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范例6篇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1

[关键词]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21-03

1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在所有碳排放中,作为生产和生活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86%(从终端需求角度计算)。可以看出,减少城市碳排放是减少整体碳排放的关键。城市碳排放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部分。因此,为创建低碳城市也应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以上三个类别中的碳排放比例因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工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1.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发展方向。适当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依据。规划部门可以通过所在城市自身优势与缺陷确定城市可以加以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城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次的指标,有利于公众对其加深了解和执行部门贯彻实施。指标体系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避免了定性或定序区分的模糊性造成的评价的困难。公众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深入理解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联系;规划的执行者也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准确判断规划的执行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评价依据。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情况下,对各城市低碳发展的实现程度的评价将变得有据可依。

2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低碳城市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产生途径、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程度、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制定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成果、途径和措施实施力度三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在低碳方面的环境友好程度。在考虑碳排放量应当减少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低碳作为总的发展方向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低碳城市概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而不是为了遏制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2.1 有关减少碳排放指标

有关减少碳排放的指标包括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方面,主要反映的是在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建筑碳排放指标包括住宅生活和公共建筑碳排放两大类。交通方面碳排放可通过城市车辆总量、城市节能汽车比例、城市公共交通覆盖程度、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四个指标来反映。城市注册的正在使用的汽车总量能反映城市总体的交通碳排放量,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碳排放对自然生态的压力;节能汽车比例可以反映交通节能化的实现程度,说明在固定汽车总量的条件下,一个城市的交通低碳程度;城市生产用能源消耗总量反映一个城市总体生产规模和其相应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大小;城市生产用非化石燃料能源比例反映一个城市生产过程中燃料投入方面的低碳实现程度;城市产业结构反映城市的成熟化程度,进而间接说明一个城市在生产方面实现低碳的难易程度和未来所需时间。

2.2 反映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指标

这类指标有城市总体人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含碳能源消费系数三项。城市人均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碳排放总量/人口总量,反映不同消费模式导致的城市人均碳排放水平差异,是从消费角度考虑的指标。碳生产率是城市GDP与城市碳排放总量的比值,说明整个城市的能源生产效率,具体说明一个城市的低碳技术水平对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程度。碳能源消费系数为整个城市的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主要用于衡量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

2.3 反映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力度的指标

这类指标包括政府组织机构符合低碳城市要求程度、低碳城市宣传教育覆盖程度、低碳城市研究工作科研资金占科研总投资比例、研究基金在规定期限内到位比例和城市绿化面积比例五项指标。以上五项均为衡量政府部门为实现低碳城市而采取措施力度的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2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从相关的文献回顾中看出,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步从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从2000年以后,学者们逐步涉及评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离差最大化法等方法被应用到内部控制评价上面。因此,如何建立内部控制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综合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和实务基础

内部控制评价比较系统和最初的研究均来自于审计领域。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1936年美国注协《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审查》,首次提出审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1939年《审计程序文告第1号》首次增加了对内部控制审查的内容,此后又在多个文件与法令中多次明确了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程序。自此,详细审计逐渐走向制度基础审计,内部控制评价逐渐成为审计程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审计逐渐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导,但内部控制评价仍是审计的核心环节,其技术方法依旧在审计体系内演进和发展。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的和广泛采用标志着内部控制开始在理论上和实务上走出审计范畴,而成为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该框架也可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指导。在COSO框架的影响下,美国内部控制评审准则已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做出修正。2000年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爆发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随即出台,使得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依法案成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审计准则第2号用于具体指导“与财务报告审计协同进行的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该准则中,相关的执行和报告指引是基于COSO框架的。

三、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

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建立的详情如表1所示。

(一)控制环境

1、关于管理者素质,评价以下因素:管理者是否具备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及素质结构;管理阶层是否订有行为守则或类似规范,而且能够落实;管理层在与各利益关系者交往时,其行为是否显示出操守和价值观。

2、关于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评价以下因素:董事会与管理阶层间是否独立;审计委员会是否独立;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是否符合企业要求;董事会成员与各职能主管之间是否有沟通;是否有畅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且这些信息与财务和经营成果有关。

3、关于组织结构,评价以下因素:组织结构是否与企业的规模和战略相符合;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是否明确;各管理者对自己所负责任是否非常了解;各主要管理者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且具有履行责任的能力。

4、关于企业文化,评价以下因素:企业文化中是否显示出操守的重要性且具有协同作用;行为方式是否与企业价值观一致;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否有辨识和改变文化的机制;文化是否体现全体成员的价值观。

5、关于权利与责任分配,评价以下因素:权责划分是否与企业规模、作业的复杂性适当;授予员工的权利是否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对等;是否有足够的信息处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人员。

(二)风险评估机制

1、关于设定目标,评价以下因素:各层级目标是否协调一致;目标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全体成员是否对目标非常了解。

2、关于风险辨识,评价以下因素:当业绩远离目标时,是否能注意到各层级的风险;对风险辨识是否是一个与规划相结合的反复的过程;是否善于寻找和分析各有关影响因素;是否能够根据各因素的复杂程度,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排序。

3、关于风险分析,评价以下因素:是否能够根据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因素,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是否能够通过分析相互联系的作业过程,辨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否注意到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保证资料来源的准确性。

(三)控制活动

1、关于业绩评价,评价以下因素:是否有切实可行的业绩评估系统;业绩与标准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全面的计量指标,和明确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与计量指标。

2、关于信息处理,评价以下因素:是否有信息中心,且由专人负责;信息处理、系统维护是否正常;是否有保证业务正确和授权的程序。

3、关于实物控制,评价以下因素:是否有实物授权制度;是否有资料接触授权制度;是否有定期盘点制度和实际操作程序;控制政策和程序有否被有效执行。

(四)信息与沟通

1、关于信息系统,评价以下因素:是否能辨识和获取所需信息;是否有适当的信息传递形式;信息传送是否按既定路径进行;有关人员对信息是否明确了解。

2、关于信息质量,评价以下因素:信息是否适当,即信息是否确实为企业所需;信息提供是否及时;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所取得的信息是否最新;各信息需求者是否能够很容易取得信息,且是否能够顺利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并能迅速做出应有的反应。

3、关于沟通与沟通方式,评价以下因素:所有下级人员是否清楚其所负责的管理或工作责任,以及承担的内部控制责任;上级的行动和言语是否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是否有开放的向上沟通渠道和虚心聆听的态度;是否有畅通的渠道,及时了解企业外部各相关者的意见或建议,且是否能够将这些问题让与他们打交道的人或部门迅速做出反应。

(五)监督活动

1、关于监督主体,评价以下因素:是否有明确的监督主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否有相互监督机制;监督者是否有明确的任务和相应的能力。

2、关于监督活动,评价以下因素:各监督活动是否有一定的制度安排,包括监督的对象、监督的时间间隔、实施监督的方法和最后形成的文件等内容;监督活动是否是各管理层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有自我监督的机制;是否能够将已确认的内部控制及时、详细地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报告,并能提出有关改进措施,以保证今后监督活动的有效性。

3、关于监督组织,评价以下因素:是否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它是否直接受托于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实施监督;内部审计是否直接接受审计委员会的委托,对经营管理层和各作业层级进行监督;是否有定期的专题讨论制度。

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所谓模糊综合评价是在模糊环境下,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事物做出综合决策的方法。而当影响因素较多时,权重的分配极难确定,另外,由于每个表示重要度的权重分量都很小,单因素评价矩阵在求评价结果的合成运算中使用的因素减弱到不起作用,评价结果难以分辨,这时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解决问题。本文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内部控制的因素和类别为分支,形成树状结构。多层次综合的方法是先对模型的每一个分支进行综合,然后将对各个子因素的评判综合成对诸因素的评判,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因素集。

U={U1,U2,U3,…,Un}是一个由一级评价指标组成的指标集。Ui=(Ui1,Ui2,…,Uim,)(i=1,2,…,m)是由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指标集。

第二,评语集。

V={V1,V2,…,Vm}是一个评价集合。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各级评语。

第三,单因素评判。

由n个专业人员单独对内部控制评价对象就某个二级因素进行评级,便可得到U|(x1,x2,x3,x4)。

类似地对其他因素进行单因素评判,并可得到一个从U到V的模糊关系R,即单因素评判矩阵:

其中rij(i=1,2,…,m;j=1,2,…,n)表示对第i个评价指标作出的第j级评语Vj的隶属度。其取值方法为:对各专家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对第i个评价指标有Vi1个V1评语,Vi2个V2评语,…,Vim个Vm评语,则对于i=1,2,…,m有

rij=vij/∑vij(j=1,2,…,n)

第四,权重集。

由于每个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专家估测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权重。

第五,综合评判。

利用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出综合评价模型为B:B=A?莓R。

五、应用实例

第一,确立U、U1。

设U={U1,U2,U3,U4,U5}={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机制,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活动};U1=(U11,U12,U13,U14,U15)=(管理者素质,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权利与责任分配)等如表1所示。

第二,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是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设A=(0.2,0.2,0.2,0.2,0.2),列于表1。

二是二级指标的权重也按此法计算后列于表1中。

三是设模糊评价集合为V={V1,V2,V3,V4}={优,良,中,差}。

四是评价结果:对表1模糊关系运算式B=AoR逐层进行运算后得表2及最后结果。

内部控制综合评级结果为“良”。

六、结束语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当前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都在激烈地探讨与实践。此时,研究如何建立与评价内部控制的问题十分必要。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涉及因素众多而复杂,制定全面、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定性指标定量化,更有利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A省电网公司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1).

2、李连华.内部控制理论结构――控制效率的思想基础与政策建议[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3

   关键词:项目预算;绩效评价;评价指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udget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quo, should be made of the economy, complianc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four areas of the budget to buil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roject budge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oject, focusing on budget for the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studied.

   key words: budget for the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valuation

一、我国预算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

我国的预算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编制的预算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1998年12月15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提出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思路。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下的预算改革要求在预算的组织形式上编制部门预算,在预算的编制方法上采用零基预算;2000年正式进行部门预算改革,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2001年又推行部门预算,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2003年再次完善预算编制体系,明确要求基本支出试用“定员、定额”预算,对项目支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排序;同时,项目预算试行建立项目库。

因此,编制部门预算已成为预算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其本质特征就是改变原来按财政资金性质和部门交叉管理的方式,以部门为依托构建新的预算管理体系。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某些深层次问题渐渐凸显,如科学的定额体系尚未建立、财政调控功能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等,特别是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问题更为紧迫。

二、预算绩效评价

(一)预算绩效评价现状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规定和要求及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从2001年开始起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的小规模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系统性研究,仍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需要,尚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1)有关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足;(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3)绩效评价的规范化程度不足;(4)存在评价主体缺位现象。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开展预算绩效评价是揭示部门预算资金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改善政府形象的需要。鉴于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其重要性,目前应从四方面着手构建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1、制度和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的构建应从预算资金的各个环节入手,从审批、拨付、使用到监督管理层层把关,形成预算资金使用的科学运作程序,使预算资金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组织体系包括具体明确预算绩效评价的工作范围,制定评价工作程序,确定评价结果的应用等;

2、指标体系。对预算资金绩效进行科学度量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结果和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

3、标准体系。评价标准是评价预算资金绩效优劣的基本标尺,它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匹配,对于每一指标,都有其对应的评价标准;

4、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涉及到指标的权重确定,主要方法包括德尔菲法、ahp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同任何绩效评价一样,在上述四个方面中,预算绩效评价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只有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地度量出预算支出的实际效果。

因此,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和评价目标实现的关键。

三、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与方法

在当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框架下,预算绩效评价按其内容分为基本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和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本文主要探讨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概念

项目预算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反映公共部门项目预算支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的特征:

1、经济性。在评估某一系统的绩效时,经济性指标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某系统在既定的时间内,究竟花费了多少钱?是不是按照法定的程序花费金钱?”,它一般指系统投入到项目中的资源水准。经济性指标关心的是“投入”的项目,如何使投入的项目作最经济的利用。经济目标并不关注服务的品质问题。

2、效率性。效率性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是:“系统在既定的时间内,预算投入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效率性指标通常包括:服务水准的提供、活动的执行、服务与产品的数量、每项服务的单位成本等。效率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关心的是手段问题。

3、效果性。效果性通常是指公共服务实现目的的程度,即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加以衡量,它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就行为过程来说,它包括投入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过程是否合规和合理;就行为结果而言,它又包括产出与投入相比是否有效率,行为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及产生的中长期影响。效果关心的是:目标或结果。

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则是对公共部门预算支出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特征的综合判定,它包括确定目标、拟定评估指标、选择评估方法、安排适当的评估时间和评估步骤、得出评价结果等过程。

(二) 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绩效评价指标是通过各种手段将绩效目标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指标。预算支出系统公共服务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决定了其绩效需要多个互相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体系来衡量,由于不同的指标反映了绩效的某个侧面,同时现代绩效评价不仅要求对最终的产出结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投入和转换过程进行评价,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在整体上需要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可以用“投入-产出-结果”链来分析:

(1)投入是指用来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资源。投入过程结合产出和结果过程后,在分析三者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可设计经济性指标。要讲求经济性(遵从性),即以最低的成本获得适当质量的资源,如机构臃肿,违规采购,就缺乏经济性。

(2)转换过程是进行投入、获得产出和结果的方式。从转换方面看,要讲求遵从性,一个良好的转换过程至少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相应的绩效指标是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同时当其他领域的指标(特别是结果指标)不能清晰地定义时,转换过程的指标往往可以有效地替代它们。

(3)产出指服务本身。从产出方面来看,要讲求效率性,即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使产出最大,或在产出一定时力求使用的资源最少。衡量产出的绩效指标是效率性,即使每单位的投入量最小,或一定的成本下使产量最大。

(4)结果是指服务达到的目标。支出系统的结果是指所提供的服务要满足公众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要求,结果指标通常由其职能目标转换而来,许多结果指标的数值需要通过收集公众的反映,进行统计得到。

(5)经济性(遵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之间彼此相互关联,缺一不可。项目预算的经济性(遵从性)是项目开展的先导和基础,效率性是项目管理有效机制的外在表现,效果性是项目管理活动最终目标的反映。如果忽视项目的性能、质量等效果因素而一味地去追求项目资金的节约、效率,则会导致项目预算偏离其最终目标;而为了取得最终目标却不计成本、不惜任何代价、不考虑效率,将最终导致财政资源的浪费和不足。只有三管齐下,预算项目才可能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资源投入、最高的效率,取得最好的效果。

(6)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根据项目的“职能-目标-产出-转换-投入”逻辑顺序逐层构建。投入产出的逆过程构成了一个“目的-手段”链,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目标-手段”链进行科学分析,逐步进行系统分解而建立的。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注意目标一致性的问题,即:评价指标与项目目标的一致性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内容正确真实地反映了目标的实质含义,能够正确评价项目的绩效,而且能引导项目向绩效目标方向发展,同时还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内容是否反映了项目总目标的整体性和各个侧面。

(二)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于具体的评价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除遵循上述框架体系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关性;2、重要性;3、科学性;4、系统优化原则;5、通用可比性;6、实用性;7、目标导向性;8、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另外,由于项目预算支出范围广泛,不同领域的支出性质不同,因此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应结合项目预算支出的不同性质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共性指标——遵从性与效果性指标。如资金使用规范率、资金到位率、资金目标实现率等;

2、个性指标——经济性和效率性指标。不同性质的项目预算支出,其经济性和效率性的重要程度也不同,相应的成本效益表现和衡量也会不同;项目预算支出按性质分为如下三类:①基本建设类项目;②行政事业类项目;③其他类项目,主要包括:用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性补贴、对外援助、支援不发达地区等资金安排的项目。

四、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实例

下面以长航血吸虫病防治项目预算为例来具体说明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方法。

(一)按照 “职能-目标-产出-转换-投入”逻辑顺序,在明确长航血防工作的职能、目标和工作内容,并界定其项目类别(属行政事业类项目)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长航血防项目预算的特点:(1)项目的持续性;(2)项目投入既是最终投入,又是中间投入;(3)疫区涉水工作地综合治理体现了血防项目的社会效益。

(二)分析血防项目的“投入-产出-结果”链,以“目的-手段”链为工具,结合血防项目的个性特点,构建的血防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血防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说 明

效果性                      血吸虫病感染率 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人数/疫区工作人数

收治率                      收治率=收治人数/感染人数

遵从性                      资金使用规范率 资金规范率=1-违规资金额/项目预算资金额

效率性                      感染率每下降1%所需费用 感染率每下降1%所需费用=血防资金比前期增加数(扣除一次性投入)/感染率比前期下降百分比

人均预防费用                人均预防费用=预防费用 / 疫区职工人数(预防费用包括个体防护用品费、普查费、预防药品定额储备费、医用耗材费)

人均治疗费用                人均治疗费用=某类病人治疗总费用 / 某类接受治疗病人人数 (按晚血病人、急感病人和慢性病人三类分别计算)

工作宣传费用比例            工作宣传费用比例=开展血防工作和宣传的费用 / 血防项目预算资金额

血防工作计划完成率          血防计划完成率=完成分项血防计划工作总项数 / 血防计划工作总项数

血防任务完成质量            血防任务完成质量=(血防知识普及率+受检率+改水改厕达标率+防护用品配给率+疫情及时上报率)/5

血防设备利用率              主要血防设备工作小时数/(251×8)

疫区涉水工作地综合治理率    无重复感染和新感染人员的疫区涉水工作地数/疫区涉水工作地总数

疫区职工对血防工作的满意度  对血防工作满意的被调查职工人数/被调查的职工总数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04)84号

[2] 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建(2004)729号

[3] 张亚杰等.财政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市场周刊,2005(2)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4

[摘 要]开展高校院系绩效评价,提高资源投入绩效,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加快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科学的高校院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高校院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过程和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该指标体系对高校院系进行绩效评价,能提高院系投入绩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绩效评价 指标 院系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国家投入高等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但相对于高教事业发展需要,国家财政投入仍然是捉襟见肘,但即使这样,高校现有资源使用仍普遍存在闲置和浪费,产出效益不高现象,公众、媒体要求政府部门对高校资源投入加强绩效评价的呼声不绝于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则指出要:“完善高等学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对部分省市或地区乃至教育部直属高校,政府已对高校整体或部分工作的资源投入开展绩效评价,并已尝试将评价结果同高校资源分配(如财政预算补助)挂钩。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底公布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绩效评价结果,浙江省从2008年度开始,每年对十五所省属高校的本科教学业绩进行绩效考核,对考核结果为第一名、第二至第五名和第六至第九名分别给予经常性年度预算经费额的15%、10%和5%奖励(第十名及以后没有奖励)。故不断提高高校资源投入绩效,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加快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规模普遍较大,各高校纷纷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院(系)是高校最重要、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前提下,探讨建立合理的高校院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该指标体系对院系绩效进行评价,及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对提高高校办学绩效,加快高教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院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该具有目标导向性,是院系工作的“指挥棒”,运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能使院系的工作自觉服务于高校领导的发展战略和思想,体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高校评价内部院系绩效时使用,因此,相关指标使用的数据应能通过教务处、科技处、财务处等有关部门直接或分析统计较容易获得或核实,对那些虽具有评价功能、但在实际中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应予以剔除。

3.相关性原则。指标的设置应考虑是否同院系密切相关,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该指标是否为内部院系所能控制,有些指标虽然同院系绩效密切相关,但如果按该高校当前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该指标不是院系通过自身努力所能实现,则也不应将其列为评价指标,否则将挫伤院系积极性,影响评价效用。

4.探索性原则。由于高校产出的多样性、模糊性和复杂性,院系绩效评价时将会遇到许多精确度量有难度的内容,对于这些现象的统计,无论在指标的设计还是数值测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试验性成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要提倡和鼓励各种探索,在探索中逐步完善。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院系绩效的内涵是多维的,许多指标是抽象、模糊、难以定量测评的,如所培养人才的社会贡献度、社会服务效果等,更适宜通过社会调查或由专家给出主观评判,同时各院系由于发展阶段,历史投入等不同,不可能所有院系全部用一个标准定量衡量,也应鼓励特色,对特色部分也更宜采用主观定性评价。

二、高校院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高校对院系的投入包括师资等人力资源投入,房屋、场馆、设备和家具等固定资产投入和院系运转发展的水电、耗材等流动资产的投入,这些可全部折成人民币表示。高校的产出,对外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对内则表现为教师素质的提高,队伍结构的优化(学历、学位、职称等的优化)等高校内涵提升。高校院系绩效评价以投入与产出比值作为总评价指标来衡量,即院系绩效评价总指标P= ×Wi(其中Oi 为第i 项产出,Wi 为第i 项产出对应的权重,n 为院系总共的产出项) 。P 值越大,表明绩效越好,反之,则说明绩效越差,评价结果用于院系绩效P的相对排序。

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中,着重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合理核算“投入”

由于高校目前仍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尚未计提折旧,未实行成本核算,所以高校“投入”指标核算主要需解决当前高校会计制度未对院系“产出”实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辅助管理系统或账目,正确核算各类资产损耗,包括共用资产在相应“产出”间的合理分摊,对院系实行模拟经济独立核算,合理核算评价期院系“产出”对应的“投入”,将所有“投入”全部折成人民币并汇总计算。

2.正确选择“产出”指标

院系产出分为教学产出、科研产出、社会服务产出和内涵提升四部分,经查阅相关文献,综合相关专家、职能部门、校领导意见,确定如下表的高校院系绩效评价“产出”指标体系。

高校院系绩效评价“产出”指标体系

注:表中指标对应产出原则上均应为评价期间取得,对非评价期间取得的产出,可视对评价期间继续取得此项(类)产出是否产生不利影响及在评价期间维持该原有产出是否需要投入情况,按视同评价期间取得产出的一定比例计算。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5

随着世界多元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大学国际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国际竞争力的大小。院系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二级主体,其发展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整体国际化水平。因此,建立一套院系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依此对二级办学实体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使院系在国际化行动中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提高学校整体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国际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国际化以及评价方面的研究较早并且十分全面。2001 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对全国范围内的144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现状进行了问卷评估,2003年正式出版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评估报告,对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专科学院三类不同院校选用不同的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每一类院校中区分出国际化高度活跃的大学和活跃度低的大学,总结高度活跃的大学在国际化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公布评估结果和提出建议[1]。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则在2007年开发出一套旨在对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紧紧围绕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两项中心工作,从输入和输出两个维度,制定出涵盖教授、青年教师、学生、服务和管理、课程提供、毕业生以及大学国际声誉等核心指标的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2]。

国内专家学者如陈昌贵、曾满超等,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一文中,通过对中国26所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情况的调查,揭示了在研究型大学与准研究型大学之间、世界前500名与非前500名研究型大学之间以及东部沿海与内陆的研究型大学之间国际化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了战略规划与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与交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关条件与设施以及成果交流5类共18个指标[3]。李盛兵在《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一文中根据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构成、观测点和权重,构建了一个包括国际化观念与规划、大学国际化机构设置、学生结构国际化、教师结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等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4]。王鲜萍在《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指出大学国际化是在观念、行为、结果等三个层面上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可通过大学国际化观念意识、大学国际化能力以及大学国际化结果绩效等维度来构建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的各级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评价指标的具体量化方法,以期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5]。

除了对大学层面上国际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外,在院系国际化评价层面,国内一些高校也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2006年,复旦大学将“国际化工作评估”的指标纳入院系考核内容,在教学合作项目、科研合作项目、国际活动、合作成果与制度建设等5个方面对各院系国际化交流工作进行年终评估。哈尔滨工业大学将2012年确立为“院(系)国际化建设年”,致力于完善校―院二级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及支持体系,重点支持符合院系/学科需求的国际合作项目,重点发挥院系在国际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西南交通大学自2008年起开始对全校各二级单位进行全盘考量,并专门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工作考核办法》。

二、院系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对笔者所在高校二级院系的调研,本文将高校院系国际化评价指标归纳整理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国际影响等四个一级指标和30个评价点,并在指标建立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6]。

第一,充分把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系统性与普遍性,设立指标必须对大多数院系具有普遍评价意义,并且能够全面反映各院系的国际化水平,避免各院系进行国际化建设的盲目性。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在国际化办学工作中的引领性与指导性,有效地满足各院系建设高水平学科、专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第三,充分考虑评价方案的可操作性与简化评价程序,尽量从机关层面就能完成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统计,提高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院系国际化评价指标释义

(一)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1.出国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院系要做好与国外大学相关专业间的合作和学分互认等工作,尽力为学生创造出国学习、实践、学术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切实的国际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获得海外学位学生数、联合培养研究生数、长期交流学生数、短期交流学生数。

2.留学生。院系应具有开拓海外市场、吸引海外留学生到本院系学习的意识,要有培养留学生的能力,为本院系学生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从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进修生及交换生数等几个方面来评价。

3.课程与专业。院系应该能在国际观念的指导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与观念融合到课程中,开设一定数量的双语授课课程、全英文授课课程,通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等各种形式,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技能的国际性人才,同时吸引外国学生来校学习。进而,从若干门课程的“点”,形成品牌和特色专业的“线”,并使若干相关专业通过国际认证,提升专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升所培养学生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

(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1.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与国外相关领域高水平研究者合作研究,是学习外国先进知识、技术、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国际科研合作主要通过境外和境内项目数和境外项目经费数来评价。

2.“111”计划。高校“111 ”引智计划是国家抓住我国政治和经济实力迅速提高的历史机遇,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重要举措。对高等学校而言,重点科研基地的入选,是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的重要证明。为此,学校自身也应该设立校级基地,作为种子培养。

3.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地或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地或研究中心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学术中心,也是聚集一流学者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能够产生比较重大科学价值的创新成果,因此也是科学研究国际化中的一个重要评价内容。

(三)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1.留学归国人员。院系应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

要,在考察和了解海归学者的学术水平基础上,积极招募留学归国人员,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将自己的教师送到国外进修学习。可以从具有1年以上海外经历的专任教师数、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等方面来评价。

2.外籍教师。院系应当运用各种形式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校开设课程和讲座,这不仅会给院系学术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会增加相关专业的知名度和国际化氛围。可以从授课的外籍教师数、入选国家高层次外国人才计划数等方面来评价。

3.境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师出境进行交

流。院系应积极邀请相关领域国境外学者来院系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出国进行学术会议、学术访问等学术交流,提高院系的国际学术声誉和教师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国际影响

1.论文。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高水平国际论文是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重要体现,也是让国际学术界了解院系相关领域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从重要程度来看,可以从Science或Nature论文数、SCI论文数、本领域国际公认最高学术刊物数等几方面来评价。

2.主承办国际会议与特邀报告。召开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主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既可为各国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还可提高会议主办方的国际知名度。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是研究者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拓展学术视野、提升自身及所属大学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但按照重要性来说,代表院系教师国际学术水平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上,而更重要的是水平上,这也是将在国际会议上的大会特邀报告作为评价内容的主要原因。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6

摘 要 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大量收集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在体能发展敏感期理论等指导下对小学体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体能评价指标进行详细解析,并用专家调查法进行指标筛选。最后得出小学水平一体育学习体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体育学习评价 小学 水平一 体能

发展体能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依据我国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考虑到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现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能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重要内容之一。

一、小学水平一体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根据标准分析指标的构成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课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体育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4个学习领域。

体育课最基本的功能还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其体能状况紧密相关。本文以体能为切入点,以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课堂教学相关理论为依据,了解其构成要素,按照评价指标的制定步骤进行指标体系的研究。

(二)体能二、三级级指标的解析

小学水平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手臂肌肉开始发育,到7—8岁发展速度加快,容积增大,力量增强。但是整体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水平一阶段的学生,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可以多做些柔韧练习,还可以做些发展协调的练习,但是在一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体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体能的发育速度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体能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国内外学者认为各种体能发展都有一定的敏感期。在体能发展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里某项体能发展的速度特别快即快速增长期,人们也把这段时间称为该项体能的敏感期,而把这个年龄阶段以外的其他年龄称为非敏感期。各项体能发展的敏感区是不一样的。受儿童生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体能当中的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会得到优先发展。在柔韧性素质方面,在孩子刚出生时各关节的运动幅度都比较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们的柔韧性会相应的变差。在协调性素质方面,小学水平一阶段的学生的协调范围较广。

(三)体能二、三级指标的确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指的体能的评价与以往体育课中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考核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别。《标准》更强调对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如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此外《标准》在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方面,提出了在运动项目中提高灵敏性、协调性、力量、速度、平衡、反应时和心肺耐力的学习目标。水平一与健康相关的体能中要求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根据水平一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的特点,在设置水平一的评价项目时有所侧重,尽量使那些能代表相应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成为主要测试项目。

水平一体能评价指标:年级-项目 水平一①柔韧:纵叉、横叉、坐位体前屈、立位体前屈、俯卧背伸、俯卧抬臂、造桥测验。②协调:广播操、投掷纸飞镖、投沙包、肩上屈肘投掷轻物、沿10米线走、踢毽子、10米单脚跳、立正稍息左右转、30次拍球、跳单双圈、双脚连续跳。③反应、灵敏:20米、30米、15秒跳绳、反复横跨步、10*4往返跑、十字辨向折回跑、十字跳、绕杆跑。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第一二轮共向体育名师发放问卷30份,成功回收23份,有效率76.7%。被调查的是参加浙江省领雁工程的体育名师。第三轮杭州市小学体育一线教师42位,从事工作多年,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第一轮问卷内部信度表:水平一问卷 信度 协调-0.852 反应-0.632 柔韧-0.641

根据前一轮的调查调查结果,汇总了体育名师对指标的修改意见,对原有指标进行了筛选(每一组指标跟总体指标均数进行对比),一二级指标无变动,三级指标有所改动,且由可添加项目一栏的调查显示:专家没有提出新的指标。接着进行了第二轮问卷的发放。

第二轮问卷调查显示问卷整体的均值都较第一轮有所上升。此轮问卷过后把性质相同的列为一项或把分值较低那项筛除。水平一当中20米、30米快速跑当中筛除20米快速跑。

三、结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对各个学校做统一要求,只提供了体育学习目标以及相应的内容。虽然体育教师获得了很大的自,但是一线的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自己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评价方案,因此有些教师反映他们不知道该怎么选取评价指标,而体能评价指标是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对怎么进行体能评价做出一个评价指标示范性的例子。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本文所构建的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选取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体能状况、本校特点的体能指标,确定权重,制作评价标准。也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方案。考虑水平一学生身心特点等,

水平一应该侧重发展学生柔韧、协调、反应和灵敏,再根据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水平一体能指标体系中选择适当的指标,例如协调当中选取一两项指标然后合理分配到一二年级、各个学期、各个单元。此外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小学生身心特点,小学阶段更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评价时进一步淡化评价甄别、选拔的倾向。小学1-2年级体能评价应该采用评语、不评等级肯定人的优点和长处。学生体能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采取定性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对其做出价值判断加以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人类遗传学编写组.人类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l.

[4] 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人体测量与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李洁,陈仁伟.人体运动能力检测与评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中国体质健康网[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