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艺术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的艺术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的艺术性

医学的艺术性范文1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大学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高校目前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

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如何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医学院校创新人才教育体系,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院校在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医学人才在面对未来的医学发展的挑战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艺术教育特点分析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明确提出21世纪的合格医生除了应具备与时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外,还要突出增强人文精神、交流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能力,这些能力强调医学生在专业教育之外要有更广泛的文化陶冶,进而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提高整体素质。艺术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艺术教育以强烈的感性体验升华医学生的爱伤观念

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性学习”,它以唤起受教育者强烈的情感体验来传授知识,从而影响人的精神面貌、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医学院校通过开设艺术课程能够拓展医学生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获得“真”;通过艺术欣赏能陶冶医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接受“善”;通过艺术实践给予医学生心灵愉悦,从而使他们享受“美”。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的《爱丁堡宣言》称,人并不单单只需要科学,医学教育家必须承认和肯定全人类和人体整体对健康的需要,医学必须和其他学科,如行为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进行对话和协调合作。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医师需要具备一颗清醒的头脑与一副慈悲的心肠。行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这项使命要求于医者拥有爱心、责任心、包容心。

医学作为向善的事业,具备仁爱之心是为医的基础,艺术教育以强烈的感性体验升华了医学生的爱伤观念,医学生在艺术体验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获得爱的体验,学会爱己、爱人、爱社会,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意识,拥有仁心、爱心和责任心。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中,使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包容心得到纯化和升华,更深刻地理解和实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中,医者将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保持对病痛的深切同情,对弱者的真心怜悯,对健康的科学审视,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在心灵深处切实构筑起生命诚可贵的价值理念。正是艺术教育这种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作用,挖掘出人性中的真诚、善良、美丽,将人的情感内化为医学生的精神品格,升华为崇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岗位上,外化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用美的思想境界、完善的人格去尊重人、关爱人,成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2.艺术教育以独特的求异性和艺术创作体验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也是由于受到了艺术和美的启迪才得以实现,那些拥有伟大成就的科学家不仅热爱艺术,而且还是出色的艺术家,他们不仅在科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在艺术上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大家所熟悉的达芬奇就既是大画家又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也都是这样的典范,他们以丰富的素养为其科学发明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创作,是心灵的倾诉,是一种有意义的精神寄托,艺术教育正是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不难想象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以求异求新为核心自娱性的艺术创作还是表演性的艺术创作,都将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审美想象,培养创新力,使他们在艺术创作的体验过程中充分享受创造的乐趣。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而艺术的求异性恰恰建立在对传统的扬弃上。

3.艺术教育以丰富的知识性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艺术是人类知识文明的集中凝练,人类对古老文明的认识几乎都是通过艺术形式得以深化的。艺术构筑了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陪伴着人类越过历史的漫漫长河,使全世界的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广义的艺术交流和社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一是艺术教育的特征是以个性化模式培养学生,对医学生独创性品格的形成、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是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对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等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三是艺术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能使医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医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为医学生的成材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求异求新的特质能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

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还应考虑到独立医学院校缺乏综合大学的人文氛围。因此,在艺术教育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丰富的选修课及艺术讲座扩展医学生的视野

考虑到医学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多、学业负担较重等特点,医学院校应努力开设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各类选修课,如“美学原理”“艺术概论”“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现代西方艺术欣赏”“影视艺术”等课程并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通,打开视野,放飞思维,培养艺术特质。此外,艺术与医学交叉的课程对于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同样重要。医学院校应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加强艺术与医学相交叉的学科建设,如开设“医学美学”“艺术治疗”“艺术康复”“医学绘画”等艺术课程,从而为医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拓展医学生的视野。

2.以生动的艺术社团实践活动加深医学生的创作体验

大力开展学生艺术社团实践活动,通过适当的艺术实践,加深医学生的创作体验。医学院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艺术实践教育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艺术实践。一是要积极建立艺术团,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主要活动基地,对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比较专业化的培训,从多方面培养人才,使他们成为学生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带动全校和院系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定期在校级文化活动中进行艺术展演,对全校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二是组建艺术类社团,采取学生艺术团与学生艺术类社团相结合的模式共同开展活动。把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艺术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能力,组建诸如吉他协会、爱乐社、大学生影迷协会等艺术类社团组织,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类艺术社团招收的学生量大,影响面广,能够对艺术教育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以广泛的艺术欣赏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促进各类艺术形式和大量优秀艺术作品的涌现。作为地处北京的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高质量的艺术展演、博物馆里的世界顶级展览、优秀的影视资源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持续举办,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高校的艺术教育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支持学生扩大艺术欣赏的内容,创新艺术欣赏的形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投身到广阔的社会之中,不断提高艺术欣赏的品位和能力。

医学的艺术性范文2

关键词:艺术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在医学生中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卫生人才。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开发与提升在整个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前,当人们仍在不断追求医学科学进步时,又无奈地慨叹科学的医学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从学生学习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开始,人的完整形象便被肢解。医学生看到的只是人的器官、组织的标本,而他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具有人格的人的概念被无情的解剖刀粉碎了。人们抱怨现代医生对人及人的情感漠不关心,殊不知,从进医学院校的第一天,他们就置身于一个非完整人的医学教育模式中。正是由于这个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医学与艺术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在医学院校,医学艺术教育能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弥补专业教育和其他人文社科教育的不足,拓展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学院校,医学艺术教育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艺术教育在医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全面地理解人、尊重人和关爱人是医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仅仅专业技能过硬是不够的,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顺应医学本质和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就是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医学与艺术是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十分广泛的课题。医学教育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人的教育;二是专业教育。在育人方面,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完善人生的重要基础。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是审美教育实施的骨干,如果没有各种艺术的具体实现,审美教育将会变得软弱无力。柏拉图认为,人们在艺术作品的熏染中,会“浸润心灵”,培养起对美的爱好,使心灵“美化”。席勒则认为美育可以恢复人性的和谐,使人从自然的物质世界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成为“审美”的人,同时只有通过美育和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和谐、进步。因此,美的教育对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立良好的医德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生命科学和人类社会的不断飞速进步,医学已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的学科,它逐步与人文社会科学,甚至美学相融合。当前,人们对生命质量和医疗质量的要求体现出强烈的审美需求,如整形外科和各种专门的医疗美容技术便是这种社会需要的产物。整形美容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已经形成新兴的产业,美国、日本、韩国整形手术比例是中国的两倍左右。随着整体健康观念的形成,中国美容业的发展快速提升,这也体现了现代人的审美能力的进步及审美态度的新思考,这对于医学生及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审美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社会更多需求的医学美容、医学整形等医学活动主体的审美观、艺术修养,以及医疗活动场所的美化技术及美化功能,都给未来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向及思维角度。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医学生艺术技能的开发

艺术教育对医学生艺术技能的开发是最表层、最具实用性的层面。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协调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医疗护理水平和专业技能,这是医学护理技术艺术化的过程,使临床治疗手段、护理技术、医学插图、医学工程设计等方面更具人性化。另外,艺术教育能够更新医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艺术知识与经验积累,掌握艺术诊断、艺术治疗、艺术康复、艺术护理等技能,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心理与精神疾病。当前,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应用到对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因此,艺术教育对医学生艺术技能的开发,使其成为医学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

四、艺术教育有利于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艺术教育可以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技术层面提升到认知层面。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只有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的认知更加理性与自由,同时人也获得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因此,开发医学生的艺术思维,使之与科学思维相互渗透,达到和谐的共振,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相处技巧

在某种特定的时间,某个特定的地点,医生的一言一行,个人魅力甚至于会超越一切高科技的救助仪器、救助手段。工作要求促使医学生从现在开起努力开阔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水平,特别是注意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修养,加强自己在人际相处方面的适应能力和应付能力,以便今后与各种各样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各项治疗顺利进行。

许多艺术作品蕴涵着形式多样的人际相处技巧,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际相处能力,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相处能力。每年因为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人际相处问题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专家呼吁:现代医学教育很有必要通过艺术等途径和手段,把人性和感情的剂再次输入送回日渐萎缩的大脑。医学家要像艺术家那样,把美和善融入每一件作品的创作中,使被医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消除了躯体上的障碍,而且获得心灵上美的治疗。医疗工作者在医疗工作环境中,面对的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不仅应该能医治病人身体上的疾患,而且能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还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医治病人心灵的创伤,让他们真正康复回归社会。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艺术课程的综合应该是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艺术教育的这种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医学院校将艺术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护理工作岗位上,用美的思想境界、完善的人格去尊重人、关爱人,最终完成对灵魂的塑造与定位。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卫生人才,是医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参考文献:

[1]沈中禹,王敏.浅谈影视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教育特点.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

[2]傅义强.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医学与哲学,2005.

医学的艺术性范文3

关键词:美容医学生; 审美; 造型; 技能

众所周知,人类的医学审美需求古而有之。朴素的医学美学思想和医学审美活动,以及各种简单的美容活动,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萌芽。然而,作为独立的系统学科,却是本世纪后期才逐渐孕育、酝酿和发展形成的。美容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容医学是以医学美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体形式美法则为基础,通过医学手段或医学审美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创造人体形态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新兴交叉学科

为了更好的培养美容医师的审美意识,强调艺术视野对美容医学的执导意义,早在1994年《关于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学教育事业的建议》(送审稿)中,就把绘画与雕塑、医学摄影、美学概论、医学美学概论等作为美容医学的桥梁课程[2]。足以见这些桥梁课程对于提高美容医学生审美及造型技术的重要性。美容医学生必需经历造型艺术的训练过程。这意味着美容医学的审美技能训练和美容临床实践的进一步结合,也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美容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条件。

那么如何提高美容医学生审美能力,训练他们审美技能及造型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艺术技能的训练

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说,艺术可以分为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和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情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多种门类[3]。笔者认为对于美容医学生来说,训练绘画(特别是素描)训练、雕塑和摄影技能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造型能力,艺术表现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1、素描训练的重要性

医学美容离不开美容造型,训练造型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素描[4]。美容医学生所要求的素描学习和造型训练不同于美术专业,它有其实际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要求画得像艺术作品那样有浪漫型和主观性。

美容医学生学习素描的重要性我认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素描可以用简洁的线条表达出对象,可以表现除了色彩之外的所有形象造型的内容,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具体的形象设计。二是素描可以直接训练学习者的眼睛,使其养成审美眼光和整体观察形体的习惯,增强对形象的审美意识。三是素描作为美容造型基础的训练,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的造型语言。也就是说,眼睛会看,手里能画出来。作为美容的要求,会看和会话都离不开美,离不开大脑对美的反映,离不开大脑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未来的美容医生,如果对手术的预期效果图能够简单画出来,那么必然使求美者产生更大的信任感。

2、色彩能力训练

色彩和容貌息息相关,是美容的重要因素,如今的化妆美容、服饰搭配等等都是和色彩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化妆美容其实就是利用色彩进行美容。所以说对色彩进行研究也是提高审美技能的重要途径。

首先色彩给人直观、具体的感觉,人们的服饰、健康状况、生活环境有时候通过人的脸色一目了然。其次,色彩对对人的容貌有着极大的改变。一些求美者如果不愿意接受整容手术,但是又想达到美容效果,那么首选化妆美容,色彩运用得当同样可以达到手术的效果。所以选择化妆美容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色彩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色彩可以用来创作多种艺术形式,例如油画、国画、装饰等等,创造出各种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式,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感。

色彩能力的训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入手,首先要了解物体显色的光学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色彩构成的训练,了解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心理感觉,色彩的冷暖关系、色彩的个性、色彩的调配与性能,通过这些练习,对于形象设计的配色规律会运用更加自如。美容医师如果熟练掌握色彩的规律和色彩搭配知识,那么将会给求美者提供中肯定的意见,使求美者的品味和美丽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3、摄影知识的学习

如今摄影艺术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摄影艺术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未来的美容医生,也必须掌握摄影技能。

首先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能够反映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见解和感受。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其次摄影具有纪实性和可信性特点,医学摄影成为美容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美容手术之前,摄影资料的保存是评价手术标准的有力证据,同时也是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这是美容手术一个重要环节。术前的手术定位图的拍摄,术中手术拍摄,需要进行近景拍摄、特写拍摄等这个手术过程也需要熟练掌握摄影技艺。

现在使用很广泛的电子暗房技术也是摄影技术有力补充,包括光影魔术手,Photoshop等都是简单易学的软件,通过术前摄影,然后经过电子暗房技术的处理,可以使求美者提前看到自己术后所要达到的基本效果,比较简单直观。术后效果的提前再现,也能使更多爱美者理性选择整容手术,如果术后效果不佳,那么这种手段则可以提前避免医疗纠纷产生。

4、雕塑技艺的培养

医疗美容是在活生生的人身上进行艺术创作,整形美容就是在人身体上进行雕塑。其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建立是以无数患者的痛苦积累为代价的,因此,引入雕塑教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雕塑教学还不够足够的重视。

首先美容造型和雕塑有共性存在,同样具有空间性、视觉和触觉的美,只是载体不同。雕塑的载体有泥土、石膏、钢、铁等等,材料五花八门,那么美容造型只有一个载体,那就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生命、思想和情感的,在人身上进行雕塑无疑要求更高。

其次雕塑是立体的艺术,通过雕塑的训练可以培养美容医学生对人体美的基本概念和感觉,例如人体的基本比例,“黄金分割比例”人体美感的表达等等。通过优美、协调的人体形象塑造,培养美容医学生应该具备的透视能力、目测能力、视觉记忆能力和造型能力。从而能够在医学美容技术操作中做到独具慧眼、资质熟练[5]。

例如设计和制作美容手术所需的形象模型,口腔美容所用的牙齿模型,整形手术中切口的走向、深浅把握等的控制,都可以通过雕塑技能的训练得到提高。

二、形象造型的技能训练

人体的形象造型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化妆造型的训练,二是发型造型训练和服装造型训练,这三个部分的训练对于人整体形象气质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非手术手段提高人体美的重要途径,美容医学生经过这个三部分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造型艺术技能,同样可以运用到将来的美容实践当中。

1、化妆美容造型训练

人们进行化妆目的就是想通过调节色彩的平衡关系,来对五官中的缺陷进行调整,使五官的比例关系更加和谐。通过美容皮肤科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皮肤的解剖生理结构与肤色,通过色彩的学习,也已经掌握色彩的基本调配知识,那么化妆造型艺术,就需要把这两者进行综合。

首先要开始学习化妆的分类与风格,化妆的技法,在化妆技法环节,学生需要掌握五官造型、比例、大小、高低、化妆技法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饰,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眉形的矫正、眼形的矫正、鼻唇的矫正等等。

其次要学会对面部特征进行分析,人生来有各种脸型,需要了解各种脸型的特征,五官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对脸型的形态进行修饰。不同的脸型,化妆要描绘、修饰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以色彩和素描手段,将千差万别的脸庞描绘的更加美丽,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发型美容造型训练

在人际交往中,美的发型给人一种美观、大方、礼貌的感觉,相反一个不美的发型不但将人的缺点扩大,而且会给人邋遢之感。所以发型艺术也是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整体造型表现息息相关。

发型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脸型起着修饰的作用,同时也对体型起着衬托作用,如果是身材矮小的人,留长发会使身体显得更矮,体型与发型是一种相互衬托的关系。所以发型的设计需要综合整个人体的特点来进行,例如服饰、发型的颜色等等。

3、服饰美容造型训练

服饰造型艺术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保暖修饰功能,二是年龄、性别、体态的特征。三是美容医学的服饰造型设计不同于普通的服装设计,它是在人体工学的基础上,结合个体特征进行矫正性设计,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体态,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个性规律,为日常生活提供艺术性的美学指导。通过服饰掩盖自身体型的缺陷,这也是美容医学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

要学会分析基本人群,因为服饰设计需要结合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进行。其中体型是重要考虑因素,找出患者的体态特征,如果不能通过医疗美容进行矫正,那么可以通过服饰矫正这些问题。从而达到艺术美的形象造型。

三、结语

本文就美容医学生审美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谈了几点看法,目的是希望引起美容医学生的审美技能教育者的重视,目前很多的医科院校开展美容医学教育,其中更加注重的是临床技能知识的培养,很多忽视了审美技能知识的训练和培养,例如摄影、雕塑等这些课程很少开展,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缺失。

美容医学的特点决定了从事医学美容行业的人员,必须是高素质人才,具备专业的临床基础知识、美学知识,审美造型技能知识。未来美容医师的培养,必须朝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模式发展,因为他们的工作和人的健康有关,更和人的容貌、外在形态紧紧相连。所以在进行美容医学教育的时候就要进行学生综合技能知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彭庆星.医学美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2.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国当代医学美学美容:1989—1999》[M].南京:1999:77.

3. 于江.美容医学造型艺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2.

医学的艺术性范文4

一、音乐艺术之于医学教育的意义

(一)音乐艺术之于医学,其本质是音乐之于人的意义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如果说音乐让身体健康的人为之感动的话,那么对与情绪不稳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病人,更会有深刻的影响。

在古代,音乐一直被应用于治疗疾病。我国是最早的音乐治疗发源地之一,早期音乐多用于祭祀、祭神灵、省风、宜气。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关于音乐能治疗疾病的论述及临床实例。如东汉哲学家王充提出“乐能乱阴阳,则亦能调阴阳”等,我国古代的医学著作《内经》中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见,可以意识”,指出五音和五脏有特定关系,各脏有病其发声常出现与之相应的音阶,各音阶又会侧重与之相应的脏腑,即宫通脾、商通肺、角通肝、徵通心、羽通肾,并指出五音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乐记》、《太平经》、《养生论》等文献中也提出了丰富的音乐治疗疾病的思想。

古希腊人很早就将健康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他们将情绪的净化看做是精神治疗的重要过程,而完成这一净化过程是通过戏剧表演和音乐演奏来完成的。古希腊哲学家、医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人们听到那种使灵魂激动的音调,在神圣的乐调影响下,恢复正常状态,仿佛受到一种医疗。”[2]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爱好音乐的医生,把音乐视为一种娱乐和焕发精神的手段,认为音乐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安慰人,使人摆脱烦恼恐惧与胡思乱想。18到19世纪,出现了大量关于音乐心理效应的研究材料,并有许多医生用音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进入近代以来,很多著名的医学家、美学家不断用音乐艺术的美来武装医学,使医疗实践对美的要求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同时又是对医学美的有力推进。

(二)音乐艺术之于医学教育,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在于使医学蕴含审美意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霖: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浅论:意义、困境与行动医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本身就是科学对真理和完美的追求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学科的自然美和服务社会过程中体现的社会美,艺术为医学模式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需要新知识的充实和更新,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人们早就发现艺术美与医学有密切联系,它不仅成为保障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手段,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素养。如,“黄金分割率”这个在艺术史上最常用的规律,在建筑、音乐、绘画、美术上已经普遍使用。

在医学美容整形中,如何让脸型与五官的比例搭配协调,需要运用审美的规律对其进行分析,甚至包括整形手术完毕之后,也同样是用美学的审美原则去分析是不是让患者的形象得到了美的改变,以此来判断该项整形手术是否成功。美容整形是“活的雕塑”,它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整形美容外科讲求的永远是感觉,是一种来自整体视觉上的和谐与愉悦,而不是执着于鼻子或眼睛等某一个器官细节。这种感觉不是单靠医学技术来完成的,更多考察的是医生的艺术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务工作者就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美的活动、美的形象的追求者。

(三)音乐艺术不仅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表达形式,而且作为医学的有益补充,使医学活动充满情感与爱的元素

利用音乐艺术作为提高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从中提炼出音乐艺术的医学意义,才能使音乐艺术真正融入医学教育中去,从而使医科大学生在医学语境下更好地融合人文与科技,这样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更好地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并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3] 。

要实现医学语境下人文与科技的顺利结合,最重要的是找到着眼于音乐艺术与医学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并设置形式恰当的课程门类,开拓多元文化资源,并突出该课程在医学院校的特色, 不仅能使音乐艺术真正成为医科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一部分, 也能有效拓展大学生关于医学文化的人文视野[4]。

二、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的现实困境

我国医学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医学生应该兼具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才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但音乐艺术在医学教育中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一)缺乏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的观念

当前,医学科学主义与医学技术主义思潮不断彰显, 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 特别是医学人文价值遭到遮蔽, 被显在或潜在地视为无用, 表现在:教育过程呈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轻人格培养和人文素质提高;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更多地当作一种装饰与点缀。同时,高等医学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日益浓厚,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普遍以实用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育, 将接受医学教育过程纯粹视为就业的准备过程、获得一技之长的手段和谋生的工具[5]。音乐艺术作为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融合点,其显在的更多倾向于人文价值,却由于人文素养与实用主义之间的割裂状态而直接被医学科学主义、医学技术主义及医学功利主义所遮蔽,其潜在的医学教育价值则被掩盖,无法形成音乐艺术与医学教育融合共通的基本观念。

(二)缺乏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的课程

就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来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 , 其中大多课时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占用[5]。而由于医学课程繁重、音乐老师人才的缺乏,许多高等医药院校的音乐课程和教育基本上是空白,仅靠一些学生活动活跃一下校园的气氛,没有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片面追求显性课程,忽视了隐性课程。由于认识取向的误区,人文素质的培养倚仗显性课程即理论授课,认为对医科大学生进行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艺术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全部[3]。这种生搬硬套式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会将人文教育变成附着在医学教育上的点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将其刻板定义为娱乐、消遣型课程,积极性不高,最终只能取得扩充大学生知识面的简单效果,难以嫁接起与医学人文素养相关相切的精神桥梁。

(三)缺乏音乐艺术素养与医学素养兼备的双师型人才

在高等医学院校中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一般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从事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自身缺少对医学的实际体验和研究。第二梯队是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自身缺乏系统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内涵。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受限,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将人文知识与医疗实践相联系,势必导致理论讲授与临床实践的脱节,达不到预期的人文素质培养效果[3]。而在具体的音乐课程中,大部分由缺乏医学实际体验和研究的教师任教,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音乐艺术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音乐艺术层面,难以挖掘出音乐艺术对于医学的深刻内涵。

(四)缺乏音乐艺术与医学的教学环境

没有基本的观念,没有系统的课程,没有专业的教师,自然难以形成相应的环境。我们曾经对某医药学院的学生进行过音乐知识的问卷调查,70%的学生不懂得简谱,80%的学生不懂得五线谱。学生最喜爱的歌曲中90%是通俗歌曲和流行音乐。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接受,只停留在感官欣赏的阶段,满足于一般的悦耳动听。即便涉及内容也只处于浅显、直接的低层次(轻音乐,通俗歌曲的广泛流行就与此相关),对于一些著名的大型交响曲、经典音乐无从感知,更谈不上赏析,而延伸至医学教育的层面,更是无从谈起。当前的医学教育环境下,音乐艺术教育不仅作为人文艺术被工具性切割而排挤在医学教育体制之外,其源远流长的医学价值更是鲜有触及。

三、音乐艺术融于医学教育的行动

音乐艺术不仅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媒介,更是医学教育达到仁心仁术境界的一种必要途径。音乐艺术必须要融入医学教育,不仅作为人文素养提升的手段,更作为医学教育新领域的拓展方向。

(一)树立音乐艺术与医学的联接观念

艺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活动,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其长盛不衰,并逐步形成艺术与医学的联接观念。对于高雅艺术而言,对其的理解和欣赏,应经过一定的环境和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过程,尤其是经典艺术作品。要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精髓,一方面必须积累相当程度的高雅艺术知识,另一方面也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6]。应该意识到,在高等医学院校推广高雅艺术的活动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医学院校应重视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积极创造条件,做到定期引进高水平艺术团体演出,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提高医学生艺术素质。

(二)构建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的特色课程

在开展高雅音乐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现高雅音乐艺术进校园形式的多元化和本土化,使代表地方艺术特色、具有浓郁地域文化如“武当文化”、“道教音乐”、“吕家河民歌”等地方艺术在高校中传播推广,让本土文化艺术进课堂、进校园,大力开展特色突出、形式多样、教育明显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广泛传播中外优秀高雅文化,还可以传承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武当文化是湖北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我们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地域特色文化,如邀请湖北省歌舞剧院、武汉音乐学院,来湖北医药学院演出湖北的经典剧目,让学生欣赏具有本土气息的艺术,激发对家乡故土的热爱,让大学生成为湖北特色文化的时代传承者。

将当地和高校文化特色融入音乐艺术中,一方面拓展了音乐艺术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本土文化有所了解,产生共鸣。2012年10月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六医院脊柱外科做实习护士的我校大四学生周丽,乘坐公交车时,突遇公交车与一骑车老伯相撞,老伯当即不省人事。周丽迅速下车对受伤老伯进行打开气道、止血、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正是这“黄金五分钟”救援,为后来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老人得救了。周丽的故事被央视《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播放,被网友称为“最美姑娘”。在当年的毕业晚会上,大学生将这一事件编排成话剧搬上舞台,极大地震撼了大学生的心灵。高雅音乐艺术进校园的实质是让学生了解艺术,提升艺术修养。

(三)打造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的双师型人才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医学即为人学, 医学专业的每门课程中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关键看教师是否会去挖掘。所以,教师的选择非常关键,无论是人文课程教师,还是医学专业教师,那种通常从学生处或社科部找几名业余教师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7]。音乐艺术作为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融合点,可以作为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在医学专业教师的角色上找寻突破口,将音乐艺术补充进医学教师的知识体系中,并试图在医学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自然释放其人文价值,使人文教育不再成为医学教育的点缀,成为医学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要打造既懂音乐艺术,又精通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在新引进师资队伍时设定新的考核标准,调整教师引进的专业要求,避免教师的片面人文化,或者过度的医学专业化;二是在医学院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注重引导新的价值导向,改变教师现有的医学教育观念。通过学历教育、课程培训等方式, 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医学人文教学与科研水平[5]。医学课程繁重,教师直接成为医学生接触最多的引导者,其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的医学实践,教师如能利用好音乐艺术开展融合大学生专业实际的人文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又能联系医学实际,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人文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创造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的多元共享环境

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不能只使用开设大量课程进行修补的方式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在思想上引导、匡正学生[3]。而思想上引导、匡正学生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多元、共享的文化环境。课外多举办与医学主题相关的文化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活动背景,提升观看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校师生充分了解、广泛参与,采用多种推广手段,极大提升覆盖面。同时,在医学专业课中融入人文教育内涵,不仅能够使枯燥的医学知识鲜活起来, 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与接受, 也能够促进学生专业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5] 。

在具体操作层面,学校可以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新媒体和电子商务,将音乐艺术的运作与之相结合,不仅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运行机制,而且可以营造大学校园里的音乐艺术文化。首先,可以搭建相关的信息平台,通过微博发布、网站与论坛的建设,以及校园电台、报纸等多种媒体,发布音乐艺术活动信息,为学生及时了解高雅艺术演出信息提供平台。在此基础上充分进行资源共享,在网站上设定相关模块,支持学生下载演出票和预约观看,并支持学生观看不同院校的演出。在网络推广中,充分吸收学生观众在微博和论坛上的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感受,改进演出质量。还可以做好活动的营销推广,通过校内BBS、人人网、校园微博等信息渠道向学生介绍相关艺术种类、艺术大师的背景知识,邀请专家开展艺术讲座,举行有奖知识竞猜活动等。

总之,音乐艺术具有健全美好人生、培养才能美、铸造行为美、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对医科大学生开展艺术教育可以使医学生提高分辨美与丑的能力,端正审美观念,正确地运用美的原理指导今后的医疗实践。使他们成为知识结构完善,既有精湛的医学科学技术,又有高尚的思想情操的新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利斯特.疾病的文化史[M]. 秦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 王荣新.艺术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4).

[3] 张立,王敬春,陈冬梅.高等医学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几点误区[J].学园,2013,(17).

[4] 王思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1).

[5] 张宗明.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医学的艺术性范文5

关键词: 科技;政策;传统工艺;传统医药;保护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8202

1 科技与科技政策

我们所说的“科学”指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确定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科技事业的战略和策略原则。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科学技术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为国家目标(国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和健康等)服务而采取的集中性和协调性措施,是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的有机整合。科技政策通常在国家层面上使用,但也可推广应用到区域组织(如欧盟)和地方。在当今时代,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社会发展政策和教育政策等构成国家政策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科技政策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随着科技研究规模的扩大和科技作用的增强而出现的。从科学政策到创新政策的演变历程大致包含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20世纪50年代,建立在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的重点是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政策手段是资助研究开发、建立和完善研究机构、配备实验设备等,称之为科学政策。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创新政策初步显现。政策手段主要是资助研发、促进合作研究、促进大学和企业的联合、扶植小企业等,不少国家还通过税收手段激励创新。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建立在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提出了“创新比研发更重要”,创新政策开始形成。科技政策的重点由促进科技的发展转向促进技术创新,努力整合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在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并将视角扩展到技术扩散。20世纪90年代,建立在系统集成网络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强调创新过程中的再设计、再创新和扩散,对创新系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创新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2 传统工艺与传统知识实践简介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种文化的源头,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智慧,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今天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质就是在延续我们祖先的创造力。

2.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

本文所称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其指的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包括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传统工艺与传统知识的正确实践两大门类知识体系。(1)传统医药即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主要是包括两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中医和少数民族医药,例如中医诊法、藏医、瑶族医药等。(2)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主要有:琉璃烧制技艺、钧瓷烧制技艺等。

2.2 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特点

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产自本土、来源于民间,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本身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因而中医药也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性。

(1)原生性。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存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不仅保留了很多长期使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技术操作手段,而且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以及濒临消亡的旧的文化形态。而这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临床经验、技术操作手段以及文化形态,就是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原生性,其原生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

(2)现代性。在任何时代都应把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其他学科成果,促进理论变化发展作为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先进的必要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科学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它同样遵循了这样一条道路,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经历的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因此本文所指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的现代性是:语言现代化、概念和规范现代化、知识调理化、科研多元化。

3 现代科技政策视野下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发展问题的解析

现代科技政策既为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科技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在西方为主的现代科技政策视野下,更多的是一种西方文化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冲突。其双方的机遇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冲突造成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的失落

人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文明,而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文明,给我们建造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圈,这一崭新的技术圈是以西方文化的母体孕育出来的,从西方文化的母体中传播出来之后,凭着它巨大的魔力加工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改变了文化创造的传统方式。本来,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的发展不仅与其所赖以生存的技术有关系,与它的文化历史传统有关系,而且还与它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并且其技术也往往是为了适应和利用这些自然环境才产生的。但工业文明的发展,却用人工的物质环境割断了文化和其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其建立在机械文明基础上的先进的生产力,使人们可以建造一个自成体系的第二自然,也就是人工自然。在这种人造的自然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都可以不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深深扎根于社会文化组织之中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已经慢慢失去文化特性。

3.2 西方先进的科技让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传承人的角色冲突

目前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政策可以概括为:以“限制”为主的发展,以“创新”名义的“市场化”,以“民族性”、“本土化”对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进行根本的“改造”。反映在传承人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寻求经济利益,为了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传统工艺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上,改变了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原本就不符合,也不适合传统文化的发展之道。传承人之于利益的需求,导致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人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而言之,传承人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文化发展本身去传承文化的。这就会造成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文化将濒于一个难以发展的困境。

3.3 在目前科技政策下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作为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使用价值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以及由于它们曾经在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科学技术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在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不但依旧可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一门门学问和古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但而今,在全球性的经济和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怎样挖掘这部分古人留下了的智慧,这是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甚至是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面临的关乎生死存亡的巨大的挑战。

4 现代科技政策视野下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保护对策

人类的一些原生态文化也许就如生物界中的生物遗传多样化中心一样重要,有一天我们人类真的面临一种来自自然界或人文界中的某种危机时,或许我们还要从这些最原始的文化中寻找应付危机的智慧。所以有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有一天我们要向第三世界国家学习的东西,将和我们今天教给他们的一样多。

(1)提高文化自觉。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的保护首先需要提高文化自觉,其中提高文化自觉,在科技政策层面,本质来说,是需要上升为国家意志去保护民族和传统的文化。这需要提高政府官员的文化自觉,认清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的价值,为它们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避免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染,使得原本在民众传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资源处于弱势,甚至是濒于消失的边缘。

(2)以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进行保护。对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进行保护,数字化保护已经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以现代数字化手段可以挖掘、整理、贮存、宣传传统科技,为传统的知识和技艺的发展奠定基础。

(3)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适当的进行生产性保护。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张,一种全球文化消费的观念逐渐成形。世界各国相应加大对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适时将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作为一种产业进行规范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也是今后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可以借鉴文化开发和利用的模式进行梯级开发。把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看成是一个资源整体,在宣传弘扬并整理归档贮存之后,可以对这一资源进行梯级开发。首先把其进行系统规划,再经过积极的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最后以产业和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不断吸引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关键要素加盟,从而完成传统资源的转型。

5 结束语

现代科技代表着当代的发展方向,古代科技代表着古老的文明和深层的文化土壤。本文对现代科技政发展过程中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发展进行展望,同时为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解决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的文化冲突提供了本文的建议,两种形式的发展模式不应该起冲突,而是在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不断的融合和共同的促进,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彭富国.科技政策规律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

[2]李建花.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整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5).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4]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潇吻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医学的艺术性范文6

关键词: 医院建筑 医疗工艺流程 设计优化

Abstract: During the building or expansion process of many hospitals , there i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of neglecting or paying no attention to the medical hospital building process design, resulting in that they had to re-adjust to the layout of departments and affect the overall hospital's health care and operations after Some hospitals buil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design of medical problems and the causes and remedies, and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procedures through cas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pital buildings.

Keywords: Medical building Medical Process Design Optimization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1.10.002

一、医院建筑的特点

(一)医院建筑的特征

现代医院建筑是跨专业的综合建筑,对医院建筑学的认识来自于对医学、医疗设备工程学、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与信息科技等领域的多方面的应用与整合,是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艺术,也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建筑类型”。

(二)医院建筑的特点

1.综合性

医疗建筑具有综合性,一般大型医院除了门诊和住院治疗外,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学培训的任务。医疗建筑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融合着医学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卫生工程、医院管理工程等多种学科。科学的进步,对医院建筑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2.工程建设复杂、专业要求强

由于医院建筑涉及的科室多、专业多,并且医疗服务的技术性强,医院建筑涉及的知识范围远远超过了建筑师所能掌握的范围,因此医院工程建设非常复杂,专业要求亦非常高。

二、医疗工艺流程概念的引入

(一)医院建筑设计的归类

根据建筑学理论,建筑从房屋使用功能上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指供人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房屋和场所,一般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医院建筑在建筑学理论上属于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

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有关要求,工业建筑项目设计是由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三部分组成。其中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核心,工艺流程设计是工艺设计的核心。

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可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其主要侧重于总平面布置设计、功能布置、内部交通车流、人流组织设计等。

所以,针对医院建筑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医院建设的经验,认为医院建筑具有工业建筑的特点,这是由医疗服务的特点决定的。医疗服务的特点如下:

1.医疗服务是一个过程服务

我们都有在医院门诊看病的经历,到医院先去挂号,再找医生看病,医生询问我们的病情和病史以后,就开始开检验单或者开药或者打针,然后去检验、打针、买药。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医疗服务过程。

2.参与性

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有患者的参与,应体现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所以,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处处体现方便病人的理念。

3.医疗服务是一种精细化的服务

医疗服务是一种精细化的服务,受环境影响较多,因此医院建筑也应该体现复杂的医疗服务环境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由此可见,若将医院建筑归类到工业建筑中,注重医院工艺流程设计,会给医疗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并且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可以避免重复投资,确保工程投资的有效性。

(二)医疗工艺流程的概念

医疗工艺流程是医院实现其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过程。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定义为:“是指对医院内部医疗服务过程及程序的策划”。医疗工艺设计包括:医疗系统构成、功能、医疗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条件、技术指标、参数等。在医疗工艺流程的具体设计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医疗工艺方案设计和医疗工艺条件。

(三)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应该解决的问题

医院的医疗工艺流程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与效率。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应着重考虑如下两个方面:

1.医院各医疗功能单元间流程

在规划设计初期,要以一个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内部空间设置,结合医疗功能单元间流程,综合考虑公共空间、候诊空间、交通空间、医疗空间和服务空间。这是应该在方案设计解决的问题。

2.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流程

在单元内部,患者路径和医护人员的服务路径决定了医疗设备布局和其他功能设施规划,这些是在扩初设计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目前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不到位,往往在医院的建设过程中,造成各医疗功能单元间和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流程混乱,临时改变原来的建筑设计,造成建设投资额的巨大浪费;或者在医院建设完成之后再来改变医院的单元流程,重新去布置调整科室,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活动。

针对已建成的医院建筑存在医疗工艺流程不甚合理的问题,经笔者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建筑设计人员对医院的医疗疗程不甚熟悉,与医院使用方缺乏沟通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医疗工艺流程是设计的重要参考要素,只有对医疗系统功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设计出满意的、有特色的医院建筑。医院建筑的设计人员的专业背景以建筑专业为主,其专业背景缺乏医疗的专业知识,而医院的管理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医疗专业知识,但其又缺乏建筑设计的背景及知识。在目前国内医院的建筑设计中,通常是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标后,大多是按照中标的方案做局部调整并结合一般医院的设计习惯便开始进一步的深化设计,其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结合个体医院的具体特色及特性需求进行设计。

(二)设计时间仓促

医院建筑一般均属于大型公共建筑,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制度,其设计任务基本都是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委托的,而目前的设计招标的时间相对较短,从购买招标文件至投标截止日期一般仅有30~40天,在具体实践中,为了使医院尽快投入使用,给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时间也相对有限,而目前专业的医院设计单位由于任务多、时间紧,因此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医院各科室的具体医疗流程进行研究。

(三)忽视工艺流程设计

由于目前医院建筑归类于民用建筑,在设计人员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均按照民用设计的要求及深度进行,并没有强调一定要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故设计单位也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医疗工艺流程设计的优化

针对上述导致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从事医疗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较好地解决目前医院建筑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一)交给项目管理公司或专业的医院设计咨询公司

现代医疗建筑功能复杂,技术多样,专业要求更新频繁,其设计以高技术、高效率为目标,涉及医疗、建筑工程、管理等多学科,如此复杂困难的建筑类型设计已经远远超出建筑师个人或感性的控制能力,项目的成功必须依赖团队的整体协作。医疗流程工艺设计在国外新建医院建筑设计之前,是一项必须进行的与建筑设计同样重要的一项工作。

医院建筑的项目管理公司或专业的医院设计咨询公司,作为有着丰富的医院建设及管理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一般从医院项目的项建书批复后即介入工程。相对于设计单位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医院的特色,有更多的时间与医院的各位管理者甚至于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沟通,熟悉医院的使用要求及其医疗流程。相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他们具有一定的设计专业知识,由其作为使用方与设计方的纽带,能起到较好的沟通效果,同时也能确保工艺流程设计的合理性。

随着我国医疗制体的改革和发展,一些合资或外资医院,在医院建设之初,都开始聘请国外的一些医院管理公司为其进行系统的医疗流程工艺设计,从而使医院的建筑符合医院的定位、战略和功能的实施。

(二)在初步设计阶段充分与医院各层次人员进行沟通

医院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领域相当复杂、专业性极强的项目。它既要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各部分合理管理、操作的体系;又要为患者、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同时,要有一个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造型。

以上三者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是不可能通过一个或一个半月的“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因此,在医院建筑的初步设计阶段,医疗功能单元的规模和布局已基本确定,各科室的需求分配也就被决定下来,接着就是设计好工艺流程,严防感染以及让流程顺畅高效。医院的布局、空间组合、单元以及内部流程等设计,是要对医院功能彻底的理解,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并经过与医院各层次人员进行反复的论证、沟通后,才能够完成的。

(三)针对各科室的特点,对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流程进行优化

如手术部采用外周回收型布局方式,在洁净区外侧设污物走廊,流线清晰,同时将洁净区、感染区、办公区、准备区明确分区;使洁、污完全分开,医生、患者通道分开,杜绝交叉感染。在病房楼的设计中,应注重护理单元布局方式,使护理路线短,视线可达性好,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五、案例分析

医院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医疗资源,也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医院管理日益重视手术室流程的优化。由于手术室的配置和运营非常昂贵,各类手术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临床科室对手术空间和时间的竞争也变得激烈;手术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出常规手术室基础设施、麻醉设备和护理相匹配的承受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手术室资源分配和流程优化,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在此,我结合某医院建筑设计方案,探讨与研究手术室流程优化的问题。

1.手术室医疗工艺流程(图1)

2.某医院建筑设计中人流手术室的设计方案见图2,经过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在该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宫腔镜、阴道镜流程不合理,详见圈1、圈2;

(2)污物流程不合理,详见圈3;

(3)医护人员洗手池位置可以进行优化,详见圈4;

(4)缺少医护人员的休息场所。

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依据上述手术室的医疗流程,并结合从事医疗建筑建设管理的经验,对该人流手术室的医疗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具体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

六、结束语

医疗工艺设计在国外新建医院建筑设计之前,是一项必须进行的相当于建筑设计同样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认为医院的医疗工艺设计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复杂的和具体的工作。

首先,工艺流程设计人员要对医疗的整体管理系统非常的熟悉,综合考虑医院整体的医疗活动的结构、步骤和各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

其次,要了解和熟悉医院医疗服务趋势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我国医院现在正处于巨变时期,了解服务趋势,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医院发展方向的医疗工艺。

最后,要有创新意识。医疗活动是随着人们的经营、服务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是医院竞争的重要要素之一,有创新,才有突破,不要人云亦云,只有对医院的整体战略、经营理念、医院文化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思索,才不会人云亦云,创造出符合自己医院的特色的创新建筑设计。

综上所述,医疗工艺流程设计是新扩建医院建设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疗流程工艺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医院服务的好坏。不合理的医疗工艺流程,可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好的医疗流程工艺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