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范例6篇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范文1

1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内涵

1.1第四方物流的内涵定义从内涵来讲,第四方物流是对企业客户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服务功能和技术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对物流全过程评估后的优化再造,并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过程[1]。煤炭第四方物流企业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煤炭供应链、与煤炭相关的上下游钢铁供应链和化工用品供应链等物流系统进行优化,降低整体供应链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通过协调资源提供一个全面集成供应链管理方案。

1.2煤炭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内容煤炭第四方物流公司业务主要是组织供应链上各合作伙伴,根据供应链运作策划方案,达到同步运作,实现一体化。策划内容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的上下关系进行改进,进行系统规划、优化、方案实施和运行。系统规划是进行供应链过程的协作和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使得供应链整体战略和各单位战略基本一致;优化是通过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改善供应链上企业职能,包括销售运作计划、采购战略、运输管理、分销管理、库存管理等,实现职能间的无缝对接;方案实施包括帮助客户实施新的业务方案,客户具体业务运作;运行是直接担任供应链中的部分职能,如采购、库存、运输、配送等业务。

2第四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

2.1第四方物流企业运营一般模式目前第四方物流的运营模式基本有3种,复杂程度逐渐递增,但都体现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内涵,是在制定企业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最大范围整合全供应链的资源和信息,并提出针对企业客户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低成本运行。1)协同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不直接接触企业客户,而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内部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由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技术和经验,需要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向其提供技术支持、管理决策、市场准入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等补充功能,第三方物流企业再将这种供应链解决方案应用实施到企业客户的物流流程中。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可以采用合同方式绑定或采用战略联盟方式形成。2)方案集成商模式。方案集成商模式是目前第四方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直接服务于客户,并作为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核心和枢纽,将客户与多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连接,实现集成多个服务商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方案集成商模式一般是在同一行业中,业务关联的企业范围内运行。在此模式下第四方物流服务商需要与客户关系紧密,长期稳定,优点是业务相对明确集中,最大程度维护客户利益。与协同运作模式的区别在于,在制定客户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第四方物流服务商还要对多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资源整合优化,统一对客户服务。3)行业创新者模式。行业创新者模式在方案集成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面向上下游行业多个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的高级阶段。针对多行业多企业的特点与需求,制定一个多行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整个供应链条“革命性”的变革,实现行业的利益最大化和服务的高端化。

2.2煤炭第四方物流企业业务介绍煤炭行业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业务一般有以下3种类型。1)一站式供应链服务业务。将客户原来由多个外包公司完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环节统一承接,通过调集和管理组织第四方物流公司自身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资源、能力和技术,为客户评估、设计、制定和运作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效率。在一站式供应链服务业务中应侧重于一体化整合煤炭供应链。煤炭行业物流公司一般形成了煤炭物流基础设施、组织和信息网络,具有从事以煤炭为主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优势。通过一体化整合煤炭供应链,同时动态优化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在全球范围内,为煤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如煤炭生产企业、钢铁企业、电力企业、化工企业等)提供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物流金融等一系列服务。2)基于国际贸易需求的物流一体化服务业。依托各地保税物流园区、贸易公司,为客户提供由国际贸易引发的物流需求服务,制定并实施采购与分销、贸易商务服务、关务服务、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维修、国际物流和国内运输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方案。具体包括进出口通关、国内国际采购、国内国际销售等。3)行业培训。通过对企业的各项物流业务进行咨询和供应链一体化设计,公司能够从中获取大量的经验,同时也会逐渐形成自身的品牌,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可以吸引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效仿,因此可通过培训的方式,实现隐性知识的顺利转移,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拓展第四方物流市场,并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理念的扩散。

3第四方物流企业风险分析

与第三方物流等其他物流模式相比,第四方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相同的有:①自然风险,由于地震、水灾、地震等地质灾害,以及火灾、交通事故等灾害性事故引起的不可抗、不可预测原因导致的服务变动、中断或终止;②社会经济风险,由于社会经济等宏观环境带来的政治动荡、战争以及经济周期性波动、利率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体制机制、产业政策的变化同样会引发第四方物流的风险;③市场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第四方物流供应链成员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第四方物流企业具有自身特点的风险包括以下两方面。

3.1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特点决定的,使得供应链系统功能发挥有效性遭到破坏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1)能力风险。第四方物流供应链上下游成员的技术、人员、管理等综合能力各有差异,导致的“木桶效应”会影响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和竞争能力,并降低供应链的稳定性;构建完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短期效率”的低下,第四方物流集成服务商,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评估,确定合作企业,完成签约,此阶段产生的时间及机会成本,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供应链个体成员的利益[2]。此外,供应链体系的稳定决定其资产专用性和利润的延续性,因此供应链成员的依赖关系决定了可能会因为某个成员的退出,产生内部消耗和牵制,导致供应链效率的下降。2)资金风险。第四方物流供应链资金风险是指,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动不确定性破坏整个供应链正常运作的风险。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信用担保、垫付货款、仓单质押等合作方式,产生资金的直接或间接关联,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就会导致当某一企业占用上下游大量资金并出现资金危机,可能引起整个第四方供应链面临崩溃。

3.2组织协调风险第四方物流供应链上的各成员,本质上是一种博弈的战略合作关系,决策和行为受自身利益驱动影响,因此在供应链解决方案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组织协调不顺,导致合作平台失效的风险。包括以下两种方式。1)管理风险。由于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管理能力及管理方法的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可能给第四方物流供应链成员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第四方物流服务商需要协调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内多成员的资源和信息,同时第四方物流企业也需要权衡成员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综合各类需求,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管理等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第四方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不足,会导致协同效应的缺失,损害供应链成员的利益。2)沟通风险。在第四方物流企业对供应链进行规划再造过程中,需要成员企业有效信息的充分共享与传递,面对复杂的信息传递拓扑结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3],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信息延迟、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重要信息泄露等风险,风险会随着供应链的传播逐步扩大,从而影响供应链管理方案制定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增加运营成本。

4防范第四方物流企业风险的主要措施

4.1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第四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整合全供应链资源和信息,并制定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企业内部成本与质量管理能力等,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形势瞬息万变的背景下,第四方物流企业只有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持续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规避上述管理风险及市场风险,保持企业在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4]。

4.2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流程第四方物流企业设计科学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流程,一是建立安全、独立、保密的供应链信息系统,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各类信息的合理共享、有效区隔;二是制定公平的激励机制,与供应链成员企业商谈公平透明的收益与奖励方案,提高合作企业的满意度,促进其积极性,从而推进第四方物流业务的运转;三是注重合同的条款内容和签订流程管理,合同内容要遵循法律、范围明确、内容完善,同时要有一定的可塑性,主要保护措施条款,提供合同履行调整、改进的余地。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范文2

早期的博科资讯物流管理软件更关注前面两点,现在的博科资讯供应链管理软件则更关注后面的几点,尤其是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这也是将来物流管理软件发展的趋势。

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在于赚取利润。反映到价值链上,利润’收益一价值活动成本,因而企业挖掘利润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降低价值活动的成本二是增加价值活动的贡献。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和恶劣的经济环境中,低成本成为基本的竞争优势,成本的压缩便指向了企业的第四利润源――通过物流供应链的高效协作降低成本。

如果我们把商业资源分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那么物流就是三流之中最重要的,是管理者监控的核心对象。

物流按行业可分为两大类: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企业物流按照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又可以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以上物流管理都需要IT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撑。物流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供应链成员间要有效集成,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供应链内信息共享和制定互相关联的作业计划是关键所在。

博科资讯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可有多个模块组合而成,如物流计划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计费管理、运输管理等,系统通过这些模块的协同运作,提高物流供应链订单执行效率和准确率,物流运作的信息在供应链中共享,优化的系统降低物流物流成本。

“整合”是价值所在

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主线应该是业务流的全资源管理,即业务流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从全资源管理过程中创造价值。

基于这样的思路,博科资讯近日在北京其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全线新品,同时了其提炼总结的企业物流供应链6大管理模式、4大优化方案、9个应用解决方案、12个行业解决方案。

为了使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博科资讯提供的软件产品通常有以下特点:

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的应用,能快速复制成功管理经验,快速提升管理水平,

精细化,提供更具体和细化的管理服务功能。

量化,提供量化的数据信息,更为准确的为企业决策服务。

智能化,要求物流系统必须能对客户业务运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与管理手段,提高运作效率。

优选化,物流系统优化是其降低供应链运营总成本的关键点所在。优选化的系统是高效协作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范文3

记者:请问饮料行业的供应链系统通常有哪些模块?比较完整的饮料行业供应链系统应该是怎样的?华诠在哪些方面可以提供解决方案?

吴雷:饮料行业供应链软件通常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供应链计划和供应链执行软件。

供应链计划软件顾名思义是以计划为主,通常包含需求预测、供应链上补货与拉动以及安全库存设定、主生产计划以及针对饮料行业的生产排程计划、运输配送计划等。而供应链执行通常涉及到仓库管理、批次控制、运输追踪、防窜货的控制等。

目前华诠主要在供应链执行方面提供解决方案,即主要提供仓库管理。以及批次控制、防窜货的信息收集等饮料行业解决方案。近两年也引进了供应链计划产品的解决方案,包含需求预测、供应链上的补货与拉动,以及主生产计划和饮料行业特殊专用的排程计划等。上述解决方案都是INFOR的解决方案。在运输配送方面,则引进了UPS的计划与追踪方案。

记者:谈到供应链计划,饮料行业在这方面的难点是什么?上述这些不同的模块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吴雷:饮料行业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以最小的库存换取最大的销售。饮料行业销售的时效性很强,并且替代产品很多。如果在供应链上管理不当,很可能出现断货情况,断货则基本上意味着销售的损失。而对于饮料行业来说,丧失销售几乎是致命的。例如,当年某国内品牌的运动饮料通过成功的广告营销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但是在终端市场上却无法买到,这就是典型的断货,结果不久这个品牌就轰然倒地。同样,库存过多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前者是致命,后者则是内伤。在整个供应链上,库存超过合理的范围意味着更多的资金积压、更多的过期、更多的退货、更多的物流成本。当然,断货和库存过多,并不仅仅指总体上的情况,对于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种产品来说。也可能存在断货或者存货过多的问题。通常这是饮料行业物流经理或供应链经理面临的最大难点。

其实,国外的同行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供应链计划产品。通常供应链计划产品由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的库存计划和主生产计划以及行业专用详细排程组成。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A 需求管理

有时也称需求预测。我个人倾向于称为需求管理而不是需求预测,原因是预测只能反映其一部分内容,需求管理通常是采用历史数据、时间序列方法获得基本的预测值。并且利用因果预测方法对历史数据中的非正常数据进行调整。最后在未来的时间序列中增加事件。这些事件也会对未来的销售产生影响,从而得到对未来的预测。

但是仅仅通过预测得到的数字并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生产与物流,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永远不能预测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对未来销售的影响。此时就引入了协同的概念,尽管我们无法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至少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他们对于供应链的变化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即将发生的事情反映到最终的需求变化上来。

因此,公式可以成为:需求管理=预测+协同

需求管理的要求并不只是总量的需求管理,而是基于产品、销售地点、以及时间关联的需求量,这也是拉动式供应链的拉动源。

B 基于供应链的库存计划和主生产计划

饮料行业的供应链通常是多工厂、多级配送的供应链模式。考虑库存问题,需要在供应链层级进行考虑。

而在这个供应链上存在一个明显的拉动关系,从上面的需求管理产生数量和时间上的拉动,下面层级到上一层级有提前期。每个层级都可能有安全库存量的控制。安全库存量可以通过经验来设置,但是更好的办法是在需求预测中,根据预测的偏差值,根据期望的服务水平动态地满足。(注:100%的客户满意度永远只存在于口号中,根据简单的数学关系,100%的客户服务水平意味着库存无穷大)

关于主生产计划。熟悉ERP的人会认为这只是一个需求量而已,但是对于供应链上的多工厂生产来说,主生产计划没有那么简单。例如,可乐的生产商通常是多个工厂进行协同生产,在产能不足时还需要考虑采用外包的方法满足生产。对于个别小品种的产品,如无糖可乐,由于消费人群少,几个月才开机一次进行生产,而把这种生产放在哪个装瓶厂则需要平衡需求、物流、成本等多种因素。基于供应链的主生产计划,就是将需求和有限的产能。采用线性规划求解的方式获得最优解{如成本最优或销售额最大等)。

C 行业专用详细排程软件

上面谈到的两个供应链管理功能,其实并不仅仅限于饮料行业使用,所有基于MAKE TOSTOCK的行业,即通常快消品行业都可以使用。但是基于行业的详细排程软件则是饮料行业所独有的。排程软件主要是控制每班、每小时,甚至每分钟在生产什么。例如INFOR AS软件就能很好地优化饮料和啤酒行业的容器使用,使得在容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能产出更多的产品。

排序软件则可以优化饮料行业不同产品之间的生产次序和时点问题。例如一个乳品企业,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不同包装和口味的酸奶。而生产转换是有代价的,以损失值来计算。

损失值原则:更换不同大小的瓶子的损失要大于更换大小相同但口味不同的瓶子;从原味到草莓味的损失小于从草莓味到原味的损失,同样口味转换无损失。

原生产流程(见图3):

记者:那么饮料行业供应链执行的难点是什么,软件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吴雷:饮料行业在2008年以前对供应链执行的要求并不太高,由于产品品项并不算多,通常在1000个以下,因此不使用专门的WMS进行管理,而是使用ERP中的库存管理模块。但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国家颁布了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食品的批次管理有了严格要求。批次管理的内容在传统的ERP系统中一般比较难以实现,或者实现成本太高。因此在2009年以来,有多家饮料厂商都在和我们沟通关于使用WMS管理批次的问题。

在INFOR WMS中,批属性的管理是相当灵活和严格的。我们某个客户的批属性除了管理生产日期外,还管理生产线以及生产班次。应用这些批次组合的跟踪功能。能够非常方便地

对于商品的批次进行整个供应链上的跟踪,对于召回、止发、退货都可以很好地支持。INFORWM5本身的WEB网络化也支持了这种应用。

INFOR WMS本身与条码扫描设备有天然的共生关系,因此很多饮料厂商计划在WMS中进行序列号追踪,作为防止窜货的依据。

在供应链执行方面还有一项是运输计划和跟踪。由于饮料行业对于服务水平的要求比较高,例如我们某个客户对配送到门店的时间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采用了运输计划软件计划路线,采用跟踪软件确保其执行。

记者:据你了解,目前国内饮料行业的物流系统建设状况如何?在技术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吴雷:国内饮料行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准备进入后ERP时代。过去的十年是饮料行业ERP应用发展最快的时间。大批客户采用了ORACLE、SAP等世界级的ERP软件,对于企业的基础管理非常有益。但是软件上线后,并不能完全解决饮料行业企业所面临的困扰,包含需求管理、库存与生产计划,以及物流批次追踪等难点问题。而食品安全法又促进了饮料行业厂商对这方面应用的进一步需求。但目前只是刚刚起步。

现阶段遇到的技术问题通常是饮料行业客户对接口的担心,他们担心在ERP和供应链系统中的同步和协调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对主流的ERP,例如SAP、ORACLE、BAAN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在使用。

记者:供应链信息系统在饮料行业的推广中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吴雷:供应链信息系统在饮料行业推广主要是受认识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客户不能理解饮料行业为什么是一个拉动式行业。他们也知道预测的重要性,但只是简单比较了一下系统的预测值与人工预测的准确度,就放弃了进一步研究,其实他们是没有真正懂得预测只是需求管理的一部分。而需求预测是后面拉动的基础,没有需求预测,基于供应链的库存计划和主生产计划都无从谈起。

对于供应链执行的意义,大家目前关注于批次管理,但是除了批次管理以外,其实WMS还可以提升库位和库存的管理水平。

记者:在饮料行业,贵公司具有哪些特点和竞争优势?

吴雷:华诠有比较完整的饮料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且被国外很多饮料行业的客户所验证。华诠在一些的软件开发上也有深厚的功底,这些软件可以很好地弥补ERP、供应链软件的一些真空地带。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范文4

[关键词] 供应商选择; 供应链管理; 供应商选择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当前市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商选择逐渐成为增强供应链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如何评价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同供应商如何建立良好的长远的发展关系,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已将其提升到关系企业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本文试图在分析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将DSS技术运用到供应商选择的决策上,开发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议,并对其总体设计思想予以说明,已明确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1供应商选择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

同传统意义上的供应商选择不同,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的目标评价指标均有极大的差别。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更加强调的是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关系,而不是互斥关系。因而,首先让我们深刻把握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精髓,这样有利于对研究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的深层次分析。

1.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内涵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包括信息流在内的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的商品流通和传递的所有活动。物料和信息贯穿于供应链始终。供应链包括管理系统、操作和组装、采购、生产计划、订单加工、库存管理、运输、储存和客户服务。供应链是连接供应商和客户的基础。同时每个客户依次是其下游企业的供应商,直到最终产品到最终用户。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完善供应链联系,将所有活动整合的过程,以此取得稳定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强调伙伴间的合作关系与利益共享的关系。其特点是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应当加强合作,取得“共赢”。供应链管理追求的不是单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是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一体化精细管理的思想,其本质是协同作战,高度互动的过程。供应链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动态优化管理的要求。

1.2供应商选择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供应商(Supplier)在供应链系统中的位置,在图1中较好的体现出来。在供应链思想未形成以前,供应商同制造商是敌对关系,供应商期望制造商以较高的价格、大批量采购,制造商则愿意采购价格越低越好。实行供应链管理思想以后,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共同利润最大化。

不同行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供应商选择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增强。意识到供应商的优劣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原因如下:(1)供应商在供应链系统结构中“源头”的位置,直接决定了产品单位成本的高低。(2)供应商的选择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需要。(3)供应商选择同时是提高最终产品质量的需要。(4)制造商要求供应商的需求数量的减少,而对供应商质量的要求提高的需要。

2决策支持系统的兴起和应用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简称DSS)实在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帮助。

DSS技术应用于供应商选择,是计算机技术同供应链管理结合的产物。目前,DSS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还未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这是目前应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3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3.1供应商选择决策过程分析

供应商选择决策过程如图2所示,过程中个阶段的主要功能如下:

(1)供应商选择目标。针对本企业原材料或配件的需求,明确供应商的选择目标,满足企业的生产或主营业务的需要,保证供应链的顺利实施。

(2)限制供应商范围。从众多的提供相同服务的供应商中间,根据主观直接的粗略判断,选择有一定实力的有限数量的供应商,进行下一步的重点评价和选择。

(3)收集供应商的数据。对备选的供应商进行数据的收集,包括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重点是当前数据的收集整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都应具备,如有条件的话,可以亲自对备选供应商进行调研,取得完备准确地一手资料。

(4)选择供应商。该阶段在掌握被选供应商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供应商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备选供应商进行科学的排序。将结果反馈给第一阶段,如果评价结果同现实情况相差较大,可能对供应商选择目标的确定不合理或收集的数据不准确。

(5)确定合适的供应商。依据评价结果,确定最优的供应商或几个供应商的组合。

3.2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情报阶段、设计阶段、选择阶段和实现阶段。

在情报阶段,寻求要解决决策的条件。该阶段需要面对现实,即对决策者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考察。找出要求做出决策的情况,即对问题进行确认和定义。这是决策者需要获取、处理、检查数据,以便确认存在的问题和发现机会。

在设计阶段,要创立发展和分析可能的行动方案。该阶段涉及到建立、开发和分析各种可能的可行方案,其中包括理解问题、产生方案、测试方案的可行性等活动。

在选择阶段,要从那些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行动方案,对于不同的选择原则或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一般来说有两种原则:规范性原则和描述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是指力图在允许的条件内选择一个最优的或是局部最优的方案;而描述性原则是强调能否得到一个足够好的或者说是满意的方案。

实现阶段就是对一个推荐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中,我们采用快速原型法来进行开发,然后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改进、扩展、修改此系统。对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基本采用层次型DSS,结构方案如图3所示。

针对供应商选择活动,下面重点谈下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中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具体实现和管理过程。

(1)数据库

DSS中的数据和决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一切数据都要进行适当的加工浓缩。一定要强调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中面向模型,面向模型的生成与决策来设计数据库。由于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一般面向高层管理者,所以对供应商调研的数据不仅包含有供应商内部数据,如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交货能力、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等数据,还要有供应商外部数据,如供应商外部环境的数据。由于我们强调的是对供应商的激励和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因而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要并存。

(2)模型库

当前对供应商评价的方法很多,不仅有定性模型,还有大量的定量模型。如直接判断法、综合评分法、ABC成本法、层次分析法、采购成本比较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由于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供应商评价最终结果可能有所不同,这直接影响供应商的选择结果。因而定性模型要和定量模型相结合,模型中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运用相结合。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中,一定要强调每个模型运行时都要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和参数值,同时要讲运行结果送回数据库。当数据库发生足够大的变化时,模型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修改。

(3)知识库

由于供应商和本企业内外环境的多变性,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中强调知识库的运用。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中,知识库主要用来存放供应商选择策略、物流专家的建议、成功企业的供应商选择的经验。

结合供应商选择决策过程,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中基本采用模块化方式,即先按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开发出各个专用的DSS,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扩展到整个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这种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过程,其优点是整个系统易于理解和实现。

结合供应商选择决策过程的复杂性,现给出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和各自的功能模块如下:

A.备选供应商现状的各自分析

a.供应商的定性分析

b.供应商的定量分析

c.供应商——企业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分析

B.开发供应商

a.备选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分析

b.备选供应商的选择策略

c.供应商选择的最终结果

C.优化供应商

a.供应链管理专家建议

b.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

4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及前景展望

通过对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个建立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该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1)为了增强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适用性,比较完备的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该系统除了提供决策方案以外,还应当有其他支持功能,例如决策咨询、信息服务和科学的计算,能支持企业中上层管理者进行决策。

(2)由于供应商选择工作环境的多变性,面对突发的内外部环境,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应当能够提供意向决策支持的功能。

(3)该系统应能提供友好统一的人机交互界面,强调在决策过程中中上层企业管理者的介入,实现民主的决策过程和真正的人机交互系统。

(4)在目前开发的DSS中,许多系统都过分的关注与定量模型的运用,并且这类模型较为复杂而且不实用,因此在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中应当突出模型的实用性和对定性模型的运用。

供应商选择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很多领域,是不同学科交叉运用的结果。在供应链管理思想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又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文初步分析、设计了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更为具体的问题有待于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边旭,田厚平,郭亚军.具有激励特征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南开管理评论,2004.

[3] 王国华.中国现代物流大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风险;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01-02

一、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及其特征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中国已取得很大发展,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种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在解决国内供应链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将境内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延伸到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中,根据特定行业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以贸易自偿性中未来预期的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以控制物流及资金流为风险控制手段,对供应链上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核心企业或上下小游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的综合融资服务。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实现无缝整合,针对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提供的创新融资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借助于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从银行及时获得足额的信贷支持,从而得以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在供应链环节中的竞争实力。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结合贸易结算方式,充分运用核心企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设计多层次的融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与其他形式的融资相比,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业务表现出以下特性:(1)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授信担保的核心,运用货物或应收账款等授信支持性资产与融资产品相捆绑风险防范技术。(2)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受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境内外融资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对供应链中企业的服务方案设计具有典型的组合性特征。(3)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受国家进出口外汇管理政策的影响较大。(4)从融资还款来源的自偿性、融资操作的封闭性以及授信用途的特定化角度看,具备典型的贸易自偿性特性。

二、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融资需求,分为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融资时分别解决中小进出口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汇、出口销售、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

以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为例,假设M公司为供应链中的境外核心企业,且该供应链符合银行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准入标准。B公司为M公司在境内的供应商,且与M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B公司拥有稳定的出口量,但B公司不能及时从M公司收取货款,从而缺少资金来维持生产。此时作为供应链的上游企业,B公司可将向M公司的出口货物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向银行K申请资金融通。K银行可以给B公司提供如下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

若M与B公司间常用的贸易结算方式为电汇,K银行可以提供“订单融资+出口保理融资”组合方案。若M与B公司间常用的贸易结算方式为信用证,则K银行可以提供“打包贷款+出口押汇融资”组合方案。这两类组合方案都可以解决B公司从生产备货到出口发货后的融资需求。也可根据企业生产节点的实际资金需求提供单一节点的融资服务,如发货前的订单融资或发货后的出口保理融资等。在M与B公司之间贸易往来频繁,且贸易订单比较单一,银行为B公司提供“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以解决企业批量融资的问题。

不难看出,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与企业的节点融资需求,贸易结算方式,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以及境内外融资的价格密切相关,甚至境外企业所处国家的政治经济风险都会影响银行的服务方案。

三、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1.企业的信用风险。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中心枢纽,与银行的高度配合,为银行供应链融资贷前和贷后提供了关键性的信贷决策依据。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或者其因信用捆绑而累积的或有债务超出其承担极限,由核心企业担保的整条供应链的信用基础将不复存在。其次是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银行还不能对供应链中众多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尤其是对国外供应链企业信用了解和动态风险监控能力更为薄弱。

2.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服务由于涉及大量的流程管理与操作控制,其操作风险涵盖企业信用调查、服务方案设计、融资审批、放款及授信后管理等各个操作环节,操作不规范或操作中的道德风险很容易在这些环节造成资金损失。比如信用调查阶段银行可能无法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分析,从而导致对供应链的信用评语存在缺陷风险。又如存货抵押和预付款抵押中,银行需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手段以保证资产安全等。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范文6

戴尔大中华区企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曹志平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企业都在进行变革、转型,给企业IT部门带来了诸多挑战,也对企业IT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戴尔而言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机遇,我们致力于不断的技术创新,开发出具有更强性能、更高兼容性的产品,为客户打造出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全套解决方案,并提供更稳定的供货及服务,成为他们最可靠、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家族

再添多名新成员

今年上半年,戴尔公司在企业级解决方案领域连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产品,涵盖服务器、存储、网络等领域,全方位、多层级满足各种规模企业的定制化需求。

在存储方面,全新戴尔SC系列存储阵列SCv2000系列,将高性能与低价格完美融合,打造出最具性价比的入门级存储产品,重新定义企业存储的经济效益,为各种规模的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存储解决方案。新的SCv2000系列提供同类最佳的性能和保护,并集成了数据保护功能,以支持特殊项目、数据库和测试环境,或者简单的存储集中。它把Dell Storage Center软件扩展到入门级阵列,使客户能够在通用平台上实现标准化,从而帮助他们节约时间、管理成本和运营开销。

稳定、可靠的供货及服务体系,让用户无“后顾之忧”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传统及新兴企业都面临着向信息化时代转型的巨大挑战,稳定、可靠的IT系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使得企业IT部门对于I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客户的需求,是对戴尔既有供应链体系与渠道销售体系的极大考验,当然,挑战同样也意味着机遇,戴尔公司通过持续、稳定、可靠的供货及渠道系统,能够让客户毫无后顾之忧地专注于业务发展,成功实现业务转型。

戴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一套由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完整系统,通过它们之间的紧密协调、共同管理,戴尔不仅可以更有效的管理库存,更能控制成本并获得在行业领先的价格优势。

第一,零库存。传统的库存管理仅仅是对自身库存物资的数量管理与控制,而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则应把视野从自身扩大到由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网络上来,和它们之间充分交换库存信息,相互协调,共同管理库存,实现整体库存水平的下降,甚至零库存。戴尔公司所涉及的IT行业是一个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产业。据悉,该行业原材料每周都面临着1%的贬值,如果能有效控制库存,那么企业就能够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

第二,组织严密的供应商网络。戴尔有一整套十分完整和严格的供应商遴选和认证制度。要想成为戴尔的供应商,企业必须证明其在成本、技术、服务和持续供应能力等多个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特别是供应能力必须长期稳定。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戴尔才能在生产中获得稳定的保质保量的材料来源,并快速反应客户的订单需求。不仅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戴尔有严格的要求,对于供应商的选址戴尔亦有其特别的规定。如果达不到要求随时都有被替换和淘汰的可能,但是戴尔的供应商们愿意与其合作,因为戴尔可以利用自身品牌优势给他们带来充足的订单和有效的预测保证。据此,戴尔与供应商的合作达到了理想的双赢状态。

第三,成熟新技术迅速推广的产品策略。戴尔很少在一个新技术或新产品刚出现时把它推向市场,而是要等技术已经标准化,产品已经成熟时才大规模进入市场并成为领导者。要做到成熟新技术迅速推广就要做到产品的敏捷开发和模块化设计,做到零部件标准化、模组化设计、业务流程再造。这样才能快速反应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