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例6篇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1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2

摘要: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双语教学在计算机本科生教学中四年不断线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怀疑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实施计算机双语教学不断线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科学导论;国际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近年来,双语教学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有些学校对双语教学的效果产生怀疑。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设想。

2目前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

严武军将双语教学划分为简单渗透型、穿插型和全外语讲授型三种模式,但他并未研究教材和授课语言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合适的教材是双语教学实现最佳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根据教材和授课语言,将目前高校中的双语教学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中文教材,英文课件,英文授课。这种模式类似于上述的简单渗透型。国内培养的教师容易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他们用英语和PowerPoint等软件做出课件,在讲课时注重概念的解释。但这种教学很难将目前国际上的学科进展和知识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混合授课。这种模式类似于上述的穿插型模式。在英语国家有一定工作和学习经历的教师往往采用这种形式,使学生一步进入英语和汉语混合的教学环境,也弥补了现实中全英语授课学生听不懂的缺陷。但这种双语教学不利于学生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能力的有效提高。

英文教材,英文课件,英文授课。这种模式类似于上述的全外语讲授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英语国家学习和工作多年然后回国的学者容易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他们甚至将自己在国外使用的英文教材和讲稿直接应用到国内的双语教学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步到位进入英语的教学环境,但由于中文在大学校园里占统治地位,学生遇到一点学习困难,听不懂、学不会,便会开始抱怨。这可能也是双语教学在有些高校难以为继的一个原因。

应该指出,不管是严武军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是我们提出的模式都忽略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对双语教学的影响。实际上,在“导论”的双语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来制作英文课件,将国际上“导论”的有关最新进展有机地加入到课件和双语教学中,并深深体会到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将真正缩短我们在教学上与英语国家的差距。

3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及探讨

首先,学生听不懂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学生必须听下去。实际上,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求教师更多地投入,对学生也有同样的要求。这种投入首先要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大一属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一般所开课程相对较少,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宽裕;同时这一时期学生考级、考研、就业的压力较小,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之中。

另一突出的问题是双语教学因人而设,教学计划制定时并没有把双语教学纳入统一的系统发展中,虽然丁学钧等研究了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并做了一定的实践。因此,在这种因人而设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系统地用双语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高校也不能真正有效地建立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正是如此,近两年双语教学正在我们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申请中逐渐消失,这也可看作人们对双语教学效果怀疑的直接后果。同时,这也可看作是没有建立计算机双语教学体系的直接后果。

第三个突出的问题是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的关系。既然是双语,那么就应该合理地同时使用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使二者互为辅助和补充。例如,在“导论”的双语教学中,我们以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作为选择英文教材和通过互联网选取国际上最新的教学资源的基础,参考了10本原版或影印版英文教材和1本中文教材。实际上,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部分课程的教材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证明,没有完整的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我国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也就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4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计算机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但也不得不承认,计算机的技术和知识基本上来自以英文为载体的媒介(含书籍),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对这些媒介内容的加工和处理。同时,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在学学英语时,很少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例如,我们的一些一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不知道“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虽然他们已学了C++ 程序设计语言。而且,大部分编程软件都是用英语编写的,这给学生更好的利用软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及时实施计算机双语教学,以便让学生直接学习当代以英文为载体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是必要的。

英语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渐进过程,学生不可能通过一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能达到“能够阅读本课程所涉及的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英语文献资料,而且能够用英语口语和书面的形式,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处理和交流与本课程有关的专业事务和信息”。从这一点来看,有必要建立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将双语教学课程从一入学开始安排,然后每个学期逐渐展开,以形成一个初期打基础、间接动力推动到后期高层次、直接兴趣推动的连贯的、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

张萍等老师对生物系和物理系实施的双语教学的调查表明,连续两个学期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生的进步显著。赵艳红和邵定宏在探讨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时也注意到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应具有连贯性,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受教育过程,并建议“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每学期开设一到两门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低年级双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英文教材的使用上,逐步实行课堂中英文讲授。专业课鼓励教师学生采用英文教材,双语教学课程中逐步增加全英文讲授比例”。他们也建议程序的开发环境应是英文的操作界面,尽可能不使用汉化后的开发工具。

5建设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想

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是成功实施双语教学和培养“面向世界”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必要条件,它还是建设双语教学教材完整体系的必要前提。因此,讨论如何科学合理的建设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对于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双语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一般来讲,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必须考虑其与计算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同时又要避免学科内容的无效重复,不能像计算机专业外语那样。具体来说,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应贯彻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双语教学的精神。这一文件颁布已七年了,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达到所开课程的10%。这意味着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至少包含4门计算机课程的双语教学,如果在计算机本科生的四年的教学计划中,每年能够至少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双语教学,就基本上实现了“双语教学不断线”的思想。

目前大多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因此,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应涵盖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而且,双语教学课程应覆盖本科生大学四年的每个学年,我们的计算机双语课程教学体系至少应包括在一年级开设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在二年级开设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例如“Java 程序设计”,在三年级开设的“软件工程”和在四年级开设的“人工智能”。其中两门是必修课,两门是选修课。

选择上述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不仅吸收了国内同行的双语教学经验,而且基于下列考虑:

(1) 凡是国内教材与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具有较高内容一致性的课程;或者,课程所用的国内教材基本上是国外英文原版教材的子集,均可较容易地用于双语教学。“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属于这种情况。

(2)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本科生一年级的入门性课程,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应从这里开始。如果说计算机的学习应该“从娃娃开始”,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应该从“导论”开始。

(3) 我们已成功地实施了“计算机科学导论”和“Java程序设计”的双语教学。本文的第一作者曾实施“人工智能”的双语教学。

我们还将实施“软件工程”的双语教学,因为“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成功将有利于学生提高他们用双语直接了解掌握最新软件工程的原理、思想、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改善他们在软件开发中的合作和团队精神,促进我国软件工业的国际化。

同时,我们的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还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原理”两门课程,使之达到“用双语授课课程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因此,我们的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就包括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15门核心课程中的6门课程。

最后,我们将在本科生的四年级开设三门双语教学选修课程“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和“Web智能和工程”,学生可选修其中一门。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必须阅读和引用1~2本英文著作,2~3篇英文期刊论文,3~5篇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这可看作是为学生将来用英语发表研究成果所做的必要训练。

6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目前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讨论与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有关的若干问题,研究构建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建设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一个长期而困难的教育目标,也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教学系统工程,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还有无数的问题等待解决。我们应加大引进所需原版教材的种类,更需建立一支能够实施计算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7致谢

本文得到河北师范大学校第八批教学改革项目的部分支持。作者衷心感谢河北师范大学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双语教学就不能在河北师范大学顺利实施。本文中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策略就不可能浮现。

参考文献

[1] 胡立源,卜荣欣. 计算机基础双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 计算机教育,2007,(23):73-74.

[2] 严武军. 师范院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双语双语教学的方案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7,(23):93-95.

[3] 何明霞. 高校双语教学“羊群行为”分析与发展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07,(9):59-60.

[4] 张萍,陈继荭,何丽平. 以学生为本稳妥推进双语教学[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1):36-38.

[5] 赵艳红,邵定宏. 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7,(8):25-26.

[6] 滕小瑛. 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32.

[7] 翟中. 计算机科学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 王斌华. 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J]. 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9] 林永成. 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

[10] 江爱华.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1).

[11] 陈肖慧等. 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看双语教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2] 董宇欣. 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3] 杨儒贵. 谈谈双语教学的课程和教材建设[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4] 刘坤起,赵致琢著. 计算科学导论教学辅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双语教学;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07-02

“双语教学”是指教学语言除了母语以外,还应用另一种非母语(主要指英语)作为课堂教学。近年,教育部连续文件指出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由此可见国家对双语教学的重视。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新的历史时代,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教学模式。然而,双语教学从提出到推广的时间毕竟较短,尚未成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改善,需要不断探索。这里,笔者结合自动化专业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谈谈对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如何认识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在非母语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条件来强化外语的综合能力。但对于工程学科,即使是双语教学,我们也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才是对外语的学习。假如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难将双语课与一般专业开设的外语课程相区别。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专业外语课程实际上只是把外文翻译成中文,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专业词汇,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看懂一些相关专业的资料,工作中能看懂一些设备的说明书等。而双语教学与此不同,它是系统的用外语讲授一门课程,对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教学的重点是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才是培养学生对该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使用该语言思考、解决问题,为学生以后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科研打下基础。

二、《现代控制理论》双语教学的核心

1.双语教材的选择。实现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一本好的双语教材,它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简单的教材会让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他们会觉得所谓的双语教学和普通的英语课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从而不引起重视;而太难的教材又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天天面对看不懂的教材,会让他们厌烦,没有成就感,从而放弃学习。因此,学生能否学好双语科目与教材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双语教材,这里的难度包括专业难度和外文难度。通过我多年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我推荐外文教材《Linear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Chi T.Ch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为主,同时选用郑大钟主编的《现代控制理论》作为辅助中文教材。外文教材可以让学生熟悉自己专业用语,专业名词,让学生进入外文的学习环境,中文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专业知识,在难点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等到条件成熟时再采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使用两种语言编写,难点的地方稍微使用点中文,全书外文为主。

2.教师要求。双语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师资问题,它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外语教育素质和专业教育素质。老师不仅要对《现代控制理论》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而且重要的是能用外语很好的讲述该专业课程,并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双语教学要求老师的授课应生动有趣,授课方式要多种多样,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多与同行交流,多参加实践活动,把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课堂中。因此,双语教学的教师选拔是关键,专业的外语教师无法达到要求,他们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无法为学生讲授课程;中文专业课教师也无法达到要求,他们的外文水平有限,无法使用外语向学生表达出专业知识的精华。因此,我们要选拔留过学的,外语表达能力很强的,而且还是该专业出生的老师作为双语教学教师。

3.教学目的。双语教学要以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双语教学大纲为依据,力求课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具有前沿性。对于《现代控制理论》双语教学课程,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外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现代控制理论》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做控制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出大量的阅读人才、翻译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4.教学模式及手段。在《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外文教材作为主教科书,中文教材作为辅导书。在教学中,想办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创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大家都迫切的想学习新知识。课堂上老师可以对学生随机提问,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危机感,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就是自己了,因而能强迫自己坚持认真听课;也可以挨着顺序提问,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避免课堂气氛太过于紧张。至于老师选择怎样的授课方式,应该根据学生们的状态决定,对于太活跃的班级,老师应该严厉点,压制点超活跃的学习环境;但对于有点沉默的班级,老师一定要和蔼,让大家觉得这不是课堂,让大家放松畅谈。老师恰到好处的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成效事半功倍。

对于教学手段,采用自编的多媒体课件讲授,这种课件要求常用的专业名词给出中外文对照外,其他内容均以外文为主,这样略有难度的教学是提高知识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学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但是双语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一般的教学的评价机制来衡量双语教学。因此,我们的考试方式应该分为笔试和口语,笔试考察专业知识,口语考察外语水平和外语思维能力。二者按什么样的比例打分,老师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再综合得到最终成绩,这样才能体现双语教学的特色,学生也能更全面的认识到双语教学的独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只是双语教学中的一个科目,双语教学处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它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双语教学的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实践,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能逐渐适合我国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然后再经过逐步的改善,最终成为一套完整的,成熟的中国式双语教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田佳.现代控制理论的双语教学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

[2]张梅,苏为洲,刘海明.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改革实践[J].高教探索,2007,23(s1):99-100.

[3]王东云,范为福.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22-223.

[4]崔新忠,邓长辉,丁丽娜.现代控制理论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讨论[J].科技信息,2007,B(94):440-442.

[5]杜承南,李毓明.双语教学纵横谈[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教学;必要性;实施计划

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的一个跨学科的新兴专业,为了开阔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探索一条适合于机械电子工程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极为重要。本文在充分调研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立足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从开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开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和进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般来说,双语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外语为教学媒介来进行非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可以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制作英语课件、英文授课、使用英语完成作业和考核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使用英文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目前,比较受关注的双语教育模式有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和三向分流双语教育模式等。近些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与国际交流不断增加。这对英语的使用和交流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英语的熟练掌握和灵活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学习中除了进行相应英语课程的教授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也势在必行。

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流水平。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既传授了专业理论和英语语言知识,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文献查询、问题讨论的水平。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词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与速度大大提高。双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频繁地接触和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丰富,难度相对较高,英语专业词汇多。因此在准备教学辅助材料时要做到精挑细选。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辅助材料的建设包括原版教材配套的讲义的制作、制作与收集相关音像资料和建立与双语教学相应的题库。在讲义中,要对原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注释,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避免因英文太难而产生厌学情绪。对书中的相关专业词汇和术语增加中文注释,在书后增加中英文词汇对照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试题库。

为了适应高校教学的要求和提高专业课程的授课效果,应该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传统教学灵活性强、节奏感好的优点,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兴的教学手段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

三、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注重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双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外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欠缺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知识扎实的相关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外语使用的环境,虽然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却受到外语听和说的限制,无法胜任相关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任务。因此,要重视双语教学教师的选拔和培养,积极引进英语水平高的年轻博士和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鼓励年轻教师积极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文章,安排教师去国外进行中长期的访学和短期的英文培训,提高教师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高校理工科的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阐述了在高校理工科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讨论了在学院开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最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阐述了进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文,姜国新.浅析高校微分方程双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271-272.

[2]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03):89-91.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环节;问卷调查;计算机导论;Java程序设计

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在3年内使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设置占到学校所开课程5%~10%的目标之后,双语教学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1]。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很多教师和学者对计算机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1]。我院计算机专业近几年也在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中开展了双语教学。本文在对计算机导论和Java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1两门双语课程的基本情况

计算机导论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设在第1学期,是计算机专业全程教学内容的引导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对计算学科有一个概要性的认识,并对未来职业有一个初步的取向。课程全面而简要地介绍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理论及应用、IT专业知识体、IT服务概述、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发展趋势、学科方法以及后继核心课程的简要介绍。教材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翟中编)。我们对教材进行了筛选、剪裁和补充,制作相应的英文版电子讲稿。课堂教学以PPT讲稿为基础,教师主要用英语讲解,必要时用汉语补充说明,不作一对一的翻译。在课后作业和实验

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采用中英文混合方式,以中文作业为基础,英文作业做扩展,达到兼顾专业知识掌握和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考试采用的是英文试卷、自由选择中英答的方式,但作为鼓励,对英文作答适当加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英文PPT讲稿在每次讲课之前发给学生。

Java程序设计开设在第4学期,属于专业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这门课程根据自编讲义讲授,讲义中对重点内容使用中文讲述;对于了解内容则使用英文讲述。同时为学生提供大量英文课外阅读资料。在课程开始之前,把讲义发放给学生。相应地,授课语言随内容而定:重点内容使用中文;一般内容使用英文。同计算机导论一样,课外作业和实验材料采用中英文混合的方式,而在考试方式上,虽然仍然是英文试卷、中英文混答,但在题目上做了限定,即某些指定题目必须用英文作答。

2两门程双语教学课程问卷设计

在对计算机专业2007级学生实施了上述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之后,对该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答卷。发放问卷46份,回收37份。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方式,内容涉及多个可能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题目。

作者简介:董东(197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Web信息系统;黄文艳(1978-),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双语教学。

[1] 您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

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2] 您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有

A.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

B.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

C.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

D.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3] 您认为哪类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A.公共必修课 B.专业必修课

C.专业选修课 D.都可以

[4] 您认为哪个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比较适合

A.1年级 B.2年级

C.3年级 D.4年级

E.都可以

[5] 在以下教学环节中,您认为可使用英语的是:

A.课堂教学语言 B.教材

C.课堂PPT讲义 D.作业

E.实验指导书 F.实验教学语言

G.辅助阅读材料

[6] 您认为双语教学课程的考试哪种情况比较合适

A.外文命题,外文答题

B.外文命题,中文答题

C.中文命题,外文答题

D.外文命题,自由作答

[7] 在讲义中的程序里,您倾向的程序注释是:

A.英语 B.中文

C.英语兼中文 D.无所谓

[8] 您认为双语课程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

A.是 B.否

[9] 您认为决定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师资 B.教材

C.学生 D.教学方法和手段

E.教学环境和条件

[10] 您认为双语教学的教师应是:

A.英语国家的专业教师

B.在英语国家攻读过学位的中国专业教师

C.在英语国家生活多年的中国专业教师

D.均可

[11] 您在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课程中

① 有哪些收获

A.提高了学习兴趣

B.提高了外语水平

C.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

D.开阔了国际视野

② 对双语课程教学质量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难以评价

③ 对双语课程学习难度

A.很吃力 B.基本可以

C.不吃力 D.难以评价

[12] 您在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学课程中,

① 有哪些收获

A.提高了学习兴趣

B.提高了外语水平

C.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

D.开阔了国际视野

② 对双语课程教学质量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难以评价

③ 对双语课程学习难度

A.很吃力 B.基本可以

C.不吃力 D.难以评价

3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由于多个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以下的分析我们并没有严格按照调查问卷中给出的问题顺序逐个进行,而是把某些因素进行组合,给出综合分析结果。

3.1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计算机专业89%的学生处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具备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如表1所示)。

表1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英语基础

英语基础 人数 百分比/%

四级 33 89

六级 1 3

其它 3 8

3.2学生选择双语教学课程的意愿和目的

被调查的学生100%认为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由于我们的调查是在第4学期结束时进行的,这时学生已经接触到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对学科概貌和发展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这一结果说明:经过两学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外语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英语是获取计算机专业最新进展和高端知识的重要工具。文献[6]的调查中,72%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有意义。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是认可和接受的,这已经是双语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模式认为,在双语学习方面,性向和态度是两个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影响因素。双语学习不仅需要某种认知能力,而且需要一种积极态度;态度关系到动机[1]。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成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开展双语教学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关于学生对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目的的认识,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选修目的

选修目的 人数 百分比/%

提升专业知识 25 67

提高英文应用能力 3 8

开拓国际视野 4 11

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5 14

有近7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在对有关两门双语教学课程收获的调查题目中,学生更倾向于认为是“提高了外语水平”和“开阔了国际视野”。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统一的。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以专业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水平[1]。通过两门双语教学课程学习,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对英语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说明双语教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要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自觉地运用外语。这一结果同时说明,双语教学不能顾此失彼,即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语言仅仅是一个载体。

3.3适合开设双语教学的年级

在1―4年级的选择中,学生更侧重于在低年级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且选择在1年级开设的学生人数与选择在2年级开设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其次是3年级,最后是4年级,如表3所示。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学生英语过级的压力有关,因为很多大学都选择在第3或第4学期让学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学生更愿意在此前为英语付出更多的时间。从调查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外语水平”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双语教学确实可以促进英语学习,因此认为低年级开设双语教学更为合适。

表3实施双语教学的年级

年级 人数 百分比/%

1年级 13 35

2年级 13 35

3年级 5 14

4年级 0 0

均可 6 16

同时,学生认为低年级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也有可能与1、2年级专业课压力相对较轻有关。在“双语课程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的调查题目中,有75%的学生回答“是”。低年级的选择说明学生更愿意把学习负担平均分担到各个学期,而不太愿意在专业课压力最大的3年级和面临考研就业压力的4年级“雪上加霜”。

所以最好从入学开始就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因为此时的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大学教学方式既有陌生又有期待,双语教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也是一种挑战,新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形成也易于培养形成。同时,此时的课业压力、考研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学生有时间精力为双语课程投入,也就更容易有所收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在低年级就开始开设双语课程并不等于高年级不再开设,我们认为应当“双语教学不断线”:双语教学课程应覆盖本科生大学4年的每个学年[1]。这有利于形成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双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当学生对双语教学方式接受之后,双语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高年级的双语学习也就会相对轻松很多,不再成为额外负担。

3.4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

在这一题目中,仅有少量学生选择了公共选修课,而认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适合开设双语教学的学生更多,其中专业选修课的被选率略高于专业必修课,如表4所示。这与调查中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基本一致。

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将专业选修课还是专业必修课设置为双语教学课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按Cummins双语水平模式[1],学习内容越难懂,语境支持越少,对认知要求就越高,因而对第二语言水平的要求也越高。以计算机学科为例, 诸如离散数学、编译原理等内容比较抽象的课程就不太适合双语教学[1]。在我们的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1]中,初步计划包括在1年级开设计算机导论;在2年级开设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现选定为Java程序设计;在3年级开设软件工程和在4年级开设电子商务。其中有两门是必修课。

表4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 人数 百分比/%

公共选修课 1 3

专业必修课 5 14

专业选修课 10 27

均可 21 56

3.5双语教学中的英文教学环节分配

在可以使用英文教学的环节这一调查题目中,我们给出了7个选项:课堂教学语言、教材、课堂PPT讲义、作业、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语言、辅助阅读材料。结果显示辅助阅读材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英文教学环节,有62%的学生选择。其他环节被选中的比例均不超过50%,按先后顺序分别是43%、32%、38%、8%、16%、14%。其中作业被选择的比例最低,这从平时的作业情况也能看出来:中文作业学生愿意做,而英文作业大多从网上下载后稍加整理,甚至不做任何变化,而且雷同现象颇多。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普遍不高的原因:听英语、看英语勉强可以接受,但平时不习惯用英文表达、书写。印度软件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科技大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软件从业人员不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1]。我们要想不落于人后,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培养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双语教学必须不断线,以增进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和积极性。

此外,在有关“双语教学考试形式”的题目中,70%同学认为可外文命题,但最好是中文答卷或允许自由做答,仅有2名学生选择英文答卷。在“讲义中的程序注释更倾向于何种形式”的问题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中文或英文兼中文。这还是反映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的惧怕心理,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信心。这个结果提醒我们,在让学生表达之前,应先给出样例或者模板,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例如程序注释,不能直接讲如何做,而是先给出具有注释的典型程序。另外,还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氛围,而不仅仅是双语教学课程有限的授课时间。例如英语角、英语文化节和英语晚会、英语影视节目推荐和英语广播等[1],使他们的英语水平、使用英语的信心在不断地应用中得到提升。这样看来,双语教学不应仅仅是一门课程的问题,也不应仅仅是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一位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培养计划中一个持续的、多环节的问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更多的投入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创设环境。

3.6双语教师的资格

对于题目10的3个选项――英语国家的专业教师、在英语国家攻读过学位的中国专业教师、在英语国家生活多年的中国专业教师被选择的比例分别为30%、76%和50%。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对学生来说,双语教师不应当只能用英语授课,而应在必要的时候用学生的母语进行解释说明并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因此,有过国外学习生活经历、熟练掌握英语又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中国教师是首选。

3.7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中所列出的5个影响因素:师资、教材、学生、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环境和条件中,学生认为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首先是教学方法与手段,其次是师资、学生、教学环境和条件、教材,如表5所示。

表5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

因素 人数 百分比/%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 54

师资 17 46

学生 10 27

教学环境和条件 8 22

教材 21 58

不管是双语教学还是单纯的母语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成功的教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由于非母语引入所增加的理解难度,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果一味采取填鸭方式,照本宣科读教材或PPT讲义,很快就会使学生厌倦。同时,多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学生更易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问、课堂讨论、课堂小结等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同时采用设计情景进行角色表演以及游戏等方式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双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已经比较普遍,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书本内外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同时丰富的网络资源,如专业学习、专题网站等可以拓展双语课堂的范围和空间,也是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1]。如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中的题目,要求学生使用Java语言完成并在线提交[1]。

3.8对两种“双语教学”形式的满意度

计算机导论采用的是中文教材、对应教材的英文PPT和英文课堂讲授;Java程序设计采用自编讲义讲授,讲义中对重点内容使用中文讲述;对于一般内容则使用英文讲述,同时为学生提供大量英文课外阅读资料。对于这两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学生满意度如表6所示。

表6学生对两门双语教学课程满意度

课程 人数 百分比/%

计算机导论 15 41

Java程序设计 18 49

都满意 4 10

表6表明41%的学生喜欢计算机导论教学形式而49%的学生喜欢Java程序设计教学形式,后者略高些。应当能够说明重点内容使用中文讲述、了解内容则使用英文讲述,并提供英文阅读材料的方法更受学生欢迎些。因为这种处理既保证了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兼顾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4结语

对计算机导论和Java程序设计两门双语教学课程的联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是适应学生基本英语水平,适应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形式基本满意,对双语教学的期望目标也与我们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相一致。依据这些双语教学的调查反馈,我们给出3点建议:

1) 双语教学应注意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满意,才是成功的双语教学。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语言取舍,是双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 双语教学应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虽然这一因素是合格师资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但由于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3) 是双语教学应注意持续性和氛围。“双语教学不断线”的策略能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保证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双语连续性,同时应注意双语大氛围的建设。

虽然距国家教育部提出“双语教学”的开设目标已经有八年多了,但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不可否认,我们在探索这一课题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些弯路,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相信随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努力,双语教学能够成为培养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江爱华.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95-98.

[2] 皮德常.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5(6):25-27.

[3] 秦奕青,佟俐鹃,赵刚. 计算机学科中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9):105-107.

[4] 涂振宇,王萍,徐新爱. 大学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3I模式探讨[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28(6):43-46.

[5] 邹芝. 试析大学双语教学的瓶颈及出路[J]. 教育探索,2009(10):68-69.

[6] 冯君,庄波. “Java 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福建电脑,2008(5):205-206.

[7] 邹光华,王红. 双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 219-220.

[8]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教高[2001]4号文件.

[9] 刘腾红,徐晓璐. 双语教学在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10):12-13.

[10] 孙兆豪,董东,黄文艳. 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探究[J]. 计算机教育,2008(10):3-5.

[11] 鲍承模. 吉姆•卡明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双语教育实践意义[J]. 复旦教育, 1999(2):45-49.

[12] 北京大学. PKU Judge Online[EB/OL].[2010-03-30]. /JudgeOnline/.

Analysis of a Survey on Two Bilingual Courses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and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DONG Dong, HUANG Wen-yan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愈加密切,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基础和灵活运用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大力推行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本文由收集整理才。为了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我院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

一、目前该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械工程材料》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理论,如材料的性能、结构与组织、相图与相变等;二是机械工程材料的实际应用,介绍常用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工艺之间的关系,为工程材料的选材和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因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理论程度并不深,故国内很多工科院校对此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然而,从笔者调研结果来看,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双语教学目的不明确。有些教师把该双语教学课程当作专业英语来教授,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专业术语和语句的理解上,忽视了对专业知识尤其是初学者较难理解内容的讲解。此外,部分教师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理论内容讲解太多,忽略了第二部分工程选材和应用举例,同时未及时跟踪国内外出现的新材料及技术并将其引入到课程双语教学内容,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目标不一致。

2.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目前,有部分高校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一方面,由于国内外教材在知识体系、深度及难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某些章节上如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国外原版教材普遍成本较高,学习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现行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更新较慢且创新性不够。

3.双语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教师仍沿袭“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英语和专业知识,缺乏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当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知识时,老师用外文讲解的时间较长,而学生往往很难接受,久而久之,对双语教学的方式失去兴趣与信心。

4.双语教学师资力量较弱。大部分高校双语教学的老师是一些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年轻老师,教学手段、能力、经验等方面欠佳。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语言方面的教学训练,虽然具备阅读且理解英语教材的能力,能够制作英文课件,但是英文表达传授知识的能力不强,影响课程的双语教学质量。

二、我院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教材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教材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我院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选用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机械工程材料》(双语版)教材。该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浅显易懂,且每一章节后面有相应的“questions and discussions”和“重点内容概述”。教材后面还附录有材料基本参数表和关键术语中文解释,最重要的是该双语版教材还有配套的中文版教材。从两年的双语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反映此教材难度适中,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运用英语阅读和理解专业知识等方面收益颇丰。

2.课件的设计。《机械工程材料》这门课程第一部分内容概念多、知识涵盖面广,第二部分内容为贴近实际应用的工程材料,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增添了一些难度。我们课件的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生动易懂的宗旨,重要概念和定理采用中英文对照,问题与例题的讲解采用传统的黑板全英文板书,课件中插入一些来自教材和网络或者实验的精选图片。这些动画、模型和图片的引入,使所讲的内容更加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还可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与手段。双语教学应该一改以往单向“填鸭式”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单向和交互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始每一次新的教学内容。如讲第二章时,提出“why study the structure of material?(为什么要学习材料的结构)”这一问题引发讨论,然后通过一些图片和数据讲解材料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由浅入深,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学习材料结构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在最后课程小结时反过来回答这一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三、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材。首先,应该把《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双语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借助双语教学模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的锻炼与专业知识的教授双管齐下。其次,合理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注意融合中西方教育思想文化,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2.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双语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有张有弛、教学相长的平台。由于双语教学课程对学生来说难度相对增大,若不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采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课件中多插入一些图片、动画、视频资料等,将课本中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如师生互动法、分组讨论法、趣味竞赛法等。此外,还需注重学生书本理论知识联系工程实际的能力和运用外语思维分析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培养。

3.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师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运用双重语言的能力和先进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为此,我校采取严格审核双语教学教师资格、定期开办双语教学教师培训、举行全校双语教学比赛、设立双语教学教改专项基金等措施有效调动了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积极性,这些措施可为其它高校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提供一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