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范例6篇

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

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范文1

【关键词】 手术室;艾滋病;自我防护;措施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1]。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还在极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属于一种恶性疾病。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常见的传统途径有、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以及血液及血制品传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手术室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职业性损伤发生几率,保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性,笔者结合大量医学文献与自己的医学知识,对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自我防护意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临床资料

根据文献《广东医学》2007年6期,作者刘宁湘指出艾滋病并多发骨质破坏及病理性骨折,建议在有些情况下骨折病人有必要检测有无感染艾滋病。在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中,高琪指出,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将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在该文献中,艾滋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5.2±5.7)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2年之间不等。患者在接受入院治疗后,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查、以及淋巴结活检、便检以及消化道X线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等以便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身体健康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乙肝、抗艾滋病抗体(AIDS)检测、丙肝以及梅毒等试验。由于患者常伴有骨折,文献建议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复位,采用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方式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2]。

2、防护措施

2.1、术前准备

2.1.1、心理疏导和心理准备

艾滋病患者由于病情长久、久治不愈,不仅对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造成损害和影响,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艾滋病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而精神问题又加重艾滋病患者的病情,从而使患者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关注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规范化的操作、优雅的举止、良好的语言修养,帮助艾滋病患者消除对手术治疗产生的恐惧感和抵触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地配合主治医生的相关治疗。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摆正心态,以积极的、良好的状态面对艾滋病患者,以诚恳、严谨的态度配合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步骤都进行护理操作,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与自己的皮肤黏膜发生接触;坚持无菌操作,降低因感染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现象出现。

2.1.2、手术人员准备

由于艾滋病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参加手术治疗的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对自身的着装进行整理,不得佩戴饰物和戒指;女性医护人员需要将长发束起;保持指甲的整洁性和长度的适宜性,避免由于手部佩戴的饰物或者指甲过长刮伤患者皮肤;同时,在上台前加穿防水隔离衣[3],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2.2、术中配合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巡回护士的配合,保证手术室环境的适宜性。手术治疗过程中,巡回护士绝对不能由于私人原因擅自离开手术室。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洗手护士的配合,密切注意手术进展,手术过程始终保持沉着、冷静、果断、及时地与巡回护士保持联系,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讨论

3.1、加强管理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艾滋病列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卡。要求在发现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后4h以内,医疗机构必须报告所在地的卫防疫部门。医院不仅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而且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4]。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是防治和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宣教力度,不断的优化和改善手术环境,确保医疗安全。

3.2、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艾滋病护理和防预的相关知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风险隐患的识别和防范意识,在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各项规定,为患者提供全面、严谨的护理服务[5]。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练地掌握手术治疗的防护措施,正确的对待艾滋病手术治疗。

4、总结

艾滋病是当前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所以预防医源性感染至关重要。医护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做好自身防护,使参与手术人员有充分的心理及个人防护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术后彻底全面的消毒灭菌制度,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6]。我认为,医护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及焦虑,建立完善的医院隔离防范制度,操作认真严谨,是完全可以避免艾滋病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我们要确实地知道手术患者是不是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 不能因为手术忙而疏忽,造成严重差错或事故。艾滋病给我们手术室防护提出了新的课题,上述防护措施还需要在以后我院实际实践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玉翠.手术室护士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防护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2(33):2723-2724.

[2] 高琪.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艾滋病的途径及防护措施[A].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8.372-373.

[3] 赵雅芳.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4):1527-1528.

[4] 罗春梅.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32):2673-2674.

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范文2

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因素中,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职业性损伤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引起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因素通常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因素等4类[2],有些已被人们所熟知,还有一些是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而出现的,所以有必要将这些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及医护人员的防护行为进行研究分析。

1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因素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接触新设备、新仪器、药品、锐器、血液制品、消毒剂、吸入性和废气以及受电离辐射的机会较多,极易出现相应的职业性损伤。医疗仪器引起的辐射、吸入高频电刀使用时所产生的气味、接触环氧乙烷消毒的物品、纱布纤维、残余吸入性及废气等几项,是具有手术室特征的常见职业性损伤因素,但护士对这几种损伤因素的认知相对较低。接触输液或输血器具、工作中站立时间长、搬运病人、接触纱布纤维、感到工作紧张压力大等属于普遍损伤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在普通病房也可见,但由于手术室繁重而特殊的工作要求,护士与这些因素引起的操作发生概率增加,例如:手术时长期站立容易导致手术室护士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等问题。

2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特点

不论是普遍性损伤因素还是特征性损伤因素,与医院的其他科室相比,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损伤有其“专科化”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专科化”危害的发生概率日益增加。例如:随着手术过程中照射放射线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接触射线的机会增多。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产生食欲不振、头晕、四肢无力,同时皮肤照射过量可发生糜烂或溃疡,甚至可因蓄积作用而致癌或致畸[3]。近些年来,术中使用电刀切割逐渐代替了普通手术刀切割,使得手术室护士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电凝止血产生的烟雾。同时,随着由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的一次性医疗物品的广泛应用,残留在物品上的环氧乙烷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增加,它可强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吸入过量可引起呕吐、意识障碍等急性中毒现象,长期接触可导致白血病、癌症等,也会引起孕妇流产[3]。

3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安全教育与防护

在手术室职业性损伤“专科化”发展的同时,医院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专科化教育”却没有相应地开展起来。我国还未将职业安全教育的内容放到护理专业教材及课程设置中[4],大多数护士在护校学习期间并未受到过专业化的职业防护教育,自我防护意识比较淡薄,很多护士对职业性损伤的了解程度还停滞于在学校所学的内容或是岗前培训阶段。同时,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太重视手术室护士专科防护教育的问题,片面强调护士不怕脏、不怕累,讲究奉献的精神,使得她们在职业性损伤防护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护士的奉献精神,有时会给护士造成错觉,认为注重自身安全防护就是不讲求奉献,使得护士工作时忽略了自身的安全防护,这些因素都造成护士保护自己不受职业性损伤的主观意识降低,执行防护情况较差。因此,提高护士的职业性防护行为不仅需要护士自身提高防护的主观意识,也需要医院和整个社会的理解支持,并重视她们的职业防护。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安全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到管理均给予足够的关注。医院应重视手术室各种职业性损伤因素所引起的危害,提供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应增加护士职业性防护的专题培训,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廖盈盈.浅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J]. 西南军医,2004,12(6):73.

[2] 杨顺秋.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317~320.

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范文3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17-01

手术室工作需要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室工人等相关人员共同完成,其中每位成员均须经过选拔、培训。手术室工作人员是一个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顺利流畅地完成手术,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感觉舒适、安全,使服务更具人性化,其中团队协作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这里所谈的手术室工作主要为手术室护理工作。

1 手术室工作人员是一个团队

手术室工作人员通常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手术室工人等组成,每位成员都经过挑选、严格的专业学习、培训,都有严格的无菌观、强烈的责任心,熟知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并能自觉遵守。

手术室每位成员都有共同的工作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使每位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感觉舒适、安全,尽量使病人安心、舒心,使家属放心。

手术室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手术室护士经过培训上岗后相对固定,各负其责,如:巡回护士职责、洗手护士职责等。每位手术室成员均应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如无菌制度、查对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且每位手术室成员均受到制度的约束[1]。

手术室成员在手术室工作中服从科主任、科护士长的领导,并对其负责。手术中心的工作在全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医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手术室工作中的团队协作精神

2.1 团队精神的概念

团队精神是指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2]。

2.2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团队精神

2.2.1 手术室护士经过挑选、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每位护士进入手术室工作,需经过带教老师的带教,熟悉手术室制度、职责及工作内容,如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等,通常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其各方面能力是否适合手术室工作。

2.2.2 手术室每位护士根据个性特长发展为各专科护士,如骨科护士、胸外科护士、普外科护士等,并根据其特点负责手术室各项管理工作,如器械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等,各负其责又相互关连,使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成长,发挥团队的作用。

2.2.3 手术室护士在和谐的团队中沟通能力不断进步。手术室护士不但要与本科人员进行交流,还要与手术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更要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等多作交流。如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室护士首先询问手术医生手术方式、、用物有无特殊,麻醉医生麻醉方式,然后访视病人,掌握基本情况,放松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对手术室环境、手术医生、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有所了解。做好病人宣教后进行术前用物准备,交代工人接送病人的注意事项。在整个过程中护士需要作条理分明、简洁明了的讲解,使护士的分析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3]。

2.2.4 手术室护士的平等友善、积极乐观是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手术室工作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根据分工的不同,每位护士都是平等的。一个和谐的手术室每位成员都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包括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团结互助,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配合、体谅。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保持乐观情绪,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手术室是病人及家属,乃至全社会信任、尊重的基础。

2.2.5 手术室护士勇于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在工作中无论是谁,只要是做错了,均应勇于承认错误,及时更正。只有不断改进,才会不断进步。

2.2.6 手术室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特殊情况,及时配合医生,保持沉稳有序,不能互相抱怨、责备,及时请求帮助。

2.2.7 手术室工作成果是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团结协作的手术室集体,才能出色完成工作,使病人及家属满意,使医生放心。

2.2.8 手术室各成员由于互相协作,所以更加注重细节。不在病人面前谈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不讲工作人员的隐私,不谈论医护人员技术水平问题。手术过程中陪伴在病人身旁,病人疼痛时可教病人全身放松的方法,分散注意力。在允许的情况下满足病人的需求,如病人因术前用药,在手术过程中会感觉渴,在病情允许下可用纱布沾水湿润病人的嘴唇,使病人感觉舒适。

手术室成员是一个团队,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一个团队没有协作精神将会是一盘散沙,手术室工作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也将无所作为。

[参考文献]

[1]赵淑妹. 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25.

[2]袁文龙.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45-86.

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49-02

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手术室已成为运用多学科成就为各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甚至面临一些法律问题。本文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管理。

1.1健全手术室规章管理制度。

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首先要适应形势变化,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若有违反,予以严惩,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合理调配人员。

要发挥护士长的核心作用,在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调配人员,可实行弹性的排班制度,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不搞疲劳作战,以确保工作质量。

1.3实施岗位责任制。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工作分配要做到科学分工、责任明确,可采取固定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了解本专业手术新技术,掌握相关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考核,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认识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2强化人员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2.1巩固基本技能,加强技术训练制定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每年多进行几次护理比武活动,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并且把工作成绩与经济效益挂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以此产生竞争效应,科室与科室比,护士与护士比,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此外,每次考试成绩要张榜公布,以督促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2.2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医疗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护理来保障。对自身基础好的、成绩优异的护士实行重点科室的轮岗,如普外科、骨科及医疗重点科室等,利用各科室患者在护理方面的不同点,培养她们综合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特点。

2.3严格管理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保证手术安全尽责、献身、仪表端正、热情和蔼、技术精益求精,是每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手术室尤其重要。由于手术室工作特点是紧张连续、不分昼夜地协助医生抢救危重患者,因此,应要求每个护士都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除此以外,还需动作灵敏,沉着果断,能迅速地处理意外情况。这些都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教育和训练,使之逐步形成。此外,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重视环境管理,加强器械物品管理。

手术室的环境要求较高,清洁区、污染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必须要有明显的标志,手术间要做到定期消毒,必须按规定严格进行每周一次药物熏蒸消毒,每晚紫外线照射消毒1h,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护士长要定期对消毒后物品及消毒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并认真总结消毒无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另外,手术所需的器械物品与手术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对加强器械物品的管理:特殊器械、精密仪器等要实行定点放置并由专人管理,同时要对器械的功能也应定期检修;对已消毒的器械物品应统一放置在无菌储藏室,并进行登记,器械的使用在有效期内;对于需要熏蒸消毒的物品,每周整理消毒容器,若中途增加物品应立即添加消毒剂及药物,同时做好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记录,并落实执行者。

4强化医疗设备的管理。

4.1学习相关医疗知识。制定集体学习日,有计划地请医疗器械部门的专业人员到科讲课,对于科内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让全科人员充分认识先进医疗设备非一般仪器,了解设备的成本价格特点及设备的性能,同时熟练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保养措施,并责任到人。使人人对设备使用熟练掌握,形成价格成本印象,增加成本概念,爱护和保养好设备。

4.2医疗设备的维护。手术室的医疗设备是比较难控制与维护的,不可避免地增加医疗设备的意外折损费和维修费,此时护士长应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责任,根据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提醒大家在使用设备时不忘维护设备安全意识,使之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盘活运营成本,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5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

手术室消毒隔离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卫生学监测指标必须符合Ⅱ类监测指标方可使用。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60%~70%,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入。术后要认真清扫手术间地面,将血迹清洗干净,更换手术台上所有铺单。对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相关用物须作特殊处理,如用15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行熏蒸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等以彻底控制传染源和尽可能切断各种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非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手术间则清扫干净后行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手术器械敷料根据其性能进行消毒灭菌,尽可能应用高压灭菌,对术中所用器械物品,非一次性使用的,术后应认真清洗干净,对传染性疾病手术的器械物品须作特殊消毒处理后再行常规消毒处理,以备后用;对一次性使用物品应作预处理后,再进行销毁。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严格监督各类手术人员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防止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被污染。手术室医用废物管理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 对其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各科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6加强沟通,各方协调。

6.1科内沟通与协调,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内部和谐是外部和谐的保证,人各有所长,根据工作要求、各人的长处进行分工,明责放权,这样既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做得最好,又激励了护士的信心和干劲,工作中出现问题,产生纠纷或冲突,要认真分析原因,掌握科学处理方法,不要当面训斥或偏袒,损害护士的自尊,同时,适时进行角色互换,工作上是领导,要有威慑力,生活中应是朋友,要有爱心,平易近人,关心体贴护士,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以增进情感,形成合力,在手术多人员少的情况下,可适当争取补充编制,也可通过弹性派班解决缺编,从人员上保证护理质量。

6.2科间沟通与协调:①相互尊重是沟通的原则,培养医护间相互信任与尊重,加强交流,共同参与决策,减少医护间的强制。②定期向手术相关科室发放手术室工作质量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取信科室,对科室提出的要求,要尽快去做,尽力办好,增强为患者、为科室服务的意识。③跟踪科室特色技术发展动态,根据科室的需求制订相应培训计划,及时开展各相关科室技术培训,针对护理工作的难点与特点,如手术配合、摆放、物品准备等进行讲解,直接听取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需求,实施针对性整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④平时可开展科室之间的公共关系活动,增进了解,解除误会,在节日或特定时机,可组织与各科室联欢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协调过程中把握好“度”,协调不等于妥协、放纵,在一些重大是非面前,应坚持原则,在出现医护矛盾时,医生提出的意见要重视,要进行仔细分析,但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一味奉承。要注意保护护士的自尊。

6.3与手术病人的协调。做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工作,真正把病人当上帝,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并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科室,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营造手术室的和谐氛围。

7摒弃“惩罚性”文化,建立自愿报告系统。

转换观念,摒弃“惩罚性”文化,设立护理缺陷自愿报告箱,在周安全例会上总结讨论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当发生了错误,有目的、跨学科地努力寻找,发现系统中的弱点、缺点。必须明白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纠错不仅纠正直接的问题,而是纠正整个系统,不把一个问题简单地判断为“人的因素”,而是把错误作为预防不良事件的机会。注重对每件错误的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及其效果。自愿报告与安全文化互为因果,自愿报告鼓励人们暴露自己的错误,同时向其他人发出警示,常此以往,可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而良好的安全又可使人们自觉将自己的差错等自动报告,这样就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8讨论。

传统的护理管理多注重已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对潜在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而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往往潜伏于缺陷易发环节、易发因素、易发时间和易发人员身上,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摒弃“惩罚性”文化,当发生了错误,有目的、跨学科地努力寻找,发现系统中的弱点、缺点。必须明白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纠错不仅纠正直接的问题,而是纠正整个系统。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等等,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念. 手术室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8, 1(7)

[2]黄锡琴.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初探[ J ]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31(3)

[3]张端香, 段秀卿.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J ] . 护理研究,2007,21

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范文5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仪器设备、手术器材的进展十分迅速,更加要求护士不断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和手术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一套全面、系统地介绍手术室管理及各专科手术配合的书籍。有鉴于此,湘科社邀请、组织国内部分影响较大的医院护理界的资深专家,编著出版这套《实用手术配合全书》,以供各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和学习时参考。

《实用手术配合全书》是一部系列大型参考书,共分以下7个分册。

《护士实用手术器械图谱》以手术室护士为读者对象,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常见的各专科手术器械、手术器械包及手术准备用物。全书共分3篇,首篇从各专科业务需要入手,介绍400余种器械及其图片,包括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眼科手术器械、口腔科手术器械、耳耳鼻咽喉科手术器械、胸心外科手术器械、腹部及血管外科手术器械、泌尿外科手术器械、妇产科手术器械、骨科手术器械、外科内镜器械、手术缝针、缝线;第2篇介绍了37种常用手术器械包,并对器械包的具体内容及图片进行了阐述;第3篇按10个专科的各种常见手术,以表格的形式详细列出手术名称、手术体位、器械包准备、布类包准备、其他共5个方面的具体手术准备用物。

《普通外科、小儿外科手术配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普通外科及小儿外科各类手术的配合要点。全书按普通外科及小儿外科手术配合分为2篇,每篇分别介绍了各专科手术特点及器械、敷料的准备;详细阐述了每种手术的应用解剖、麻醉方式、手术切口、手术体位、手术用物、手术步骤及配合、注意事项等。本书根据护理人员临床积累的工作经验,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是一本以手术配合为主、操作性强的实用工具书。可供手术室护士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使用与参考。

《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手术配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胸心外科、神经外科各类手术的配合要点。全书按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手术配合分为2篇,每篇分别介绍了各专科手术特点及器械、敷料的准备;详细阐述了每种手术的应用解剖、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及用物、手术步骤及配合、注意事项等。本书根据护理人员临床积累的工作经验,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是一本以手术配合为主、操作性强的实用工具书。可供手术室护士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使用与参考。

《骨科手术配合》分20章,详细讲解了骨科手术特点、骨科手术器械、止血和驱血带、骨科常用手术体位、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骨科常用固定物、骨填充物、骨科手术常用物品及设备等骨科手术室护理的基础知识;系统介绍了多种手术的配合方法。在以文字阐述的同时,还辅以必要的图片说明,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书中各章节介绍的手术,既有传统的典型与改良手术,也有近年来开展的新手术。各种手术配合主要从应用解剖、适应证、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及用物、手术步骤及配合、注意事项等方面予以阐述。同时还着重介绍新手术使用的手术器材与器械的组成及使用方法。

《手术室护理管理》共分11章,作者参照国外护理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方法及管理形式等。内容包括手术室工作管理,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手术物品的清洁、消毒与灭菌,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手术室安全管理,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与评估,手术体位,麻醉方法与护理配合,手术室急救护理,财产资源管理,手术布类、敷料、缝针、缝线及器械的分类管理等。书后附有医院卫生法律法规摘编。

《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配合》本书是由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手术室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师编写的供手术室护理专业使用的参考书。全书按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配合分为3篇,每篇第1章为概述,着重介绍本科手术的设施要求、专用物品及护理操作特点;其余各章紧扣手术配合,重点介绍局部解剖、手术适应证、麻醉方式、用物准备和手术步骤及配合等,以增进护士对各专业科之间业务的相互了结,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手术室护理相关文献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96例调查患者系我院手术室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手术患者,排除昏迷或意识模糊患者。其中男286例,女310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3.72岁。

1.2方法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量表用于调查,包括护士的个性和特点,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会话、流程、环境,每个条目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分别给予5、4、3、2、1分。患者的一般资料来自病史信息与患者的沟通。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于手术后,由训练有素的手术室护士在适当的解释下,由患者当场填写后收回。问卷全部收回。

2.结果与讨论

2.1打造科室文化,树立团队精神 积极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并有讨论记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人民多办实事。爱心奉献社会,为科室增光添彩。

2.2以病人为中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积极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手术室时,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护士长经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及时解决。

2.3规范整体护理,争创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人及社会的监督。深入开展整体护理,积极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加强术中关爱、术后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我科为了使整体护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相关知识及人性化护理、舒适护理等新理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输液器等用后,消毒、毁形、焚烧。

2.4提高护士素质、培养一流人才 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首先我们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提高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做到每月进行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三基”理论考试,不仅如此,护理人员为了使自己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在百忙之中积极报名参加各种自学、成人考试,从中使大家的思维方式、文明礼貌、风度气质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明显提高,在医院组织的“5・12”活动中均积极踊跃参加。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全体护士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