,选一个PPT,将内容美化,更好的表达信息。

(3)要求:分大组比赛,大组内部2人一小组,修改PPT,比速度,比质量,各组总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4展示学生作业,课堂小结

对学生的作品的点评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讲评注意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各小组之间的作品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生制作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快速建立PPT页面美化的思维方法,其自身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都会有一个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栋,陈腊梅.PPT出彩 尽在图文间[J].电脑爱好者,2012(02).

ppt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PPT;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9-4463-02

PPT作为世界性的交流语言,它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世界各大高校中,绝大多数都在使用PPT进行授课。由此可见,PPT的辅助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界人士的认可。

1 PPT的使用现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中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日常化、普及化。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把PPT作为了辅助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这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但可以满足课堂的不同形式需求,实现了大容量课堂的理想化教学,同时,画面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其独特的视角和视听效果,为学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觉。但是随着当前PPT的广泛应用,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有的老师使用PPT只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门的检查;有的老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简简单单的罗列到PPT上,而并不精心设计自己的讲课内容;还有些老师过分依赖教学工具,忽略了教学内容,从而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 PPT在大学教学中的优势

PPT能够把静态的图片和音乐结合起来,通过立体的、具象的活动影像将课堂所学知识表达出来,是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其独特的功能决定了其在大学教学中所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具有丰富的图像音乐结合功能和模拟示范功能

PPT可以把教学中生硬、死板的内容用图象和音乐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思维空间,从而对书本中的抽象知识进行模拟示范。例如,大学生在学习宏观和微观的领域时,很难在常规环境下观察到书本上所描述的知识,比如观测天体运行规律、多角度下原子结构的不同、流体的流线情况等。这些微观的内容,无法在现实中建立起演示模型,但是通过PPT就可以直观地描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对于抽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轻松理解。

2.2 人机交互能力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

PPT课件把视听功能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一种新型的、图文并茂的教学模式。把人的具体思维输入在电脑中,人机交互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与课件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把教材中原有知识的抽象观在脑海中形象化,激发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了主体作用。

2.3 对多种感官的同时刺激可以加深学习记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学过的知识逐渐淡忘。但对于同样的知识内容,若单纯采用听觉方法,那么三个小时可以记忆70%,三天后降为10%;采用视觉方法学习,三个小时可以记忆72%,三天后降为65%。PPT课件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那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4 扩展知识面,解决科学难题

PPT可以将材料中有限的知识内容进行扩展,实现高容量的知识储备,既可以应用于理论教学,也可以应用于试验教学,甚至可以作为管理或自学的一种手段。大学教学中一些学科难题还可以通过PPT更加形象的进行解决,如人手不可能求解的高阶项用符号系统求解,这种教学方法从很大程度上为教师解决了困境。

3 PPT在大学学科中的应用

3.1 PPT在信息课程中的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和《化学信息学》这两门课程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因此,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必不可少会用到PPT进行辅助教学。这是非常重要切必要的一种授课模式。

3.2 PPT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

PPT课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日益突出。,很多高校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建设。广大英语教师也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其中以PP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最为广泛。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视听说课程非常适合使用PPT。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使用PPT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3 PPT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的最初发展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1世纪后,计算机与数学仍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计算机根据数学产生,同时又服务于数学。1985年,法国斯特拉斯堡专门召开了国际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专家特地研究了多媒体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影响。利用计算机中的PPT软件可及时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大量数据和图像,并且能看到一些连续变化的教学过程,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完整地表露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形成具象概念。计算机不仅可以为数学概念、定理、性质提供足够的范例,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抽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可以利用其图形功能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分析、想象及创造思维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使他们获得系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4 PPT在大学教育中的误区

随着PPT广泛应用于大学教育中,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1)过分依赖于计算机教学。教师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就会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失去意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从更多的角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部分教师就对多媒体技术教学“情有独钟”,从而经常使用PPT进行教学。但这样的画面模式却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过程。例如,《机械制图》中,零件制图过程是一个画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由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指导,如果仅仅把结果显示在PPT上,就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遗漏。

2)对PPT的认识不足。很多老师认为,熟练使用PPT进行教学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却而忽略了对教育的问题。这样使得多媒体的教学又进入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而PPT只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个辅助工具,这样就使多媒体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失去了原有的实际意义。

3)PPT的制作。很多老师认为PPT的制作只是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在制作课件时,只是单纯的把网上的知识点复制粘贴到PPT课件上。这样不负责的行为无法使学生们找到学习重点,所展示的教学内容也不具备参考性。PPT上只有满满的文字,这样的课件与教材没有区别,无法达到PPT教学的目的。

5 对PPT在大学教学中的误区提出对策

要在大学教育中合理使用PPT,就不能只将它当做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更应该把它当做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完善这种多媒体技术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学校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认真分析,确定适合PPT授课的课程。PPT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必须基于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它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不能为了使用PPT而盲目使用它进行教学,在各种学科中,确定出适合使用PPT进行辅助教学的课程;同时也确定出既适合PPT又适合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最后确定出不适合PPT辅助教学的课程。根据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PPT在大学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

2)认真制作课件。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重点详细的罗列在PPT课件上,同时附有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动画和图片,这样才能体现出PPT的使用价值,使得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提高教师素质。PPT教学是一个教育问题,它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并不是教育的主流方法。作为一名老师,要有基础的教学能力是其必备条件,在丰富的教学基础上学习使用多媒体,是对教师素质的提升过程。

4)实验课不能被PPT代替。科学性的知识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才能领会其中的知识内容并加深记忆,为科学研究做一个良好的铺垫过程。这些实验都是PPT课件无法代替的,它无法培养学生独立迪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课堂教学中,PPT是一个既方便又实用的教学辅助软件,它已经逐渐融入到了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中。合理使用PPT课件,对于大学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迪.多模态PPT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2(21).

[2] 俞卫英.PPT在《金属切削机床与夹具》课程学习中的作用[J].职业,2010(14).

[3] 龚雪.用PPT制作数学课件的技巧和体会[J].现代交际,2010(4).

ppt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PPT设计;教学课件;版式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2-0072-04

教学PPT课件通过声音、影像、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能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1]但长期以来,教学PPT课件缺乏设计感,课件制作不够精致,与商业PPT相比差距明显。商业PPT大多是通过复杂绚丽的动画、丰富的设计元素、众多的图片素材来传递需要展示的主要内容。其设计者专业的美术素养和设计能力使其PPT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设计感。而教学PPT课件的设计者通常为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美术与设计基础较薄弱,且教学PPT通常制作量巨大,制作周期有限,这些因素使得部分教学PPT课件设计感较弱,展示教学内容的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利用较短的制作周期显著提高教学PPT课件的设计水平,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PPT课件设计的中心理念

人脑最容易接受的信息首先来自图像,其次是文字、字母和数字,所以教学PPT课件设计的核心是将精练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形象化。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主要指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动画等媒体资料具体地展示出来;教学思路的形象化则是指通过逻辑关系图表、版式设计和PPT动画将授课内容的内在逻辑展示出来,使教学思路有迹可循,直观展示。教学PPT课件设计的中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以图示理,以图涵迹”,即以结构原理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原理,以逻辑关系图表展示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将PPT内容图示化和图表化,即将抽象的文字、无法明确表达的内容转化为可视化的图片或者表格,再结合精练的文字显示,遵循“用图不用表,用表不用文”原则。这里所说的图,泛指能够启发学生领悟,帮助学生理解关键知识点的图片;这里所说的表,泛指能够表述知识内在逻辑关系的各种表格或图形。在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信息量的合理配置,经研究发现,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而短时记忆是长时记忆的基础[2],为了保证短时记忆的效率,单张PPT经形象化设计,展示教学内容要点、难点的信息组块不宜超过6个。为了突出主题,要避免不同层次内容的干扰,每张幻灯片最好只显示同一层次的内容,且图文不宜充满整张幻灯片,应适当保留空白区域以凸显教学内容。[3]

遵循形象化和简洁化的中心设计理念,可以使PPT课件更好地协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PPT课件设计方法

1.版式设计

教学PPT课件版式设计包括总体结构层次设计和单页版式设计。

(1)总体结构层次设计

条理分明、逻辑清晰是优质的教学PPT课件的主要特点,结构层次分明的课件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教学内容的逻辑,及时掌握学习要点。教学PPT课件完整的结构层次应采用“封面―目录―过渡页―内容―封底”的顺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封面是教学课件的第一印象,版式新颖、色彩合理的封面将给人以深刻印象,引发强烈期待,能提升学生对课件本身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目录仅在讲授内容的章节标题较多时使用,起到总揽所有讲授内容的作用,但将目录页项目设置为超链接的方式并不可取,最好能在每个章节间加入过渡页。过渡页幻灯片相当于章节目录复现,在显示过渡页时使用动画或者对比排版把要讲授的内容标题突出显示。这样既可以避免使用超链接时容易发生操作失误,造成结构层次展示混乱的缺点,又可以通过重复使用目录页,重现章节标题,使学生在了解整w结构的基础上,产生阶段感,保证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内容页主要用来展示所讲授的知识,其设计应遵循PPT设计的中心理念,且讲究多个页面的整体排版,整体版式设计应连贯、有序,并保持相似性。为了保持版式的相似性,必须确保以下三点:一是页面中同类型图文内容位置基本不变,质感保持一致;二是注意色彩统筹使用,各页面素材的配色应尽量统一,且不宜超过三种;三是注重设计风格统一,按照PPT内容选定装饰元素,并使其在各个页面反复出现,在感官上形成统一,保持整体感,增加设计感。封底通常采用和封面相似或一致的设计,在教学课件中可以省略,用课后作业显示页面替代。

(2)单页版式设计

单页版式设计应遵循如下四个主要原则。

①聚拢原则:意思相近的同等级图文元素应尽量靠拢在一起,可以用线、框、色块、面等装饰性要素将相近元素进行视觉区分,使学生迅速注意到它们属于同一整体,加快理解。

②对齐原则,即确保某两个元素基于某一位置的直线对齐。常用的对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4]:

左对齐――最为常用,正统但缺乏个性;

右对齐――整体感、关联性强,常用于主副标题对齐;

中对齐――严谨、保守;

底对齐――用于有底座的对象,稳重;

上对齐――标准、规范,常展示用于多个对象;

一体对齐――文字区块与图片对齐,整体感强。

③均衡原则,在选定对齐原则后,需要在页面规划中兼顾画面均衡原则。画面均衡指的是当眼睛在观察某一区域时,视线会自然指向该区域的中心点。在这个区域内物体的不同放置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如图1)。图1(a)中的圆点大幅偏离中心使人紧张;图1(b)中的圆点稍微偏离中心,使人心里变得不明确;图1(c)中的圆点与中心重合,这种就给人平衡的感觉,没有紧张感,画面感觉稳定。在对PPT页面中图文元素的安排和规划时,也应将视觉重心放在页面中心位置上,这样可以产生平衡感。

如图2所示,图2(a)所有图文元素居左,页面虽不平衡,使人紧张,但显得活泼;图2(b)居中的版式使页面布局平衡、稳定;图2(c)视觉的中心点在中心位置,但中心位置的元素布局本身不平衡,紧张活泼。在教学PPT课件的版式设计中,正文内容宜多使用平衡排版,这样能使学生在长时间注视PPT时,心理没有紧张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当页面内容较少无法做到平衡时,可以考虑增加与内容相关的图片装饰,以平衡页面中心;当页面内容较少又需要引起学生注意时,则可以采用不平衡排版。

④对比原则:从PPT页面中获取知识的知觉选择实际上是指从背景中分拣对象的过程。背景与对象的差异度决定了分拣知识点的效率。要想清晰地感知对象,其与背景的差异度应在学生的差别感觉阈限之上。[5]感知是认知过程的开端,能为记忆、思维等更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奠定基础。因此,在排版时应利用颜色、形状、大小等刻意增加不同层级元素的差异度。例如,对比关系的内容展示最好使用五五分排版,两侧宜采用不同的背景色,但排版风格应尽量一致,避免杂乱的内容影响学生认知,产生阅读障碍。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针对PPT中最常见的图片和文字素材,其排版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全文字排版。

尽量精简PPT中的文字,删除多余的副词、形容词等,保留句子的主干甚至只保留关键词,并尽可能将文字内容图示化。字较少时,排版要注意突出重点、错落有致;字较多时,排版要注意规整匀称、合理布局。

②全图排版。

页面内容全部通过小图、中图或全屏幕大图来表达。小图通常需要一次性展示多张,排版强调布局排列;中图排版强调排列,注意对齐和对称;大图排版强调图片冲击力。

③图文混排。

图文混排是教学PPT课件最常用的排版方式,因为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6]图片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避免采用可有可无的装饰性图片,特别是动图,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图文混排的排版方法主要有四种。

上下型构图:是常见构图方式,将版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配以图片,另一部分配以文字,图片和文字的对称轴对齐,其特点是安静平稳,稍显呆板。

左右构图:将版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将图片配置于一侧,另一侧配置小图片或文字,两侧如增加强烈的明暗对比,可以提升现实效果和设计感。

对角线型构图:活泼的构图形式适用于表达元素较少的情况,可以凸显强调效果,排版时要注意视觉中心的均衡。

网格化构图:适用于多图排版,通常采用色块辅助,点、线、面简单组合,对页面进行垂直和水平的分割,形成类似棋盘格的布局,文字与图片相对独立,插入棋盘格,使组合后的图文呈现理智的秩序化条例。

2.颜色搭配

在制作PPT时选择颜色的最基本原则是保持整体色调一致,视觉舒适,通过局部色彩对比,提升辨识度。使用呼应内容的主题色形成统一的PPT风格,教学课件中蓝色、绿色以及银灰色是较常用的背景色。教育、科技主题多用蓝色;绿色多用于环保、农业主题;银灰色代表机械制造,常用于理工科课程。选择背景色的首要考虑因素是PPT课件的演示环境。如果光线较暗,应该选择深色背景配浅色或白色文字;如果光线明亮,则应该选择浅色背景或深色文字。[7]为了保证较好的视觉效果,也保证学生的专注度,背景尽量不要选择花哨的图片,首选纯色背景。纯色背景首选冷色,并注意与图文元素的颜色兼容,尽量避免使用暖色背景,因为暖色背景容易造成视色错觉,即出现重影或者残像。

目前的教学环境大多是学生较多的大班课堂,而且教室通常照明较好,光线明亮,使用的都是中低档投影仪,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看清黑板,并观察到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学PPT课件宜采用冷色系浅色背景搭配深色文字,如蓝色背景、白色文字和线条。每页PPT使用的颜色应尽量一致,且不宜超过三种,切忌用色过多。颜色最好选择邻近色,即从色环中选择三个连续的颜色。使用邻近色可以突出PPT主题,风格化课件,提升设计感。强调重点内容或含义相对的文字内容可以使用强对比的互补色,即在色环中选择位置正对的颜色。

3.字体选择

在制作PPT时字体最好选择无衬线的字体,如黑体、微软雅黑、幼圆等,这些字体笔画粗细一致,显示清晰整齐,容易阅读;而有衬线的字体,如宋体、行楷、隶书等,因为笔画有装饰,粗细不一,所以显示不够清晰,影响阅读效率。阅读效率较低的艺术字体,如方正大黑、魏碑等,在大段正文中不能使用,只能在点缀美化标题和关键词句时使用。PPT课件字体的使用不要超过3种。英文字体首选Arial和Times New Roman。

根据不同页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字号大小。封面、封底的大标题宜选用54号字左右;章节标题选择32~36号字为宜;正文文字选择24号字;解释说明的文字选择20号字。字体的选择还要考虑课件演示场所,如教室大小、屏幕尺寸等。文本框内字体应对齐,太长段落可以分为小段,各段落之间注意留白,搭配协调。

4.动画使用

使用PPT动画的目的是强化视觉指向,展现内容逻辑。利用动画可以将同一页面内的多个图文要素按照既定的顺序和特殊的方式进行显示。内容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动画显示顺序来展示;强调动画可以规划学生的视觉重点,吸引学生的视线,产生视觉指向,强调重点内容。在选择动画效果时应师法自然,即动画的动作过程应尽量与自然界内事物的运动过程相似,即符合常见的物理法则,如碰撞反弹规则,物体透视规则等。独具创意的动画尽量使用复合动画,又称为“汉堡包”动画,即在需要显示的图文要素中综合使用进入动画、强调动画和退出动画。利用不同动画之间的衔接和动作时间配合,产生独特的创意和别具一格的动画效果。页面之间的翻页动画应谨慎使用,因为翻页动画过多或者不恰当容易影响课堂节奏。

结语

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接收充分的刺激。精致有设计感的PPT可以带给学生新鲜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8]PPT是必修的辅助教学工具软件,教师必须掌握它的设计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课件的设计感,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垣,吴婷婷.PowerPoint教学在课堂中潜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6):749-750.

[2]龚莎.如何提高PPT课件的美观性[J].学园,2013(8):85-86.

[3]李丹,李新宇.PowerPoint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技巧[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4):75-76.

[4]莫永华,吕永峰.多媒体课件制作从技术上升到艺术之“五步曲”――以PowerPoint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8(3):253-255.

[5]王晓玲.浅谈PPT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6(01):99-102.

[6]周文婷,许晓东.PPT辅助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J].科教文汇,2006(2):64-65.

[7]安璐,李子运.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