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范例6篇

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业务跟踪分析

业务跟踪分析是将电子数据作为直接的审计对象,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商业银行各类业务指标进行持续的多维数据分析,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规律,帮助审计人员用全局的、联系的观点,理解经济活动的总体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各项业务运行趋势和异常情况,形成明确且有效的审计思路,进而形成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审计思维方式和审计方法,业务跟踪分析的结论也是内部审计的成果。

1 业务跟踪分析的必要性

进行业务跟踪分析是评价商业银行实现组织经营管理目标的基础,是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内在要求,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通行做法,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金融企业进行审计转型,转变审计理念和实现方式的重要基础之一。

业务跟踪分析是促进内部审计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明确内部审计是一种确认和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流程中,业务分析与风险评估、业务流程描绘均为其重要的审计环节,同时,在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因此,业务跟踪分析是促进内审目标实现的方法和工具。

外部和内部审计转型要求进行业务跟踪分析。我国外部和内部审计都非常重视审计转型,并致力于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和探索。国家审计署在2003年推出的审计工作五年规划中曾明确规定效益审计工作量要达到50%的比例,要求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中。2010年“世界审计组织第六届效益审计研讨会”上,审计署表示,到2012年,全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我国的内部审计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以开展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内部审计在坚持以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效益审计。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而业务跟踪分析是实现管理和绩效审计的基础方法。

审计发展趋势也要求开展业务跟踪分析。目前,商业银行审计模式仍然以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为主,主要关注操作风险和合规性问题,这是非常必要,而且必须的。然而,这与商业银行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变化,从以查错纠弊的合规审计为主,向管理效益审计与合规审计并重,直至以管理和效益审计为主的转变已势在必行,这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与保障股东利益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开展的审计项目中,也初步尝试性地安排了效益审计方面的内容,但真正意义上的效益审计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何紧紧围绕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从“为管理”进行审计向“对管理”进行审计转型。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会作合规性审计,更要会作风险性与效益性等管理咨询审计,以锻造高效能的银行内部审计价值链,综合发挥监督、评价、咨询职能作用,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而业务跟踪分析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和方法之一。

2 业务跟踪分析的作用

业务跟踪分析在审计实践中还处在若隐若现的状态,持续的、深入的、动态的业务分析机制尚未建立。业务分析不应理解为仅仅是审计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也不应理解为仅仅是咨询类项目的规定动作。业务跟踪分析是审计重要的、必要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之一,审计人员通过持续了解经营机构财务综合状况、经营特点、业务发展态势,扩大审计视野,把握总体,其对于提高审计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业务跟踪分析是及时、连贯了解业务发展态势的最佳途径。业务跟踪分析的对象是丰富的业务数据,包括财务指标和具体的业务数据,审计人员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时间或空间状态的多维度分析,这种分析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审计人员了解经营机构业务发展态势、经营状况和特点的过程,这种信息的获取是直接的、真实的、快捷的,能够为各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业务跟踪分析可为审计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审计立项是审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立项依据来源是多元化的,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以经营机构的提请、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分析结果、政策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业务单元、高层关注的业务领域或决策者的要求等为立项依据。上述立项依据是非常必要的,但其实质上还是源于主观判断,不能量化审计对象的经营风险,对突出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审的特点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有量化经营风险的依据作为补充,审计计划体系模型是很好的工具之一,业务跟踪分析结论也可作为审计立项依据的重要补充。结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开展的业务跟踪分析可为审计立项提供支持,通过全面的、连续的、深入的业务跟踪分析,从审计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研究一些影响业务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初步确定审计的方向。这种方法也利于实施审计项目时直接切入审计重点、难点、疑点,对提高内审工作效率、突显其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业务跟踪分析有利于把握总体,统领全局。业务跟踪分析首先让审计人员及时、连贯地了解经营机构业务发展态势,掌握经营机构的经营特点、竞争优势或劣势,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异常现象等,其实质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审计中“盲人摸象”式的片面性,不再是先分析审计对象的各个部分,再归纳、综合为整体的思维方式,而是通过业务跟踪分析,从宏观上和系统上把握经营机构的整体情况,继而深入关注局部区域,用全局的、联系的观点,把握经济活动的总体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做出总体判断和评价,其思维方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

业务跟踪分析为绩效审计奠定基础。绩效审计是采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客观、系统地对一个组织及其经营管理者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独立的判断和评价。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之以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分析方法。在业务跟踪分析过程中,审计人员能够根据事先明确的效益审计目标,通过对经营机构的大量财务指标、业务数据的分析、观察,揭示其中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规律,对来自于底层的、元素性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在用途上可以作多种多样的拓展,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信息,形成明确且有效的审计思路,证实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达到对效益审计事项的事前、事中控制的目标。

业务跟踪分析能够为各类审计项目提供辅助作用。业务跟踪分析对各类审计项目的作用是多样的,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增强审计针对性。审计人员通过详尽的业务跟踪分析,全面了解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后,各项审计工作会更有针对性,如有针对性设计调查问卷、有目标的进行访谈、有重点地抽样和安排项目实施计划等。二是业务跟踪分析对审计项目的实施具有引导和延伸作用,如通过业务分析发现业务数据的异常,并进行原因分析,形成模型编制思路,继而通过审计模型的钻取功能深入到底层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查找并产生疑点,进而发现和揭示存在的问题。

业务跟踪分析可积累系统的、实用的业务指标数据库。目前商业银行生产和管理信息系统众多,且每天都产生海量的数据,了解、熟悉、掌握各类系统,及从各类系统中获取审计有用的业务指标数据,成为各层级审计人员的主要困难和障碍。而进行业务跟踪分析就必须根据外部监管、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在各类系统中精选重要的、实用的、关键的业务指标数据,并根据最新业务发展动态,持续的跟进维护业务指标数据。从而形成系统的、实用的业务指标数据库,便于审计人员方便、快捷的使用,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有助于审计效能的提高。同时,经长期积累的业务指标数据库,也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分析评价体系。

3 业务追踪分析的可行性

3.1 业务单元的清晰界定为业务跟踪分析提供条件

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和持续进行的机构改革,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前、中、后台分离的管理框架,管理部门职责和业务单元的划分逐步清晰,产品条线和业务条线归口更加明确,费用在部门、业务条线、大类产品间的分摊,为业务跟踪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利于审计人员对更多、更广泛的业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业务跟踪分析,包括分析客户、产品的种类、分支机构、经营活动的时间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特征,以确定各项业务及产品的获利性。

3.2 数据系统的不断变革为业务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业务数据电子化、流程化、集中化以及数据粒度的细化,为开展业务跟踪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商业银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提升,使得数据处理日益网络化和电子化,将原先分散在各个分支机构的数据集中,统一组织账务、集中处理会计业务和信息,形成全行“一本账”格局。数据的集中管理口径的一体化,有利于业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的模板化。同时,随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上线,业务指标层次丰富清晰,数据粒度的逐渐细化,审计人员可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包括对底层基础数据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J].价值工程,2010(04).

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 基建工程 跟踪审计

1  高职院新校区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职院原有规模和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积极进行新校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对这笔巨额基本建设资金如何加强管理和有效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各级领导、高职学院教职员工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高职院内部审计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多年来,高职学院新校区基础建设工程的审计多是对工程进行事后决算审计,对建设工程中造成的损失浪费,往往只能“秋后算账”;对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失浪费,难以从根本上遏制,远远不能发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作用。惟有对基建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产的全过程,才有利于及时发现、纠正建设环节中常见的或苗头性问题,彻底摆脱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

目前,各高职学院新校区的建设主管部门与跟踪审计的同志配合总体上讲是比较积极的,工程跟踪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得到了比较充分地发挥。具体表现在:一是跟踪审计在各高职学院工程项目建设有关决策讨论时,几乎都参与其中,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起到了较好的知情及监督作用;二是通过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促使各高职学院新校区建设的主管部门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有些高职院在实施工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在工程变更签证时,有一些人情签证、虚假签证,工程跟踪审计人员为解决这些现场变更签证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主管部门专门建立变更签证会审制度,使变更签证这一环节既透明、阳光,又统一了松紧尺度,杜绝了人情签证的情况发生。三是通过实施工程跟踪审计以后,大多数高职学院新校区建设的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理问题比以往更加透明、公开,更加注重集体研究以及按规范、程序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四是绝大部分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人员都积极支持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努力维护他们在工程管理中的权威性,双方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个方面的配合都比较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是新开展的一项工作,起步较晚,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涌现出来,有的还会比较突出。因此,必须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准确把握搞好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关键。

2  高职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新校区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 . 1  人员少、任务重,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第一,随着高职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工程投资大,建设工期紧,开工项目多,加上还有日常的一些维修改造及装饰工程项目需要决算审计,各高职院工程审计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工程审计人员捉襟见肘、疲于应付,有时一个人要承担好几个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难以深入。第二,工程跟踪审计面对变化不定的施工现场,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与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工作的专业性、及时性、责任性等要求非常高。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工程、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交往协调能力。第三,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十分注重工作方法。要坚持到位而不越位、监督而不代替的工作方针,该自己履行的职责一定要认真做好,该是建设主管部门做的工作,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不要过多干预,更不能代替。

第四,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而目前各高职学院跟踪审计队伍的现状距离以上要求还相距甚远,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 2  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

不可否认,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各高职学院并不是一帆风顺,人们的工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首先,建设主管部门少数人错误地认为工程跟踪审计削弱了他们的权利,妨碍了他们日常的工程管理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敷衍甚至排斥跟踪审计人员;其次,基建处少数人认为学校及审计部门不信任他们,工程跟踪审计是来监视他们。第三,还有部分人认为,在工程施工阶段既然已有工程跟踪审计来为工程签证把关,那监理及项目负责人就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去重复确认签证的工程量是否属实,一切按照跟踪审计的“指示”办就行了。结果,他们应该做的工作不做,应该履行的职责也不去认真履行,而是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2. 3  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程序不规范。

由于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缺少一套可操作的管理办法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工程跟踪审计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特别在工程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 关于工程签证的时效问题。不少项目的施工单位迟迟不办理签证手续,由于部分项目的签证时间拖得太长,一些问题难以记清楚,影响了工程签证确认的公正性,结果容易产生争执。

(2) 关于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工程签证问题。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在确认其必要性时经常产生意见分歧。这里所说的签证是指由甲方提出的因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变更而产生的,既然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变更,就存在方案选择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牵涉到工程费用的问题,而跟踪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要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因此,确认工程变更的必要性是跟踪审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建设主管部门一方侧重工程施工的组织与管理,而跟踪审计一方侧重工程造价的控制,这样双方就可能会产生矛盾,这些问题最终由谁定夺,必须要有一些明确的规定。

(3) 关于某些材料价格签证确认的问题。甲方强调,这些问题他们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定,而且这些签证大多也通过了内部有关程序来操作,无须经跟踪审计同意,否则多一道程序会影响工作效率;而跟踪审计认为,材料价格的签证,在跟踪审计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必须要先经跟踪审计认可后才可办理签证手续,否则不予认可。

(4) 关于零星工作量及点工的签证问题。甲方认为对这样一些问题,因涉及的工作量较少,费用也不会太多,因此各项目负责人有权进行处理并有权确认工程量的多少而无须取得跟踪审计的同意;而跟踪审计认为,各项目负责人虽然有权处理这样一些问题,但仍然要及时与跟踪审计沟通,因为这些签证最后是跟踪审计确认,情况不清楚,就难以确认。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否则将产生矛盾。

3  对加强高职学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建议。

3 . 1  加强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跟踪审计的意识。

审计、基建、财务部门在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是搞好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前提。跟踪审计是一项多部门参与,多单位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必须打破部门意识,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中心,作好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跟踪审计才有可能实施。

因此,统一思想认识至关重要。

3 . 2  关口前移,从项目的准备阶段抓起。

现行的跟踪审计一般是从施工阶段开始实施的,即从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如果跟踪审计从准备阶段开始介入,则跟踪审计的效果会更好。高职学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应从“设计阶段”开始。因为它能更好地为学校把好关。一是工程结构的合理性。如果一个工程结构不合理,那造成的代价和牺牲是巨大的,既有经济的,更有社会的。二是工程材料的合理性。因为有些材料的用途和效果是近似的,但价格的差别特别大。所以工程的选材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大问题。尤其可怕的是,对于一些材料供应商与工程设计人员的联手“合作”,若不能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并对其有效监控,建设方的损失就会更大。

3. 3  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使跟踪审计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总结跟踪审计经验,制定学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跟踪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制度上相互衔接,保证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有效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是跟踪审计顺利进行的保证,做到跟踪内容明确,管理规范,有章可循,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3. 4  明确职责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明确基建、审计和财务等相关部门在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上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跟踪审计才能到位而不越位。对咨询公司和跟踪审计项目部严格要求,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按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操作,人员到位,设备到位,每天要主动到施工现场跟踪收集各种信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3. 5  不断提高审计技能和审计人员素质。

实施跟踪审计后,审计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传统结算审计的范围,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在审计手段方面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审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同时要大力提升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搞好在职培训,使审计人员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如:抽样审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风险分析和评价、经济活动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等现代审计方法,以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引进急需人才,完善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

4  对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以后工作的思考。

工程跟踪审计要想在高职院基建工程领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有更大的作为,必须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取得更大的审计成效。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起到有效的监督保障、控制工程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又要注重维护好、发挥好工程建设各方的工作热情,努力确保工程建设始终能够规范、有序、高效地完成,这是跟踪审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判断高职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有为、无为的一个重要标准。工程跟踪审计面对变化不定的施工现场,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与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工作的及时性、责任性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我们所有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不断提工程高跟踪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工程跟踪审计质量。

总之,基建工程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能拓展以往审计部门侧重于事后审计的做法,做到“关口”前移,这种创新的审计方法必能有效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强化审计监督力度。我们从事工程跟踪审计的人员,一切要以维护学校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水平,及时有效地发现、解决各学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效控制工程投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建设项目按规范、程序进行。

参考文献:

[ 1 ]  冉龙君。 浅谈企业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及重点[j ] . 中国审计,2001 (1) :45.

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分析;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基本建设资金投入量和速度逐年递增。基本建设在拉动经济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设施,丰富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和隐患,对于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例如跟踪审计内容不明确、审计任务重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等,因此需要注意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

一、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概述

跟踪审计是近年来我国投资审计正在探索的一项新工作,与以往的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相比,它更强调的是对过程的控制和问题的预防,跟踪审计是竣工决算审计关口的前移。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对项目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以及资金支出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以保证财政支出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帮助相关单位进行改正,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有序、规范、正常的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贯穿在整个项目工程的始终,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跟踪审计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内容不明确

就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而言,只有《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中对政府的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有所涉及外,其它都没有,该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开展的原则和标准进行规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开展的难度,导致各地审计机关跟踪审计所关注的内容和做法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一般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尽可能地把跟踪审计做深做好。

2.审计任务重,审计力量薄弱,尤其是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匮乏

随着政府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投入不断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量越来越大,对跟踪审计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跟踪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工程造价控制、法律、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懂得从审计的角度敏锐捕捉问题,掌握从宏观上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目前,审计机关一是从事投资审计人员有限,而审计工作量大,除了跟踪审计,还要承担概算审计、招标控制价审计、竣工决算审计以及其他审计任务,真正能够投入到跟踪审计的力量更是有限。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较为单一,有的只懂财,有的只懂工程,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时候审计人员很难及时提出正确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中介机构审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监管

由于当前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审计任务重、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通常采用委托中介机构作为协审单位,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介机构的人员从事的是社会审计工作,由于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重点、规范准则、机构设置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造成了中介机构参审人员的审计理念与审计机关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由于现行的审计费计算标准一般与送审规模和审计核减额有关,对项目参与人员指出的管理方面和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难以量化并支付相应的审计费,中介机构对一些深层次、综合性的问题以及投资效益等内容缺乏深入的审查和揭示,而这些正是国家审计机关所关注的,从而影响了组织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审计成效。三是由于中介机构是市场化经营,尽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有从业规则的规范,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特别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不严的情况下,极易和建设方、施工方达成妥协,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主观的予以疏忽;四是由于中介机构在接受审计机关委托的同时往往也受建设(代建)单位的委托,这种受托责任关系影响了中介机构和协审人员的审计独立性。

三、解决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制订跟踪审计的操作规程,明确跟踪审计的操作内容

由于当前我国跟踪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可通过制订和完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来加强对跟踪审计工作的指导作用,跟踪审计的操作规程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结合当地的条件和特点制定,重在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并且随着实践的积累逐步地完善和修改。操作规程首先必须明确跟踪审计范围、依据、审计形式、审计内容及操作流程等等。在具体项目实施前,应编制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作为实施跟踪审计的作业依据,审计组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进行调整。此外,有关跟踪审计从审计通知、审计意见单、阶段性报告到竣工决算报告的一系列程序和文书规范必须抓紧制定,并在实际上加以完善和修改。

2.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队伍建设

加强跟踪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依法审计能力、科学判断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宏观服务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推进跟踪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是审计机关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首先,为了缓解投资审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必须借助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二种资源,适度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内部审计着重于促进审计整改的落实和内控制度的完善。其次,为了全面细致的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审计部门有必要引进一批造价专业人员,从技术层面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保障;第三,要抓好跟踪审计人员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建设,打造一支一流的审计队伍:一是要严守依法审计,廉洁从审的思想防线。审计人员要认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审计工作“八不准”纪律和各项廉政纪律,分清公私和是非界限,要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把握好自己,在头脑中建立起一道坚固的思想防线。二是要培育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三是要具备勤学善谋,注重实践的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学习能力,是确保我们提升履职能力的关键性问题,同时,勤学还要善谋,在跟踪审计实践过程中边学习边联系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学用同步。

3.加强对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确保中介机构的业务质量

一是对中介机构参与跟踪审计的人员,要加强沟通和指导。必要时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通过考核,对未达到要求的人员,规定其不允许参与跟踪审计项目,对考核通过的人员,审计机关也要定期召集中介机构参审人员开会,交流审计机关的审计思路、取证方法以及操作规范,及时总结组织审计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措施和办法,通过互动交流,重点剖析等方式,切实提高中介机构参与跟踪审计的水平和能力,增强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查处大要案意识。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跟踪审计项目,要求中介机构相对稳定参与跟踪审计的人员,避免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时效;二是强化对中介协审项目的的质量考核,制订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审计收费挂钩,把年度考核的结果作为下一轮中介协审招标入围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中不理想的,应取消其继续从事跟踪审计业务的资格,促使中介组织提高审计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三是强化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生命线,针对跟踪审计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严格遵守廉政纪律是跟踪审计工作第一位的任务。为此,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中介机构及参审人员的廉政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之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强化审计责任心,要求参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的规定,全面履行自身廉政承诺。审计机关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及参审人员执行廉政纪律的检查,一旦发现有可能影响公正执法、隐瞒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法纪问题或泄露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造成审计结果重大错误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

结语:

综上所述,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纠正,而且还能够减少资金成本的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而言,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发挥跟踪审计应有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维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杨娟.县级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

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算机跟踪审计;内部控制

一、前言

2009年3月6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要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如此大规模的投资短时间内到位,如何保障投资项目的真实、合法?如何监督资金在项目建设、监理、使用全过程中的安全?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过程中的资金流进行跟踪审计,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并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大错报,成为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目前关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有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一)理论研究方面逐步从事后审计向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强调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动态审计,参与投资决策,审计意见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目前在国内大型投资项目如T3航站楼项目、汶川抗震救灾专项资金审计项目中均已采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二)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有一定借鉴意义。如Steve Schlarman阐述了企业IT审计风险概念及其运行机理和发展阶段。但计算机审计技术尚局限于数据审计,没有拓展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及信息系统。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及应用的发展,我国开始实施从正式立项到竣工决算的全部建设过程的审计,如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首机场T3航站楼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等。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于防止舞弊、提高质量、降低造价、规避风险有了更好地控制,是一种动态的、事先的、主动的造价控制,但是在技术层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保障实施

大型工程项目涉及投资、施工、监理、审计、财务等各个部门,各有各的管理权限。跟踪审计是动态审计,审计主体介入时间较早,切入工程现场的时间较长;而工程项目往往是立体交叉推进,与审计的单维度线索跟踪进度存在进度差别。通常情况下,审计工作不该影响施工进度,但审计人员要对工程定价预算等内容进行审计,会与相关审批部门产生冲突甚而可能会延误工期。跟踪审计是与施工作业同时进行的,随时可能发现一些问题,随时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予以纠正,如果对审计中的发现仍按常规程序进行,那么有很多事项就会失去纠正时机,跟踪审计的效果和作用就会减弱。

(二)信息安全审计缺失

被审计单位现有的财务信息、业务信息大都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或专用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电子化。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给审计人员带来的挑战就是如何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机密性。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某一时点的电子数据与纸质数据核对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不少都是舞弊行为。为避免“假账真查”,审计人员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业务信息系统等进行审计。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审计尚不到位,更多地体现在对数据的关注,对信息系统安全性关注相对较少。

(三)数据审计技术与方法运用的局限性

目前,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五花八门,对审计人员来讲,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电子数据、并按照审计要求,快速确定跟踪审计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对电子数据中审计线索的筛查、跟踪是关键技术,并且要选择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影响较大,且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跟踪审计。而目前审计人员面对被审计单位复杂多样的信息系统常常是束手无策,无法验证数据的完整性,无法验证不同系统获取数据的可靠性,难以很好地确定跟踪审计点。

(四)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欠缺

工程审计涉及的部门多,加之审计人员对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对于工程估价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需要专业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概算执行、工程造价控制甚至工程技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才能驾轻就熟。同时跟踪审计涉及及时整改的要求,审计鉴证的意见可能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工程决策,审计人员介入建设现场、监控招标过程及相关签证环节,容易代替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责,间接实现对建设过程中的合同、质量、招标、资金、造价等的管理和控制。

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流程分析

为更好地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任务,有必要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至竣工决算过程中的信息流、数据流进行系统分析(如图1所示),以更好地确定审计跟踪的关键控制点和审计线索的追踪。

(一)资金流

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常有一些政府或上级投资的项目。这时,项目使用方与投资方之间存在着立项、审批、预算申报及审批、资金拨付等一系列的过程。基础设施项目审计通常要从立项开始进行全过程审计,跟踪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审计重点可通过这一部分的实施窥得一斑。

(二)信息流

在现代化审计环境中,信息流的传递过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图1所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到投资方、使用方、施工方、监理方、验收方、设计方、供应商等多个主体;各个主体均有信息交换,并且信息交换会通过文档、合同、电子数据等方式保存在各主体。各主体大都实现了财务系统的信息化,业务系统也有采用金算盘、广联达等项目管理软件逐步实现信息化过程。信息化数据在各不同系统中也有勾稽关系。为此,必须清楚了解各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存储方式以及内部控制约束策略的制订。

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算机跟踪审计框架设计

一般意义上的跟踪审计,只是在数据审计层面实现了部分环节的跟踪,却没有解决信息系统及系统控制方面的跟踪审计。为了避免盲人摸象式的审计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审计流程及技术体系完善跟踪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

为了避免多头管理,统一协调和保障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审计策略,从内部控制层面保障系统安全性的实施;为了避免信息系统审计职能的缺失,有必要扩大信息系统审计范围;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技术水平,强化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应用效果,有必要完善数据审计技术、加强跟踪取证手段。只有从内部控制跟踪、信息系统跟踪、数据跟踪、取证跟踪四个层面建立审计框架,才能更高效地实现鉴证职能。

(一)内部控制跟踪审计

建立内部控制的跟踪审计战略,从制度审计、系统实施两个维度进行。

首先,在宏观管理的制度审计维度上,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梳理,将企业组织结构、部门管理权限、人员岗位设计等内容综合考虑,形成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图。重点审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明确审计管理设计上的不足及漏洞。

其次,在微观应用的系统实施维度上,审计人员要对信息流转进行梳理,画出企业采用的各种信息系统,明确各系统功能及数据文档流转过程,对涉及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各业务岗位职责权限及其功能作用进行分类整理,对系统投入使用之前的角色分配及权限设计进行审计,查找有无权限分配上的不合理,有没有实现系统对不相容业务的相应控制功能,审计在程序设计环节的控制思想有无得到应用,审计系统开发有无漏洞、有无后门、有无内嵌特别模块或实现超级管理员权限的内容。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跟踪审计重点体现在通过日志审计来实现对事件的实时监控和关联,自动监控策略违反事件、识别并应对违反事件提交合规数据,从而显示重要IT控制的效果。日志审计需要分析多个系统之间的IT控制,同时对比网络环境中什么该发生和什么确实在发生之间的认知差距;并且通过对日志显示的实时安全性事件管理和跟踪监控,实现对系统内部的身份识别和系统管理监控。并且应该针对使用者、网络和应用程序事件,审计潜在威胁及快速的回应机制的完整性。通过宏观的内部控制审计与微观的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可有效地锁住重大风险领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跟踪审计工作,并可协助企业建立严格的安全性与规范遵循方案。

(二)信息系统跟踪审计

为更好地审计电子数据,在内部控制审计基础上,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跟踪审计,以确保对方提供给审计人员的数据真实、合法、有效、完整。信息系统跟踪审计应采用信息系统审计的一系列标准如ISO27001、COBIT、ITIL等,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对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网络结构、机房环境、灾备、IT服务、技术支持、信息资产保护等各方面分别进行跟踪审计,以获取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

(三)数据跟踪审计

在进行完包含计算机内部控制在内的符合性测试后,要为下一步的实质性测试准备环境,此时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审计。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首先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审计需求,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清理、验证,并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获得审计线索。数据跟踪审计可先执行分析性程序,采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对年度数据、行业数据、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构建系统模型、类别模型和个体模型,采用数据挖掘、多维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中审计特征的快速获取。

(四)计算机跟踪取证

电子数据的易篡改性、无痕性加大了审计证据的获取难度。因此,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更要利用先进的反篡改、反删除、反修改、反造假技术保证审计证据的安全完整。可利用信息安全检测软件、数据恢复软件、哈希摘要、加密技术等实现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保护。计算机的跟踪取证技术贯穿大型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始终。

五、结论

为有效实现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对大型建设项目流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现阶段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内部控制计算机跟踪审计、信息系统跟踪审计、数据跟踪审计、计算机跟踪取证四层跟踪审计框架体系。大型建设项目审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在全方位的审计监管模式下,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采用计算机跟踪审计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提高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N].新华网,2009(3):12.

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财政收支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跟踪审计概述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一种较新的审计方法,是指审计部门(通常是政府审计机关)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跟踪审计监督。从跟踪审计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跟踪审计可以实现被审计事项与审计实施的同步,被审计事项是审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对象,主要目的是规范被审计事项的高效运行,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对跟踪审计进行定位:首先监督是跟踪审计的基本功能,虽然实施跟踪审计是在项目的中间环节中进入的,但是已经实施的局部事项仍然是审计评价的对象,对于局部事项的角度来看,跟踪审计可以说是一种事后审计,监督仍然是跟踪审计的基本功能;其次预防是跟踪审计的重要作用,被审计事项与审计的同步实施,可以及时的发现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出审计的预防功能;再次跟踪审计是一种审计的组织方式,并不是与绩效审计、财政收支审计相同的审计类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在投资项目的中间过程进行介入。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跟踪审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对审计工作重点的延伸。投资施工阶段是传统审计工作的工作重点,然而跟踪审计是对建设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审计,是对投资项目的质量和造价进行的全面审核和监督,加快了审计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进度,这样有利于建设单位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为投资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第二,实现了动态的审计。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主要是对项目竣工后进行审计,决算工作也是根据建设单位报送上来的决算资料,由审计部门进行一次性的决算,这样就,但是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将投资项目进行分阶段分时段的动态审计,明确了审计工作的具体思路,缓解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第三,审计工作重点向事前、事中审计。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由于在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建设单位不能够对审计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然而在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深入到投资项目的施工现场中,可以及时的收集掌握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信息,提高审计数据的真实性,避免施工双方纠纷的情况发生。

第四,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在实施审计跟踪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与监理、施工、建设方共同对投资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记录,因此相关的工程数据就可以在施工现场立即算出,真正的实现了随算随签,降低了由于集中审计给审计人员带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

(三)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通过跟踪审计可以促进国家投资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有着以下的必要性:

第一,投资项目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国家投资项目一般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并且施工的周期较长,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广,因此为了更好的反映出国家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就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这样就可以使投资建设双方熟悉的了解投资项目资金收支的情况,监督投资项目中每一个阶段中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的更正投资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跟踪审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决策质量和投资效益。由于国家投资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保证投资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是促进投资项目顺利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通过跟踪审计可以提高投资项目审计的正确性,提高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投资项目监督的必然要求。审查投资项目竣工结算资料是传统审计的工作重点,跟踪审计工作主要是对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实地实时的监督、检查,改变了原来审计工作程序的单一性,审计工作人员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可以为投资项目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四,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客观需要。由于项目投资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水平,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督,避免项目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出现,是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中,审计署重点组织对829个单位、1796个项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关注了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总的看,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和存量盘活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但一些单位和项目还有部分财政资金长期趴在账上,未能发挥资金效益。对1至2月份审计发现的影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的78个问题、156.03亿元资金,审计部门出具了整改建议函督促整改,截至一季度末,已整改74个问题、统筹盘活资金155.28亿元,尚未整改到位和3月份审计发现未及时统筹使用资金97.08亿元,审计部门正督促加快整改。

由此可见从跟踪审计的特点来看,跟踪审计可以对国家投资项目起到实施监督,该案例中国家审计署实施的跟踪审计有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下拨财政存量资金,同时有统筹回收闲置资金,及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作用,有助于落实好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海燕.基于国家治理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3.

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范文6

1.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有效解决事后审计的弊端

医院基建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资金运作要从始至终渗透到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内审部门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对基建项目的决策、设计及招投标等各个阶段进行系统的监督,基建项目普遍存在临时变更设计、隐藏工程等不可控因素,若待工程完工后医院审计再进行介入,工程结算审计处于被动的局面。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不良问题将接踵而至,最终导致整个基建投资失控。因此,必须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才能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成本。

2.开展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医院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医院廉政建设的有力保证

据统计,医院每年基建投入资金约占全年业务支出比例30%,基建投资成为医院资金开支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治理腐败和防止腐败问题发生,2009年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39号),要求各医院单位基建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以达到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建设成本,预防和治理腐败目的。根据国家和卫生部的要求,目前很多大型三级医院的管理者认识到实行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对新开工的基建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3.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进行外部审计的基础和必要补充

内部跟踪审计具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其审计目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与内部控制程序等方面有独特性,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是否规范有效,直接影响外部的审计工作,是外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对外部审计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

二、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全新的审计模式,缺乏健全法律法规支撑

传统审计在一定程序为医院基建项目节约基建资金,但存在局限性、被动性,不能更好发挥内审部门监督的职能。近几年来,国家推行全新的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模式,在这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的监督责任重大,潜在的审计风险也增加。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标准,是跟踪审计人员工作的衡量标准,目前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依据相对滞后,尚不完善。审计人员在上述情况下往往受到局限,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对发现的问题难以作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导致审计质量不能保证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

2.跟踪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素质不齐,不能满足跟踪审计需要

目前在医疗卫生系统行业,建设跟踪审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有的医院领导还没有意识到跟踪审计的意义和必要性,医院现有审计人员是财务部门转岗,往往只配备1―2名审计人员且专业单一,素质局限,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完成如此专业的审计任务和内容,也势必导致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风险增大。

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过硬的业务基本素质,还要求审计人员有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胜任项目跟踪审计工作。

3.监理市场不规范,整体队伍素质不高,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公立医院基建聘请监理工程师与院方基建管理人员一起进行施工监督是常态。这种做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监理职责不规范,监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仅仅注重施工阶段的监理,按制度要求监理应该贯穿建设项目始终。在管理实践中,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员往往边熟悉情况边监理,对工程缺乏深入地了解,不利监理工作的开展。

大部份公立医院在基建工程建设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监理不利现象,如审计人员在“施工签证单”中发现技术数据异常,监理却在签订单签署“情况属实”的意见,但经现场实地测量,实际工程量达不到监理签署的工程量,监理工程师责任意识不强,明显增加了基建工程成本。

4.事前合同审计没有落到实处,有待加强

(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是很难避免的,若签订合同条款时,医院与施工方双方没有注明条款变更的索赔责任,就容易因工程变更费用互相扯皮,影响工程进度,若合同增加发生工程变更“谁的责任谁负责”的原则条款,则会明确双方对工程变更的权、责、利,可有效减少变更费用结算扯皮,有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签订合同事前审计不到位。部分医院建设项目管理者对事前合同审计重视认识不足,合同中结算定义的条款不明确,预算编制不全面为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漏洞,出现施工方高价报结算的现象,失去了对施工单位有效的监督。事前合同审计缺陷造成决算价格与合同价格差距较大,给工程造价审核带来难度和风险。

三、加强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按程序操作工程建设意识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审计模式,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为了使跟踪审计有效发挥审计效益,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原有的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制度已不能满足跟踪审计需求,医院内审部门需要制订一整套跟踪审计的工作规章制度,包括跟踪审计的实施办法、审计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为审计人员提出业务指导,规范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

2.加强对跟踪审计机构队伍建设

跟踪审计所涉及的领域点多面广。整个审计过程审计人员会运用到各种专业知识,如招投标、合同审核、土建、水电施工、工程造价等。所以将各种专业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引进到审计队伍中,充实审计力量,才能满足跟踪审计的全面性、专业性。

加强对跟踪审计人员的系统性业务培训,培养医院自己既熟悉专业又易沟通的专业队伍,并通过招标选择资质高、技术力量强的社会中介机构,使其在全过程跟踪审计中起到基础技术作用,组建形成由中介机构造价咨询师,内审人员、基建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医院审计跟踪小组,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开展跟踪审计工作。

3.加强基建工程合同审计监督

审计部门要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特别要把好事前合同审计关,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全面审核,检查合同的内容与招标文件要求是否相符,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合法;特别关注补充协议的合法性、有效性;合同造价工程的计算原则,计价依据。明确合同须经跟踪审计小组审核后,方可签订。

4.重视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审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原设计的施工图进行局部的修改的,要求施工单位编制设计变更签证,经设计单位、监理、跟踪审计小签字后确认;属于重大变更的,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审计人员凭竣工图和经批准的变更签证单进行详细的复核,以保证变更增减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对工程变更、隐蔽工程及其他现场签证,跟踪审计人员应到现场勘查取证、实地测量、参与验收。

5.加强监理的管理

选择监理单位严格按《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进行监理,与工程中标的工程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实行医院总监负责制,以解决监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问题。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都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以杜绝监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虚作假。工程项目所有的变更,隐蔽工程技术核定单,在院方基建、审计人员签字前,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对其合理性、真实性发表意见,工程进度款支付前,由监理工程师签字核定工程完成进度,医院授以其一定的权力,树立其在单位中威信,加强监理责任心,使到其更好地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