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测量总结范例6篇

实训测量总结

实训测量总结范文1

关键词:核电工程;总承包;测量管理;过程控制;结果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0-0116-02

一、核电工程测量管理简介

受国家积极发展核电政策影响,全国目前在建核电机组达20多台,可以说核电工程遍地开花。核电行业由于涉及核安全,所以较普通工程建设要求更加严格。当前核电站工程建设,尤其是对于核电主体工程,多是由兼具总承包资质与监理资质的专业核电工程公司总承包,实施EPC模式管理,同时承担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理职责。

核电站建设总投资较大,为严格控制项目建设总投资,业主单位对各分项目都设有一定的投资限额,所以当工程采取公开招投标时,投标单位技术实力相差不是很悬殊时,一般都采取最低报价单位中标。从投资角度来说,项目投资的确得到了控制,但对后续工程建设来讲,由于中标单位报价较低,必然导致中标单位在项目上的投入严格压缩。换言之,其投入的人员数量、质量也会受影响。

工程测量作为一个基础辅助专业,在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往往分包单位思想上不能给予或给予的重视不够。反映在实际当中就是配置的测量专业人员不够专业、人员数量偏少、仪器设备精度达不到要求。所谓专业人员不够专业,是指测量主管、测量工程师等不是测绘专业出身,而是由其他专业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其他专业人员替代。采取同等学历人员替代的一个弊端是碰到复杂测量环境,或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时,往往控制结果不能满足专业规范要求,由此必然带来工程的质量控制风险。

二、对核电工程各分包单位实施测量专业监督管理的措施

如何更好地对核电工程各分包单位实施测量专业监督管理?结合个人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严把分包商进场前入口关

所谓入口关,是指分包商在签订中标合同后,工程正式开工前,需提置该工程项目的测量专业人员资质、仪器设备检定证书以及施工测量管理程序等。正确、严格把好这一道关对以后工程测量管理极为重要。

总包单位应该对分包单位提交的材料逐一审核,并判断分包单位拟投入的测量人员资历是否能够胜任、测量人员配备数量是否足够、测量仪器精度能否满足要求、测量工作程序是否可行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需要重点关注“人、机”两项,当判断分包单位的投入不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时,应该让其继续补充、完善至满足要求。项目开工前,分包单位一般急于获得现场控制桩坐标,总包单位此时提出的要求往往容易得到贯彻落实。所以,分包单位入场前,应成功约束其将测量专业的投入一次性到位,而不应该寄希望于分包商进场后再去推动,其结果将会给总包单位后期测量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和压力,并且那时总包单位提出的测量管理要求也未必能全部落实到位。

(二)注重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分包单位测量人员进场后,应该责成其尽快完成所有测量人员的上岗培训,开工前必须技术交底到位。由于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分包单位中标后组建的施工队伍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鉴于此,要求新入场分包单位测量人员必须实行上岗前培训实属必要。具体培训内容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涵盖基础测量专业知识,核电测量相关管理程序以及其他通用管理要求等。分包商进行过的培训必须形成书面文字记录存档,同时必须有培训考核方式,以衡量培训效果。必要时可以实际抽查测量专业人员的培训效果,如安排分包商实地外业测量观测,以此检验其培训落实情况。

(三)加强人员、设备的动态管理

核电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分包商测量技术骨干人员甚至测量管理人员的流失、测量仪器损坏等情况。为了能够将分包商由此给工程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出现上述情况后,应该立即要求分包单位以不低于原入场时的人员、仪器配备加以补充。

(四)强化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

测量工作是土建、安装前的上一道工序工作,将设计理论值在工程实地反映出来,以及获取工程控制部位的实际数据是测量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作为总包单位,注重结果控制很重要,同时也必须注重过程控制。测量实施过程是否满足测量规范要求,测量方案是否可行也必须纳入监管。只有过程符合规程,结果合理才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对施工过程中的W、R点,可以结合当时分包单位的实际情况,调高或调低见证比率。若分包单位某一施工时段内,测量内外业工作较规范、测量报告合格率较高,则可以适当调低对该分包单位的测量质检控制点的见证比率,反之则调高。

(五)其他辅助管理手段

1.例会制度。例会制度是指总承包单位定期召集各分包单位测量专业负责人参加测量专业事项协调的会议制度,例会周期一般每两周或一个月一次。通过定期召开专业例会,总承包单位能够总结前期专业工作中的好的方面,以及需改进的方面,同时布置本专业后期的重点工作。另外,通过例会也能较及时地获悉现场各分包单位测量专业实际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加以疏导、调整、解决。

2.定期抽查制度。定期抽查制度皆在敦促分包商严格落实相关测量技术规定,严格执行核电程序要求。定期抽查可以每半年一次,一年至少一次的方式对各分包单位测量内外业工作全面检查。具体实施时,可以函邀本单位土建专业、质保专业人员一同参加,就分包商外业观测记录保存,日常报告存档,内业数据处理,测量仪器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结语

由于核电项目建设分项工程众多,包括核岛土建、常规岛土建、BOP土建、核岛安装、常规岛安装、BOP安装,以及如进厂道路等其他辅助项目工程,参入的分包单位可能达到数十家之多。各分包单位的测量专业人员总数加起来可能数倍于总包单位的测量管理人员。作为总承包商,如何确保工程的六大控制,尤其是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手段方法将直接关系管理的效果。除了总包单位直接管理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管理就是各分包单位的内部管理,利用好分包单位内部的QA、QC制度,不但能够减轻总包单位的管理压力,有时还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时展,一些传统的被认为有效的测量管理方法,分包单位可能会产生“抗药性”。这也给总包单位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总包单位只有通过不断制度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核电工程总包管理的体系模式,才能把核电工程测量工作理顺、管好。

参考文献

实训测量总结范文2

根据高职的教学特点,强化实践环节教学,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培养核心,构建了如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每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将现场的案例搬到课堂,抛出问题、带着问题讲解理论知识,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之间有互动、有讨论,始终将学生置于主动地位,让他们主动学习,各位老师对自己的课程都精心设计、精心准备。对于实践环节由于学生缺少感性认识,我们有时组织学生到现场一线进行讲解和参观,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课堂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在第五学期我们选择了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北方经纬测绘”、“沈阳国源科技”、“沈阳金图测绘”、“中铁十九局”等多家企业作为岗前实训基地,由他们指派技术人员作为现场指导教师进行管理。

2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安排表如表1。

3 测绘综合实训均在仿真的实训基地完成

综合实训在总体设计上要提供相应的任务书与指导书,布置综合实训任务,对于一项模拟测绘生产实训任务,在实施之前必须先进行技术设计,相关技术设计规定参照行业现行规范标准执行。为了更好完成综合实训任务,需要有一个仿真的实训基地作保障,在完善与建设实习基地方面,我们主要采取建立固定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与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方法。现已建立多个测绘实训基地,有地形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沈北新区帽山地形测量实训基地、虎石台控制测量实训基地、虎石台工程测量实训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为测绘专业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GPS等课程服务。

4 毕业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健全实习指导大纲、考核标准等

近几年我们推行毕业岗位实训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法。以往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已被毕业岗前实训报告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二合一”方式取代。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放到施工企业中去进行,同时进行上岗前的训练,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作为企业接收的考察过程。在让同学们下到施工单位前,我们规定了岗前实训报告的格式及要求,每天要填写测量日志,还有施工单位的实训评价等相关资料,近几年我们一直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毕业生上岗前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与施工单位达到无缝对接。

毕业答辩前两周指导教师开始审阅实训报告,提出修改意见,答辩环节教师严格把关,提出与其实训报告有关的内容,所提问题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均较强,答辩时有严格的评分标准,能够全面考核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施工现场测量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是本校工程测量专业在2005年开始改革的。经过两年的试运行,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和值得总结的经验,对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搞好毕业环节教学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围绕本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三次大型仿真测量实训项目,分别是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实训,每次实训结束后都有严格的实际操作考核。

5 能够有效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创造性地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

由于测绘仪器的发展,传统的三角控制测量已被GPS和全站仪导线所取代,根据现场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将经典的控制测量实训变为GPS观测与数据处理、全站仪5秒导线及三角高程测量、J2经纬仪实训、精密水准测量四大块,改造后的实训方案更接近实际现场情况。同时教师在授课中也注意与施工现场的密切结合,如在工程测量课程讲授中注重了全站仪坐标测量与坐标放样、GPSRTK数据采集和数据放样的强化训练,并在课程中进行了人人过关的严格考核。为了达到实习、实训仿真,我们在虎石台地区和帽山分别建立了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永久实训基地,共埋设23个首级控制点。可满足两个班级的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实训需要。同时与省测绘院和其它路、桥、隧道施工单位合作每年由他们提供基地来满足工程测量岗前实训的需要(如省路桥总公司、沈阳市政、沈阳高等级公路工程公司、铁道部十三局、十九局等)。经过几年的运行,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均比较满意。

6 积极探索并实践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每次测量实训结束后,同学们都要进行测量仪器有针对性的操作考核,主要涉及到DS3水准仪、DJ6经纬仪,DJ2经纬仪、全站仪。在方案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主要是根据观测结果的精度和仪器操作是否规范及所测时间评定该项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对于以上两项考核中精度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即按不及格处理。因为测量工作必须以满足精度为前提条件,又快又准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其中每项实践教学考核要求均与测绘职业相关工种相一致。

实训测量总结范文3

关键词:环境质量 监测 情况 浅析

宁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及《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计划》的要求,在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中,强化质量管理,以加大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基础,以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综合质量水平为重点,紧紧围绕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与技术监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质量保证与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的关键。目前宁夏各级环境监测站全部设立了由站长直接负责的专职质控机构,并配备了监测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专职质控人员。各站承担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各类监测数据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

加大了全区各级环境监测站之间的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对比工作。依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环境水质监测全程序质量检查工作安排》的要求,对辖区内承担国控断面监测任务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及新组建的中卫市环境监测站进行了黄河宁夏段水质监测全程序质量跟踪检查,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各站间的对比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宁夏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化操作水平,促进了监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为保证宁夏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的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更好地为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依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下发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将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监测密码样发放、测试上报制度》、《分析测试定期考核制度》、《应急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大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在线监测系统设备比对实验规程》、《原始记录和数据管理工作制度》等有效的规章制度,还落实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实施细则》、《监测工作程序的质量保证措施》等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工作又向正规化、制度化迈进了一步。

二、人员培训

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质量意识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要求,作为承办单位在本地举办了三期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培训班;为配合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的顺利开展,有针对性的举办了近30人的土壤样品分析技术的学习与培训;根据工作的需要,组织本站及各下级监测站人员参加国家举办的各类监测技术培训班暨《气相色谱/质谱在环境监测中应用技术培训班》、《全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质量核查工作培训班》、《全国环境应急岗位培训师资培训班》、《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汇审会议》、《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和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培训班》、《国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项目第一期业务培训》、《红外测油仪、BOD速测仪、多参数水质测定仪等水质分析培训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写技术培训班》、《地表水测流技术与方法培训班》、《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技术培训班》、《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录入技术培训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培训班》、《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技术培训班》、《全国生态评价、土壤调查工作质量检查》、《土壤样品实验室分析技术培训》、《2008年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班》、《环境监测信息空间表征技术培训班》、《全国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传输软件使用技术培训班》、《全国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管理和传输数据软件应用技术培训班》、《噪声监测培训》、《原子荧光仪器操作技术培训》、《实验室技能提高培训》、《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管理及技术培训》、《GCMSDOperationtraining培》等各类技术培训学习,累计培训人员达256人次,相当宁夏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全部轮训一遍。

通过承担国家培训任务,以及本区内部举办的业务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也带动了下级监测站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质量控制情况

综合质量管理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2008年宁夏各级环境监测站按照国家总站的有关要求,加强持证上岗考核、全程序质量控制、监测质量监督检查、质控考核、能力验证、技术比武及实验室间比对等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各监测站内部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从根本上提高监测质量,必须抓好内部质量控制。借助宁夏环保系统开展“管理水平提高年”活动,宁夏各级监测站都在抓好质量保证方面下了功夫。

(一)制定了全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建立以中心站、各市级监测站承担站内质量保证工作人员组成全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网,不定期对全区监测人员进行有效的技术培训组织监测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和标准样品考核,提高监测人员素质,规范环境质量监测全过程,操作技能和标样考核率达到20%以上,考试合格率要求98%以上。重点加强岗位流动人员和新进人员的技术培训。规定了每项监测任务都要制定相应的质控措施,质量管理员要定期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等;

(二)在监测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从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方法以及样品的运输、储藏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为做好重大监测环境监测中心站。规定了每项监测任务都要制定相应的质控措施,质量管理员要定期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等;工作的质控管理,年内派出质控人员现场参加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较大的各电厂、铁合金、电石企业等现场监测及污染源普查监测的质量跟踪控制,从监测的源头确保监测的质量;完成黄河上游甘肃段油污染应急监督监测工作,保证黄河水质在我境内无事故发生。

(三)抓好内部质量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编写多种分析仪器的校验规程,并按规程对监测分析仪器进行定期校验。2008年对所有监测仪器按照仪器的性能,制定了仪器设备的强检、自检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年内共送检仪器设备16件;在站长主持下,每半年对站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内部全面审核。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内部质量管理水平。

四、质控考核、能力验证

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质量控制考核,质量意识有了全面的提高为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国家先后开展了土壤中有机物分析比对、国控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考核、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质控考核。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及辖区各级监测站参加了土壤中有机物分析多环芳烃类、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酞酸酯项目的比对活动,考核严格按照比对活动的通知进行,确保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完成了中卫新墩子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国家总站;重点城市银川、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现场密码样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宁夏各级监测站在质量意识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五、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根据《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的要求,我区各辖区内开展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要求持证上岗,所有监测人员都经过培训并持证;年内两次对实验室分析人员进行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项目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密码样、加标回收、检出限等;根据国家总站要求于对辖区中卫新墩子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将多种质控手段贯穿于监测工作全过程中,监测质控标准样品、密码平行样品、自控平行样品测试结果经质控审核全部合格。从而达到了国家对于监测技术规定的要求,有效地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六、存在问题

部分环境监测仍采用室外手工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的方法,从采样到分析,由于工作程序和样品运输等环节较多,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与《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不相一致的问题,使环境监测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由于历史及多种原因,目前在职人员中真正符合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懂管理、学历高等条件的实验检验人才、综合分析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较缺乏,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监测质量保证的考核管理办法不够健全,部分质量管理制度未能很好落实,个别同志对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信心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的理念。

环境监测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更新和维护费、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经费、办公费等正常的公益性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县(区)的监测站普遍存在常规监测仪器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致使一些日常监测质量难以保证。

七、建议

继续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素质。进一步扩大监测领域,做好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及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学习培训。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工作考核制度,完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上报的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不断实践和探索,使宁夏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实训测量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云计算;BP网络; Map-Reduce;作物预警

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7)02-0105-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rop data collected by the sensors are uniformly managed to establish data cluster pool, and after Map-Reduce model mapping classification preprocessing, BP network dynamic training are applied, further weights are summed up to output prediction results.Make full use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dvantages to dynamically adjust computing resources in network training,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raining cycle, optimize and improve BP network struc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achieve crop accurate early warning.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is model which has good convergence speed and good stability,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crop disease and disaster warn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construction is an effective model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op.

Keywords:cloud computing; BP network; Map-Reduce; crop warning

0 引 言

我国农业生产劳作形式呈多样化分布,致使作物生长受多因素影响,对作物生长状况探索推出准确的判定是农务工作者做好种植工作和实现作物大丰收的基础和前提。传统技术上采取人工干预的手段对作物进行必要的例行检查,随后对作物设计引入生长状况判定,一般情况下进行人工干预的参与人员大都是农业专业学者或从事农业生产多年、并具深厚经验的工作者。人工手段预警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往往由于专业人员短缺,多数情况下未能及时开展例行作物检查,使得作物遇到灾情警情时得不到最佳预警处理造成作物大面积病害,给农民将直接带来可观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决策开发建立农作物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收集作物病虫害数据、分析定义后供专家学者参考预测,这种数字化预测手段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干预的依赖度,能够及时发现、精细调控受灾作物,而且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利用智能算法获得现场自动采集数据,同时利用云计算技术设计构建大数据平台,这就为智能算法事实推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具体来说,BP网络集分布并行分析处理、非线性映射功能、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强鲁棒性于一体,从而重点、全面地解Q了非线性系统模型预测问题。另据研究可知,云计算拥有的强大计算能力,能更加灵活、高效地组织、分配和使用计算资源;云计算拥有的海量存储能力,能承载大众参与的云计算中的海量信息和服务;云计算拥有的友好交互能力,还能为用户确保提供智能化、多元化的服务[1]。此外,Map-Reduce则是一种可扩展的通用并行计算模型,可以有效地处理海量数据[2]。

目前,国外部分国家采取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的方式对作物进行评估、识别诊断、网络互联预警和数据样式的规范统一,通过建立病虫害诊断和综合治理体系、网络远程互联体系、病虫害信息系统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字化、信息采集自动集成化和一线监测人员技能化[3-5]。中国已有数省也推广试行了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但是针对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比较分散、独立性也有待完善以及信息资源多样化亦难以整合,省份间建立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框架不同、功能各异、系统运行的软硬件配置存在较大差异而使得作物灾情数据无法通用共享等多重现实问题,数字化监测预警在全国进入实践应用也仍尚需一定时日,而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研发运用则成功地解决了信息共享问题[6]。基于我国目前现状,本文则将打造海量作物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出发点,通过云计算技术与智能算法相结合设计实现一套农作物灾情预警机制,用户借助本机制可以方便获取到作物的生长情况,并依据由此生成的有效信息,定制形成完备结果预判[7]。

本文引入云计算优化BP网络训练结构,设计一个结构合理、运行效率高、预警速度快的模型,该模型能够辅助专家学者对作物的生长状况做出判定,最终得出预警结果。利用云计算的弹性伸缩和动态调配的优良特性,不仅解决了原BP网络训练所需计算资源动态调配和预警速度慢从而导致模型预测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而且更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同时还可显著突出地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1 模型系统设计

1.1 模型算法设计

考虑到以往由于使用智能算法推算事实根据时所使用的数据信息未臻充分客观,导致智能算法模型预测存在准确性差、偏差大的问题,通过传感器采集作物生长的信息,包括作物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和土壤情况、平均风速、光照强度、降雨量等,通过有针对性地采集存储影响作物生长的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建立作物灾情数据集群池。

面向集群池中大样本、大数据处理,传统BP网络在计算资源的动态使用情况、训练周期长短等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提高作物预警的准确度,本文对收集的大数据样本在加工经过了必要的数据预处理后,再利用BP网络进行动态训练,优化结构,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Map-Reduce模型ψ魑镌智槭据资源池进行数据映射归类预处理,研究给出的运作机制过程如图2所示。本文即是利用该运作机制处理海量作物灾情数据,满足网络训练对数据的处理要求。

1.2 模型总体结构

为了解析得到一个具备适应作物灾情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BP神经网络结构,本文采取在传统BP结构的基础上匹配指定一个数据处理模块和结果归总模块,前者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并行处理上的,采用Google提出的分布式并行编程模型组织集群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即Map-Reduce模型,后者是建立在动态调整加权归总输出的基础上。至此,本文则基于开源Hadoop云计算支撑平台,研究设计BP算法的Map-Reduce并行海量数据处理作物预警模型。模型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这里将给出模型总体结构中各个关键模块的技术功能展示,可做如下论述。

1)数据处理模块。采用Map-Reduce模型处理机制,作物灾情数据经过设定操作后分割转换为互不相交、最小分解的Task,主服务器对这些Task分析产生,然后分配到不同的Map中展开并行处理,即映射过程,此过程主要是对作物灾情数据利用机器整理归类,如根据降雨量进行分割映射。Reduce对Map阶段产生的结果集在调取经过了外排序和归并等算法整合后,输出最终处理结果,即归类过程,此过程汇总数据后满足数据处理要求。数据预处理的手段可呈现出多样化选择,如引入专家系统,实现智能化处理。

2)网络训练模块。利用Map-Reduce模块输出的结果集,拓展加入了MATLAB必要的数据处理后将产生网络训练样本集,网络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最佳的权值阈值,利用误差反向传播调整权值。模型可以对后来数据进行预测判断。

3)结果归总模块。网络训练模块对多种数据构建自适应学习,得出预测结果集,本模块将根据网络训练结果预测集合按照权重归总得出最终预测结果,可结合专家意见后实现协同优化智能研判。

1.3 模型设计实现

1.3.1 建立数据采集中心

为了更好地对作物灾情进行准确预测,对传统数据采集个人使用的局面进行升级处理,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共享则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作物预警模型的基础就是建立作物灾情数据集群池,在农作物生长环境中架设多类传感器实时采集存储影响作物生长因素,研发创立了数据采集中心。采集的数据主要有作物的受害部位图像、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和土壤情况、平均风速、光照强度、降雨量等,作物信息数据可根据用户的个人需求灵活选取、自主收集。

1.3.2 建立数据集群池

为了实现农作物灾情数据信息共享最大化和统一管理高效化,就要规划创建分布式数据集群模式化的存储模型。数据采集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灵活调度全网区域资源合理分配,并对数据采集中心的数据提供高效可靠、整体统一的存储管理,从而技术可行地实施建立了信息共享池。

1.3.3 数据预处理

数据处理模块是网络训练模块的前提基础,也是整个作物预警模型的核心关键。数据预处理对于模型建立更是具有首要地位作用,数据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模型建立的成败。本文提出采用Map-Reduce模型对数据共享池中的作物数据进行分类处理[8],以及运用MATLAB工具对数据集成设定加工处理及网络训练。

1.3.4 模型网络训练

数据处理后,网络通过智能算法自学习找到样本数据的自身规律,得到一般的非线性映射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网络训练模块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优势,在网络训练时动态调整计算资源,明显缩短训练周期,高效快捷地得到准确度颇高的预警模型。

1.3.5 结果归总输出

为了准确预测作物灾情,综合多方面预测影响因素,即需对网络训练输出结果集进行归总处理,可根据准确度高低加进不同的权重对这些预测结果形成加权输出。确定权重是重点关键,模型初态取平均比例,后期根据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大小设计选择动态调整,调整规则可表述为:

1)初始状态采用平均权重的方式进行归总。

2)将输出结果与期望结果来构建对比,偏差大的,权重相应减小;偏差小或无误差的,权重相应增加;偏差不变的,权重保持不变。

3)若同一权重阈值的预测结果多次出现较大预测偏差,权重将会减小至零值,即该网络的权重阈值将舍弃不用。

2 结束语

本文在BP基础上融入云计算技术对研究模型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对预测结果综合切入了多方位、多因素的全面考虑,对预测结果的准确度设计展开了动态调整优化,对于预测结果差、准确度低的实际输出通过调整降权,使模型预测偏向预测准确度更高的一方,最终整体获得智能高效的作物灾情预测结果。经实践验证,模型呈现出良好的收敛性、较高的准确率以及较好的预测能力。作物灾情数据资源池和知识库的建立将为作物智能监控提供有力保障,突破传统信息采集模式,实现作物实时监测与控制,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的发展水平。同时,模型还可准确地对作物灾情进行预测,给农耕者和专家学者们报送有价值的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并有利于及早做出合理的种植计划、以及制定正确的决策部署,模型应用具有广阔可观现实前景。

参考文献:

[1] 邓维, 刘方明, 金海, 等.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新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趋势[J]. 计算机学报, 2013, 36(3):582-598.

[2] 李成华, 张新访, 金海, 等. MapReduce:新型的分布式并行计算编程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3):129-135.

[3] 刘万才, 刘宇, 曾娟, 等. 推进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刍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09, 29(10):11-15.

[4] 刘万才, 武向文, 任宝珍, 等. 美国的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J]. 中国植保导刊, 2010, 30(8):51-54.

[5] 刘宇, 刘万才, 韩梅.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2):33-35.

[6] 陈学斌, 张淑芬, 王向东. 物联网在小麦病虫草害监控中的应用[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34(5):38-42.

实训测量总结范文5

论文摘要:在国际贸易实训测评方法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分模块对专业能力和素质展开逐项的测评。建立了国际贸易实训测评方法模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实训测评方法体系,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有效地推进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实践能力,保障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培养质量,我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课程。为保障实训效果,实训课程教师致力于实训教学测评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增强测评体系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培养具有较高综合实践能力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

一、确立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测评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逐步确立了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测评方法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测评模式及方法应能全面有效地检测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教学的测评是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综合素质的评价,测评成绩的高低应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的状况。成绩评定要起到引导、督促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技能训练,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作用。实训考核应既能检测基础技能也能对诸如市场分析、决策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贸易纠纷等综合性高级能力进行检测。实训测评以对国际贸易基本践行能力的评价为主,注重对国际贸易全方位能力的检测。实训测评的内容应主要包括:(1)国际贸易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测评;(2)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操作的测评;(3)独立解决实际贸易问题的测评;(4)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的测评。

(二)采用按能力层次推进的测评方法

专业能力分为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大层次。在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内部又分为许多小层次。技能测评应按照这些层次逐步进行。在考核思路的设计上,我们先进行单项技能训练的考核,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考核。我们认为由浅人深,由易到难,按层次考核,可推动技能实训循序渐进地展开。我们须根据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能力细化项目开展专项能力评测。通过边测边练,当学生掌握初级技能后,再进行较高层次的考核如商务谈判、市场决策、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考核。

(三)贯彻考练结合、以考促训的考评原则

我们认为只有将技能实训与技能考评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实训内容才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只有将技能实训与技能考评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使测评既能准确地反映实习实训的效果,又能达到以考促训的目的技能实训与技能考评紧密结合是实训的一种好方法,也是专业能力考评的一种好途径。在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测评中,我们围绕能力培养之核心,始终注重将能力训练与能力考核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练中有考,考中有练,考练不脱节。考服务于练,练服务于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技能训练的要求与考核的要求本身就是统一的,不能人为地将之割裂开来。将技能训练的要求与考核的要求统一起来,可以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使考核更有依据,更有利于达到以考促训的目的。根据实训的要求来确定技能考核的要求,使考核的要求与训练的要求保持一致,使实训与考核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四)技能考核与技能实训同步进行,技能考核穿插在技能训练的全过程

开展一个环节的训练,就应同时对该训练环节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有多少项技能模块实训,我们就应就进行多少项考核。专项技能训练完毕后,就要进行全流程的综合演练和综合测试。我们设计了国际贸易实训的十关,即国际市场调研、国际贸易磋商(用英文进行)、国际货运、国际货运保险、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口报关、银行结算、外汇管理、涉外税务、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等。与此相对应的是,对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的测评也设有十关在单项技能训练考核完之后,还要对国际商务综合运作能力进行考核。

(五)以技能实训的效果作为考核的依据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以技能实训的效果作为考核的依据。实训的效果好、质量高,说明学生对专业能力掌握得好,运用得好,实训考核成绩就应该高;反之,实训考核成绩就应该低。所谓实训效果好,就是指训练操作准确、规范、熟练,效率高,实用性强,符合现代国际商务运作的要求。之所以以技能实训的效果作为考核的依据,是因为我们重视实训教学的过程控制,以每个环节的高质量实训来保证整个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质量。我们将实训环节与考核环节融为一体,以技能实训的效果作为考核的依据,促进考核和实训的良性互动机制的发展,促进实训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建立“一二三四五”、“过关斩将”式的实训测评方法模式

由于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复杂性,实训的考评往往是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传统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测评往往采用实习报告、实训报告或其他单一的考核办法一次性地完成实训测评。整个考核的时间短,方法简单,手段单一,考核的内容不够科学,对专业能力素质的测评不到位这样的考评方法当然不能达到优化能力结构,促进学生能力增长的目的。

为了弥补原有实践教学测评方法的不足,我们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国际贸易实训过程中,逐步探索和设计出了“一二三四五‘过关斩将”式的实训测评模式。我们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为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电子商务类专业的实践能力检测提供了全新的测评方式与评价标准,改革和创新了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测评方法。

“一”即“一条龙”考核法,又称全流程考核法。在实践教学的前期,我们重点对学生的专项基础技能进行训练和单项测评。在实践教学的后期,当学生对基础技能有了较好的掌握、能较熟练地进行单项业务操作后,我们再对受训学员进行“一条龙”式的综合演练。在接近实战的场景中,要求学员将一单业务从头至尾做到底。这样可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符合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即“二次模拟”考核法。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我们既设立了全景仿真模拟考核,也设立了全程实战模拟考核。仿真模拟重点考查学员对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业务流程等国际商务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由于仿真模拟是在虚拟的计算机环境下进行的,它离国际贸易实际业务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我们还将在全程实战模拟环境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更符合国际贸易实战要求的考核。

“三”即“三分实践考核法”。既有模拟实验考核、场景实训考核,又有毕业实习考核。在实习考核中侧重考查学生职业品质、合作精神、国际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上岗就业能力等在模拟实验考核、场景实训考核中较少涉及的能力素质内容。

“四”即坚持“四个结合考核法”。在开展实习实训测评时,我们注重将专项技能考核与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个环节考核与全流程考核相结合,单兵作战考核与团队攻关考核相结合,模块分割考核与模块整合考核相结合,从而全面、系统地检测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五”即“五级叠加考核法”。根据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我们把学生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细分为五级能力指标,这样就建立了详尽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进而针对每级能力指标的训练寻找适宜的考核方法和考核途径。

为保证实训质量,我们采用“过关斩将”式的测评方法。所谓“过关斩将”式的测评方法就是指,对于前后关联性强的实习实训环节,我们设立了诸多“关卡”,要求学生“过关斩将”,通过各个训练关卡。例如,我们在国际商务实训中心采用的实战训练“1o步”法,同时也是检测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10关”,他只有在规定时间内顺利通过第一关(即全面按时完成通过抽签获得的贸易实训项目的作业),才有机会进入第二关;只有全部过关后,他才能取得国际商务实训实习的合格成绩。

三、构建以专业技能考评为核心的测评方法体系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缺乏对国际贸易人才专业能力的分层次分等级的细化分解,缺乏对专业能力素质考核的深入分析,未掌握每项考核的能力要求,不知道应对哪些专业能力进行考评。因而,考核成绩就不能准确反映学生技能、素质掌握情况。考核与能力培养基本脱钩,考核起不到实践教学的风向标的作用,不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

有鉴于此,在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教学中,我们致力于改革传统的项目式考评方法,确定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能力构造体系为依据的实训教学考核体系。我们认为实践教学测评的基本前提是必须构造科学的能力测评体系,设计相应的能力测试方法。我们按国际经贸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对“高级应用型”外经贸人才的能力指标进行了多级分解,对各项能力进行了详尽描述并形成多级能力指标体系。我们把该专业必需的实践能力分解为国际市场分析与决策、进出口贸易业务、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等四大模块、81项五级指标体系。我们改革了传统的不按能力分解模块进行实践教学测评的模式,制定出了科学可行的能力型实训测评方法体系。我们按照专业能力模块体系设置考核项目,首先进行单项技能考核,然后再进行综合能力素质的考核。我们将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细分为许多项目模块,按细化的技能模块进行训练。实训以技能模块为单位展开,实训测评也按对应的模块进行。由于各项技能训练方式有较大的差异性,考核的方式也相应地有较大的差异。比如,若技能属于思维分析类,我们就采取案例分析、答辩、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测评;若属于业务操作类,我们就采用场景实训、实验室模拟等方法进行考核;若属于贸易项目策划类,我们就利用设计报告、预案等方式进行测试。

在实训测评中,我们按照专业技能的分解项目逐一进行详尽的实训和测试。在预定的分值范围内,给出各项技能水平的分值,以0.5分为一计分单位,统计出各部分的百分值,再按权重比例计人总成绩。国际贸易实训总成绩的计算公式为:

实训总成绩一市场分析与决策技能测评成绩x20+进出口业务践行技能测评成绩×40%+风险防范与管理技能测评成绩×20%+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测评成绩×20%。

我们精心设计和实施了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测评的“多环节、大周期”的过程模式。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模拟练习到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规律,我们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国际商务实训考核的环节体系:(1)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技能基础知识考评。(2)国际商务专家培训后的培训考核。(3)学生就有关国际商务问题进行小组研讨考评。(4)学生就易引起分歧的商务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辩论考评。(5)实验室模拟操作考评。利用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国际贸易各流程的模仿操作考核。(6)流程考核。利用我校的国际商务实训中心的实训场地,按照国际贸易的实际流程,在接近实战的状态下进行商务运作考核。(7)国际商务的方案设计。针对某些国际商务问题,要求学生制定具体的方案,如谈判方案、风险防范方案等,以此检测学生国际商务运作的策划设计能力。(8)实训体会交流,发表对技能训练的体会和认识,每个学生都发言,学生互相评分。通过经验交流,大家共同受益,共同提高商务运作能力。

四、分模块对专业能力和素质展开逐项的测评

在对国际贸易专业能力素质进行分解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市场分析与决策能力、进出口业务践行能力、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等四种能力模块循序渐进地分别展开专业技能实训测评。先按能力模块分别考核记分,最后统计出国际贸易实训的总分值。

(一)国际市场分析与决策能力实训测评的方法

该模块的测评内容分为国际市场分析技能与国际市场决策技能两个方面。其中国际市场分析技能包括: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环境分析能力、竞争对手分析能力、目标市场分析能力、盈利分析能力等。国际市场决策技能包括:市场预测能力、市场进人策略选择能力、贸易伙伴选择能力、价格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等。按照国际市场分析与决策技能分项训练模式,我们制定了国际市场分析与决策技能实训的分项测评体系。对国际市场分析与决策技能的测评方法主要有:网络信息收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答辩,分组辩论,实验室模拟实验,流程实训等。该部分成绩占实训总成绩的20%。

(二)进出口业务践行能力实训测评的方法

国际贸易业务践行能力由进出口业务两方面的技能组成。对进出口业务践行技能的测评也须从这两方面展开。出口方面需要测评的技能项目包括:商务洽谈能力、银行业务能力、备货出运能力、出口报检能力、出口报关能力、办理保险能力、外汇管理能力、办理税务事宜能力等。进口方面需要测评的技能项目包括:商务洽谈能力、银行业务能力、提货分销能力、进口报检能力、进口报关能力、办理保险能力、外汇管理能力、办理税务事宜能力等。我们按照上述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践行技能的训练测试项目,制定了详尽的国际贸易业务践行技能实训测评体系。在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我们运用的国际贸易业务践行技能测评方法主要有:外贸函电撰写,缮制单证,单据审核,案例分析与错误查核,场景角色模拟等。该部分成绩占实训总成绩的40%。

(三)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实训测评的方法

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技能实训测评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对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技能的测评,二是对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技能的测评。风险防范的技能有包括风险识别能力、风险估测能力、风险评价能力等。风险管理的技能包括风险预警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对无法控制的国际贸易风险作出财务安排的能力等。以上述分解的能力项目为基础,我们开展了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技能分项训练和分项测评,制定了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技能测评体系。在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技能的实训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测评方法主要有: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答辩,估测报告,决策分析报告,观测报告,预警报告,预案设计等。该部分成绩占实训总成绩的20%。

(四)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实训测评的方法

完成专项能力训练考核后,要进行全流程业务综合演练,同时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进行总体评价,其中综合实践能力主要指学生国际沟通能力、国际贸易全流程操作能力、国际贸易决策规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仲裁诉讼能力等。综合专业素质的考核主要包括实训出勤、人格品质、工作态度、责任感、诚信度、交往合作、业务能力、对复杂国际贸易问题的推理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表现各占50分。由任课教师和特聘的外贸专家共同评分。该部分成绩占实训总成绩的10%。采用的测评方法主要有:综合演练、问题研讨、实训考勤。

五、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测评方法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训测评方法体系的改革是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在建立科学、高效的国际贸易实训测评方法体系的过程中,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商榷、探讨,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

(一)关于学校总体协调的问题

实践教学测评体系改革较之课堂教学测评体系改革具有更大系统性和复杂性,仅仅依靠任课教师是完成不了此项任务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测评体系改革应在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和系部的统筹协调下展开。教务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国家贸易实践教学测评考务大纲和考核计划,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中。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测评工程复杂,涉及较多的人力物力和场地,学校应在此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二)关于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训测评有些环节的工作可由单个指导教师独自承担,但有许多环节的工作只能以教师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因此,实训测评应采取教师全员参与的方式进行,参与实训测评的教师要有较好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实训指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分工,紧密合作,协同作战,圆满地完成实训测评任务。

(三)关于聘请外贸专家参与实训测评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训应与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能否胜任外贸实践工作作为检验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最终标准。由于外贸专家精通、擅长外贸业务,他们对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有最高的发言权。因此,在进行实训测评时应尽可能聘请外贸专家参与实训测评工作,这可保障国际贸易实训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四)关于对技能测评方法进行整合的问题

按照分解后专业技能项目进行实训检测,可定量地检验学生对实际技能的掌握情况。但由于分解细化后的专业技能检测项目众多,若采取逐一检测的方法对每项技能进行测评,则工作量非常浩大,这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对技能测评方法进行整合,某种方法的某次测评应能同时对多项技能指标进行测试,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实训测评的效率,使实训测评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实训测量总结范文6

220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54岁,平均(29.96±7.83)岁;工龄0.5~35年,平均(7.49±8.83)年;护士长16人(7.3%),临床护士204人(92.7%);文化程度:硕士及以上1人(0.5%)、本科94人(42.7%)、大专/高职118人(53.6%)、中专7人(3.2%);114人(64.1%)参与新护士或见习、实习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2测验总分及各子项得分的基本情况

测验总分(25.20±8.74)分;各子项得分:政策与总则分(6.00±2.45)分,权利和义务分(6.17±2.59)分,法律责任分(5.89±1.94)分,其他条例分(7.14±2.80)分。2.3影响测验总分及各子项得分的因素分析:分别以测验总分、政策与总则分、权利和义务分、法律责任分、其他条例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工龄、职务、文化程度、是否带教、培训次数为自变量,进行测验总分及各项得分影响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进一步对因变量中文化程度、培训次数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与培训次数两因素之间呈负相关(r=-0.43,P<0.05),提示文化程度程度越高,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少。这与医院近年来逐渐引入本科、硕士研究生护理人才的实际相符合:高文化程度护士入院时间晚,则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少。2.3研究对象参加培训次数及培训次数不同时的测验得分情况:根据培训次数的不同,分别计算测验总分及各子项得分,结果见表2。

3讨论

3.1增加培训次数有利于提高护士对专业法律知识的掌握

重复学习能够不断提高对学习项目的记忆,使学习项目变得更加明确、清晰,降低错误率,而对大脑中的知识的重复提取,对学习和长时记忆的保持有强大的促进作用[1~2]。本组测验总分及各项得分影响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培训次数是护士对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3.2承担临床带教任务促进护士对专业法律责任知识的掌握

承担临床带教任务的护士,在带教过程中遇到涉及专业法律相关(尤其是法律责任)问题时,需要对带教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说明或阐释,促使带教教师对法律知识不断地学习、扎实掌握,同时又需要不断对大脑中存储的知识进行重复提取和应用,从而促进了其对知识的准确掌握和长时记忆。研究结果也表明是否带教是法律责任部分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3.2入职年限不同影响护士对专业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