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1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于就业率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评价指标,高校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上,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以企业需求为主进行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态教学过程,是总结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但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建立和运作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两极化”的认知态势,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从形式上讲,国外的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没有毕业论文,也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这不代表对学术论文没有要求。实际上,国外的许多大学,每一门课都要写许多小论文,每门课程的成绩往往是由多个小论文成绩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与写作学术论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国家也会给予足够的教学延伸、时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撑,澳大利亚的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日本留给大学生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写论文,德国的论文答辩只有一次机会。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研究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提升措施,归纳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不重视、缺乏写作时间、师资不足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提高论文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过程监管、增加指导经费、增加撰写时间、改革评定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广西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的论文质量研究还很少见。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强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

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型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位的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越发突出,广西政府在近年来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资,物流业的规模也随着传统物流企业的壮大、新兴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约是在物流业硬件提升的同时也急需解决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在广西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入手,构建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五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即使进行第二次答辩也肯定会通过。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完成,极少数学生到了论文提交时才着手去做,从而严重降低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由于物流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只是从其他专业中转化过来,缺乏足够的物流活动实践经验。造成了在选题过程中为了向物流方面靠而牵强地将相关理论生搬硬套。因此导致论文选题狭窄,过于追求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追求论文的层次,而没有考虑论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与自身能力相结合,导致最终脱离实际。选题应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体现专业特色、难度适宜和选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2。

第三,时间不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但实际情况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求职、备考研究生等学生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是冲突的。造成了真正用到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第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没有任何交流,最终的方向也可能与之前的方向相差较大,论文的质量在撰写期间没有控制。导师指导风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五,评阅者给出的评价和导师给出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在论文质量特别是跟研究方法方面评阅者往往会给出比导师低的分数。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选题阶段、实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阶段性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进行追踪,通过成绩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最终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为了评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前文的分析,本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重视度、选题质量(难度)、论文工作量、互动性、导师评价成绩、答辩成绩。其中选题质量这一指标是为了改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的偏差而提出的,与专业结合越紧密则分数越高;互动性指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交流越多、效果越好则互动性的得分也越高;导师评价成绩为该轮答辩中,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答辩成绩为答辩小组在该轮答辩中给出的学生答辩分数。各准则层和指标的重要性由参与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制定。而制定的原则是从教师以往教学、指导毕业设计中的经验中总结。

3.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对于学生每次论文阶段性答辩成绩的评价,考虑使用专家调查法进行评判,通过反复汇总不同教师的意见,得到六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1,0.1,0.2,0.3,0.2]。从成绩结果来看,学生A的总分在三轮之后有所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之下提高到了平均之上,说明提高了重视程度以及导师的指导力度。学生B的总分在第二轮答辩中有所下降,从分值来看,是与导师的互动性降低了,实际原因是该生在第一轮与第二轮答辩周期中忙于找工作,因此减少了论文工作的投入,在第三轮答辩中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毕业设计中了,所以总分又提高了。学生C的总分一直低于平均,从分值来看该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工作量也不够,需要在后面的阶段加强进行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2

摘要:首先对项目管理绩效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程-内容分解+Delphi法”的指标体系两阶段构建方法,以期对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过程评价;过程-内容分解法

1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在经济生活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管理绩效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是困扰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难题。众所周知,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必须以科学的、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为基础和标尺,抛开绩效评价,绩效改善将无从谈起,而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则是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前提,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过程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将在提出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

2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理论框架

传统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式多为“后评价”,即在项目完工后进行绩效评价,而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决定了一个项目通过后评价得出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其他项目而言其借鉴价值不会很大;另一方面,公共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单纯的后评价使得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与改善脱节,造成绩效改善的盲目性和低效率。由此可见,科学而有效的绩效评价与改善并不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是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之中,形成的“评价公共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单纯的后评价使得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与改善脱节,造成绩效改善的盲目性和低效率。由此可见,科学而有效的绩效评价与改善并不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是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之中,形成的“评价―反馈-改善―再评价”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1],我们称这样的绩效评价为“过程评价”公共项目成功来自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而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必须以绩效的过程评价为基础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倍功。

3项目管理绩效的界定

在构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需要对项目管理绩效进行明晰地界定。

3.1绩效的涵义人们对于绩效的认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至今为止,学术界对“绩效”尚无统一公认的定义。

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一个明确的绩效界定为基础,因此,通过对众多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与对比,本研究将选定以下定义来构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绩效是“绩”和“效”的合成,即成绩和效率,是项目建设成果与过程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绩”指项目结果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得怎样,侧重反应项目的结果;“效”则指完成项目的效率,侧重反应项目过程。

由此可见,绩效包括两部分内容:与项目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2项目绩效与项目管理绩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项目管理绩效,而非项目绩效,这两个概念在一些文献中经常被混淆,有必要在此对其进行区分。首先,可以从项目与项目管理所关注的内容出发对它们进行区分。项目关注比较宏观的方面,且往往都带有长期性,因此项目绩效衡量的是项目交付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表现;而项目管理关注的是按时交付,满足质量、成本等要求,因此,项目管理绩效衡量的是项目开发和交付的短期内的表现。由此可见,项目管理绩效只是项目绩效的一部分。

其次,项目绩效和项目管理绩效研究的目的和主体不同。项目绩效研究的目的是项目成功,即实现项目最初的目标和设想,通常投资者和使用者比较关注;项目管理绩效研究的目的是项目管理成功,即在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约束下完工,通常是项目管理团队比较在乎。因此,项目绩效是比项目管理绩效更高层次的、更长远的评价依据。最后,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关系。项目管理绩效贡献于项目绩效,但并不能完全决定项目绩效;而项目绩效的提高通常需要项目管理绩效比较高。

4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评价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对项目进行衡量或评价,而指标体系则是具有一定逻辑和结构的评价指标集合,它是进行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

4.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总结与分析相关文献可以发现,项目管理绩效“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存在一些缺陷,而这也正是“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总的来说,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原则。不同类别的项目应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同种类别的不同项目其指标体系也应根据项目自身特点略有调整;

(2)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原则。项目是由多组织、多因素、多目标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反映各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各个方面;

(3)指标间的相互独立性原则。对项目某一特征尽量使用唯一指标,尽可能避免不同指标评价内容的交叉和重叠,对于隐含的相关关系应用适当方法消除;

(4)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各指标应是可以理解、可以衡量和可以控制的,否则对其评价将没有任何意义,并且其数据信息的获得成本较低;

(5)指标体系的均衡性原则。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定量与定性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使之优势互补。

4.2评价指标初始集的获得方法项目管理具有显著的过程性,且其各不同阶段的活动和目标相互区别,同时,各阶段的项目管理内容均可分为若干不同方面,而各方面的绩效都包含两部分内容,即与项目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本研究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初始集的获取提出了“过程-内容分解”法(Process-ContentBreakdown,简称P-CB)。

4.2.1过程分解“过程分解”即将项目管理按其发展过程细分为若干阶段,各阶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分别构建指标体系。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的管理是从正式授权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的全过程,PMBOK指南依据PDCA循环认为其包含了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五个子过程,考虑到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重叠,本研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命项目经理、拟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计划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定义、质量、费用、进度、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计划以及以上几方面的整体协调;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即项目管理计划的执行及调整,具体包括整体、范围、进度、费用、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和采购的监督及控制;收尾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产品收尾、结束合同、解决所有遗留问题、行政收尾。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上一阶段的成果即为这一阶段行为的依据,这一阶段凭借该依据创造出本阶段的结果。

4.3评价指标的筛选通过过程-内容分解法获得的评价指标初始集全面但是粗糙,可能存在独立性、可操作性、均衡性较差等问题,并且指标数量过大,不便于绩效评价的执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更细致的筛选,特别是筛选出若干关键的绩效评价指标。本研究评价指标的筛选采用Delphi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即通过设计和发放咨询问卷的方式来征求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

4.2.2内容分解“内容分解”即在各阶段中依次根据项目管理的内容、绩效的内容进行逐层细分,直至得到独立的、可衡量的具体指标为止,期间需要参考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和充分考虑研究对象所处环境以确保指标的全面与合理。各阶段内容分解的过程类似,只是结果各异,因此本研究仅以实施阶段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内容分解。

首先,按照上述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内容将实施阶段按项目管理的内容细分为九个不同的方面;然后各方面的绩效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与项目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继续将各方面的行为及相关结果按其内容逐层细分,直至得到可衡量的具体指标。公共项目实施阶段内容分解的过程及结果(绩效内容分解仅以质量管理为例)。

从业人员的意见,咨询问卷反复进行,且每次的咨询问卷都是根据上一次专家意见及相关资料而设计的,至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时即可得到大多数专家认可的指标体系。该法所选专家需要有足够的经验,专家人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多数专家认为中的“材料/设备质量的检验及评定”一项与采购管理中的“采购物品的性价比”内容上有交叉,因此删除该项;质量管理中的“重大质量事故情况”、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伤事故”等均可合并到风险管理中的“重大意外事故发生情况”。通过以上类似筛选即可得到最终的公共项目管理实施阶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结论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必须以项目管理绩效的过程评价为基础和标尺,而绩效过程评价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更需要构建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有方法与流程。本研究清晰地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运用“过程-内容分解”法获得评价指标初始集的过程以及运用Delphi法筛选并确定最终指标体系的过程,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周全合理。

参考文献:

[1]孟宪海.关键绩效指标KPI———国际最新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J].建筑经济,2007(2):50-52.

[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柯洪.基于企业代建模式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8.

[4]AKMunns,BFBjerimi.TheRoleofProjectManagementinA2chievingProjectSuc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2agement,1996,14(2):81-87.

[5]DeWit.MeasurementofProjectSuc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88,6(3):164-170.

[6]张艳,江志斌.重大建设项目评审专家遴选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4(12):9-11.

[7]杨宇,谢琳琳,张远林.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3):102-106.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3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学科即教导或教育的一个分支,学习知识的部门,一种教育方面的教学艺术。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将学科竞争力定义为“学术机构作为竞争主体在争取有关学科发展的优势地位上所具有的资源利用能力”。学科竞争力可以体现为不同高校之间在某同一学科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该专业学科所拥有的科研实力及工作素养的集中体现。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并无一个确定的概念,一般学科根据自身情况及特点诠释并加以阐述。由于评价指标体系脱离评价主体容易空洞,所以笔者在此尝试对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加以解释。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将对学科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一系列指标构成具有特定逻辑结构的有机整体,其根本目的在于评价学科发展的程度并借以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进步。对学科竞争力进行评价,可明确自身的竞争力状况、所处的竞争地位、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都对大学、研究机构进行了竞争力排名研究,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竞争力评价、复旦大学的医院医学学科竞争力评价等。但国内现有医学二级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学科选择、指标建立和权重设置等方面并不完全适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建立的评价指标均为国家级(国家级优秀教师、是否为国家级创新团队等),相对我校附属医院发展水平起点较高。因此,有必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指标体系,指导促进二级学科发展。

2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目前,学科评价主要是指对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排名。其方法也可应用于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科学评价的兴起,学科评价作为科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国的实际工作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

2.1国外医院学科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国外学科评估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5],最早应用于教育领域,逐渐广泛应用于卫生及其他领域。国外大学评价和学科评价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综合排名相当于大学评价,专业排名相当于学科评价,其评价方法均采用指标体系法[6]。各专业排名指标略有不同,一般包括质量评价、学生素质、教师资源、科研活动等一级指标。瑞士是由政府成立评估机构对医院进行学科评估最早的国家[7]。通过学科评估,推动医院学科发展,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诊疗信息。美国是由民间组织的评估机构对医院学科进行评价,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学后教育鉴定委员会下设的专业鉴定团体委员会,它是全国性的、非官方性的评价机构[7]。英国《卫报》(TheGuardian)的专业排行指标体系共由8个指标组成:guardianteachingscore(卫报教育指数),teachingassessmentscore(教育评估指数),spendperstudentscore(人均学生花费指数),student∶staffratioscoreandnumberofstudents(学生∶雇员指数比例及学生总数),jobprospectscore(就业前景指数),reputationscore(名望指数),valueaddedscore(附加价值指数),entryscore(毕业比例)[6]。欧美发达国家学科评价有政府出面组织的,有民间组织评估的,也有媒体借助自身影响力建立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促进了医院或其他学科的发展,相比我国主要由高校研究机构来研究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多样,是我国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2.2国内医院学科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国内专业排名采用指标体系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体系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浙江大学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价排名,南方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的军事医学学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制定的高校护理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等。目前国内对医院临床二级学科的系统评价鲜有报道,但相关工作一直都在开展。例如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了医院临床重点学科评估工作,在北京、浙江、江苏、四川、深圳、无锡等省市相继制定了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各个地方的指标体系有较大差异,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也有不同。究其原因,可能是立足各自实际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学者根据不同地域特点,不同单位、机构的需求和要素建立了许多的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具有特色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2.2.1针对军医大学基础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吴慧媛[8]向本领域专家发放问卷进行调研,用德尔菲法,依据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对所需评估项目的判断依据对每位专家进行加权,将得到的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加以分析,最后得出人才支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运行支撑能力>教学水平能力。

2.2.2针对护理学的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陈慧、段志光[9-10]针对护理学科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2008年,他们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对37位本领域专家进行了两轮调查问卷,通过运用综合评判法中的加权法和加成法构建综合评判模型,最终获得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24个三级指标。在5个一级指标中,学术团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支撑条件。鉴于护理学科本身的良好发展及重要性,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将护理学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11]。

2.2.3针对生物医学科技竞争力的研究

薄晓明[12]在研究时除了采用一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所通常采用的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德尔菲法、综合评价法以外,还采用了指标分解法和专家会议法。其结构大致为构建雏形、建立体系、确定体系、验证体系、讨论与展望。所得研究结果为科研平台(学科、学位授予学科、实验室、科研设备)>科研投入(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科研产出(论文、著作、教材、发明专利、获奖、学术交流)>科研效益(效益水平)。可以看出,薄晓明主要是从科研角度分析和评价科学竞争力。笔者认为,科研成果固然可以显示一个学科重要程度,但科研团队、人才培养等软实力同样不宜小觑。

3医学二级学科竞争力主要评价指标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支撑和提振学科竞争力的要素应该定为主要评价指标,目前较为适合医院发展的医学二级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由科研投入、支撑条件、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5大指标构成。

3.1科研投入

在众多资源之中,人才应当处在关键地位。学科竞争力是衡量其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学科的发展其内在因素是依赖于每一个个体的人,人才这种特定资源是构成机构科研能力及实践水平的切实基础。将团队成员中有多少学科带头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以及科研骨干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也并不稀奇。除此以外,科研投入还应包括每年获批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经费,院系建设经费、设备采购及更新经费都应列入科研投入项目中。医学设备价值高,更新缓慢,但是科学研究是建议在严密的观察分析之上的,而这又必须依赖先进的仪器设备,所以,十分有必要将设备仪器的采购经费列入科研投入之中。

3.2支撑条件

支撑条件指二级学科在平时工作和科研过程中的物质基础,有精密仪器、尖端设备,才能够支撑更加复杂以及极其细微的操作或实验。这些条件包括了实验室(国家、省部级各类实验室)、科研设备(可以用设备价值折算)以及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二级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等政策和教育价值。除此以外,机构是否拥有整套的管理体系和规范化的制度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应当指明的一点是,之所以将经费投入和科研设备分割开来是因为其有本质的区别。科研设备是科研单位已经购置的,可以产生效益,但是会随着时间的增长价值逐渐变低;经费对于设备的投入意味着新的设备购置,是一个长期计划,对未来的科研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3.3科研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变化以及现实需求,及时调整学科方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并努力推动技术进步。所以,科技创新、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不可避免地成为衡量学科竞争力的标准之一。科研创新指标应包括论文产出量(科技论文及会议论文)、个人著作、教材、发明专利及获奖数量,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数量、论文影响因子都应当是科研创新指标中考察的一部分。

3.4人才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学校的本质需要就是教书育人,机构的教学成果可以较为直接地显示出对于未来医务工作及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发展起到的帮助,人才培养的成果与否可以凭借机构在本领域内拥有的导师团队,本科生学业水平以及研究生数量等。医学教研单位不仅肩负了科研和治病救人的任务,还承担了为国家未来的医疗事业贡献人才的重要责任。

3.5学术交流

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方向,使研究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跟踪前沿热点,较为快速地将资源调整到需要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直接关系到未来成果的价值。学术交流对于同行之间隐性知识的沟通,对于推动本学科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4评价与展望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4

中医学论文3000字(一):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培养初探论文

摘要:双导师制是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文章从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角度论述双导师制的内涵,探讨双导师制实施的优势,提出了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寻求一条培养中医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4-0125-02

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继承与发展祖国医学的重要力量,其医疗素质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发展前景。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基础,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旨在向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满足各级医院医疗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增大,中医专业型研究生招生人数也日益增加,同时师资严重匮乏,导致教学压力增大,传统的单一导师负责制难以满足现状,如何将科研与临床落实在研究生教学中以及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代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双导师制的现状及内涵

双导师制是指由学校内的科研及基础指导老师和一个校外(研究所、医院)临床实践的指导老师组成的双导师队伍,利用校内外丰富资源,共同指导研究生科研、临床上的学习,培养出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医学人才。通过校内外两位导师的配合,共同指导、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校内导师一般由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综合能力较强的导师担任,研究生前期的课程及基础学习由校内导师指导,是研究生专业知识的领路人,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学习平台,督促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校外导师一般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高尚的医德医风、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担任,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解决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发展空间。两位导师优势互补,集思广益,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研究生学业。

二、双导师制的优势

校内导师主要指导学生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其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用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科研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为研究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平台。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校内导师可给予其较好的指导和答疑解惑。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给予学生临床上的指导,提升其临床技能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较高的沟通技巧,言传身教地影响学生,学生长时间与临床导师接触和学习,形成初步的临床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两位导师合作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技能操作、毕业设计等。双导师制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两位导师合作,相对于单一的导师制度,具有更好的专业知识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扩展研究生的知识面,使其视野更加开阔,对医学科学的认识也更加独到及深入。(2)以往单一导师制是导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而双导师制实现了学生与导师以及导师与导师的三方交流,两位导师通力合作,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方积极合作讨论,导师之间也能相互切磋,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培养方法,同时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与想法。(3)从传统中医师承或者单一导师制的角度看,传统的师承或者单一导师制往往受到学术保护思想影响,容易听取一家之言,不能打开思路、博采众长,不适合现代研究生培养,而双导师制的建立,两位导师各有所长、集思广益,同时给研究生提供不同的思路。

三、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师承及单一导师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制度,存在未确立双导师具体职责、研究生对导师的认同感低、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交流以及专业学位培养定位不明确[1]等问题。首先,导师资源不足,导师资格的确认和遴选制度不完善,导致导师的能力参差不齐,不能给予学生应有的研究生培养支持,且部分校外导师带教经验不足,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不明确[2],未确立两位导师具体职责,校内导师可能由于科研压力疏于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把临床实践作为研究生的主要工作,而临床导师忙于本职的临床工作,甚至还要负责规培生、实习生、见习生、研究生、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带教不严谨,培养计划未落实,从而使双导师制有名无实。同时双导师制中还存在两位导师交流较少的情况,缺少一个健全的研究平台,两位导师可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处于不同的机构,双方或与研究生的三方交流不足,无法系统跟踪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内外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双导师制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单一导师制的新型导师制度,双导师制提供的多层面学习平台的优势同时也给研究生带来了一定压力,研究生在繁忙的学业中既要临床轮转完成规培计划,又要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学习,部分研究生暂时不能接受和适应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一种适合现代研究生培养的新型导师制,但由于目前制度尚未完善,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对研究生培养的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四、构建双导师制的建议

1.各大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招生规模,保证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保证导师能有充足的时间对研究生进行教导,在毕业时严格把关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2.要建立健全双导师制。在研究生导师资格的确立和遴選上,必须严格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责任心强的专家学者,能够带领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帮助研究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的医疗人才。

3.明确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及对研究生培养的定位,将双导师制度落到实处,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相关细则,如研究生学位论文具体由哪位导师推进,规培轮转计划由哪位导师负责跟进,等等。虽然两位导师具体职责很难细化分工,也容易出现导师之间各管各的情况,但是只要清晰地指出两位导师的培养责任,同时发挥研究生自身积极性,在两位导师之间沟通交流,双导师制的实施和研究生的培养就能够落到实处,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4.調动研究生积极性,增加研究生对双导师制的认同感[3]。研究生是学习的主体,研究生只有从心里认同、接受双导师制,才能在两位导师协同培养中获益,也才能保障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因此,学校和导师均应与研究生多加沟通,让学生明白双导师制的内涵和优势,能够主动参与两位导师组织的学习和实践中,否则只会徒增研究生和导师压力,影响双导师制的实施。同时,研究生作为培养的主体,应明确自己的培养计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加严格的培养计划,在两位导师通力合作的支持下,高水平地完成研究生的学习。

五、总结

在中医专业学位培养中开展“双导师”制度符合现代社会和医疗环境的需求,能有效提高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而为未来医疗事业提供高水平人才。中医专业型研究生,既要完成学校的课题及毕业论文,又要在医院完成临床轮转,高校与临床医院通力合作,优势互补,相互交流,不仅帮助研究生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了眼界,增强了医院的科研能力,还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调研与探讨论文

摘要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调研,了解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分析各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探讨影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及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问题,探索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途径和方法,为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具有前沿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掌握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其重点逐步经历了由教育制度完善到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六大发展改革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指标是博士学位申请者在获得博士学位时的质量。目前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评价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与舆论关注的热点。

1研究背景

博士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博士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是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和检验指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及方法

通过调研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选取其中已有中医学博士毕业生的14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以下简称“评阅意见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2.2评价指标名称统一化

对各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评价指标名称描述的统一性问题,参照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对同义的名称信息进行统一。“论文选题、选题价值、选题”统一名称“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统一名称“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论文写作能力与总结提炼、写作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写作能力”统一名称“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研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作风”统一名称“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基础、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统一名称“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论文综述、文献综述、综述”统一名称“论文综述”;“论文价值、实用价值”统一名称“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统一名称“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

3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和分析

将14所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统一处理后,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满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选题”(92.86%)、“论文的创新点”(85.71%)、“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85.71%)、“科学研究的能力”(71.43%)、“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71.43%)、“论文综述”(64.29%)、“论文价值”(14.29%)、“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4.29%)、“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7.14%)、“工作难度和工作量”(7.14%)及“论文规范性”(7.14%)。

指标重要性赋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的创新点”(28.75€?3.6)、“科学研究的能力”(26.2€?.69)、“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21.37€?.23)、“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20€?.92)、“论文价值”(18.4€?.43)、“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8.4€?.34)、“论文综述”(17.967€?.467)、“论文选题”(17.438€?.166)、“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12.725€?.41)、“工作难度和工作量”(10€?.71)及“论文规范性”(10€?.70)。

权重满分比大于50%的指标有6个,包括“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50%以上的中医药院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时都选用“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等常用指标,这些常用指标中“论文的创新点”、“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赋值均比较高,是影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权重满分比小于50%的指標有5个,包括“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及“论文规范性”。说明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各院校也有一些特异性的差异,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部分院校尤其看重博士学位论文的“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和“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两个指标。

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4.1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1.1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本研究收集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国内普遍认为培养质量较高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基本涵盖目前国内中医药类高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各个标准。具(下转第69页)(上接第67页)有较高的权威性,协调程度较高,充分显示了评价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4.1.2指标体系侧重中医学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相比中医专业学位型博士,学术学位型侧重于中医学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中医学科学研究人员为目标,其学位论文应更注重研究创新性,对中医学领域在知识和认识上能作出独特而有意义的贡献。指标“论文的创新点”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该各评价体系中给予了较高的权重,这也充分显示了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4.2问题与建议

4.2.1采取多元模式,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把握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也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各高校须以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目的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博士研究生,分类构建学术学位型和专业学位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对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4.2.2進一步探索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针对现有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缺陷,突出量化评分作用,有利于更清晰、更精确有效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这也是评价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就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和创新性而言,描述性评价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其评审意见的指向性和主导性仍是显著的、有价值的,对培养单位改进博士生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认为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发挥量化评价的有益作用,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4.2.3鼓励专家及导师参与,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5

关键词:差异度;TOPSIS法;城乡统筹;指标系统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大量专家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但是针对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差异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并且在评价指标复权上要么采取主观复权,要么采用AHP法,致使评价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城乡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通过差距的计算以求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城乡发展中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差异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城乡发展差异度;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社会发展差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三层是在第二层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是具体指标层。(表1)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便捷程度,使所有数据具有方便可靠的数据来源,对于难以获取的用相关的指标代替或者尽量舍弃。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层指标值的确定:首先计算城乡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系数,然后转化为具体指标层的相对应指标的指标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代表城乡之间i指标的发展差异值,ai代表农村的i指标值,bi代表城市的i指标值,ai/bi(或者bi/ai)代表城乡之间的差异系数,所以Xi值越大代表针对i指标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TOPSIS法的基本原理。TOPSIS法是一种距离综合评价法,通过测度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评价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它的的优点在于利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评价对象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且测度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个理想解,即以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作为理想解,通过测度各年份指标值与理想解的距离,从而确定与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距离。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P个评价指标,P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W=(w1,w2,…,wp),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

STEP1:列出对N个评价对象的P个指标的数据矩阵A:

STEP2: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本文涉及的指标都属于效益化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越靠近理想解,城乡差异越小。对A矩阵中数据进行规范化:

三、改进的TOPSIS法在重庆市城乡差异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子系统差异度的计算。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理想的状况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以重庆市1999~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城乡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理想目标值,即引入指标评价的最理想解Z+=(0.9,0.995,0.95,…,0.99)。应用TOPSIS分别求取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各年份差异度,(各子系统的指标权重见表1)。

转贴于

Di+(经济)=(0.681,0.691,0.699,

0.742,0.722,0.557,0.655,0.676,0.619)

Di+(社会)=(0.417,0.428,0.568,

0.531,0.483,0.489,0.574,0.633,0.673)

Di+(居民)=(0.768,0.782,0.789,

0.815,0.842,0.848,0.845,0.859,0.878)

(二)城乡总体差异度计算。在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差异度基础上,差异度的最理想解为:(0,0,0),应用TOPSIS法计算城乡总体差异度:

Di+=(0.591,0.602,0.660,0.666,

0.600,0.648,0.663,0.698,0.705)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重庆城乡总体差异度比较大,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重庆市确立为城乡改革试验区之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这与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改革是相吻合。在2004年差异度出现了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由图1所示的经济差异度和社会发展差异度的降低造成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收入差距的减小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2、重庆市城乡居民的差异度总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上升趋势。重庆市城镇居民尤其是主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人口素质等发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综合差异度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进而促使城乡综合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

3、重庆市城乡经济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转化,这种较高的差距水平将会逐渐减小。

4、城乡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差异度仍然较高。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向农村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寿康.TOPSIS价值函数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

[2]张颖超,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

[3]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4]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6]Hwang C L.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1981.

[7]郭翔宇,颜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杨建涛.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王丽娟.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

 

图书馆在建立了大量的诸如电子期刊、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收藏的同时,必须重视电子资源的利用效率、效能和价值,提高电子资源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程度。寻求有效的评价和管理电子资源的办法正成为当前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挑战。

一、国外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1997美国学者Smith和Rowland首先提出应该开展电子资源绩效评价问题研究,衡量电子资源的服务情况。1998至2000年期间,John Carlo Bertot和Charles R. MeClure (1998a,1998b,1998c,2000)等研究专家组进行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网络统计和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的统计和绩效评价(Statistic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PublicLibrary Networked Services)》 (Bertot,Me Clure,& R yan,2001)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上出版。他们定义并通过了国家公共图书馆采集数据测试新的网络统计和绩效评价系统,以便能最终适用于国家级数据采集。论文格式,绩效。此外,Bertot为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NCLIS)开发了一个系统工具,从提供商层面研究在线数据库利用统计和评价,测试公共图书馆网络性能以及基于网络的服务,进一步了解本地、全州和全国范围的统计数据采集元素的需要,并重点了解不同水平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服务和基础设施评价的需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Bertot和Mc Clure等专家的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国外就“电子资源网络统计与绩效评价”“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等方面开展应用性研究项目。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近10个关于电子资源的网络统计和绩效评价的项目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图书馆界相继启动。

二、国内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内较早探讨电子资源评价问题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有李青华(2000)的《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与虚拟文献评估方法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电子资源分析出不同的评价要素,根据数据库数量对应的信息含量、信息获取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总条件,来衡量电子文献获取和利用的总水平。在评价方法方面,做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分别提出了电子文献、虚拟文献评估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构建了文献获取和利用总水平的评价模型。但是,研究中没有考虑服务质量和价值因素,至于对评价结果起重要决定因素的获取能力折算系数值如何确定、如何获得统计数据等没有提供理论依据。论文格式,绩效。

张咏(2001)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方法及指标》中,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综述。黄摘(2001)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引进和管理》、张会田(2002)的《馆藏数字化资源评估方法探讨》都在不同方面探讨了在购买和使用电子资源过程中,应该评价和考虑的因素问题,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评估方法做了理论上的一些探讨。肖希明(2002)在《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标准》中讨论了传统的馆藏评价标准的局限性问题,提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评价的标准,着重于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信息资源的质量、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四个方面的评价。

针对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实际,北京大学肖珑、张宇红(2002)所做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较为系统地把电子资源的评价指标归纳到电子资源摘要因素引入到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中。刘锦山(2003)对电子资源评价指标做了更进一步的定量描述,建立了包括读者满意度和利用情况共15个电子资源评价的定量指标,这些定量指标可以从方方面面较为准确地去评价电子资源。论文格式,绩效。在此基础上,张李义(2004)进行了《高校图书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的引进数据库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数据库内容、检索系统、使用情况、性价比和服务五类19个指标,既有定性也有定量指标。这些前期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都为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理论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对现有文献的评述及研究展望

综合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内容,电子资源绩效评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图书馆情报学界的一个全新课题。论文格式,绩效。尽管国外开展了一些项目研究,但至今对于电子资源以及绩效的概念国内外也不统一,从系统的评价理论框架体系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都存在着空白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础理论研究不系统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还没有出现系统地进行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文献。至今为止,我国高校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资源评价指标内容和构建指标体系的探讨阶段。从研究文献可知,学者提出的能够反映电子资源绩效的指标共有近四十个,庞大的指标个数不仅增加了综合评价和数据分析的复杂性,而且在我国大学图书馆缺乏常年积累的电子资源使用统计数据情况下,其中大量定量指标是图书馆根本无法获得的评价数据。

2.研究方向不明确

国外电子资源评价的重点和核心是建立在电子资源利用网络统计数据基础之上的绩效评价与分析,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从Terry Plmu (2005)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Evaluating the Usage of Library Networked ElectronicResources》中了解到,该项目正在确定数据商提供评价支撑的相关统计数据的标准,重点进行电子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的自动收集技术研究。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电子资源绩效方面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以及研究重心都还未明确。

3.应用研究不成规模

国外对电子资源的绩效评价己从基础理论研究进入应用研究阶段。以图书馆学术团体或图书馆联盟或一些机构为主要研究者,并以联合性的大项目研究居多,有些项目有数十个图书馆参加,有数据商协助配合。论文格式,绩效。相对而言,我国的研究者多为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图书馆馆员,以个人(文献)方式研究者为主,相应的成果主要是理论探讨形式的论文,真正进行电子资源绩效研究的项目和组织还未形成,也没有实质性的应用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研究基本上还处在探讨阶段,没有突破国外的研究成果,或对其成果的介绍,或对网络信息资源内容质量的评价,并且仍停留在对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绩效评估理论上。论文格式,绩效。与国外利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的严谨性和实践性过程相比,我国已开始指标体系的构建,但理论过于抽象、方法传统,在系统的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理论体系框架和评价方法研究方面,存在着许多差距和研究空白。大学图书馆的绩效评价必须建立完整的分析性思维模式和系统的方法,进行科学设计并进行反复实际测试、调整,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因此,对于绩效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研究,对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模式的可应用性研究,对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方法研究等,都将成为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最终能否付诸于实践需要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Bolton,R. N. and Drew, J. H .A multistage model of customers’ assessments ofservice quality and valu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8 (17):375-84

2.余恒鑫.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张会田.馆藏数字化资源评估方法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8(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