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业务年终总结范例6篇

外贸业务年终总结

外贸业务年终总结范文1

以下是总结出利用互联网开拓业务几个关键问题:

因互联网是在虚拟的空间上交谈与结识,关键问题是做到与客户互信互利,才会有生意做。必须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公司经营产品及价格定位:

a. 公司的主营产品,如果公司以小规模发展速度,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务不雄厚情况下,公司必须经营销售专一产品,方会尽快见到效果。面向更多的产品经营,战线拉得太长,从前线业务到工厂搜索与售后跟进需一个完整体系与多位专业人士及专业知识来操控。

买家总会货比三家,买家远是专业的。 作为贸易公司最主要的优势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如这点做不到,是无法赢得客户信赖的。

报价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它是企业与新客户沟通的切入口。要懂得本行业出口量和前景。本行业内各个企业报价的平均水平和报价趋势。及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在国内同类产品属于哪个水平面(高中低),自己的产品报价与市场行情差价,及如何以达到报价的正确性,让客户查到公司知道公司的主要经营产品及及产品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b. 报价表

此报价表上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策略的一部分。因为它决定了公司业务开拓的切入口。 价格的定位也就将客户进行了定位。不同的价格就会培养不同素质的客户群,也就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产品/服务策略, 发展速度和未来。所以小小的一份报价表,看似简单,实则要经过仔细和认真的推敲。

报价应报得恰如其分,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好东西不能贱卖,普通的产品不要报高。因为客户往往会从你的报价来判断你的诚实性,并同时判断你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如果一个非常简单普通的产品你报一个远离市场的价位,甚至几天都报不出来,这说明你的诚实性不够,你根本不懂这一行,自然而然客人不会对你再理会。

外贸业务年终总结范文2

关键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日渐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660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3624.2亿美元,在11年间增长了5.5倍,世界排名从2000年第12位提高到2010年的第4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5.7倍;进口额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5.4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2.2%提高到2010年的5.1%。自2003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明显加快,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指服务贸易净出口的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和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服务贸易贡献率的乘积)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除2009年),这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显著变化。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0.79%,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达到0.12%。然而,虽然服务贸易的增速较快,但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偏低,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9729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为3624亿美元,仅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9%。另外,从2000年到2010年的11年间,我国服务贸易均为逆差,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

国内学者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杨广等人(2010)对中国与OECD国家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动趋势做了详细对比分析,表明中国贸易结构演化的趋势与OECD国家具有内在一致性等。殷凤(2010)等人运用多个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及部门进行了测算与国际比较,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还很弱。王永宁(2009)、舒燕(2011)等人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学者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说明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但是真正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的则不是很多。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和衡量服务贸易的相应指标,对服务贸易各行业进行分类研究,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论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状况以及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分析

由表1可知,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自2000年至2008年逐年上升,从1.99%增加到3.92%,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MS指数有所降低,2010年中国经济回升,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并首次超过日本,跻身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三的行列。在2000-2007年间,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从-0.08发展到-0.03,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11年间我国服务贸易平均TC指数为-0.07,说明服务贸易整体处于劣势地位。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近11年来都在0.5左右,且呈下降趋势,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相比于发达国家,其国际竞争力还有很大差距。在2000-2010年的11年间,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平均为3.16%,同期美国、德国的国际市场平均占有率为15.68%和6.14%,所以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份额还很低。自2000年以来,美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均大于1,德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基本在0.7左右徘徊,说明美国、德国的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印度的服务贸易RCA指数均在1以上,近几年接近2,可见印度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近几年来RCA指数不到0.5,相比之下,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二)中国服务贸易具体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劳动密集型服务自2000年开始,出口比重逐年上升,2008年达到33.3%,位居出口第一位,虽然近两年来比重有所下降,但截至2010年,仍然占据出口第一的位置;其进口比重一直维持在35%左右,始终高居进口第一位(见表2);11年间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的TC指数基本处于上升地位,说明其国际竞争力总体在不断增强,但TC值始终为负,说明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仍然具有比较劣势。资源密集型服务的出口比重自2008年之前始终占据第一位,具有比较优势,但呈下降趋势发展;TC指数自2006年起也呈下降趋势,且近两年为负值,可见其国际竞争力逐年减弱,比较优势已经不存在。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出口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7.9%增加到2009年的22.3%。总体看来,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仍然不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服务的出口占比大;其进口比重自2006年之后维持在26%上下;从TC指数来看,从2000的-0.81上升到2010年的-0.14,增幅较大,但TC指数一直为负,且数值较大,说明我国在这方面比较劣势明显,国际竞争力还很弱。

从服务贸易具体行业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与典型发达国家美国、英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典型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结构正在向以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呈现“高级化”趋势,而中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为主,呈现出“逆高级化”趋势。

外贸业务年终总结范文3

国有外贸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落后,但寄生于垄断经营体制,企业依然能够存在和发展。加入WTO后,国有外贸企业已不能期望继续在政府的保护和特殊政策下,保持在市场的主渠道地位。在中美、中欧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服务贸易"项下"分销服务"中的"佣金"和"批发服务"方面,中国政府承诺允许外商设立合营公司,从事绝大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和国产品批发业务,并在3年内逐步取消对合营公司的数量、地域,股权和企业设立方式方面的限制。开放进出口经营权使本国外贸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国有外贸企业要确保不会消亡,必须迅速利用有限的缓冲期,对内部管理加以创新,加快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改造才有出路。

事实上,随着这些年“三资”企业的进入,外贸企业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已不断弱化,1986年,“三资”企业的出口额为6.8亿美元,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5%,到2000年,“三资”企业出口总额达到1200亿美元,已为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显而易见,在市场经济面前国有外贸企业表现得缺乏竞争力,正在逐渐丧失其在外贸中的主导地位。入世后,外贸企业的这种竞争压力就更大了。国有外贸企业必须从产权到经营体制,从运作理念、管理机制、法规体系到行业规范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当然,这种系统性的改造因为需要宏观政策环境的支持、配套而需要时间。但外贸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必等别的条件都具备才开始改造,而应该率先快速推进。在内部管理中,本文重点探讨新形势下的战略定位问题。

从失误中认清战略定位

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不断发展的基础,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外贸企业自负盈亏后即基本成为了市场主体,有了自由定位的权力和空间,但大多数缺乏定位意识,少数一直试图找到自己定位的,也几乎无一成功。

近些年,有的外贸企业在定位时盲目跟进。即看到别的行业,别的企业的战略定位获得成功,便盲目跟风,尤其是在企业进入新产业的时候,缺乏独立判断,热衷于跟进大势,如一些国有外贸企业90年代大肆投资房地产、股票,根本不是基于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弱点的全面、科学分析(SWOT分析)与理论,而是盲目仿效,赶时髦,追流行,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主业(核心领域)是什么。

还有的则贪大求全。近年来,由于我们能够看到的,或比较熟悉的往往都是一些跨国公司,因而给我们一种错觉,以为国外的公司都是跨行业很多的跨国公司。从政府到民间都有一种航母情结,于是不少外贸企业因外力作用而被焊接成了"航空母舰"。(如中化与外贸信托的合二为一,中技和中机等合并为中国通用集团)但因缺乏协调,难以形成"有机体"和核心竞争能力,因而在市场的大海中,很难真正发挥航母的作用。资源的非市场竞争作用的组合是不会必然导致1+1>或者= 2 的。企业规模只有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及运用资源的能力相适应,才能发挥规模效应。企业的战略定位不能以保大或保小为标准,应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尺度。

战略定位要旨何在

外贸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定位时,需全面评价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考虑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把握竞争趋势 目前外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主要以产品进销差价作为自身利润的主要来源,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以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在其下游的其它分销商和上游生产厂家的整体利益。这种模式显然已日薄西山了。1998年64%的外贸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即是明证。

由于传统企业之间产品竞争已经演变成了供应链效率之间的竞争,外贸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中间商,必须适应以下趋势:供应链的每一部分都必须高度核心专业化,各环节之间既有产品主体之间的传递,又互为双方提供高效服务,从而既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又能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获益。外贸企业应与上下游的供应商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为目标顾客服务,外贸企业的利润来源将不再是产品的进销差价,而是为产品提供的增值服务。通过为上游生产商和下游批发零售商提供高效率的专业服务,使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

服务范围至少应包括:为生产商作海外市场推广,协助生产商对下游批发零售商进行配送和促销活动的传达。在市场和生产商之间建立信息平台,使双方信息共享,共同参与对方的生意、发展计划的制定,不再是互相割据的一个成员,都以最终客户为中心,围绕在客户的周边,为客户提供价值。

如此,则外贸企业从一个对卖家压价向买家提价的中间商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服务商。供应商(生产商)依据外贸企业对其市场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支付服务佣金,外贸企业将拥有更加可靠的利润来源,作为整个价值链中提供增值服务的一员,外贸企业还将享受到来自生产商的巨大支持。

确立差异性优势 外贸企业可以服务的客户类型很多,每一产业的客户都有其特殊性,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一家外贸公司想吸引零售业的客户,那么它必须说明公司有能力通过进出口的零售商品来降低零售商的经营成本,提升零售商的竞争能力,加快零售商的现金周转,且提供的服务比其自身从事进出口具有竞争力,零售商因为减低了成本而乐意外包该项业务。

确立因“司”制宜原则 公司的文化背景,员工素质,工作风格等都是影响公司定位的因素。造成公司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所有人员在代表公司与客户、同行们相处时所显露的人格气质不同。传统外贸是产品买进卖出,货款收回就是销售的终结,但从生产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这不应该是终结,而是仅完成服务的一个部分,大部分的服务还未开始,因为外贸企业是服务商,对客户的服务是持续的。一个外贸公司的准确定位可以使其以集中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确立本公司的竞争优势。

外贸业务年终总结范文4

人民币结算在滨海新区发展前景分析

滨海新区对外贸易发达,外向型经济特点突出,人民币结算前景广阔

自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以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区内对外贸易主体通过控制成本、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产品转型等多种方式,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实现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并顺利度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为人民币结算在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贸易基础与广阔的增长空间。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各项贸易指标整体呈向好趋势(见图1),进出口总额738.92亿美元(不含汉沽区、大港区,以下同),其中,出口367.64亿美元,占天津市出口总额的57.05%,进口371.65亿美元,占天津市进口总额的50%以上,贸易项下收付汇总额582.74亿美元,服务贸易项下收付汇总额134.05亿美元,占全市服务贸易收付汇总额近50%;同时,2010年2季度进出口总额、贸易收付汇总额、服务贸易收付汇总额分别比2009年1季度增长38.83亿美元、57.42亿美元、16.24亿美元,在从金融危机泥潭至经济全面复苏一年半的时间内,滨海新区贸易水平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滨海新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强烈

(1)以加工贸易为主是滨海新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的内部保障。加工贸易占贸易收支总额比例较大,是滨海新区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以2009年为例,加工贸易总额约为246.21亿美元,占区内贸易总额52.67%。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以外币进行结算,收支相抵后的剩余收入一般由人员工资等境内支出与企业利润构成,其中用于支付相关费用的结汇部分往往面临手续费等汇兑损失,而未结汇部分亦有可能面临汇率风险。以区内最主要的进料对口贸易方式出口为例(见图2),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的情况下,资金周转量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规避汇兑及汇率风险,如通广三星等企业采取收汇后即时结汇等措施以规避汇率损失。上述企业对于币值稳定、规避汇率与汇兑损失的需求较为强烈,是滨海新区企业对人民结算的内部需求。

(2)以亚洲国家(地区)为主要贸易伙伴是滨海新区企业对人民币结算需求的外部保障。亚洲国家(地区)是滨海新区企业的主要贸易伙伴,以2009年为例,滨海新区企业出口至韩国、日本、港澳台地区、中国特殊经济区、东盟进出口额较高(见表1)。对亚洲国家(地区)贸易成交量较大,是从外部刺激区内企业对人民币结算需求上升:第一,亚洲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和日元,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元及日元汇率波动较大,不仅对境内企业而且给境外贸易伙伴使用外汇结算增加了汇率风险及管理成本,而2009年~2010年人民币汇率始终较为坚挺,这为区内企业与日韩等亚洲国家开展跨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人民币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与地区作为支付货币与结算货币被普遍接受,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已接受人民币存款并可办理人民币其他业务,表明我国与这些国家开展贸易时于人民币结算的需求已具备一定基础。

(3)服务贸易对人民币结算需求潜力较大。2009年滨海新区建筑安装及劳务承包项下收支总额13.83亿美元,其中劳务承包支出主要包括境内外承包工程支付给中国籍员工的工资、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以境外承包工程为例,在境外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必将外汇报酬汇回或携入境内结汇使用,但由于其在境外一般受雇佣方的统一安排食宿,且在国外消费较少,所以使用外币结算劳务费用会使员工受到汇兑及汇率损失,而使用人民币支付上述员工工资将使其损失降至最低。此外,由于近几年香港在滨海新区服务贸易收支排名始终名列前茅,这也为人民币结算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提供了巨大空间,故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滨海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无疑更具潜力。

人民币结算将有力推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1)人民币结算将有效促进滨海新区的对外贸易主体拓展新兴市场。区内企业与存在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开展贸易时采用人民币结算,能有效帮助其开拓境外市场。在一些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美元的结算渠道不畅,甚至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虽然一些企业以某些汇率波动较大的小币种代替美元进行结算,但这不仅加大了结算风险,更不利于市场开拓。

(2)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中资金融机构拓展服务领域。人民币结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市场需求较旺盛。作为人民币结算的主要服务者――银行,特别是在滨海新区有较多客户资源的中资银行来说,将产生如下收益:第一,拓展服务范围,银行通过为外方企业开立人民币信用证、保函、托收等结算工具,从而发挥人民币结算优势;第二,直接带动人民币贷款、授信等人民币资产业务增长,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第三,促进银行推出新的金融衍生服务,扩大中资银行在国际上的影响。

(3)简化手续,促进企业贸易便利化。滨海新区企业进出口量较大,进出口核销(核查)环节较多,企业财务成本增加。人民币结算施行后,进出口无需再到外汇局办理相关手续,极大简化企业进出口环节,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促进企业正常贸易的发展。

(4)推动滨海新区 “走出去”企业进一步发展。截至2009年,滨海新区境外投资企业累计有76家,协议投资总额17.94亿美元,境内投资者累计实际支付现汇11.42亿美元,“走出去”企业在滨海新区已具有一定规模。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对于这部分“走出去”企业与境内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一些企业在国内采购低价材料并在境外生产销售,人民币结算将有效使这部分境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而且这部分企业的实际控制公司为境内公司(返程投资),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将使境内公司省略换取外币等多余环节。

人民币结算推广难点

虽然滨海新区人民币结算推广具有巨大的优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与银行间存在认知度低、议价能力弱和金融服务层次低;二是政策制定及实施层面上存在人民币回流渠道缺乏、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政策推广程度低

一是由于人民币结算在天津市推广针对性低、时间短。对于现有的人民币结算,相关监管部门的宣传一般选择区内规模较大、出口额较高企业为对象,但忽视了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真实需求,而且从试点政策正式实施迄今,时间较短,缺乏“预热”宣传,使宣传效果大大减弱。二是政策宣传手段单一。目前主要采取召开政策推介会形式向企业宣传政策内容,存在参会企业较少、政策宣传受众面窄等情况,企业缺乏从公众传媒领域了解信息的渠道,直接影响政策的推广及执行效果。

银行、企业缺乏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动力

银行方面,人民币结算所产生的业务收入相比外币结算并未提升,相反还将增加银行推广新业务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企业与外汇指定银行响应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各银行总行未将人民币结算量纳入考核指标,外汇指定银行业务人员推动积极性不高。例如在辖区已经成功开展人民币结算的某银行表示,虽然在短期内人民币结算由于实际发生笔数与金额较少并未给银行的国际业务收入造成影响,但受以上因素影响,银行在推广人民币结算大范围铺开方面缺乏积极性;企业方面,由于现有的人民币结算政策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难以在短期获利,而且企业由于对新政策缺乏了解,存在对退税、出口等方面的畏难心理,造成政策推广困难。调查显示,超过六成被调查企业具有以上问题。

金融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企业缺少利用金融创新的敏感性

滨海新区创立至今,区内企业一直以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子公司为主,本土企业缺乏利用金融创新产品的主动性,金融服务业也大多停留在揽存、放贷、咨询等浅层次环节,银企之间缺少深层次互动。此外,从进出口金融产品来看,办理福费廷、保理等业务的企业不多。这直接导致以下后果:一是滨海新区金融机构不会深入研究人民币结算可能形成的庞大利益链,缺乏对人民币结算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金融服务对接,造成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层次低、吸引力差;二是企业缺乏主动了解新政策的兴趣,导致对新兴结算工具的了解匮乏,这一方面削弱了企业进出口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间接造成对人民币结算的无人问津。

人民币境外投资手段单一,回流渠道少

境外人民币的去向(使用)一般包括以现金形式留存境外、跨境存入境内银行(NRA账户)或者存入港澳相关银行,少数被用来购买香港人民币债券,没有更多的金融投资手段,人民币收益率低,使境外持有人对持有人民币意愿低迷。而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有限,进一步制约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尽管去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新出台的政策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从而一定程度上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促进人民币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但是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人民币境外投资市场的成立和发展不容忽视,不断拓宽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是大势所趋。

大力发展人民币结算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政策的接受意愿与实施力度,二是完善政策制定与配套法规,中间涉及到银行、企业与监管机构三个政策的载体,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解决人民币发展在滨海新区遇到的种种问题,合力助推人民币结算在滨海新区展翅腾飞。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推动滨海新区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顺利开展

(1)提高对宣传对象的针对性。针对以上问题,应重点对以下五类企业进行宣传:与东南亚、港澳台地区、日韩、中亚及俄罗斯贸易密切企业,中资生产型进出口企业,特殊经济区内与区外贸易关系密切的进出口企业,“走出去”企业,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龙头企业。

(2)“多媒体、跨区域、广联系”,加大对人民币结算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建立多方位宣传模式,加大人民币结算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及宣传力度。二是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加强与其他试点城市之间的联系,将采用人民币结算成功的企业“请过来”介绍经验,由监管机构牵头带领金融机构走出去“取经”,深入发掘人民币结算运行链条中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三是加强与各行业商会组织联系,通过商会向其会员企业推广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完善企业与贸易伙伴、银行内部利益分配机制

在人民币远期汇率升值的预期下,新区企业与国外贸易伙伴之间使用外币交易必将面临汇率风险,而人民币结算则是将汇率风险转嫁给了国外企业,在当前新区企业议价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保证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如何在新区企业间推广人民币结算,又能使外方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的“红利”而乐意接受人民币结算,需要构建新的新区企业与贸易伙伴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建议企业在与国外客户协商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过程中,重新分配利益,适当采取降低售价、锁定人民币汇率、提高出货顺序等办法,同时,政府可以使用补贴等政策手段加以鼓励,这一方面打消国外客户的疑虑并让客户分享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长期避免汇率损失。

建议商业银行总行与实际结算行之间设立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分配机制。现行的银行分配和考核机制并未将人民币结算专门纳入其中,导致银行在推广人民币结算的过程中出现原有的外币汇兑中间业务收入被摊薄,不仅导致银行完成外币结算业务考评指标困难,而且人民币结算创造的业务收入并不能填补汇兑业务缺口,最终导致银行利益受损的局面。这既不利于提高银行推广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建议银行自上而下设立独立的人民币结算考评机制,将人民币结算与外汇结算并列起来,重新分配利益。各银行按照上级行下发的业务指标完成人民币结算任务,将营业所得上交银行总行后,总行按照人民币结算业务完成量核算外汇业务被摊薄部分,并补贴给银行,使银行在推广人民币结算的同时不受到损失,而各银行在总行层面进行盈利的调整,用其他银行从人民币结算赚取的利润弥补外汇业务损失,财政再根据情况给予适度补贴,最终达到银行整体在推广人民币结算的同时,自身盈利水平不受影响的目的。

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人民币结算

在现有人民币结算金融服务链条不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应多管齐下将金融服务贯彻到人民币结算的境内使用和境外利用的各个环节,增强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活力与盈利优势,积极完善人民币结算外部生存环境。建议与境外金融机构或境内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开发人民币结算链,增加人民币信用卡、人民币信用证质押外汇贷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债券等金融产品;鼓励国内保险机构与国外保险机构合作,大力开发出口信用产品、提供信用担保,为我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各部委相互配合,推动人民币跨境流通

外贸业务年终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现状问题解决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与世界的联系也日益加强,其中一个很显著的转折点就是我国在2004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是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却和预期不符,这就导致最终结果与对外贸易的目的即效益最大化相违背,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其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了对应问题的解决。

一、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状态

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对外贸易的程度也越来愈大,这就保证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水平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这能够从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例如对外贸易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这都能够体现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除此以外,也能够从近几年的对外经济贸易的数据得以体现,如2006年的时候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达到了一万七千亿美元,其增长的幅度相当大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三,这说明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真的处于一个发展的状态。

但是,虽然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经济处于如此发展迅速的状态,但实际上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说低收益、高成本等等。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欧洲发展国家之间的金融竞争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这也就让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对外经济贸易中突显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如何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成了目前我国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案

要想保证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取得持续发展,且其中的对外经济贸易效益也能够和对外贸易经济水平一起增长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和措施。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及其措施保证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一些没必要的损失,提高整体对外经济贸易,真正意义上达到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

(一)扩大我国内需

我国居民的国内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总体上消费水平还是不高,这是我国目前国情所决定的。消费率低下的状况就导致了我国对外需的需求非常的大,这就导致外部发展优于内部发展,而内部发展无法支撑外部发展,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始终得不到大的提升的原因。因此,我国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对我国内需进行扩大,保证我国的居民内部消费水平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使我国的内部发展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最后再利用内需带动外需,让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能够得到支撑。从而保证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机制能够有效的进行,最终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整体发展。

(二)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产业结构

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的产业结构最主要的部分为制造业,但事实上,要想让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产业结构最优,在其对外贸易过程中具有独立性其最终的部分应该是服务业。对于我国来说,服务业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服务业的起步比较晚,其发展度还不够成熟,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不能够将服务业作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但是我国的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我国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努力将服务业的比重进行提升,从而达到对外贸易经济的产业结构最优化。

(三)提高对外贸易经济劳动者的专业素质

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的劳动者团队对于对外贸易经济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在对外贸易经济的过程中,人才能够让最终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另外,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经济劳动者专业素质不够高,对于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去解决,这就导致对外贸易经济得到损失,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对对外贸易经济相关的人才进行培养,例如外贸型人才等等,通过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对对外贸易经济进行专业的操作与掌控,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对外贸易经济的效益。

结语: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就是扩大内需,第二就是优化对外产业结构,第三就是培养对外贸易相关人才,通过这三条对策,可以让对外贸易经济现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文争对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还只是做了简单的分析,但是我相信,只要对对外贸易经济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来解决,最终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就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增长。

作者:汪欣等

参考文献: 

[1]李雨缪.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业贸易出版社2009(21). 

外贸业务年终总结范文6

关键词:人民币结算 汇率 建议

一、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背景

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业务,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相关结算的服务。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如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从2007年的1:7.57浮动到2008年的1: 6.9,这给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货币结算,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恶化扩展至国际金融市场,导致各国金融市场股价大跌,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甚至出现偿债困难的情况,这都使得主要的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甚至是负增长的状态。全球的国际贸易规模急剧萎缩,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渐有抬头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增长,维护国内外贸企业的权利,减少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冲击,降低对外贸易企业在危机中的经济损失,我国开始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这项业务的推行,特别是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将使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从而可以摆脱美元直接做为结算货币,能有效避免由于美元汇率的变动,对贸易结算金额的影响,可以很好的规避汇率变动风险,降低企业汇兑费用,减少外贸企业的经济压力。截至2012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范围已经扩展至全国,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而且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还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都将使人民币从周边化到区域化,最终到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问题

(一)境外采购商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贸易商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还不高

当前人民币的计价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使用。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交易中,主要的结算货币仍然是美元、欧元和日元,人民币的结算功能仍然不能发挥到最大,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还是面临着中间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增加企业的贸易成本。

(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人民币的使用存在不对等的情况

国内进口较多的使用人民币,国外出口则较多使用美元结算,最终会导致以美元结算的贸易顺差的增加。由此,跨境贸易结算不难解决外汇储备增加的问题。从跨境贸易结算集中在香港的现象来看,中国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较多是通过结算实现在香港的低利率融资,包括部分套汇活动。

(三)居民持有人民币流动机制缺乏

要扩展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必须有人民币的输出的途径,保证境外居民有途径获得人民币。但是在现阶段,人民币还没有达到可以自由兑换的程度,而且一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都是顺差,人民币的输出非常有限。

(四)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缺乏人民币的金融产品

因此,境外个人和机构在获得人民币以后,也没有太多的金融产品供他们选择,进行风险的规避。同时境外的人民币储备也不足,外商没使用人民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银行没有足够的人民币储备可供兑换。比如,境外客户经常选择的花旗银行持有的人民币头寸就不多。如果国内银行业走出去在欧美多设分支机构,就能帮助境外客户解决兑换人民币的难题,激励外商使用人。

(五)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带来的汇兑成本增加

在可以预见的几年中,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稳定,对于国外的采购商来说,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要支付比以前更多的本国货币,这样就增加了国外采购商的成本,因此很多国外采购商不愿将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转嫁到自己头上,这种情况也不利于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开展。

三、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的总量,扩大人民币影响力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来,中国经济不管在质还是在总量上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如今GDP总量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也已在世界排名前列,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我国经济在对外贸易出口产品中,始终是轻工业特别是来料加工的业务占大多数,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以及有自主品牌创新的产品的出口份额近年虽有增加,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显著的差距,因此在注重经济总量的增加的同时,要注意调整我国产业发展结构,鼓励发展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在高科技产品领域要加大投入,鼓励创新,加强相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我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大国,同时还是一个经济强国。

(二)为境外企业和个人提供灵活的投资渠道,增加其持有人民币的意愿

境外企业和个人拥有人民币后,在把人民币用于购买中国的商品以外,应该还会衍生出其它的投资意愿,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能向持有人民币的境外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将会影响他们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机制,鼓励境外人员和机构对人民币的持有。那么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人民币来进行交易结算,而且还应该开放我国的政府债券市场和国内资本市场,允许境外个人和机构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这些改变都将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相当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资本项目管理政策,来规范这些投资行为。总之,只有在人民币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大程度的自由兑换使用,可以像其他的国际结算货币那样,可以为持有人规避风险,获得最大收益的时候,才能增加境外机构和个人对人民币持有的强烈意愿。

(三)向扩大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提高境外企业持有人民币的数量

境外企业作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参与主体,在他们没有获得足够的人民币资金储备的情况下,就无法开展人民币境外贸易的结算业务,扩展人民币的国际贸易结算范围就没有办法实现。因此,我们应该让境外企业获得充足的人民币资金,才能保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正常进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国内的试点银行向境外银行提供充足的人民币头寸,然后经过他们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的融资服务,使有充足的人民币资金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与此同时,为确保人民币资金用于跨境贸易结算的真实性,境外的银行必须要对申请人民币贸易融资的境外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境外某些不法企业在取得人民币资金后另作他用。除此以外,境外企业也可从本国货币当局获取人民币资金,用于跨境贸易的结算支付。目前,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中国香港澳门、扩展到日韩东盟,南美洲,欧洲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签订了几千亿规模的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以直接到其当地的有关银行得到人民币,用于结算与中国的相关贸易往来,并且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地域不断发展,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总之,境外企业只要拥有充足的人民币资金,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才有可能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获得成功。

(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减少因汇率剧烈波动而增加其持有的汇率风险

我国在多年来的对外贸易中,一直保持贸易顺差,致使我国的外汇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还为走出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复苏增长,使得人民币汇率将面临又一轮升值压力。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的情况下,境外企业都由于顾虑承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而减低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特别是升值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境外企业支付货款的本币数量,增加了企业的汇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相关监管机构要从宏观上控制外汇资金的流通,尤其是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避免这些投资“热钱”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同时要进一步推行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扩大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扩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空间,加大对外技术设备的引进力度,扩大外汇的使用投资渠道,促使外汇资金的流出。

(五)同时加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

我国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意味着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数量会越来越多,境外人民币数量的增长,会给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流通的监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数额巨大的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通,将会大大降低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的监控,削弱货币政策在国内市场上的调控效果,因此在拓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过程中,要及时防范和规避所存在的金融风险。这样就需要结合相关情况,对规避金融风险和金融衍生品风险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四、结束语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自2009年正式建立结算试点以来,已有两年时间,在这段时期,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不仅扩展了人民币结算的总量,同时也扩大了人民币境外结算的地域范围,为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提供了结算便利,有效减少了企业的汇兑风险和结算成本。但是我们要看到,在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境外企业和个人的人民币结算意愿低,人民币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使用领域不多都是我们亟待解决和探讨的,人民币对外发展,成为国际化货币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人民币国际化现状析.百度文库.

[2]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百度文库.

[3]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成员:陈卫东、宗良、钟红、张友先执笔:张友先).

如何构建合理机制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腾讯新闻网.2010.

[4]吴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_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起航.百度文库.

[5]邢海洋.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机遇期.新浪新闻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