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论文范例6篇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范文1

伴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构建多元化音乐教育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当前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视点和新方向。20世纪中期以来,有很多国家陆续启动了音乐教育改革,在这些国家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有一个相似点,即它们都是在通过采取各种方式和措施传承、发展和创造本国或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全球音乐文化多元化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乐器的自然传承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这使得少数民族乐器的发展与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之间存在割裂、脱节现象。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少数民族乐器传承的重要载体,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应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理模式和理念,通过积极探索和改革,开发和构建少数民族乐器教育课程,进一步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相融合的多元化音乐教育。

二、构建少数民族乐器教育课程的基本思路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教育课程正式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体系。在三级课程开发体系中,校本课程开发在少数民族乐器教育课程构建中应起到核心的作用。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其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乐器的特殊作用,通过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发潜在教育资源,将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相结合,构建起少数民族乐器的教学、科研和实践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少数民族乐器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少数民族乐器教育课程的构建应从课程构建出发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开发。

(一)明确课程构建出发点

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必须把握时代精神,以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乐器为基本出发点,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出发,以少数民族乐器的音乐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基础来设计和构建课程,培养能够在学科内系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专业艺术团体活动、科学研究、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高级艺术人才。

(二)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是构建少数民族乐器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关键。对于少数民族乐器教育课程结构的设置,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应避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等情况的出现,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加强学科体系整体的综合功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首先,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乐器产生的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的重视,将少数民族乐器的技术和历史文化等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乐器教学的起点应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能力、现存知识和经历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通过少数民族乐器教学活动来解决理论和技术问题,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演奏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对于少数民族乐器教学来讲,“请进来,走出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可以聘请从事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的专家和少数民族乐器民间表演艺人来校任课或举行讲座,直接传授少数民族乐器的文化及演奏技巧。这种方式解决了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乐器师资匮乏的现状。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深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参加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活动,与当地群众进行音乐交流,体验当地民族文化。这种方式将课堂教学与田野考察体验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乐器的情感体验,深刻感知少数民族音乐的内涵。实践证明,“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少数民族乐器的历史及文化,从而对少数民族乐器产生更加浓烈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乐器的热情。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范文2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地位和作用

一、引言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不仅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音乐文化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文化层面的交流也在日益加深,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深受世界音乐文化尤其是欧美音乐的影响,其对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中国发展现状的分析

实施和开展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提升学生专业音乐素养及音乐发展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国一些院校及有识之士在推动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需求。一些音乐素养较高的专家或者学者就世界其他的音乐文化展开了介绍,并组织翻译了一些经典的音乐歌曲和类型,这些音乐极大推动了我国当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和层次性,对于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非常有用的,对中国音乐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然而,我们在传递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与我国本土音乐发展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音乐,有些少数民族的音乐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世界音乐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国音乐教育中,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尤其是欧洲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我国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则仅仅是起辅助作用。换句话说,我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是非常少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纳入音乐基本课程的内容是少之又少的。毫无疑问,中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缺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承是不利的,也影响着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缺失,这是需要我们认识到并积极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内容及其研究现状的介绍

(一)少数民族音乐内涵的概括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发展成熟。同时,它又不断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华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也受到汉族音乐的影响,各民族音乐艺术不断交融,影响,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体系。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品种纷繁的音乐体裁。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从表演形式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民间说唱艺术、民间戏曲音乐。

(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在我国音乐教育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中国少数民族学会的成员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并且出现了一系列具有专业性的著作,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田联韬主编)、《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杜亚雄编著)。这些著作中,研究论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并且首次论述未确定族属的族群音乐,如对夏尔巴人、控格人、克木人及芒人等未确定族属音乐的论及。当然,除了一些较专业性的著作和论述外,我国高等院校的一些学者和教师也就少数民族音乐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已经被汇编成集,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及传统文化的弘扬意义重大,这也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发挥其不可代替的作用。总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基础的,但其研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完善,并将其运用到我国音乐教学中,这也促使其在促进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如何更好发挥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基础地位的确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不再是一个传统文化居主导地位的国家,而是一个文化多元发展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要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要学会理解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我们要像对待世界多元文化一样,去对待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是其民族长久以来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更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学习也是我国音乐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音乐教育在基础课程设置上,要注重亲疏沟通及由近及远,不能再仅局限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内容,而也要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化,将其编排到基础音乐教育课程中。

(二)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选择和建设

纵观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其不仅包括传统音乐,也包含现代音乐,而少数民族音乐运用到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教材的选择和建设。在基础音乐教育的编写和选择中,需要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曲调优美且极具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的喜欢。同时,全国统编的音乐教材和地方学校选编的音乐教材要结合起来,要注重二者的比例,如全国性的教材可占80%,而地方性的可为20%,这凸显了地方特色音乐的重要性。内容上要兼具世界性和民族性、全国性和地方性。这样,不仅能学习更为世界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品,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和亲爱祖国的感情。

(三)组织好少数民族音乐活动

从当前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的发现,可以发现家长及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及乐器还是比较喜爱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或者中小学时期就开始对一些乐器进行学习,尽管学习水平是业余的,但是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却是真挚的。而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及影响力的扩大,就需要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活动的组织。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少数民族歌曲大赛或者乐器大赛,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加深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精华的理解。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音乐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而且对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或者课堂讲授,对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普及和持续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学习中,要善于总结和交流,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发挥其在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够让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了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人民了解和认识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在思想层面接触到更为丰富和多元的音乐形式,达到培养其音乐素养及提升其多重乐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诗原. 中国现代音乐:本土与西方的对话[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4:293.

[2]樊祖荫.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地位[J]. 中国音乐,2004,(4):11-14.

[3]黄凌飞. 云南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展望[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1):89.

[4]赵红柔. 美国夏威夷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印象[J]. 中国音乐, 2014,(4):33.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范文3

少数民族音乐间离效应除了具备陌生化叙事的天然优势,还拥有影视场景描绘的变奏功能。“变奏”是指影视创作对节奏的把握,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嵌入需要严格地控制时间,“促使音乐与影视画面的出现、跳跃、滑行以及消失密切配合”[3],在此方面少数民族音乐鲜明的力量感与长短交替的歌调变式更有利于影视画面组接的视觉冲击。对少数民族影视配乐进行横向分析可见,少数民族音乐选择的多样性与音乐语言使用的规律很好地适应了不同时期影视创作的需要。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悲情剧采用古筝、琵琶、二胡等少数民族弦乐小调来表达沉重、怜悯的主题情绪,例如《甲午风云》中的侗族琵琶配乐,《嘎达梅林》中的马头琴独奏;在20世纪80年代的战争片中,少数民族打击乐器的大调式音乐意境悠远,民族风格浓郁,在革命题材的影视参与中广受好评,例如《洪湖赤卫队》的经典插曲《信天游》;《上甘岭》的《沂蒙山小调》;20世纪90年代的喜剧片则常见笛子、唢呐等少数民族管吹乐器,旨在为影视创作融入活泼、欢快、喜庆的民乐样式,代表配乐如《五朵金花》中的白族歌曲《蝴蝶泉边》、《阿峨之恋》中的壮族民歌《过山岗》等等。以上少数民族音乐的影视应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满足影视叙事的情绪传达,但音乐情绪是所有音乐类型都具有的符号语境,少数民族音乐是如何通过情绪化的符号语境发挥影视创作的间离效应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布林德尔的《序列音乐写作》肯定了民族音乐的曲式结构对间离效应发生的重要性;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哈孜肯也同样表示少数民族音乐虚实相间的变奏特征可有效创设影视表意体系游离的、悬置的想象意境,从而发挥音乐的间离效应。参见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配乐,其曲式结构无不蕴含着虚实相间的变奏特征,具体表现为音乐节奏强与弱、动与静、快与慢的韵律回转,例如《信天游》的三段体连锁型回旋,《蝴蝶泉边》的首尾重叠与对比性中段设置,正是由于少数民族音乐材料与乐段叙事结构相较大众音乐而言拥有鲜明的呼应、重复、回旋、对比的音乐离合组织,因此便于满足自身与影视创作经验各异的自我表达。如果说少数民族音乐间离效应的影视叙事空间拓展提供了影视作品的多义性,那么少数民族音乐间离效应的虚实变奏场景创设则可围绕影视组接与景别变化实现不同表意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

二、少数民族音乐间离效应的影视应用途径

(一)基于时间修辞策略的音乐织体建构

少数民族音乐间离效应的影视应用通过陌生化叙事来拓展文本阐释空间,主要表现为以时间修辞策略为主的音乐织体建构。影视叙事的本质是让观众感受时间,“时间的变形是影视叙事的必要条件”[4],音乐可简化影视作品的时间经验,亦可将其复杂化,从而提供叙事顺序的另一种可能。对此,少数民族音乐对影视叙事时间的简化与其他音乐没有异常之处,均是还原真实世界的时间秩序,但对叙事时间的复杂化却呈现出“间离”艺术的根本优势。首先,少数民族音乐的影视应用通过离合度编排来创造时序的变形。影视音乐的离合度编排是为了提供音乐材料在影视片段中发展的基本线索,一般来说,少数民族音乐并不是以连贯性的方式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但从整体上看却必须具备音乐曲式的逻辑性,离合度编排指向少数民族音乐在影视作品不同位置的相互“呼应”与“起承转合”,用来建构音乐组织间的密切关系,其作用是凭借稳定的音乐应用程式,促使观者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少数民族音乐擅长通过对音乐应用程式的打乱来创造时序的变形,例如电视剧《大宅门》中年老的主人公躺在靠椅上昏昏欲睡,“镜头从他的面部特写逐渐拉远,此刻观众并没有发现创作者倒转时间叙事的意图”[5],直到少数民族传统吹奏乐、弹拔乐、铜鼓乐等一系列吹拉弹唱的间奏配乐响起,镜头俨然已回到主人公出生的清末民初时期。在这里,少数民族音乐的加入倒转了观者的时间知觉,从观众无意识到时间裂缝的出现发生了间离效应,观者瞬间陷入倒转叙事的情节漩涡中,渴望深入影视文本追踪主人公未知的又业已发生的过去。其次,少数民族音乐的影视应用通过蒙太奇思维来传递审美个性。“蒙太奇”是影视创作常用的美学技巧,意为利用镜头分割与组合来达到对观者心理的暗示,音乐领域的“蒙太奇”思维可与之类比,解释为采用交叉、重复、突兀等音乐设置来将表面上并无关联的镜头衔接在一起,从而升华主题,获得观众心理共鸣,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应用剪辑来操作时间叙事。以《冰山上的来客》为例,“《冰山上的来客》是我国电影配音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6],《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一系列充满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插曲经久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音乐叙事的蒙太奇策略,在敌人开枪、群众躲避的多角度镜头下,影片配乐反而放弃了制造紧张感的节奏型音乐,取代之的是一大段静音,促使屠杀场面的时空延伸,制造观众的心理空白,当古兰丹姆看到阿米尔无畏地冲入敌人阵营后,轻柔优美的《冰山上的雪莲》突如其来,多少观众为之流泪。“这是一组综合性的蒙太奇剪辑,镜头随着音乐进行分解,全景与特写相互交织”[7],人们被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纯洁的爱情所震撼。

(二)围绕音乐组接与景别变化的变相创作

少数民族音乐间离效应的影视应用致力于虚实相间的变奏场景创设,需要围绕音乐的影视组接与景别变化发挥变相创作的音乐媒介本性。德国音乐学家梅耶贝尔认为音乐的本性是媒介的本性,没有什么艺术能像音乐一样既能自我表达又能为其他艺术创造表达自我的可能。少数民族音乐的影视应用是在另一种艺术实践中付诸经验各异的自我表达样态,正是因为异中求同的缝合与疏离催生了少数民族音乐变相创作的间离效应,其影视应用也因此划分为缝合与疏离两个部分。缝合部分旨在“促使少数民族音乐与影视画面之间形成统一的封闭的环”[8]。对此,少数民族音乐通过组接来达到与影视对象的并置,一般表现为跃动的音乐旋律对镜头节奏的跟随,即少数民族音乐组接根据视觉形象的张弛、造型特征、人物情绪、环境气氛来编辑音乐表现手段。例如冯小刚电影作品《夜宴》的配乐采用《越人歌》、《莋都夷歌》等少数民族民歌唱词贯穿影片始终,是为了迎合电影主题中爱情错位与主人公身份不被认同的凄美哀婉,尽管音乐沉稳滞重的情绪感召力十足,但该部分的间离效应却尚未发生。如果说少数民族音乐与影视画面的缝合部分是出于对音画同步与音画平行的考虑,那么疏离部分则是为了自觉地塑造音画对立的间离效果,对此,少数民族音乐围绕景别的变化来实现对影视节奏的调节。影视作品中的景别变化一般是指物理距离的变化,但影视配乐的间离效应则可使之产生视觉心理距离的变化。《夜宴》影片的后期音乐一改悲剧片配乐的古筝与琵琶路数,同时将《越人歌》、《莋都夷歌》的音乐间奏弱化,在观者认为剧情冲突即将达到高潮的时候反而加入了《春舞》、《平湖秋月》等轻快、浪漫的钢琴曲,用以烘托人物相互杀戮的残酷,此种视觉与听觉的对立为影片营造出浓郁的寂寞感。我国电影中写意性较强的影片较多通过以上控制景别节奏的方式来制造“间离”,例如陈凯歌《黄土地》的《鼓阵》配乐、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传统戏曲配乐等等,均是少数民族音乐与非同一性艺术同构的变相创作体现。

三、少数民族音乐间离效应的影视应用价值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范文4

一、去民族化的具体表现

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去民族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课程设置一般化,少数民族音乐所占分量严重不足。无论是少数民族高校,还是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声乐专业的基本课程与普通高校声乐专业的课程差别不大,主要有钢琴副科、视唱练耳、乐理、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多数学校没有开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少数民族声乐模唱等课程,有的则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作为选修课。另外,诸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音乐人类学等课程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开设。由于课程设置上民族音乐的分量不足,导致学生少数民族音乐知识面不宽,对少数民族声乐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了解不够,更难以从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中把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和少数民族声乐的特色。

二是教学内容趋同化,教学中体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点的内容不突出。少数民族声乐专业基本上采用美声唱法和汉族民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唱法技巧的训练,对民族风格的提炼、训练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形成了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取代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状况。练习曲目中,外国和汉族经典歌曲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歌曲特别是少数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极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丰富的音乐资源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学评价上,基本上采用美声唱法和汉族民歌唱法的标准,也就是以一种绝对的、唯一的标准评价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教学中对一些民族风格突出的学生的个性重视不够,针对性组织教学不够。由于忽视民族风格,没有处理好发声技巧训练与保持和弘扬民族风格的关系,致使一些原来民族风格较浓的学生经过学习后反而唱不好本民族风格的歌曲,甚至变得不伦不类。对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强调不够。有些少数民族歌曲,只有用少数民族语言来演唱,才能较好地体现民族风格,如用汉语演唱,就没有“味道”了。汉语不太好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思维习惯不同,他们使用汉语演唱时对语气、语音的把握往往不到位,显得很不协调。

三是教学形式简单化,与少数民族声乐教学需要不适应。目前基本上是按照大课、组课为主,小课为辅的形式组织教学,每学期进行一次汇报考试,这对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差异性较大的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来说,其灵活性显然是不够的。从伴奏形式上看,目前几乎是清一色的钢琴伴奏,一些更适合用少数民族乐器伴奏的作品也没有用少数民族乐器进行伴奏。而对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用钢琴伴奏与用民族乐器伴奏,他们的音乐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歌曲用少数民族乐器伴奏,学生很容易找到感觉,进入“状态”很快,演唱与伴奏也很和谐。此外,少数民族题材的教学音像资料严重不足。由于受经费等的影响,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一方面要请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来进行示范,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音乐富集地去,向少数民族民间歌手学习,体验少数民族声乐的存在形式、社会功能和传承方式。

二、去民族化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去民族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声乐在我国民族声乐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把美声唱法和汉族民歌唱法作为声乐的正统形式,作为培养声乐人才的基本方向和声乐教学的基本范式。在这种价值观下,少数民族声乐被认为“简单”、“落后”、“不科学”,不被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看待。一些民族风格纯正的少数民族歌手,尽管群众很喜欢听他们的歌,但却被视为“大白嗓子”、“下里巴人”,他们的价值自然不会受到重视。有的虽然承认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却又习惯用西方音乐理论来诠释它,这当然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总之,不能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声乐的价值,就不能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重视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二是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以美声唱法为基础、以汉族民歌唱法为主题的“正统”教学理念运用到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上,必然导致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去民族化。少数民族声乐无论是发音部位,还是发声方式,都有许多独特的东西,如蒙古族、侗族的颤音,都是基于语音特质的声音形态,语言是这些声音形态存在的基本条件,蒙古族长调“诺古拉”唱法与蒙语的发音特点有很大关系,正因如此,不会说蒙语的人,很难把长调唱好。此外,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用嗓力量、真假声比例、共鸣腔运用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就是要重视这些差异,把握好这些差异。如果忽视这些差异,用同一种方法训练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个体条件的学生,往往会导致学生既唱不好汉族民歌,也唱不了本民族歌曲,“千人一腔”的局面就在所难免。更为重要的是,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做到突出艺术个性,尊重风格差异,是保证民族艺术多元化、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三是受理论研究滞后的影响,教材等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基础建设跟不上。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声乐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有不少有识之士较早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基本处于边缘地位,研究力量不足,研究范围不宽,研究层次不深,重要成果不多,特别是缺乏普及性、大众化的研究成果,少数民族声乐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些研究成果没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当中去,与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建设跟不上,教师明知一些教材不合适,但别无选择。

三、几点对策建议

解决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去民族化的问题,涉及观念、机制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一要围绕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深化对少数民族声乐的价值和特点的认识。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特色声乐人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去民族化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声乐的重要价值和基本特点。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艺术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事关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搞好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关键要突出民族特色。失去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就去了存在的必要。要通过突出民族特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声乐的重要价值,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这个前提下,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掌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对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的今天,重视民族特色、培养民族特色浓郁的声乐人才,具有多重意义。

二要围绕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基本要求搞好教学改革。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文化特质问题,没有对文化的宏观认识,就把握不了文化的特质。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必要适当增加文化课的比重,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纳入专业基础课范围,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少数民族声乐概论作为必修课。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把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寓文化传承于音乐教育当中。根据教学需要改革伴奏形式,大胆利用民族乐器进行伴奏或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根据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提高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针对性,探索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立足民族和地区实际,编写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曲目库,把各民族优秀民歌编写成教材,改变目前教学曲目单一、民族特色浓郁的作品偏少的状况。进一步搞活教学形式,多请一些著名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到学校进行示范,甚至可以聘请少数民族优秀民间歌手做兼职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到民族地区采风,向民间歌手学习。积极开发少数民族声乐教学资料,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丰富的音乐资源能够进入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课堂。

三要围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声乐的理论研究。要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类型、特点、功能、传承方式和与其它音乐形式的关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声乐发声方法的研究,建立少数民族声乐发声方法的独立话语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声乐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完善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机制。要积极借鉴世界音乐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来推动少数民族声乐理论研究。建立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搞好理论研究成果向课堂教学的及时转化。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音乐在历史长河中先辈们为我们留下来的无价之宝。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五千年来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涵盖了原汁原味的民歌、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戏曲等等。这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物质文化当道的今天,很好有青少年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更喜欢所谓的快餐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众多传统文化一样正在消逝。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的培养

高职院校办学的最大宗旨是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上更加注重学习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存在较大问题,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缺少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二是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三是授课形式单一。下面就这三点做具体说明。

(一)缺少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

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会开设音乐课程,音乐课程主要以辅修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课程。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设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音乐课程涵盖的种类主要有:中西方音乐史、音乐鉴赏、艺术概论、中国音乐史等等。在音乐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几乎看不到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身影。缺少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是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二)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

少部分高职院校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纳入到了现有的音乐课程体系中,但是在教学上存在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问题。这一问题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多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因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是辅修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并不做太多要求,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显然不适用。当前的现状是,由于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音乐教师只好自己在网上找素材,自己制作PPT,内容叫杂,没有系统性,同时占用了音乐教师较多的课外时间,使其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学生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扩展上。

(三)授课形式单一

当前,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高职院校在其授课方式上存在授课形式单一的问题。在少数民族音乐课上,大多数音乐教师采用讲授式进行教学,即将教授的内容做成PPT向学生进行展示。这一种授课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非常相似,大量的概念使得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多余少数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高校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途径

(一)增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在高职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音乐历史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而民族音乐技巧基础理论课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写作技巧,了解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

(二)建立健全适应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专业教材

本人认为健全适应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专业教材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教材体系:一是高职院校在职音乐教师组件专门的团队对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教材亲自编写;二是从市场上引入适应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教材。

(三)创新授课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作为辅修课程,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相互融合。创新授课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本人认为授课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在授课内容上减小花样翻新,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PPT,可以引入视频、微课等等;二是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局限于期末考,可以增加课程论文,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进行鉴赏。

参考文献:

[1]陆钰娟.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7)

[2]辛雪峰.关于在地方专业音乐院校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2(05)

[3]陆宗武.关于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4(02)

[4]苏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J].大舞台.2015(05)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范文6

论文内容摘要:文章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建立多元化转向的民族音乐教育机制,构建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世界音乐教育为辅的课程体系,发挥本地区优势、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三方面,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多元文化”的观点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乃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视点。多元化与民族化的协同发展也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几点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看法。

一、建立多元化转向的民族音乐教育机制

1994年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确认了世界音乐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文化多元主义,并提倡“音乐教育要最广泛地尊重、吸取和接纳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把音乐教育置身于世界多元主义的范畴之内”。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为把握和处理好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欧洲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和形态、技术与文化这几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欧美古典音乐传统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西方音乐一元化”的理念。这种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撰写与使用上。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欧洲音乐课程设置为核心,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的民族性体现不强。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需要进行全新的改革与探索。

二、构建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世界音乐教育为辅的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音乐是一种文化,是民族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具有地域性与时代性,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并得到传承。中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共构而形成的,自身即是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晶并体现出鲜明的多元音乐文化特征。因此,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时,首先要充分保证本土音乐文化(尤其包括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落实,加大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本土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

我国具有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特点,音乐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开发原则实行三级课程开发系统: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二是地方课程体系,三是校本课程体系。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采用“重基础、强实践”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艺术实践为基础,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平台,加强基础训练。同时,采取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音乐理论能力强、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人才。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理论教学环节,即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以及音乐史论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即通过专业指导性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表演所需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专业素质能力。创业教育环节,即通过创业教育学习及实践,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创新活动,指导学生的创业及创造思维的拓展。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当中,开设有中外音乐史、歌剧表演、音乐美学、交响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戏曲表演等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使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完全渗透到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

三、发挥本地区优势,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音乐文化是用音乐语言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因此必然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要将民族民间音乐采风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从视觉、听觉与感官上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风采,从而加强音乐专业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黑龙江大学地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居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在不断融合、同化、生存繁衍的漫长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绚丽多姿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交融性,并由此形成了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音乐文化。

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学校应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可以组织学院音乐教师和学生每年到省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采风等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以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式的角度,从较熟悉的已有的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及相关背景材料入手加以研究。从音乐形态学角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整体风格,融入本土民族传统音乐元素而形成的综合性民间音乐风格。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地域属性及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征。从音乐传播的角度研究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与山东、河北、俄罗斯等移民祖籍地以及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影响,形成本土的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能使学生更好地探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民歌的产生、现状、民歌的内容、演唱的形式和风格等,然后把收集整理的音乐素材制成声、像、图组合的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把一些详细的研究性活动过程摄录下来制成光盘并选编在著作、教材中,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结语

总之,在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下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音乐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艺术殿堂的阶梯,对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