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论论文范例6篇

生态学理论论文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道德;生态危机;福斯特;奥康纳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32-02

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绿色运动思潮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由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米拉・福斯特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创造、发展的,并引起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切关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快速传播为各个国家探索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那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什么关系?它的内容又是什么?它在生态道德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内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有借鉴意义?本文意在从以上几个方面把握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为党的十以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借鉴。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历史上争论不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相关思想或者直接论述,据此认为马克思不是生态主义者;另一些西方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派的观点再加以考察,以便厘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英国著名的生态学者戴维・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扎根于生态学,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强调的是人类如何改变自然并贬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规律”[1]89马克思所在的年代是19世纪中叶,大量的工厂兴起,资本家雇佣大批的劳工生产大量的产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生活困苦,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马克思看到的都是带着血的钞票、肮脏的交易和裸的剥削。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更关注的是如何使工人从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正如美国著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詹姆斯・奥康纳所指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只给自然系统留下了极少的理论空间,而把主要内容放在了人类系统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述中,决定物质生产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主要是生产方式,或者说是对劳动者的剥削方式,而不是自然环境的状况和生态的发展过程。……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作为一种既能有助于又能限制人类活动的力量,在该理论中却越来越被遗忘或被置于边缘的地位”[2]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无法从马克思的原著中直接找出关于生态学的明晰的文本。

尽管马克思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直接文本,但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而且这种世界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3]3。当代所指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并没有发生生态危机,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人们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和感恩。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要求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实际上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世界观和有效的方法论。因此,我们发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学方面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的立场和目的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发展和“补充”。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延续。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

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吸取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有必要的。

“异化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首先提出。阿格尔认为生态问题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们过度追求消费造成的。“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4]486。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单位通过媒体、政策和快速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产品刺激民众,促进大众消费;另一方面,高强度高压力的劳动强度让人们不得不通过消费来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因此,人们只能以消费和占有社会资源为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存在感,消费的目的不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占有更多资源。占有欲的膨胀和永不满足的贪欲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枯竭的趋势。而快速消费的结果是产品的消耗、巨额利润的产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二重矛盾”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奥康纳首先提出的。所谓的二重矛盾是指资本具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两重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无休止的生产和追求利润导致自然界无法供给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严重的制约,利润严重削减,资金链断裂,最终爆发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即便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仍要突破生态的限制,通过技术改进和寻求新的能源来达到掠夺自然资源的目的。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区别于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两点自己的看法: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扩大生产,而生产的无限扩大需要无限的资源,生态系统本身的周期根本满足不了资本快速扩张的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最终走向灭亡。第二,资本具有短期行为,为了利润,资本家会不择手段。福斯特指出“资本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回收,并且确保要有足够的利润抵消风险,并证明好于其他投资机会。……这样一来,资本主义投资商在投资决策中短期行为的痼疾便成为影响环境的致命因素”[5]3-4。

三、利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初探生态新道德的内容

根据上述观点,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应该具有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将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适当结合,使生态道德与自由主义相对立,限制自由主义的过度发展和蔓延;第二,鼓励奉献而不是占有,西方社会的生态问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人们更关注自己占有了多少资源而对怎样占有漠不关心,哪怕是牺牲生态环境、破坏环境资源,所以要提倡奉献,鼓励人们多讲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少讲社会为自己做了什么。

四、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借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国企在生产上游中的地位,提高国企在资源性行业中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发现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据此,一方面我们应该限制民营资本、外国资本在生产上游特别是资源领域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资本在资源领域出现“短期行为”,减少资本对能源的过度过快索取;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在生产上游的国家行为,不仅能让国企的利润以税收的形式惠及全民,还会让资源的开发有序进行,让国企的行为受全民监督,让资源的开发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有效地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早转变、淘汰低生产效率和重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首先,通过货币政策增加低生产效率企业的贷款利率,促使该类型的企业尽早撤出或淡出市场;其次,利用法律手段提高粗放型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减少这种企业的新成立数量;最后,利用税收手段鼓励高科技企业出口科技产品,加快出口结构的调整。

第三,开展环境运动,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中,树立生态的“居住观”。首先,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之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道德缺少必要的生态观,为此应该将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生态安全作为真善美的标准,以此来改造传统道德;其次,树立生态的“居住观”,将生态的“居住观”列入到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人们学会如何在“地球村”生活;最后,“环境运动应该选择一种和生态协调的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满足穷人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确保生态长期安全的新的社会形态,保证环境公平”[6]93-94。

参考文献:

[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城市空间 文化生态系统 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1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背景

文化生态(或称“文化环境”)主要指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凭以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文化生态本身又构成了一种文化成分,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文化生态学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理论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主要是以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r Haynes Steward,1902~1972)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论》中首次明确提出“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作为该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学家开始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文化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威胁到人类生存问题的日益突出,很多人类学者认为生态学必须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从人类学的研究大致分类可分为以研究社会文化为主的文化人类学和以研究社会生态为主的生态人类学。而人类学的生态研究又分为两类:一方面为决定论,另一方面为互动论。决定论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文化决定论,另一个是环境决定论。而文化和环境的重要程度是互动关系,有些情况下文化会比较重要,而另一些情况之下则是环境占主导。从而互动论被看作是介于环境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间的一个交叉理论,文化生态学正是基于这种互动论而产生的。

2文化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局限性

2001年11月,在中国厦门召开了世纪国际城市绿色环保博览会,众多专家广泛探讨了有关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并通过了“绿色宣言”,这代表了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城市生态建设观点上的进步。无疑,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的探讨与理念转变非常重要,也是指导当代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但这还不够。积极探索城市空间的科学性与延续性,正视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缺失,为其更合理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范原则也是当代城市空间营造的重中之重。

随着信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从1999年昆明世博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十几年间,中国城市美化运动此起彼伏,我国维持城市特色的大部分文化遭到了“生态破坏”,同时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目前中国城市而临着可持续发展、文化身份丧失、精神信仰缺失等方而的挑战。文化生态开始引起多方学者的关注,理论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开始不断得到扩展,结合文化生态学分析区域文化成为热潮,使我国的文化生态学得到了相对

3城市空间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人类对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由来己久,各国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针对城市空间展开分析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古往今来,城市的环境景观、经济技术、社会观念以及文化心理等,都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并势必在较长时期内对城市的规划建设有深远的影响。法国著名地理学家菲利普・潘什梅尔曾这样描述:“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种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这是对城市空间的经典诊释。

罗伯特・克莱尔(Robert Krier)认为:城市空间(Urban Space)是开敞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空间,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和共内部使用的空间。在《集体记忆的城市》中,克里斯汀・波耶尔用一段非常精彩的叙述概括了对城市空间的认识。他写道“城市是一种文化表现的文本。从某种程度来说,城市就像是一座大型的剧场和博物馆,剧场和城市空间都是用来展示和表演的,并且在观众和演员之间进行互动和沟通。分布于城市中的街道、建筑以及广场等公共空间就如同舞台上的道具和布景,随着剧情的发展可以发生转换和变化;而剧场中观众的座位则是社会关系的体现。”这段话很形象,城市是人类出于自身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城市空间是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各种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空间的历史和现实状态集中反映了城市的发展轨迹与特征,城市空间的演化则是城市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城市空间生命力的体现。较快发展。城市空间时刻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性的作用,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行为和生活。同时其空间形态又受到周围环境凝聚性的反作用。

4城市空间引入文化生态学的意义

吴良墉先生曾用《中国大百科全书》选定的定义来说明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把一定的地域组织起来的居住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但吴先生更坚持,先哲亚里士多德的城市论言简意赅,阐述了城市的基本内涵:“Man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for security;They stay togetherfor the good life――人民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聚居于城市。”可见,人才是城市真正的核心。城市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人们更在创造和发展城市生活中创造了人类绝大部分的文明成果,城市从本质上讲是承载人类文化的容器。因而对于城市的研究决不能停留于器物层而,而应涉及到城市的主体――人,深入到城市的灵魂――文化。”

快速城市化过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可以归结于文化冲突。在人口激增的同时,城市化的负而影响也开始突显。在城市空间中引入文化生态学正是基于当前的城市发展现状而提出的分析和解决方法。采用文化生态学的文化与环境互动观点,将城市空间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用联系、动态的观点分析城市空间中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演化过程、文化生态资源等要素,注重城市文化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认识特定城市文化下的城市空间,建立合理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认知框架;有利于正确认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当代的城市文化发展;有利于了解并尊重文化与生态的延续性,制定合理的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策略。

5结论

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在城市空间中引入文化生态学是当代城市发展的契机。构建系统的城市文化生态理论框架,为当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寻求历史的依据与规律,对未来城市的规划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文化生态学在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中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2)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文化生态环境支撑的城市、文化和人的三边互动系统。(3)人本回归是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J].知识工程,1990(4).

[2] 俞孔坚.文化城市时代的景观探索与实践――从生态学“入世”到文化身份的认同[J].建筑与文化,2009(3).

[3] 陈娟,白光润.城市化景观生态化分析[J].上海城市规划(规划研究),2004(4).

[4] 王亚男著.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3

关于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的态度,关键是如何理解恩格斯下述这句话,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支配自然界”“,成为自然界的真正的主人”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类解放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误解也正源于此。不少人误以为从中暗示着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果真如此吗?其实,在这里“,支配自然界”“,成为自然界的真正的主人”是指人类摆脱宗教恐怖和自然神秘主义上讲的,而不是指人与自然界对立。〔1〕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2〕人对自然的支配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不是外在地支配自然和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主宰,而是把自身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并通过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来支配。在这种支配中,人与自然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对自然的支配指称的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所说的只是人摆脱了异己的自然力量而已。这时候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就体现在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工业文明兴起的时代,其时代特质显然大异于生态危机显现的今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还刚刚开始显露。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性所造成的人与人的对立和危机,而对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危机的关注是隐含在对人与人的对立和危机的关注之中的。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自然界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因人类的开发而千疮百孔。那时甚至还似乎没有自然生态危机的迹象。也正因为如此,学界认为马克思关注和批判的主要是社会危机(经济危机),而主要不是自然危机;马克思甚至还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传统:自然是客体;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从属于社会概念(施密特)。但是,早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把自然当做人类自体来看待,称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从生存论视野来看,人离不开自然,而且人本身就是自然。反过来说,由于自然界孕育着人及其他一切生命,是生命的源泉,因而自然本身就是有生命的。而且依据马克思的论断,自然界既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无论如何自然界既是无机的,又是有机的。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自然异化的思想逻辑必然地是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的组成部分。私有制就意味着自然的异化、就意味着自然的买卖、亵渎。

消除异化的共产主义,既是一种人道主义,又是自然主义,人与自然和谐,自然不再是人恣意买卖践踏的死的物质。这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应有之义。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两极对立思维方式的产物。“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是近代以来一直支配人们思想的核心观念,是知识论(科学)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达。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必须性、必然性出发,“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表达的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论态度。这一点必须承认。但是,如果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的知识论观念绝对化,以为实证科学是自足的,以为人能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主体,能够把自然界整体当做客体,那就成问题了。当胡塞尔提出欧洲科学的危机时,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问题的核心就在于,真正来说自然能否被客体化。这首先要解决怎么看待自然的问题,这是不容忽略的自然观问题。自然能够被客体化的前提条件是,近代的机械自然观对古代的有机自然观的颠覆。首先把自然当作静止的、死的实体,当作一部大机器,否则任何一种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的生命体是不能被对象化、客体化的。正是基于这一点,能够被客体化的自然是有限度的、局部的、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局部的自然,在有限度、有条件下是可以被对象化的。但是,自然界整体(包括人自身)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着的、永恒联系着的生命体,是不能被对象化的自在之物、存在本身,是不能被客体化的。近代的机械自然观,把自然界整体(生命)当作死的实体,而这在古代有机自然观里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近代的机械自然观对于古代的有机自然观无疑是一种超越,是科学对于素朴观念的超越。科学往往是从一种假说开始,然后通过实验去证明,再得出结论,总的运行过程遵循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科学假说的提出具有逻辑前提、具有事实根据,然而,科学的运作过程就是把整体、生命、运动当作客体对象,去研究其内部结构、规律、性能等。实证科学的主体—客体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把“整体、生命、运动”对象化。只是真正说来“整体、生命、运动”是无限的变化发展着的自然界整体链条,它是无法对象化的。在人类的经验活动、科学研究活动中被对象化了的客体,一定成了局部的、僵化的、静止的东西。我们却“想当然”地以为这些被对象化了的客体就是“整体、生命、运动”,是无限的变化发展着的自然界整体。整个实证科学就是如此这般地发展起来的。不过这说明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科学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人类在科学的指引下从事各种生产实践活动,本来都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结果却为什么难免事与愿违?我们以愚公移山、改造山河的精神,抽干了沼泽地的水,有效地利用了被认为亿万年闲置浪费了的土地,发展农业、畜牧业,获得几年暂时的丰产,却往往换来了难以恢复的土地盐碱化、沙化。我们截住了生生不息流淌着的河流,当然主要是在河流成为“洪水猛兽”之时,兴建大型水库,可谁又能想到它日后又有多少消极后果。这或许就是科学思维从它正当的适当的“想当然”演变为彻底的“想当然”的结果。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从实证科学角度讲头头是道、无懈可击的真理,在生活实践中往往会演变为毁灭自然的谬误。当科学技术应用于资本主义生产,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就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资本主义逻辑和科学技术逻辑的联姻是西方文明陷入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西方文明危机表现为人和自然陷入全面危机。这充分验证了马克思的“生活决定意识“”理论来源于实践“”世纪(历史)就定逻辑(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辩证法的独到之处。为了应对生存危机的挑战,各种拯救自然的学说异军突起。生态伦理学就是其中的一直劲旅。为了消除人与自然对立,确立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以便让人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生态伦理学把立论的核心确立为“自然具有内在的价值论”。自然内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之物的存在本身即代表了它们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人类赋予的,而是它们的存在所固有的〔4〕。可是,既然自然的内在价值与人无关,那么人类有什么理由要保护它呢?这仍然是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论思维方式。结果,原本要摆脱以功利主义态度对待自然的理论却又陷入了困境:因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因为她的有用性,我们应善待她尊重她。这其实还是从功利主义价值观、西方主客二分认识论出发,因而是一种典型的自然中心主义。而这种建立在主客二分认识论哲学解释原则基础上的自然中心主义又必然转化为它的对立面———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如果当代生态伦理学把立论的基点放到“自然的内在价值”上,势必受到来自持“人是具有实践需要的、具有主体性”观点的反驳。为什么要善待自然等问题的动因还是为了人自己。也就是说,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时代几乎是注定的。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利益驱动总是首要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其潜台词。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当代生态伦理学必须摆脱自然中心主义,才能真正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否则,只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仍然还是功利主义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就不可能建立生态伦理学。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资本主义批判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4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局部在改善、整体在恶化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二次人大二次会议一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在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划定生态红线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本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生态红线的提出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并有所创新,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为什么要划定生态红线?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其主要依据有:

第一,充分尊重“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是划定生态红线最为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始终强调外部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外部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的,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与此同时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但人类归根到底是隶属于自然界的存在物。换言之,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也不能肆意破坏自然界内部的生态平衡。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_5]。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环境正是体现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从征服和利用自然界逐渐走向尊重与保护自然界。但是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使得目前我国的生态系统面临失衡的严峻威胁。而生态安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划定生态红线,即在发展的过程中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只有严格限制和合理规范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才能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第二,坚持适度的哲学原则是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应有之义。质量互变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其方法论要求就是要坚持适度原则。划定生态红线就是要求人类活动应当坚持适度原则,将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范围之内。一般而言,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地球自身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引起的原生态环境问题;二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各类环境污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次生态环境问题最近几年越来越突出,说明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几乎已达极限,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就势必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绘制生态红线,设立不可逾越的生态安全底线,在于明确无误地警示和告诫各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度原则,把各类生产活动控制在一定度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生态系统在发展演进中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生态系统衰退甚至崩溃的临界状态”[6]的出现,保证我们的社会生产能够可持续发展。

第三,划定生态红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永恒范畴,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拥有利用自然谋求自身发展的权利。况且人类活动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求发展的过程。然而谋求发展与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客观事实是我国环保事业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欠账太多,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划定生态红线不是要停止发展,而是为了更科学、更为持久的发展。2010年底国务院颁布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将我国国土空间按照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目的就是要“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合理的布局,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如何划定生态红线——划定生态红线的哲学方法论

生态红线的划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家战略。由于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生态问题牵涉到各地区各部门的利益,划定生态红线必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于生态红线如何划定、由谁划定、划定多大范围势必要引起诸多争议。本文认为科学合理的划定生态红线应当遵循下列哲学要求:

第一,生态红线的划定要遵循我国具体国情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划定生态红线,要充分考虑到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能不分差异全国“一刀切”。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与强调的“橘逾淮而北为枳,鹤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等现象,说明同一事物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而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提醒我们要关注各地区的自然特点和影响因素,重视生态红线划定的复杂性,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在目前的体制下,生态红线的划分要采取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如同多数专家所言,在操作层面,划定生态红线不仅要考虑到各地生态环境的总体特征的不同,即便在同一地理环境下,划定生态红线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目前尚未遭到破坏而且生态系统运行良好区,对于已经受到人为活动破坏但能够实现自然恢复的生态敏感区,对于遭到严重破坏而一时又难以实现自然恢复的生态脆弱区,都应当逐一分类和纳入到划定生态红线的考虑范围,并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进行归类管理。

第二,划定生态红线要处理好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保形势不容乐观,“加快划定生态红线”业已成为当下环保工作的共识。“大干快上”,形势逼人,甚至规定2014年就要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任务。但从哲学的角度观察问题,赶速度和讲质量之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就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而言,为尽快遏制生态用地被侵占的势头,划定生态红线的确必须加快步伐。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立马划线显得“过于仓促”。首先,关于如何划定生态红线的“路线之争”很激烈,究竟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来划线各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单从我国的行政层级来看,国家和省级层面的红线划定工作相对容易,但到市县以及乡镇层级的划线工作会越来越具体,技术上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红线真正落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其次,我国国土广袤、地域类型和自然环境非常复杂、生态系统层次多样,如果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就为“划定红线而划定红线”,盲目追求尽快完成划线任务,那就与国家顶层设计的良好意图背道而驰了。因此在划定生态红线的过程中“与其追求速度,不如保证质量”[7],方能防止建国以来为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多次出现和泛滥的马虎对待、敷衍了事或盲目激进、强调速度忽视质量等不良现象的重复发生,否则欲速则不达,反而容易造成更大的破坏或浪费。

第三,划定生态红线要遵循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生态系统也是这样。首先,整个生态系统不是一个个相互割裂的区域,每种类型的生态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一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仅对本地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也会产生辐射效应。

所以,划定生态红线要遵循普遍联系的观点,注意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就全国而言,针对不同的地区在划定生态红线时不仅要考虑陆地生态系统,还要考虑到诸如海洋生态系统、气候条件、地质灾害、人类活动等相关因素对生态环境的交互影响,寻求当地生产生活与划定生态红线之间的最优解。其次,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外溢性,涉及众多部门和各类利益主体。所以,划定生态红线要尽量保证相关部门和各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既要考虑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也要兼顾各地区各利益主体的局部利益,以实现国家生态效益与地方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3如何守住生态红线——严守生态红线的哲学思考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家环境保护部肩负划定生态红线的重任,负责“在全国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并“力争在2014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工作,出台国家生态红线管控的政策措施和生态红线管理法规”[8]。但本文要强调的是划定生态红线本身并不是目的,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严格坚守生态红线更为关键更为重要,而严守生态红线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不断深化对生态红线重要性的认识,并以制度保障严守生态红线。人类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和深化的过程,划定生态红线的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认识和探索社会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不断深化。严守生态红线首先必须强化对生态红线重要性的认识,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贯彻落实生态红线“非划定不可、非严守不行”的思想,全国各级政府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都要充分意识到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环境保护的铁线,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线”。一句话,生态红线是不可逾越的雷池。严守生态红线从中央到地方都责无旁贷、刻不容缓。其次,各地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并用法律和制度来约束行为,用红线来警示行为。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范生态红线的落实与管理,生态红线即使划定了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第二,严守生态红线要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具体要求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长远目标,树立科学政绩观、生态政绩观。不可否认保护生态环境与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可能认为划定生态红线必然会限制经济152发展,影响自己的政绩,从而心存顾虑。因此严守生态红线特别要注意提高各地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帮助他们深化生态红线观念,意识到生态安全对于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性。事实上,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严守生态红线,坚决遏制不合理的开发行为,进一步提升环境承载力,将会更好地延续“绿色红利”,为长远发展预留出更多空间l9]。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严守生态红线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对发展后劲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严守生态红线要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在于人类具有意识,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也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从哲学角度来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主动性(目的性)和受动性(规律性)的统一,主动性体现为人作为主体为了特定目的达到的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改造;受动性体现为客观环境对人类主体性活动的限制和制约。在生态环境领域,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要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的不当活动造成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无视人的受动性而对能动性滥加发挥酿成的苦果”。严守生态红线,严格要求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方能防止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无节制的干扰和破坏,方能终结或终止生态苦果的酿造与复制。第四,实践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唯一途径,也是严守生态红线的唯一途径。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只有实践,因为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所以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严守生态红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是划定生态红线的目的,严守生态红线的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也就是说,严守生态红线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束之高阁的高谈阔论,是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落到实处、掷地有声的具体实在行动。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5

论文 关键词:生态文学 人的文学 生命的文学 生态责任 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生态文学有着积极参与现实的姿态和内在的伦理价值诉求,所倡导的“生命的文学”观念是对“人的丈学”观念的修正和超越。所以,生态文学的生态主体性及生命的主体性,将其道德关怀由人及人性的关怀延展和超越到整个生态及 自然 生命的关怀。生态文学的现实语境决定了它理应自觉地反行其“生态责任”并自觉承担其“文明批判”的重任。生态文学在

世纪之交,国内文学界掀起了一场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热潮。综观众多学者、专家的论述,大多是谈论它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一些批评原则;或者持相反意见,对其“生态中心论”进行批评,而较少关注生态文学的写作现状及其内在伦理价值诉求。显然,在生态文学热潮中,生态文学的写作远远滞后于理论探讨。而“之所以会出现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实的、而且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表现,也是作家和学者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的深深优虑在创作和研究领域里的必然反映。”阳因此,生态文学一开始便以一种积极的现实姿态参与着

生态文学毕竟还是文学,在其生态伦理道德语境中,对生态、生命理想状态的文学畅想仍是其自觉的伦理价值诉求。因此,“生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达人类与 自然 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所以,在文明与文化的批判中,生态文学不仅要心怀地球、放眼宇宙(毕竟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全人类的危机,缓解和消除它,需要全人类的合作与共同努力),还要在更大限度内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张扬新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畅想生命美好的未来。

生态文学所倡导的“生命的文学”观念,不但有其内在的价值诉求,而且外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文学的现实存在形态。也就是说,从“人的文学”到“生命的文学”这一文学观念的转变,必然地要求我们的作家改变固有的写作模式,开始真正意义的生命书写。在文学的 历史 长河中,虽然不乏对自然物的歌咏和赞美、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之作,而且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出生态意识。但总体而言,他们不是为了自然而赞美自然,不是为了生命而礼赞生命,也并非真正为自然物的伤痛而哭泣。他们的立足点仍然是人,自然仍旧作为人的背景而存在。因此,他们很少有自觉意义上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书写。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中认为,如果文学仍然以人为中心、以“我”(作家)为中心来展现自然与人的关系,就必须排除在生态文学之外,因为他仍然属于“人的文学”,仍然是“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做工具、途径、手段、符号、对应物等等,来抒发、表现、比喻、对应、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这可以称为文学领域里的一种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对象化。m(t)(ps-9)应该说,面对严峻的生态现实,我们有不少作家愤然举笔,真实记录着触目惊心的生态惨状,为民族生存环境的岌岌可危而忧患,如郑义的《

生态学理论论文范文6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经济伦理观以及和谐伦理观这四条伦理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天人合一”文化;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伦理内涵体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1-0012-04

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生态”概念,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而从人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关系角度看,广义上的“生态”指的是人、一切生物系统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包括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综合进步因素的总和,因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在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生态社会主义(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深层生态学等。

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解释和批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危机,在生态观上对马克思主义起着补充作用。具体来讲,它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鼓励人对人、国对国、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侵犯和掠夺,从而引发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危机。

 

“生态危机本质上表征的实际上是人们在生态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危机,只有通过合理调整人们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生态危机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2]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在于进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重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列宁后来所指称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才是能够彻底实现“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曾作过解释和总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失衡、精神迷失等现代性负面问题来源于现代社会男权主义的过度膨胀和不平等的父权统治逻辑架构。基于对女性和其他受支配的自然环境的关爱与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重视女性精神和女性价值,要求重新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深层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物的绝对平等性,否认人的特殊价值,认为人类只是所有物种中的一种,既不更好也不更坏,众多物种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人类世界与非人类世界没有任何区别和分界线,坚持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4]。依据这种观点,西方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吹“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试图剥夺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的权利。

 

由上可知,生态社会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当前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要求通过更好更快地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现代经济文明观,它不只是一种经济发展观,也是一种价值伦理观。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内在的伦理涵义。

 

(一)以人为本伦理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为本规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落到实处就是要求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尊重民智、服务民生、实现人民幸福。

 

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提出了“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这实在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我们认为,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一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5]。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制天”的思想。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生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的基本意思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它和《易传》提出的“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基本上是同一意义。“制天说”绝对不是要求人们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是强调“制天”的前提是“顺天”。这是与西方近代的“征服自然”的思想所根本不同的。

 

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并非人类发展的目的本身。人类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联合国在1990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明确告诉我们:“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6]这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以人为本伦理观和民生伦理观作了深刻的注解,强化了以人为本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是自然创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事实。而自然的创化是自然生生之德的实现,是自然的价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和连续性”。这就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