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例6篇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1

【关键词】 手术患者; 急性压疮;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158-03

doi:10.14033/ki.cfmr.2015.30.081

急性压疮是因身体局部短时间内过度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其发生是以压力为主、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Schoonhoven等[2]报道,手术压疮的发生率高达4.7%~66.0%。国内的研究显示,23%的院内压疮与手术有关[3]。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手术室护理人员高度关注的一大护理问题。现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分析探讨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术中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手术因素

(1)手术中为充分暴露切口方便手术医师操作,需长时间采取被动,致使受压部位压力无法缓解,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缺血缺氧而最终导致压疮的发生。有研究认为手术时问>2.5 h是压疮危险因素,时间>4 h,每延长30 min会使压疮的危险性增加33%[4]。长达4 h的4.67 kPa以下的压力或不断变化的压力下即使25.3 kPa达1 h也不至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9.3 kPa的压力持续2 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从而产生组织损伤[5]。所以手术患者局部皮肤长时间持续受压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2)麻醉后由于药物的阻滞作用,使受阻滞部位以下的组织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组织缺血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形成压疮。(3)麻醉后摆放时、术中牵引时、手术需要采取斜坡卧位时,患者皮肤与床垫或固定架之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摩擦力、剪切力,易导致皮肤或深部组织的损伤。(4)术中血液、冲洗液等难免会流至患者身下,造成潮湿、浸渍,增加了与床单之间的摩擦力,使皮肤的保护性油脂丢失,抵抗力下降。(5)术中出血量多时,机体处于低血压状态,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过量失血时使得组织在压力解除后仍无法恢复有效灌注,造成术后皮肤损失持续进展[6]。(6)手术结束后,受压部位由缺血、缺氧状态转为短时间内快速充血,造成组织再灌注损伤,而这种损伤普遍被认为氧自由基大量产生是其主要机制之一[7]。

1.2 患者因素

(1)合并疾病:患有影响血液供应疾病如肺部疾患、糖尿病、贫血、血管疾病、皮肤干燥、组织营养状况不良等的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增加[8]。(2)年龄因素:文献中报道,年龄>70岁时,术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增加了2倍;霍春颖等[9]研究显示相同环境因素作用下,年龄越大,术中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婴幼儿皮肤娇嫩,手术时间稍长就易发生压疮[10]。(3)体重:压疮所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按力学原理,体重与压疮的受损程度成正比。但极度的消瘦或体弱,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加之全身营养较差,均是促使压疮发生的因素[10]。(4)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的低蛋白血症、贫血、肌肉萎缩等均被视为压疮的诱因[11]。等[6]研究发现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低与术后压疮发生显著相关。

1.3 护理人员因素

(1)手术室护士思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手术固定是手术需要无法避免,手术时间长短取决于手术类型和手术医师的技术,非护理人员所能干预,工作中主动防范意识不强。(2)护理人员缺乏术中急性压疮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其相关风险因素认识不足,预防措施不到位。(3)部分年轻护理人员经验少,对手术时间、出血量预见不足,不能有效识别高危人群,导致术中采取措施不力或未采取措施。

2 护理对策

2.1 建立术中压疮预警体系

在压疮护理中预见性是第一位的,提高压疮护理预见性是压疮预防的关键[4]。为此,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在查阅文献与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术中压疮预警体系:(1)制定术中压疮风险评估表(图1):鉴于目前并无统一的针对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表[12],笔者所在医院在Norton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了手术患者特异性风险因素评估,并列出可采取的预防措施用于指导护理人员。此表由巡回护士填写,放于病历中随患者返回病房,便于病房护理人员了解术中患者受压部位与措施采取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受压局部组织损伤的继续加重。(2)成立科室压疮预防指导小组,由各专业组长和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组成。对于压疮风险较高的手术患者,由小组成员现场指导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避免年轻护士因经验不足导致护理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对高风险手术患者定期追踪随访,以评估术中预防措施的效果,加强与病房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保证压疮预防措施的连贯性。(3)建立《术中压疮高危患者预警登记本》,用于汇总每月压疮高危患者例数和压疮发生率,分析术中压疮风险因素,评价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否得当,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对术中压疮的预防能力。

2.2 加强培训

(1)理论培训,加强压疮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考核,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熟知压疮的分期、成因、高危因素、术中压疮的特点及预防要点等,从而在工作中能敏锐的判断出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2)技能培训,手术室要将手术摆放作为专科操作进行培训与考核,统一标准,规范摆放,人人掌握。以避免因摆放不当而导致患者皮肤损失的发生。

2.3 改进摆放用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一直积极的改善各种摆放用具,增加患者术中舒适度,以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的风险。(1)高分子凝胶垫的使用。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压凝胶垫能很好地顺应身体,充分减少患者皮肤所受的压力和剪切力,还能够均匀地传导热,避免“热点”形成,充分驱散热气和湿气,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周爱玉等[13]研究表明,手术时间>3 h的侧卧位胸外科手术患者,联合使用3M透明敷贴加抗压凝胶垫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压疮的不良反应。张云凤等[14]研究表明,侧卧位手术患者使用医用高分子凝胶垫,可减少手术急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2)改良传统沙袋。沙袋一直是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垫之一。传统沙袋质地较硬,不利于患者的皮肤保护,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采用外层皮料,中层海绵,内层荞麦的方式自行制作了各种型号的“沙袋”,这种新型的“沙袋”,既保留了传统沙袋可塑性强,承托性好的特点,又具备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优点,更有利于防止术中压疮的发生。(3)减压贴膜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减压贴膜种类较多,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使用的是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和美皮康贴膜。王汝娜[15]研究表明水胶体减压贴预防俯卧位全麻手术患者面部压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方法。汪琳[16]研究表明美皮康贴膜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截石位患者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2.4 皮肤保护剂的使用

压疮的预防中除了针对外因积极的分散压力外,努力提高患者的皮肤抵抗力也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管晓萍等[17]研究表明赛肤润联合水胶体敷料用于骨隆突处(骶尾、足跟、肩胛、双侧踝部)预防压疮,取得较好的效果。张岭南等[18]研究表明液状石蜡涂抹于重大手术患者术中受压部位能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张惠英[19]研究表明使用凡士林油纱布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华靖等[20]应用自制瑰及乳膏(具有补血活血,生肌敛疮得功效)联合凝胶睹喱垫可有效预防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

2.5 关注细节

(1)在摆放过程中动作轻柔,禁止推拉、拖拽患者,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产生。(2)床整无皱褶,确保患者身下无硬物(衣服纽扣、尿管卡子等),各种导线及螺纹管等与患者皮肤接触部位均以棉垫隔开,动静脉通路处的三通下垫以纱布以防局部压伤。(3)防止皮肤浸渍的产生。消毒棉球饱和度适宜,避免消毒时流至身下,术中冲洗时及时清理干净,避免浸湿床单。手术间温湿度适宜,为患者保暖得当,以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既要防止体温低导致的血液循环不良,又要避免出汗刺激造成浸渍降低皮肤抵抗力,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4)每1~2 h轻轻活动患者肢体以变换受压部位。张兰梅等[21]研究表明在不影响手术医师操作的情况下,每小时调节手术床的角度(左倾、右倾、头高脚低、头低脚高),角度

2.6 严格交接班

将手术患者送回病房时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皮肤状况和术中采取措施。有研究指出,手术后立即出现的Ⅰ期压疮会快速进展至更为严重的压疮[22]。急性压疮发展不仅与压力损伤有关,还受到压力解除后组织再灌注损伤的影响[23]。提示病房护士在接收手术患者后应立即对各受压部位皮肤进行评估,一旦发现有压之不褪色红斑应采取重点预防措施,阻断压疮进一步发展。

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增加经济上的负担。作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压疮预防的相关制度流程,配备齐全的护理用具,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作为手术室的护士应熟知术中压疮的特点和风险因素,熟练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关注细节,严格交接班,确保每一名手术患者安全舒适的渡过围术期。

参考文献

[1] Aronovitch S A.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A nationalstud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1999,26(3):130-136.

[2] Schoonhoven L,Defloor T,Gryrpdonck M H.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due to surgery[J].J Clin Nuts,2002,11(4):479-487.

[3]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15.

[4]张雪燕,温秀芬,陈云超,等.压疮知情同意书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13-16.

[5]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手术学全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82-584.

[6],丁俊琴,孟稳利,等.肝移植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1916-1919.

[7]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8]谢小燕,刘雪琴.难免性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护理杂志,2005,22(9):57-58.

[9]霍春颖,李庆印.成人心血管手术中病人压疮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4):3608-3610.

[10]钟类,张军花,陶文涛.手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458-3460.

[11]杨程显,李戈,张立颖.压疮营养支持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9):3075-3077.

[12]刘英,高兴莲.我国术中压疮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8):981-983.

[13]周爱玉,王秋明,庞子霞.不同护理用具用于术中压疮防护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19-1220.

[14]张云凤,宋思贤,梁亮芳.医用高分子凝胶垫在侧卧位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49-50.

[15]王汝娜.水胶体减压贴预防俯卧位手术患者面部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16):56-57.

[16]汪琳.美皮康贴膜用于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中压疮的预防[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8):59-60.

[17]管晓萍,刘万芳,毛莎,等.赛肤润联合水胶体敷料对肝移植术患者压疮防治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14-2616.

[18]张岭南,王h.液状石蜡预防重大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809-810.

[19]张惠英.液袋与凡士林油纱布在颈椎后路术中预防头面部压疮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5):1381-1383.

[20]华靖,李霞,刘虹梅,等.瑰及乳膏预防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28(7):45-46.

[21]张兰梅,张秀平,吴贞华,等.定期调节手术床的状态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40-41.

[22]毛莎,陈晓阳,李黛,等.护理干预在低蛋白血症肝移植患者围术期预防压疮的研究[J].武警医学,2008,19(12):1070-1072.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2

关键词:手术室;急性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29-02

压疮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受到严重阻碍,皮肤及皮下组织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而导致组织发生的破损与坏死。一旦患者发生压疮,一方面会带给患者严重痛苦,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另一方面还可能带来医疗纠纷。因此,对手术室压疮的形成因素进行正确认知,采取有效护理方法加强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1一般资料

抽选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行大、中手术患者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54例,患者年龄46~87岁,平均年龄62.3±4.1岁。

2方法

2.1预防措施

预防手术室急性压疮的发生应选择相应正确的护理方法,首先应加强对患者术前访视的重视,对患者做好全面的术前评估,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其次构建及完善对术前护理及术中急性压疮的监控系统,确保患者术前取正确及舒适,对压疮易发生部位加强保护,术中密切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保证微循环灌注量;最后提高手术过程中的默契配合程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压疮的发生。

2.2提高对急性压疮的认识

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教育,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在一边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的同时尽量降低非人为控制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导致急性压疮发生主要包括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三个物理力,因而应通过加强对手术操作细节的控制,减少剪切力与摩擦力的发生,同时由于压力一直存在于手术床上的患者,针对于压力因素,只能通过手术过程中各项辅助措施对局部压力进行缓解。

2.3缓解患者局部压力

我国当前对手术室患者局部压力的缓解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其一,采用凝胶垫,该方法的应用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及柔韧性,与人体皮肤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实现患者体重均匀分布于垫,有效避免压疮发生;但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价格太高,不宜推广普及,消毒方法不常规且较易损坏;其二就是采用垫;该方法的应用优点在于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及柔韧性,且价格适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该方法的缺点则是抗压部位有精确,不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垫表面不平整,极易形成剪切力,消毒受到一定限制。

2.4选择合理的减压手段

理想、高效的减压垫应有的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柔韧具有良好弹性,具有较强的抗压性,且通透性较好,可允许气体之间发生交换;②独特的设计可使受压部位托起,将外界环境中包括细菌微生物在内的颗粒性异物加以阻隔;③与人体皮肤有较好的相容性,不会诱发再次机械性损伤,可以确保受压部持续温润;④经济且实用,适用于患者身体各个部位的实用。当前我国临床多将局部凝胶与泡沫辅料联合应用,可有效弥补仅采用一种方法存在的缺点,可有效预防手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

3结果

130例患者中,术后急性压疮发生3例,其中女性1例,男性2例,压疮发生率为2.3%,其中2例患者为I期压疮,1例患者为II期压疮,经后期积极护理均痊愈出院。

4讨论

4.1压疮常见病因分析

4.1.1与局部压力 若手术中未能采取适当,除了不能充分暴露术野之外,还会造成患者受压部组织的伤害。当软组织受到过大压力时,若患者持续以一种卧位保持至少2h后,便会发生压疮。

4.1.2手术湿度及温度 若组织持续受压导致发生营养不足、缺氧以及缺血症状,当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现象,就会增加压疮的发生率。另外,皮肤潮湿、液体浸渍等原因也会提高压疮发生风险。

4.1.3由于手术属急性损伤,会引发患者的剧烈反应,提高压疮发生的可能性。

4.1.4营养因素 像肝移植类患者在手术中会出现大量失血,导致严重损伤,由于皮肤弹性不强的原因而提高易损可能。

4.1.5固体挤压太过频繁或者太牢固等因素都会诱发急性压疮。

4.2急性压疮的护理对策

4.2.1术中护理 (1)的合理放置:由于足跟部与尾骶部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因此在安排放置时应着重加强该部位的放置,防止发生局部受压。且手术放置还需与人体力学原理相符。(2)合理采用枕、放置支撑物及垫物:在进行安置时,应注意对衬垫物及支撑物的合理放置,包括放置的位置、固定点、着力点以及支撑点等内容,满足患者及手术需求,保护患者神经系统及呼吸循环功能。(3)受压部位皮肤的保护:采用凡士林或者赛肤润将其于患者受压皮肤处进行涂抹,以此来形成油性保护层,保证皮肤正常屏障功能的发挥。

(4)减压按摩:定时对患者受压部位予以减压按摩,如若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在不会影响手术操作的基础上,于患者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控制局部受压情况,恢复局部血液循环。(5)保证规范操作:确保诸多细节操作的规范性,预防对皮肤造成损伤,在进行的摆放或者其他护理操作时,应确保动作缓慢、轻柔性,尤其是对受压部位来说,应尽量避免发生拖拉或损伤动作。(6)体温护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合理调节手术室温度,将温度控制在22℃至25℃左右,并采用毛毯或者棉被等遮盖物,以此来维持患者体温正常。(7)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手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皮肤情况的密切观察,每2小时左右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4.2.2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全面检查患者皮肤情况,一旦发现有压疮发生必须及时记录相应发生位置、面积等方面内容,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进行有效护理及治疗。

综合上述,急性压疮的发生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而手术患者又是急性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患者的深入评估,总结预防举措,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手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降低手术室急性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马小玲.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105-106.

[2] 张晓霞.手术室急性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34.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3

[关键词] 压疮;预防;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240-02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临床护理实践中,对重症患者由于护理要求高而被重视,压疮的发生很少,而病情较轻的患者反而压疮时有发生。本文就7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的对策。

1 临床资料

7例压疮患者均为腹部手术后的二级护理患者, 发生在术后3 d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8岁(压疮分期标准采用被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修整并推荐使用的SHEA分期[2]),其中,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2例,经加强护理均治愈。

2原因分析

2.1知识缺乏、遵医行为差

腹部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切口疼痛和腹腔引流管的原因而怕活动。患者手术后,护士常规给予防压疮的指导,由于患者及家属认知的的局限性,对护士的指导不以为然,不能付诸行动,导致患者长时间的强迫,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

2.2存在易发压疮的危险因素

根据压疮形成的经典学说,压力和组织对压力的耐受能力,两个因素共同决定压疮的形成[3],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组织灌注等患者内在因素可影响组织的耐受力。本组有1例36岁患者,存在低血红蛋白血症,行部分结肠切除术,术后要求早期活动,虽然也常规给予早期活动方法的指导及严格的交接班,但仍然发生了Ⅰ期压疮。

2.3患者的体格和皮肤状况的特殊性

本组病例有一患者为体格矮小、胸廓畸形,胸脊旁有一骨突部位,行胆囊切除术后第1天,形成Ⅱ期压疮。另一患者住院前骶尾右侧有一个2 cm×2 cm硬结,未看医生,自我感觉局部粗糙,当成皮肤病自涂药膏,效果不佳。行部分结肠切除术后第2天,硬结及其周围皮肤形成Ⅲ期压疮。

2.4 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

每个人由于生活的环境、成长的经历不同,面对疾病和治疗措施会报有不同的态度。本组有一位阑尾炎术后患者,年龄43岁,怕疼不敢动,加上家属知识缺乏,不断地强化患者的不舒适感,使患者的患者角色被强化,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采取被迫,导致一侧髂部被压形成Ⅱ期压疮。

3 护理对策

3.1加强评估

危险评估是压疮护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本组患者均为二级护理患者,根据腹部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切口疼痛和腹腔引流管多的特点,在危险危险评估中充分重视患者个人因素,笔者认为应重点评估:①营养状况,如:体重/身高、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血糖等;②疼痛;③皮肤状况;④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⑤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利于发现高危人群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2病区建立压疮监控体系[4]

建立值班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的监控体系。

3.2.1责任护士的监控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以上评估,了解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分析患者所处压疮危险状态,同时制定防治计划:对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相应措施,加强交接班。对极高危和院前压疮的患者,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评分(我院采用Braden压疮评分法),并立即报告护士长。

3.2.2 护士长的监控护士长从以下两方面,①评估病区护理人员防治压疮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根据护士对压疮防治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培训;了解病区每位护士处理压疮的经验和能力,合理调配人力资源。②将压疮的发生作为考核护士的内容之一。 压疮发生率是对基础护理的一个客观评价, 通过考核,可促使护士对压疮防治的重视。考核的内容:①每日晨床边查全身皮肤是否清洁、完好;有压疮者,创面有无扩大或缩小,有无渗出;床铺是否清洁,平整;减压措施的执行情况,如气垫床充气的饱和度;卧位是否正确等。②在处理创面时了解伤口情况,评估处理效果,提出修改意见。③查看护理记录单、压疮发生评估表的记录情况。

3.3 措施[1-4]

3.3.1翻身与。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病情每1~2小时翻身1次;保持合理的:患者侧卧位时,背部与床铺的角度以45°为宜;半卧位床头抬高

3.3.2酌情使用预防压疮的减压装置,但选择合适的设备是一个关键步骤,有条件时可使用充水床垫、气垫床、悬浮床等新型器具,我科使用气垫床,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3.3.3受压部位使用润肤剂或透明伏帖,可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擦伤、延长翻身时间,达到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我们采用凡士林涂抹受压部位,取得良好的效果。

3.3.4 加强交接班 通过交接班,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压疮的预防意识,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注意并积极配合, 对压疮的预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4 提高机体的耐受性

加强营养,当血清清蛋白水平低于35 g/L或体重减少15.0%即可认为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加强饮食补充,如果进食有困难则可进行鼻饲或适当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怀疑有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时应补充;纠正高血糖及低血红蛋白血症;低氧血症时给与有效吸氧。

3.5重视预防,加强宣教

压疮的预防要求患者、家属或照顾者共同参与。教育内容包括:压疮形成原因、危险因素及危害性;皮肤清洁干燥的重要性及更换的护理要点;减压装置的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全身营养的重要性及如何执行营养计划。教会他们翻身的操作手法及翻身技巧,充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避免人为因素所致不良后果。

4 体会

控制压疮的关键是预防,这是一项连续性的护理过程,涉及到临床医师、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属, 医疗机构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感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防治压疮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护士应本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原则,以极大的爱心、精湛的技艺,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密切合作,这对预防和治疗患者压疮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军.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6):654.

[2]葛兆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2):80.

[3]王彩凤.国外儿童压疮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27.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4

【关键词】 脊柱后路; 俯卧位; 手术; 预防; 难免压疮

俯卧位是临床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强迫体位,术中难免压疮是指在手术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患者不能随意翻身,由于在术中患者体位会产生局部皮肤压力,皮肤出现潮湿、硬结、水疱等现象[1-2]。压疮通常是在局部组织受到长时间的压力影响,使得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引起的软组织溃疡以及坏死[3]。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院内压疮发生率较高的人群是65岁以上的手术患者和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其在患者的膝关节、髂前上棘、双胸部等骨质突出部位最容易发生难免压疮,难免压疮也是护理中的难题[4-5]。为了有效地探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难免压疮的方法,本研究通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预防难免压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前皮肤状况完整,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择期手术,在术前均无影响皮肤观察的皮肤病和压疮存在,从俯卧位开始到患者结束俯卧位手术为手术时间。根据诺索顿评分,总分小于14分的患者为有发生压疮的危险,总分<12分的患者为压疮发生的高危状态。所有患者的诺索顿评分为:12~14分64例,<12分23例,其余13例评分在正常范围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4~75岁,平均(54.36±3.28)岁;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31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19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74岁,平均(55.21±2.47)岁;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29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将患者根据轴线翻身从推床上移到脊柱手术托架上,在此期间避免脊柱医源性损伤。根据患者的躯干长度和宽度来调节体位架,以便使得体位架和患者的身体长轴相适应。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在安置体位前对患者膝关节、髂前上棘和双胸部等易受压部位垫上柔软舒适的海绵垫或者水凝胶垫,以便保护受压部位,使得患者的身体着力点均匀平整,对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节。

给予观察组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并在受压部位贴上10 cm×10 cm康惠尔敷料贴。其护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术前护理:注意患者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位置,在麻醉后进行翻身。搬动患者时,需要将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胸部保持在同一水平上,避免身体扭曲而导致脊椎医源性损伤。在翻身的时候,还需要注意防止器官导管的滑落。其二,心理护理:在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评估,并制定出个性化的综合护理方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态、皮肤完整性和下肢活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dylW.NET专业提供教学和医学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了解并做好记录。通常患者对脊柱后路手术不够了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相关手术知识,让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情况,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其三,受压部位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因低温而导致血运不良,从而造成受压区域血供减少而引起压疮。对患者所输液体和血液进行加温处理,可以通过加温器进行加温。另外,手术部位的躯体需要进行保暖,可以使用温热的冲洗液冲洗术野。在安置体位的时候,动作应该轻柔,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处理,以便减少受压部位的压力。针对比较肥胖和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需要按摩患者的骨突出部位,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肤色和弹性。当患者出现局部软组织长时间受压,从而导致组织缺血、缺氧等现象时,应该及时给予0.25%的奴夫卡进行局部封闭,从而对渗出物进行吸收,以便减轻局部水肿。

1.3 观察指标 术后使患者平卧位,对易受压部位进行压疮评估。Ⅰ期压疮:在骨突出部位的皮肤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但皮肤是完整的。Ⅱ期压疮:部分真皮缺失,出现轻微的开放性溃疡,底部无坏死皮肤,出现干燥或有光泽的粉红色创面,出现完整的或已破损的皮肤血清性水疱[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中发生难免压疮的因素 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主要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患者丧失了机体的反射性保护作用[7]。俯卧位会使得身体的重心发生变化,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膝关节、髂前上棘和双胸等部位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这些骨突出部位肌肉脂肪组织较薄,容易发生难免压疮[8-9]。另外,由于术中消毒液、冲洗液和渗出液等会导致局部皮肤潮湿,使得皮肤无法正常发挥出防御功能。在手术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无菌要求,从而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皮肤护理,也会导致难免压疮的出现。同时,在手术中医生进行黏膜剥离、减压等措施的时候会产生静摩擦力,从而会引起皮肤损伤。患者过度的肥胖或者极度的消瘦,以及全身营养不良也会引起难免压疮的发生[10]。如果在术前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综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有效的预防脊柱后路俯卧位术中压疮的发生[11-12]。

3.2 预防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中难免压疮的措施 首先,需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压疮评估,制定出预防 干预流程和方案。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防范的重要性和预防措施,使得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其次,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适当的护理措施[13]。尤其要特别注意压疮评分高危患者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需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14]。针对患者的手术体位,需要满足手术的需求,要考虑到患者的解剖和生理耐受性,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压力,减少压疮的发生。在术中还需要注意保暖,防潮,加强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进行观察。最后,术前要以预防为主,术后要以密切观察为主[15]。针对压疮高危患者在术前需要在下颌、膝盖等部位使用泡沫辅料,前胸和足背等部位使用透明贴以便预防压疮的发生。在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做好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压疮部位,如有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00例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预防压疮,从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在没有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的情况下,其压疮的发生率较高(44%),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较低(8%),表明使用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和康惠尔敷料来预防压疮,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后选择合适的敷料和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孔维冈.脊椎后路俯卧位手术预防难免压疮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114-115.

[2]韩水晶.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预防的对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2):108-110.

[3]王静霞.在借助后路俯卧位手术中预防压疮用具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0(8):144-146.

[4]许家丽.美皮康敷料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皮肤压疮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杂志,2012,34(12):121-123.

[5]陈娟娥.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难免压疮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1,24(11):170-171.

[6]邱美宁,陈维芳,蔡文静.护理干预对长时间手术病人压疮发生的影响[J].家庭护士,2011,16(4):181-182.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5

关键词:术后压疮 常见原因 防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7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48-01

手术后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6D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D最多见。据研究一般医院患者发生压疮率为2.5%~8.8%,最高达11.6%,而手术后患者最高达4.7%~66%。在荷兰,大于1%的卫生保健经费用于压疮的防治或支付因压疮所致的住院费用;美国的压疮治疗费用每年达10亿美元,为临床治疗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术后压疮的预防及防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在术后应根据病人的手术情况和病人的病情,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舒适,有效的避免术后压疮的发生。

1 预防压疮的重要性

压疮是评定护理质量的指标,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压疮预防工作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压疮的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病程、给病人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时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后的护理,避免引起术后压疮的因素,有效的避免术后压疮的发生。

2 术后压疮的常见原因

2.1 术后。全麻病人术后6h内要求患者采取去枕平卧,而患者身上各种管道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使局部皮肤受到垂直压力过久。当皮肤毛细血管承受压力超过32mmHg,并持续作用不缓解,就可能引起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导致压疮发生。术后6h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建议患者取半卧位。在患者取抬高床头卧位时,身体重心集中于患者骶尾部,加上身体下滑产生的剪切力,使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2.2 术后伤口疼痛。肝叶切除术是一个较大的手术,部分患者对疼痛较敏感,术后疼痛使之不敢于活动或者害怕活动时引起切口裂开,加上各种管道的牵制,所以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难免造成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发生压疮。

2.3 术后低血压。术后长时间低血压可能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可降低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术后低血压时间与手术时间比大于20%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的危险度是术后未出现低血压患者的5.524倍。

2.4 镇痛药物与镇痛泵的使用。肝Ca的病人,术中大多会安置镇痛泵,镇痛泵的使用虽然有效解决了患者术后疼痛问题,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但是患者主动活动的次数也明显减少,自我保护能力降低。

3 避免压疮发生的措施

3.1 正确评估易患人群。积极评估易患压疮人群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如:体型肥胖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贫血、身体虚弱、对疼痛刺激敏感、耐受力差、使用镇痛泵的患者,术后应作为重点监护对象。

3.2 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疼痛及紧张情绪。肝Ca的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极其紧张,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要耐心的交谈,消除恐惧心理。术后鼓励患者变换,并鼓励患者表达疼痛的感受,指导病人运用非药物减轻疼痛,做好心理护理,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痛药。

3.3 及时更换,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6h,清醒患者嘱其6h内尽可能活动四肢,6h后即可给予翻身,取半卧位后应避免保持一个固定姿势,每2h协助病人翻身1次,平卧位抬高床头时不应超过30°,根据患者需要增加翻身次数,翻身动作要轻柔。并将患者侧倾30°用枕头支撑,较好的分散了压力。老年患者,术后给予卧气垫床使皮肤压力分散,降低局部压力使毛细血管灌流得以维持,固有保护皮肤的作用,防止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经常检查患者骨骼突出处以及受压部位,定期按摩全背或受压处,受压局部要垫气圈、棉圈、海绵垫等。

3.4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受潮湿、排泄物、分泌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增强皮肤的抗摩擦力,及时更换清洁柔软的会阴垫,用温湿的毛巾和柔软干毛巾依次擦拭局部皮肤,动作轻柔,防止擦伤皮肤。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其尿垫,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要经常用温水洗浴、擦背,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

3.5 健康教育。术前给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翻身的重要性,及如何减少剪切力和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取得家属配合,使患者和家属学会自我评估并参与到压疮的预防工作中来。术后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翻身、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4 小结

压疮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护理工作中,若护理不当则会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术后压疮的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高危人群术后24h的护理,是防止压疮发生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应加强责任心多巡视,协助患者及时变换,保持患者床铺的平整、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固定好各种管道,耐心向患者解释翻身的重要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能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到预防压疮的工作中来,避免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姜萍,王丽娜.术后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护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8):570

[2] 陆微,谢.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证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247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6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程序;心胸外科;压疮预防;围手术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54-01

手术病人发生院内压疮的几率比较大,压疮一旦发生,不仅会加大医生与护士的工作量,而且也会增加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与经济上的负担。动态评估围手术期病人的压疮危险因素,预料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心胸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压疮几率,进而降低了治疗的风险。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269例心胸外科病人,病人分别患肺癌、肺大泡、食管癌、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纵隔肿瘤等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52例,男94例(6184%),女58例(3816%),年龄8-79岁,平均(405±86)岁;对照组117例,男61例(5214%),女56例(4786%),年龄7-62岁,平均(298±12)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实验组入院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预见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与压疮危险因素动态评估。对照组入院后只对其实施相应的常规护理。

2预见性护理程序

21动态评估

211动态评估标准若评分小于14分,则心胸外科病人有压疮危险。若评分大于等于14分,则心胸外科病人无压疮危险[1]。

212评估手术前,对所有实验组的心胸外科病人进行麻醉方式、有无明显骨骼畸形、体重及相关血液化验指标这四项评估。手术后,对所有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体温变化及有无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面罩给氧、引流管、持续的血压监测等的评估。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循环不稳定、低血压等都会引起压疮。

22预见性护理干预手术前,在对实验组心胸外科病人进行动态评估的基础上,增加家属对预见性护理的意识;使用气垫床,并且根据病人的体重变化调整气垫床的充气程度;使患者成侧卧位30度角或者让患者定时翻身,可以通过提起床单达到使患者换位置的目的,这样就会减轻心胸外科病人的皮肤压力与摩擦力。

手术时,对术前评估结果为体重小于等于标准体重的百分之二十的2例患者、1例贫血患者、58例全麻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贴减压贴膜,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皮肤压力,对56例非体外全麻手术患者贴康惠尔透明贴来保护皮肤受压部位及骨骼突出明显的部位。

手术后,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因为摩擦力和剪切力、感觉知觉变化和移动、皮肤潮湿等是引发压疮的高危因素,病人手术3天后也是压疮的高发时期。病人回到病房后,对患者全身皮肤进行严格检查与准确记录,当发现皮肤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2]。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组间对比采取X2校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P

4结果

手术前,评分小于的14分的实验组患者共11例(724%),手术后实验组无患者发生压疮。对照组有7例发生压疮,发生率为598%,术前出现压疮1例,术中出现压疮3例,术后出现压疮3例。两组相比,X2=71256,P

5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按照先观察、后预防的原则,有目标的、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科学工作方法。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发生率,另外既消除了护理时不良事件的隐患,又减轻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与经济上的负担,改善了医患关系[3]。

对照组有1例29岁的女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查血红蛋白结果为107g/L,手术时出现了压疮。实验组1例19岁的女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入我院治疗时血红蛋白为91g/L,通过采取输血等措施血红蛋白升至107g/L,手术中给该患者贴减压贴膜,手术后在病房里使用气垫床,骨骼隆突部位和引流管周围部分皮肤使用赛肤润喷剂,结果患者未出现压疮。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可以显著地预防心胸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压疮的发生,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并且使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预见性护理程序值得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叶笑川,秦俊预见性护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护理杂志中,2012,21(2):56-61