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例6篇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1

[关键词]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组织管理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79-02

第二课堂教育是组织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的有效互补实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独立学院作为介于公办学院和民办学院的新生事物,更加应该将第二课堂教育真正纳入专业学分培养方案中,形成自己区别与母体的独有模式,为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一、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第二课堂教育没有引入将学分制

目前,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联合推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虽然素质拓展证书对第二课堂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个素质拓展证书它只是作为证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本身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没有任何约束力。要想真正推动第二课堂教育发展,就必须对第二课堂的课程都要作出学分的要求,将其真正纳入独立学院本科学生课程教育体系当中去。因此,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对于第二课堂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没有建立第二课堂课程教育的学分体系。

(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缺乏专业老师指导

第一,独立学院的第二课堂教育组织管理目前主要还是由辅导员来负责的,但是由于辅导员行政事务过于繁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对第二课堂进行过程管理,导致第二课堂教育效果不理想。第二,由于普通老师专业领域限制,所以学生在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来进行指导;第三,指导老师由于缺乏考核或是奖励机制,因此很难保证第二课堂得到长期有效地指导。

(三)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缺乏职能部门进行组织管理

就目前来看,独立学院在第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在涉及暑期社会实践和学生课外活动时,主要是有团委负责的;在涉及科研课题的申报时,主要是由科研部门来管理的;在涉及学科竞赛时,是由教务部门管理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课堂教育就很难体系化、规范化,而且也会给组织和管理带来难度。

(四)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没有专项经费

在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活动经费,而学生活动经费多时还是用在第二课堂教育以外的一些活动。因此,有时候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活动开展受到了一些限制,也影响也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第二课堂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探索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自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以来,一直在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组织管理体系的有益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形成适合学院实情的制度体系,为学院第二课堂教育运行提供了较好地制度保障。

(一)在第二课堂教育中创新性引入学分制

学院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方案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设计了两个第二课堂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分别是《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生创新与奖励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学分管理办法》。前一个制度对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比赛获得的成绩以创新学分的形式予以认定,同时对学生在国家和省级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奖励学分的形式予以认定,这个制度设计主要是要推动学生参加学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分认定或奖励学分的形式为学科竞赛提供制度保障。后一个制度是针对整个学院全体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予以学分认定的管理办法,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是真正将学分制引入到第二课堂教育中,让所有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都能够通过具体的学分予以认定。表面上看这两制度似乎是重合的,但其实这两个制度设计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前者只是将第二课堂教育追重要的部分单独予以学分奖励,与后者并不冲突,学生参加学术。创新活动不仅能够完成后者制度的第二课堂学分,而且可能获得额外的奖励学分,一举两得,这样也就体现了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性,突出了重点。

(二)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地制度实施方案

学院在制度设计当初,就考虑要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认定、创新与奖励学分认定和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三者有机结合,使得这些制度能够高效有序地实施,而这个关键就在于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操作程序的设计。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操作过程中首先将学生参与的每一项第二课堂活动登记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中,然后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定的活动,结合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由专门的部门予以认定,最后学生将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中符合创新学分和奖励学分的项目提出认定申请。这样的操作程序设计主要是基于这个三个制度在第二课堂活动范围上是由大到小,所以在操作程序上也有一个先后顺序,这样也就使得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更加全面,并减少了认定的过程的环节,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三)由专门的部门负责第二课堂组织管理

学院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工作由学生工作部的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统一负责,组织与承办第二课堂活动的相关部门负责日常活动情况的记录与确认工作。同时,学院实行了二级化管理,由各分院负责根据相关规定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审核,并进行学分认定。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承办部门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认真负责地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确认,提供学生第二课堂学分审核与认定的依据。这样有统一的部门对第二课堂教育进行管理,使得学分认定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也促使学院能够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

三、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第二课堂教育的初显成效

(一)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主抓手,学生课外学术科研素质的逐步提高

学院举办“名人名家讲坛”、“独立学院、二级学院院长讲座”、“日出东方”学生家长系列访谈活动及各类学术讲座百余场,由于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的推动,使得讲座的到场率较之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促使学生通过听讲座完善知识结构。学术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学院构建了一个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多级竞赛体系'促进创新成果竞争交流,培养创新人才。共有3支团队分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浙江省三等奖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浙江省三等奖,此外,有20支团队获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支助。

(二)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自实施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以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并且在活动创意、队伍组织、实施实践过程中力求内容丰富、主旨新颖,紧密联系社会热

点,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思想。近年来,学院共获得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基地3个、先进团队6支、先进个人5人、优秀实践方案1项、调研奖一、二等奖各1项。市级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奖3个、优秀团队7支、先进个人11人、优秀调研报告3篇。同时,学院组织开展了“体验Do都城,教育小市民”、“挥洒青春,服务动漫”、“感恩回馈,把爱说出来”、“天气我来报’'等志愿者品牌活动,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院还选拔志愿者参加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2008奥运志愿向前行等服务工作。

(三)深化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逐步提升

学院对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在第二课堂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里就对创业实践类活动单独作为一大类予以规定,这样就在制度上保障了创业实践类活动得开展。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作取得的不错的成绩。

1.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服务体系。2008年,自实施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办法之初,学院就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园,由学院学工部直属管辖。2009年学院在杭州市率先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依托指导站建设,学院积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锻炼其创业能力,积累其创业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工作中传统品牌活动和拓展创新活动的有效结合,“创意文化街”、营销策划大赛、淘园区等活动,专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辟的绿色通道,强化学生的创业思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各类创业大赛在校园中也如火如茶地开展,学院取得“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百强2项,另在“创业有道”青年网商创业大赛、吴山商城杭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绿盛渔荣杯”杭州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等创业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近年来,学院学生创业成果喜人。张铃等十余名同学为代表的十家企业成功入驻创业基地,其中2008届毕业生张铃成立杭州锐策广告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演出及经纪业务,已成功吸收学院多名学生就业,以实际行动做到了创业动就业;2009届毕业生陈升升对得“挑战杯”省赛项目进行孵化,成立杭州狮古山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其立足家乡、服务三农的事迹还得到了省领导茅临生的鼓励:2008级在校学生许鑫瀚通过融资,承包田地种植中药“三叶青”,成功创业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2010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的学生代表。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2

第一条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普通小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范围内举行,普通中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自治州、市范围内举行。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举行。

第十五条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的体育工作不适用本条例。

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3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前言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一直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涉及每个大学生,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来更好地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体育运动精神,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2]。体育课程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他学科主要以认知为主,而体育教学主要以头脑、身体多方面的协调合作锻炼为主,这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地方。体育课程并不局限于课堂的枯燥教学,体育教学课程设计合理,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3]。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健康意识,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的规则意识。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和比赛,可以加强公平竞争的意识,同时把这种公平竞争的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4]。传统的体育课更多地是以学分为目的,学生被动地接受,通过体育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热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被动上课转化为主动上课,促使学生有足够的动力来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并不只是以修满学分为目的,把体育带进生活,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高校体育彻底摒弃原来枯燥乏味的状况,深化改革,并将改革成果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未来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改革时代[5]。

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分析

2.1体育课程设置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大部分院校采取行政班和混合班各占一定比重的混合方式,行政班按学校特色项目授课,混合班按选项制授课。第二,全部选课制授课。第三,选课制和体育俱乐部制混合方式。选项制单单是在课程形式上进行改革,并未突破传统的高等体育教学课堂设置,也无法由“第二学堂”转变为“第一学堂”。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通过将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课程化的方式,采取相应的评价手段,很好地将“第二课堂”转变为“第一课堂”,形成灵活多样的大课程的体育教学格局。体育课程的俱乐部模式打破了高等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俱乐部形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学校每学期都将举行各种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运动活动,大力开展大众操、校园马拉松、三人制篮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联赛、网球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高校体育运动氛围,使学生全员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中感受到各项体育活动的魅力。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运动设施,举办各项体育赛事活动,俱乐部的各级会员可以一周多次选修体育课程,根据运动技能水平,对水平较高的中高级会员进行开拓式的教学,体育教师加强体育运动的临场指导。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点。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改革发展,促进了高校培养体育专项人才的进程,同时在深挖体育专项人才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全方位渗透式的浸入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建立起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养成长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使这一目标的实现又进了一步。

2.2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发展特点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寓教于乐,打破传统体育教学课程固有模式,教学形式多样。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根据校园条件,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大众和特色体育活动,传播校园体育文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同时按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育技能的运动水平为核心进行划分。体育俱乐部建立起准、初、中、高级会员制度,根据各级会员的身体状况和竞技水平开展课程教学,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确定课程考核体系。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充分满足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和竞赛的需要,同时使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多样化、丰富化、灵活化。这种模式的体育教学使学生的整体运动竞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除了体育教师的严格组织管理外,又加入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系统化。体育俱乐部开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出发的特点,促进了高校培养体育专项人才培养,同时有利于高校发掘体育专项人才和技术人才。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全方位发展,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为未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数据库的建立

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对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影响,对大学生体能测试的各项指标建立科学的体质监测数据库,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每年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追踪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特点,对俱乐部课程进行改革。比如:很多体质健康数据研究表明,个体肺活量与个体的身高、体重有相关性,身材高大、体重较大者,肺脏体积更大,肺泡面积更大,身体需氧量更大,需要更大的肺活量才能够满足。但是在身高、体重一定的情况下,肺活量与日常运动强度有极大的相关[6-8]。因此,根据学生的体质监测结果,适当调节体育运动课程,例如:体育教学之后增加学生的跑步训练,平时多要求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提高个体肺活量[9]。促进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在满足学生基本体育课程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竞技体育技能的发展。经过长期的追踪测试,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正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体育课程来讲,一味地追求实践教学而忽略理论教学,也不能解决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教育之外,还设置了专项的运动理论课程的学习。比如对各项运动规则和技能的理论培训,经过体育教师的专业课理论培训,很多学生都能够独立自主地在各项俱乐部活动中担当裁判,辅助教师完成各项赛事,推动了学校运动赛事的举办,为后续学校各项体育运动赛事的举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教育服务

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通过各种体育运动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体育运动赛事的举办,俱乐部各级会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以往的传统体育课程相比,避免了传统体育课程的枯燥乏味,通过灵活多样的体育俱乐部的课程改革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契机,以专业体育为主题,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这门学科[10]。未来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会更多考虑各级体育运动俱乐部成员的身体素质和爱好等方面的因素,细化体育运动课程,满足各类学生和人群的需求,使学生在轻松、良好愉快的氛围内学习体育课程,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体育俱乐部的体育课程活动以教学、训练、比赛等多种形式存在。在大学学习期间,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发展状况和个人兴趣,选择参加各类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完成体育学分的学习。同时,体育艺体俱乐部模式也充分挖掘了学生体育运动的潜力,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相结合,是体育教育改革必然的发展趋势。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部门,通过体育俱乐部的严格组织管理结构,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能力,形成系统的体育竞赛制度,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起良好的体育赛事秩序,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高校体育运动。大学的体育俱乐部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特点为基础,增强学生体育竞赛的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俱乐部会员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整个校园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4

[关键词]教育公平;课程改革;机制构建;实践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县管为主的背景下,在县域内尤其是边远农村县域内,要推进教育公平,要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践证明最有效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就是整体推进课程改革。重庆开县是部级贫困县,目前有人口165万,其中农业人口116万,有小学375所,一贯制学校7所,独立初中43所,完全中学9所。下面以开县的实践探索为例。来解析这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县为实现教育公平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定会有诸多启迪。

一、目标追求高定位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目标追求高定位。

(一)教育发展目标

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过程中,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走向,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路径,到2016年,城乡、校际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形成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建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使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课程改革目标

第一,改革育人模式。加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理性精神: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爱心和责任担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乐观平和心态:加强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探索开展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开放视野。

第二,改革课程模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及县域地理、人文等特性。设置库区环境资源、生命安全防护、元帅风采等地方课程,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抢险、安全救助、理想信念等内容课程化、具体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伟人的敬仰和对信仰的尊崇。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把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打造结合起来,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改革课堂模式。针对开县城区大班额与边远农村小班额并存的实际,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符合本校、本班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成立学科研究共同体,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指导。学习和借鉴国内成熟、成功的课改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学的状态、激发学的兴趣、教会学的方法,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三)课程改革长效机制目标

第一,增强课改内驱力。由“要我改”转向“我要改”,增强教师自主课改的内趋力,让以生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等观念人脑人心,并能在教育教学行动中长期坚持、自觉践行。

第二,改革教学行走方式。让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成为每所学校办学的自觉价值追求,让师退生进成为教学的普遍现象,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成为主流方式,让多元、开放、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文化。

第三,改革评价机制。聘请高校专家修改完善全县学校综合考核方案,加大课程改革的考核权重,用评价导航课改,评价方式上由单一到多元,评价机制由重结果到结果与过程并重,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到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

二、配置追求高均衡

通过实施以下五种办学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高均衡。

第一,对口帮扶。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促进优质办学要素向农村有效转移。实行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教育科研、质量考核五统一,优质教学设施、教师资源、教科研成果三共享,推动城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步提升。

第二,委托管理。委托县职教中心管理县卫校、重点高中各管理1所农村高中、优质初中各管理1所边远薄弱初中、城镇小学各管理1至2所农村薄弱小学,帮助制订发展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充实调整管理团队,参与具体教学工作,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和考核评聘等工作。

第三,机构融合。乡镇中心校与村校实行统办统管,城镇优质学校与相对就近的1所或几所农村薄弱学校实行学区制管理。实行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一个教师团队,统一配置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考核标准。推行课表通排、教师混编、任课教师统筹的大年级制。将村校改为乡镇中心小学分校,实施分校校长负责制。

第四,合作共建。切实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的交流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选择1至2所公办学校交付教育机构或教育成功人士承办;引进市内知名学校来开县联合办学;给予民办学校部分师资和硬件支持;创建高级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合作形式,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

第五,编制统筹。探索推行城区编制农村用的教师编制配置。按多于城区总编制的20%配置城区优质学校教师,根据农村学校学科教师需求,每年派出20%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三、保障追求高水平

通过以下四个途径体现保障追求高水平。

第一,密集调研部署。县委书记、县长每学期调研教育工作至少两次,将课程改革纳入全县的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全民教育、全民健身的“四大全民行动”中,切实实现通过课程改革守护教育公平底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品质的目的。分管教育的县委常委、县府党组成员,经常性地在县级会议与教育专题会议上,定调课改、强调课改、部署课改。

第二,出台文件规划。由分管教育的县领导牵头,组织县内相关单位与部门多次座谈调研,数易其稿后,由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三,聘请专家引领。由县政府出面聘请全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教改十大杰出人物、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院执行院长、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作全县课程改革首席顾问,为其颁发了聘书,而后县教委与其签订了《“三分教育”实验项目协议书》。

第四,投入经费保障。县政府投入1000万元给高中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践操作保障;每年设置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全县课改的师资培训、资料编写和表彰奖励:每年为冯恩洪“三分教育”实验项目聘请的专家团队专项补助120万,力保实验项目有效有力推进。

四、实施追求高效能

通过以下“十抓”体现实施追求高效能。

第一,抓组织机构。成立县分管领导任组长、教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县的课程改革工作。下设办公室于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全县课程改革的日常事务与行为跟进工作。

第二,抓政策导航。主管部门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课程改革先进校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全县课改合格课评价标准》《关于在全县开展课改合格课达标验收活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用政策导航课改,指引课改。

第三,抓统筹推进。将全县分设为13个“片区教育均衡发展指导中心”,解决课程改革中的过程跟进问题;将全县8所高完中整合成“4+4”模式,组织中心校与村小建立课程统筹安排、骨干教师巡同教学、网络集体备课等制度,统筹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课程改革工作。

第四,抓管理干部。利用暑假,将中学校长送往华东师大、小学校长送往西南大学进行封闭式的课改专题培训,更新其课改理念,提升其课改执行力;将教育主管部门的全体中层干部送往清华大学、将研训机构的中层送往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提高其课改的研究力与指导力;外聘专家到开县进行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课改专题培训,提高其课改组织力与实施力。

第五,抓教师队伍。一是“请进来”,先后聘请全国教育知名专家冯恩洪、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等一批专家给全县中小学教师“洗脑”;二是“请上来”,分期分批分层有序地在县研训机构举行教研组长、学科骨干、班主任、村校教师的课改专题培训;三是“送出去”,有计划地将课改骨干教师送到高等院校、上级科研机构进行培训。通过大量的密集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课改执行力和实施力,从理念、操作、评价、能力等层面为课改的强力推进提供智力支撑。

第六,抓特色设计。由教委布置每所学校设计出课改实施方案,提交县进修学校,由进修学校聘请课改专家对全县130多所中小学新一轮课改方案进行逐一评审,对每所学校的方案提出修改建议。然后返回学校进行再次修改定稿,形成并建立起“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课改机制。

第七,抓专业引领。一是专家高端引领,依托以冯恩洪为首的部级专家团队的“三分教育”高端引领;二是典型学校引领,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出29所优质学校作为课程改革先锋校,选派进修校教研员蹲点联系打造,建设一校带动一片;三是同伴互助引领,持续开展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课堂全面开放、全程开放、全员开放工作,让教师们自主自由选择听课,以此获得自悟提升。

第八,抓资源建设。强化电教馆与技装中心的服务力度,提高校园网与“班班通”的建设率与普及率;整合青少年宫、县图书馆、社会民办艺术类机构的教育资源,县教研员探索开展“教学支持服务”工作,拓展资源建设源。

第九,抓课程体系。实行“走教制”,解决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师资不足的问题;开展校刊与校本教材专项评比活动,推动校本课程开设;结合传统节日分片区歼展演讲、书法、体艺、科技等社团才艺竞赛活动,助推课程辅助活动推进计划的实施。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分析

随着“阳光体育”在学校中的广泛开展,‘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已逐步渗人人们的生活。就大学生而言,高等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关键时期。公共体育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以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强身健体为教学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必修课程。

本文通过对福建、广东和江苏三省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教学模式、教材内容、修业年限与学时数和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调查对象及时间

调查学校为福建省l0所高职院校、广东省7所高职院校和江苏省6所高职院校。调查对象为各高校体育部(室)部门领导及部分体育教师。调查时间是2008年11月——2009年3月。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形式由原来单一的公共体育课发展为多种课程模式并举之势,除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和保健课外,三省高校还开设了具有特色的和针对性强的如专项普及课、专项提高课、锻练达标课和运动训练课等。从教学形式来看,各校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条件,将这些不同形式的课程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模式”教学。(见表1、表2、表3)

通过调查得知,目前,三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各具特色,形成以人文、地域特点为主,符合本地区教学环境要求的形式各异的课程模式。福建省高职院校主要是三基型、主副项制和选项制等三种课程教学模式,又以后两种为多数高校所采用;广东省高校普遍采用以三基型教学、选项型等为主的教学形式;江苏省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课内外一体化、分项制和选项制等教学模式。

从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角度看,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可在未来高校推广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面向新世纪体育教学的特点应该是强调现在要做什么,更重视将来的任务是什么;既要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要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出发,真正体现出立体式体育教学。据了解,江苏省部分高校试行小范围的俱乐部式教学,效果较好。这些试点高校的普遍看法是,既能缓解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场地、师资、经费等问题上的压力,又能丰富课程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谓一举两得。因此,积极开发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建立具有特色的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将成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一大趋势(见表4)。

(二)修业年限、学时数

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4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开设选修课。”第6条规定:‘体育课程的学时数以每学期l8周,每周2学时计每学年为72学时。”这一规定是每位学生最低的体育课时量的有效保证。目前福建、江苏两省所调查的学校均能做到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课时也基本符合要求。广东省多数高校没有执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只在一年级开设体育课,学时在62-68之间(见表5)。

三年级以上开设选修课,因《纲要》未做明确规定,各校从教学时数到形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江苏省部分高校以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福建、广东两省均没有开展,究其原因,主要与教学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高年级以上开设体育课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连续的保障,也是学生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延续。因此,合理、有序地开设高年级体育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除充分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外,还必须体现出教材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特征。从调查中看出,闽粤苏三省多数高校选用教材还停留在传统的习惯思维上,即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三大球、武术、健美操和小球等项目上,新兴项目和时尚内容开发较少。值得注意的是,田径内容大幅度减少;普遍存在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偏少的问题,有的根本就没有理论讲授要求(福建、广东两省部分院校)。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用没有体现出教材的实效性、针对性及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

(1)教材内容上竞技类项目较多,民族民俗体育、健身娱乐等教学内容偏少;(2)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上,重视传统的教学内容较多,体现时尚的运动如街舞、体育舞蹈和定向越野等项目开设很少;(3)师资不足,受学校人事编制的制约,多数学校师资配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要从根本上克服这些问题,必须从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条件等方面加以解决。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真正从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教学内容;

其次,改善教学条件,根据各校的特点及优势,围绕几个特色项目加以普及与推广,或对部分教学项目实行有偿教学,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实现有偿收费,对培养学生形成有意识、有目的的体育消费观念具有积极意义;再次,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力度,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时数,追本求源,从根本上消除‘重体轻理”的错误做法。

(四)考核

考核是课程建设的导向,考试的形式、方法及内容对教学过程起着积极作用。从调查的情况看,省高校主要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即考核由理论、技能评价、身体素质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组成(见表6)。

目前体育考核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应用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没有在考核中很好的体现,考核注重的是结果评价,没有过程评价内容,形成了‘要我学”与“我要学”之间的矛盾。二是只注重分数,忽略了个体差异。从表6可以看到,技能评价和身体素质是考核的两个主要方面,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应当指出的是,学生学习的掌握与本人的体育基础、体能,以及遗传因素、个体差异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考核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此列入考核内容比较公正客观。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福建和江苏两省的高职院校按《纲要》的要求,一、二年级开设必修课,广东省高职院校多数是一年级开设体育课。没有按教育部的文件要求进行落实。

第二,体育教学模式应体现本地区的特色,要多重并举,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和改革的需要。

第三,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全新的教学形式,建立并逐步完善具有特色的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一大趋势。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6

关键词:体育课程 现状 改革

前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我院在总结了前一时期体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一、学院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我院的体育教学采用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三基”型加阶段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以原教学班授课为主。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三部分”的结构模式:准备部分一基本部分一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1,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改变“三基”型加阶段型的教学模式为“三段”型教学模式。

2,将“健康第一”的思想融入体育教学之中、彻底突破竞技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

3,注重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锻炼习惯。

4,明确课程目标,其目标涵盖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领域,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实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2,培养学生对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体育专项的能力,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4,全面发展学生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能测试和评价体制健康状况,能较合理地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5,建立实现学生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领域的基本与发展目标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

四、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1,体育理论课

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锻炼的医疗监督与卫生常识;球类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2,体育基础课

身体素质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

3,体育选项课

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体育舞蹈,交谊舞,太极剑,轮滑。

4,体育选修课

健美操,跆拳道,瑜珈。

5,体育保健课

健康知识和学生力所能及、动作轻缓且运动量适宜的运动项目。

五、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1,体育基础课

在第一学期开设,学时为32学时,认定学分为1学分,按原班进行教学。

2,体育选项课

在第二、三、四学期开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主选择上课内容(每学期任选一运动项目)、自主选择教师式上课:108学时,认定学分3学分。

3,体育选修课

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学习。

4,体育保健课

针对部分患有慢性疾病和有残疾、身体特型等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在第一、二学期开设,是体育基础课的补充形式,开课学时为68学时,认定学分为2学分。

5,体育训练课

学院代表队的训练课,在第三、四学期开设,排入学期课程表内,72学时,认定学分2学分。

6,体育理论课

每学期开设4课时。

7,学生体质健康测评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全面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每学年测试一次。

8,课外体育活动辅导

9,院系体育比赛

六、体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学生成绩=平时成绩(20%)+体质健康达标(30%)+技能(30%)+理论成绩(20%)

1,平时成绩

出勤率+态度。

2,体质健康达标

国家统一测试内容。

3,技能

基础水平=规定项目测试;中、高水平=专项成绩的提高。

4,理论成绩

理论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