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主管月度总结范例6篇

印刷主管月度总结

印刷主管月度总结范文1

4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定于4月15日至5月15日期间集中受理2013年度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的申报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申报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初审,同时还要求各地出版行政部门对2012年认定的第一批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进行年度考核。

2013年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的评审工作在总结2012年评审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对申报企业的合法经营、规模效益、技术装备、创新研发、管理体系、绿色环保和人才队伍等8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鼓励在绿色印刷、数字印刷等领域中有特色、有潜力的创新型印刷企业申报成为国家示范企业。同时,结合印刷复制监管工作要求,今年评审工作还将根据出版行业持证上岗制度有关要求对申报企业管理人员接受岗位培训的情况进行审核。在扶持政策上,除继续落实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外方投资比例、设备进口等方面的产业政策以外,总局还将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和发展资金方面对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予以支持,在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全国文化重点出口企业、全国文化高新技术企业等评定中,对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予以优先考虑。

雅昌董事长万捷荣获“201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

4月23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发起,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中华商标协会和中国版权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201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件、案件及有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结果在北京揭晓。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陈一丹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作为版权系统的杰出代表获得“最具影响力人物”殊荣。

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

4月11日,由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文化产业安全与文化软实力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王永生介绍,新成立的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将着重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立足文化产业安全领域,加强理论研究;二是加强资源整合,搭建文化产业安全研究合作平台;三是重视人才,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

《数字印刷系统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起草组首次会议召开

4月22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杭州召开《数字印刷系统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1次工作会议。来自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经纶全讯科技有限公司、惠普(中国)有限公司、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恒数码印刷(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东港嘉华安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2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3胡润慈善榜 玖龙纸业张茵再度上榜

近日,2013胡润慈善榜,玖龙纸业张茵榜上有名。在董事长张茵的带领下,玖龙纸业不仅将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更致力于慈善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此外,张茵也是连续多年上榜胡润及福布斯慈善榜。

亚太地区规模领先的药品包装生产线在杭州投产

由美国默沙东公司投资1.2亿美元建设的亚太地区规模领先的药品包装生产线4月16日在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运营。默沙东杭州新厂占地7.5万平方米,拥有16条高速包装生产线,主要负责固体药品制剂和无菌药品的包装,涵盖糖尿病、心血管、抗感染、呼吸、骨骼等治疗领域,预计年产量将超过3亿盒。同时,它还将为默沙东在中国新产品上市提供支持,包括提供临床研究和商业项目的产品包装。据了解,2011年默沙东在北京建立了亚洲研发总部和中国研发中心,预计5年内将向中国投入15亿美元研发经费。

深圳裕同在泸州投资5亿元扩产

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委宣传部日前表示,该区已经同深圳裕同集团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据了解,深圳裕同集团在泸州投资项目位于江阳区黄舣镇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占地面积65亩,总投资5亿元,首期开发投资2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年税收收入520万元以上,可新增就业岗位200个。

天津长荣股份3059万元增资云印刷子公司

4月12日,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计划使用超募资金3059万元与健豪股份共同增资子公司健豪云印刷,建设长荣健豪云印刷项目。天津健豪云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月份正式成立于天津,主营云印刷,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此次增资后,健豪云印刷注册资本将增加至1600万美元,其中长荣股份出资816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51%;健豪股份出资784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49%。长荣股份出资的816万美元,其中以全资子公司健豪云印刷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出资一部分,剩余部分以超募资金投入约3059万元人民币。

贵联控股2012年度技术年会暨产学研工作交流会召开

3月28~29日,贵联控股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度技术年会暨产学研工作交流会隆重召开。会议由贵联技术委员会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导,各企业代表参加,会同邀请的武汉大学、华南理工等6所高校,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2家科研机构,深圳市包装行业协会、深圳市防伪协会2个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印刷行业的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与政策利用。会上,各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共带来42个科研合作项目,对与贵联的产学研联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四川工商职院与永发印务共建永发印刷学院

4月19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永发印务(四川)有限公司举行联合办学协议签字仪式,随后举行了永发印刷学院揭牌仪式。

据悉,位于邛崃市的永发印务(四川)有限公司现有的配套硬件设施可实现年产值逾4亿元的生产规模,其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已成为西部印刷行业中的排头兵。已有54年历史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内开办印刷专业历史最久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湖南锦程印刷成功挂牌天交所

印刷主管月度总结范文2

在2011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上,主办方特别设置了“绿色印刷专区”,向观众展示了近年来国内绿色印刷的相关政策及成果,尤其是“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获奖产品的展示,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几乎每一个关注此展区的观众都有着同样的疑问:什么是绿色印刷?如何实施绿色印刷?而这些实际上也是很多印刷企业共同的疑问。

绿色印刷尽显环保理念

1.绿色印刷的定义

实际上,绿色印刷的概念白提出后,一直没有一个确切并且成熟的定义,2011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的《绿色印刷指导手册》首次对绿色印刷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具体而言,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

绿色印刷产业链主要包括绿色印刷材料、印刷图文设计、绿色制版工艺、绿色印刷工艺、绿色印后加工工艺、环保型印刷设备、印刷品废弃物回收与再生等。通过绿色印刷的实施,可使包括材料、加工、应用和消费在内的整个供应链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由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绿色印刷强调在顾及当代人的同时,兼顾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它要求印刷企业将近期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相结合,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接轨,实现环保事业与市场经济双赢,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绿色印刷的特征

(1)减量与适度

绿色印刷在满足信息识别、保护、方便和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工艺最简化的适度印刷。

(2)无毒与无害

印刷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印刷材料中不应含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相关标准以下。

(3)无污染与无公害

在印刷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危害,即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中均不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绿色印刷的解读

也许大家对绿色印刷的定义还不够清楚,因此笔者就在此谈一谈对绿色印刷的理解。

(1)印刷材料是环保的

由于目前印刷行业产生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印刷材料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印刷材料是绿色印刷的关键。实施绿色印刷,就意味着印刷材料应具有环保属性,尽管不可能要求所有印刷材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百分之百无影响,但一定要为之努力改进。

(2)印刷过程是节约的

印刷过程包括印刷工艺的科学设计以及印刷工序的合理安排,应将印刷流程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节约各种材料和能源的目标。例如,目前很多印刷企业都在使用的CIP3油墨预置技术,便是通过优化印刷工艺,在提高工作效率与印刷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油墨与纸张的节约。

(3)印刷品是无毒的

印刷品的无毒是绿色印刷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面向儿童的图书,对此要求应更加严格。

(4)印刷环境是安全的

印刷环境往往被人们忽略,真正的绿色印刷应是在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前提下的印刷工作。实施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已形成拥有10万家印刷企业、370万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达7700亿元的较大产业,但技术先进的大型印刷企业和集团却不多,仍以中小型印刷企业为主体。在不少印刷企业中,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工艺仍是主流。从制版工序的胶片和废定影液、电镀液,到印刷过程中的溶剂型油墨、异丙醇润版液、洗车水,再到印后整饰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即涂膜、油性上光工艺等,都会污染环境。例如,印前制版使用的乙酸、甲醇、硝基苯、草酸、氯化锌、糠醛等都含有毒化学成分,印刷使用的普通油墨、洗车水等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

这是我国印刷行业的现状,总体上来讲,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绿色印刷。2010年提出绿色印刷的概念之后,尤其是2011年实施绿色印刷认证之后,我国从全行业的角度发出了实施绿色印刷的号召。

1.优秀印刷企业早已走上绿色印刷之路

2011年,共有6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而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科印网主办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中也涌现了一批绿色印刷先锋企业代表,如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等,尤其是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还参与了香港及内地等相关环境标准的制定,这类印刷企业在我国还有很多,他们走在了行业前列,有些甚至已经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中小型印刷企业面对绿色印刷会有压力

与走在前列的印刷企业相比,中小型印刷企业的主要精力目前仍在印刷企业经营方面,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关注和投入相对较少。而面对绿色印刷这一趋势,中小型印刷企业则压力倍增。毕竟,实施绿色印刷要从设备、材料、厂房等多方面人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尤其是原材料方面,要付出更多成本。

政策、标准助力绿色印刷实施

2010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规定,积极参与印刷、复制行业环保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探索产品用纸循环使用等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污染,打造‘绿色’印刷、复制产业。”这成为印刷行业向绿色印刷进军的动员令、号召书。201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了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201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复,从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结构性调整资金中专项拨付5420万元,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协调申报的“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及绿色印刷新技术开发”两大工程建设中的10个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的投资支持,其中有5个项目涉及绿色印刷。

从此,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绿色印刷进程开始加速。而在之后到来的2011年,更是被业界称为“绿色印刷元年”。

2011年初,我国印刷企业的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开始启动,通过认证的印刷企业可以获得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绿色印刷认证——十环标志。2011年1~3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先后在不同地区组织了5场绿色印刷宣传贯彻会,向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印刷企业代表宣贯绿色印刷认证。

2011年3月2日,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印刷行业首个绿色印刷标准。而按照绿色标准制定时间表,今后凹版印刷、商业票据印刷等方面的绿色印刷标准也将陆续出台。

2011年4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别指出,“十二五”时期,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中所占比重应超过30%,这无疑是将“绿色”与“高速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2011年10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这是继2010年9月两部委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之后,推动绿色印刷深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明确了实施绿色印刷的指导思想、范围目标、组织管理、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安排及配套保障措施等,对推进绿色印刷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规定,“十二五”期间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

2011年11月1日,第一届“绿色印刷宣传周”的首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两部委联合召开绿色印刷推进会,会上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共同编写的《绿色印刷手册》,首批获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60家印刷企业名单也在会上正式公布,这些绿色先行者将会长期发挥榜样与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绿色印刷工作的推进时间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率先实施绿色印刷,因而,中小学教科书自然而然成为推广绿色印刷的切入点。而伴随着绿色印刷的推进,认证范围也将从中小学教材、政府采购的印刷品领域拓展到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领域,最后实现绿色印刷的全覆盖。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绿色印刷相关组织及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项目,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的建设在2011年也获得重要进展。201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暨上海绿色认证检测中心在金山园区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上海印刷产业的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完成,绿色印刷认证已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2011年1月,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及旗下媒体科印网适时推出“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印刷企业、设备商、行业精英积极参与,媒体凝结起的行业力量成为助推绿色印刷的又一股热浪。而“绿色印刷在中国”评选活动将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一大盛事。

所有这些都给我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发展绿色印刷势在必行。

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印刷新发展

1.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要做好绿色印刷,对绿色印刷理念的推广工作刻不容缓。尽管白2010年以来,绿色印刷已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焦点词汇,但很多印刷企业对绿色印刷依然没有概念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在2011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期间,笔者负责“绿色印刷专区”的接待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却苦于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绿色印刷,怎么样做才能称之为实施了绿色印刷。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从展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印刷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意愿,希望企业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而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的解读绿色印刷的手册《绿色印刷指导》更是在展会前两天被参观者申领一空。

2.上游厂商应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前文提到,要实现绿色印刷就要从材料、设备、环境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人手,这当中绝大部分涉及到印刷上游厂商的相关产品。如果上游厂商能够提供更多的环保设备和原辅材料,尤其是成本能够在印刷企业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将极大提高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积极性。可见,在绿色印刷的问题上,上游厂商的创新改造是重要的一环。只有上游产业与印刷行业协同作战,才能加快印刷行业的绿色化进程。

以油墨为例,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材料,虽然油墨的绿色化早已在业内引起重视,大豆油油墨、水性油墨也已相继投放市场,但关键问题是环保型油墨价格高昂,所以一直未能在印刷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3.推广先进的印刷生产工艺,并逐步在中小型印刷企业中应用

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实现印刷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节约,也是绿色印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软件系统等优化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也有的印刷企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提出改进生产工艺。无论何种方式的尝试,实际上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往往对于大型印刷企业来说简单易行,而对于小型印刷企业来说则面临很多压力。因此,相关协会等机构应大力向中小型印刷企业推广一些实用的、成功的生产经验,以促进其生产工艺的优化。

4.加快绿色印刷的标准化建设

国家首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的正式颁布仅仅是一小步,绿色印刷标准是我们评判印刷企业是否“绿色”的基础,而印刷行业涉及面比较广,要全面地评价印刷企业的绿色化进程,还需要从不同的印刷方式(胶印、柔印、凹印、网印、凸印等)、材料选择(油墨、纸张、橡皮布、洗车水等)、“三废”处理、制版方式、车间环境等多方面人手进行评判,尤其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例如包装印刷、票据印刷、防伪印刷等,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客观全面地对印刷企业绿色化情况进行评价。

5.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优惠措施,激励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不能否认实施绿色印刷确实会给印刷企业带来投资及成本上的压力,也会给印刷企业带来一定负担。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还未有像大型印刷企业那样主动向绿色环保靠拢的自觉性,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印刷企业有甜头可以尝,以提高其积极性。

2012年,一系列绿色印刷相关活动均已开展。即将在5月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首次推出绿色印刷展及绿色印刷技术交流会等活动;2011年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也已进入2012“赛季”,业内有关绿色印刷的活动此起彼伏,相信绿色印刷定将在2012年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

绿色印刷推进时间表

2011年,启动试点阶段

2011年,在印刷全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要求各地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有条件的地区和印刷企业要在与儿童、青少年紧密接触的印刷品,特别是中小学教科书上率先进行绿色印刷试点;鼓励骨干印刷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印刷认证。

2012~2013年,深化拓展阶段

2012~2013年,在印刷全行业构筑绿色印刷框架。陆续制定和相关绿色印刷标准,逐步在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推广绿色印刷;建立绿色印刷示范企业,出台绿色印刷相关的扶持政策;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加快推进绿色印刷政府采购进程。

印刷主管月度总结范文3

关键词:目标目标管理考评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目标

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管理活动与其达到的成果或效果。按照计划的时间性分为带有战略性的长期目标(10年以上),中期目标(3-5年),短期目标(1年)和执行目标(季度或月度)

目标既是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制订计划的基本依据,科学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正确的预测未来的发展,选择好目标方向,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获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目标管理

所谓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byObjective)就是指:组织的最高层领导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简而言之,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订,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制度或方法。

目标管理,被公认为是德鲁克对管理实践的主要贡献。美国总统布什在将2002年度的“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彼得•德鲁克时,提到他的三大贡献之一就是目标管理。它已经在全世界为数众多的公司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目标管理”,五十年源于美国,它是在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如果无总目标及与总目标相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职工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发生内耗和浪费的可能性越大”。概括来说也即是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订,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它是根据注重结果的思想,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提出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的概念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科学办法之一。工厂为了实现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达到工作效果,每年必须明确制定企业的经营决策、纲领和企业发展方向计划。方针目标实现的全过程要自上而下地建立目标、制订措施、确定制度、组织实施和严格考核,这有利于动员企业所有部门及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共同做好一年的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时目标的制订者,即由上级与下级共同确定目标,上下协商,制订出企业各部门直至每个员工的目标,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一个目标手段链。

目标管理还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在工作中的满足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目标管理体系的核心:适应外部环境的企业发展战略。

二、东成印刷公司简介

东成印刷公司始建于1991年,是一家以生产上级指令性计划任务为主的印制类中型国有企业,现有员工1500余名,作为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东成印刷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总公司每年下达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并在保证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前提下,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总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支持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东成印刷公司,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企业的供、产、销一系列工作都是在总公司计划下完成的,因此,企业在经营自主性和自我调控等方面较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成印刷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技术创新、第三产业的开拓等方面逐渐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使得企业在成本控制、技术水平、产品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迫切要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摒弃国有企业存在的众多瘤疾,更好的适应企业的管理和经营。

三、东成印刷公司目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0年,为促进总公司发展纲要的实施及战略目标的达成,推动印制企业现代化、集体化、国际化的建设进程,建立和完善印制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解析和真实反映印制企业的管理绩效,总公司制定了印制企业管理绩效评价规则,对印制企业一定生产经营期间的安全质量、资产运用、成本费用控制等管理成效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做出综合评价。

东成印刷公司为了更好地完成总公司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提高本企业的管理能力、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并充分发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1500余名员工的积极性,在各个处室、车间、工段和班组逐级实施了目标管理。多年的实践表明,目标管理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挖掘了企业内部潜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企业素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东成印刷公司目标管理现状

第一,目标的制定。总公司制定的印制企业管理绩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状况、企业专业管理能力状况、企业资产效益状况、企业发展能力状况。东成印刷公司每年的企业总目标是根据总公司下达的考核目标,结合企业长远规划,并根据企业的实际,兼顾特殊产品要求,总目标主要体现在东成印刷公司每年的行政报告上。依据厂级行政报告,东成印刷公司将企业目标逐层向下分解,将细化分解的数字、安全、质量、纪律、精神文明等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处室、车间,明确具体的负责部门和责任承担人,并签署《企业管理绩效目标责任状》以确保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此为二级目标即部门目标。然后部门目标进一步向下分解为班组和个人目标,此为三级目标,由于班组的工作性质,不再继续向下分解。部门内部小组(个人)目标管理,其形式和要求与部门目标制订相类似,签订班组和员工的目标责任状,由各部门自行负责实施和考核。具体方法是:先把部门目标分解落实到职能组,任务再分解落实到工段、工段再下达给个人。要求各个小组(个人)努力完成各自目标值,保证部门目标的如期完成。

第二,目标的实施。《企业管理绩效目标责任状》实行承包责任人归口管理责任制,责任状签订后,承包方签字人为承包部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在部门内部进行目标分解,细化量化指标,进行第二次责任落实,实行全员承包。各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部门内部制定实施全员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各部门的第二次责任分解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两种形式进行,部门负责人直接与全员签字落实责任。部门负责人与班组长签字落实责任,班组长再与全员签字落实责任。管理绩效目标责任状签订并经主管人员批准后,一份存上一级主管部门,一份由制订单位或个人自存。承包方责任人负责组织进行本部门日常检查管理工作。专业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本专业日常检查管理工作;企管处负责组织对处室、车间的日常检查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实行了承包责任人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副主办以上责任承包人依据级别的不同,分别向厂交纳一定数额的责任风险抵押金,并在目标达成后给予一定倍数的返还。

第三,目标考评。考评机构上,东成印刷公司成立了专门负责考核工作的厂绩效考核小组,厂长任组长,三位副厂级领导任组员,共由9位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厂考核领导小组下设部门绩效考核小组。由责任状的承包方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日常检查管理工作。专业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专业日常检查管理工作。企管处负责组织对处室、车间的日常检查管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部门考核工作组负责对各自处室、车间的结果进行考评。

考评周期上,企业对部门的考核周期是一年,平时有日常考核和月度报告,对班组和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考核一般也是在年底,平时主要是日常出勤的考核。

考评办法上,东成印刷公司对绩效目标落实情况每月统计一次,年终进行总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各部门于每季度末将其完成管理绩效目标责任状情况的季度工作总结与下一季度的工作计划交与相关部门。各专业处室按照绩效目标责任状中本专业的管理目标和工作要求,对车间及有关部门进行每半年一次的专业考评。

考评方式上,考核中采用了“自我评价”和上级部门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做法,在每季度末月的29日之前,将本部门完成管理绩效目标责任状、行政工作计划情况的季度工作总结与下一季度的工作计划一并报企管处。企管处汇总核实后,由考核工作组给予恰当的评分。

考评处理上,对日常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由相应主管负责人实施相应奖惩。年终,企管处汇总各处室、车间的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上报厂级考核小组,由其根据各部门的重要性和完成情况,确定奖惩标准。各处室、车间内部根据企业给予本部门的奖惩情况,确定所属各部门或个人的奖惩标准。考评结果一般不公开,对奖惩有异议的可以层层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

(二)东成印刷公司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东成印刷公司分析得知,企业具备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条件,并且有比较全面的目标管理工作意识,但是东成印刷公司目标管理体系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明确量化的厂级目标体系。东成印刷公司以每年的行政工作报告作为年度厂级总目标,行政工作报告主要包括年度总公司下达的产品生产任务计划以及总公司重点检查和考核的目标体系。但是东成印刷公司没有一个明确量化的厂级目标体系文本,各个部门按照行政工作报告的精神领会制定部门目标。

第二,目标值的制定缺乏系统明确的量化方法体系。各个部门的目标任务主要由部门向厂绩效考评小组上报后确定,厂绩效考评小组难以衡量各个部门目标制定的客观性。实际中,员工普遍认为只要不出大的差错,比如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等,每个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都是可以顺利完成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目标值基本上都可以很容易的完成。而且,目标值未能体现出动态性,没有提升。主要问题在于目标值的制定缺乏系统明确的量化方法体系,很多部门只是根据往年的数据粗略估计,数据来源难于考查,更谈不上提升了。

第三,考核工作主观化,负激励明显。东成印刷公司目标责任状没有明确的权重分值,使得厂绩效考核小组和部门绩效考核小组考核评分过于主观化。此外,日常考核工作主要以企业制定的考核细则为主,而考核细则多以惩罚为主,负激励明显。

第四,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各个部门工作协调困难,部门只注重自身的绩效,不关注兄弟部门的绩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组织内耗大。

第五,目标管理组织体系不全面。因为企业员工考核结果反馈一般是逐层反馈,员工常常感到考核结果不公的时候没有一个很好的反馈和沟通部门。厂绩效考评小组得不到更好的互动信息支持,难以进一步以目标为导向开展企业管理和目标控制工作。由于目标的制定和考核工作是由同一个组织来完成的,使得各级目标制定和绩效考评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缺乏相关责任部门的监督和控制。

四、东成印刷公司目标管理改进措施

(一)东成印刷公司目标管理组织体系设计

对原有的组织体系进行再设计,建立现代企业目标管理组织体系。首先在原有的组织体系中加入协调反馈监督组织,形成一个反馈控制闭环。成立目标决策委员会,主要由企业职代会主席以及企业决策层、企业经验职工代表组成。对职工在目标管理中存在的意见、建议等进行反馈,目标决策委员会具有最高目标审议否决权,以全面权衡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利益为根本,其人员构成是以企业工会主席、决策层为主导,各个部门推选资深职工代表为核心的常务组织;其次监审委员会由企业党群部门监审处组织设立,以监督检查目标管理执行组织工作为主要职能,包括员工对考核的申诉、意见,旨在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企业目标管理组织环境;最后厂目标管理委员会是目标管理工作的最高执行和控制层,主要是由厂级领导和企管处处长组成,是企业厂级目标的主要制定组织,同时主要针对各个责任部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执行控制。厂目标管理小组是主要由企管处和劳动人事处的工作人员组成,是企业目标管理日常工作检查的主要执行者,同时负责部门、员工目标管理具体工作的落实。部门绩效考评小组主要是以部门为中心,主要针对其所在部门内部的目标管理工作。

(二)东成印刷公司目标定位

根据东成印刷公司的特点,其是以完成总公司交给的指令性计划任务为主,保证指令性计划任务的数量、质量、安全以及交货时间,以成本为导向的国有企业。因此确定企业主要工作目标是在成本最优的前提下按时交货、保证产品数量管理、保证质量、保证生产安全性。

(三)东成印刷公司目标与目标值的确定

厂级目标的设置主要依据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一般是规划企业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战略,应该由企业高层领导以及各个部门资深员工等共同协商制定,明确公司的使命、目标、远景,三至五年中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及在每一个进入领域中应达到或保持的地位与目标,并制定了达到这些目标的战略、组织保障、各部门的关键能力指标以及严谨的财务预测制度等。根据东成印刷公司的特点和目标定位,同时结合企业总公司目标绩效考评体系,确定其厂级目标体系结构如下:

第一,生产目标。包括指令性产品计划指标、非指令性产品销售指标。

第二,财务经营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

第三,关键能力发展目标。关键能力发展目标是对企业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指标,东成印刷公司参照《印制企业绩效评价规则》中评价指标体系,对隶属各个部门的关键指标着重落实,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①质量和质量过程控制目标②安全开发和利用目标⑥其他重大年度项目改造和项目开发执行控制目标⑦企业标准体系管理与建设目标。

第四,学习与发展目标。①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目标②企业多元化产品经营和市场开拓目标③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目标。

企业各个部门的目标应该按照厂级目标确定的内容逐层分解,用各个分目标的手段来支持目标的实现。由于东成印刷公司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其产能和物资供应始终满足生产的需求,企业阶段目标的制定主要是以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上级的要求,以均衡生产和控制必要成本为主要目标,每月由生产处负责人制定月度目标,各个职能部门在生产处的指导下制定和分解自身组织和员工的目标。

(四)东成印刷公司管理目标考评

东成印刷公司确定部门评价周期为一年,其中在年中的时候由企业目标管理小组和部门直接上级检查目标执行情况,年终汇总评价部门工作绩效,作为部门年度绩效排序的依据。班组和员工的绩效考核周期是以月度为单位,月度一考核,半年一总结,在年终汇总评价。考核主要是过程控制的作用,年终进行汇总评价,作为年度绩效评价和绩效激励的依据。其中,部门年度绩效排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部门主管和部门年度奖金级别。而员工的绩效评价决定了员工自身在部门奖金级别下的年度奖金级别。

(五)东成印刷公司管理目标考评结果处理

东成印刷公司部门绩效考评的结果主要是决定部门年度绩效奖金等级的发放,部门主管年度绩效目标责任状的兑现情况,以及部门内部员工年绩效奖金的发放;班组和员工的绩效考评评价周期一年,其得到的绩效系数可以用于年度奖金发放的依据。此外,可以作为企业选拔人才,晋升培训的依据;同时目标的执行情况可以发现企业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根据各个部门和员工班组的表现情况及时地反馈问题。

印刷主管月度总结范文4

 

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适应国务院取消户外广告登记和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行政审批事项这一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规范广告市场经营秩序,根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对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开展一次全面清理整治,现将有关事项具体安排如下:

一、清理整治的时间

从6月20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

二、清理整治的范围

1、户外广告:凡在本市区域内设置的经营性户外广告、自设性户外广告和公益性户外广告均在此次清理整治范围之内,具体包括:辖区内商业街道、公交站点、地下通道、旅游景点、火车站、飞机场、码头等重点区域,在电子屏、展示牌、大型广告立柱、交通工具、路旗、霓虹灯、灯箱、站台、地下铁路设施、建筑围挡、店牌、墙体等媒介上的广告。

2、印刷品广告:包括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和其它各种类型的印刷品广告。

三、清理整治的重点

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重点对下列广告开展清理整治:

1、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医疗、药品、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广告。

2、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低俗和不良影响广告。

3、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投资融资、房地产、教育培训、农资和旅游广告。

4、烟草广告。

四、清理整治要求

1、要进一步增强对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加强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今年2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取消了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包括工商部门实施的户外广告登记、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等5项行政审批事项。随着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广告监管的方式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监管压力越来越重,监管责任也进一步加大。为了应对户外广告和固定印刷品广告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可能出现的监管不到位、虚假违法广告反弹等问题,市局根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了这次专项整治,目的是尽快适应广告监管新形势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开展广告监管工作,切实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广告监管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

2、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属地监管。整治工作中,市局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地区开展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监管和执法工作。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及分局根据属地监管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清理整治和行政指导工作,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努力做到监管不留死角,不存盲区,

3、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整治效果。各单位按照此次清理整治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要求,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辖区内开展一次全面的排查检查活动。通过排查检查,摸清辖区内广告的基本情况,发现虚假违法广告线索。对辖区内的户外广告设施和地点要建立完善管理档案,对所的广告实施动态监管;对在商业街道、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虚假违法医疗、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以及投资融资广告的行为要坚决清理取缔;对严重违法广告和违法经营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予以严肃处理,集中查办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切实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印刷主管月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胡愈之;新中国出版体制;苏联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体制在1949至1956年间逐步建立。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出版体制基本上与前苏联相同,甚至可以被称为“苏联模式”。但相比于前苏联,中国出版体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编、印、发三家分立,即出版社只管编辑和出版,印刷厂负责图书的印刷和装订,书店担任发行和销售。有学者将这个制度创新归因于首任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以胡愈之为署长的出版总署,是怎样贯彻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是怎样学习苏联模式,又是怎样根据国情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之路的呢?

一、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历程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出版总署成立,胡愈之任署长。出版管理机关即出版总署的设立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结果,胡愈之曾表示:“苏联的出版事业与我们有很大的关系,苏联出版事业走在我们前边,它有三十年的历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①1949年2月,前苏联部长会议下设立出版总署,统一领导前苏联的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中国出版总署的设立,只比前苏联晚8个月。参考苏联模式,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49年10月至1950年10月,出版业由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统一。(2)1950年10月至1952年12月,实行编辑、印刷、发行三家分立。(3)1952至1956年5月,对私营出版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5月,新中国的出版体制总体建立,前苏联用了20年时间(1919~1939)建立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中国只用了6年。

具体来说,新中国出版体制建立的第一步,是走集中统一的路子。虽然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这样的企业做基础,但中国并没有完全照搬前苏联的做法。1919年苏俄把众多的国有出版社合并为国家出版社,既负责出版图书,又负责对全国出版企业进行调整和监督。前苏联是以出版社为中心迈出第一步,而中国是以新华书店等发行部门为中心迈出第一步。1949年10月3至19日,出版委员会召开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胡愈之做了《全国出版事业概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1950年4月1日,新华书店总管理处成立。1951年元旦,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三联书店、联营书店五家单位组成公私合营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成为仅次于新华书店的全国第二大发行单位,直到1954年元旦并入新华书店。在集中统一的过程中,公私出版事业都统一到国家领导之下,这也符合《共同纲领》“使各种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规定。胡愈之领导的出版总署的工作方针,就是按照主席的指示和《共同纲领》来办事。

新中国出版体制建立的第二步,是实行编辑、印刷、发行三家分立。1950年4月,胡愈之提前半年透露出这一决策:“出版总署打算在今秋召开一次全国出版会议,来解决这统一与分工的问题,以后将由分工而走向专业化。”“在统一中求分工,从分工中得到专业化。”②1950年9月15至25日,第一届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胡愈之做了《论人民出版事业及其发展方向》的报告,会议主要通过了三项决议:(1)国营新华书店成为专营发行的机构;(2)出版与发行分工,印刷与出版分工;(3)出版专业化。③1950年10月28日,根据政务院指示,出版总署做出决定“出版企业、印刷企业和发行企业三家独立”。新华书店总管理处一分为三:以出版国家政治书籍为专业的人民出版社、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新华书店总店。出版总署决定在1951年元旦前完成三家分立,地方人民出版社、地方印刷厂直属地方出版行政机关,比照新华书店总店的方式完成分立。1952年4月,出版总署相应设立一厅(办公厅)三局(出版管理局、印刷管理局、发行管理局)。至此,中国在进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就已经实现了编辑、印刷和发行的三家分立。

第三步就是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私营出版业属于私营工商业范畴,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9月25日,出版总署提出五年计划:平均每年整顿和取缔20%的私营出版社,争取到1957年全国出版业基本上由国家掌握。④1954年8月14至15日,批转出版总署《关于改造私营图书发行业的报告》和《关于整顿和改造私营出版业的报告》,决定对私营图书出版和发行业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将一部分私营出版社改组为公私合营出版社。改造后,私营出版社的数量逐步减少,到1956年初,中国已没有私营报纸和期刊。到1956年6月,对私营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比全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提前了半年。

1954年11月30日出版总署改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胡愈之调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他在担任出版总署署长的五年里,经历了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过程。出版业是私营工商业中最早完成改造的行业,这与胡愈之领导的出版总署积极贯彻总路线密不可分。

二、编印发分立制度与苏联模式显著不同

实行编辑、印刷、发行三家分立是新中国出版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出版业进行分工,是希望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1949年10月,胡愈之在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报告里说:“在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及其他新民主主义国家内,出版和发行都是分开的。”⑤第二年他又说:“讲分工,首先应当使出版和发行分工。出版和发行,搞成一篮子,这是中国出版事业不发展的一个原因。……书刊的出版和发行,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业务,应当分工。出版和发行分工以后,出版部门可再分工,例如有的出文艺书,有的出理工书,有的出学校教科书,诸如此类,各有专业。”⑥中国出版体制编印发分立的特点与苏联模式具有显著的不同之处。

前苏联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1~1925),开始成立各种专业出版社。专业分工大体分为三大类别:一是依托国家有关部门而设立的出版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营出版社基本按照这个思路来建立。二是党的出版机构。党的出版社在前苏联时期尤其占有重要地位,1990年,前苏联有260多家出版社,其中党的机关系统中有114家,几乎占到一半。⑦三是根据生产特点成立一些专业出版社。另一方面前苏联的出版、印刷与发行基本是一体化的。1919年,前苏联把众多的国有出版社合并为国家出版社,国家出版社不但是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印刷机构。1922年,国家出版社还成为书籍发行方面的主要机构。前苏联的出版机构也可以自办发行业务。总的说来,前苏联的分工方式是建立专业化出版社,每一个出版社只出版、印刷及发行某一大类的书籍,是一种横向的分工;而新中国的分工是把图书的生产流程分为编辑、印刷、发行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由不同的部门组织负责,是一种纵向的分工。前苏联始终都未实行严格的三家分立制度,相比之下,中国则雷厉风行贯彻执行,编辑、印刷、发行各自为政、彼此分离。

胡愈之认为,专业化出版社的建立,是在编辑、印刷、发行三家分立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的。“出版与发行工作分工以后,出版工作也要分工。……最好的办法就是出版专业化,比如出版教科书的专门出版教科书,出版文艺书的专门出版文艺书,出版自然科学的专门出版自然科学书。自然,出版教科书的不能出版文艺书,出版文艺书的也不能出版自然科学书。”⑧实际执行过程中,就是在中央一级建立若干全国性的专业出版社,率先示范;然后在各大区和主要城市建立专业化的国营出版社。他甚至还设想了发行专业化:“分工就是按工作性质来划分,哪些批发,哪些零售;或就地区分工,适合城市读者阅读的书由城市的店发行,适合农村阅读的书由农村的店发行。”⑨与前苏联专业化出版社相比,中国先进行编印发三家分立,然后再进行编辑、印刷、发行三者内部的分工。

三、编印发分立制度的思想渊源

胡愈之对出版业分工的思想,显然不是来自苏联模式,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后,胡愈之为何力主实行严格的编辑、印刷、发行三家分立制度呢?这实际上与包括胡愈之在内的旧中国时期的出版界有识之士欲改变出版业不发达面貌的抱负有关。

1914至1933年间,胡愈之前后在商务印书馆工作逾15年,主编过《东方杂志》。他还组织创办了生活书店(1932年)、复社(1937年)、桂林文化供应社(1940年)和新南洋出版社(1940年)等,对中国的书业有很深的了解。旧中国的出版体制是出版、印刷、发行三项功能合一的,所谓楼上刻书、楼下卖书,前门开店、后院刻书等等。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也是如此,1946年4月,山东新华书店在《大众日报》上刊登广告说:编辑、出版、发行是本店的三件大事。报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像一根绳一样紧紧的拧在一起。⑩

尽管当时出版业的现状如此,但民国时期不少书业人士已从西方出版业得到启发,认识到行业分工的重要性。如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认为:“欧美各国经营出版业者,恒不自办印刷;……故各专其业,即出版者亦复科学、文学、宗教、教科、小说、美术等,各营一二种也。我国则因社会上此种实业尚未发达,故凡关于书业之一切之必需物,皆须自营,而出版业未大发达,无从分工。”舒新城曾说:“欧美各国及日本的出版业都是分工的:文理工艺等等的专门且不说,甚至一个书店专营一二种杂志的,所以他们的力量可以集中,出品可以求精。”民国时期也已经有书业人士提出行业分工方案,来解决旧中国出版业不发达的问题。最早提出出版分工思路的是开明书店的夏丏尊(1886~1946):“联合书店不出版书籍,但以发行为业务,在全国各省市各县设立分店,其普遍应如邮局。·……现代各书店可自动改称为出版社,出版社专管出版事业,其资本可大可小。各出版社以所出版之书籍批发与联合书店发行,不自设总店门市部与各地分店。”尽管胡愈之个人早期并未有多少关于出版分工的言论,但1949年3月,胡愈之到北平向副部长周扬谈了五点想法,其中第一点便是:书报贩卖事业即书店、书刊出版社及印刷业,此三者应实行分工,总原则应以国营事业处领导地位,民营出版业及印刷业应在党领导之下。由此可见,此时胡愈之已有较为明确的出版分工思想,新中国出版体制实行编印发行三家分立制度当与此有关。旧中国书业资深人士欲通过分工改变行业格局和落后面貌的大胆设想,在新中国终于得以实现。

总之,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是在以胡愈之为署长的出版总署的领导下,积极贯彻中央路线方针和国家政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和借鉴了苏联模式,但在出版分工问题上,中国并未亦步亦趋追随前苏联。胡愈之基于民国书业人士的深刻洞识,为纠正中国旧书业混乱无序的状态,推动了编印发三家分立的出版体制的建立。这种体制既不是源自苏联模式,在旧中国也并未出现过,因此是一种富有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

(罗智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注释:

⑧⑨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五卷)[M].北京:三联书店,1996:349,346,369,404.

袁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50)[G].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596, 201.

出版总署全国出版建设五年计划大纲.//袁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52)[G].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443.

全国出版事业概况.//袁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G].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261.

余敏.前苏联俄罗斯出版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4.

《中国报刊发行史料》编辑组编.中国报刊发行史料[G].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249.

陆费逵.我国书业之大概.//俞筱尧等.陆费逵与中华书局[G].北京:中华书局,2002:462.

舒新城.狂顾录[M].上海:中华书局.1936:155-156.

印刷主管月度总结范文6

成立于2005年11月28日的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同(简称安徽出版集团),高度重视印刷复制业对出版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创新印刷经营板块,探索内部结构改革,加快实现印企间的紧密合作,显著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使行业不足得到有力弥补。

吸收印企加盟,形成规模化经营

安徽出版集团成立时,直属印企仅有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徽新华)1家。集团认为,该企经过近60年打拼,已具坚实基础,势头强劲,且系由原安徽新华印刷厂、安徽书刊印刷厂、合肥商中印刷厂三厂合并而成;但从总体看,集约化程度仍然不够,应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扩大合作面,提高印刷资产在集团总资产中的比重。

为此,安徽出版集团经过慎选,以自身拥有的大量中小学教材印刷业务资源和雄厚资金为纽带,主动吸引省内具有优异资质的教材承印厂加入集团行列,使其成为麾下紧密型合作伙伴。对决定加盟出版集团的印企,由安徽新华出资控股,并派员兼任或担任对方的董事长、副总和财务总监,将其重大生产经营事项纳入集团经营总盘子,进行统一安排和调控。正是沿着这条思路,合肥杏花印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新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肥市华丰印务有限公司,相继进入安徽出版集团序列,从此告别了个别性分散经营状态。

这样做的结果,既使安徽出版集团新增大批印刷资产,资本额迅速扩张,教材教辅和本版图书印制保障程度得到提高;更使新加盟的印企获得了稳定的印刷业务来源,技改资金充裕,内部管理走向规范严格,厂际之间的互帮互助加强。

对全省印业而言,一个不叫印刷集团的印刷集团问世,规模化经营局面在出版集团所属印企中开始形成,能够较好地发挥引领功能,产生积极的辐射和影响。开辟出版产业园,提高印刷集中度

今年6月7日,随着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响亮的一声“开工”,由安徽出版集团总投资30亿元兴建,以印刷复制企业为主入驻的“安徽出版产业园”项目正式动工。

安徽出版产业园位于合肥庐阳工业园区连水路与天河路交口西北角,占地面积162.9亩,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成。一期建设数字印刷产业基地,让安徽新华和集团另外7家印刷复制企业整体迁人园内,实现零距离一体化操作,转传统印刷为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和智能印刷。二期建设文化贸易物流中心和印刷物资交易中心,主要从事文化产品贸易、电子商务和仓储物流等业务。三期建设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开展出版编校、文化创意设计等综合。

安徽新华前身为安徽新华印刷厂,早先位于合肥市濉溪路26号,现已改为北一环。2003年,改制后的安徽新华经当时的主管单位安徽省出版总社支持,在合肥庐阳产业园征地151亩兴建新厂区并迁入,即现合肥市砀山路10号。安徽出版集团成立后,很快投资将北一环的安徽新华印刷厂旧址建成名为新天地广场的大型商业中心和新华文景苑住宅小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次安徽新华入驻出版产业园,又将会一举两得。首先,可以扩大印刷生产场地,优化设施条件,改善环境;其次,能够将原厂区地块进行全部开发,再显双效。由于合肥市砀山路10号地处北二环与嘉山路交口,交通便捷,人气旺盛,适宜打造居民休闲度假场所,安徽出版集团根据合肥市欲建国际化首善之区的设想,拟将这里改建成具有合肥标志性的文化创意街区,突出书香氛围,凝聚时代气息,提供集陶冶情操、品位欣赏、儒雅相聚、轻松交流于一体的另一块新天地,使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别开生面,让合肥市民增添节日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