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能论文范例6篇

行政职能论文

行政职能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关于公共行政的目标,有“提供服务”、“提高效率”、“追求公平”等不同的范式。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范式所追求的都只是一种方式或手段,并不足以代表目标,公共行政的目标应定位于满足社会需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消除其自身,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但在政府与国家仍必须存在的这漫长时期中,政府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作为政府价值主要体现的公共行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仍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清楚。特别是在社会发展受到阻碍时,在行政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时,更要从理论上深人地研究这些问题,以指导行政改革的发展公共行政的目标是指公共行政存在的意义和公共行政活动的目的指向。但到底应该以什么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我们下面对在公共行政学界基本得到认可的三种目标范式进行评述,希望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求教于学界。

一、关于公共行政的目标是提供服务

有学者认为,“政府行政的最大目的在于提供公共服务。”还有学者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提出“管理就是服务,行政管理的实质也是利用组织及其成员赋予的权力为公众利益服务”、“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日益脱离并凌驾于社会之上,但这种服务性质不可能改变,只不过是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政府最根本的职能仍然是服务职能”、“公共行政服务的对象应该是公民、国家和社会三个方面。”

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而言,把服务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会面临着如下几个问题的挑战:为什么把服务作为目标?现代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服务吗?现代政府能提供好的服务吗?如果不能在这三个问题上得到肯定的答复,那么,公共行政以服务为目标则是错误的选择。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把服务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用社会契约论来解释是因为保障公意的实现,保护公民的权利是政府的责任。但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力是动态的,与建立契约之初并不相同,因此即使有这样一份契约,与现实情形也会有很大区别。这样,如何理解政府提供的服务就是公民希望得到的,是按照契约(也可以说是旧有的制度规定),还是按照现实的情况来确定?从“服务”这个词中并不能反映出来。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如果把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界定为提供服务,那么,是哪方面的服务?为企业发展制定具体的目标,给企业的产品定价,算不算服务?也许多数人都认为政府提供的是公共服务,而非私人服务。问题是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的界限在哪?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一点应该能得到承认。而且,公共服务就只有政府才能提供吗?就算公共服务只应该由政府来提供,那么它能提供好吗?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明确提出,自威尔逊始,“大多数政府领导人一直认为,政府的角色是单方面的:收税和提供服务”,许多本属于非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也被放在政府手里,“进步党人和新政拥护者相信,各级政府应该利用政府雇员去提供他们决定的大多数服务内容。”但是,“到了70年代,几乎没有任何市长、州长或者议员能够想象有其他的可行之道。他们已经被链条锁在收税和服务的大车上了。”随着经济增长放慢和财政危机的袭来,各种问题出现了,政府在提高税收和增加服务的二元悖论中徘徊不前,结果导致税费不断增加而服务却没有跟上,取消政府的呼声却越来越高。美国一些首先对政府进行改革的地方政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他们认为“提供服务并非政府的义务,政府的义务是保障服务提供得以实现。”“市政当局将会越来越经常地规定自己扮演催化剂和促进者的角色。市政当局将会越来越多地规定自己的任务是确定总是的范围和性质。然后把各种资源手段结合起来让其他人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政府并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而且,政府也并不一定能解决好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

总结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观点,我们认为,如果把提供服务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将产生如下问题:第一,政府将会侵占许多非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甚至私人服务。第二。政府将在收税和提供服务的圈子里停滞不前。第三,政府无法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从而导致政府合法性危机的产生。

“提供服务”在公共行政领域被人关注,是因为任何一个政府都必须考虑和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服务也往往因此被看作政府行为方式的总称。而目标通常都指一个明确而实际的指向,服务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指向。因为提供服务这种行为还有一个更为“目标性”的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需求的满足就是公共行政目标的实现。比如,“为人民服务”,可以这样去解释:用服务的方式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当把“人民”这个政治概念转换为“公民”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把满足公民需求作为行政的目标之一。之所以说“目标之”,是因为对公共行政有所要求的不仅仅是公民,还应有社会组织(包括企业)那么满足社会需求就应该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定位了。社会需求,它是指社会(包括社会组织、个人)对公共行政(或者说政府)的需求。当然,这种需求也并不包括社会对政府的任何需求,这种需求是政府职能范围之内的需求。凡事都找政府并不是合理的选择甚至也并不是合法的选择。政府只能管它能管而且管得好的事情,它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公民和社会组织也不能任何事情都找政府。所以确切地说公共行政的目标是满足它能满足的那部分社会需求。

二、关于公共行政的目标是提高效率

效率,尤其是经济效率一直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威尔逊在《行政的研究》中就把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定位于效率。他指出,“行政管理研究的目的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随着科学管理原理等管理学理论的注入,公共行政学的研究的目标更多地定位于怎样为政府行政活动效率的提高提供服务。而公共行政活动因为经济发展的需求,韦伯官僚制理论和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影响也暇其目标定位于提高效率。在我国,许多行政学研究者都把效率作为公共行政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它效率目标的单一性受到了新公共行政学派的批评,但是随着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效率又逐渐占据了公共行政目标的一席之地。

根据效率的要求,把提高效率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那么。下面几个方面的活动将不可避免:①一轮又一轮的行政机构改革。一般认为,公共行政的高效是由行政组织及行政组织中的人员决定的。行政改革,尤其是行政机构的改革就成了每一届政府必然要开展的工作之一。但把行政机构改革作为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手段是一个误区,行政机构改革在我国的多次反复和无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行政机构改革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关键的原因不是机构的问题而是职能的问题。职能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单纯的分分合合起不了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政府的工作负担和老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而履行职能正是公共行政目标的实现途径。只有理解了公共行政的目标,才能把职能界定清楚,也才能有科学的能够取得成效的行政机构改革。②对公务人员的改革。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是时展的需要,但公务员素质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否一定会提高,这本身就值得商榷。而且,公务员的素质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公共行政活动就没有追求的目标了吗?当今世界,各国公务员的素质相对于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行政和政治人员的素质肯定要高出许多,但公共行政活动的成效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公共行政的弊端更是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高素质未必就会产生高效率,高效率未必就会导致高满意度。③改善技术设备。技术是人体的延伸,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人们可以完成许多以前不能完成的工作,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比以前更深。但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发展的高效,还有感情的冷漠和技术理性的空前高涨,对技术的顶礼膜拜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难以处理。而且要求在没有感情的技术和工具支配下的人们来提高效率也只能是空话一句。

从以上几点来看,以效率为公共行政的目标,会产生如下问题:①丧失公平。追求效率,特别是单纯追求效率一般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②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基础好的地方或个人相对于基础较弱的地方或个人总是能够产生高效率的,因此,追求效率必然导致地区差异的进一步加大。③忽略劣势群体,损害政府的形象。过多地扶持劣势群体必然造成效率的低下,因此,为追求高效率,公共行政只能奖优罚劣,从而导致占社会大部分的劣势群体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增加,影响政府的形象。

我们认为,从实质上讲,提高效率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手段。把提高效率作为公共行政活动的追求,往往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人们经历过经济不发达所受到的约束的国家,更是如此。这使得他们有了追求合法目标的外衣,而损害了其他人的合法合理的利益。这种实质上的手段与目标的倒置,将会损害效率的提高,并最终损害社会的发展。

三、关于公共行政的目标是追求公平

持公平观的学者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道德、政策、体制和领导、法治的力量,公正、有效地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防止社会利益大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可能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克服市场失灵状态,保证各社会主体的基本权益,确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是政府新的历史时期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关于什么是公平,不同领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公平的精神应该是:承认社会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不因个人的地位、性别、种族、收入等而有所差别,也不存在凌驾于他人权利之上的特权;产品或机会尽可能地在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分配;政府平等地服务于每一社会主体,坚决排斥偏见和不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承认任何团体、个人或组织具有法律之外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共行政领域,首先把公共作为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派。他们提出,“实用的或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找出下列两个问题中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1)我们怎样才能够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效率)?(2)我们怎样才能够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我们的服务水平(经济)?而新公共行政学则增加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服务是否增进了社会公平?”按照弗雷德里克森的说法,“公平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公正、正当和公道的精神或习性,……它与自然权力或正义同义。”在《新公共行政学》一书中他指出,“社会公平包含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目标取向的选择。……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E4]尽管新公共行政学派并没有对社会公平提出什么合理的解释,也没有为怎样实现社会公平提出有效的方法,但由它们提出的这一价值取向却在公共行政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此后西方各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追求公平的价值观念。

以追求公平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将会产生一个尴尬的局面,即难以明确界定公平而使公平的追求变成空谈。公平没有效率和服务那样的直接衡量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公平都有它不同的要求,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公平并不象它的对立面不公平那样清晰和明显。因此,尽管我们能对不公平的现象进行批驳和打击,但对如何实现公平却束手无策,只限于空谈。人类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有权利和利益上的不公平;机会上的不公平;起点上的不公平;经济上的不公平等等。要确保公平,首先要弄清是哪方面不公平,然而,产生上述各种不公平的原因并不相同,从而追求公平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如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不公平对于有差异性的个体来说,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所能照顾的只能是某一方面的公平,而不能兼顾所有的方面。而且,照顾了某一方面的公平,可能会导致其它方面的不公平出现。比如,政府部门在分配经济资源时,对某些相同性质的企业可能会给予相同的扶持,但性质相同未必对资源的需求就相同,也许一个企业需求更多的原材料,另一个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而这并不符合公平的原则。

既然公平这一理想并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把目标定得现实一点,即“尽可能满足每一个需要满足的要求”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在满足社会需求,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平的时候,政府可以有选择性,但这种选择不能以牺牲公民利益(权益)为代价。政府在公共行为中,最应该避免的就是这一点。政府机关可以对公民的利益进行审查,但要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尽量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行事标准对待社会中的每一个组织和个人。只有这样,社会需求才能说是满足了,因为根据帕累托最优原则,只有个人(包括组织)的效益的增进没有损害他人(和组织)的效益的时候,社会福利才增加了。

行政职能论文范文2

一、市场经济下行政法效率职能的科学内含

行政法的效率职能不但是市场经济的必须要求,而且有相对完整的科学内含。以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的状况而论,行政法的效率功能有如下强烈要求。

其一,效率功能要求行政系统确立新的目标——价值目标。任何行政系统或行政机构都以一定的目标为存在的前提。行政目标甚至是行政体系和行政机构的决定因素,它赋予了行政权独有的特性,决定了行政活动的原则、行政机构的组织体系等。同时,行政机构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民族等环境中,无论机构总体还是机构中的个人都受这些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价值体系。为了使这种目标和价值体系适应政府大系统,国家往往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将其确定下来并形成定式。我国传统的行政系统目标价值体系既是由历史延续下来的,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行政法程式化、权威化、一统化功能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效率功能要求确立新的目标——价值体系。其基本含义是:以政府责任法和公务员权利义务立法确立新型的行政系统与社会以及经济、文化诸事务的关系形态,使行政系统的目标具有服务、统筹等属性,使政府行政价值以市场为基本观念。

其二,效率功能要求确立新的体制结构。行政体制结构是指行政系统的分层、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包括权责关系、信息技术流通关系、工作流程关系和各级别之间的勾通关系等等。科学合理的体制结构是机构是否高效工作的关键。以前我国行政机制结构弊端很多,正如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多次指出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职责不明、权责不清、踢皮球等。这些弊端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机构消耗过大,即总体行政开支和职员的个人消耗。据财政部公布,这两项开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二是机构不能高效工作,使得行政管理职能难于实现,甚至一些机构的存在已成为一种社会负担。目前这种行政体制结构恰恰是行政法效率功能的对立物。那么,依效率功能新建立的行政体制结构应当一则具有较少的规模,机构数和职员数都应少而精;二则机构层级应当少,不能有较多的中间环节;三则行政机构的工作过程和流程关系应当短而有序,等等。新的体制结构的确立应与行政组织法的完善同步。就是说,通过有关的行政组织法实现体制结构上的效率化。

其三,效率功能要求在行政系统内部确立技术知识分系统。现代行政系统越来越朝着知识化、专业化、技术化方面发展。行政机构的组成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业务技术。而且每个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化要求,只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人才能够胜任。市场经济对政府行政系统的知识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行政的效率功能在这方面体现出来,刚性的行政编制法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行政编制法使机构设置从工作需要出发,考虑机构是否需要,是否能够胜任和适用工作。机构不能重叠,对于多余的要依法撤销、合并。机构的设置必须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包括办事环节等。另外,在一个行政系统内,各机构合理分工、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最主要的是通过刚性编制确定行政机关的员额,并考虑人员的知识和其它比例关系。

其四,效率功能要求确立新的行政管理过程。行政管理过程是行政机构的动态要素,也就是机构如何活动,依什么序列活动和具体的活动过程等问题。对于一个行政机构体系和单个的行政机关来讲,其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活动序列。行政机构的目标价值、社会职能就是通过活动过程的循环往复而实现的。这三类活动包括:1.战略性活动。即把行政机构与社会环境和其他环境联系起来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活动。机构中较高层次的人员和组织的活动大多属此类。2.协调性活动。主要是机构内部活动,使内部各机构和人员协调工作,它由机构中的中层机关和人员来完成。3.作业性活动。就是机构中的各种操作活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三类活动都较前发生了质的变化。行政法的效率功能将使行政活动过程具有较高的效率,以相应的行政法制度保证高效性,如通过行政程序法确定公开化制度、听证制度、会议制度、工作交接制度、期限制度等。

其五,效率功能要求在行政系统内部确立新型人际关系。行政机关是由相互作用着的个人、集体、单位、部门所组成的,其中各个公职人员的行为与动机、地位与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单位、部门的利益关系,个人的感情、态度、影响,集体的价值观都是诸种人际关系的因素之一。然而,决定人际关系的因素还在制度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在其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往往呈现出极大的中庸、折衷等色彩,上级对下级以指挥集合和下级对上级以绝对服从为主要关系形态,而不是依法合理执行职务的权利义务关系。市场经济下,要求人际关系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共同对行政过程起作用。当然,新的关系形态要通过确立新的行政法原则和新的行政法规来实现。上列行政法效率功能的科学内涵既是今后行政立法的方向,也是行政执法实践必须予以考虑的。

二、行政法效率职能的法律表现

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效率职能不但使行政法制体系有了全新的含义,更使行政法的调控手段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同步调整到超前调控。法律与社会的发展可表现为三种关系形态:一是置后于社会,此种情况下,法律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进程,往往起着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二是与社会同步,即法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但这种适应是被动的、消极的。三是超前于社会进程,此时法律承担了预测功能、信息功能,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行政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也往往表现为上列三种情形,当行政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落后于社会进程时,便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各法律规范自身的价值也就丧失。在行政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还能适应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水平时,它自身的价值仅实现了一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行政法制体系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要么是滞后的,要么是同步的。如有些法律规范认可了政府行政部门的一统化权力,而忽视了管理相对一方的自主性。市场经济对行政法的时代特征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与时代同步外,最重要的是要承担超前性的调控职能。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具有复杂性、多变性、未来性等特点。那么,作为承担效率职能的行政法不仅要积极地适应和调整现有的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设定和在一定范围内调控即将出现的社会关系。要有一定的预测性和超前调控性。

(2)由程式到疏通。行政法学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认为行政法的核心任务就是为行政机关的活动提供范式和程序。该观念不只是学者所特有的,立法者往往也有此种观念作为行政立法的出发点。它作为意识范畴对行政法制实践、尤其对行政立法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受其影响我国传统行政法突出了程式化的特性。换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法制所追求的是严格的程式和行政过程中的工作环节。一个行政行为的做出,要经过许多道环节,许多道手续,往往贻误时机。行政管理相对人在取得某项权利时也要经过复杂的程式。例如,在我国有关行政许可证的取得,须经过六至八道环节。显然,程式化的行政立法倾向、行政执法过程既不适应市场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各市场参与者在市场经济下活跃的经济行为。所以,效率职能要求行政法的法律表现必须由程式化转化为疏通化。即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主要目的是疏通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促使行政系统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不致于出现阻塞、中断等不良现象。疏通各管理相对人之间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对象间的摩擦。疏通行政机关所管理的各种社会事务。很明显,疏通和程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表现。疏通所肯定的行政法制手段是宏观调控,而程式则强调行政权的全面干预。

行政职能论文范文3

一、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后监督转变。

我们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拥有不少的行政审批的“生杀大权”,如同设置在进入市场经济大道上的重重“关隘”,没有拿到行政机关颁发的“令牌”就不能通行。目前这种“审批事项”多达数百项,被多个行政部门行使,使得企业、法人和社会组织申请办一个事项,需要跑细腿、磨破嘴,广大群众对此十分不满。现在虽然已有不少的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但仍然不尽如人意。这种“先入为主”的管理思维模式,是基于把好“入口关”考虑的,认为只有把住行政审批的这个“入口关”,就能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无序状态。这是一种以“管”为主的“守门理念”,是把行政管理相对人当作“天生的违法者”、“不约束即违法”的不觉悟群体看待的,认为“没有管理便没有秩序”。应该看到,广大群众有通情达理、纯朴诚实的良好传统,尤其是在党的教育下,不但思想道德意识、市场竞争观念有了新的提高,诚信为本、守法经营的理念也有了新的增强。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仍然是绝大多数,违法犯罪的毕竟是极少数。有了这种客观全面的认识,就应当把那种陈旧的“守门理念”改为新型的“敞门理念”了。当然,敞开了管理的大门,减少了审批事项,并不等同于就放任不管了。随着我国立法进程的加快和普法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法律法规对社会活动的规范越来越细致,人们的守法意识越来越自觉。在这种形势下,行政机关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快从“守门员”变为“裁判员”,主要是从完善法律法规、制定行为规范、明确办事程序、实施依法监督入手,对在市场活动中个别的违规现象给予适当的处理甚至处罚,从而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倡树公平、公正、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二、从注重行业管理向注重社会服务转变。

我们的行政机关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的“管理理念”,但是,有些“管理”的理念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些则是错误的理念。错误理念指导下的“管理”,是一种极不平等的“官贵民贱”的层级式管理,其不良后果往往造成“官”“民”的思维和情绪对立。我们的一些国家公务员甚至仅从字义上来理解“管理”:就是“你不管他,他就不会理你”。“管”就成了我们的行政机关“天赋神授”、责无旁贷的职权,而管理的目的、手段、方式和方法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如何就不容被管理者置疑了。至于社会主义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个什么关系,是“公仆”和“主人”的关系呢?还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呢?还是兄弟姐妹与衣食父母的关系呢?这些关系就没有人深究了。正因为“管理理念”的错位,本应该是“人民的政府机关”,见了自己的衣食父母—老百姓却没有了那种亲切和蔼微笑的脸色。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长期以来“社会定位”偏差,滋长了不少的“衙门作风”,始终就没有形成自觉的“官”对“民”的服务习惯。讲起“管理”来头头是道,讲起“服务”来口是心非。这种错位的“管理”体现出的“官本位”意识,是与我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的,更不符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因此,转变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理念”,摒弃干部是人民群众“父母官”的旧观念,树立“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办事员”的新观念,从注重管理走向注重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行政机关管理定位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同志所要求的“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三、从注重行政制裁向注重依法保护转变。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我们强调依法行政,就是侧重规范和约束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针对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法》作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目的是创造公平、公正、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但是,行政制裁仅是对于个别违法者的行政处罚,是一种纠偏纠错的行政行为,对个别严重违法者也是“杀一儆百”,而相对于多数遵纪守法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来讲,则主要是依法保护。我们一些行政机关把依法行政职权的行使,重点放在了行政制裁上,以罚代管、以罚代教,并把罚没收入多少当作了部门和单位的“政绩”。这种对《行政处罚法》的片面理解,往往把问题想得简单化、把事情搞得复杂化,背离了行政管理的初衷。我们的行政机关肩负着诸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绝不能把眼睛盯在“罚款”上面,搞“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我们一定要注意对行政职权的正确理解和正确行使,把“服务”的职能前置,把“处罚”的职权慎用。对大多数行政管理相对人来说,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他们如何守法经营,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不是运用“处罚”来打击和限制他们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我们政府的责任就是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对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个别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纠正。因此,由“制裁”到“保护”的转变,是政府职责的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工作定位。只有我们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正确了,对手中职权的作用认识到位了,我们对市场主体的保护才能够做到自觉自愿、心甘情愿。

行政职能论文范文4

[关键词]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38 — 02

一、行政职业能力的内涵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前身是政治学理论专业,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为突出政治学专业的实践性及应用性,故改称“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不难理解本专业设立的目表就是要培养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新的形势与新的改革趋势也给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专业学生必须要做到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基本定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正从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转变。因此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必须结合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此外更需立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增强本专业学生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使学生不仅具备现代管理理念,而且富有跨学科性和多元化的专业知识。因此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即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具体包括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政治思维能力,尤其是公文写作能力。第二,职业综合能力,即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第三,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能力培养必须与就业紧密相连,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水平等全面纳入考虑范畴,不断寻找新的角度,探索更新的实训方法和模式,深入完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二、当下我国高校实训教学中行政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下我国高校正面临教学模式的改革,毋庸置疑素质教育便是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然而对于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行政人才,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这一重要内容,却并没有引起高校教学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模式也没有得到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体系。

一是以“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行政职业能力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特殊能力,目前虽然各大高校都认识到了能力的培养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性,但极少从专业角度为行政职业能力设置统一的能力培养目标,统一的培养目标缺失意味着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缺乏理论基础。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到行政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全局建设,同时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相辅相成,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发展中行政职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应当融于其他培养目标,将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实训教学与本专业的其它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增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

二是以行政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相关课程体系比较单一

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目前,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学实践中设置了行政职业能力课程,但课程体系较落后,仅仅参照公务员考试的考试科目来设置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此类课程,教学实际效果有限,难以适应行政职业及相关专业领域对于行政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为全面体现行政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应体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

三是培养行政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单一

行政职业能力涉及面广,相对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常规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行政职业能力教学需要。目前高校当中行政职业能力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讲授依然局限于教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思维活跃度受到局限。因此教师在寻求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集思广益,逐步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使行政职业能力实训达到良好效果。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改革路径

首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定位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而没有忽视了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来明确定位,因而大多数课程与社会要求相脱节,相关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课程实用性不强,因而影响了能力培养的效果,最终影响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

其次,实现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的共进,突出模块化培养。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知识成为进一步促进能力培养的动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但从目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设置上看:当下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造成了政治学类课程和行政学类基本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重偏大。相比之下,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实务、管理沟通实训、行政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等比例明显偏小。因此适应当前形式所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适应不断创新课程设置模式,突破单一的课程体系模式,体现出灵活性和特色性,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公共部门行政和企业行政的双重技能特性,以适应多重需要。

再次,突出职业能力实训,创新具体课程体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拥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而培养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迫切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是当下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甚完善,存在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而导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有针对性的实训效果不佳,影响了本专业毕业生的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

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首先,必须重视校内实训。 以实践课程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探索了设置校外调研,全程由学生自行组织,确定不同主题,深入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综合利用多种调查研究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使学生在调研活动中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增强校外实训的实效性。基于改善实践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的目标,应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积极联系各级政府及企业等相关部门,与以上各部门形成定期交流与沟通方式,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对口实习提供新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在政府工作的机会,熟悉行政部门工作流程,提高学生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并能更早认识社会,促进学生毕业后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同时也可尝试将实践教学课堂带入企业这一平台,使学生逐渐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并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岗位培训,通过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准确理解行政职业能力的含义及科学的行政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将具体课程设置为以下几部分:

培养听说能力——演讲训练课程、政务礼仪及管理沟通心理等相关课程的设置。

首先,在行政能力实训环节设置演讲与辩论环节,此环节可以在与专业基础理论结合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流畅形成从容的外在言语表达能力,在演讲与辩论赛等具体形式的配合之下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为从事行政职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良情绪,并且对不良心理的调控能力低下,尤其是在特定场合中面对突发状况、需要解决疑难问题时心态调整能力脆弱。心理学研究已显示不良心理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会对推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应忽视通过心理学知识推动学生学会有效控制情绪,尤其是在面对突发和疑难状况下调整自己的心态,最终使学生营造保持自信、从容、平和的心境,全面提高逻辑判断力。最后,加强学生对于政务礼仪的学习和了解。因为政务礼仪中,如仪容、仪态、着装、正式与非正式的会议、会见、宴会、会务座次、人际交往和涉外活动等礼仪内容不仅适用于公务人员也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政务工作人员,因此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更能通过这一实训环节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角色的转变。

塑造阅读分析能力——设置速读训练和统计分析相关课程。

一方面,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简单阅读部分与《申论》中阅读材料进行归纳分析这类题型设置,都是考查读者是否具备对文字材料所呈现的文字信息进行快速而准确地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在行政职业能力实训中,可以探索通过设置速度阅读训练课程,探讨如何提高文字分析并归纳的速度与准确性和概括性等方面技巧,尝试结合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讲解,最终实现专业能力与行政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尝试开设《社会调查统计与方法》这类课程,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工作中,都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调查研究,根据文字、统计数据和图表信息等提炼数据背后的复杂联系,并准确判断或预测事物变化趋势的能力。因此为适应日后行政工作的需要,就要求学生具备统计学基本知识并掌握和运用基本调查研究的方法的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设置公文写作课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文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和一种信息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广泛性、规范性、应用性较强。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申论》部分也逐渐侧重于对于公文常用规范模式的掌握的考察,将公文文体和格式与对文字材料分析和归纳概括结合起来命题,近年来《申论》考试中公文类题目分值一般占总分的15%-30%,对公文类题目的评分标准一般是内容部分占四分之三分值以上,形式部分占四分之一以下。公文类写作题目作答中如果格式正确、形式美观可以为考生争取到更高的分数,因此如果能够准确地掌握公文格式,对以后的工作也将大有裨益。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应更加注重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古桂琴.《行政职业能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06).

〔2〕于秀琴.行政职业能力开发研究〔J〕.东岳论丛,2006,(27).

行政职能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

当前,如何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人文素养、品德涵养与技术能力兼优的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适应用人单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既是当前高职教育整体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其中,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实现二者对接融合,是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研究和探索。

1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情况

1.1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情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15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建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成效更加明显的目标,从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1]《行动计划》的出台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就是构建适应行业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我们也看到,职业教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次品教育”,而是向着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转变。可见,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呈现出了责任更重、规模更大、机制更活、体系更全、地位更高的新特征。

1.2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

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更要注重培养对象的品行与素养,做到德才兼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不言而喻。

2企业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融性

2.1企业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血脉,是灵魂,是精神家园。“文化”一词较早见于战国末期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人文化”成天下,使天下人都能学习并遵守文明礼仪,也就是以“文”来“化”人。引申来讲,文化生来具有“化人”的重要作用。文化犹如一条穿珠之线,把单个的无序的个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共同的群体,进而形成一个社会,使身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一种,“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2]。“它包括了企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2]。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呈现出如下独有的特征。1)人本性。企业文化强调人的思想与道德素养,外在体现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一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2)集体性。企业文化集中强调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和团队利益。它是企业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体现,是员工普遍接受并愿意为之努力的精神源泉。作为一种集体性的价值观,它所要求的是全员一致的团队情绪与行动。3)融合性。企业文化具有融合性,表现为与企业环境的适应性与协调性。企业文化往往是对时代精神的折射与反映,它必然与外部的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其中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非常明确的是,与企业环境格格不入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2.2企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的表现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我们都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与行业企业文化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者共同的价值追求”[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集体的、向上的、强大的力量,使全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作为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尤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行业、各企业的未来一线技术人员,高职学生迫切需要了解行业企业文化,发扬和传承行业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在于放眼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要重视将行业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融入他们的思想。让这些优秀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实现二者的融合。从校企合作办学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教育部通过组建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难题,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出口问题,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同时,国家在高职教育方面出台的新政策也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办教育是学校的事”这一传统观念逐渐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办学理念,即办职业教育不仅仅与学校相关,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进一步指出,企业办学不是简单的企业出资办学,还需要企业真正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必须最终达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订单式”教学模式,还是“顶岗实习”教育方式,都要求高职学生尽早了解企业作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伦理准则,掌握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等。这些,既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应有内容,更是高职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发挥的表现之一。

3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3.1在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价值观念能驱动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与荣誉感,鞭策和激励员工创造性地工作。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提出了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提出了一个行业对社会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内容都是理论的高度概括,如果单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话,必然显得枯燥抽象,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成效难以提高。但如果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收集大量行业企业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的经典案例,与教材内容相整合,并将企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企业文化渗入其中,实现教材体系的转变,其结果要好得多。以建筑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为例,“绪论”部分中的成长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点,可以通过国内外优秀建筑企业家事迹的介绍,以行业企业优秀人物的榜样实例,引导刚进校的建筑专业新生了解建筑行业,接触建筑行业,培养其明确的职业目标;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务实的职业态度、正确的职业荣辱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又如,第一章及第五章,同样可以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课堂教学中通过对青藏铁路、杭州钱江四桥等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等著名建设工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获奖建筑物的非凡及原因所在。通过优秀建筑企业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优秀企业的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技术创新等。法律部分的课堂教学,则可以通过建筑行业中的正反面经典法律案件案例,从企业生产安全、诚信经营等方面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总之,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体的理想与企业的目标,“个人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

3.2在社会实践教学中突出企业文化的内容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理解和深化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在逐步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教学、以社团活动为依托的校园实践教学和以社会实践为主体的校外实践教学的“三合一”教学模式基础上,突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尤其是与行业企业文化相融的社会实践教学。以水利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为例,由于安全、时间、经费、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日常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可以与学生的外出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相结合。如通过与专业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参观水利工程、水利博物馆、水电企业等,了解水利发展史、水利企业规章制度等。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各种限制条件,实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在专业老师与思想政治老师的共同教学下,将水利精神、水利文化更有效地融入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则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学生进行水利行业领域内的各项调查,让学生在调研中了解水利现状,理解国家、地方政府的水利政策,提高水利人的责任感、迫切感。总之,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突出行业企业文化的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构建适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协同发展创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

4结束语

行政职能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校企一体化 高职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一体化是产业发展、市场机制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发挥作用的产物,它能够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的良性互动,代表我国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展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积极让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探析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复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挑战。

1.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的时代,高考招生数量逐年提高。由于本科院校的持续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就被迫朝向了整体基础文化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与积极性上与本科生有较大的差距,对于相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高。此外,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公修课、思政课重视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不好。首先,由于思政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上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其次,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课老师在教学中过多地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教学,而且一些思政课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比较单一,只是一味地进行传统型的理论灌输,缺乏感染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校企一体化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更高要求。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它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线专业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带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但是根据现状,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沿袭的是普通高校思政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上没有与高职生的现状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不高。所以,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进一步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不得不面临的课题。

首先,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高职教育的特点,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很难与自身联系,进而就无法对思政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思政课理论逻辑性较强,但相对高职生本身而言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忽视了高职生本身的特点,过于注重思政教学的共性而忽视特殊性;三是思政教学内容与高职生专业课教学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与专业课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

其次,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过于追求知识的简单传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方法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教授的方法单一,主要采取的是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一言堂、满堂灌”是常见的讲课模式。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讲授效果差。

三、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1.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和熟悉学生专业的需求,在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高职思想教学内容要结合企业岗位职业要求,紧密围绕学生专业和岗位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思政课教学中添加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纪律等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精神、规章制度、行业准则等内容有效结合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职业人意识”。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设置学生实践课程,如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参观、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企业文化,切身感受企业对职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积极组织学生组建社团,依托社团积极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锻炼提高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3.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在理论实践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实践环节模块,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时间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素质与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讨论教学、情景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灵活运用,积极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倾听者,达到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晓哲,陈占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