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衍生品市场范例6篇

外汇衍生品市场

外汇衍生品市场范文1

[关键词]外汇衍生品;金融创新;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7-0066-02

外汇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虽然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尚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速度,以满足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已具备加快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条件

(一)相关法律法规已初步建立

1997—2005年我国相关部门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国际外汇管理局关于扩大结售汇业务试点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范了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操作,促进了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外汇衍生品市场参与者已逐渐成熟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近年来,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交易能力和经验,而且市场的各方参与者也都具有较强的认识风险、抵御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从银行方面来讲,通过多年来的外汇业务操作,也已经具备了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的能力和条件。

二、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起步晚、发展较缓慢,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衍生品品种少,交易规模较小

目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尚缺乏国际外汇市场普遍存在的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等交易品种,我国央行推出的交易品种只有即期和远期结售汇、掉期等品种,并且由于远期结售汇这项业务主要由寡头垄断,导致供给不足,交易规模较小,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市场参与主体偏少

目前,只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能进入外汇衍生品市场进行交易,而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尚不能进入外汇衍生品市场,市场参与主体较单一且数量较少,必然导致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不活跃,市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权威性的地区定价中心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银行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对自身的外汇资产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并且客户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在这些运作中,我国银行只是参与者,根本起不了主角的作用。而且,具有权威性的地区定价中心尚未形成,这也必然影响我国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

三、我国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任何一个市场的发展都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做为保障,外汇衍生品市场也不例外。虽然,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尚无法满足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应根据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和发展的要求,调整有关的配套政策,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市场正常有序运行。

(二)不断增加交易品种和完善交易方式

1.将人民币与外汇间的远期交易作为发展重点,并且大力发展掉期交易。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市场交易主体,提高市场化的程度,应积极促进银行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远期交易。同时,由于掉期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套利空间相对较大,又可弥补远期交易的不足,所以要积极发展掉期交易。

2.择机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期权交易,提高市场交易方式的多样性。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期权交易是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由于期货、期权交易的投机性较强,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在相关条件成熟时推出,提高我国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活跃度,扩大交易规模,健全和完善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

3.适时推出人民币与外汇间的外汇期货交易。应在汇率制度更加市场化的基础上考虑推出人民币与外汇间的外汇期货交易,这必然会对国内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我国应在汇率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更趋于市场化的背景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三)不断营造良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环境

1.进一步完善即期外汇市场。由于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基础是即期外汇市场,完善的即期外汇市场是外汇衍生品市场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到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成效。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即期外汇市场:为了使银行能够根据需要来决定持有外汇头寸的多少,应逐步取消对银行即期外汇交易头寸限额的规定。同时,对市场主体参与即期外汇交易的诸多限制要逐渐放松,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交易规模。

2.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了促进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必须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应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积极培养外汇专业人才。加强外汇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于外汇衍生品市场稳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外汇衍生品极具复杂性和专业性,要开发外汇衍生品必然需要大量专业外汇人才。对企业来说,也同样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才能够对汇率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判断,准确、灵活地运用外汇衍生工具。

4.扩大交易主体范围。在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上,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市场供求获得平衡,形成市场均衡价格,对稳定外汇衍生品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对外汇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要求较高,有许多限制,使得市场交易长期不活跃,规模无法扩大。因此,应逐步取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机构投资者、大型非金融企业进入外汇衍生品市场的种种限制,使这些机构能够参与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扭转目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主体单一、交易规模较小的现状。

总之,由于我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同时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必须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宏微观两方面入手,努力促进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外汇衍生品市场范文2

2010年6月,为了防止人民币汇率问题在G20峰会上被西方国家政治化,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汇改”实施效果相比,此次“汇改”实施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双边波动特征。以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人民币汇率走势为例,这一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43%,接近0.5%的波动上限,最大贬值幅度达到0.36%。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增加了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尤其是缺乏议价能力的广大中小型出口企业迫切需要有效的风险对冲手段以规避汇率风险。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新启动使得发展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再次受到了决策部门和理论界的关注。然而,从目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来看,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在政府的主导下,商业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种类不断完善。2010年4月,在已有的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掉期交易的基础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了外汇期权交易,标志着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基础衍生产品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市场对外汇衍生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大部分外汇衍生品种成交量很低。即使对于国内外汇衍生产品中成交量最高的远期结售汇品种而言,其交易规模与即期外汇交易相比仍然过小。外汇衍生品市场这种运行现状显然与广大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潜在需求相矛盾,并且也违背我国建立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初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外汇衍生品市场目前令人尴尬的运行现状呢?

已有研究大都从全国视角研究外汇衍生品市场的运行情况,但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基于此,本文以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为研究对象,从外汇衍生品市场供需匹配的角度对外汇衍生品市场运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供需比较的研究方法,而是从市场运行现状入手,并结合大连市的外贸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特征对该市外汇衍生品市场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二、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历史沿革及大连市的现状

1.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历史沿革

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是在中央政府主导下成立并逐渐得以发展的。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安排下,外汇衍生品市场在各省市同时推进。因此,对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历史沿革的回顾实际上就等同于对整个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建立和发展路径的回顾。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中国银行正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从事客户进行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远期外汇交易。1992年,中国开始在沿海地区实行外汇期货交易试点,但因投机盛行以及大量的逃汇和套利行为,外汇期货交易被叫停。1997年4月,中国银行率先获得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许可,从而拉开了建立我国外汇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序幕。2005年8月,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具备一定资质的银行从事外汇掉期交易。2011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又推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标志着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形成完整的基础汇率衍生品体系。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和外汇期权等外汇衍生工具为基础,以银行对客户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为依托,以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为市场参与主体的外汇衍生品市场体系。

2.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大连市共有35家外汇指定银行,24家银行的126家分支机构具备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资格,14家银行的50家分支机构具备开办掉期业务资格,1家银行正在进行期权业务资格申请。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大连市外汇衍生品交易呈现下列特征:

(1)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小,品种单一。目前,大连市外汇衍生品以远期结售汇为主,自2006年以来,远期结售汇交易量年均增长1.1倍,占全部外汇衍生品交易量的98.7%。但与即期结售汇相比,规模仍然较小,年均远期结售汇签约额为32.3亿美元,仅为即期结售汇交易量的11%(见图1)。2006年至2010年共发生5笔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履约额合计1.47亿美元。据了解,目前尚无企业咨询期权业务。

(2)交易主体以中资银行和大型生产型企业为主。自2006年以来,大连市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衍生品业务发展较好,业务量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建行、工行和中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履约额占全辖的53%,股份制银行占比为22%,外资银行占比为16%。使用外汇衍生产品的企业大多为大型制造业企业,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远期和掉期履约额占全辖的比重为35%。

(3)美元仍是主要交易币种。在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币种选择中,美元仍占有主要地位。数据显示,美元交易份额约占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总量的90%左右。此外,按部分客户结算要求,欧元、日元的衍生交易也偶有发生。

(4)签约期限多集中于1年以上。2006年以来外汇衍生产品的签约期限结构为:期限为7天~1个月、1~3个月、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和1年以上的外汇衍生品成交量占比分别为6%、14%、8%、15%、18%和39%。1年以上的外汇衍生产品最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收付款周期长的造船类企业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量占比较高。

三、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供需匹配程度分析

衡量外汇衍生品市场的供需匹配程度的常规方法是获得外汇衍生品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数据,将这两方面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而判断两者最终的匹配程度。其中,外汇衍生品市场供给方面的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可以通过查询所有具有从业资质金融机构的产品目录、交易成本以及成交数据的办法得到较为翔实的数据。但是,外汇衍生品的需求难以准确衡量,已有的成交数据只能反映最终得到满足的那部分企业的需求情况,而无法衡量所有企业对外汇衍生品的潜在需求。基于此,本文摒弃常规的供需匹配程度研究方法,从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现状出发,将交易现状与地区用汇企业产业结构特征结合起来,对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的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判断。

1.交易品种不匹配

2007年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第五次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外汇衍生品交易中,场外衍生品交易占全部衍生品交易的98%左右,远高于交易所外汇衍生品的交易量。外汇远期和外汇掉期交易量占场外外汇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很大,货币期权占比最小。其中,外汇远期占比14%左右,外汇掉期占比73%左右,货币期权占比8%左右。而大连市中心支行对辖内企业和银行使用外汇衍生产品的调查显示,大连市企业多倾向于远期结售汇交易,掉期交易成交量很少,期权业务尚无人问津。其中,远期结售汇作为最早开展的外汇衍生交易品种,受到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参与主体的青睐。外汇期权业务由于刚刚推出,期权交易制度尚不完善,加之市场参与者对其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暂时的无人问津也在意料之中。而外汇掉期交易作为外汇市场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品种,其在大连的成交量却少得可怜。这主要是由于与国内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类似,大连也以出口贸易为主。从外汇衍生品交易实行的实需原则来看,办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两笔符合实需原则的资金流,但是大连地区的外贸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企业出口收入量远高于进口付汇量,上述规定使纯出口收汇型的企业不具备使用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条件。从收益情况来看,掉期业务在锁定汇率风险的同时也锁定了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不具备放大收益的能力,因此吸引力不如具备杠杆效应的期货和期权业务。

2.交易主体不匹配

目前大连市使用外汇衍生产品的企业大多为大型制造业企业,如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这些企业规模较大,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议价能力,即使不参与外汇衍生品交易,也能通过销售价格的适当提高以及合同附加条款等方式弥补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另外,大型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离岸分支机构的方式通过离岸NDF交易对冲汇率风险。但是,对于大连市广大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它们多依赖于订单贸易,议价能力低,只能被动接受国外买方的报价。货币结算期间的汇率变动会严重侵蚀这类企业的经营利润,致使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因此,这类企业往往对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具有更为强烈的潜在需求。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小型外贸企业显然被排除在外汇衍生品市场之外。

3.交易币种不匹配

从交易币种来看,美元交易份额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总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这主要是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多使用美元报价所致。当美元汇率稳定时,采用美元报价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然而,在当前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美元报价将降低进口商的换汇成本而增加出口商的换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国外进口商更倾向于美元报价,而国内出口商则倾向于人民币报价,一个折中的方法是直接使用出口目的地的本币为结算货币。从大连贸易伙伴的区域分布来看,日本、东盟、欧盟、美国、中国香港地区、韩国是六大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仅排在第四位。但从目前外汇衍生品的币种构成来看,仅包括美元、欧元和日元三个币种,相对单一的外汇衍生品币种结构限制了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汇率对冲的灵活性。

4.交易期限不匹配

2007年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第五次调查结果显示,期限在1周至1年以内的外汇远期和外汇掉期交易分别占其全部期限交易量的54%和77%左右,而期限在1周之内的外汇远期和外汇掉期交易分别占其全部期限交易量的43%和22%。由此可见,外汇衍生品交易的短期化特征较为显著。从我国外汇衍生品期限分布来看,1年之内的中短期产品较为丰富,但是其交易量却并不高。而1年期以上以及更长期的交易品种供给有限,但是其成交量却占有最大的比重。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可概括为两种:一是短期稳定,二是长期升值。反映在外汇衍生产品的供求关系上,就是短期衍生产品供给多,需求相对不足,长期产品供给缺乏,难以满足长期需求。一方面,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我国汇率改革坚持的是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短期内央行不会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因此,企业等经济主体对短期(1年期以下)汇率风险规避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加上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避险要付出成本,更是制约了企业衍生交易的实际发生。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认为,人民币长期将呈升值趋势。但由于其中含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长期外汇衍生产品的需求也多是潜在的需求。即使部分企业有需求,也因为大部分外汇衍生产品都以1年期以内为主,也不能很好满足它们对外汇衍生产品1年期以上的需求。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大连外汇衍生品市场在交易品种、交易主体、交易币种和交易期限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供需不匹配现象,这种不匹配造成了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供需失衡的经济后果。

四、大连市外汇衍生品市场供需失衡的成因分析

1.实需原则抑制了潜在参与者对外汇衍生品的需求

目前,在我国从事外汇衍生品交易的企业都要满足实需原则。实需原则对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需原则只允许那些有贸易背景的企业进入外汇衍生品市场,相当于人为地提高了市场的准入门槛,而实际上不只是贸易企业有避险需求,个人和民间金融机构同样有规避汇率风险的诉求。二是在贸易过程中,出口企业(或进口企业)往往就同一币种面临同一方向的汇率风险,因此可能形成同样的汇率预期。在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如果大量的出口企业都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进行对冲,而没有足够的进口企业接盘,就可能导致外汇衍生品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三是对外汇掉期交易这一具体交易品种而言,实需原则要求贸易企业有两笔币种相同、金额相等、时间错配的外汇收入和外汇支出,这对企业外汇收支配比的要求程度较高。一般来说,一个贸易企业或者是以进口为主,或者是以出口为主,进出口平衡的情况较少。因此,实需原则是导致外汇掉期交易清淡的主要原因。

2.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制约了外汇衍生品交易进一步扩大

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态势。尽管从2010年6月“汇改”重启到2010年年底的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呈现双边波动特征,但进入201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又回到了渐进单边升值的老路上。在人民币单边升值压力下,外贸企业通过外汇衍生品交易将风险转移给作为外汇衍生品提供方的商业银行。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手段,只能通过两种方式弥补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一是提高交易成本,通过交易成本的提高弥补汇率损失;二是通过结汇的方式将汇率风险再转移给中央银行。这就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外汇衍生品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考虑成本收益后不愿意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另外,人民币汇率单向波动导致的风险积累也降低了商业银行提供外汇衍生品的积极性。二是在强烈的本币升值预期下,商业银行通过向中央银行结汇的方式将汇率风险进一步向上转移,而中央银行以外汇储备增加的方式被动地承担了汇率风险,并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也受到极大制约。2011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外汇期权交易,进一步完善了外汇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品种。与之前推出的远期、掉期等汇率避险工具相比,期权的买方需提前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期权费是企业为消除汇率变动损失而付出的成本,在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的期权费可以从汇兑收益中得到弥补。由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单边升值趋势,且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这一趋势,这种情况下,到期的即期汇率很有可能低于执行价格与期权费率之和,看涨期权买方将白白损失期权费。因此,企业不愿意使用期权交易对冲汇率风险,导致期权交易一直处于较为冷清的状态。

3.金融机构外汇衍生品服务能力欠缺阻碍了外汇衍生品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外衍生品定价能力不足。目前外汇衍生品种只有远期和掉期是自主定价,其他类型的外汇衍生产品的报价大都来自国际银行,国内银行只发挥分销商的功能。尽管这种方式有助于国内银行规避汇率风险,但是也将提供衍生品服务的高额利润让给了国际银行。即使对于自主定价的交易产品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的无风险利率指标缺失,也会降低这些交易品种的定价效率。二是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缺失。以远期结售汇为例,其风险管理手段包括直接在远期市场平盘和在即期市场反向操作两种方式。一方面,在人民币单边波动预期下,远期结售汇市场流动性不足,“单边市”特征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积累的大量同方向的风险敞口难以找到交易对手。另一方面,按照利率平价理论,银行在进行一笔外汇远期交易的同时需要拆借一笔本币或外币并在即期市场结售汇。但是在当前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各商业银行外币拆借受到外债指标限制,并且拆借的外币也不能随意在外汇市场结售汇。三是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严重滞后。一方面,目前国际银行在组织架构上早已实现从以分行为运作中心的横向管理模式向以产品条线为中心的纵向管理模式转型,而国内至今仍实行客户经理的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下,单一的客户经理对所有银行业务的把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外资银行实行的专业团队式服务,能迅速地对市场状况作出反应,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另一方面,目前各商业银行分支行只能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办理外汇衍生品交易,在外汇衍生品营销方面也仅局限于总行开发的产品种类,无法视不同客户情况分别定价和设计产品。

五、促进外汇衍生品市场完善的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完善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政策建议。

(1)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一是继续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实现各种利率产品定价的市场化,促进货币市场形成市场化的各期限结构的基准利率体系,为外汇衍生品的合理定价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市场双边交易的活跃性。

(2)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放宽对真实贸易背景的限制。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取消外汇衍生品交易实需原则的限制,逐步引入投机易,让更多的微观主体参与外汇衍生品交易,使外汇衍生品市场能够接近均衡的汇价走势,真正反映市场预期,体现衍生产品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时,不再局限于对单笔交易进行套期保值,银行可以根据企业总体资金状况对其总的风险头寸进行套期保值,以利于企业实施统一的风险管理。

外汇衍生品市场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创新;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62-03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银行业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全面开禁的重大转变。随着国外金融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致使中、外资银行在开拓市场、争夺客户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由此,运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风险和增加收入显得尤为重要,金融衍生产品也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金融工具的新亮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始于1997年,人民银行允许中国银行首家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目前,除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外,还有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准开办此项业务。2002年12月,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国内首个基于外汇期权交易的个人外汇投资产品“两得宝”,从而打破了国内银行个人金融衍生业务的空白。2003年5月,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向市场推出了外汇期货宝,拉开了外汇衍生业务在国内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的序幕。截至2004年11月,已有8家中资银行、11家外资银行和1家中外合资银行获得全面经营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牌照。2005年8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内容包括:扩大办理人民币对外币远期业务银行主体,只要银行具有即期结售汇业务和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备案后均可从事远期结售汇业务;银行可根据自身业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客户报价;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等。表中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历史沿革。

目前,从产品种类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仅限于外汇衍生产品和利率衍生产品。一般来说,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银行不会给客户保本金的承诺,客户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很高的收益,但也可能发生本金亏损,主要包括结构性存款、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外汇掉期等;与利率挂钩的金融衍生产品本金基本上不会发生损失,收益相对稳定,主要包括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掉期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方面,还表现在商业银行外部的宏观环境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应用市场领域狭窄。我国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开办了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但从应用的市场范围看,多局限于外汇市场。我国多家商业银行虽涉足人民币远期业务,但成交量一直不大,人民币衍生金融交易应用领域仍然很狭窄。

(2)金融衍生产品品种单一,创新能力缺乏。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只能是汇率和利率,缺乏以证券、股票指数、信用、贵金属以及重要商品价格为基础的衍生产品。这使得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品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度的同质性,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业务创新能力,尚不能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其特殊需求的衍生产品。

(3)银行独立报价能力严重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尚未形成独立的操作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缺乏定价模式,无法独立对外报价,也没有建立复杂的对冲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即寻找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作为境外,自己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将产品的绝大部分收益转让给外资银行。

(4)信息披露不规范。除上市银行按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披露年报外,其他商业银行少有披露。即使有披露,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情况基本也不涉及。由于缺乏能够真实反映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信息体系,投资者不能对市场价格形成理性预期,这将不利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是要以衍生产品市场为依托的。

(5)监管法规不完善。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法规,但仅仅依靠一部(办法)来监管交易品种千差万别、操作程序复杂、市场瞬息万变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很不现实的。而且,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现在均是ISDA的成员。ISDA协议的有关条款规定,如果交易双方发生交易纠纷需要司法解决,原则上应由英国法院或者纽约州法院管辖。但这种管辖并不具有排他性。在交易双方同意的前提下,接受交易一方法院的司法管辖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当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时,如果双方同意,那么我国法律也可适用。但由于我国目前有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得不到司法保护。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具体对策

正如上文提到的,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存在的问题涉及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宏观环境两方面,现就这两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1.构建完备的外部经济条件

(1)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

多层次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但能满足具有不同投资风险偏好的各类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还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避险工具,因此,建立多层次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化解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完善基础性金融市场。我国现已建立了同业拆借、外汇、国债、股票等基础性金融市场,今后要将这些市场向更深、更广、更具规范性的方向发展,为多层次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只有在利率、汇率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中,资金才能发挥其商品的特性,商业银行也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经营,进而成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主体和交易主体。如果实现了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和利率市场化,就可以适时推出更为多样化的与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相关的衍生品交易,如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掉期保值产品、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外汇掉期等。

(3)明确监管机构,健全监管体制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现状,应运用比较优势的原则,明确监管机构之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监管机构首先要完善监管制度,具体包括:市场准入制度、衍生品交易的担保制度、大额订单报告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和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等。而且对于这些指导性的监管制度要实行法制化管理,增强法律的确定性,使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一个透明、明确和有预见性的法律框架。其次,监管机构还需建立一套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以便有效防止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投机。

2.商业银行要加强自身建设

(1)引进、培养交易人才和风险管理人才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深刻了解我国传统银行业务,还要对国际金融市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我国目前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专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人员、研究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都很匮乏,迫切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国际人才,并建立有效的和长效的人员培训机制,从实战的角度培养本土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建设企业文化,加强对人才的有效管理,如银行可制定明确的内部员工奖惩制度,将银行赢利与员工报酬联系起来,还要明确限定交易员的权限,防止越权交易。

(2)从战略上重视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培育银行核心竞争力

2004年2月,国务院推出了《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九条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和“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只有具备自行定价能力,银行才能尝试开发、创新衍生工具。不断拓宽衍生产品的应用范畴;另一方面是平掉风险头寸的能力,它是指用恰当的手段将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分解为相对基础的、简单的、流动性好的产品,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提高的方面。

(3)改进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支持系统都比较规范,但在业务收入核算和人员业绩考核这两方面仍然无章可循。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没有考虑到衍生产品交易,使得对于该项业务全国没有统一的会计规则。各家银行只能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原有会计科目进行改良后使用。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银行内部审计制度迫在眉睫。另外,商业银行还应尽快建立基于管理会计标准的资金业务绩效考核系统,更科学地考核业务人员的能力。

(4)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

外汇衍生品市场范文4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及其风险

系统考察金融衍生产品自诞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与风险,它给发展带来的利弊,无疑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分为利率产品、外汇产品和股指期货产品。从这三类产品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看,其产生和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满足规避风险的需求。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和金融的促进作用,更主要地表现为风险管理。

一是规避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据统计,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中,系统性风险占50%左右,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投资组合等均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却能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1993年以来,资产规模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几乎全部使用衍生工具防范利率等系统性风险。

二是增强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规避和转移风险功能,可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将金融风险对承受力较弱企业的强大冲击,转化为对承受力较强的企业或投机者的较小或适当冲击,有的甚至转化为投机者的盈利机会,强化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三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主要是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前者体现为给企业提供更好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后者体现为以多达2万余种的产品种类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提高定价效率等。

四是拓展了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二十年里,国际活跃的金融机构大幅度提高了衍生工具利润在其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当前每天的全球交易总额近3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0%~60%。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但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导致日本东京证券公司、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破产,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那么,金融衍生产品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是增加还是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呢?实证分析表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产品并未增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多的是降低了其风险。

从股指期货看,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1975~1991年间美国、日本、英国、瑞士、德国、芬兰和香港等股指期货波动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所产生的14组结果中,有4组表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的存在减少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9组表明不增加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1组表明增加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总体看是减少了整个金融市场风险。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身风险变化,国际清算银行(BIS)进行了大量研究,以1995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为分析区间,分别对美国10年国债和标准普尔500的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波动性与交易量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本呈现不相关或负相关,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说明,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后,该市场波动性急剧上升时,投机者会因风险过大难以把握而主动减少交易,交易量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支持波动性持续走高,反过来有助于降低该市场的整体风险。

从国际上出现重大金融事件或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表现看,在金融动荡加剧时期,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剧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规避风险功能,极大缓冲和弱化了全球金融风险。如表2所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6月至12月期间,各个季度末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和交易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前者从危机前的9.9%增至危机期间的14.3%、21.5%和14.8%。在其后爆发的俄罗斯危机、“9·11”事件、世通案件期间,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均一致地出现大幅上升。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需求分析

金融风险按金融产品划分,可分为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笔者认为,能够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已经存在较强烈的需求。

(一)外汇衍生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币值与人民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而美元是自由浮动货币,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人民币对他国货币汇率,使持有外汇或以外币结算的企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而我国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实行限额管理,其限额原则上为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20%,境外机构可以保留外汇,不用结售汇。这样,持有外汇的境内机构、外资机构以及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均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需要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从我国外汇金融资产总量看,2002年末银行外币存款达12159.0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银行总资产的7%左右,银行持有的国外净资产为31746.34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2003年3月末已达到3160.1亿美元;银行间外汇市场2002年交易量达971.9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资产总量增大,交易规模快速增加,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对外汇衍生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外资外贸角度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4.23亿元,外贸依存度达到50.18%,外商直接投资达527.43亿美元,若按照留存20%的比例,外资外贸企业每年约10000亿人民币的外汇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加之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以年均10%和2%~3%的速度增长,未来汇率风险将随之增加。尽管结售汇管理规定已允许有远期支付合同或者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可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远期买卖及其他保值业务,但受风险意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国内企业未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另外,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对贬值,对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生了不同影响,特别是加大了进口为主的外贸企业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材料的成本,从而使其经营利润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会对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套期保值或对冲等方式锁定进口成本,规避汇率不利变动带来的风险。

总体看,较大规模的外汇金融资产和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和实体外资外贸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客观上对外汇衍生产品等避险工具提出了需求。今后,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这一需求将会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交易规模上呈现更快的增长。

(二)利率衍生产品需求逐步加大

我国自1995年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思路以来,利率波动性逐步增加,变动频率加快,利率风险不断加大。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8.96%下调至1.98%,波动性较大。在市场利率方面,已形成了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回购市场、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二级市场利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已放开;国债和金融债券发行采取市场化招标方式;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改革范围不断放宽,利率风险逐步增大,如放宽县以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在部分信用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可以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等。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升高,迫切需要通过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降低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与利率变动密切相关的金融资产规模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达182295.3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为139436.56亿元,各类有价证券余额为34267.11,面临利率风险的资产总量很大,对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规模较高。

从金融资产品种特点看,由于同业拆借和回购品种交易期限品种较少,且期限较短,二级市场短期利率波动性相对较低。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固息债占比较高,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在目前利率低谷时期,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短期无风险收益,大量投资中长期债券,若未来利率上升,该种投资结构将引致很大风险,使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率类衍生产品存在较强的需求。

总体看,尽管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利率风险较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加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三)股市衍生产品需求日趋强烈

从股市规模看,截止2003年末,我国A股和B股累计筹资总额为8772.36亿元,市价总值为38329.13亿元,占2002年GDP的37.84%,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初具规模。随着该种风险资产的增大,对衍生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

我国股市波动性较高,笔者经过统计发现,自1991年发展股市以来至2003年3月,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益率标准差为22.13%。期间,股市震荡最大的时期是1999年5月至今,从最低1047点,直线涨至2001年的最高2242点,涨幅达114%,而后直线下跌,跌至2003年1月的1376点,跌幅近40%,而这一期间,我国GDP仍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使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股市的波动性之大,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例如,在1802~1975年的近200年中,纽约证券交易所月收益率标准差相当稳定,介于1.5%~8.8%之间,其中大部分时间处于3.5%~5.3%之间;1976~1991年间,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巴西和等国家和地区股票月收益率标准差中,除了阿根廷外,智利和台湾在15%~20%外,其他国家均低于15%,中国股市波动性位于世界前列,对能防范股市系统性风险的衍生产品提出了客观需求。尤其是随着QFII的深入实施,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的设立,理性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会迅速增加,对有效规避中国股市的高风险的衍生工具需求将迅速提升。

从股市规范化程度看,目前存在较多缺陷,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股票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无法做到“同股同权”,个别股票存在大户操纵和“坐庄”现象,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股市投资风险。总体看,我国股市发展到一定规模,风险较大,对能规避股价波动的股指期货产生了较大需求。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前述表明,随着我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利率和汇率等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实体和机构对能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外汇衍生品市场范文5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场外市场;发展追溯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8-0044-03

一、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理论探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衍生交易是一份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它们的价值是从基本的资产或某种基础性的利率或指数上衍生出来的。衍生交易所依赖的基础包括利率、汇率、商品、股票及其他指数。”Claude Brown,How to Recognize a Derivative,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May 1995。转引自徐明棋《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期的发展与监管趋势》,《世界经济政治》,1997年第1期,第51页。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将金融衍生工具描述为:“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缺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金融衍生品市场既包括标准化的交易所交易,也包括非标准化的场外交易(柜台交易),即OTC交易。金融衍生品OTC市场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之一,是一种有效率、并且效率不断提高的制度。

(一)从国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顺序看OTC衍生市场的形成

从发达国家的基础资产标的看,美国最先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外汇类合约,随后是国债类、利率类、股票类、互换类,最后是信用衍生产品。而其他发达国家,除法国最先推出的是国债类衍生合约外,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首先推出的也是外汇类衍生产品合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国际外汇市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累积了巨大的风险。国际固定汇率制度解体后,国际金融市场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因此,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市场在新的体系中对外汇市场风险管理、有效控制手段的需求,外汇类衍生产品率先出现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衍生产品紧随其后产生。

根据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及艾因齐格的利率、汇率“互动效应”,汇率的剧烈波动,在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必然导致大量的投机性资金在不同货币间寻找套利机会,引起主要货币资金市场供求大幅变动,进而引发市场利率的剧烈波动,加大利率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利率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同时,也导致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入建立衍生产品市场的大潮中。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区别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以股指期货作为首选的衍生产品上市。这是由于外汇衍生市场、利率衍生市场等市场一体化程度非常高,新兴工业化国家再建立此类市场,是缺乏竞争力的。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有价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有一定分离,其股价的运行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新兴市场国家衍生产品的发展从股指类衍生合约开始。

(二)从制度角度分析OTC衍生市场的形成

金融衍生品柜台交易(OTC)产生、发展的动因从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创新、变迁的理论与模型中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业纷纷放松管制,走向金融创新和自由化进程的时期。正如哈佛大学的罗伯特・默顿教授所言,以衍生工具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正改变着未来的全球金融系统。

通常,金融创新分为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类。市场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组织创新、经营手段的创新。制度创新是金融制度的变革,既包括解除管制的措施,也包括加强管制的制度安排。制度学派认为金融市场的创新是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的,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变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制度变革引起的变动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chans)1976年提出了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理论,它的基本命题是“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可以说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创新动力则主要基于降低交易费用和规避风险。

(三)从“金融深化”角度看OTC衍生市场的形成

“金融深化”是美国经济学家E・S・肖和麦金农提出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政府应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放开对利率和汇率的控制,使它们能充分反映外汇和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金融深化是金融创新最根本的原因,每一种创新都与市场规模、结构和机制的深化有密切关系。市场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产生了巨大的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导致了原有金融手段和金融服务的相对落后,使得能够适应大规模融资需求的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问世;市场结构的延伸导致市场交易对象和交易过程发生变化,使得灵活多样的创新工具和新型市场出现;市场机制的深化要求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分散风险和管理风险手段多元化、现代化,使得各种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层出不穷。

因此,金融深化既产生了金融创新的需求,也使金融创新的供给能够实现。OTC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在国际金融深化的进程中必将产生强烈的需求,并使供给的条件日益完善。

(四)从融资手段多样化需要分析OTC衍生市场形成

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理论的职责就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而促成金融发展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第44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从存量方面观察,金融结构的主要统计特征之一便是金融资产(金融工具)总额在各个组成部分中的分布,尤其是在短期、长期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分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国际贷款规模。这种变化是市场机制深化的结果。

市场机制有两大功能:资源配置和风险的分散与转移。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经济的按比例发展都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创造出一种机制,使风险转嫁出去,让市场体系中最有能力、最愿意承担风险的实体来承担。这种机制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因此,金融市场不但具有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转移和分散市场经济体系中经济风险的功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深化,社会对金融市场分散和转移风险功能的要求就越高,融资方式多样化的本身就是这种需求的结果,并成为新的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市场机制产生的动力,即OTC市场形成、发展的动力。

二、OTC衍生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市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发生了一些最重要的金融创新(Allen和Gale,1994),其中大多数成功的金融创新是这一时期引入的各种各样的衍生证券,包括在交易所上市的金融期货期权以及场外交易工具如互换。在1972年国际货币市场(IMM)引入外汇期货和期权、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引入第一个标准化的期权、1976年IMM引入91天国库券(Treasure-Bill)以及1977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引入国债(Treasure Bond)合约并取得成功后,产生了金融期货的标准化市场。与此同时,场外衍生工具也大量增加,特别是互换。第一个货币互换是作为英国公司绕过外汇控制的一种手段,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它涉及一种货币的支付流和另一种货币的支付流之间的互换。这种技术也被运用到其他方面,最重要的是用固定利率贷款来互换浮动利率贷款。以场内交易为主、场外交易作为补充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形态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确立起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场外衍生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交易所,这反映在产品品种、未平仓合约量以及交易量等方面。特别是在1998年第三季度之后(当时,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了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流动性的恐慌,导致场内衍生市场达到创历史新高的交易量),交易所至今已经无力与场外衍生市场竞争。

尽管与交易所交易的标准衍生工具相比,场外衍生交易没有很高的流动性,但场外衍生交易产品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使其更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在风险管理业务中,特殊定制的风险管理产品往往有更大的需求,因此两个市场之间分化的趋势日益加剧。此外,一些原生金融产品交易的变化也导致了一些衍生品交易从交易所转移到场外市场,比如一些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政府债券发行量的减少或者是其回购活动都将减少场内品种的交易量,然而这样的变化对场外交易的需求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BIS的统计数据,以银行为主的交易商和其他金融机构是OTC衍生工具的主要使用者,两者共占据所有名义交易额的85%,而非金融交易者只有15%。这些说明金融中介主要从事OTC衍生工具的交易,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正在日益专注于风险转移和管理的业务,利用OTC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部门主要或是最重要的业务。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早在清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市场的萌芽及其初级形态,民国时期还出现过由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如:1919年6月北洋政府农商部批准设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不过那时的衍生品市场仅仅是一种市场的萌芽。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大体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理论研究阶段(1987―1990年)、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阶段(1990―1993年)、清理整顿、制度调整阶段(1994―1999年)、恢复性发展阶段(2000―至今),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的制度建设。经过这几年的恢复性发展,期货市场制度不断完善,交易量不断增加,已经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三、总结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是一种为市场经济高效运转提供的制度安排,它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利用金融工程的各类原生金融产品、衍生产品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风险管理方面的需要。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金融创新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必然,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默顿・米勒.金融衍生工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

[2]理查德・J・特维莱斯,弗兰克・J・琼斯(美)著.周刚,王化斌译.Futures Game(名期货交易实用指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

[3](美)查尔斯・W・史密森(Charles・W・Smithson).管理金融风险:衍生产品、金融工程和价值最大化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外汇衍生品市场范文6

关键词:金融市场 风险管理 衍生工具 外债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4-034-04

一、我国外债的基本情况

80年代初期,我国外债余额还不到100亿美元,而90年代以来,外债规模日益增大,1995年我国外债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成为发展中国家仅次于墨西哥和巴西的第三大债务国。2006年6月末余额已达到2979.44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2005年末增长了168.99亿美元,增长6.01%。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316.50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4.19%。具体见下图。

从币种结构来看,我国外债有美元债、日元债和欧元债(原德国马克等)等。截至2006年6月末,在登记外债中,美元债务占67.59%;其次是日元债务,占12.21%;欧元债务占7.48%。

二、我国外债面临的市场风险

借有外债的企业不论是以固定利率还是以浮动利率借款,都将面临利率风险。倘若是浮动利率借款,自然将面临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上涨的风险,如果是固定利率借款,将面临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下降的风险。就外债利率风险而言,很难说以哪一种利率借款风险更小。我们之所以愿意以固定利率借款,主要是因为比较容易锁定借款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操作和管理上的方便。

由于外债是以相应外币为计算货币,外币的升值,意味着我国借款企业债务负担的加重。而我国大部分借有外债的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为人民币,在偿还外债本息时需要将人民币购汇后再进行清偿。如果汇率上涨,就会使借款企业遭受汇兑损失。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升值压力,所以美元债的汇率风险相对较小,体现的主要为利率风险,而日元和欧元的汇率波动较大,年波动率平均在15%以上,汇率风险较大。因此,企业在举借外债时,要根据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实时变动情况,及时准确地把握和预测未来各种汇率的走势,当预计未来的借款货币汇率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总体上将升值时,应该考虑锁定还款汇率。

然而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借债主体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在举借外债时,只注重迅速引进资金,而对如何规避利率、汇率风险考虑不多,因而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出现了某些企业在生产经营状况非常不错的情况下,因所欠外债的利率、汇率大幅波动导致出现巨额损失,甚至面临破产清算。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是在金融领域方面的创新相对滞后,企业领导对金融工具也相对陌生,不了解则不敢作为。

三、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外债风险

其实外债的利率、汇率风险也并非不可规避。为满足企业规避风险、保值增值的需要,金融学家、经济学家努力地寻找能够回避风险、分散风险的渠道和手段。虽然金融系统充满了风险,但它也提供了一种处理风险的方法,那就是金融衍生工具,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就是规避外债风险的有效途径。

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原生金融产品衍生而来的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它与现货的生产和流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企业可以规避外汇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为企业主营业务创造一种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避免由于外界因素的不利变化使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然而,随着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金融衍生产品既可以充当规避风险、保值增值的盾牌,也可以变成毁灭企业的炸弹。因此,有不少人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企业的金融风险归罪于金融衍生产品。其实,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只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交易手段,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非风险的源泉,其风险来自交易者的运用和管理。外债企业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目的应该是转移风险、回避风险,而不应该是过度投机,搏击市场。

中国的金融衍生业务起步较晚,目前主要是商品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未开放,目前仅开放了人民币远期交易和不涉及利率的人民币掉期交易,人民币的汇率和利率风险缺乏适当的衍生工具加以规避。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波动的加剧不仅使避险成为内在需求,同时也为金融衍生品提供了交易的基础。因此,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外汇市场风险是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必然要求。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外债风险管理,其实并不改变原贷款合同。它只是借款企业与风险管理机构(一般是商业银行)签订一份外债风险管理协议,委托风险管理机构根据原贷款的利率、期限、现金流等,提供满足借款企业需求的风险管理方案。通过双方执行此风险管理方案,改变企业的现金流,达到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目的。具体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市场参与者能够按照一定的价格水平将不愿意承担的金融风险向其他市场主体转移,其他市场主体或者需要这些风险与其另外的风险对冲,或者为了提高收益而承担该风险。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投资领域内最为活跃的品种,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从形式上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普通衍生工具,即期货、期权、远期和掉期。其中,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掉期等可以用于利率风险管理。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货合约、外汇期权、货币掉期等可以用于汇率风险管理。

另一类是结构性衍生工具。它是采用多种组合技术,使衍生工具特性更为复杂,但更能满足不同公司的不同需要。然而无论是利率风险管理还是汇率风险管理,都还要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选择这些金融衍生工具不仅要针对其保值的特性,使用者还要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权衡比较之后再作决定。如果借款者认为一般的期权保值费用太贵,那么就可以选择其他一些形式的期权产品,如利率封顶、利率保底和利率套等。利用这些期权的组合,在获得必要保护的同时,放弃一些获利机会,以求降低保值成本甚至达到零成本的结果。当然,在掉期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期权,也可以降低保值的成本。更高层次的风险管理策略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综合使用,甚至针对有关主体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

四、外债风险管理的原则

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利率的自由波动势必都会引起企业债务成本的不确定性。虽然这种风险无法完全消灭,但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合适的金融衍生产品予以转移、分散和对冲。外债企业在具体外债风险管理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原则:

一是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公司根据自身财务目标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在既定风险条件的约束下利用金融衍生产品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对于同一笔外债,可以设计出多种风险管理方案,各种风险管理方案都会有其利弊,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有不同的效益、风险特征。因此要衡量哪种风险管理方案更好,就要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并对未来的市场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判断。

二是结构匹配原则。包括币种结构、现金流结构、期限结构等。当预计未来的利率或汇率在较短一段时期内将上浮或升值,可考虑根据对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的预测以及公司的需要选择掉期的起止时期,选择与贷款时期完全匹配或者是部分匹配。外债风险管理并不是要求一定要对外债的整个期限或整体规模进行完全的保值,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对市场的预测和实际需要对外债进行部分保值。

三是经济周期匹配原则。对于期限较长(比如二三十年)的风险管理业务,企业可以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确定外债风险管理的最佳期限。历史上,经济周期一般为10年左右,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期限定在10-15 年。

四是动态风险管理原则。具体说来,对于一个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债务,企业可对于其1/3 不做风险管理,1/3 做简单结构的管理,1/3 做较为复杂结构的管理,将风险和收益有效结合起来。对一笔大额外债采用几种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保值,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已经叙作了外债风险管理的企业,当所作掉期存在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利率、汇率的变化,它的价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在利率掉期或货币掉期到期前,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方案进行平盘。在结清亏损或盈利后,解除双方需交换的剩余所有现金流。

市场主体要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保值增值,关键看有没有管理风险的能力和配套技术,并不是说不做就没有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开展衍生品交易时,企业是否具备识别、计算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外债风险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它必须在充分分析市场、充分了解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如果运用得当,可以降低成本、锁定现金流;如果运用不当,则财务成本可能不降反升,甚至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驾驭能力也是外债风险管理的关键。

由此可见,加强外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学习是外债企业领导人的当务之急。只有“艺高”才会“人胆大”,才会运用先进的金融工具分析外债市场风险、管理外债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