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论文范例6篇

跨文化语境论文

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用翻译有重要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造成言语交际过程复杂性的两个因素:语境与跨文化交乒。译者应在准确理解言语意义的前提下,根据言语交际所提供的语境,善于进行文化移植与融合,理解言外之意,传达原作意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

    一、基本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由英国哲学家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70年代由searle加以修改和发展的。奥斯汀区分出三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发出音、音节、词、词组、句子的行为,只表示字面的意义,本身不能构成语言交际。”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实施的一种行为,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允诺、祈求、建议等。”言后行为”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如劝告一一听从了劝告;警告—认识了危险;引诱—接受了诱惑,等等。说话人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这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更是将austin的言语三分说理论与翻译相融汇的结合点。

    (二)翻译过程

    翻译,作为言语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言语交际—单语交际情形相比,自然具有共性的一面:一样在言语行为框架下运行,也同样经历言语语篇编码和解码环节。但另一方面,就交际过程而言,翻译的过程是交际主体—译者先对原文语篇的解码,在吃透原作意义的基础上,才谈得上针对新的、不同于原作的情景语境,运用新的语言形式,即目的语,将原文的意义(事实是译者所理解的意义)用目的语编码再现。因此,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解码者,而后才是译作的编码者。

    (三)语用语言等效翻译

    语用语言等效翻译近似奈达(1964)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即强调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因此,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要弄清原作者的真正意图,并把这种隐含的言外之意传达给读者。语用学介入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也拓宽了翻译理论的视野”从语用学角度看,译文无论作什么样的处理,只要它能传达原作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它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何自然,1988)"。虽然语用翻译和其他翻译理论一样不可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但是语用翻译方法在保证跨文化交际成功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从翻译的角度看言语交际过程的复杂性

    言语交际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翻译,即使是翻译也不能保证话语意思和实际意义时时处处一致。翻译,重在等效,但语言交际因人因事因需要而变化。究其复杂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译者应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把握其言语交际所提供的语境;(2)善于进行文化移植与融合,理解言外之意,传达交际双方的意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换句话说,言语交际的翻译复杂性就在于要达到语用等效翻译的效果。

    (一)语境对言语交际的翻译的制约

    所谓语境,就是指言语的背景。人们的一切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语境是言语交际活动赖以进行的客观基础,言语交际就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从语用的角度,要成功实现交际意图,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发话方还是受话方,除了要掌握所使用的语言系统本身外,即谙熟如何用所用语言的合适形式表达所要传递的意义外,还要掌握语境对意义建构和形式选择发生的作用。原因是语言的实际使用一一言语对语境是非常敏感的,无论是说什么—表达意义,还是怎样说—措辞(形式的选择),都受制于语境的影响。从解码的角度,如要正确地解构出说话者的意义,自然同样要从语言、功能和情景互动的角度,即按照前述语境的决定作用,同时又是由形式建构,而形式表示意义的阐述,通过对原语境与形式的分析和互照,把握其意义。如:2007年6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其中一记者问到,”最近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帮办劳力斯在国会作证时说,中国军队在网络战方面对美国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国将加强这方面的研发来抵御中国的威胁。你对此有何回应?”秦的答案中说到”我和大家一样时常会感觉到,从美国那里传出一些关于中国军力的不和谐声音”。首先对这句话本身用言语行为进行分析讨论。这句话的言内行为就是说话本身的行为,无所谓交际用途,即“从美国那边传出关于中国军力的不和谐声音”。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不和谐声音”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肯定不是纯粹对声音的描写。在这里我方外交发言人只是通过这个既形象又委婉的比喻把美方所说”中国的军力威胁”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这句话的言后之成事性效果,既给对方留足面子以不至于产生正面冲突,又充分表达了我方的立场。对于这样的翻译,就要考虑其所处的外交语境。若依其言内行为直译成,’i often hear some inharmonious sound",读者会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若将’’inharmonious sound"改译成”misleading/untruthful sound".读者会比较容易明白这句话的内在意义。如此改译既指出了对方观点的不正确,又没有很清楚明了的把对方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军力威胁搬上纸面,故也给对方留足面子口同时还能从中看出中国对于这件事的”严正”立场。另外,又达到了”指出问题,让人了解事情真相”的言后之成事性效果。

    (二)跨文化交际对言语交际的翻译的要求

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2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语境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英汉互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50-02

【Abstract】This paper illustrates som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nnotations that can be reflected from idioms. And it also explains the pragmatic failure under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 number of examples are quoted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master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voiding the pragmatic failures of idiom and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urthermor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various types are mentioned so as to use idioms properly and acquire English language.

【Key Words】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 Context Pragmatic fail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形式,像镜子一样折射出英语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

一、习语的语义与文化差异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词汇的精髓,历史的遗存,与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是某一特定文化的载体。英语习语是那些有固定结构和特定含义的短语(有时还包括句子)的统称。习语(idiom)包括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s)、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典故(allusion)、格言(maxim)、歇后语(allegorical saying)等。

习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固定表达方式,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特定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习语置于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下进行讨论,以进一步弄清英汉习语的差异为前提,着重从跨文化的视角培养学习者的社会文化意识,有意识地避免因习语的误用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中国在亚洲大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汉民族在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习语。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 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免遭灭顶)、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进退两难)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如东风压倒西风。(注:和暖的东风指革命力量,寒冷的西风指反革命力量)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直译),The revolutionary force prevails against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force.(意译);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如It i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春风送暖,百鸟欢唱)。

2.习俗的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贬义:“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尽管近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不断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对英美人来说,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故出现了大量与狗有关的褒义习语。现略举几例,从文化的视角加以分析说明其语用效果。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Let sleeping dogs lie.(莫惹是非)等。或许因受外来语的影响,英语中以狗表示贬义的习语也不乏其例:give the dog’s death.(贫困潦倒而死);a dirty dog.(卑鄙小人);lead a dog’s life.(过着悲惨的生活)。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钟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叛徒、变节者”(a cat in the pan);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

3.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bless me.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表示不愿意某事发生时说God forbid(苍天不容!绝对不行!);在骂人时说Go to the hell.(滚开!见鬼去吧!)

4.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英汉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不能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和翻译,如“叶公好龙”、“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中的习语多来自《圣经》和《伊索寓言》及神话传说,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赴汤蹈火);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不祥之兆,凶兆)等。

二、习语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由于信息发出者对信息接受者的社会文化缺乏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说话方式又不尽相同,如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随意使用或套用本族文化的模式,就会导致语用失误,引起文化冲突、误解,甚至仇恨,造成文化交际失败。

有的习语从表面看,貌似相似,但文化内涵及真正含义却大相径庭。如:英语习语eat one’s words,其真正意思是(be forced)to admit what you have said was wrong(被迫)承认自己说错。因而我们不能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汉语中的“食言”。又如,把blow one’s own horn(or trumpet)套用成“各吹各的号”,其实际意思为“自我吹嘘;自吹自擂”,用来形容某人炫耀自己的成就、才能等,很像汉语中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汉语中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歌”则表示两个或几个人各干各的事或各持己见,不能协调一致,与英语的each doing his own thing 相近。总之,在运用貌似相似、其含义实则不同的习语时要慎之又慎,不能仅凭字面意义来取舍。

三、习语英汉互译的方法

习语的英汉互译,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若不注意方法,就会闹出笑话。那么互译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1.直译与直译加注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违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为读者所接受,习语大都可以直译,直译有益于向译入语输入新的表达法,有助于保留原文的民族、地方等特色。英汉语言中确有不少习语是通过直译借入的,如:①to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趁火打劫。);②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③一见如故(feel like friends at the first meeting.);④挂羊头卖狗肉(The sign says mutton, but the meat is dog meat.)等。以上例子均为直译。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文化陷阱等因素的影响,某些习语仅用直译的方法来处理势必会造成意义的残缺,影响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补出习语的潜在意义及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住宅就是他的城堡。)这样的翻译让中国读者很困惑,如果在译文后加上注释“不经邀请,不得擅自入内”,其含义就一目了然了。

2.套 用

习语中有一类民族色彩不浓的习语,这类习语通常是因不同民族的人民拥有共同的生活经验和意识,因此,在跨文化语境中英汉两种语言借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表达相同的意义和色彩。对于这类习语在翻译中可采用译入语的对等习语来译原语的习语。如:①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②search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③实事求是(seek truth from facts);④捉襟见肘(to be out at elbows.)

下面我们再看用套用法翻译习语的例句:①我不能肯定他是否是一个内奸。译为:I doubt very much whether he is a Trojan horse. 译文用英语习语a Trojan horse 来译原文的“内奸”,意义、形式、色彩都十分吻合。②The loyal and brave soldiers are ready to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for their motherland and the people in the extraordinary severe earthquake occurred in Sichuan. 原文习语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与汉语的“赴汤蹈火”意义和色彩都一致,因此,该句可译为“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四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忠诚勇敢的战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3.意 译

有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和形象意义,套用又无合适的习语时,而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汉语中的“谈正经事,直率地讲”,译成英语时则为“talk turkey”。如They are willing to talk turkey and end the war.(他们愿意坦率地谈判,以结束战争。)

在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英汉语言中有许多习语反映各自的民族或地方色彩,英译汉时,一要注意保存这种特色,二要注意不要用汉语中具有鲜明民族、地方色彩的习语硬套英语的习语,以免把汉语的民族或地方色彩强加到译文中,以致和原作的上下文形成矛盾。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与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虽有相同的意义,但翻译时决不应套用后者,因为诸葛亮是我国的一个历史人物,与原作上下文会形成矛盾,如把它译为“两人智慧胜一人”就较合适。②因习语和非习语同处于一个聚合群中,这就使原语的习语可以译成非习语,原语中的非习语也可以酌情译为习语,使译文生动有力。如I was nervous before crowds.(我在大庭广众之前感到很紧张。)③汉语习语讲求节奏匀称、结构平衡,因此在引进英语习语时,有时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增补、调整,必须加注才能交代清楚原意;汉语习语译成英语时,那些为凑结构匀称、拼结构而形成的形式冗长则需省略,以适应英语习惯。如Earthy and gracious, he finds the city dwellers too cold and sophisticated. 原译:他朴实忠厚,觉得城里人过于冷漠无情,玩世不恭。改译:他朴实忠厚,觉得城里人太冷漠,太世故。

四、结 论

综上所述,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是词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习语的概念更加宽泛,涵盖了英语词汇的许多领域,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是获得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要真正掌握习语的翻译,了解文化差异可谓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语言中学习文化,从文化中习得语言。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 张镇华等.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 孙海运、方如玉.英语成语来龙去脉[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

5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的关注。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又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和文化敏感性。

一、建构主义理论定义

建构主义也被称为结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的理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他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客观主义理论中,唯有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当代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检验信息化教育活动的一个标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能力。这种建构不是简单地将外部世界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建构就是认知个体(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即知识结构(schema)。但首先要给个体提供一个“情境”,然后,认知个体通过“协作”与“会话”,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充分发挥“情境”的交互作用与周围教师、同伴各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合作”,最后达到“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就是在教学上一定要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只有使学习者的schema(认知图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才会发生“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教学。交际能力的指导意义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们的关注。学习者在直接传授获得了有关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客观知识后,当他面临具体的、客观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那些固定的、概念化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会使他感到不知所措,导致交际失败。因为学习者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要复杂得多,他不仅仅是刻板地知晓、记忆一些固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去感知和应对现实的文化情境,这就是跨文化潜藏的、隐现的、主观的、个人的一面,即思维能力、意识能力的一面,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到底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国内专家们对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似乎主要有这样的看法:外语学习者应具有目的语文化的知识,因此,外语教学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的传授或导入。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却是主观的,知识不可能仅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人们应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学习者的这种建构不仅涉及结构性的知识(即客观的成分),也涉及大量非结构性的知识(即主观的成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以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具体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人们常指的行为能力,一种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外,还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首先,在外语学习中,由于跨越了文化和语种,使得本族语人与目标语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起来,形成了障碍,这就要求学习者有外语语言能力,这是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因为只有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跨越文化障碍,缩小本族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达到交际文化、升华本族文化的目的。

三、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转贴于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可选择已有的教学材料,如《走遍美国》、《洪恩英语》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对话,还可创设一些活泼自然,充满生趣的文化情景,然后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文化境况、遭遇文化尴尬和文化冲击,与文化发生互动,以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获得具体的交际技能。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文化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除了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主观的、无形的、隐藏的跨文化的特质和文化敏感性,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文化意义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学生理解了表层信息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的含义,去感受推知、判断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本族文化环境有何相关的实际意义等。在此过程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造对于学习个体的意义建构也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异国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举办外语文化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知识比赛、英文诗歌朗诵和英文电影欣赏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Breen&Candlin曾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遵从某种规范,而且也关系到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它既是遵守规范的活动,又是创造规范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那么,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首先应该创设一种文化学习情景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客观的、显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和掌握那些约定俗成的文化事实、文化知识或某些跨文化交际的规约的能力,这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学习,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价值观念、礼仪、禁忌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除教师在外语语言课上注重跨文化教学进行文化导入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学”、“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等。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外籍教师资源优势,为学生开设一系列讲座等,这些知识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学生以后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打下牢固的基础。第二,将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即交际个体的行为能力,即一种与目的语人交往的技能。比如善于识别交际对方身份和交际意图的能力、与对方沟通的能力、善于消除交际障碍、解除交际尴尬的协商能力等。由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具有领悟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吸收、取舍、宽容以及尊重差异等,以适应不同文化的冲击,减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苦恼和挫败感。

参考文献

[1]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4 .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 1999.

[3]Gopaul-McNico,l Sharon -Ann Gopaul-McNico, JanetBrice-

Baker. Cross-Cultural Practice: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training. JohnW iley and Sons. 1998.

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理论;述评

一、语用学基本理论

1.语用学的定义

从诸多的语用学著作不难看出,视角不同,语用学定义也不相同。英国学者托马斯(Thomas,1995)认为,语言交际、意义生成等都是一个动态过程,意义不只是词义,也不只是由说话人单方面生成的,或由听话人单独解释的。她提出了动态语用学的新概念。从托马斯的定义可知,托马斯强调语用学研究既要考虑说话人,又要考虑听话人,顾及话语的作用、意义以及语境因素,同时又强调语用研究的动态特征。因此,托马斯的语用学定义更客观、更全面。我国著名学者冉永平(2006)把语用学定义为:语用学就是关于语言使用的实用学。语用学就是研究话语在使用中的语境意义,或话语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交际意义,包括意义的产生与理解,也包括交际中语言形式或策略的恰当选择与使用。冉永平的语用学定义全面、透彻概括了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强调了语境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暗含了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动态性。

2.语用学研究的分支

语用学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了数个跨学科的研究分支,如语用语言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语际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计算机语用学、实验语用学等。李捷、何自然、霍永寿(2011)对语用学研究的分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语用语言学(Pragmatic-linguistics)是语法与语用的界面研究,探讨语言结构及其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主要对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结构在语境不同的情况下所具有的不同语用功能进行研究。

(2)社会语用学(Societal Pragmatics)研究社会各组织结构与语用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s)。社交语用学主要指交际中的技巧和策略、社交与文化的研究。

(3)认知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研究话语的认知加工过程。顺应论和关联论是这方面的理论。认知语用学是语用学与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主要以话语理解为研究对象。

(4)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研究人们使用二语(外语)时的语用行为,探讨二语(外语)习得者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关系,是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的交叉研究。

(5)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研究在是使用二语(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内容涉及对比语用研究和语际语(或中介语)的语用研究等内容,探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差异、语用近似、语用失误以及本民族对语用失误的容忍度和接受度。

(6)计算语用学(Computational Pragmatics)指与计算机等技术相关的语用研究,涉及人工智能、人工生命、机助网络交际、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等内容。

二、跨文化语用学基本理论

1.跨文化语用学定义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不同文化社F对意义构建的不同期盼,这种期盼是由人们的文化图式引起的,而文化图式实际上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背景知识结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范围和界限比较模糊,通常包括四个层面:言语行为语用学、社交―文化语用学、对比语用学和语际语用学,重点探讨跨文化、跨语言交际中表示“请求”和“道歉”等言语行为的语用问题。这些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跨文化语用学侧重语用意义的构建和理解,以语言应用、语用规则策略及语用意义的跨文化对比等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注重研究

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特征。

2.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要素

跨文化语用学将文化因素引入语用学,主要关注跨文化交际中表示言语行为的语用问题。因此,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主要涉及四大要素:文化、语言、交际和语用意义。

3.跨文化语用学理论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言语行为理论、面子理论与礼貌原则、会话含意理论、文化图式理论、关联理论、新格赖斯理论及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这些理论在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主编的《跨文化语用学――基于NSM理论的反思》一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一一阐述。

4.跨文化语用学主要研究领域

(1)言语行为语用学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发展拓宽了人们对语言的认知,促使人们从行事角度考察某一话语生成和理解的方向。从说话人的角度看,着重回答了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表示一定意思的同时怎么又表示另外的意思;从听话人的角度看,则回答了听话人在听到这样的话语之后又是如何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另外那层意思。由于言语行为理论植根于英语国家文化,直接套用该理论解释非英语国家言语行为及言语现实是行不通的,因为一种文化中言语行为实施场景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不存在或存在差异。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局限性,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提出了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的词汇源于通用的一套假设的语义基元,这种元语言形成共享一套标准的语言共核,不仅适用于英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同样存在;其语法形式也是所有语言的普遍语法模式,分析方法则主张先建立一套普遍的通用的描写文化的语义元,进而展开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这一理论能克服现有言语行为研究的不足之处。

(2)社会文化语用学

社会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落脚于语用问题,关注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类交际的制约,涉及语言产出与语言理解两个人类交际的基本流程。因此基于不同社会文化语境抽象出来的语用理论,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文化烙印。

(3)认知语用学

认知语用学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言使用的制约与理解以及语言使用的推理过程。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提出的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认为可以借鉴语义基元的思想,从各种语言的基本语义基元出发,先建立一套能够描写该语言话语产生和话语理解的语用模型,接着采用语言类型学的思想展开对比研究。

(4)对比语用学

对比语用学的跨文化视角需要关注特定语言社区、特定民族的文化。对比语言学,其缺点在于,它想当然地设定,像“请求”“道歉”“赞扬”等英语行为范畴,是用来描述各种语言和文化的适宜工具,而事实是,这些英语言语行为范畴可能在其他一些本土语言或文化中根本不存在。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认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用于描写不同文化语言的共有语码,即语义基元,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现象进行描述、对比和分析。

(5)语际语用学

语际语用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理论建树与应用成果,帮助许多二语学习者意识到语用学习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其语际交际的语用敏感度,但是其研究方法在自然语义元语言学派的视角下具有一定的缺陷。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因为人们无法知道说者与听者是否用同样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这一问题在跨文化、语言研究中尤为突出。

三、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一是对于跨文化语用学领域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语言表面现象,引用、介绍、套用现象明显,只注重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忽略深层的文化差异。比如,研究者常常认为调查中描述同一情景在不同文化中是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这些背景的看法也是相同的。这常常使人误解,因为调查中描述的同一情景在一种文化中可能经常出现,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很少出现。

二是跨文化语用学理论研究还不成体系,立足于汉语的跨文化语用学理论还未形成,跨文化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理论主要是基于外语(多数为英语)建立起来的理论,汉语、英语之间语言本身的差异、文化差异都是研究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是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偏重理论性、思辨性的研究,缺乏实证性、数据性的具体分析。

2.跨文化语用学的发展趋势

宋振芹的观点是:(1)重视会话整体而非单个话语的研究,注重交际的动态性和言语行为的多功能性。(2)以汉语为主要对象,加强跨文化语用学理论原创性研究及其应用研究。(3)注重实证性研究,思辨研究也在朝着具体化方向发展。(4)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用自然语境中的话语来代替用引发法问卷调查收集的语料;倾向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语料。

李炯英等认为:一是在研究方法上,将更加重视数据驱动的研究,以避免缺乏事实依据的语用现象分析定型模式及其范文化阐释性;二是在语用意义描写上将使用“普遍元语言”作为描写工具,客^地表征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意义,揭示不同文化的语义共性和差异。

简而言之,跨文化语用学理论研究将逐步趋于完善,更注重实证性研究;研究方法将会更客观、更接近真实的语言。

四、结论

跨文化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叉学科。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已同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联系在一起,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学科发展多元化、理论模式多样化理念的逐步认同,我国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Thomas, J.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 New York:Longman,1995.

[2]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Yule, G.Pragma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Blum-Kulka, S, House, J.}Kasper,G. Cross Cultural Pragmatics: Request and Apologies[M].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Norwood,1989.

[6]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 高中英语 语境 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70-01

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教育部多年来制定初中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和基础,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与文化理念的教学模式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并不断显现出来的,比如目前中国的初中及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中都分别增加了关于以文化内涵为基础的日常交际用语能力训练与培养,而且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英美文化选修课,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关于英语系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新课标实施以来,教育部明确规定了针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提出文化意识是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

1 跨文化语境在高中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需要突出跨文化语境的重要作用,不断强调跨文化语境教学对高中学生准确把握英语学习要领的重要性。具体分析跨文化语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跨文化语境教学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而充分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应付考试或者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而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种语言基础,从而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与沟通的能力[2]。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突破传统单纯的以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语法等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更多的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与历史,以及应用中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跨文化语境的教学来不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第二,跨文化语境教学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关于英语系国家文化与历史的理解能力。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均有其发展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展现出了自身的民俗习惯、等,英语系国家在其言行、思想、风俗等方面均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掌握国外的基本文化背景,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三,跨文化语境教学能够有效的规范学生关于外国文化与外国文明的理解与认识态度。每个国家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与风俗,而文化与风俗本身是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的,只是在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会发现,任何国家与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因此,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断树立正确对待并理解外国文化、理性分析外国民族文化中的优点与不足的意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每个国家之间文化差异性的理念,以避免在学生中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或者单纯的崇洋、唯西方文化为优秀文化的劣根性理念[3],推动学生形成一种文化宽容态度,在取长补短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第四,跨文化语境较能能够充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文化信息沟通能力的提升。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传授英语知识来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外语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跨文化语境教学过程中来提升自身的自主与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有关学习信息与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与学习方式。在实际的跨文化语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以图书馆及互联网等为基本途径来帮助学生有效了解相关信息,并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与沟通,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最终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推动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充分了解。

2 如何实现跨文化语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充分把握跨文化语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强调这种学习方法的应用。实现跨文化语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不断突出国外文化语境中关于词汇与句式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词汇与句式来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发现,事实上英语中包含很多的语言现象与交际用语,而且这些现象与语言应用都有自身特定的使用北京,比如,在日常打招呼、问路、道谢等基本的交际中都有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类似相关的用于放在一起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加深学生关于跨文化语境的认识程度。第二,要不断突出汉语与英语之间关于相同含义的词语或者句子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比,在对比中发现规律。事实上,语言作为一种基本的交流工具内部有很多共通性,汉语与英语中有很多含义共通且类似的语言表达方式,当然在共通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共通性与差异性进行归纳与总结,有分别的讲授给学生,以使学生充分的理解并运用,尤其是中文中一些成语的运用可能在英语中有独特的表达,而同样英语中的一些“俚语”反映在汉语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在这种对比分析中使学生突出的认识到跨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同时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强调对能反映外国文化的经典文学作品集影片等的作用,提高课堂对这些作品的研读程度,提高学生关于外国社会与文化的掌握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突出这种跨文化语境的教学模式,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过程,通过使学生来观摩一些经典的外国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比如《老友记》《绝望的主妇》等这些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欧美连续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要突出文化的重要作用,将文化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突出跨文化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庄,文卫平.论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及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4):131-134.

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6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语境顺应论 三大要素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它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等。本文主要讨论国际性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

从心理学角度讲,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信息的编码、解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以人际交往为主的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意义和信息在来自两类不同文化背景主体间的交流,其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动态的、连续的、线性的互动关系。众所周知,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为、所言和所觉,不同的文化也为交际者提供了不同的意义范畴。但语言交际活动不仅仅是信息来源(source)借助信息(message)传达给信息接受者(receptor)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因为根据语用学关于语境和言语行为的理论,语言交际中的话语含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不仅要遵守语言的构成规则,同时还要遵守语言的用法规则。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必须根据交际时的具体语境,随时调整对话语的理解,调节自己的言语使之合适、得体,才能恰当地调节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协调交际者之间的行为,最终得以成功地交际。

二、语境顺应论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以下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语言的顺应性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满际的需要”的特性。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的顺应。顺应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Verschueren,2000)。与语言选择“形影不离”的是语言的顺应。选择与顺应是辩证的统一,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

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tion)、结构客体顺应(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动态顺应(dynamics of adaptability)以及过程的意识凸显(salience of adaptability)。

Verschueren(2000:61)将语境顺应定义为:“(语境)顺应(contextual adaptability)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它使人们能够从多种可变的因素中灵活地选择语言表达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际的要求。”中国自古就有的“入乡随俗”可算是语境顺应的一个重要体现。

Verschueren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语境即上下文。Verschueren的语境两分法不无道理,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认为,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为凸显的因素。因此,我们不妨把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境要素分为三部分: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语境中任一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交际中的言者意义。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以及意义的表达与理解。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顺应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困难与障碍会远远超过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交际者要进行成功的交际,除了要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语言结构(即构成该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整体系统),还需具备较强的语境认知和语境顺应能力,更必须懂得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三大语境要素进行顺应。

1.交际语境的顺应

根据Vershchueren的观点,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交际语境的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和理解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要想保持会话的顺畅进行,必须根据交际时的具体语境不断调整对话语的理解;这也是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交际双方的话语含义往往与字面意义不一致。

如,一位顾客走进一家商店,店员抬头用询问的口气问一声:“Yes?”此时就不可将yes简单地理解为“是”,实际上店员是想问:“Can I help you?”相当于中文的“你想买什么吗?”。顾客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个“Yes?”的真实含义后方能选择恰当的应答,表达自己走进商店的目的,从而实现双方交际的目的。

再看这个例子:中国学生A和美国留学生B关系非常好,一天上午他们在路上相遇,学生A(急促地):“你到哪去?”留学生B(关切地):“有事吗?”通常情况下,“到哪去”给中国人的第一感觉打招呼,一般随口应付一声就行。而西方人在遇此问题的时候会说:“不关你的事!(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但是,在该跨文化交际语境下,事实并非如此。学生A在问“你到哪去”时的语气表情并非轻松愉快,而是话语急促、神情慌张。B为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留学生,结合当时所捕捉到的A紧张的神情、急促的语气等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表现,他顺应了当时的交际语境,正确推断出了言者意义,做出了合适的回答。一句“有事吗”既表现出他对朋友的关心,并随时准备为其帮忙。如果忽略当时的交际语境,该跨文化交际行为将被迫中断。

2.语言语境的顺应

语言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上下文。语言语境顺应包括四个方面的选择:(1)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2)话语构建成分的选择;(3)话语和语段的选择,包括言语行为和语篇类型的选择;(4)话语构建原则的选择,包括句子的组织、语篇的衔接连贯,以及其它诸如信息结构、句子顺序和主题结构等的选择。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要作动态相互顺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目的。

如,一位研究生被派去采访一位家住城内的家庭主妇。男主人出来开门,微笑着面对来访说话。Husband:So you’re gonna check out maollady hah?Interviewer: Ah,no,I only came to get some information.They called from the office.(男主人的微笑顿时消失,一言不发地走开,叫他的妻子。)接下来的访谈十分拘束、不成功。这次采访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研究生没有顺应男主人的语体。由于这位研究生本人也是黑人,男主人的开白是典型的黑人英语客套话,用来检验陌生人。研究生也应该选择典型的黑人英语来回答:“Yea,I mgit some info.”而他选择的却是标准英语,没顺应男主人的言语风格,导致交际的失败。

总统竞选时的演讲也要考到语言顺应的问题,因为听众中包括大量的黑人,为了表明自己对大多数黑人听众的认同,得到他们的支持,必要的时候也要将标准英语转换为黑人语,进行语码和语篇的顺应。

3.文化语境的顺应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尽相同,构成各民族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和推测、思维的知识结构也可能完全不同。而且这种文化因素具有不可触摸的隐含特性,时时规范和制约着语言交际。因此,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语境并正确顺应交际双方的文化语境,对于能否达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一个美国老板和他的中国雇员就周六加班展开的对话。Mr.Jones:It looks like we have to keep the production line running on Saturday. Mr.Wu:I see.Mr.Jones:Can you come in on Saturday?Mr.Wu:Yes,I think so.Mr.Jones:That would be great help.Mr.Wu:Yes. Saturday’s a special day,did you know?Mr.Jones:How do you mean?Mr.Wu:It’s my son’s birthday.当琼斯先生提出周六加班时,吴先生并没有反对,而是用肯定的口气来答复。但随着交谈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发现他并非真正接受了加班的请求。美国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依赖明确的信息沟通,喜欢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而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依赖含蓄的沟通,重面子,说话绕弯子。由于吴先生不了解美国的文化,用了“I see”,“Yes,I think so”作答,其真正涵义相当于“我听见了”,并非答应老板的请求,没有顺应美国老板的文化语境,造成老板的误解。同样,琼斯先生事先也不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交际模式,不懂得他们为了面子、出于礼貌而不会直接拒绝上级的请求。他也没有顺应中国人的文化语境,所以才苦苦逼问,直到明确听到的答案:吴先生的儿子周六生日,不能来加班。

Hymes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有时显得比语言的正确性(correctness)更为重要。要使自己的言行被特定的社团所接受,就必须培养敏锐的社交语境认知能力,尽量顺应交际对方所处社团的语言交际模式,尊重其所处社团的社交礼仪,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策略,并及时顺应当时的跨文化交际语境,选择适当的话语。否则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导致交际失败。

四、结语

要实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需要交际双方付出极大的努力,正确理解对方的言者意义,坚持跨文化语境要素的顺应原则,不断地对话语进行选择,进行顺应,才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Paulston.C.B.Linguistic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pics in ESL.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2.

[3]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4]Jef.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