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医学论文范例6篇

整体医学论文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1

 

纵观最近人们关于中医学的讨论,大多都是围绕它的某一个特性进行探讨,却没有给出中医学整体性质的说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医学整体角度考虑,本文认为中医学具有如下四种性质:科学性、人文性、整体性与主体性。

 

1科学性

 

关于中医学的科学性,学界有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甚至指出中医学根本没有科学性,主张废除中医。“一切以西医的病为评判标准。”[1]然而我们追本溯源,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人们在这一点上反对中医学的科学性,恰恰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认为科学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应该反映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可以重复与实证的,用这个方法可以衡量各种知识体系的科学性。[2]而中医没有这样的性质,因此中医没有科学性。殊不知这样论述的基础是成问题的。因为科学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人文科学。中医恰恰包含了这两种特性。用其中一种特性去否定另一种特性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医不仅仅是科学,意味着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是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唯一途径,彻底拒绝科学的中医是陈腐的,而全然以科学为指归的中医是迷途和无根基的。”[3]由于中医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所以对中医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相结合。

 

2人文性

 

中医自从产生起就与中国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黄帝内经》奠定和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及理论体系,而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都是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汲取的概念,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化阐释、借用而转化为医学概念、医学原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植根于《周易》,五行学说从《尚书·洪范》引人,结合医学具体内容,与阴阳学说连贯一体,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和哲学的彼此渗透和结合,使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框架日趋完整,使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保持发展优势,在几千年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一种超常的“稳态”,这在世界医学史和科技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4]那些主张废除中医者则忽略了中医学的这个特性。

 

3整体性

 

人们对中医的整体性问题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整体观是中医的特性,而有的学者恰恰持相反态度。[5]而我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学者没有弄清楚整体观与整体论的区分。

 

所谓整体观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邓宇认为:在中医学的研究诊断治疗中,把系统全体中的每一个或几个机体单元都视为一个整体。他强调研究每一生物(医学)元素时,都应将其置于整个生物机体(中医)的全框架中,探讨它与其他机体元素以及各种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内外联系,由此建立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关系规律。以此为原则指导研究中医学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的显著特征。[6]

 

而与此相近的概念是西方的整体论观点。西方近代科学发生和发展的三百多年来,前二百年还原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还原论认为万物均可通过分割成部分的途径了解其本质。近百年来,随着相对论的发明,量子力学的建立,复杂科学的兴起整体论尽显风流。百年整体论的成就唤醒了人们对东方文明深刻内涵的重新评价。李约瑟的研究表明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长达两千两百年间,世界上的发明90%以上是由中华民族完成的,而中华文明形成的哲学基础就是整体观。整体观认为还原论只可用于简单事物,对于复杂事物(例如人体生命)而言,一旦被分割,将会由于丧失许多信息而失真。事物的复杂程度越高,因分割而失真的程度就越严重。整体论与整体观虽然仅一字之差,然而仍有不小的区别,它多少还残留着还原论的痕迹。

 

4主体性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主体性,可以从认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来描述。不仅认识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具有主体性。

 

中医学的认识对象具有“融我”的人文倾向,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医者的主观烙印。比如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就体现了这一点。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渗透了主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给医生在认识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从客体角度,即患者角度来看,中医始终将人体看成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人”,而不是“物”,充分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主张从人的自然、社会、心理属性高度统一中来认识和治疗疾病,增进健康。中医学所对待的患者不是单独的、个体的人,而是与自然、社会、他人构成一个整体的人,患者社会活动和所处社会地位、经济、劳动、风俗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是中医要关注的。

 

而西医学所依赖的科学主义,在他们眼里,观察对象是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排除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把人体活动当成物理、化学和机械运动,而不是将他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现代医学在征服疾病和增进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医学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对人文文化的排斥,医学人文精神失落了。医学高科技表现出对人的异化:医学中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和病人客体的分离;脱离人性全面要求而形成的医患关系的简单化、医学非人格化等等。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2

现在社会中,学习中医成为了一种热潮,中医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接受中医的人在增多,热爱中医学习的人不断递增,但中医学术并没有因为人数的增多而提高。中医治病靠的是临证思维取胜,药物、针推手法、熏蒸浸泡、刮痧拔罐等手段则是抽象思维和理论演绎的载体。中医教学不仅仅是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其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思维模式。自觉地按照中医传统文化处事为人,练就中医人的思维,才能把抽象的理念变为临床的疗效和发展中医的硬道理。中医的学习,讲究悟性,悟性的来源则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学好中医就应从传统入手,不断思考,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所在。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尤其与其中的精气、阴阳、五行更为密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这些学术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的思维。从《黄帝内经》开始便强调整体观念,也正是由此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渗透和表现于中医学,还直接参与其有关概念、范畴乃至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理论的许多概念和原理,如“天人相应”、“气化万物”、“阴阳五行”、“辨证施治”、“以外以揣内”、“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稳态调节”等都是古代哲学的直接应用。一百多年以来,随着西方医学逐渐昌明于世界,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的传统医学都相继衰落,唯独中国医药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成废之中顽强立于世界自然科学之林的中国医药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铸就。

2注重中医基础的学习

现在社会无疑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更希望能找到的学习捷径,因此,一系列关于中医书籍便应运而生。大家从这些书里面接触到中医,认识到中医的实用性,同时也使得大家对学习中医变得急功近利。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学生变得浮躁,不能深入地学习和思考中医的哲学思想,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成为了以后中医学习的很大障碍。学好中医,思维方法是关键。中医的思维源于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周易八卦形成了中医独特的整体思想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思考整体,理解人体的整体性,理解人与环境的统一,才能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去调整人体的平衡。学习中医应该从这些基础开始,学习精气、阴阳、五行。理解阴阳的内容,五行的制化,精气的内涵。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去认识人体的生理功能,解释疾病的原理。运用精气来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人身与自然一气相通。这些基础就如营养丰富的土壤,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中西医比较中领悟中医思维的优势,促进中医学习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3

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蒙医药学基本特点

蒙医药学最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大特点。

1、辩证施治。人体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各部分之闯在生理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病以后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和整体,而整体变化又必然会对局部发生影响。

2、整体观念。蒙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临床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

二蒙医药学科发展特点

蒙医药符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在北方少数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蒙医药学科在总体上还相当落后,到解放初仍处于父传子、师传徒、寺庙办教育的状态。我国创办蒙医学专业五十多年来,蒙医药学教育在培养层次上经历了由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经历了由老一辈专家创业,中年学者接替,青年科学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传统文献整理到现代实验研究,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到其机理揭示,病集病例分析到临床试验研究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领域扩展。蒙医药学科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不断与现代医学、药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

1、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特点。蒙药是在蒙医药理论知道下的独特的用药方式,根据疾病的不同症候。按照组方的方法和原则,选择适宜的数种药物,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在一起,并制成一定剂型后使用。蒙医与蒙药不分家,要认真研究蒙药的药性理论与蒙医药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蒙医学科发展也应以维护和提倡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的学术特点进行知识创新为原创,鼓励广泛引进新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多形式、多学科开展蒙药研究工作。

2、师带徒传承特点。蒙医药学起初是祖传形式或带学徒办法来传授。蒙医药教育逐步实现了以师带徒教育为主向现代科学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传承名老蒙医经验继承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但师带徒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现代蒙医药学科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民族文化特点。蒙医药学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及临床客观上均存在着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烙印,人们又常称之为传统的医药学、文化的医药学、哲学医药学、北方医药学等。蒙医药学指导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特点,诸如天地相应、寒热、阴阳、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秽、六因学说及辨证论治理念等,均是当代自然科学不能完全解释,但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乃至人类自身社会关系综合把握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出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特征。蒙医药学既是医药学,又是蒙古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蒙医药学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也具有蒙古民族文化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4、基础与临床不可分割特点:蒙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升华到理论,然后又运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医疗实践活动。蒙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围绕临床现象建立时,一切理论都是为了说明生命活动现象与自然、社会活动的内在联系,调整人在自然和社会某种特定环境下的临床失衡状态。

5、现展特点:蒙医药学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曾经陪伴着蒙古族人民走过几千年岁月,至今仍然是蒙古族人民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蒙医药更是一种技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人类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服务。19世纪初西医学成为主流医学之后,包括蒙医药学在内的各种传统医药学客观上都成为一种补充或代替医学。

三蒙医药学开发研究思路

蒙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医药学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独到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好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冲击,蒙医药学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医药学怎样才能在新世纪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成长,如何面对现代化,面对未来呢?这是我们蒙医界迫切的、限巨的一项任务。下面就蒙医学如何现进行开发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改进蒙医方剂及疗术器械:蒙药和疗术器械是蒙医治病的主要工具,是实现医疗目的的最重要手段,亦是蒙医与患者联系的桥梁。因此,蒙药和疗术器械的革新和发展是关系蒙医临床发展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关系蒙医生死存亡的问题。目前蒙药和疗术器械的质和量的标准难以控制,使用相对不方便,疗效相对缓慢等。为了取得更好疗效,为了扩大蒙医药的竞争优势,必须对蒙药方剂及疗术器械进行改进。

2、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学科的方法论对该学科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该学科的模式必须体现其所用的方法论。蒙医药和西医不同的方法论正是两者不同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1]。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1],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3]。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4]。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3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4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3.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整合

一、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人文实践教学不足

近年来,我国从医学院校到整个医疗系统掀起了学习人文、倡导人文的热潮,并形成了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经济学等多个热点,人文课程、人文讲座屡屡开设。但这种人文热的背后是存在问题的,课程或讲座往往停留在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套空洞的理论和呆板的做法,这是典型的把医学人文知识讲授等同于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与知识讲授的等同凸显了教育活动中常见的两个缺失:重视课堂讲授,缺失实践中获得体验的教育手段;注重知识传授,缺失培育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才的教育功能。医学人文知识讲授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前期基础和手段,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对其朴素的医学人文思想进行提炼和升华,而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使这些医学人文知识经由受教育者的心理体验,内化为受教育者头脑中引导其医疗行为实践的医学人文精神。因而实践教育不足的医学人文教育很难实现教育目标。医学院校紧张的学时安排是导致医学人文实践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自200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文件要求为医学生开设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来,各医学院校为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教学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学时之争已做出种种努力尚不能完全满足文件要求,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就更难以保证。

(二)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自医学人文热潮兴起以来,众多医学院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纷纷开辟了医学人文教育基地、实践教学中心等等。但这些教育基地或教育中心少数是挂了牌子、发了证书的,更多的则是分散在社会各处可供发掘人文教育功能的社会机构,比如疗养院、关爱病房等临终关怀机构,生命奥秘体验馆、烈士陵园等社会公益机构。这些实践教育基地与清明节追思活动、红十字精神宣讲等实践活动一起称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更为确切。所以,不仅仅局限于挂了牌子的实践教学基地,那些可供发掘人文教育功能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其实是比较丰富的。以笔者所在的医科大学为例,有研究者梳理了可供教学所用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有:生命奥秘博物馆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自身、了解自然,体验生命之神奇;附属医院致力于临终关怀的疗养院、关爱病房能够让大好年华的青年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稀缺;“无语体师”启用、告别仪式,遗体捐献纪念馆及清明节祭奠追思活动、祭扫烈士墓等都可以让自我中心意识颇为盛行的青年学生见证博爱、人道、无私、奉献;昭示实验动物为生命科学发展做出牺牲的校园实验动物纪念碑提醒医学生尊重一切生命,感恩任何给予。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开展过却没有固定下来的社团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意义。可以认为,当前可作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的资源是丰富的,但这些丰富的资源是零散的,缺乏整合的,因而没能被系统地用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找到整合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途径,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将其系统化运用于医学人文教育以改善医学人文教育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具有统一性

医学生既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又要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实际上,这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教育目标看,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显然包涵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看,两者亦具有统一性。医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医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前提。即使是在强调对医学生进行“以病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教育时,培养医学生仁者爱人、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仍是培养其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基础。正如我国自古提倡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医国靠政治家,关心人的生存环境;医人靠思想家、教育家,关心人的精神健康;医病靠医学家,关心人的身体健康。因而以医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是统一的。具体的,教育内容的内在一致性是两者能够结合、相互助力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古人早有“才不近仙、心不近佛”不能为医的说法,我国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重申这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他特意将“德”放到“才”的前面,大有深意。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辅助。就医者而言,空有德而无才,不能治病救人,固然无法为医,不能造福他人;空有才而无德的医者则比无才无德的普通人社会危害性大得多。正因为如此,医学生的培养更要秉持“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这一教育理念。所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教育首先就是从培育恻隐、仁爱之心的德育开始。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一方面,社会主义医科大学承担着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医疗服务人才的任务,“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2]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他号召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呼吁要从生产的桎梏中和思想的禁锢中来解放人。他把社会主义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毫无疑问,这种从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出发的人文思想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起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实践学时整合

根据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本专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现有的学分中,分别划出2学分、1学分来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要求首次落实了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性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始进入规范化时代。而对于医学院校更不规范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来说,也迎来了获得改善的机会。这个机会源自于《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所提出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解读这一原则,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医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细化为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就很有必要了。这样,一方面,针对医学生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另一方面,囿于师资、课时局限的医学人文教学可以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充分的师资和课时,扩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分布于学校内外的各种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更充分、系统地加以利用。以笔者所在医科大学为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32个实践学时,如果梳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材,五门思政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实践教学,32个学时的实践课无论是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医学人文教育,都将发挥很大作用。

(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

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是利用好实践教学资源的前提,而这种整合的关键是发掘、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之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育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亦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1.思想道德修养优先于医学专业技能

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都强调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空谈道德很难令学生信服,尤其是在医学生乃至在职医护人员中,医学专业技能远比医德重要的认知广泛存在,这也正是医学人文教育相对于医学科学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原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医学专业技能何者居首的问题上,实践教学优于理论说教,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社会调查和案例调查的方式。社会调查即指导学生走进学校附属医院,走访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实地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提交调查报告。实践证明,这种社会调查极具教育意义,学生的收获是惊人的。案例调查是指导学生查阅、寻找古今中外德才兼备的医学界典型人物,正面了解这些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言论,让学生从榜样身上获得启发,明确医者的使命是解除病人痛苦,高超的技能是达成使命的手段和途径,医者之仁心是大医养成的第一必要条件。

2.将“为全人类”、“为人民”的大爱浓缩为对患者的关爱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为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而奋斗的大人文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青年学生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种对全人类、对人民的大爱落实到医学生身上,就是对患者的仁心仁爱。虽然作为仁之端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人文精神却处于需要大力倡导培养的境地,这与医生高度职业化及医疗服务商业化有关。当从医成为谋生手段,当医疗服务成为价格体现,人们从医的目的就可能不完全是高尚的治病救人,医疗行为就不单是一种人文交流。所以教育医学生要认真负责是容易的,要让他们对患者产生关爱的感情是不容易的。在这个问题上,理论说教基本无法取得教育效果,实践教学则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命产生至生命终止”这一生命发展过程从而产生情感触动。实践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去感受生命诞生的艰辛与幸福,邀请妇产科医护人员、孕产妇与学生分享胎儿孕育和分娩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宝贵;第二是指导学生参观生命奥秘体验馆,使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神奇;第三是组织学生进入宁养院等临终关怀机构,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短暂和稀缺;第四是组织学生参加为医学发展捐献遗体的“无语体师”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见证平凡人生向不朽生命的升华。如此,源于对生命的认识而产生的对生命的爱才是爱患者、爱人民、爱全人类的起点和根源。

3.医学教育要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医生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6

中医学的特质内涵毋庸置疑是中医学生存的根基,更是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所在。故中西医结合教学理应准确把握和充分体现中医学这一特质,方可科学地优化教学的内容结构,完成教学目的。

1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 “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3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4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则又强调身心健康状态的重要性。

西方文化要求探索世界的本源、本质、变化。西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阶段,追求对疾病溯源的探索,重治疗而轻预防。

5 中医学的调理观—阴阳自和

中国文化强调顺应而不是抗争,侧重主观而不是客观。因此,中医学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重视通过扶持人体的“正气”去战胜“邪气”,更注重治疗过程中的自我调节作用。如 “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就是中医学典型的自我调理观。他如针灸、推章、气功、食疗、音乐疗法等的非特异作用,都是基于调其 “自和”,而达其“自愈”为宗旨的。

西方文化则强调抗争和对抗,侧重征服。故西医的医疗方向是以对抗性为基本原则的,重视借助理化手段改变病理,强调直截了当的结构修理。

6 中医学的功能观—司外揣内

《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形而上”,轻视“形而下”的。所以中医学重“道”轻“器”,重“神”轻“形”,重规律轻实体,重功能轻结构。如中医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均疏于其结构形态的论证,却重视其功能价值的阐述。

西方文化侧重物质性探求的实体中心论。故西医学对大到肌肉、骨骼,小到细胞、分子,所有可被认知的部件形态均被逐一解剖观察。诚然,结构决定功能,了解结构才能准确把握功能,而死的结构却不能尽显活的功能。所以中西医学对于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各具特色。

7 中医学的思维观—取类比象

中国文化强调通过假物取譬去“心悟”、“体认”的认知方法。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遂·《千金翼方》)就是取类比象。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以及整体观、辨证观、功能观等思想都是取类比象的结果。用模糊学等现代宏观科学知识来衡量的话,取类比象这种思维观也是一种思维科学,甚至不失为是一种高级的思维科学。

西方文化重视凭借工具、实验手段以还原的思维模式。故西医学对人体进行了极其细微的分析与实验,比较精确的掌握了人体基本构造、理化性质、致病因素、治疗手段的特异性,逐步完善了西医学的学科体系。

8 中医学语言观—哲学意蕴

中国文化以注重整体、直觉、感悟、辩证、动态、功能、察同而见长,其语言就带有先验、类比、愈向、思辨的文学和哲学的特征。中医学的语言每每既有文学之美,又有哲学意蕴。如“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释),浅显而不乏生动,通俗却寓意深刻,抽象需会意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