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范例6篇

城乡文化

城乡文化范文1

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尤其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农村地区特别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城乡差距不但不能缩小,还会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无法真正建立。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由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不仅导致各种愚昧落后现象大量繁衍孳生,同时还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育文明风尚,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为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文化功能布局,凸显优势区域的带动力。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规划是前提。要结合区位优势、资源分布及资源特色,合理规划城乡文化功能布局,构筑城乡文化水平发展新格局。具体地讲,城市地区应以发展高档次、高品质、高水平的都市文化为主,促进城市文化提档升级,发挥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带动作用;城市周边地区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和辐射较多,应充分发挥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打造城乡文化互动发展的承转带;农村地区重点是挖掘、保护传统文化,培育、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力。文化基础设施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加强以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示范户为基础的城乡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城市重点推进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及文化示范户的培育,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活动载体,形成文化资源的整合力。拓展城乡文化互动载体,有效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建立城乡文化帮扶对子,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农家乐”、“农村文化社区行”等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活动。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壮大本土的文化科技卫生队伍,丰富拓展城乡节庆活动载体带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产品的供给力。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村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的文化产业要主动在乡镇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和乡镇要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增强互动发展的持续力。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持续互动共荣的关键。要依托重点文化产业和项目,吸纳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实施“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培育工程”,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开展定期免费培训。积极支持民间文艺表演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带头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实施六大工程,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实施有线电视、无线广播电视和直播卫星,扫除覆盖盲区,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彻底解决偏远地区农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推动城乡广电事业协调发展。

二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家书屋”网络三合一的办法,整合文化信息资源。

三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有计划地引导各镇、村自己创办“农家书屋”,鼓励建立“农户书屋”,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四是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拓展工程。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设,同时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推动文化阵地拓展。

五是实施“文化村村行”工程。积极开展送精品畅销图书、中外经典电影、本土优秀文艺作品下乡活动;大力实施电影惠民工程,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深入开展“图书阅读赶场天”活动,组织内容健康、实用性强的农村文化、卫生、农业科技图书到镇街巡回展销。

六是实施特色文化培育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开发。精心策划具有地方鲜明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大型文化活动,全力打造节庆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等产业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四、健全四项机制,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领导,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领导小组,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拓宽投入渠道,建立有效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确保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保证区、镇街、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文化活动设施,经营文化娱乐场所。通过拓展文化发展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城乡文化范文2

一场场汇演为人民放歌

润物无声传递文化幸福

点滴之处彰显人文情怀

“欢乐城乡”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为人们奉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正月十五闹元宵,鼓乐喧天庆佳节。2月6日元宵节当天,“欢天喜地闹元宵·我们的节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正定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这是继“红红火火过大年”之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第二次“我们的节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演,此后又陆续在清明、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分别举办了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主题文化活动。

除了在传统节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外,“欢乐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还涵盖了戏剧、书画、摄影及特色文化广场展演等多种形式。这一全省性文化活动旨在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更有力的文化支撑。

为了更加突出为民服务的特点,活动深入基层,走进城市社区、农村、校园、企业、军营、工地等,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规模上更加扩大,力求比以前办得更有活力、更有影响。

省会石家庄今年继续举办 “引进高雅艺术演出”、“千场电影进社区 万场电影进农村”、“一月一名剧”等品牌文化活动,“夜经济、夜文化、夜生活”主题文艺调演活动由每周两场增加到每周四场。

邯郸市继续实施“欢乐乡村”农村文化推进工程,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展示等形式,为农民群众量身打造“田野之歌”农民合唱赛、“布谷之声”农民歌手擂台赛、“说唱脸谱”农民戏曲票友大赛等多项活动。

城乡文化范文3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功能:乡村图书馆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消除城乡文化发展差距.瓦解城乡文化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民文化权益平等,城乡文化资源自由双向流动,城乡各自优势文化互补互惠共赢,从而达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前提。但当前城乡文化差距明显,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1.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乏力。文化权益是人民创造文化和满足文化精神需要的权利。包括享有文化教育、参与文化活动和文艺娱乐活动,享有社会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务等内容。虽然农民物质生活有所提高,且有更多的闲暇,但是由于文化设施不足,国家提供的文化产品偏少。农民的文化权益难以实现。

2.农村文化传承堪忧。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一动一静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厚重与灵动。学界形象的将农村文化视为中国文化蓄水池。但是当前由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农民中的文化中坚迫于生计流入城市、文化观念滞后等,农村文化“蓄水池”的水位迅速下降。

3.农民文化需要实现困难。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农民精神需要的满足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农村文化书籍的缺漏、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不足、文化体制机制不到位导致农民文化需要不能转化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

二、乡村图书馆在城乡文化一体化中的功能

1.沟通城乡图书馆的桥梁。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文化资源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是文化资源的当然组成部分。乡村图书馆的存在就为城乡书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对应点。也方便了城乡图书馆在馆藏信息、管理信息、社会效益、更新需求等方面的交流沟通。目前,由于城乡文化鸿沟,城乡图书馆之间资源流通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单向度。城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尚待建立,但即使信息能正常交流,由于目前条件所限。基于信息交流所反馈问题的解决不可能立刻进行,这既受限于机制不健全,更受限于资源匮乏。当前,应统筹城乡图书馆,建立相关平台,通过常态化和非常态化的机制:如网站、讨论会、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

2.衡量城乡文化差距的晴雨表。媒体常用“巨大差距”“文化鸿沟”等来形容城乡之问的文化落差。这些定性描述,有些是从“城乡差距”中想当然推导出来的,有些是从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想象得到。这种没有实证基础的推导或想象。与唯物主义的一个常识相违背:经济的落后并不必然对应文化的落后。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城乡文化差距是城乡之间文化事实的客观的定性的描述。但是仅仅满足于定性描述是不够的。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不能止于定性,必须有基于数据的定量动态分析。而乡村图书馆的存在为城乡文化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平台。为收集城乡公民人均公共图书、人均文化设施、人均公共图书有效使用等数据提供了便利。进而为城乡在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数字支撑。令人欣慰的是,乡村图书馆已于2012年达到了全覆盖,满足了全国“书有所阅”的要求。也使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城乡图书馆的定量比较成为可能。为具体分析城乡图书公共资源差异、原因、存在问题提供了数据基础,为实现城乡图书资源的基本平等,保障农民的读书权益提供了条件,从而给打造城乡文化一体的公共阅读网络展现了希望之光,预示全民阅读全新时代的到来。

2.为城市文化资源倾斜提供文化容器。实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必然要求从城乡一体化角度统筹安排和宏观规划文化资源。因此,加大资源倾斜、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增加农村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是“识时务”之举。文化资源有不同的分类,其资源的倾斜应该最终流动到作为文化主体的农民手上才能契合初衷。一些无形的资源譬如在媒体中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对有些资源的倾斜,就不那么简单。譬如对于农村题材的优秀剧本经改编由农民自己演出,就要看自身情况而定。即农民有闲暇、有兴趣甚至有一定的文艺细胞,否则此类资源的倾斜如无对应的合格容器,只能空怀一腔热血而已。同理.图书管理人才、图书管理经验、书籍、经费如果没有相应文化容器,也将落得同样的下场。有志于乡村书屋建设的文化志愿者也将发出空有一身抱负而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

3.为以城带乡文化联动机制提供支撑点。在文化资源方面,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典型表现是,把城市和农村当成各具自身特点的文化区域来看待,在两者的态度上,就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要打破文化利益分配格局固化的藩篱。但是城乡文化一体化需要相应的理念、人力物力、体制机制的要素才能运行和落实。其中以城带乡的城乡联动机制就是相关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论题的思路而言,城乡联动应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生态的以及文化的,即城乡文化联动是城乡联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乡村图书馆建设为城乡文化联动提供了物质支撑点。使体制机制的运行有了文化设施保障。乡村图书馆在农村遍地开花后,充实了农村文化设施,使农村文化设施结构更加合理,为城乡图书馆的联动提高了联动所必须的两极中的另外一极。

4.为城乡文化帮扶提供抓手。在当前市民在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权益保障都远高于农民的背景下,城乡文化联动就有其目标倾向性。就机构来说,有民间组织和官方机构。就对象来说,打造农村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带薪培训农民、轮训文化骨干等;就帮扶的内容来说可以是无形的精神鼓舞、经验分享、理念灌输,也可以是经费支持、物质捐赠、演出下乡、农村题材剧本赠送、文艺队伍的组织、文艺人才的选拔与培训等等。其实,不管就机构、对象或者内容的文化帮扶来说,乡村图书馆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乡村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本身就是农村图书馆体系末梢的优势,掌握农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分布、文化需求结构、农民文艺组织队伍的现状、农民的文艺爱好等等。为城乡文化帮扶提供必要的资料、场地以及中介,从而起到文化帮扶抓手的作用。

5.为城市的文化辐射带动作用提供文化接受器。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辐射都是受欢迎的。特别是在强国与弱国相邻时,所发生的文化辐射可能会导致弱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但是在文化同源且文化辐射可控的条件下,则文化的辐射是必然且应受欢迎的。首先要控制辐射的程度,农村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辐射农村文化,不等同于代替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中传统的手工艺、民俗风情以及历史人文遗迹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应予以保护和发扬。其次,引导辐射内容,不要将铺张浪费、破坏生态等城市病态文化当成城市常态文化辐射进农村。只有这样城市文化对于农村的辐射才不殃及农村文化的独立与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带动作用。当然城市文化辐射并不必然引起所期待的文化结果。理想结果的发生需要离不开辐射对象的开放性、文化素质现状以及对文化本身缺失的意识,也需要与此关联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以及文化机构的健全性。文化站、书屋、书室、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不仅可以接受文化辐射的影响、固化辐射成果,而且能作为辐射的中转站进一步向周边辐射,达到城市文化辐射的最佳效果。

三、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农家书屋的建设路径

1.建立点对点帮扶机制。作为农家书屋的乡村图书馆为数几十万,加上乡镇图书馆、图书室应有上百万之多,而城市图书馆数目也为数不少。如何真正落实城乡图书馆之间的帮扶得“费思量”。可以采取包干、划片、点对点的方式展开。所谓包干,一般而言,中国的城乡地理分布结构大体是“农村包围城市”,譬如A农村包围B城市,则A农村由B城市负责,然后将A农村划分为甲乙丙丁等片,城市以其自然区划为主,CDEF区等。相应的,C负责甲区、D负责乙区、E负责丙区、F负责丁区……,依此类推。相应的区对应相应片内的乡村图书馆。当然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一对一。但大都是一对多。在点对点的帮扶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双向选择机制。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文化资源的余缺程度等实际,来决定帮扶对象。然后确定分阶段的计划、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等。

2.建立相互开放资源机制。不管是乡村图书馆还是城市图书馆都存在图书流转迟滞,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而城乡公民一定程度又具有求异心理。因此,相互开放图书馆就有可行性和现实基础。所谓的相互开放,就是城市图书馆,对农村读者来者不拒,为其提供同等服务。而乡村图书馆因其新生事物和馆藏的特色,也能一定程度的吸引市民的驻足,因此,农家书屋也可以对非本村人尤其是城里人开放。为了促进城乡图书馆的相互开放尤其是城市图书馆对农民的开放,可以引进评比机制,通过单位时间内图书馆的农民阅读量来划定名次,以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更加开放。这既可以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也间接的促进了交流。使用过城市图书馆的农民会将曾经的体验、感受、意见和建议带回农村,对于农家书屋的完善和发展不无帮助。

3.建立城乡图书馆联动机制。城乡图书馆联动是城乡图书馆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帮扶也好、沟通也好,都需要常态化,否则就是一阵风,在两者间建立联动机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就机制的具体内容而言,当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管理人员对流锻炼机制,即城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到乡村图书馆参与管理,乡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到城市图书馆学习锻炼。通过这种对流锻炼机制,促进双方相互了解,提升农村书屋管理员管理水平。其二,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当前,主要是用城市富余的图书支援乡村图书馆,待农村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将一部分有乡村特色的书籍充实城市图书馆,达到城市图书的多元化。此外,还有管理经验分享机制、农家书屋馆员培训机制等等。

城乡文化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现状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所谓乡村文化,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和乡土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

(二)乡村文化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城市小区的模式建设新农村,导致乡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流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使得乡村文化以惊人的速度衰落,当代媒体的渗透和经济二元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本以乡村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以及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刻不容缓。

二、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导致乡村文化流失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人口就被分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城乡分割,城镇人口居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就比农村人口拥有更多的权利,城镇居民比起农村人口有着更加优越的基本生活条件,精神文化也相对丰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还不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进一步发生了巨变,乡村文化进一步受到了冲击。

(二)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够

1、政策制度制定中对乡村文化的安排不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体现了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但是这些描述只是倡导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入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并没有在保护乡村文化,乃至农村文化建设上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制定一些规划性的政策。

2、决策咨询中缺少人文学科学者的参与。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召集的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决策咨询、规划设计或者研讨会议上,能够进入决策者视野的大多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很少看到人文学科学者的身影。

3、政府对乡村文化的财政投入较少。资金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没有资金的支持,乡村文化就难以得到保护与传承。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改变

1、农村基层文化队伍薄弱,人员短缺,素质偏低。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工作人员中拥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只有初级职称。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懂乡村文化,民俗音乐知识的公务人员也较少,导致在乡村文化保护过程中难以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乡村文化活动也难以展开,使乡村村民更是对乡村文化失去兴趣。

2、乡村村民保护当地乡村文化的意识淡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性原则被利益性原则取代,进一步加深了农村传统风俗的危机,许多民俗仪式,如各类手工制作(脸谱,木版年画,剪纸等)乡间技艺绝活,山曲民歌等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找不到传承的对象那些在老一辈村民眼中视为珍宝的文化遗址,民间风俗,手工技艺,被新一代年轻人看成对封建愚昧的附庸。乡村世俗化动摇了传统乡村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在价值观念上面临着巨大威胁。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乡村文化流失的一个其中原因就是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导致乡村村民进城务工。各级政府要通过一定的产权保护和制度激励,保护乡村文化,为市场,社会力量提供乡村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非盈利组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更多的乡村精英能留在乡村,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谋划策。

(二)建立和健全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的措施

1、多领域学者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乡村文化。首先,政府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进度,规划者要改变政绩观,不能一味追求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而忽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其次,要制定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加大人文科学学者的参与程度。最后,加快进行乡村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和评估“乡村建筑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城镇建设拆迁前及时做好调查,测绘,评估和保护规划工作,对具有较高价值的村落应实行紧急保护,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2、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基。首先,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中不仅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的原则,也要立足区域文化特点,使农耕文化底脉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现实合理衔接。其次,农民市民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真正的市民化农民应该具备相对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提升农民素质不能靠简单地压制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应该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

3、建立支持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产品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其次,完善针对乡村文化的税收机制,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传统文化。最后,政府还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贴息等金融手段,促进金融资金支持乡村文化的发展,开发各类优势文化资源,传承有意义有价值的乡村文化。

4、重塑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体系,提升村民与村干部的文化自觉。重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乡村文化宣传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要多方吸引人才,大力培养构建乡村文化方面的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政体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首先,要加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再次,注重创新乡村文化繁荣。最后,以城乡互动为重要途径,积极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乡村文化要在能够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城市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在乡村和城市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乡村文化也能汲取乡村文化的民俗气质,削减自身文化的糟粕。

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说过:“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善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其中就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搞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培养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深度产业化发展,同时,提升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关联度,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深度发展,乡村文化重构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龙海兴,曾伏秋等.农村公共服务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城乡文化范文5

【关键词】文化理念 农民市民化 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实践过程中的产物,受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和乡村由于所处环境各异,因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理念。在当前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转型更加剧烈的时期,国家正在通过各种举措鼓励农民进城,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新市民。推进农民市民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促进农民顺利转变为城市新市民,需要考虑取消农村户籍、城乡文化融合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一环就是城乡文化理念的融合。因此,认真审视如何培育城市文化理念、推动农民市民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和农村在生活、社交和利益等文化理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生活理念方面,城市热衷精致生活,乡村倾向乡土情怀。生活方式和习俗是某地文化的直观反映,在生活理念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不同。城市人有着较为规律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安排,能够有精力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去追求更精细的生活方式,更讲究生活的质量和品味。而农村人面对的农、林、牧、副、渔等日常的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村生活更加符合大自然的特性,与自然界有着较大的协调性。以吃饭为例,城市人可能在吃饭的时间安排、菜品搭配、营养均衡、就餐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较多的考虑,而农村人大多只要满足清新可口、分量充足即可,对就餐环境等方面没有过多的讲究。当然,目前有些农村或者有些农村家庭也开始追求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以及城乡互动交流增多,从而造成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渗透所引发的。

社交理念方面,城市重规则法治,乡村重人情热闹。城市是随着人们买卖、交换等各种人、财、物的聚集而形成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形成的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但信任又是交易实现的前提。因此,城市人为提高交流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就需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因此,相对而言,城市人在社交理念方面,更加看重规则,强调规则的重要性。而农村人由于其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大多聚集在一个村庄,村庄相对封闭且大家都彼此熟识,因而形成的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大家会很自然地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遵从不成文的村庄风化,彼此间的交往受到村庄风化的约束和其他村民的见证与监督,因此,较讲究人情热闹。

利益理念方面,城市侧重互不侵犯,农村看重适当舍得。追求价值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利益是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由于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城市人要安排好自己精致的生活,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逐渐形成了城市人较为看重自己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保障利益的最大化,城市人往往通过协议规范各自的利益边界,达成互不侵犯利益的最佳模式。而在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以前的农村及农民都存在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状态中,满足温饱不需要太多的生活成本,所以,农村人往往愿意向亲友邻居馈赠一些自家生产的瓜果蔬菜等,不易产生利益纠纷。

政府要大力引导、积极扶持,将新市民城市文化理念的培育纳入农民市民化体系

由于城乡文化理念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种种不适。要排解不适,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培育城市文化理念,就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和积极扶持,将新市民城市文化理念的培育纳入农民市民化的整个体系。

首先,政府在制定农民市民化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提前预估农民进城可能会需要的支持以及会带来的影响。

其次,政府要在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榕┟袷视Τ鞘形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可以开展相关的城市文化周末讲堂,邀请一些城市文化专家生动剖析城市文化的基本理念,或者请已经市民化的农民“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新市民答疑解惑。此外,要引导城市市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新市民的加入,帮助新市民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一起携手打造美丽城市,建设友好型社区,实现自觉自省。

再次,政府要有计划地提升新市民的就业能力。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政府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搭建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及新市民为主体的各方协同式的就业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对新市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乐业安居,让其在城市长期就业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城市文化。

最后,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将新市民纳入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内。逐渐做好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制度衔接,让其从身份制度上的农民待遇转变为所在城市的市民待遇,从而按照市民的文化模式行事。

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新市民也要主动学习、积极内化城市文化价值理念

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农民市民化之后,就会分布在城市的各个社区,社区将成为新市民的重要生活载体。因此,社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包容吸纳新市民,为新市民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提供指导和便利。首先,城市社区要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新市民,让新市民有机会参加社区活动,并逐渐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次,要注重城市社区的开放性建设,构建城市新型社区。社区是市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场所。要以社区为依托,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本体系,积极探索和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加强其对社区内居民的吸引力、影响力、服务力和协调力,增强社区文化活力以引导新市民实现自我转型和重塑,增强其对城市社区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

新市民自身要主动学习城市文化。农民“市民化”,必须要做好转变观念意识的准备。首先,在进城生活之前,应多阅读一些关于城市文化及其理念的书籍、报刊资料,对城市文化精神有一个前期性的导入。其次,进城之后,要充分意识到城乡之间的文化理念差距,不固步自封,积极融入城市生活,接收新观点新理念。再次,新市民要积极参加城市活动,特别是所在的社区活动,在与其他市民的互动中养成新的行为习惯,积极理解新的行为习惯背后的内在精神。最后,新市民的身份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原有的农村文化不可能完全抛弃,而且农村文化中也有其合理成分,因此,新市民要大胆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将自身原有的农村文化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合理取舍,实现城乡文化理念的积极对接。

城镇化不仅是一项庞大的规划项目和经济工程,更是一次重大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离开了城乡文化的融合,缺失了农民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与接纳,新市民将会难以适应城市生活。良好的城乡文化融合将极大地推动农民市民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城市人居生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扬帆资助计划”课题“人文交流思想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与认知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6YFZZ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董金莲:《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城乡文化范文6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紧缺

一方面,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在教育上的投入资金多,难度大,见效慢,许多领导宁愿把有限的补贴投入到政绩工程上,导致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甚至存在教师工资不到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待遇不高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服务基层农村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专门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紧缺,而且存在编制人员少,人员不到位哦情况。文化站存在人才年龄断层现象严重,没有专门的文化指导,综合素质较低,成为农村文化发展创新的瓶颈。

(二)低俗文化在农村屡禁不止

文化生活的相对滞后造成村民的精神世界普遍比较空虚,农村地区成了许多低俗文化传播的沃土。由于一些创作人员并没有深入过基层,也没有倾听过群众的心声,更不了解农村的生活,作品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低俗文化活动被搬上了农村文化的“舞台”。例如:有些农村的节目是带有鬼神色彩的封建迷信项目,一些表演、唱戏中带有恐怖、暴力和色情项目,等等。不健康文化的传播不但影响了文化在基层农村的建设,也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农闲时最常见的休闲项目就是打牌、打麻将,甚至也成了消遣的娱乐项目。一些也会乘虚而入,由于的传播而导致的家破人亡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农村文化发展现状不容忽视。

(三)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

基层群众是参加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但是农村参加文化建设哦主体意识并不强。近年来,国家提出和规定了一些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如农家书屋、2131电影放映工程等。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文化设施建设的任务与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不相协调的地方,如农家书屋建设,建成后,很少有农民去看书和借书,农家书屋在许多地方成了摆设;2131电影放映工程也是如此,要求21世纪,实现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但农民似乎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农忙时农民并不想看电影。因此,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对农民的实际意义似乎不大。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或生活压力限制,导致农民对公共文化活动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保障自身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导致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重视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干部评价机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基层干部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而且在短期内,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比文化建设带来的更直接,所以很多基层政府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上。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只是体现在各种会议讲话上,文化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应付检查的面子工程,忽视了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发展。对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也远远达不到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投入的1%”的规定,使农村文化的发展也缺少了后劲和活力。

(五)管理制度、体制不够完善

相关体制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在组织体制上,由于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所以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缺乏有效、统一的规划。在评价体制上,评价标准似乎很“客观”地看重文化娱乐场所的建筑面积的人小、藏书量多少、正式规章制度的有无等外在的显性指标,而对文化设施的使用率、藏书的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等隐性指标缺乏应有的关注。文化资源共享等问题也没有相关政策规定。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提高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各地党委和政府应当转变“政绩观”,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农村文化的建设成果可以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各基层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在农村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将文化建设切实纳入到到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之中。

(二)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抓好农村文化建设队伍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吸纳更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或选取文艺骨干深造等方式,为农村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文化建设者的素质;另一方面,对于艰苦偏远地区的文化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提高福利待遇,减少人才流失,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建设队伍。

(三)加强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率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农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树立是农村文化建设者的信念。这就要求政府保障农村优秀教师的供应,加大农村的办学力度和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对于学知识的渴望。在实践中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景观,应该以地方特色为文化载体,鼓励农民自办的文化项目,要充分利用特殊节日和农闲时间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四)多渠道募集资金,建设农村文化

近年来,国家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经费逐年升高。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69.63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16.19亿元。但落实到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资金不足依然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因此应该建立多元化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渠道,除了依靠国家、政府以外,还要吸引外来力量进行投资建设,可以有效减轻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一是政府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经费的投入上应起到主导作用,加大投资的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以吉林省为例,把村级文化活动室、信息服务站、农民夜校建设作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加强部分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使文化活动能创造经济效益,减轻自身财政负担。还要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积极引进企业进行投资建设,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同时鼓励企业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投资。建立多元化农村文化资金募集渠道不但能减轻国家和政府的负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的问题。

(五)建设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制度保障

农村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在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为摆脱体制困扰,我国许多县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一,按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适合农村文化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调动基层管理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建设上。第二,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保证城市文化资源面向农村开放。第四,深化人事改革,对于优秀的文化工作者与关键岗位,在绩效奖励、收入分配上要适当倾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上一篇湿地文化

下一篇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