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6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1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鉴于此,我这样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去看看,看看那里都有哪些有趣的比赛。”(播放课件)

接着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谁会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呢?”此时同学们兴趣高涨,会纷纷举起小手:“老师,我认为小熊会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随后教师说:“那好,让我们继续观看比赛,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播放课件)

通过上述情况从而导入新课:“为什么圆的车轮走起来又快又稳?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圆。”(板书课题)伴着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开始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本节课的新知识分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1.动手实践,探究圆的特征

第一步:做车轮,尝试画圆;

第二步:安车轴,认识圆心;

第三步:装钢丝,认识半径;

第四步:认识直径;

第五步:解决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掌握圆的画法

教师简介画圆的三个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画圆。接着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要保持不变,从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精心设练,应用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三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1.基本题;(每人发一张答题卡)

2.拔高题;

3.拓展题:在一张正方形纸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想一想,如何找出圆心并画出半径呢?)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出色,请大家说说收获。”

最后布置作业:圆以它独特的魅力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回家后用圆规编辑出美丽的图案。屏幕显示各种美丽的图案。(教材61页第10题和教材59页的图)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简单明了地体现本课的重点内容,为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画圆:1.定圆心;

2.定半径;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2

(一)说课内容

《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2)学会用圆规画圆。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折叠、自学等方法掌握圆各部分名称,通过画、测量、比较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初步体验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因为这是今后系统地学习“圆”的知识的重要基础。又由于学生操作能力不强,手拿圆规的协调能力较差,画圆有困难。因此,确定圆的画法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圆规、直尺等

二、教法、学法

1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3 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六个教学程序:揭示课题-感悟新知――探索新知――综合练习――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一)揭示课题

1 教师板书:圆。提问:看到这个字能联系到生活中的哪些事物?

2 联系生活.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圆(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感悟新知

1 小组合作,用教师准备的工具画圆,看看哪一组画圆的方法最多。

2 反馈结果并请同学来评价,通过评价发现用圆规画圆更精确。

3 着重介绍用圆规来画圆。

4 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圆,教师协助。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一个圆,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多种工具创造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

(三)探索新知

1 认识圆心:(1)提问: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引出圆心;(2)找圆心。小组合作在准备好的圆上找出圆的中心。教师总结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用圆规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

设计意图: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而不是替代他们去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们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说明他们所获得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评价总结。

2 认识直径:(1)通过圆纸片上的折痕,引出直径;(2)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直径的特点,总结出直径的定义;(3)通过画直径比赛引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特征。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定义得以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3 认识半径:(1)简述套圈比赛。提问:为什么进行套圈比赛要站成一个圆形呢?(2)学生初步得出半径的特点,教师概括总结出半径的定义;(3)比赛画半;(学生会从上次画直径比赛中得到经验很快发现同圆或等圆中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两次比赛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4 通过观察得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 小练习。

6 回忆画圆的方法,并且通过尝试题,教学固定半径的圆的画法。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之后,再次回忆圆的画法,使学生更加明确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巩固学习成果。

(四)综合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部分通过一些拔高练习达到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有机地配合新知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做习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五)全课总结。

提出问题:“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学过的知识,不但使学生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主角”意识。

(六)拓展延伸

1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3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明确画圆的方法,在活动中逐步熟练用圆规画圆的技能。

3.利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化手段,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4.在“用圆规设计美丽图案”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美,初步激发创新意识。

1.拿出圆形铁环,提问:这个铁环是什么形状的?

2.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有圆?

的确,很多物体都有圆。

3.圆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平面圆形有什么不同吗?

围成这些图形的线有什么不同?

这些平面圆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围成圆的是曲线,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4.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还有很多有关圆的知识有待大家探讨研究。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圆。[板书课题]

(一)认识圆心

1.你会画圆吗?利用你带来的工具画圆。

你们是怎样画的?(1)用圆规画(2)用实物描画

2.两种不同画法画圆,除了大小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你仔细观察。

这一点就是圆心用字母0表示。[板书:圆心(0)]

3.发给大家的圆片上没有标出圆心,你能想办法找到它吗?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讲讲。

(二)认识半径、直径

1.除了圆心之外,关于圆还有很多重要的概念,让我们通过自学来认识它们。

根据要求自学课本p107

(1)认真看书,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划一划,读一读。

(2)理解概念,在圆形纸片上标出这个圆各部分的名称。

2.汇报自学情况

(1)通过自学你认识了哪几个概念?

半径(r) 直径(d) [版书]

(2)什么叫半径?

什么叫直径?

3.这些概念你理解了吗?对照概念来判断。

4.通过两组判断我想同学们对半径、直径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不看书,配老师的图说概念。

(三)认识半径,直径的特征。

1.在你自学过程中,注意到书上还给大家提了一些问题,谁来读一读。

想一想:

(1)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2)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先仔细想一想,也可以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交流一下。

2.汇报讨论结果:

你们都有哪些发现?

(1)你们怎么得出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这个结论? [版书]

画.折.看屏幕。

(2)直径也同样可以用画量的方法得出结论,看屏幕。

(3)半径,直径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版书]

(4)为什么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小结一下。 [划线]

3.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和需要提出来大家讨论的问题吗?

我们见过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段动画片。

你们能结合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这是圆规,大家都知道它可以画圆,到底怎样画呢?大家来试一试。

1.用圆规画几个任意大小的圆,完成作业纸上第一题。请一位同学上来讲讲.边讲边画。

注意画圆心 (1).定两脚距离。 (2).旋转一周。

2.用圆规画圆规定大小的圆。

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拿两张作业纸对比.大家来评判.怎样画呢?谁来演示一下。

强调:圆规两脚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利用我们的圆规和五彩的蜡笔。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就请同学发挥想象,也来设计几个图案.设计好了,就贴到黑板上来。

今天同学们凭自己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捕捉到了数学中图形的美。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再多画几幅,相信大家会有更多更新的创作。

总评: 圆的认识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十一册的内容。它是从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发展到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的一个转变.教者的设计致力于:

1.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法上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优化,体验更多成功的喜悦。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4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自主解决某个特定的数学任务,核心思想是引导让学生积极地解决问题,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

1.学情和教材分析。“圆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后。学习内容由直线向曲线转变。日常生活中,学生常遇到圆形的东西,对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圆,理解“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学会利用圆规画圆。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圆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发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与课本的联系,感受“圆”的美。

3.教学设计。笔者观察到,学生在体育课上常一起“抢”足球、篮球之类的体育用具。由此,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想象一下,我们班所有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一个足球放在操场的中心,老师发出口令后,所有同学一起去抢那个足球,先触碰到足球的同学就是游戏的获胜者。为保证公平,同学们围绕足球怎样站才最合理?你能不能试着把自己的设计画在作业本上?学生在思考时,发现以前所学知识不能直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产生了认知冲突,思想的创造性被激发。这时,可能有同学开始相互讨论,还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开始看教材内容,教师不能予以干涉,应激励这些同学边看边想,寻求答案。当大多数同学得出答案,并开始画“圆”时。教师可以抽成绩好的同学起来告诉大家他(她)的思路和想法。到这一步,学生已经对圆有了相当深的感性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激发。教师应立刻组织学生画圆并讨论: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思考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方法

在“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一般过程有以下三步。

1.任务设计。设计任务应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前文的例子中,任务内容和目标是结合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因如此,该任务设计在教学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展开任务。展开任务是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多的干涉学生。前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相互讨论和主动看书两种情况,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师不但没有干涉学生,而且鼓励学生继续他(她)的学习方法以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

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是不一样的,在解决任务时也会出现快与慢的差异。此时,应提倡由“先进”学生引领“后进”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探究方式展示给同学们,这样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3.任务反思。本文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了任务反思,对感性知识做出了理论归纳,明确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相关概念。当然,反思不一定非要明确概念不可,应根据具体的任务安排反思内容。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上文的举例和分析已经表明,任务设计教学法的使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些常出现的问题会对学生自主学习造成严重干扰。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5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深化与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的知识作适当的“分解”“降格”处理。

所谓“分解、降格”处理,就是把新的知识分解成几个小点,使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顺利完成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先让学生把圆形模块分成两个半圆,再把每个半圆等分成8个扇形,然后把分开的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图形,让学生认识这是一个已学的什么图形(长方形),再让学生找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圆上的什么,最后让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化简得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对圆面积公式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如教学“圆柱体认识”这一课时,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其分类,并叙述自己分类的理由。

2.教师拿出几个底面是圆的圆台、圆锥、圆柱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圆柱有什么特点。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得出圆体的特征。

4.让学生用纸板做圆柱体,得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圆柱体的表面是由两个等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发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认知欲望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认知欲望与课堂参与是不可忽视的,而学生的认知欲望是学习知识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认知欲望,激发学生参与欲。

如讲“圆柱体表面积计算”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表面积能计算出来吗?学生都动手动脑来进行,将圆柱体的表面分解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通过这样的设计,层层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欲望,使学生处在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前提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到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这样四个题目:

1.粮库有90吨大米,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

2.粮库有一批大米。运走了,恰好是30吨,这批大米有多少吨?

3.粮库有一批大米。运走了,还剩60吨,这批大米有多少吨?

4.粮库有一批大米。第一天运走全部的,第二天运走全部的,还剩57吨,这批大米有多少吨?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6

一、创设情境,形成表象――“变化图示”策略

学生的认识从情境开始,并在情境中得以深入和发展。认识性数学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情境性活动,情境性活动最容易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对象时,首先要创设适当的活动情境,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知数学对象。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实物展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趣味故事和问题思考等等。在运用这些方式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初步抽取学习的数学对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学习内容的表象。

活动一 整体感知圆锥,形成初步认识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圆锥,但对圆锥的特征的感知较少。要认识圆锥就不能直接讲圆锥的特征,而要先从身边接触的圆锥开始,逐步引入新概念。教师出示教材锥形建筑、舞台聚光灯照射的锥形区域、精美的圆锥帽,然后再出示圆锥体铅锤体、圆锥型漏斗等实物图象。教师指出这些是圆锥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出这些圆锥体图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呢?学生可以通过举手抢答的方式来回答。教师即时评点学生所举例子,纠正其中不正确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正确感知圆锥图形,形成初步认识。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材料与环境。

二、抽象特征,初步理解――“固化表征”策略

引入概念仅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为了使学生真正达到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教学中还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概念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概念,以此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学习内容的表象,并固化抽象出的概念特征。

活动二 抽象圆锥特征,建立所属概念

学生观察、触摸圆锥体模型,感受圆锥体有几个面,并指出侧面、底面、高、顶点、底面圆心。由教师示范或学生亲自动手拆开圆锥体纸模型,认识圆锥体侧面是扇形,讨论高在展开图中的位置(无位置),明确扇形的半径不是圆锥的高。用几何画板软件在大屏幕上展示圆锥体立体图,分别突出显示底面、底面圆心、底面半径、底面周长、底面直径、高、顶点,同时标出字母。标注了各部分名称的立体图缓慢从多方向旋转,展示高、直径的空间位置。

在该活动中,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动画图直接让学生认识圆锥体各部分,初步认识圆锥体的各种视图,抽象出圆锥体各部分的特征,在头脑中固化圆锥的底面、侧面、高等概念,为后续深化认识圆锥图形奠定基础。

三、突出关键,解决问题――“深化探究”策略

学生在头脑中“固化”数学概念的特征后,对数学概念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但这个认识可能是粗燥的,不完整的,或者表达不够准确,再或者是在头脑中并没有留下深层次的理解,不能抓住概念的最本质内容和关键点,此时,教师可以从正面或反面设计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对概念理解的疑难点、关键点深化探究,让学生从更深层面、更特殊情况、更一般情况或更本质方面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

活动三 深度认识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环节1: 测量圆锥体底面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圆锥体模型。让学生测量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大约是多少厘米(精确到1厘米)。三位同学协作,动手测量,并统一记录测量数据。最后由学习小组讨论测量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度的方法,说出步骤和理由。

学生通常会总结出方法:用两个三角板(或两块硬薄板)和一把直尺作为测量的工具。测量时,用两个三角板(或硬薄板)作为夹板,分别去夹住圆锥体的底面直径部位和高,用直尺分别度量底面直径和高度。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指点方法,测量圆锥底面直径和圆锥高时特别指出两个夹板及直尺的位置,即注意保证两个夹板呈平行关系,直尺与夹板面垂直,度量数据时还要注意减去没有刻度的0.5厘米。

环节2 :认识圆锥体各种视图。

多媒体演示圆锥体(侧面红颜色、底面蓝颜色)上下翻转的过程,突出正视图(红色三角形、俯视图红色圆)和由下往上看到的视图(蓝色圆)。

多媒体演示正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是一个圆锥体。绕另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也是一个圆锥体。分别闪烁显示底面半径和高。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个把一张直角三角板的硬纸贴在木棒上的模型,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如图4)。

最后,让学生画圆锥体立体图(可以是透视图,美术课已经学习),特别标注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生在环节1中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对圆锥体的高、底面半径等加深理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积累测量的基本活动经验,实现个性化学习,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在环节2中,学生进一步感知圆锥体的特征,认识圆锥体的各种视图,学会画圆锥。这两个环节对学生深度认识圆锥所属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理解――“强化认知”策略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学生初步接触概念后,还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概括、深化的过程,以逐步形成概念。通常由教师精心安排能巩固概念的计算、判断、解答等难易适度的问题来练习,或者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四 识别特征概念,巩固概念认知

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后,学生已初步建立了这些几何概念,然后安排“做一做”,出示几种不同形状、位置的圆锥物体,让学生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安排拓展阅读(“生活中的数学”)和课后两道配套习题来巩固圆锥及其相关概念。

以上四个策略是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性活动设计的一般策略,用图示(图6)概括如下:

由图6看出,认识性数学活动设计策略具有一定的程式结构,体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解到应用的逻辑过程,遵从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设计以及组织学生数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着力于突出数学的本质和强调高层次数学思维参与[2],即活动要突出数学本质和富含数学化的过程。这样做的教育意义在于:学生通过亲历数学活动过程,能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地从数学本质上把握数学对象,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提高数学素养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精神等。在对认识性数学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要特别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要遵循现实性原则,即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开展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现实”;第二,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活动过程要从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数学本质,即正确的数学表达,理解概念,认清新概念和已学概念间的关系;第三,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此外,在数学认识性活动中,我们要特别引导学生达到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必须能从许多事物、事件上或情境中认识、抽象出它们的共有特征;二是学生必须能够辨别与概念相关或不相关的标志,以便进行区别、归纳[3]。这两个条件都是从学生角度提出的,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性活动对其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点拨,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组织认知活动,以便让他们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 潘洪建.关于活动学习几个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