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开会发言稿范例6篇

单位开会发言稿

单位开会发言稿范文1

会议表态性发言是机关里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文稿,一般在上级领导作出部署、动员或发表其他重要讲话之后使用。对于“大笔杆”们来说,表态性发言篇幅不大,属于不起眼的“小”文稿。但是“小”文稿也有大讲究。

一、定位求准。表态性发言,关键词在于“表态”一词:不能写成领导讲话,向与会人员提要求,也不能写成工作交流,在大会上传授经验,而是重在向领导表态,重点写今后如何抓落实。落笔前应先阅读一下会议通知,掌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以及发言材料撰写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向会议组织者询问更详细的信息,彻底领会领导意图。

二、立意求新。套用当前流行的话语来说,文稿写不出新意,都是在耍流氓。作表态性发言的会议,是领导展现风采、体现水平的重要场合。要体现领导水平,关键环节也是讨巧之处在于有新思想。只有思想观念新颖了,表态性发言才有了灵魂,才能对与会人员有所启发,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篇幅求短。表态性发言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很多会议通知会对发言时间进行明确,如果没有明确,最好向 1

会议组织者询问清楚,以便更好安排发言篇幅。领导发言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0-250字,10分钟的讲话在2000字左右,最好控制在3-4页纸。

四、结构求简。在判断文章结构时,眼睛要比耳朵好使,只要我们“甲乙丙丁”逐层开好“中药铺”,费点力还是能看清楚文章的层次的。但听人说话就不一样了,层次分得太多容易把人绕晕。而且因篇幅有限,表态性发言也不允许开“中药铺”。因此,表态性发言的层次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一层小标题,但小标题下面要说哪几层意思,条理要十分清楚。

五、标题求显。笔者见到的发言材料标题往往太简单,比如“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等等,这样的标题,缺乏个性,过于随意,给文稿减分不少。标题取得好,能够很好地拱托主题。建议大家为表态性发言设计主、副标题,围绕会议精神、从单位职责出发拟制有感染力的主标题,再写上副标题:“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对于印发的发言材料更应如此。

六、切题求快。借会议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工作和成效,可能是很多领导的想法。这个可以有,但不宜喧宾夺主,一般要求在最短的篇幅、最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笔者更乐于提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写法,在第一段就点题,向领导作出鲜明表态。

七、措施求实。表态性发言,态度坚决是必要的,但最

终还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来支撑,否则容易给人造成“胸脯拍得震天响、就是不敢跳泳池”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梳理出几条管用的措施进行汇报,必要时加入一些数据,使内容显得更加具体和实在。

单位开会发言稿范文2

大家好!

早上听了某主任所作的《分公司2010年信息工作工作报告》,又听了某厂、某公司等四个单位的典型发言和卢建龙处长的重要讲话,很受启发。我根据这几年编辑《公司信息简报》的实际以及个人对信息工作的理解,对《分公司信息》稿件的采写和报送提了些具体的要求,希望大家齐心协力,通过办好《分公司信息》,使分公司信息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我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注意消息与信息的涵义及写作上的差别

从XX年开始编发的《信息简报》与刚刚开始编发的《分公司信息》,从刊名上看,仅是在面向的范围上有所扩大了,意义上并无差别。这两份刊物主要的不同在于“信息简报”和“信息”的区分。我个人理解,“信息简报”的实质是以消息的形式报信息,而“信息”的实质应该是以政务信息的形式消息。也就是说,我们原来的《信息简报》兼有新闻宣传和信息两个功能,而现在编发的《信息》则没有了宣传的功能,仅剩下信息一项功能了。因此,以后报送信息稿件,要注意新闻消息与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一般来说,消息中包含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一则消息可能包含非常丰富的信息,也可能只包含很少的信息。由此可知,信息是从消息中提炼出来的,是消息的精华部分。

首先,从形式上看,消息的标题完整而全面,它可以有引题、主题和副题,而信息却只有主题,一般没有副题,而且绝对不能有引题。因此,信息要采用单标题,即只有一个主标题,特殊情况可以有副标题。特别是在正式报纸上,任何消息都有讯头发(如“本报南宁讯,记者某某),讯头用来标明消息的来源,而信息不需要讯头,不需要刻意标明作者获取信息的具体地方。

其次,从内容上看,虽然信息与新闻消息都有导语,且导语的形式大多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也就是在文章开头一段,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其它内容依重要与新鲜程度顺序排列。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们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和最多的信息。但是一般新闻消息的导语或主体部分可以有新闻背景,甚至有一些细节,而信息则要求直接切入正题,不做过多的展开,直来直去,言简意赅。

第三,从语言风格上看,信息语言要求朴实、简洁、明快,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用语,信息讲求一个“短”字,在“短”字上见真功夫。行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求说得多深多透,只求点到为止。因此,对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信息字数虽少,但内涵要丰富,字数少,要求不摆“龙门阵”,只登“豆腐块”。信息短而实,不在乎有多长,三言两语,直截了当,把事情说清楚,抓住主要矛盾,给人以一清二楚的印象即可。而消息则可以多做渲染和铺垫,还有对背景材料的灵活应用。(举例说明――平班公司搭建“七夕”鹊桥)

第四,从作用上看,消息的主要作用在于宣传,而信息的主要作用供各级领导参谋和参考。认识这一点,有利于我们从各种纷繁复杂的消息中选取和提炼对领导有用的信息。

二、信息选材要有足够的高度和视野

一个信息员给上级报送的信息,一般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且深有所感的事件,应该能站在上级领导的高度去选取信息、提炼信息。站在上级领导的高度,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例如,给集团公司或分公司报送信息,就应该清楚集团公司或分公司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集团或分公司领导最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就是要考虑你报的这条信息对全局工作是否有推动的作用、指导的作用、启发的作用等等。因此,信息员要经常注意从上级文件、报纸、电视、网站、信息刊物等多方面了解上级单位的动态,领会上级领导的精神,这样,你报送的信息被采用的概率会高得多。

三、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目前,分公司系统绝大多数信息员都不是学新闻专业的,也不是专职从事信息工作的。半路出家,需要补强新闻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一是要有敬业精神,多写稿、多投稿。只有写得多了,投得多了,才能从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发现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二是要多研究一些信息刊物,特别是你要投稿的刊物,这样才能从中了解、把握编辑组稿的思路,从而能够“投其所好”,报送编辑需要的信息稿件。三是要经常将自己的稿件与别人的优秀稿件作对比研究,从选材、标题到正文的遣词造句,各个部分都仔细对比,反复研究,找出别人文章的亮点,分析自己的问题和差距,并在写作中加以克服和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四是要拿自己的初稿与编辑改过的稿件作对比,看看编辑对自己的稿件作了哪些修改,想一想编辑为什么要那样改,这样能避免稿件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有的信息员经常给编辑部投稿,但采用率很低,原因就是辛辛苦苦写完稿投出去后就把它忘了,不去关心自己的稿件被采用了没有,没被采用的原因是什么,被采用的稿件有了哪些修改等等。五是信息员之间要经常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同一个单位的信息员,经常见面,交流起来方便,互相间不会感到拘束,效果会更好些。

四、要注意克服稿件中常见的毛病

这些年编辑《信息简报》,发现投来的稿件中存在几多共同的毛病,我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工作加以克服和改正。

在选材方面。一是稿件反映的内容不重要。有的稿件,内容常常一个部门或是一个班组开个会,搞个活动,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等等一类的小事,如《发电部二值开展技术培训活动》、《某某公司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准备就绪》、《石头到大七孔电厂检查指导工作》等,这类稿件反映的都是一些常态性的工作,对其他单位没有什么示范、启发的作用的,是不具备“信息”的价值的。二是与企业的中心工作联系不够紧。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和发展,信息稿件应该尽量围绕中心工作选材,其他诸如计划生育、文体娱乐、年节庆典、参观考察等内容的稿件,最好不写。如《某某公司开展计划生育入户排查工作》等。三是信息内容一般化,缺乏独特之处。如《某某公司认真组织听取翟总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讲话》一文,因为集团公司要求系统有视频设备的单位都统一组织收看翟总的这次讲话,报送这样的信息意义不大。

单位开会发言稿范文3

一堆插图手稿卖了350万

赵庆伟,1963年出生在北京,从小就喜欢标新立异,很有“文艺青年”特质。1988年,他花几百元买邮票,倒腾3年后赚了10万元。他在中关村开了一家计算机电源公司,赚到一些钱后,他迷上收藏老油画。

有一次,赵庆伟向一位古玩商收购艾中信的画,也买下了他的手稿。回家后,他发现从手稿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得知古玩商的手稿大多来自旧货圈,他从此便在旧货市场里“寻宝”。

2003年7月,赵庆伟接到“线人”电话,说有家杂志社清理出33箱废旧稿件,每箱1000元,共3.3万元。赵庆伟是个文艺青年,平时也写写散文、小说,在报刊上发表。他当时觉得,这家著名杂志社大规模清理文档,里面极可能有大作家的投稿,于是答应买下来。

当拂去积在手稿上近20年的尘埃后,看到那些泛黄纸片的落款中居然有石鲁、吴冠中、李可染、冰心等名字,赵庆伟的心狂跳不止。惊喜之余,他又感到惋惜:“每篇稿子发表前都要经过6次校对,每一小摞改稿下面都是大师们的原稿。每一处改动,都凝结着大师与编辑的心血。若将它们送到造纸厂打成纸浆,该多可惜呀!”于是,他将这些手稿保存起来。

几个月后,赵庆伟又从一家出版社收了一批“破烂”,其中有大量著名画家为图书画的插图。因为对此兴趣不大,赵庆伟转手将插图卖给了一位海外收藏家,令他目瞪口呆的是,对方居然出价350万元。虽然赚了钱,但赵庆伟心里憋屈,他找到这家出版社的社长,让社长将剩下的文稿好好保存。社长却说:“这种东西根本没必要留着。”这句话激怒了赵庆伟:“现在,人们热衷于收藏玉石翡翠、名人字画,却不在意那些记录着文化与历史的文字、图片。既然别人不要,那我就收。”

街面上虽然也有些专门收废纸的,但都是小打小闹,而赵庆伟则是用麻袋装,用卡车运。他的理论是,量大,收到好东西的概率就大。

自从迷上了“拾破烂”,赵庆伟将计算机公司关闭了,天天拎着一杆特制的大秤,到潘家园和各处垃圾回收站转悠,气得父母大骂他“不务正业”。

手稿无偿归还莫言

从1985年到1995年,北京许多单位拆迁搬家,导致大批的早期文档资料、名人手稿、画稿、书信、日记被当作垃圾扔掉。赵庆伟心急如焚:“什么钱不钱的,顾不上了,先把东西抢救出来再说。”

赵庆伟的“线人”大多是收破烂的外来农民,专门为他从文化单位收废品的有2000多人。他们知道哪里会有赵庆伟喜欢的货,这些东西可能被数十年堆放在北京各大政府机关、科技研院所、出版单位的储物室里。

“每天总有几拨人打来电话,说某某单位又出了捆东西,多少公斤,多少钱,不能验货,要不要?我根本不考虑,让人直接搬过来。”赵庆伟表示,“那些‘线人’把东西卖给废品站,每公斤4元,卖给我每公斤10元。所以我每次一到潘家园,就会有百八十号人围上来,把准备好的货一麻袋一麻袋地装上我的车。”

冰心的《记一件最难忘的事》、丁玲的《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铁凝的《来了,走了》、王蒙的《1984年部分短篇小说一瞥》等名人大家的手稿,就是被这样“收破烂”收来的。

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日子里,赵庆伟仍然一卡车一卡车地收废品,结果他在银行账户里的钱迅速缩水。他租的一幢别墅被破烂塞得满满当当,让人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2010年年底,赵庆伟举办了第一场“小雅・观心”拍卖会,处理一小批“破烂”。拍品中有1.4米长的周思聪素描,有高玉宝《半夜鸡叫》的原稿等,这些东西最后竟拍出了2000多万元的高价。

拍卖会结束后,记者们围上来问:“你打算拿这么多钱做什么?”赵庆伟回答得非常干脆:“买一部保时捷,开着豪车继续收破烂。”有记者调侃,这是一种“行为艺术”,用豪车刺激人们的神经,讲诉一个道理:既然人们用金钱称量一切,那么财富或许就在你扔掉的一袋垃圾里。

早年,赵庆伟骑着一辆“轻骑”,驮着双卡六喇叭录音机,手拿大秤去收破烂。2003年,“清河八家”废品站的人打电话给赵庆伟,说一家出版社要卖出一车的废纸,废品价共计3000元。赵庆伟马上说:“你给我拉来,我给你5000元。”《苍蝇・门牙》的手稿,就夹杂在大堆泛黄的残书烂纸中。

莫言的短篇小说《苍蝇・门牙》是在1986年发表在国内某大刊物上的,是他早期军旅题材的代表作品,后来被收录进多部文集。赵庆伟是莫言的“粉丝”,很喜欢他笔下浓郁的乡土气息,于是将手稿珍藏。

2014年春天,赵庆伟和朋友举办了一个小型拍卖会,全场95件拍品,70多件是名家书稿、手札,其中就有《苍蝇・门牙》手稿。不少人表达了竞拍意向,还没开拍,私洽价格就火箭般地窜到400万元。闻知这一情况后,莫言不想让自己的作品被商业化,希望赵庆伟归还书稿,他准备将其捐赠给现代文学纪念馆。

著名电视主持人崔永元是赵庆伟的朋友,也是莫言的朋友,经他牵线搭桥,赵庆伟和莫言相约见面。二人颇为投缘,赵庆伟痛痛快快地将手稿无偿归还给了莫言。在捐赠仪式现场,莫言对赵庆伟说,当年自己全无保护意识,险些将《红高粱》手稿生火烧炉子。崔永元幽默地说:“10年前,有三个人一起吃饭,一个是我,一个是莫言,还有一个是大江健三郎。现在,那两位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自己应该把当时的场面照下来,保留下来。”

财富或许就在你扔掉的垃圾里

10年前中央美院搬家时,赵庆伟花3000多元买下一捆废品,发现其中一张油画是王沂东的作品。在另外一个文化单位的大院里,他从废纸里买到了价值百万元的董其昌手稿。

说到他开着豪车收“废纸”这个很拉风的举动,赵庆伟说:“保时捷、大秤都是我的道具,我希望它们带给人们强烈的刺激――我炒高了‘废纸’的价格,人们才会懂得珍惜,知道这些废纸带着历史与文化的余温。”

薄薄的“废纸”,在赵庆伟心里重千斤。比如,那张茅以升设计建造、最终又亲手炸毁的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蓝图――当年这座大桥创下很多第一,这是最早的设计版本。这样的宝贝就该在部级的档案馆里搁着,而不该流散在民间。

除收集到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大批文学巨匠的手稿外,赵庆伟还收集有的信函、宋庆龄的批件、郭沫若自以为被烧毁的作品手稿。另外,还有人民大会堂建设工程的详细图片史料、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排练的文字和图片……所有这些部级的藏品,赵庆伟表示将来交还给国家。至于其他的宝贝,他说:“只要是社会认为重要的,我就会把它留下来。”

赵庆伟还收集了自清代到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万张老照片。在北京市郊崔永元电影传奇馆的旁边,有座小院是赵庆伟设立的“老照片档案馆”,展出非常罕见的清代立体照片,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清末人物照,亦有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领袖的照片,包括与电影工作者在一起谈话的留影,还有邓小平与日本天皇、皇后的合影等。当时以每麻袋200元价格收进的老照片,如今单张就能卖到上万元了,可赵庆伟依然守着这个门庭冷落的“老照片档案馆”,仅供专业人员来参观研究。

至于名家手稿,赵庆伟想另建一个档案馆。“当初,我拍卖了一些名家的手稿,主要是为了回笼资金,不是为发财。其实,我手里还有上万份名人的手稿。”

赵庆伟还想办各种文化专题的档案馆、博物馆。比如“中国诗歌博物馆”,因为他手里攥着数万篇诗人的原稿;比如“中国音乐博物馆”,他已累积五线谱原稿数百公斤,以及众多文艺演出团体的广告单、节目单、剧照和录像带、录音带;比如“中国戏剧博物馆”,他藏有数千张戏曲唱片和大量的戏剧脚本。

为了筹集开办博物馆的资金,赵庆伟把藏品送给有经济实力的朋友,只要对方承诺建馆,他分文不取。他把几千件版画给了一个朋友,支持对方建版画博物馆;上万张漫画原稿给了另外一个朋友,因为对方是漫画迷,一心要建漫画博物馆;一万多盘电影胶卷送给了崔永元,放入“电影传奇馆”。

单位开会发言稿范文4

领导讲话稿,是指各级领导人在各种重要会议上作带有指示或指导性讲话时所用的文稿。讲话的领导人,可以是本单位领导,也可以是上级机关领导,还可以是从其他单位邀请的领导。

领导讲话稿不同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而且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和旨意。

(二)领导讲话稿的分类及总体特点

领导讲话稿适用范围相当广泛,种类也比较多。会议讲话稿可分为:

导向性讲话。

会议开始时,就召开会识的背景、缘由、目的、开好会议的要求发表讲话,多是以会议主持人或执行主席身份讲话;会议进行中,就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结合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话,引导与会者用文件、上级指示精神统一认识。

指导性讲话。

在大会工作报告之后,对会议的中心议题作重点阐发,结合当前形势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向与会者提出应当怎样分析和认识一些具体问题。其中往往提出对某些实质性问题的处理原则,具有明显的指示、指导性质。

总结性讲话。

可分为阶段性总结和会议总结讲话。在会议进行中所作的阶段性讲话一般是按会议议程,在转入下一议程之前,就会议已经讨论的问题,针对讨论中的发言、讲话情况作客观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作为阶段小结;在会议结束时,对会议进行总结,提出贯彻会议精神的意见和要求。

按照所参加会议的性质,可以分为工作会议的讲话稿,专题会议的讲话稿,代表大会的讲话稿,座谈会的讲话稿,研讨会的讲话稿,等等。

(三)领导讲话稿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领导讲话稿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标题。

分为简式标题和复式标题两类。

简式标题一般主讲话人的姓名、职务、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省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复式标题由一个主标题和一个副标题组成。主标题一般用来概括讲话的主旨或主要内容,副标题则与简式标题的构成形式相同。如:

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

——在鲁迅诞生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991年9月24日)

正文。

讲话稿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开头部分。

首先根据与会人员的情况和会议性质来确定适当的称谓,如“同志们”、“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学者”等,要求庄重、严肃、得体;然后用极简洁的文字把要讲的内容概述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或者所要讲的内容重点。然后转入正文说话。

主体部分。

根据会议的内容和发表讲话的目的,可以重点阐述如何领会文件、指示、会议精神;可以通过分析形势和明确任务,提出搞好工作的几点意见;可以结合本单位情况,提出贯彻上级指示的意见;可以对前面其他领导人的讲话作补充讲话;也可以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谈几点看法等等

单位开会发言稿范文5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集会上和某些公共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时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从一般意义上说,写作演讲稿时为参加演讲活动所作的准备,从特殊意义上说,演讲稿的写作对演讲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大有裨益。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二、演讲稿的特点

一)有声性

演讲稿是口头传播的文稿,是讲给听众听的,要求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明白如话,说者顺畅上口,听着清楚明白易懂,短时间内能弄明白演讲者的意图。

二)鼓动性

演讲稿是宣传发动群众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具有鼓动性。理、事、情的交融统一,冷静严肃的层层剖析,高度概括的哲理,生动形象的的述事,辅之以热情的鼓动、感人的情怀,造成一种感染力极强的氛围。

三)临场性

演讲稿是供演讲用的,内容要根据听者的反应而随之微调,以适应听众的需要。所以既要有简单的提纲、又要有详细的提纲。在说明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时,要准备几个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以便必要时使用。

三、演讲稿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一)演讲稿的结构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

1、开头

演讲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在演讲稿的结构中处于显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演讲稿的开头,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一般政治性的或者学术性的演讲稿都是开门见山,直接揭示演讲的中心。比如宋庆龄《在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仪式上的讲话》的开头:我为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感到荣幸。

运用这种方法,必须先明确把握演讲的中心,把要向听众揭示的论点摆出来,使听众一听就知道讲的中心是什么,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但这种方法容易显得过于平淡、冷静,很难吸引人。

2)说明情况,介绍背景。

比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三月十四日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

这个开头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作出了必要的说明,为进一步向听众揭示论题做准备。运用这种方法开头,一定要从演讲的的中心论点出发,不能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更要防止套话、空话,败坏听者的胃口。

3)提出问题,引起关注。

写演讲稿的开头,可根据听众的特点和演讲的内容,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考的问题,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这种问题应该新颖、独特,确实能促使听众去思考。

2、主体

演讲稿在开头后要迅速转入主体,这是演讲的正文和核心部分,也是演讲稿的高潮所在,能否写好,直接关系到演讲的质量和效果,内容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结构形式。演讲稿的形式比较活泼,或旁证博引、剖析事理,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或层层深入、或就事论事。结构形式不管怎么样变化,都要求内容突出、问题说透、推理严密、层次清晰、情理交融。

2)认真组织好材料。演讲稿的理论依据和事实论据的组织安排要适当。首先必须保证例证的真实性、典型性。演讲稿不能太长,一般30分钟左右最好。内容要求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构筑演讲高潮,一个成功的演讲,不可能没有高潮。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思想深刻、态度明确,最集中体现演讲者的思想观点。二是感情强烈,演讲者的爱恶、喜怒在这里得到尽情宣泄。三是语句精炼。

如何构筑演讲高潮呢?

首先要注重思想感情的升华。必须在对某个问题有较为深刻全面的分析、论证,演讲者的思想倾向要逐渐明朗,听众也能逐渐领会演讲者的思想观点,并有可能在与演讲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构筑高潮。其次要注意语言的锤炼,使用排比反问等句式增加气势、也可借助名言警句把思想揭示得更深刻。

3、结尾

结尾时演讲内容的自然结尾,是演讲稿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给听众的印象,往往将代表整个演讲给听众的印象。言简意赅、余音绕梁、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思考和回味。

写结尾时常犯的毛病就是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画蛇添足,要么就是套用陈词滥调,更有些人在本来已经讲完后,又唠叨几句“我讲的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之类的话,势必让人反感。

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对整个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单小结,或以号召性、鼓动性的话收尾,或者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等等,了解他们的愿望、了解他们所关心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2、观点鲜明,感情深厚

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主张什么、讲什么道理,反对什么。理性行文、以情感人。

3、行文变化,富有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让人感觉到呆板、单调和乏味。

4、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演讲稿是由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个要素构成,而在这些要素中,语言又是最重要的。

1)要口语化,口语不是指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

2)要通俗易懂,要让听众听懂

3)要生动感人,语言要形象、风趣幽默,要注意深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

单位开会发言稿范文6

“改文风、改会风、转作风”坊间热议多时。文风、会风如何改?其实关键还在于转作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者心离百姓越近,文风才能越正,会风才能越纯,讲起话来才能很感人。

过去一些人一提开会就头疼,领导台上讲,参会者台下开小差、玩手机、打瞌睡。追其因,不是大家不爱听,主要是讲话太繁杂、太冗长、太空洞。君不见,曾有网友总结出为官“空话连篇”的“万能公式”,如: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甚者还有人总结了一个“领导讲话万能模板”。据说无论用到什么单位,什么会议上,只要变换单位称谓即可就用,且百试不爽。试想,这样的“官话”“套话”听者怎能爱听?开会怎能管用?百姓怎能领情?

开会的目的说简单点就是统一思想、解决问题,“功”不在会场在会外。1930年5月,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如:“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注重调查”“反对瞎说”。把调查形象地比喻为“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其实,调查对于为官者来说十分重要,调查得越深,问题才能掌握得越准,开会发言才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一言中的。

十后,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观后感时。没用讲稿,所言条理清晰,简练务实,当时总书记带头“脱稿讲话”一度成为坊间美谈。有人提倡“脱稿讲话”,也有人担心“脱稿讲话”,更有人害怕“脱稿讲话”,总认为万一说错话,留下把柄怎么办?其实“脱稿讲话”考验的是为官真功夫,并非练练口才,喊喊口号,语言真正的力量,源于思想的沉淀、实践的启发、责任的升华。我们常说,言之有物,文由心生。心里装着什么嘴里才能讲出什么。为官者多出“庙堂”,心在“茅舍”,才能感知百姓冷暖深,把握群众诉求准,讲起话来才能具体实際,生动管用。

其实,会议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凝聚共识的一种重要形式,不能没有,有的会议可精简,有的万万精简不得,更不能“一刀切”,如把“改会风”简单理解为缩短会议次数和时间等。这其实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再现。会议服从内容,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比如在国外,针对某个事项,白天没有开完,夜里挑灯“夜战”者很多,他们可以在会场上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可以互不相让进行激烈的辩论。其实,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在反复交锋中才能产生“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